第一篇:电影《十二怒汉》影评
《12怒汉》:俄罗斯亮出了伟大良心
2007-09-09 12:09:31来源: 新浪娱乐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参赛片《十二怒汉》是1957年美国版本的翻拍,当年的美国版本很成功,是195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得主,该片“少数如何挑战多数”的思想精髓,也成为后世广为传颂的典范。
美国版《十二怒汉》导演是悉尼・卢曼特,主演是亨利・方达,影片讲述的是陪审团12个成员中,持反对意见的一个人如果说服了其他十一个人,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方向,从而使正义伸张,一个人的命运也从此改变。美国版影片相当出色,在第30届奥斯卡奖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提名,虽然最终输给了《桂河大桥》,但50年来光彩不灭,是影史不可磨灭之作。
本届参赛片《十二怒汉》导演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影片借用了同样的框架结构,典型的旧瓶新酒,却向人们生动展示了苏联解体后、面临民族矛盾的俄罗斯现实之创痛。
影片开始,一个车臣少年被控杀害养父,两个证人指证,一个说在楼里听见了少年的喊声“我要杀了你!”,一个说在对面看见少年举刀。铁证看似如山。这时,12名来自社会各界的评审团来给少年最后定罪。
12个人嘻嘻哈哈,觉得是个容易的事,一开始有的弹琴,有的玩球,有的还吸毒。主席好容易叫大家坐下,说了一下案子的情况,让大家快办完正事,办完了好走。主席让大家举手。
只有一个人没举,大家惊讶的望着他,意思是“这人怎么这么耽误事儿呢?”
那个人忽然大梦初醒的问:我不知道你们在举什么?
大家哈哈大笑,和他说了一下这个铁证如山的小案子。
这个人听完了说,我还是不举手,因为我一旦举手,这个人就被我们这伙人就这么了结了,可是这背后是一个人的生命呢!
大家收敛了笑容。这个人接着说:我看到了给这个孩子辩护的律师,他的眼神空洞,我觉得有疑问。
他又接着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我当年很爱我的妻子,可是我们很穷,我找不到工作,又不想把专利卖给外国人,我妻子就打三份工,很辛苦,后来她受不了离开了我,我就开始酗酒,早上喝,中午喝,晚上喝,我喝的连死都不怕了,成天进出医院,身上都是伤,还自残,有一天我坐火车,火车上一堆乌烟瘴气叫骂的人,我醉醺醺臭烘烘的和这些人一起,这时候我看到对面坐着一个女人,领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姑娘,小姑娘问这个女人,说对面那个男人是不是疯了,我听见这个女人说:他并没有疯,他只是非常非常的难过。
十一个人都静悄悄的听这个人说话。
这个人接着讲:后来我的专利卖了很多钱,我和这个女人结了婚。现在我们的儿子四岁了。我本该死在了阴沟里,可是这个女人,是她给了我一个机会。
在静默中,这十一个人都明白了这个人在说什么。
说服的过程是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比分在一点一点的接近,在僵持到6:6的时候还有戏剧性的反复,就像生
活中每一个普通的人都是伟大的演员,这12个人,有12个故事,有12个人格,车臣少年成了他们展示各自经历和良心的一个道具。
他们审判的对象是个车臣孤儿,而车臣一直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伤痛,车臣人骁勇善战,车臣共和国境内以穆斯林族为主,信奉伊斯兰教,俄罗斯族只占少数,经过了1994、1999年两次正面冲突,2002年莫斯科大剧院800名观众遭车臣武装分子劫持,以及2004年车臣总统和俄高加索司令在庆典中被炸身亡,车臣饱受战争摧残,经济衰败,儿童更是最大的受害者。
十二怒汉面对的是民族的创伤,面对的是人类对真相、真理和人道的责任,通过激烈的争论和征服他们终于意识到,“wecome,wesee,wejudge.(我们来了,我们看见,我们下判断)”,这是一件多么沉重而严肃的事!
十二怒汉来自不同的民族,其中有一个就来自高加索地区,所以当一个来自俄罗斯族的怒汉说这个车臣少年无知,又说高加索人就是没文化的时候,这个来自高加索的怒汉愤起反击:高加索人没文化?你敢说高加索人没文化?!我们高加索出了帕斯捷尔纳克!你敢说我们没文化?!
他们又争论到了俄罗斯的现实,一个怒汉说:我们现在对什么都无所谓,把什么都当成一个笑话,活着是个笑话,死了是个笑话,战争是笑话,地震是笑话,5000万的孤儿我们也当成笑话。我们就不能不那么没心没肺的哈哈笑吗?就不能把哈哈笑变成微笑吗?我4、5岁的时候和奶奶在一起住,有一天她突然发病,跌倒了,我们叫了救护车,但救护车让我们等的就像“永远”那么长,我奶奶倒在地上非常痛苦,我不知道该怎么让她好受一点,就模仿我们当时的邻居,那个邻居平时总是能让奶奶发笑,我记得奶奶忍着巨大的痛苦,还对我露出了微笑,当她的尸体被抬走的时候,那个微笑还是留在她的脸上。我们对现实,为什么不能像我奶奶那样呢?
他们争论到“事物的可能性”和“如何评价一个人”,一个犹太怒汉说,我爸爸当年英俊,一个女人爱上了他,那时候正是二战,我爸爸要去德国,那女人居然跟着他去,他们一起被关进了集中营,1953年他们被放出来,一起生了11个孩子。我知道了我妈妈也并不就是天使。
他们争论到“如何对待一个法律机器下犯过失的人”,一个怒汉说:我叔叔是个善良的人,人人都爱他,可是有一天他生意失败,走投无路,就借了高利贷,他还不了,有一天就去打劫一个小店,警察围住了这个店,我叔叔吓坏了,要开枪,这时这群警察的头儿来了,他说我进去和这个人谈,我不带枪,大家都认为他疯了,他说服了我叔叔,我叔叔扔了枪,和他一起喝起了酒。我叔叔没有进监狱。这个警察拯救了他。
他们在争论道义的同时,开始分析案件的疑点,他们检查了杀人凶器,演示案件的过程,从而推断案件的证词不成立,车臣孩子不可能杀他的养父,凶手另有其人。
最后一轮举手投票,主席看到每个人都举手认同车臣孩子无罪。
忽然主席说:你们忘了我还没举手呢,我也是十二个人中的一个。
大家呆住了。
主席说:其实我早就知道这孩子无罪,证人的证词有明显漏洞,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把这个孩子送进监狱,他也许能多活一阵,把这个孩子释放了,他出了法庭的门举目无亲,那些真的杀了他养父的人会找他来寻仇,他过不了多久就会暴尸街头。
大家沉默了。出了法庭的门,就是可怕的现实。社会现实是他们无法左右的。
突然一个怒汉说:那他要是在监狱里上吊了呢?
主席犹豫了一下说:那就是他的命了。
大家又开始为了孩子的前途和自己的义务争论了。
争论完了,主席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还愿意判这个孩子无罪吗?
陆陆续续,十一只手都举了起来。
主席看了看,也举起了手。
无罪就是无罪的。
孩子被无罪释放了。有人继续照顾这个孩子的生活。真正的凶手被通缉逮捕。
影片在一次次掌声中结束,因为影片在正式结束前虚晃了二次,观众都以为是完了,长舒一口气,可是又开始了,又以为完,又开始了,所谓余音缭绕,经久不息。
除了精彩的台词,影片中十二位男主角都有出色表现,十二怒汉构成了一个表现力极强的整体。通过这部影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向世界展露了他们在新游戏规则下对生命、对正义的思考,展露了他们对俄罗斯丰富的民族性的自豪感和深深的忧虑,展现了他们对现实的迷惘。
从历史上看,苦难的俄罗斯有着多姿多彩的个性,人道起来像个圣人,霸道起来像个烂人,浪漫起来像个诗人;时而像个美丽的姑娘,时而像个醉酒的汉子,时而又是个仰望苍穹的哲学家。但众口一词的是,俄罗斯的艺术有着伟大的传统,从古典音乐、文学、戏剧、诗歌、舞蹈到电影,都达到过必须仰视的高度。如今,发展和彷徨中的俄罗斯用自己的一部改编电影《十二怒汉》,借着对一个车臣孤儿命运的审判,再次向世人展现了自己反省自身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次,俄罗斯对着车臣孤儿亮出了自己的良心,为自己苦难的民族洒下一行热泪。
第二篇:十二怒汉影评
十二怒汉
1957年的《十二怒汉》是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处女作由亨利·方达主演,是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影片获柏林金熊奖。美国影片《十二怒汉》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陪审团秘密评议室里的故事。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目击证人和凶器均已呈堂,似乎铁证如山。此案有两个证人,其中老头是男孩的邻居,他曾经听到男孩对父亲喊“我要杀了你”,而且在案发时听到隔壁有动静,还跑出走廊看到了男孩逃跑的身影;女证人的证据更为确凿,她在60码外隔着一架铁路桥亲眼目睹了男孩把刀插入其父身体的过程。在法庭上,男孩辩解自己并不在场,而是去看电影了,但他说不出自己看了什么电影,以及主演是谁。此外,有人证明他曾买过一把与凶器一模一样的刀。陪审团在庭审之后退庭评议,必须达成一致结论才能正式结案,影片就从陪审团退庭一刻开始。12名陪审团成员中有广告商、工程师、富家子、新贵族、银行家、推销员等等。很多人希望早点结束枯燥的审判回去忙自己的事,在第一次投票表决是否有罪时,结果为11∶1,只有8号陪审员投了“无罪”票,坚持要求进入讨论阶段。8号提出了自己对证据的怀疑,经过反复争吵和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争论和思维斗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本案有着诸多疑点,每一轮表决都有人折向“无罪”一方,一部从头至尾几乎在一个场景里拍摄的电影,整部影片通过演员精细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词,折射出人性的高贵、责任、正直,同时也无情地的鞭挞了人性的脆弱、阴暗和自私。全片只有一个房间的场景,对白中一共出现了五个合理怀疑,分别为:1.住在对面的女证人说她亲眼看见男孩将刀举过头狠狠往其父亲胸口刺下,当时正有一辆六节的火车经过,她透过火车最后两节看到此情景。但八号陪审员曾经住在铁轨旁,他认为火车噪音极大,跛脚老伯不可能清楚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这句话。2.跛脚老伯说他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后隔了一秒,听到有物体倒下(研判是其父亲),他花了15秒从卧室穿过走廊到大门后,看见少年仓皇逃逸。但经由八号陪审员模拟发现,跛脚老伯根本无法奔跑,以他的走路速度,大约需41秒才能达成,他却谎称15秒。九号陪审员是十二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最了解老人,他的见解为:跛脚老伯穿着破烂,这辈子一事无成,没人在意他,但他在这案子中却是主要证人,他享受这种被瞩目的感觉,因此他说了谎。3.少年说去看电影但却什么都记不得,因此众人研判少年说谎。但八号陪审员认为,少年与父亲争吵后,情绪不稳定,回家后发现父亲已身亡,警察已守株待兔,父亲的尸体在前,警察在旁,少年情绪太过紧张,才会脑袋一片空白。为了证明这点,八号陪审员一直询问四号陪审员这几天晚上做了什么,结果四号陪审员前几天也去看了电影,却记错片名,也记错演员名字;四号陪审员是在没有压力之下回答,就错误连篇了,更何况是少年呢?4.少年的父亲身高较少年高七吋,若是要杀一个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人是不会高举刀子再刺下。有位陪审员幼时常看人械斗,他清楚知道,拿弹弓刀砍人时一定不是高举刺下,少年本身对刀子极为了解,也不可能用这种手法杀人。5.对面的女证人说他晚上辗转难眠一个小时,在午夜十二点十分正好瞥见少年行凶;但该女证人有戴眼镜,出庭时鼻梁上也有眼镜压痕,正常人不会戴眼镜睡觉,合理推断她瞥见少年行凶也是在没戴眼镜的情况,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这是一部非常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电影,1个房间,12个人,从1:11的最初投票结果到最后12:0的投票结果。7个回合的精彩交锋,集中展现了高超的“说服”的技巧。
1号陪审员
一位高中助理教练,固执地维护着讨论进程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当有人不服从他管理时容易失落与冲动;不胜任陪审团主席这个工作,不是一个成熟的领导者,与8号的成熟领导能力相比相形见绌。(第9顺位转变)
2号陪审员
一位懦弱的、有些谢顶的银行职员,容易被说服,性格温和,犹豫,随大流,在争论激烈
地时候热心给其他人提供止咳药片;比4号记得准电影名称。(第5位转变)
3号陪审员
开了一家快递公司,一个恃强欺弱,粗鲁与强壮的人,极其固执己见与偏执,完全不接受他人意见,粗门大嗓,性格易变且报复心强;由于与他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关系淡漠,因此十分讨厌所有年轻人并怀有敌意(当然包括被告);自大,易怒,急于判定有罪,与大家对抗直到最后。(第12顺位,即最后一位转变)
4号陪审员
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些自负与傲慢,衣着体面的股票经纪人,可能比较富有;细致,有条理,具有难以置信的记忆力与对事实的领会能力;明白整理,冷静而理性,但有些拘谨与守旧;经常显露出严厉的目光;对待这个案件好像是在用推理来破解一个谜题,而不是一个可能导致被告处死的案件;宣称从不流汗。(第10顺位与10号同时转变)
5号陪审员
比较单纯,缺乏安全感,有些害怕,说话不多,在一个贫穷的犹太社区长大,这个案件勾起了他的贫民窟的成长经历;有罪的投票会使他与自身的以往间隔开;由于他支持“金莺”队所以被7号叫作“巴尔的摩”。(第3顺位转变)
6号陪审员
一个典型的“工人”,有些蠢,不善于自己拿主意,一个追随者,可能是一位手工工作者或油漆匠;对老陪审员很有礼貌并勇于出手来支持自己的话。(第6顺位转变)
7号陪审员
有些滑稽,急躁的销售员(前些年一直在推销果酱),一个衣着粗俗,嚼着口香糖,经常唠叨棒球的球迷,光想着赶快离开去看晚上的球赛;把纸团扔到电扇上;喜欢用棒球来比喻和说明他的所有观点(他告诉陪审团主席“站在那儿发球”);对被告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是一个移民来美国的陪审员;性格外向;一直比较搞笑甚至有一次模仿詹姆斯·卡格尼;在投票上随大流。(第7位顺转变)
8号陪审员
一位建筑师,发起了一场对这个案件与被告的深入反思;穿着白色的衣服;一个思想开阔,有耐心,寻求事实与公正的人,他使用温和的语言,平静而富有逻辑与推理;性格平稳,正派,勇敢,口才出众而有一些忧虑;被其他一些有偏见的陪审员认为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社会改良家(他只是在浪费其他人的时间);名字叫作戴维斯。(首先提出无罪)
9号陪审员
年龄最长的陪审员,白发,体瘦,退休后已无生活情趣,但是在对案件的思考中又唤起了对生活的激情;语言温和但是敏锐,公正;叫作麦卡德尔。(第2顺位转变)
10号陪审员
一个加油站老板,内心充满愤怒,苦难,有种族歧视;令人讨厌,反感,心胸狭窄,守旧喜欢指责;把社会分为“我们”与“他们”;需要他人的支持来支撑他的狂躁叫喊。(第10顺位与4号同时转变)
11号陪审员
一位钟表匠,语调沉重,有德国与欧洲人的血统,移民不久的难民;对美国的民主,司法体系,与法律的可靠表示崇敬与钦佩。(第4顺位转变)
12号陪审员
穿着入时,语言得体,戴着粗黑边眼镜的广告商人;心不在焉地画着“Rice Pops”的麦片粥盒子的广告语与包装创意;有些肤浅,容易动摇,随和;犹豫,缺乏深度的信念或信仰体系;有一次谈到了一个广告:“把这个创意贴到旗杆上,看是否有人赞同。”(第8顺位转变
第三篇:十二怒汉 影评
《十二怒汉》
早先看过米哈尔科夫版本的《十二怒汉》,曾深为之震动,却还未看过57年美国原版的《十二怒汉》,甚感遗憾,今日幸得一见,竟有振聋发聩之感,虽是西德尼·吕美特所导演的处女作,却于朴实无华间流露出的大师气息,而十二位男演员的表演,则更是炉火纯青,观此片,恍惚间不觉时光之流逝,日月之变幻。九十分多钟的电影,在我感觉好像是只过了十分钟似的,电影拍到这个份上,不得不说已经拍到了极致。在中国曾有“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之说,其合理性不得而知,而观此片之后,我可以把它理解为仙界的的生活着实快乐,使得神仙们浑然不觉时光飞逝,一年的时间就如过了一天一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部电影也可以给观众带来神仙一般的享受,而就电影而言,更多的是反面的例子,大部分电影看起来极其煎熬和痛苦,观影体验可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每每看完,心情也总是愉悦的,长舒一口气道:“OMG,终于TMD看完了„„”
《十二怒汉》之所以被我奉为经典,主要是因为这部电影扎实的剧作和高水平的表演,当然也少不了导演对社会的批判和人性的揭示,这似乎成为了一部好电影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十二怒汉》在这一点上做的确实非常到位。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木桶短板效应”,这部电影正是由于各个方面没有短板,才名正言顺的成为一部经典之作。当亨利·方达坚守着阵地,将对手们一个个说服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想鼓掌的,也许这正是心理作用于生理的一个例证吧。
《十二怒汉》的故事完全发生在一个封闭的房间之中,十二名陪审团成员在此作出裁决的全过程,案件是指控一名18岁的少年杀害了他的父亲,各项证据都表面少年就是凶手,似乎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了。这十二名陪审团成员素不相识,因为这样一件事坐到一个屋子里,他们的要决定的是另外一个同样素不相识毫不相干的人的生死——guilty or not guilty,to be or not to be,live or die!影片的点睛之处在于结尾,两个素不相识的陪审员,互通了姓名,将手握在一起,然后再见各自离去,生活一如既往进行,用一句比较玄妙的话来说,就是民主尽在不言中。
首先,这充分暴露了美国社会的一个矛盾,那就是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的弊端和优越,陪审团制度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又可能成为社会某种隐蔽的偏见者的容器,而在某一特定的案件中,这种偏见则愈发明显,比如这个案件中的少年,是一个生长在贫民窟的少年,未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受尽歧视和摧残,另外在片头少年正面直视镜头时,我发现少年并不是典型的美国主流白种人,更倾向于一种少数族裔的美国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贫富带来的社会偏见和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则容易影响判决。另一方面,陪审团制度彰显着其民主性的一面,他宣称成员均选自人民的各个阶层,所宣扬的正是陪审团成员的人民性,正在努力地消除贫富、种族的偏见。影片中,有老人,有年轻人,有来自广告公司的,有股票经纪人,有工程师,也有钟表匠,总之是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最特殊的是一个曾经在贫民窟长大的人,但是很显然,现在他已经脱离了贫民窟,而更显然的一点是,现在在贫民窟里的人将没有发言权。很不和谐的,我自然的想到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却沦为弱势群体,没有决策权和发言权,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另外,《十二怒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量变引起的质变,由亨利方达所在的“not guilty”一方,从原来的势单力薄只一人,发展到后来全部赞同无罪,这是事情的本身的是非曲直,而“guilty”一方则是被某些偏见遮蔽了双眼,或者是顺从者众,或者是游戏心态,或者是着急要走,不愿过多纠缠于此,几乎没有思考。而亨利方达所饰演的角色的意义不仅仅是说教于人,控诉不公,或破解案情,以理服人;我觉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将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人生命权利的尊重,以及独立思考的美德带给了在座的十二怒汉,以及观众们。后期逐渐开窍的那些怒汉,基本上都是由于自身积极独立的思考,自行决定选择“not guilty”的。在传播学和政治学领域,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沉默的螺旋”,讲的是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都喜欢随大流,随大流有一个好处,这是一种和心理以及潜意识密切相关的理论。
张国荣在《沉默是金》中唱到,冥冥中都早注定你富与贫,是错永不对,真永是真,始终相信,沉默是金。王小波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沉默的大多数》,里面提到: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在某些年代里,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漫延着。而福柯同志却说“话语即权力”,于是在当下,如此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下,保持质疑也是我们的一项权利和责无旁贷去行使的义务,质疑是独立思考的表现,而整个民族的独立思考则是这个民族强大和思想活跃的必要条件之一。
此刻,思想正如刹不住车的宝马,奔驰在不着边际的旷野,言归正传,《十二怒汉》虽然拍摄于1957年,可是探讨的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展现和揭示的也是现在和将来都将面对的问题,现代社会人的自私与沉默和关怀与宽容的对立与矛盾,而另一方面则是民主性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探讨与剖析。
民商6班 安治旭 20100440637
第四篇:《十二怒汉》影评
《十二怒汉》观后感 每次看电影,就会先看片名,就像命题作文,一般便可推测出大致内容。而乍看片名,十二怒汉,全然不知所为何事怒。这一怒字勾起了我的无限想象。于是,我便满怀期待并且做好了与主人翁一起怒的准备。黑白的影片,不太愉悦的开头场景,第一感觉,不是很舒服,在没有正式入题前,我的心情就像影片里燥热的空气,没了耐性。渐渐的,影片通过很简短的几人对话为我们描述了故事梗概,内心恍然。十二个素不相识,来自各行各业的陪审团成员,在一个闷热的下午,在一间没有风扇的休息室里决定一桩谋杀案是否成立。从他们讨论开始,我便没有在分心,直到影片结束,没有任何场景变换,没有任何特技效果的影片竟让我如此聚精会神。我仿佛置身其中,会随着每一位成员的推理进行思考,会因为某一个成员的表情而擅自发笑,如小个子陪审员。从开始的1人坚持“无罪”,11人坚持“有罪”,到最后的第八次战役中11人认定无罪,3号也防线崩溃,投下“无罪”一票,不得不佩服天才编剧,环环紧扣,逻辑严密,构思巧妙。
影片中,法官对陪审团成员的指导中指出:如果能够提出合理的怀疑,从而无法确定被告是否有罪,那么基于这个合理怀疑,必须判定被告无罪;如果找不到合理的怀疑,那么必须基于自己的良知,判决被告有罪。十二位陪审员的决定必须一致。“基于自己的良知”一句至关重要,要求每一个人都能摒弃自己的偏见,客观公正地对待整个事件,冷静地思考各种可能性及其背后隐藏的含义。然而,面对复杂的现实,我们会发现这么高尚的空谈不堪一击。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推理事件的发展,如有人认为“被告出自于贫民窟,其自小生活的环境影响甚至决定了其作出这种行为的百分之百可能性”,而又有人认为,有着可靠的证词,楼下的老人,对面“目睹”凶案经过的妇人。在第一轮表决中,11:1的结果仿佛已将被告送上了电椅。然而,8号坚持认为案情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即无法排除其合理的怀疑。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便是8号说服带有偏见的陪审员,大家一点点有依据的推测,每一步判断都拿出合理的怀疑。随着他们的推测,我也在脑海里思考: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到底这个孩子有没有杀害自己的父亲?我想,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给出结论就要有合理的依据。
其实,影片说到底是评价,如何评价,标准在哪里?我们如何根据当前状况作出自己的判断,我们所下的结论有何依据?依据是否合理?结论是否可靠?在该影片中,或许没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就像其中一位陪审员所说,或者我们放走了一个杀人犯,亦或者我们冤枉了一个无辜的迷途少年。因此,十二怒汉的核心就是“不在于探寻出真相,而在于找出合理的怀疑”。每一位评审员都有着其社会经验与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职业、年龄、经历等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也就造就了每个人审视事物不同的视角。建构主义认为,主体通过与外部环境不断作用,形成认知。因此,每个人作出的判断就会深深地刻上带有个人背景的烙印。于是,为了公平,我们制定了规则,我们制定了标准。我想这也是当时科举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慢慢地演变为今日的高考制度。当前的高考制度为大多数人所诟病,批判其抹杀天性,将中国的孩子一个个变成了考试的机器。在这种无形的枷锁下,中国的花朵变得枯萎。其实,在我看来,并非制度本身有问题,就目前中国的国情而言,权衡利弊,高考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一项选拔制度。而其主要原因在于评价标准
过于死板严苛。换句话说,我认为是评价的实施上出了问题,诸如,语文,一篇优美的散文被拆的四分五裂,要求学生绞尽脑汁去思虑作者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对于文学作品鉴赏,自古以来就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由于性格、成长背景的不同,对某件事物的理解与体会各不相同。即使是处于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条件,给出的答案也是千变万化。之前,我曾去参加一个心理讲座,主题是曼陀罗绘画,认识真实的自我。主讲老师要求所有人,摒弃外界一切事物,静静的闭上眼睛去欣赏音乐,5分钟享受过后,按照自己的心,将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跃然于纸上。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在认真的描绘。当时,在场的人是30个左右。绘画完成后,老师要求每个人展示并解释自己的作品,令我惊讶的是,没有哪两个人的画是相同的,连类似的都很少见。“人心一杆秤”果真不错。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时间,却展现了一个个不同的自我。而,再次反观我们的教育,单就试卷而言,答案千篇一律。由于所填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而造成的丢分可谓不在少数。我们是否想过,孩子看到标准答案后的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我们是否关心过孩子看到答案后不解的郁闷?这种情况,在中国小学教育中,发展尤甚,甚至可以说是病入膏肓。我想起了之前曾在一个辅导班做晚托工作,刚去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职责不仅仅是纠正学生作业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为什么,而老板却叮嘱我,你只要告诉他们答案,并且询问学生老师的要求是什么,就按老师的要求答,否则,老师就会判错。语文阅读,一定要在原文找,万不可随心所欲的写。最后,老板说了一句,这个学校的老师很死板的。我不禁摇头叹息,何以改变这种境地,我想比我们发现什么新媒体来的有价值的多。
何谓评价,评价即指评价者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于是,我又在想,高考批阅试卷中,评价者对于非量化的题目有付出了多少心血对对象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剖析呢?几秒钟的扫视便可决定一个学生的求学命运,未免过于草率。就像影片中,或者每一位陪审员都不深入思考,直接11:1判定孩子“有罪”,是不是也过于草率。因此,笔者呼吁,关注高考试卷评析,多一点关注,多一份公正。关注教育评价的具体实施与操作,而非仅仅是制定量标。
第五篇:《十二怒汉》影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看电影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娱乐项目,许多人喜欢看最新的电影,因为新拍的电影不仅代表着较高的拍摄技术和制作手段,也可以看到很多正当红的演员,而且当你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就跟上他们的话题。不过,前些天观看的一部拍摄于1957年的黑白电影《十二怒汉》,却带给我非常大的震撼:原来老电影,也不会土得掉渣;原来老电影,也可以在五十多年以后展现它的才华横溢。《十二怒汉》整部电影除了开头结尾那一两分钟外,基本上就只有一个场景,即法院的一间休息室内,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在里面讨论决定一桩谋杀案是否成立。谋杀案的被告是一个18岁的孩子,死者是他的父亲。12位陪审团成员必须讨论出一个一致的意见:孩子的谋杀罪名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孩子将被送上电椅执行死刑。如果不成立,那么不成立的理由必须是基于对整个审判的推理、问询、证据、证言或程序产生的“合理怀疑”。由于人证、物证齐全,一开始十二个人中有十一个人斩钉截铁地认定孩子有罪,只有亨利·方达所扮演的一名建筑师觉得此案有蹊跷之处。而电影的结局是,这个人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扭转了局面,成功说服其他十一个人全部判定孩子无罪。
电影不断的告诉我们:我们不是要证明这个孩子没有杀人,我们只是无法确切的证明这个孩子杀了人。一个又一个看似确凿的证据被推翻,一个又一个笃定的人产生了怀疑,每个人开始对自己的偏见怀疑和动摇,但是每个人的心里,对良知,对一条未知的生命,对自己的责任,越来越明确坚定。作者通过剧中人说:“这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神圣的一条,也是我们的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
电影也告诉我们民主有时也会有些混乱,但是总体是有序的,有风度的活动。比如片中,我们看到了各色人的举动,他们争论不休,甚至几乎拳脚相向,但是总体上总会有人维持,让整个过程在理性中进行。同时,片中的人物也是背景相差很大,但是他们能够走到一起来讨论一个他们素昧平生的人的生死,这也体现着民主的包容性,让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参与。片中有人显的正气凛然、有人显的吊儿郎当、有人从贫民区走出、有人对贫民区的人有固执的偏见,但是没关系,民主制度下会因为政治正确性问题影响你的结局,但是不会因此阻碍你的参与。同时,大家都原则上保持着理性和风度,如果真是缺乏理性的固执己见,那么也不会出现最后一个人说服大家的结果,大家大多带着严肃的态度看待这个事件,根据的是法庭上的证据做出抉择,不会意气用事,当发现最初的看法是错误时,也能很有风度的接受,大家都认识到他们之间的争执并不是为了一个“输”与“赢”的问题,而是事关一个人的生命,事关法律的尊严。
虽然这部电影似乎在宣扬陪审团制度的优越和好处,但看过电影后,我还是觉得,幸好我们没有实行过这种制度,因为我们根本就无法保证作为陪审员的所谓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们,是否真的能够公平公正、全心全意的为法律,为保障人民的利益而认真思索,考虑。试想,如果不是有亨利.方达这样不为私利,在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冒着得罪周围人,浪费时间去为一个贫民窟的小男孩辩护的“迂腐之人”,小男孩可能很快就会被送上电椅,不会有人再在乎他的死活。而当时的英国,也号称民主开放,民智极高的国度,若是放到我们国家,民智初开,再加上现代社会不良风气的灌输,后果真是难以想象。
最后借用一句看到的话,逻辑和制度,正是这两个规则保证了少数可以说服多数,一个群体可以从各持己见到达成共识,接近客观真相。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法律和制度,用以在人不够理性的时候保证人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