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怒汉影评
《12怒汉》影评
本人一直很喜欢推理、悬疑之类的电影,平时也很喜欢看辩论赛。因此这部电影很符合我的喜好。
《12怒汉》这部影片讲述了12个普普通通、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一桩杀人事件而坐在一起组成了陪审团,来决定另外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名年仅18岁的少年是否有罪,决定他是应该活着还是死亡。经过了漫长的庭审,终于到了陪审团的裁决阶段,在已经有11个人裁定疑犯有罪的情况下,8号陪审员Davis(虽然名字结尾才出现)觉得事情可疑,坚持继续讨论下去,并且凭借自己的耐心与智慧说服了其他陪审团成员改变了原意。
全片只有一个场景——一间面积不大的房间,几乎所有的情节都在这间屋子里发生,可是布景的单调并不影响影片的精彩程度。整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就如同看侦探小说,推理动漫或电影的感觉,一个接一个的疑点地出现,吸引着人们的兴趣,同时牢牢地牵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使其不会因为场景的单调而感到乏味从而失去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原本看上去合情又合理的地方,在经过仔细推敲和实际验证后,就显得不那么站得住脚了。本片主要有五个疑点,正是这些疑点的提出使陪审团成员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一、住在案发现场对面的女证人说在她看见杀人经过时正好火车经过,而另一名证人跛脚老伯听见少年说:“我要杀死你!”这句话。实际上,火车经过时的噪音不可能使人听到这句话,就
算能听得见,也不能确定声音就是少年的。
二、跛脚老伯说他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后隔了一秒,听到有物体倒下的声音,他花了15秒从卧室穿过走廊到大门后,正好看见少年仓皇逃逸。但经由8号陪审员实际模拟发现,像他一样的跛脚老伯根本无法奔跑,以他的走路速度,大约需41秒才能从卧室穿过走廊到大门,他却谎称15秒。十二人中年纪最大的九号陪审员认为:跛脚老伯穿着破烂,这辈子一事无成,没人在意他,但他在这案子中却是主要证人,他享受这种被瞩目的感觉,因此他说了谎。
三、少年说去看电影却不记得电影的名字,主演的名字等重要信息,因此其不在场证明不能成立。并且因为被认为是在撒谎,也给法官和陪审团成员留下了很坏的印象。但8号陪审员认为,少年与父亲争吵后,情绪不稳定,回家后发现父亲已身亡,警察问话时,少年情绪太过紧张,才会脑袋一片空白。为了证明这点,八号陪审员一直询问四号陪审员这几天晚上做了什么,结果四号陪审员前几天也去看了电影,却记错片名,也记错演员名字;四号陪审员是在没有压力之下回答,就错误连篇了,更何况是少年呢?
四、少年的父亲身高要比少年高,若是要杀一个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人是不会高举刀子再刺下。有位陪审员幼时常看人械斗,他清楚知道,本案的凶器在使用时一定不是高举刺下。更何况少年对刀子很了解,不可能出现目击者看见的情景。也有一位陪审
员说作为凶器的刀子少年确实买过,而且店主还有印象,因此认定少年就是凶手,其坚持的自己的刀子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丢了的说法不成立。但8号陪审员在其他地方买到了一把一模一样的小刀,否定了这位陪审员的说法。
五、对面的女证人说他晚上辗转难眠一个小时,在午夜十二点十分正好瞥见少年行凶;但该女证人出庭时鼻梁上也有眼镜压痕,证明其经常戴着眼镜。而正常人是不会戴着眼镜睡觉的,因此可合理地推断她瞥见少年行凶也是在没戴眼镜的情况,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并不能确定那就是该少年。
以上五个疑点随着情节的发展一点点被发现、推敲,整个过程衔接紧密,跌宕起伏,一个可疑之处的提出往往要经历一次表决,包括匿名纸条,举手,口头“guilty or not guilty”三种方式。结果从悬殊的11:1到10:2到8:4再到持平的6:6,之后逆转的3:
9、8:4,再到最后的1:11,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坚持声称少年guilty。但实际上,他已经承认了少年是not guilty的,只是由于其儿子也为不良少年而产生的偏见使他一直坚持,最终他也被说服,放弃了自己的立场。炎热下午的漫长讨论终于有了结果,少年被宣判无罪。
这种逐步发现疑点并层层剖析的模式给人一种观影的快感,与此同时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人物间的对话“暗藏玄机”。某个陪审员说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必然犯罪,因为他们连英语都说不好,旁边一个人马上指出了其语法错误。还有那个性格易冲动、顽固坚
持到最后的陪审员在8号陪审员的刺激下说出:“我要杀了你!”当然他是不可能执行的,从而否定了他的观点:当一个人说出要杀人的话时是不可能不有行动的。这种自己的打自己的嘴的“笑点”与推理一样引人入胜。
我想简单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人性
其实可以说,那些最后改变主意的陪审员也许并不是因为某个人就做出改变,他们选择无罪的理由几乎都是“有了合理的质疑”。8号陪审员最初提出少年无罪时也并非确认其无罪,只是因为他不想轻易草率地把一个活生生的少年送上电椅。任何人都不能因为私心就轻易的“夺取”他人的生命。影片中,大家各自己有自己所忙,有的人要上班,有的要回家,有的要看球赛,因此到表决阶段时都因为想快点结案而不经思考做出了“合情合理”的裁决。确实人都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连最公平公正的法官也不例外,但是最终还是他们的“人性”战胜了私心和“想当然”正确的结果,少年最终被判无罪可以说是8号敢于质疑的结果,但也可以说是陪审团成员被自己的人性说服了。
二、制度
少数服从多数是人们一直以来所遵循的,但在拥有一定的逻辑和制度下,少数也可以说服多数,本片就是一个例子。每当8号陪审员提出一个疑点,总会有人反驳他,言辞还很激烈。但当他说明其合理性时,反驳的人就会倾向于无罪。同时,在“多数”通过并不代表能
够执行,必须全票通过方可执行的这种的制度下,才给了8号陪审员质疑的机会。只有在合理的制度下,才有可能使团体成员由各执己见到达成共识。
三、事实
引起事情偏离真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偏见和固执。其实仔细回想一下,本片并没有告诉我们真相,少年到底是应该有罪还是无罪并没有提及,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12个互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谈论一下午同样为了不认识的人最终能够排除个人偏见和固执达成一致。没有什么比先入为主的偏见更容易歪曲事实了,片中最顽固的那位陪审员就是因为自己的偏见而做出了选择。
(二)不正当诉求。片中两位没有出场的重要人物——两们证人,他们之所以做出偏离事实的证言,是因为他们想要得到重视,这种不正当的诉求引发了他们对事实真相的夸张甚至有可能是歪曲。
(三)冷漠。事不关己的态度让人有时懒得去深入思考。片中有人要看比赛,有人想着工作,有人想着家庭,都想“速战速决”赶快结案。这引起了8号陪审员的不满,他对其中几人说过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假设自己是将要被处决的那个男孩会如何如何。好在有负责任的陪审员存在,否则,草草结案无法体现制度的公平公正,不管少年是不是真的无罪。
(四)从众心理。
Guilty or not guilty,仿佛两个帮派,一方人数多,就好像心理占有优势。“你是哪一边的?”明显地体现了这种帮派意识。人数多的一方总想着以各种方式手段拉对方“入伙”,当其拒而不从时,往往会引发更大的争执。少数的一方很容易在压力之下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事情偏离真相。本案中,最开始1:11时,8号陪审员就遭到了其他人的“围攻”,幸运的是他成功的摆脱了从众心理,始终坚持着他的疑问。
这确实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很少有电影能让我聚精会神的从头看到尾,这是其中之一。简简单单的布景发生的事情却一点也不简单,情节紧凑、辩论精彩,主题也同样深刻,令人回味。
第二篇:12怒汉影评
12怒汉影评
这是一场通往进步的争论,是一场陪审团正确地发挥作用的争论。
证据确凿,人证物证皆在,似乎可以直接判决。但这只是表象,被告律师的不作为,证词的疑点,理性并不能放过它,于是精彩的论战在争吵中展开,并且最终陪审员们拨云见日,把合理的怀疑确认,认定从理性或常识角度,被告不应该是有罪的,因为证词的正确性并不为事实证明。陪审员们还坚持着一个原则,起码是那个八号陪审员所坚持的:无罪推定。当事实和证词不够有效证明嫌疑人有罪,他就是无罪的。形成对比的有罪观点的持有者的理由都莫名其妙,看起来都不是本着法律精神或正义精神的。同时逻辑的推展用理性抵挡了人们随意的猜想假设,帮助十二个陪审员探究出相对符合事理的说法,也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结论:男孩无罪。一条一条事实被推翻,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1.何为有效证据?2.陪审团制度的不足?3.权利和义务真能统一吗?要是没有那个八号陪审员,真相是不是就要被掩盖?
第一个问题,由十二怒汉的争论显现出来:法庭上提出来的那么多看起来无懈可击的证据和证词却在电影后来的推论中被一一击破,这个我们很难讨论,毕竟这不是法律问题,一方面是认识的不足,康德很早就怀疑了理性的认识能力,我们在此不多做探讨,这个问题在法律哲学和心灵哲学的范
围,也只能由哲学家们探究。第二个问题,陪审团制度的不足。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中国的很多地方(如政府、机关等)都是外行领导内行,这句话我觉得同样适用于对陪审团制度的讨论。陪审团成员是从与案情毫无关联的人中间选出,并且一定确保了对案件的无知,他们的职责是在法庭上了解情况之后,经过律师的引导、法官的领导和对事实的掌握,从普通人的逻辑出发,认定事实是否成立或有效。本片的事实本身并不是确定有效的,它存在很多疑点,这些在庭审时由于律师、证人等的原因并没有被提出来,而且由于陪审员的私人原因,差点就放过去了。所以可以看出陪审团制度的缺陷:一方面是人的认识和理性思考能力不能保证完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陪审团只是为了满足所谓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和公平民主的原则,而不是为了案件和事实本身。而且有时复杂的事实很难说得清楚或者探究明白。第三,陪审团对于事实和被告人以及整堂审判,行使的是决定事实的权力,要履行的是负责和保证正义的原则,很多时候就会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本片开始时就上演了这一幕:除了八号陪审员之外的十一名陪审员,都没有认真对待。
我们再来讨论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是指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有罪,那么被告被假定是无罪的。八号陪审员从一开始的坚持不仅仅是从道义的角度,他无形之中也坚持了无罪推定:既然证据和证词存在可疑之处,那么被告不应
该被判刑。影片中还提到一段说法:这个案子将成为悬案,交给下一个法官和下一拨陪审团来裁决吧。这个就是“疑罪从挂”,是对案件不负责任的表现,隐隐反映了有罪推定的想法。就是说既然证据不足,我们也没决定出来,就先认为被告有罪,交给下一拨人再来处理吧。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杜绝之。
总之,管中窥豹,我看到的就是这样,十二怒汉是一部经典的法律影片,评分也非常高,演员的精彩对白、震撼人心的争论,反映了导演的深刻思考,也提醒我们:法律不是完美的,并且,人类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创造出的政治制度、法律条文等,在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更耐心谨慎地处理。
第三篇:十二怒汉影评
十二怒汉
1957年的《十二怒汉》是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处女作由亨利·方达主演,是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影片获柏林金熊奖。美国影片《十二怒汉》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陪审团秘密评议室里的故事。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目击证人和凶器均已呈堂,似乎铁证如山。此案有两个证人,其中老头是男孩的邻居,他曾经听到男孩对父亲喊“我要杀了你”,而且在案发时听到隔壁有动静,还跑出走廊看到了男孩逃跑的身影;女证人的证据更为确凿,她在60码外隔着一架铁路桥亲眼目睹了男孩把刀插入其父身体的过程。在法庭上,男孩辩解自己并不在场,而是去看电影了,但他说不出自己看了什么电影,以及主演是谁。此外,有人证明他曾买过一把与凶器一模一样的刀。陪审团在庭审之后退庭评议,必须达成一致结论才能正式结案,影片就从陪审团退庭一刻开始。12名陪审团成员中有广告商、工程师、富家子、新贵族、银行家、推销员等等。很多人希望早点结束枯燥的审判回去忙自己的事,在第一次投票表决是否有罪时,结果为11∶1,只有8号陪审员投了“无罪”票,坚持要求进入讨论阶段。8号提出了自己对证据的怀疑,经过反复争吵和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争论和思维斗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本案有着诸多疑点,每一轮表决都有人折向“无罪”一方,一部从头至尾几乎在一个场景里拍摄的电影,整部影片通过演员精细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词,折射出人性的高贵、责任、正直,同时也无情地的鞭挞了人性的脆弱、阴暗和自私。全片只有一个房间的场景,对白中一共出现了五个合理怀疑,分别为:1.住在对面的女证人说她亲眼看见男孩将刀举过头狠狠往其父亲胸口刺下,当时正有一辆六节的火车经过,她透过火车最后两节看到此情景。但八号陪审员曾经住在铁轨旁,他认为火车噪音极大,跛脚老伯不可能清楚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这句话。2.跛脚老伯说他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后隔了一秒,听到有物体倒下(研判是其父亲),他花了15秒从卧室穿过走廊到大门后,看见少年仓皇逃逸。但经由八号陪审员模拟发现,跛脚老伯根本无法奔跑,以他的走路速度,大约需41秒才能达成,他却谎称15秒。九号陪审员是十二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最了解老人,他的见解为:跛脚老伯穿着破烂,这辈子一事无成,没人在意他,但他在这案子中却是主要证人,他享受这种被瞩目的感觉,因此他说了谎。3.少年说去看电影但却什么都记不得,因此众人研判少年说谎。但八号陪审员认为,少年与父亲争吵后,情绪不稳定,回家后发现父亲已身亡,警察已守株待兔,父亲的尸体在前,警察在旁,少年情绪太过紧张,才会脑袋一片空白。为了证明这点,八号陪审员一直询问四号陪审员这几天晚上做了什么,结果四号陪审员前几天也去看了电影,却记错片名,也记错演员名字;四号陪审员是在没有压力之下回答,就错误连篇了,更何况是少年呢?4.少年的父亲身高较少年高七吋,若是要杀一个比自己高的人,一般人是不会高举刀子再刺下。有位陪审员幼时常看人械斗,他清楚知道,拿弹弓刀砍人时一定不是高举刺下,少年本身对刀子极为了解,也不可能用这种手法杀人。5.对面的女证人说他晚上辗转难眠一个小时,在午夜十二点十分正好瞥见少年行凶;但该女证人有戴眼镜,出庭时鼻梁上也有眼镜压痕,正常人不会戴眼镜睡觉,合理推断她瞥见少年行凶也是在没戴眼镜的情况,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这是一部非常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电影,1个房间,12个人,从1:11的最初投票结果到最后12:0的投票结果。7个回合的精彩交锋,集中展现了高超的“说服”的技巧。
1号陪审员
一位高中助理教练,固执地维护着讨论进程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当有人不服从他管理时容易失落与冲动;不胜任陪审团主席这个工作,不是一个成熟的领导者,与8号的成熟领导能力相比相形见绌。(第9顺位转变)
2号陪审员
一位懦弱的、有些谢顶的银行职员,容易被说服,性格温和,犹豫,随大流,在争论激烈
地时候热心给其他人提供止咳药片;比4号记得准电影名称。(第5位转变)
3号陪审员
开了一家快递公司,一个恃强欺弱,粗鲁与强壮的人,极其固执己见与偏执,完全不接受他人意见,粗门大嗓,性格易变且报复心强;由于与他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关系淡漠,因此十分讨厌所有年轻人并怀有敌意(当然包括被告);自大,易怒,急于判定有罪,与大家对抗直到最后。(第12顺位,即最后一位转变)
4号陪审员
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些自负与傲慢,衣着体面的股票经纪人,可能比较富有;细致,有条理,具有难以置信的记忆力与对事实的领会能力;明白整理,冷静而理性,但有些拘谨与守旧;经常显露出严厉的目光;对待这个案件好像是在用推理来破解一个谜题,而不是一个可能导致被告处死的案件;宣称从不流汗。(第10顺位与10号同时转变)
5号陪审员
比较单纯,缺乏安全感,有些害怕,说话不多,在一个贫穷的犹太社区长大,这个案件勾起了他的贫民窟的成长经历;有罪的投票会使他与自身的以往间隔开;由于他支持“金莺”队所以被7号叫作“巴尔的摩”。(第3顺位转变)
6号陪审员
一个典型的“工人”,有些蠢,不善于自己拿主意,一个追随者,可能是一位手工工作者或油漆匠;对老陪审员很有礼貌并勇于出手来支持自己的话。(第6顺位转变)
7号陪审员
有些滑稽,急躁的销售员(前些年一直在推销果酱),一个衣着粗俗,嚼着口香糖,经常唠叨棒球的球迷,光想着赶快离开去看晚上的球赛;把纸团扔到电扇上;喜欢用棒球来比喻和说明他的所有观点(他告诉陪审团主席“站在那儿发球”);对被告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是一个移民来美国的陪审员;性格外向;一直比较搞笑甚至有一次模仿詹姆斯·卡格尼;在投票上随大流。(第7位顺转变)
8号陪审员
一位建筑师,发起了一场对这个案件与被告的深入反思;穿着白色的衣服;一个思想开阔,有耐心,寻求事实与公正的人,他使用温和的语言,平静而富有逻辑与推理;性格平稳,正派,勇敢,口才出众而有一些忧虑;被其他一些有偏见的陪审员认为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社会改良家(他只是在浪费其他人的时间);名字叫作戴维斯。(首先提出无罪)
9号陪审员
年龄最长的陪审员,白发,体瘦,退休后已无生活情趣,但是在对案件的思考中又唤起了对生活的激情;语言温和但是敏锐,公正;叫作麦卡德尔。(第2顺位转变)
10号陪审员
一个加油站老板,内心充满愤怒,苦难,有种族歧视;令人讨厌,反感,心胸狭窄,守旧喜欢指责;把社会分为“我们”与“他们”;需要他人的支持来支撑他的狂躁叫喊。(第10顺位与4号同时转变)
11号陪审员
一位钟表匠,语调沉重,有德国与欧洲人的血统,移民不久的难民;对美国的民主,司法体系,与法律的可靠表示崇敬与钦佩。(第4顺位转变)
12号陪审员
穿着入时,语言得体,戴着粗黑边眼镜的广告商人;心不在焉地画着“Rice Pops”的麦片粥盒子的广告语与包装创意;有些肤浅,容易动摇,随和;犹豫,缺乏深度的信念或信仰体系;有一次谈到了一个广告:“把这个创意贴到旗杆上,看是否有人赞同。”(第8顺位转变
第四篇:十二怒汉 影评
《十二怒汉》
早先看过米哈尔科夫版本的《十二怒汉》,曾深为之震动,却还未看过57年美国原版的《十二怒汉》,甚感遗憾,今日幸得一见,竟有振聋发聩之感,虽是西德尼·吕美特所导演的处女作,却于朴实无华间流露出的大师气息,而十二位男演员的表演,则更是炉火纯青,观此片,恍惚间不觉时光之流逝,日月之变幻。九十分多钟的电影,在我感觉好像是只过了十分钟似的,电影拍到这个份上,不得不说已经拍到了极致。在中国曾有“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之说,其合理性不得而知,而观此片之后,我可以把它理解为仙界的的生活着实快乐,使得神仙们浑然不觉时光飞逝,一年的时间就如过了一天一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部电影也可以给观众带来神仙一般的享受,而就电影而言,更多的是反面的例子,大部分电影看起来极其煎熬和痛苦,观影体验可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每每看完,心情也总是愉悦的,长舒一口气道:“OMG,终于TMD看完了„„”
《十二怒汉》之所以被我奉为经典,主要是因为这部电影扎实的剧作和高水平的表演,当然也少不了导演对社会的批判和人性的揭示,这似乎成为了一部好电影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十二怒汉》在这一点上做的确实非常到位。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木桶短板效应”,这部电影正是由于各个方面没有短板,才名正言顺的成为一部经典之作。当亨利·方达坚守着阵地,将对手们一个个说服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想鼓掌的,也许这正是心理作用于生理的一个例证吧。
《十二怒汉》的故事完全发生在一个封闭的房间之中,十二名陪审团成员在此作出裁决的全过程,案件是指控一名18岁的少年杀害了他的父亲,各项证据都表面少年就是凶手,似乎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了。这十二名陪审团成员素不相识,因为这样一件事坐到一个屋子里,他们的要决定的是另外一个同样素不相识毫不相干的人的生死——guilty or not guilty,to be or not to be,live or die!影片的点睛之处在于结尾,两个素不相识的陪审员,互通了姓名,将手握在一起,然后再见各自离去,生活一如既往进行,用一句比较玄妙的话来说,就是民主尽在不言中。
首先,这充分暴露了美国社会的一个矛盾,那就是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的弊端和优越,陪审团制度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又可能成为社会某种隐蔽的偏见者的容器,而在某一特定的案件中,这种偏见则愈发明显,比如这个案件中的少年,是一个生长在贫民窟的少年,未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受尽歧视和摧残,另外在片头少年正面直视镜头时,我发现少年并不是典型的美国主流白种人,更倾向于一种少数族裔的美国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贫富带来的社会偏见和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则容易影响判决。另一方面,陪审团制度彰显着其民主性的一面,他宣称成员均选自人民的各个阶层,所宣扬的正是陪审团成员的人民性,正在努力地消除贫富、种族的偏见。影片中,有老人,有年轻人,有来自广告公司的,有股票经纪人,有工程师,也有钟表匠,总之是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最特殊的是一个曾经在贫民窟长大的人,但是很显然,现在他已经脱离了贫民窟,而更显然的一点是,现在在贫民窟里的人将没有发言权。很不和谐的,我自然的想到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却沦为弱势群体,没有决策权和发言权,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另外,《十二怒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量变引起的质变,由亨利方达所在的“not guilty”一方,从原来的势单力薄只一人,发展到后来全部赞同无罪,这是事情的本身的是非曲直,而“guilty”一方则是被某些偏见遮蔽了双眼,或者是顺从者众,或者是游戏心态,或者是着急要走,不愿过多纠缠于此,几乎没有思考。而亨利方达所饰演的角色的意义不仅仅是说教于人,控诉不公,或破解案情,以理服人;我觉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将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人生命权利的尊重,以及独立思考的美德带给了在座的十二怒汉,以及观众们。后期逐渐开窍的那些怒汉,基本上都是由于自身积极独立的思考,自行决定选择“not guilty”的。在传播学和政治学领域,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沉默的螺旋”,讲的是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都喜欢随大流,随大流有一个好处,这是一种和心理以及潜意识密切相关的理论。
张国荣在《沉默是金》中唱到,冥冥中都早注定你富与贫,是错永不对,真永是真,始终相信,沉默是金。王小波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沉默的大多数》,里面提到: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在某些年代里,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漫延着。而福柯同志却说“话语即权力”,于是在当下,如此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下,保持质疑也是我们的一项权利和责无旁贷去行使的义务,质疑是独立思考的表现,而整个民族的独立思考则是这个民族强大和思想活跃的必要条件之一。
此刻,思想正如刹不住车的宝马,奔驰在不着边际的旷野,言归正传,《十二怒汉》虽然拍摄于1957年,可是探讨的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展现和揭示的也是现在和将来都将面对的问题,现代社会人的自私与沉默和关怀与宽容的对立与矛盾,而另一方面则是民主性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探讨与剖析。
民商6班 安治旭 20100440637
第五篇:《12怒汉》影评
从电影《12怒汉》看美国陪审团制度特点
吴轲5127509007
{摘要}:通过对法律电影《12怒汉》剧情的分析来充分了解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特点,普及法律文化知识,达到借鉴和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12怒汉》,美国陪审团制度。
A Study of American Jury System from the Movie Twelve Angry Men
Abstract: Through the plot analysis of the movie Twelve Angry Men, we can gain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n jury system, popularize legal knowledge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ference and learning.Key words: Twelve Angry Men;American jury system.一、引言(Introduction)
1957年由美国导演西德尼·吕美特导演,著名演员亨利·方达主演的演片《12怒汉》作为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律电影,巧妙的以写实和知性的风格对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进行了引人入胜的探讨,从而充分展示了美国陪审制度的特色,给观众以深深的启迪和思索。这部荣获195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5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奖的影片也因曲折跌宕的讨论、简洁明了的故事脉络和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12怒汉》剧情赏析(A brief plot of Twelve Angry Men)
电影《12怒汉》讲述了一个出生贫民窟的男孩被指控杀了自己的父亲,面临着被判死刑的危险,由12个与他毫不相干的陪审员来讨论案情,只有得到一致意见,才能结案的故事。如山的铁证、两个指证的邻居都已经呈堂,其中11个陪审员又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于是一致认为男孩有罪。而只有八号陪审员,一个理智冷静、思维缜密而又极富同
情心的工程师(亨利·方达饰)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尽管他自己并没有直接指出男孩无罪的思路,却提出了众多疑点,并带领和启发其他陪审员发现更多的疑点。除此之外,他还影响了那些本来十分散漫和顽固不化的人,让大家都变得认真和严肃。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12个陪审员得出一致的意见:男孩无罪。这部在不足40平方米的陪审员休息室里拍摄的电影,成功地展示了12个性格和行业千差万别的普通人。通过争吵和休息这两个不同类别的场景的相互穿插,使得影片张弛有度。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在讨论男孩是否有罪的过程中,陪审员们的内心也在挣扎中获得淋漓尽致的展现,而观众也得到了法律意识的普及和心灵中对于正义的感知的升华。
三、美国陪审团制度(American jury system)
1、陪审团制度的简介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陪审团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一般由12~23人组成,只处理刑事案件,职责是听审证据,也就是根据检察官、当事人以及证人的陈述,决定是否对被告进行起诉;小陪审团一般由12人组成,在刑事诉讼中,通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在民事诉讼中解决争议,并决定是否赔偿。我们一般所说的陪审团与电影中所指的都是小陪审团。成年美国公民除未满21岁、不在本土居住、不通晓英语及听力有缺陷的人、有前科者,都有担当陪审员的义务,陪审员要求是与当事人没有任何利害关系。陪审团制度可以说是一种民主普及的产物。在美国,刑事案件的审理和部分民事案件(主要是民事侵权案件)都有可能使用陪审团。美国联邦宪法第三条规定,所有刑事案件的审判,除弹劾案外,都必须有陪审团出庭【1】。
2、陪审团制度的主要原则——让普通人裁判普通人
陪审员均由社会上的普通人担当,他们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专业法律知识的,所以他们投
票裁决的主要依据就是他们的人生经历、道德观和人生观。陪审员制度并非完全让陪审员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在他们讨论以前,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士会收集和甄别证据,在讨论时,相应的,法官和律师也会运用他们的法律知识来一同做出判决。【2】这个特色缓和了法律的呆板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法律过于严谨或者缺失之处。
3、陪审团制度优缺点
陪审团制度,给了普通人参加到执法过程中来的良机,让人民大众不仅能更好地知法、守法,还能用法。而由于人民参与到这个流程中来,也在很大限度上避免了人民对于执法不公的质疑。除此之外,由于陪审团是由与当事人毫不相干的12个人组成的,而且12个人必须得到一致的意见才可,也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利益,减少了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同时,陪审团的出现也使得执法温情化了。众所周知,法律是“刻板的”,有时难免会出现有人钻法律的空当,或者有人是不知法律而犯了较大的错但却值得一次重来的机会,这时,陪审团作为道德的代表,就可以使得执法过程更合理了。正如这部影片中所展现的一样,12个陪审员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爱好和性格,男孩的生死可以说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他们的判决主要就依赖于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可以说如果没有这12个陪审员(或者说没有8号),这个孩子就会被错误地判处死刑。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一制度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当事人的利益和陪审员没有任何关系,陪审员有可能采取散漫的态度,为了不影响自己的事情而草草的下结论,就如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一样,由于闷热的天气,陪审员们都急于离开而直接给出结论说男孩有罪。也有可能由于大多数人坚持了错误的看法而影响了剩下的人,引发了“大多数人的暴力”【3】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素养,在有的案件中则可能因为过度的同情心之类和未能意识到嫌疑人所犯罪行的严重性而导致误判。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极其严重的缺点就是陪审员有可能会被收买而严重影响司法的公正性
和严明性。
4、结语
综上可见,陪审团制度作为美国司法的重要制度,既有其优点也有缺点,但总的来说,在目前的社会体系下,陪审团制度还是一个较为优秀的选择,只是希望陪审员们都能全心全意、秉公执法。也希望我国也能适当借鉴来推进民主进程,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1】麻利彬《从12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和权力》。电影文学,2009
【2】宫丽彦《面对生死裁决,你将何去何从?》北京林业大学 201
1【3】杜景林、卢湛泽《德国民法典》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