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管理招宝山中队后海塘分队执法车辆管理规定(试行)
城市管理招宝山中队后海塘分队执法车辆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管理招宝山中队后海塘分队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贯彻落实交通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执法车辆(包括执法自行车)的使用管理,杜绝交通事故,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严格用车制度,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结合城市管理招宝山中队后海塘分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管理招宝山中队后海塘分队的全部执法车辆(含执法自行车)。
第三条、执法车辆的日常管理由分队安排专人负责,并定期对执法车辆的使用、维护保养、维修工作、年检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条、执法车辆实行“定车、定人、定责”管理机制,各队员使用车辆应履行如下职责:
1、严格执行执法车辆使用审批制度,除日常巡逻使用外,如需使用,一律须报分队长批准,如分队长不在岗,应报分管组长同意。车辆保养、维修必须填写报保养维修项目后报分队长审批。
2、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
3、保证车辆的安全状况,实行车辆定点保养、维修与加油等管理制度。
4、严禁私自改变车辆的喷字位置及尺寸。
5、严禁使用执法车辆学习驾驶技术。
第五条、驾驶员(含自行车)的职责:
1、机动车驾驶员驾驶执法车过程中必须持有效驾驶证件,严禁无证驾驶。
2、服从用车安排,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出车。不得私自用车或自行改变行车路线到指定工作以外的地点行驶。
3、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操作规定和有关管理制度,做到文明驾驶、安全行车。不得以执行公务为由开特权车、霸王车,不得超速行使,要接受和服从交通民警的管理和指挥。
4、严格做好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的车辆例行检查与保养制度,保持车容整洁,确保车况完好与行车安全。
5、严禁酒后驾车。
6、严禁擅自将车外借、转借;如因特殊原因,确实需要借用的,必须先予以登记。
7、严禁利用公车谋取私利。
8、严禁公车私用。
9、下班时要按时将执法车辆交回单位,一律将车辆整齐有序停放在指定停车处,不得私自开回家。
自行车停放点为招宝山中队停车棚内或后海塘二楼停车处。后海塘停车点晚间停车须将铁链穿过自行车三角架,并上锁。铁链钥匙一匙三份,一份放置于办公室内(正常上班时间由内勤管理、两份交由吴智华和张琦军保管)
10、认真做好车辆的防盗防破坏措施。
11、自觉加强车辆技术知识和安全行车知识的学习。
12、如行车中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汇报,并做好事故的处理工作,严禁肇事逃逸。
第六条、车辆使用费用管理:
1、车辆的费用按实际予以报销。
2、车辆实行定点维修,车辆的保养维修须填报项目名称、经费并报其分管组长审核后报分队长审批。如擅自维修,费用由个人承担。车辆在执行公务时发生故障,未能及时办理审批手续,须先向分队长报告,方可进行维修。维修后,驾驶员要按规定补办相关审批手续。
4、因私违反交通规则,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个人须承担事故相关的全部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不予报销。
5、车辆的燃油费、维修等费用实行公示,由专人负责。
第七条、车辆应当妥善保管使用,防止遗失或损坏。
因公损坏或遗失的,由本人写出报告,出具三人以上的证明,然后按级上报后勤装备管理部门,经领导签署意见后,安排补发。
因主观原因未按规定使用、保管、维修造成车辆遗失或损坏的,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维修费用和其他责任。
第八条、非因工作需要,严禁将执法车辆停放在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和风景旅游区。公车私用或非因工作需要将执法车辆停放在宾馆酒店、娱乐场所或风景旅游区的,按有关规定处理;被上级机关查获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从严处理。
第九条、违反上述规定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0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城市管理招宝山中队
后海塘分队
第二篇:城管中队执法车辆管理规定
城管执法车辆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执法车辆的安全管理,增强执法队伍建设,树立良好队伍形象,现就规范执法车辆使用、保养管理规定如下:
一、用车管理
大队共有一辆皮卡车和九辆摩托车。原则上车辆由专人驾驶,特殊情况下可由其他队员驾驶。各牵头人为车辆管理负责人,大队长为总负责人。控违办主任为控违人员车辆管理总负责人。
二、驾驶员职责
1、驾驶执法车辆必须持有驾驶证,必须带头盔,执法车辆只能用于执法用途。
2、自觉遵守交通法律和各项管理制度,做到遵纪守法;
3、服从领导的指挥调度,做到令行禁止;
4、加强车辆的日常检查、检修,按规定进行修理保养,确保车辆车况良好,行驶安全;
5、爱惜车辆、节约开支、努力降低油耗和维修费以及其他费用支出。
三、管理规定
1、不准驾驶或使用执法车辆从事非执法活动;不准驾驶统一标识的执法车辆在非执法行为时出入酒楼、商场或娱乐场所;不准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故意遮盖、涂改执法车辆号牌。
2、执法车辆必须实行集中管理,下班后按规定统一停放,一律不准开回家。姜灶片停放在镇政府,川叠公路片和川港片停放在川港居委会。
3、在执行公务期间,执法人员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带病驾驶、开“英雄车”,因违法驾驶受到处罚或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并追究责任,车辆管理负责人负连带责任。
4、注重执法车辆的日常清洁和养护,车身完好无损,标志标识清晰明显,执行公务时保持车容整洁。
5、车用油料按照实际统一管理控制,大队车辆管理员有义务对油耗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测算,合理调整用油标准,控制管理费用,镇区摩托车凭发票实报实销,每车每月不超过100元,皮卡按公里数实报实销(对每月1号到下月1号行驶里程表进行拍照)。控违用油参照《川姜镇管控违法建设巡查工作方案》实行。
6、车辆实行定点保养维修(汽车为车爵士汽车维修,摩托暂定为姜灶中华摩托维修)特殊情况需到非定点厂修理,须说明理由,经领导批准后方可维修。巡查途中需要急修更换大配件的,要电话向车辆主管领导说明情况,得到认可后,才能更换维修。
7、督查中队加强对执法车辆使用的监督,发现违反规定的要及时查扣并追究责任。
执法车辆登记表
第三篇:福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根据《行政处罚法》、《福建省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市、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以下简称“执法局”)是依法设立的本市相对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各自辖区范围内依据本规定行使行政执法权。
市、区执法局对不属于管辖范围内的行政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移送或通知有管辖权的执法局或相关管理部门,不得互相推诿。市区执法局之间、各区执法局之间以及执法局与相关管理部门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市人民政府指定管辖或处理。
第三条 执法局进行监督检查以及查处城市管理违法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合法、高效、便民的原则和教育整改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处罚、处理公平、公正。
第四条 执法局开展执法活动应当与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执法局应当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处理情况定期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备。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与执法局的处罚行为相关的审批情况定期书面告知执法局。
第二章 执法监督检查
第五条 执法局应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的涉及城市管理秩序的行为开展经常性地监督检查。对任何单位、个人投诉、举报、控告的违法行为,应在72小时内进行调查。调查过程及结果应按本规定作书面记录。
第六条 执法人员进行调查、检查应按规定着装,持有工作证、行政执法证,佩戴执法标志,携带有关执法文书和票据,并且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第七条 执法人员在进行调查、检查前,应当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告知当事人调查、检查目的、内容、要求、方法。当事人应当配合调查检查,不得拒绝、阻挠,但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执法人员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不得因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而进行刁难、处罚或者加重处罚。
第八条 执法人员对调查、检查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应当保密,不得擅自公开或者泄露。
第九条 在现场检查中,执法人员认为当事人有关行为已违反了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现场询问笔录》或者《现场调查笔录》,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后按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分别处理。
第十条 执法人员认为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分别适用本规定第三章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十一条 执法人员认为依法应对当事人采取扣押、查封物品等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按规定填写《查封(扣押)物品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和清单。当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在24小时内将决定书和清单送达当事人;其他情况下,应当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同时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清单送达当事人。
执法局对当事人的财、物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保留当事人必要的生产工具和其本人及其所供养家属的生活必需物品。
第十二条 执法局依法决定拆除违法建筑物或者设施,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向当事人宣读、送达强制执行令,告知当事人权利;
(二)点验执行标的,填制执行物品清单,拆除违法建筑物或者设施;
(三)由执行人、被执行人、见证人在执行笔录上签名。
第三章 行政处罚决定
第一节 简易程序
第十三条 执法局认为当事人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需要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需要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十四条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由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并当场送达当事人。
第十五条 当场作出的处罚决定,罚款数额在20元以下,或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但应当向当事人出具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罚款票据,并在收缴罚款后两日内交至执法局。
第二节 一般程序
第十六条 除依照本规定第三章第一节可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的行为外,对当事人的其他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并填写《证据清单》,由进行调查的执法人员和被调查人签名或盖章。
第十七条 执法人员认为需要现场勘验检查的,应当通知相对人或其代理人到场,拒不到场的,可邀请当地的居(村)委会或在场的有关人员一至二人见证。
勘验检查时,可对现场进行测量、拍照、录音、录相、抽取样品、询问有关人员。
勘验检查结果应由调查人、被调查人或在被邀请的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涉及专门性技术性问题,可送请法定部门鉴定。
第十八条 执法人员认为依法应对证据进行抽样的,向当事人送达《抽样取证通知书》;认为应对证据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向当事人送达《登记保存物品通知书》。
抽样取证或登记保存证据时,应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共同点验后,填写《物品清单》并签名,当事人不在场或者拒绝到场的,执法人员可以邀请当地的居(村)委会或在场的有关人员一至二人见证。
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后,执法局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九条 现场调查、检查完毕,执法人员应当填写《行政案件立案审批表》,履行报批手续。执法局决定立案后,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的,执法人员可以向当事人送达《询问调查通知书》,通知有关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执法局接受调查。调查过程应制作《询问笔录》、《调查笔录》。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执法局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执法局应当采纳。
第二十条 执法人员在完成调查取证后,应当向执法局提出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
执法局决定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拟对当事人进行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其中,执法局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还应当告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执法局告知听证权利后三日内书面提出。执法局应当组织听证。
第三节 听证程序
第二十一条 适用听证程序的较大数额罚款标准为:
(一)对非经营活动中公民的违法行为处以2000元以上(含2000元,下同)的罚款;
对非经营活动中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30000元以上的罚款;
(二)对经营活动中公民的违法行为处以5000元以上的罚款;
对经营活动中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00元以上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执法局决定组织听证后,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和有关事项。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执法局可以邀请一定范围内的有关人员旁听听证会。
第二十三条 听证会由执法局指定的非本案执法、调查人员主持。主持人有权决定延期、中止、终止听证或者通知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到场作证。
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第二十四条 听证会按下列具体程序进行:
(一)记录员查明当事人等听证参加人是否到场,并宣读听证纪律;
(二)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听证事项、听证人名单,及征询当事人、本案调查人员是否申请听证人员回避等其他有关听证事项;
(三)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
(四)当事人针对指控的事实及相关问题进行申辩和质证。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当事人有权取得或者复制全部听证案卷副本;
(五)调查取证人员与当事人相互辩论;
(六)主持人宣布辩论结束;
(七)主持人按照第三人、案件调查人员、当事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八)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结束。
第二十五条 执法局应对听证过程制作《听证笔录》,向当事人、本案调查人员、证人等参加听证人员宣读或阅读,审核无误并签名或者盖章后,由主持人、记录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六条 听证结束后,执法局可依法作出处理或处罚决定送达当事人。
执法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应对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财物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七条 听证的举行不影响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以及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
第四章 行政处罚决定的送达和执行
第二十八条 执法人员向当事人送达各类法律文书,应填写《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日期。
受送达人拒绝签收的,执法人员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代表或者其他人员见证,由执法人员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两个以上见证人签名或盖章后,执法人员将有关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处,即视为送达。
以上直接送达方式确有困难的,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方式送达。
第二十九条 除当场收缴罚款外,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
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市执法局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区执法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市执法局或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复议或诉讼过程中,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执法局可依法强制执行,也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 案件执行完毕,执法人员应填写《行政案件结案报告》,经执法局负责人批准后归档。
第五章 其它规定
第三十三条 办理案件的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执法局负责人申请回避,当事人也有权向执法局提出申请,要求有关执法人员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近亲属;
(二)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
回避决定作出前,办案人员不得擅自停止对案件的调查处理。
第三十四条 在执法检查和案件处理过程中,依法需要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签名或盖章,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执法人员必须在有关文书上注明拒签原因,并邀请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见证、签名或者盖章,见证人应不少于二人。
第三十五条 执法局处理违法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对重大、复杂的案件,或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技术鉴定的案件,经执法局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需要继续延长的, 各区执法局处理的案件报市执法局批准,市执法局处理的案件报市政府批准。
基层组织的代表或执法调查、检查现场的见证人有作证和协助调查的义务。
第三十六条 行政案件结案后30日内,对适用听证程序的案件,执法局应将案件基本情况和处理结果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备。
第三十七条 同一违法行为同时违反执法局职权范围内若干罚款规定的,执法局按其中罚款最重的一项规定进行处罚,不得重复处罚。但处罚种类不同的除外。
第三十八条 市、区政府法制机构对同级或下级执法局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市执法局对区执法局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执法局执法人员执法调查、检查行为不当或者涉嫌违法的,分别由上述执法监督机关依法定程序予以中止或撤销,查处违法执法事实后依法暂扣执法人员执法证件。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洛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车辆管理规定[范文模版]
洛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车辆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执法车辆(包括执法摩托车)的使用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严格用车制度,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确保行车安全,节约费用支出,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全部执法车辆(含执法摩托车)。
第三条、执法车辆的日常管理由车辆所在中队(股室)负责。区执法局办公室负责定期对执法车辆的使用、维护保养、维修工作、年检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条、执法车辆实行专人保管,中队(股室)使用车辆应履行如下职责:
1、严格执行执法车辆使用审批制度,如需使用,一律须报负责人批准,如负责人不在岗,各基层中队应报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同意。车辆保养、维修必须报告局办公室填写报保养维修项目后报局领导审批。
2、局办公室要合理调度车辆,确保公务活动用车。
3、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
4、保证车辆的安全状况,实行车辆定点保养、维修与加油等管理制度。
5、局办公室要组织参与行车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善后处理工作。
6、驾驶两轮摩托车必须着执法服装,不得着便服驾驶。
第五条、驾驶员的职责:
1、驾驶员驾驶执法车过程必须持有效驾驶证件,严禁无证驾驶。
2、服从用车安排,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出车。不得私自用车或自行改变行车路线到指定工作以外的地点行驶。
3、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操作规定和有关管理制度,做到文明驾驶、安全行车。不得以执行公务为由开特权车、霸王车,不得乱开警灯警报器或超速行使,要接受和服从交通民警的管理和指挥。
4、严格做好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的车辆例行检查与保养制度,保持车容整洁,确保车况完好与行车安全。
5、严禁酒后驾车。
6、严禁擅自将车外借。
7、严禁利用公车谋取私利。
8、严禁公车私用,下班时要按时将执法车辆交回单位,节假日一律将车辆停放在单位,不得开回家(除局规定领导用车外)。
9、认真做好车辆的防盗防破坏措施。
10、自觉加强车辆技术知识和安全行车知识的学习。
11、如行车中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汇报,并做好事故的处理工作,严禁肇事逃逸。
第六条、车辆使用费用管理:
1、车辆的费用按实际予以报销。
2、车辆实行定点维修,车辆的保养维修须填报项目名称、经费并报其所在中队分管领导同意,经办公室审核后报局长审批。如擅自维修,费用由个人承担。车辆在执行公务时发生故障,未能及时办理审批手续,须先向局办公室报告,方可进行维修。维修后,驾驶员要按规定补办相关审批手续。
3、因违反交通规则被罚款的费用不予报销。
4、车辆的燃油费、维修等费用实行月公示,由办公室负责。
5、各执法中队车辆使用费用管理由各乡镇(街道)审批。
第七条、严格控制中队私人用车和外单位借车。本局工作人员因故私人用车,须报局长批准。
第八条、非因工作需要,严禁将执法车辆停放在宾馆酒店、娱乐场所和风景旅游区。公车私用或非因工作需要将执法车辆停放在宾馆酒店、娱乐场所或风景旅游区的,按有关规定处理;被上级机关查获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从严处理。
第九条、非专职司机驾驶执法车辆的,一经发现将给予严肃处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个人须承担事故相关的全部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十条、违反上述规定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执法车辆管理规定
临沭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执法车辆管理规定
一、严格车辆使用制度,必须在执行公务或工作需要才能使用执法车辆,做到合理使用、厉行节约,严禁公车私用。
二、驾驶人员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格按规定用车,严禁将车辆外借他人使用,严禁无证驾车、疲劳驾车、故障行车、酒后驾车、超速行车等违法违规行为。非因执法工作需要,不能将车辆停放在宾馆酒店、KTV和旅游风景区等场所,违反规定造成的一切后果,由驾驶人员承担全部责任。
三、认真落实车辆管理和日常保养制度,保持车辆状况良好、证照齐全;加强车辆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车辆事故的发生。
四、因违规被拍照、罚款等发生的费用由所驾驶车辆人员自理。发生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除保险公司理赔外,此外发生的费用由驾驶人员自理。情节严重的不得再驾驶执法车辆。
五、严格执行回单位停放制度,节假日期间除特殊工作需要外应当封存停驶。
六、需要送修或保养的车辆,由驾驶员提出申请,经所长审核,确定维修项目、维修时间、维修金额,报局办公室同意后,到指定厂家进行维修。
临沭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执法车辆、驾驶人员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单位执法车辆和驾驶人员的管理,确保安全、高效用车,制定本制度。
一、局机关各科室、基层监管所、局属事业单位执法车辆和驾驶人员的管理适用本制度。
二、局机关各科室、基层监管所、局属事业单位车辆使用原则用于日常管理执法工作(除特殊情况经分管领导批准外,一般不作他用),因工作需要,执法车辆需驶出所管辖区域的,须经支队同意后报市局批准。
三、各基层监管所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车辆管理第一责任人,驾驶员为车辆管理直接责任人。对配有专有驾驶员的车辆非特殊情况一律不得由他人驾驶执法车辆。
四、为确保行车安全和日常管理执法工作的需要,执法车辆实行定车定人驾驶,每车配备正驾驶员1名,副驾驶员2名;定车驾驶员必须具有相应的驾驶证照和一定的驾驶经验,非定车驾驶员一律不得驾驶执法车辆;各大队负责人、定车驾驶员不得将车辆借其他单位、个人使用。
五、驾驶人员要爱护车辆,做到勤检查,勤保养,保持车容整洁,做好出车前、收车后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车辆发生故障应及时填写《报修单》,经车辆负责人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送指定维修点维修。因操作不当造成车辆损坏的,由定车驾驶员承担赔偿责任。
六、为保证车辆安全,下班后,执法车辆实行定点停放,因随意停放造成车辆被盗和损坏的,责任由驾驶员承担。
七、严禁公车私用。禁止使用执法车辆参与非公务活动;禁止非工作需要将车辆停放在酒店、娱乐服务场所门前;除经批准的公务用车和执勤车辆以外,禁止下班后和节假日期间私自使用执法车辆;公车私用或非因工作需要将执法车辆停放在宾馆酒店、娱乐场所或风景旅游区的,对有关人员予以纪律处分;被上级机关查获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从严处理。
八、职工私人车辆和其它社会车辆一律不得作为执法车辆使用,不得喷涂城管执法车辆外观标识、不得悬挂食品药品监督执法标志。
九、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执法工作中发现其它车辆擅自喷涂食品药品监督执法车辆外观标识、标志,悬挂食品药品监督执法标志的,应及时报告分管领导,并会同交警部门共同查处。
十、执法车辆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行车规定,自觉服从交通民警指挥。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带病驾驶、开“英雄车”,因违法驾驶受到处罚或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自负。
十一、执法车辆行驶途中遇婚丧嫁娶车队时,应加速驶离或保持适当距离。
十二、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执法工作中发现其它车辆擅自喷涂城管执法车辆外观标识、标志,悬挂城管执法标志的,应及时报告支队,并会同交警部门共同查处。
十三、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管理,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教育。驾驶人员要自觉加强车辆技术知识和安全行车知识的学习;单位设立执法车辆行车安全奖,对全年无事故、无违章记录的定车驾驶员进行奖励。
十四、车辆管理科室建立执法车辆维修档案,做到一车一档。档案内容应包括《车辆维修(保养)审批单》、《车辆维修(保养)费用结算单》及重要维修数据记载凭证等。
十五、执法车辆驾驶员按0.10元/公里发放行车补助。
十六、车辆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隐瞒不报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十七、发生交通事故产生赔偿责任的,由造成事故的责任人负担保险公司赔付后的不足部分。负事故全部责任的,负担20%;负事故主要责任的,负担15%;负事故同等责任的,负担10%;负事故次要责任的,负担5%;未经批准私自使用车辆、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或车辆、财物损失的,扣除保险公司赔付金后,余额由驾驶员承担,在编干部职工予以纪律处分,协管员予以辞退。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私自用车及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及其它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交通事故的,由个人承担相关责任。
十八、局机关各科室、基层监管所、局属事业单位要加强车辆日常管理,支队办公室负责对各大队车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大队内勤负责对大队执法车辆每月行驶里程数、加油金额、维修情况进行统计归档,支队办公室定期进行公示。
十九、本制度所称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执法执勤车辆是指纳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车辆编制管理,其标志包括车辆颜色、文字标识,喷涂统一标志。
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执法执勤车辆基本色为白色,车身两侧车门及前车车盖统一喷印“食品药品监督”字样,字体为大黑体,字号为标准字高220mm,字体颜色为藏蓝色(色号为:C:100/ M:100/ Y:60/ 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