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研究过程中怎样收集和整理资料
课题研究过程中怎样收集和整理资料
吉林省东丰县三合中学 王纪娟
一、课题资料的内容
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是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一个课题从策划、立项、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从目前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六方面资料:
1.基础性资料:此类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假设、课题论证、最终选定等,是反映课题研究基本情况的资料。
这种基础性资料主要包括:
(1)课题申报表和评审议定书。
(2)课题立项通知书。
(3)课题实验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如学历、专业、教龄、教学水平、已取得的教研成果、研究专长等。
(4)课题实验研究对象登记表及名册,包括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父母职业、个人兴趣、爱好、性格、文化程度等。
(5)教育科研各项规章制度。
(6)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和课题研究的方案(包括方案的修改稿)。
(7)课题研究运作的各种审批手续。
(8)各种调研问卷、实验记录资料。
(9)研究对象和参照对象研究前、研究中、研究后的智力、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检测或调查资料。
(10)专家的论证材料和鉴定意见(开题、中期、结题三阶段)。
(11)课题研究各阶段查阅和学习的文献资料目录。
2.计划性资料:此类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与部署,是整个课题实施的蓝图,对课题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包括课题研究各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设想和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讲是指:
(1)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与实施方案。(2)子课题的研究方案。(3)课题组个人的研究计划。(4)研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5)各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3.过程性资料:它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料。这些资料比较繁杂,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各学年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2)每一阶段重要的活动记录材料或阶段成果记录(包括研讨、交流、展示、发表或社会反响方面的内容)。
(3)中期总结报告或检查材料(对研究过程进行阶段回顾和总结的各种情况记录)。
(4)有关领导、专家及上级教育科研人员的咨询活动记录、听课记录等。
(5)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
(6)研究全程中各阶段的教学设计、研究方法设计、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7)研究中异常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记录。
(8)典型实验课纪实、教案、课后分析研究记录。
(9)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的记录、随笔。
(10)研究过程中自制和引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教软件及其他教学材料。
(11)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的文字、照片、录像、光碟、录音等记录资料。
(12)研究过程的大事记。
4.专题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围绕一些事关整个课题运作而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形成的资料,它对课题的延伸、拓展与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包括:
(1)专题学习材料,包括学习资料的原件、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等。
(2)专题讲座材料,包括主讲人的讲稿或录音、讲座中互动式交流的谈话记录等。
(3)专题研讨会材料,包括研讨会会议议程、讲话人的发言稿、研讨课的教案、研讨交流的记录、研讨会会议纪要等。
(4)学生的专题性作业。
5.效果性资料:效果性资料主要是对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时得到相应的资料,这是形成最终成果的主要资料。
主要包括:
(1)研究对象个体或群体变化的资料,如成绩考核、心理测试、有关素质和态度的检测统计分析。
(2)有价值的学生作品、奖状等文字材料的原本或复本,音像制品或实物制作。
(3)社会各界(包括专家、教师、教育行政领导、家长、学生、新闻界)对课题研究的直接或间接的评价。
6.成果性资料:或者叫总结性资料,涉及课题实施的各个阶段与课题研究结束的各类总结,对课题终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义。
主要包括: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3)课题研究各阶段形成的阶段研究成果,包括调查报告、论文、经验总结、专著等。
(4)其他物化成果,包括教案、文集、课件、音像制品等。
(5)研究阶段或最终研究成果的获奖材料、证书、作品等。
(6)课题实验教师发表、交流、获奖的文章。
(7)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有关研究内容的论文、简讯(包括他人对本课题的有关评价)。
(8)申请验收报告。
(9)课题验收鉴定书。
(10)成果推广应用材料等。
课题资料中有了这些材料,不仅使文档丰富而有质量,同时,它还可以使课题实验者对各个研究项目有细致的了解和把握,防止课题研究者将研究流于形式,为督促与检查提供了事实依据。
二、课题资料怎样收集和整理
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占有量及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因此,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课题研究资料,是课题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要明确课题资料的分类方法,按类别进行收集、整理、保持。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收集资料要有目的性,寻找自己最需要的内容,整理资料要耐心细致,把收集到的资料放在相应的类别中,按日期作好顺序编号。最好准备个笔记本,先把类别写出来,然后把手中已有的资料,按类别编写在相应的目录下面,以后每增加一份资料,就在相应的内容上补充写明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装在专门的档案盒中,在盒盖上写出标记名称,每个档案盒中做一个小目录,这样打开盒盖就知道里边都装了哪些内容。没有档案盒也不要紧,可以把资料分好类放在不同的纸袋里,简易的方便袋里也行,方法是相同的。当你明白了上面的内容之后,你就懂得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就知道该怎样去做了。
在所有的资料中,有些是现成的资料,如实验方案、立项报告、审批表、实验课教案、学生有关作业、学科研究课活动记录、参加学术会议及收获、学生比赛获奖情况等。大部分资料是要自己按要求书写的。写的时候要按照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内容去补充,自己不会写或写不好的方面,也可以到网络上面去查找,但一定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使内容完整,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其次,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贵在坚持。
课题研究一般都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一般情况下要进行三年时间,有时还要更长时间才能结题。这样时间一长,刚开始的热情就会减弱,就会产生惰性:反正没来验收,“赶趟”,等到时候再收集、整理也不迟。这样一来,等到验收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缺东少西。所以,日常坚持是很重要的。其实,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整理资料的过程。在学校工作中,每学期初都要写一份工作计划,每学期期末都要写一份工作总结。课题研究的计划和总结与日常教学相比,内容可长可短,也不必写的太拔高,不需要写太多表扬自己的话。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写清楚这学期自己计划完成几件事,大约在什么时间完成,以什么方式完成,到期末时对照一下,完成了多少,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完成的部分分析一下原因,可以考虑转到下一学期继续执行,还是取消这个计划,重新考虑新的计划。这样一想,你就会很轻松、很愉快。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做着教学研究的工作。我们可以把每个学期所做的具体的工作,都用一定的文字记录下来,归类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如日常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教导处安排的各类教学活动、学生作业、试卷及卷面分析等。这样,我们的研究就可以变得内容充实,变得科学严谨。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就会信心百倍。在课题验收之前,我们再把手中资料整理一遍,做一个详细的目录以便检查,自己也可以查漏补缺,使课题顺利结题。
最后,结合我自己的做法,谈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在你的身边最好准备三个本:
第一个本是教研活动记录本。把每一次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都记录清楚,把要解决的问题依次列出来,然后逐步解决,把解决方案和结果形成文字资料保存。
第二个本是听课笔记本。记录自己在本校和校外所听到的所有同学科的各种课题、课型,包括所发的教学简案、所做的课件模式等。这些是自己日常教学的参考资料。每次听完课后,最好都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个案修补,把优点采纳进来,不足进行修订。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喜欢记录自己教学思想的好习惯。到自己讲课时,你的手中就会拥有很多资料。在选择课题、课型、设计教学过程时就会得心应手。
第三个本是教学摘录、心得体会本。我们做教师的,每天都会看一些教学参考资料,里边也会有很多精彩的片段,我们把它摘录下来,经常翻阅。每看一遍就会有新的感悟、新的体会,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更会产生和激荡出一种新的思想。把这些鲜活、生动的资料记录下来,等到我们日后写论文的时候,写教学反思、经验材料的时候,或者参加教学竞赛的时候,就会用到。这样,我们的教学也会不断进步,日益成熟。
我相信大家都是有心人,都是喜欢思考的教师。细心、恒心加耐心就等于成功。相信大家会做得更好,也会坚持得更好!
第二篇:怎样做小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很多老师看见“研究”二字望而生畏,认为一线教师只管教书,研究是专家或教研员做的事,越如此与研究越疏远,这使我想起一句名言:“并非困难使我们放弃,而是因为我们放弃,才显得如此困难”。今天,希望借这次发言使大家明白,小课题研究原来如此简单,很多老师其实有意无意地开展过,只是可能目的不够明确,步骤不够清楚规范,总结成果的意识不够明显而已。
有网友给小课题研究一个通俗的定义:它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
我的定义: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取经验的过程。主要特点是“小”。
1、选题内容和范围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关注的是学生、教材、教学等方面问题的“某一点”,某一细节;
2,研究难度小,周期较短(长则一学年,短则一星期),参与研究的人员少(1至3人);
3、方法简单,操作容易,见效快。
有专家认为这类课题无须审批立项,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它提倡一种“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长即成果”的理念。▲苏联优秀教师维尔霍汶尼娜的研究案例(理解: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女教师维尔霍汶尼娜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已经由来已久。她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在区和州的讲习班上做过几个报告,后来这些报告被发表在学术性的刊物上(但发表从来不是主要目的)。在刚开始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她和其他的教师相比,并不显得有什么特殊的根底。实际工作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使她非常关心——即学生的入学训练和家庭里的智育、德育问题。有些学生在入学的时候眼界非常狭窄,语言极其贫乏,这给教师带来了不少苦恼。但是这些事实的原因何在,回答这个问题却并不那么容易。因此这位女教师开始研究一些事实,分析学生在入学时具备的概念、表象的范围,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同时,也较仔细地观察家庭的精神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他的有意识的生活中迈出最初几步时所处的智力的、道德的和审美的环境。
初步地研究、观察和对比事实,进行了好几个月。维尔霍汶尼娜把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跟其父母的兴趣、文化修养和知识眼界做了对比。当观察进行到第一学年末的时候,她已经得出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依赖于家庭的文化修养的结论。这些结论说明,必须及早地关心学生的入学前的训练。后来,维尔霍汶尼娜找那些有孩子即将要入学的家长们谈话。谈话的内容涉及如何丰富家庭的精神生活,来扩大学生的表象、概念、兴趣的范围。家长们接受了她的关于建立家庭藏书、让入学学生阅读儿童读物的建议。在新生入学前的好几个月里,维尔霍汶尼娜就把自己未来的学生召集到学校里来活动,并且带领他们到田野里去、到河边去。这是一项有趣的、创造性的劳动,它的意义就在于扩大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积极词汇,发展了他们的思维。维尔霍汶尼娜还把自己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概括成一篇文章,在一份国家级的杂志上发表了。这是一个小课题研究的典型案例。为何?首先,案例阐述了维尔霍汶尼娜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次,选择的是入学新生的语言问题;第三,研究时间约计一学年;第四,选择了简单的观察、对比等研究方法;最后,研究人员仅1人。
二、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仍以上例交流: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案例:(同上)发现问题:“有些学生在入学的时候眼界非常狭窄,语言极其贫乏”;
2、分析问题、确定课题。发现问题后,维尔霍汶尼娜思考的是“这些事实的原因何在”,也就是“为什么如此”?这一问很有智慧,是科研精神的体现,反观身边不少同行,一遇问题就问“怎么办”,没弄清楚原因就伸手要招,这不科学。维尔霍汶尼娜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分析问题,采用研究、观察和对比事实等方法,“研究一些事实,分析学生在入学时具备的概念、表象的范围,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同时,也较仔细地观察家庭的精神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他的有意识的生活中迈出最初几步时所处的智力的、道德的和审美的环境。” 笔者提议,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像维尔霍汶尼娜一样科学、审慎地下结论定课题。
3、实施行动、解决问题。维尔霍汶尼娜“找那些有孩子即将要入学的家长们谈话。”建议“建立家庭藏书、让入学学生阅读儿童读物”,“在新生入学前的好几个月里,维尔霍汶尼娜就把自己未来的学生召集到学校里来活动,并且带领他们到田野里去、到河边去。”最终问题得以解决,“扩大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积极词汇,发展了他们的思维。”维尔霍汶尼娜解决问题何以如此高效?关键之一在于她善于分析问题。假如她也如同一般老师发现问题就问“怎么办”,紧接着伸手要招儿,然后胡乱试一通,恐怕会事倍功半,即使某个招儿居然灵验了,她也无法形成正确的经验和科学的研究习惯。在实施行动过程中,研究者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其中反思至关重要,因为“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
4、表达成果,实践应用。“维尔霍汶尼娜还把自己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概括成一篇文章,在一份国家级的杂志上发表了。经过小课题研究产生的文章,可谓水到渠成。▲小课题研究源自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关注,“心里有,眼里才有”:“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使她非常关心——即学生的入学训练和家庭里的智育、德育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一要关注本学科教学领域的问题,二要多学习储备学科教学的知识与经验。
三、关于选题的几点说明
(一)如何选题
1、要考虑是否有价值:于我是否有价值,是否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的是不是最突出的问题
2、必须立足于“小而精”:要选择自己(或同备课组的二、三人)有能力驾驭,能搞得了,搞得好的具体实在的课题
(二)问题来源,即选题的基本途径:a、教育教学困惑;b、与同行切磋交流;c、个人阅读学习中的思考;d、以学生言行为“标本”,通过观察、调查选题;e、应用他人研究成果。
(三)题目命名
1、重视拟题:确立一个合适的题目,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对于整个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内容、重点、方法的把握,题目含糊不清,意味着:研究方向不明、研究内容不清、研究重点不准。
2、拟题容易出现的问题(→后为修改建议,下同)(1)题目范围过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小学二年级提高语文复习课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研究》→《小学二年级数学新授课情境教学模式研究》
(2)句式不规范,包括三种情况 滥用祈使句:《让复述不再是背诵研究》→《增强复述的趣味性研究》或《提高复述口语化研究》 重复喽嗦:《语文书面表达写作方法训练及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书面表达方法训练研究》
《关于英语兴趣激发、持续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成份残缺:《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小学三年级阅读习惯的研究》(3)逻辑问题:
前后逻辑关系颠倒,研究重点不明。《构建主题课堂,实施主题阅读研究》→《实施主题阅读,构建主题课堂的研究》
逻辑关系不清,关键词前后交叉并存。《对小学生厌学与不写作业问题原因探析与解决对策研究》→《小学生不写作业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3、确定题目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是确定关键词。一个标准的课题题目往往包含五个关键因素:方向、范围、内容、重点、方式或方法。研究范围、对象要界定清楚,研究内容与重点要明确,关键词要提炼准确,整个题目的表述要做到意思完整、语言简洁,即体现明确、准确、完整、简洁四个基本特点。例:《小学低年级语文集中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
明确。点明研究范围(学段/年级/学科)——小学低年级语文
准确。突出研究重点(内容/重点)——集中识字/教学策略,而非笼统的“识字/教学” 完整。一般格式为《XXX的研究》。
二是采用陈述句。一般不采用“走进文本”“贴近生活”“我能行”之类口号式题目,或含蓄委婉得令人难以捉摸的表达如“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径通幽的有效引导”“诗词——古典文学跳跃的音符”“点燃文学激情,润泽学生生命”,另外,尽可能不采用祈使句
小课题研究题目举例
《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策略研究》 《三年级语文易错生字归因及对策的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小学英语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研究》
四、小课题研究基本方法
从研究方法看,小课题主要采用基本的、教师易于把握和实施的经验总结、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行动研究”的方法
1、经验总结:从大量教学实践梳理、归纳、提炼出成熟、典型、理性的做法
2、叙事研究:叙述事件。用讲故事的方式,追述、还原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的意义性的教育教学事件,表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理论的感悟。
3、调查研究:最适合教师做的一种“小课题研究方法”。分问卷式调查和谈话式调查等。在研究开始时作调查,可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汇总,用一定形式的数据呈现学生的需求,呈现某一现象或行为的严重性,利于我们进行反思,查找原因,提出对策,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
4、个案研究: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广泛学习先进理论,虚心借鉴他人成功经验
▲贯穿始终的思考分析。教育科研的本质是促进思考。研究也好,探索也好,都是伴随或者说是依赖思考的。也可以说,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科研。
▲有人说:失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光干不想的人,一种是光想不干的人。小课题研究能否取得成功,首先取决于你在研究过程中的思维含量;小课题研究重在实践,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实践。
五、小课题研究成果
1、成果内容,包括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1)显性成果
教师层面:教师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措施,教师总结的典型经验、有效做法等等 学生层面:能够看得见的学习行为改善、态度优化、成绩提高,班风班貌改观等(2)隐性成果
教师的素养、学识、思考能力、方式方法等一些难以量化、难以物化的方面的提高 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兴趣、动机、精神面貌的变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隐性成果可以通过调查数据形式呈现,也可以通过故事形式呈现)
2、成果形式,小课题研究成果可以用课例、经验、教学反思、故事、调查数据等呈现 严格意义上讲,最终的成果呈现形式,最好还是完整地、有条理地将上述在研究期间形成的阶段成果进行汇总,最终以《小课题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
结束语: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做小课题是研究大课题的一种策略,是解决大问题的一种方法
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从小开始、从实做起,小课题研究一定能做出“大文章”!
第三篇:怎样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课题培训材料
一、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撰写
实验中学
李宁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是在课题研究工作结束时,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全面总结而写的书面材料。注:
1、研究工作报告是对研究工作做事务性说明,而非学术性说明。就是“工作总结报告”,属于工作情况汇报。
2、与课题研究报告的区别:课题研究报告是在某一课题研究结束进行结题时,对整个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表达研究成果的书面材料。其主要目的是在于表述研究成果和推广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其主要作用是:
在进行课题研究结题时,专家组通过听取或阅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了解课题研究工作的历程。
三、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结构
主要有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的主体部分是撰写的重点。关于《
》的研究工作报告
前言
正文
课题研究的目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研究的方法
主体
课题的研究过程(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结题阶段)
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结尾 标题
标题的写法一般在原课题名称前加“关于”二字,在原课题名称后加“工作报告”等字样。
例如:关于《小学研究性学习实验与研究》的工作报告。正文
正文有前言和主体两个部分组成,写作要求如下:
前言部分:主要概括说明所研究的课题是什么课题,从什么时间开始研究,到现在经历了几年。
例如关于《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网络资源开发研究》工作报告的前言:
我校承担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子课题《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网络资源开发研究》课题,从2002年3月开始研究,至今已历时三年。现将研究工作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主体部分: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其中课题的研究过程是写作的重点。
(一)课题研究目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目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研究方法的写作内容与课题研究方案的相关内容基本相同,写作时注意参考相关内容。
(二)课题研究过程
这部分是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主体部分,主要写明课题研究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各个研究阶段的具体情况。
1、准备阶段。主要写本阶段做了哪些基础性准备工作,包括课题的选题与论证、研究方案的制定、责任分工、开题会等。
例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模式研究》研究工作报告内容 课题立后,我们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实验方案》,阐述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背景,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组建了实验教师队伍,积极筹措课题研究经费,学校每年拨付3万元专项课题研究经费,使课题研究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面对教师思想陈旧、素质偏低等现实问题,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行政管理为保证,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反思实践、行动研究等形式,开展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从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掌握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与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六个方面对培训模式进行探讨,促使全体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增新、补充、拓展和提高,逐步探索出一套旨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培训模式,总结提炼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培训策略和教师工作考核办法,造就了一支思想新、素质高、能力强的高中教师队伍,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持续提升,增强了学校的核心教育竞争力。
2、进入研究阶段。主要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规定,在各个实验阶段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各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做法、采取的措施、开展的观摩教学、进行的研讨活动等。这部分在写作时,要注意参照“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和“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例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模式研究》研究工作报告
在课题研究中,首先,大力组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者师资库。一是聘请有关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作为我校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顾问。二是邀请我市教体局、教研室的行政人员、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进修学校的培训教师,到我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并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三是精选骨干教师中从事教材研究、课型设计、课件脚本的编写、教师培训等工作。通过外聘内选,我们组建了本校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师资库,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培训者队伍。
其次,积极构建校本培训课程。我们以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开发研制的“新课程教师培训资源包”和“学科培训教材”为教师培训的必修教材,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同时,订购了《新课程教师培训》、《校本教研》、《走进新课程》、《现代教育学》等大量图书,在《人民教育》、《当代教育科学》、《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等专业报刊摘选精品文章,印发给广大教师,让教师进行专题研修;另外,还要求教师自行选择自学研修内容,规定教师的学习量,定期抽查教师的学习笔记。这样,不仅有效地构建起了必修、选修、自修相结合的校本培训课程体系,而且通过集体学习、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三条途径,丰富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第三,注重培训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相互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培训 4 方式:一是“专题研讨式”培训。以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解决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理念和实践的结合问题。由各级教研人员牵头组织,分组进行研讨,对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理念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和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研讨、讲座、观看录像、典型案例解析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二是“行动研究式”培训。在行动研究中,针对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验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培训和研究整合为一体,进行专题研讨。这种培训形式,倡导培训者与参与者围绕课改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平等交流、对话,并针对教师的疑惑和困难,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三是“案例分析式”培训。由培训者给实验教师展示典型课例或其他案例,引导大家用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理念去剖析、研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深对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理念的认识,在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理念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第四,广泛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坚持研、训、学、教“一体化”的原则,努力探索教研、教改与培训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运行机制,认真组织了新课程四课型(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实验课)达标、优质课评选、集体备课、教学诊断、案例评析等一系列教研活动,促使广大教师的教学沿着“达标求规范、优质求提高、创新求拔尖”的轨迹层层提升;深入开展了语文“大量读写”、物理“反思教学”、数学“小组合作”和化学“自主探究”等教改实验,引导广大教师主动探究教学规律、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
第五,大胆探索教师考核评定办法。我们从师资培训的内容设置、培训形式、评价方法和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全面实行教师教学档案袋评定办法,先后出台了《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学基本要求》、《关于加强集体 备课的说明》、《教职工考核条例》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办法》等文件,不仅切实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了教师由“经验型”向 “反思型”、“科研型”转变,而且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
3、总结结题阶段。主要写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获得的奖励等),研究档案建立的情况,进行结题的组织准备等。
例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模式研究》研究工作报告中的有关内容:由于措施得力,该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著成效。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初步构建起一个高中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形成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校本操作运行机制。在实践成效方面,全校所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我校60%的教师有学术论文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或在国家、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长为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学科带头人,其中,10多位教师被评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20多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同时,课题研究带动了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增强了学校的核心教育竞争力。近几年来,我校有20多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有100多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奥林匹克和英语竞赛、作文比赛中获奖。2006年,我校高考成绩显著,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三个阶段在课题研究方案中都做了规定,在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时要同研究时候死过程的具体情况和做法结合起来,真实地反映课题研究工作过程的客观情况。
(三)课题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写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建、管理制度及落实的情况、领导的重视和专家的指导情况及经费的投入情况等。
研究工作报告的结尾,概括介绍课题研究取得的基本经验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例如《学科课程异步教学实验与研究》研究工作报告的内容:
异步教学的研究直接触及了教学体制的改革,远远超出学科教学的范畴,这项研究包含了四项基本内容:一是异步教学的基本模式;二是异步教学的管理规范;三是异步教学的课程教材;四是异步方式方法。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有些变量的投入对于实验工作市确定的例如语文双轨教学计划、数学实验教材、学科教学教研组负责制、分类分层界限等;有些变量的投入对实验只是方向性、原则性的,例如佳偶邪恶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社会认同等,这些定向定性的内容对实践只有指导作用,很少规范的意义。
我们认为异步教学并非一项新发明或创造性研究,但确是一项教学体制的突破和学习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后续的研究除继续向学科教学因材施教的方面深入外,异步教学研究应直接定位在现代学校学习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三、署名和日期
把报告单位(或个人)名称(或姓名)写在标题的正下方;在文章的末尾右下方注明报告的时间。
小课题培训材料
二、课题自我鉴定意见的撰写
什么是自我鉴定:对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措施、研究结论自我评价 课题自我鉴定意见的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是个什么问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包括问题提出,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理论依据等。
二、课题怎么研究出来的。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指导思想等。
这个部分的陈述,要使人感到你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目标合理、有效,研究内容具体实在,研究步骤安排科学规范,研究方法得当。通过这个问题的陈述,突出使人感到确实有几条重要的研究经验可以给其他主持人借鉴。
三、主要的理论性成果和实践性成果以及成果的影响。
不仅要具体陈述公开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等,还要表述成果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和实际的效果。
例如《职业中专“学生健康成长工程”实践与研究》自我鉴定意见
一、课题研究立意较高。该课题研究坚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当前职业中专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据以德治国的方略和学校教育的现实要求,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不断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与育人途径,并把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实践,使课题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展,进而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整体改革实践。
二、课题研究思路明确。该课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主线,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对学生成长的个体性、微观性、过程性、动态性以及教育的导向性、制约性等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并建立了与中专学生相适应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体系,进而对素质教育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相应的完善。其理论框架的核心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使成长主体在必需和尽可能完善的成长条件的激励、引导、保障和规范作用下,在价值体系、智能水平、身心状态、思维模式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持全面持久、优质高效、积极主动、自主充分、愉快和谐的成长态势。其操作体系的核心是:依据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调动一切教育手段(包括教育行为、机构、投入、场所设施、人员、内容和活动等),挖掘成长因素和潜力,激发成长需要和动力。通过科学的导引、制约、激励等机制的作用,实现学生成长的目标。课题研究的思路清晰,通过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构建,增强了学校教育的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措施得力。该课题的研究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由学校一把手亲自主持,并整合了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达到了最优配置,而且还构建了科学 9 的督导和运行机制,既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成效显著。在四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我们始终以国家教育方针和关于德育的一系列文件为基本依据,以科学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形成了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经过实验,进而得以全校全面推广,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已大幅度提高,毕业生安置连续几年均实现了优质就业,就业率为100%。该课题研究的成果还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它不仅对职教系列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还可以为各类学校教育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
第四篇:小学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小学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课题?
小学教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和专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这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中小学教师所研究课题的内涵。
首先,“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澄清和解决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源,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总结有益的经验,记录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些须感悟和心得。
其次,“课题”就是一个愿景,是自己在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的驱使下对所向往的“未来”教育教学的憧憬和勾画,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努力去构建或打造的一个工程,如某一种特色教育、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等。
第三,“课题”就是一个主题。每个教师每天总在反思,经常会用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学扎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林林总总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但往往比较凌乱、零散、随意,而课题就为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的主题,有了贯穿的线索,使我们的这些研究主题集中,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二、什么是课题研究
1、课题研究的概述:
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通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小学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密切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
2、课题研究的特点:
系统性,有计划,多因素。
规范性,区别于纯粹的经验行为。
整体性,研究的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规律性,尽可能合乎教育规律。
创新性,有理论和实践的新意。
3、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形式。
常规教研活动应该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参与。
课题研究必须与常规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不要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三、为什么进行课题研究?
1、学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当前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些都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原有的老经验、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自然就成了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最佳切入点。
同时,一个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之后,自身的发展也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此时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只有科研才能实现。
2、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
第一,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研究:不是专家的研究,不要把自己当成专业研究者。教师的身份决定研究的方式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研究的内容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是对自己工作的研究,是自己工作中真实具体的问题,不是完成规定性任务,而是教师自己发自内心实实在在的需要,不是假研究,不是在研究报告评比之后就成了封存的历史,更不是在轰轰烈烈科研结束之后又可悲地回到“习俗化”的教育教学水平上来。
第三,养成严谨工作作风的需要。
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第四,形成科研教学意识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偏见
1、“远”字。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他们的工作质量所依赖的就是爱心、责任心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与科学研究距离甚远。
2、“难”字。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专家型的少数人才能做,远非一般教师能够胜任。
3、“忙”字。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如此繁忙,哪有时间搞科研工作?如果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只好东拼西凑一篇所谓的论文应付差事。
4、“教”字。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部分教师认为,如果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过大精力,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5、“文”字。许多教师认为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没有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就是不具备科研能力。
6、“怕”字。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比较麻烦,周期性长,见效慢,程序要求比较严格为此,参与课题研究缺乏积极性。
7、“不”字。目前多数教师,因为教科研意识弱,对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做什么,怎样做课题研究,做的结果会怎样等问题不清楚,因此对课题研究工作不闻不问。
五、课题选题与类型
1、选题原则
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提倡小课题、短周期、重在解决本校、本地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有问题意识,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在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
2、课题的类型
从研究的性质看,科研课题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教育规律的探索、方法论的研究、有关现象的特点的揭示、某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分析等都属于理论性课题,这类课题一般不针对某一具体教育现象,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广泛的指导意义。
针对教育的具体实践,为解决教育实践中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的研究,象
“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等,属于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的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于教育实际。
六、课题的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理论文献两大方面,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选择研究课题。
1、源于工作实际。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应当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呢?这里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例如,语文、外语教师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数学教师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研究如何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等等。
2、源于工作困难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工作中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的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较大的意义。例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老师的工作,如何鉴定学生的学习能力等问题,就是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至今没有科学答案的问题。
3、源于教育改革
在教育改革创新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就形成许多研究课题。例如,关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关于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等等。
4、源于经验总结
很多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教育经验。但往往又是零碎的、不自觉的,也未经科学检验。因此,这些经验往往个人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没有推广应用。若运用经验总结法或实验法予以科学检验与总结,并给以理论的抽象与概括,就成了科研成果。
5、源于教育现象
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若能对某些教育现象悉心思考,深入调查,也会从中发现和形成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例如,“留守儿童”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结合平时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加强他们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完全可以作为课题加以研究。
6、源于课题指南
上级科研部门每个五年计划均有课题研究指南推出,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课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七、课题研究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都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这里介绍几种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即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的有关材料,以此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方法。基本步骤为:选择课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2、文献法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包括图书杂志、电子资源、档案文件、会议资料等。基本步骤为:确立课题→搜集文献→阅读文献、做好摘记→分析文献→得出结论、提炼观点。
3、实验法
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的“假设-求证”活动。基本步骤为:提出研究假设→选择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开始实验→进行后测→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4、案例法
以具体的事例、题例、课例为研究对象,在了解、认识、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一些更为积极的教育方法的过程。基本步骤为:确立案例→呈现案例发生的过程→分析和诊断案例→归纳结论、得出启示。
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强对实践活动及其所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步骤: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行动研究可以理解为,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或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做到“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
6、叙事研究法
所谓叙事研究就是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其基本步骤为: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访谈(记述事件)→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教学反思)。
叙事研究可以使教师看到平时司空见惯的事情的意义,通过对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叙述,达到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目的。
必须注意,在教育科研中,仅用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难以得出科学研究结果,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它有用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进行研究。
八、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
课题实施的一般流程是:选题--立项--开题--制定课题方案--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完成阶段性小结--建立课题档案--完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课题研究过程中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科研课题一旦确定,就可着手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或计划),课题计划的撰写必须在收集一定的材料和获得一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如何有效收集和积累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和保障。教师搞教科研课题研究,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材料,到结题时只有一份简单的课题计划作参考,致使课题的结题工作无法进行,而要求延期或放弃课题研究,这样的课题研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那么课题研究过程中材料的收集、积累、整理和分析可以采用建立“教科研课题博客”和“课题材料档案袋”的办法。“教科研课题博客”可以上传课题的所有资料,有利于课题组和课题成员之间,非课题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观点、资料、资源共享;“课题材料档案袋”里可装资料的原件、实物,以便随时查阅。
“教科研课题博客”
和“课题材料档案袋”里的材料,可以按以下的要求予以收集、积累和整理分析。
(会后每个课题组发2各档案袋或档案盒,由课题主持人或教科研博客博主保存。)
朱永新:“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
1、要认真撰写一份比较具体的课题计划
课题计划是课题研究实施的指南,课题计划撰写内容要具体、明确,有关条款要齐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操作性要强。总之,要按照省市课题方案规定的“六要素”来撰写,做到:(1)要明确表述课题的题目;(2)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3)要确定好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4)要详细指出研究中运用的方法;(5)要设计好课题研究的步骤;(6)要写出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必须具备的,同时要视研究课题本身的大小,在字数上有所限定,如较小课题,字数可在2000--3000字之间,较大课题字数至少要在4000-5000字,特别强调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撰写上要详细、具体,这样的计划,才能说明课题研究者心中有数。
2、要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
课题研究背景资料包括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或前测的统计数据,如学生已有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状况等;也包括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一些概念、理论的界定和相关的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资料(含文摘,卡片和论著复印件等)。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是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通过收集和学习有关的课题研究材料,能使课题研究者深入理解本课题有关的研究问题和方法,能提高课题研究者的科研水平,能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明朗化和有序化。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图书馆的资料查询,也可以通过网上的查找,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的收取等。教师要做课题资料收集和学习的有心人,时时留意自己研究课题所需的资料,并对自己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归档。这些收集来的与课题相关联的资料会使课题研究思路越来越清晰,对以后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要经常撰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论文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感触,如一次问卷调查;一次课题访谈;一堂课题实践课;一次课题研讨会等,教师会从这些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一些启示。教师要像撰写教研、教学日记那样,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将课题研究中的体会写成访谈记录式的报告;或写成课题实践课的教后感;或写成课题研究讨会的启示录等。经常撰写课题的研究体会,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将自己写好课题研究体会上传“教科研课题博客”或放入“课题材料档案袋”内,以备今后的使用。
如果是撰写课题相关的论文,则应慎重选题,选一些具有新颖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的论文题目进行撰写。如在做《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时,可以听听教师的课题实践课,听课后感到数学课堂教学通过例题的多解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那就可结合小学数学某一课的教学实例,写一篇小论文。另外教师在做这一课题期间,学会了制作数学教学课件,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想到发挥课件的形象、生动和直观性强的特点,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那就可选定《巧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一论文题目,并可结合自己做课件、用课件的教研、教学体会,围绕着数学课堂教学的复习导入、新知教学、巩固练习、发展练习以及课堂小结这五个环节,巧制巧用多媒体课件,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动笔,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关键所在。撰写的论文若能得以发表,不但能激发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热情,而且能充实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从而增强研究者的自信心。
4、要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个案
课题研究中的典型个案包括课题研究实践课的教案、说课稿、课件及活动课设计等。由于教师申报的课题多数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并能通过课堂教学得以体现。对教师课题研究情况的检查、指导较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听其课题研究实践课(或活动课),寻找教师的教学是否有联系课题的操作要素,是否体现课题研究的主要精神实质。有些教师课上得很好,但他却脱离了课题研究的范畴,那就不是课题实践课。
教案、说课稿或活动设计除了按规定的要求撰写外,最好是在每一环节的设计中结合课题的要求加入点评。这样做一方面能体现教师课题研究意识,另一方面也能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课题研究中教学、教研个案的收集要典型,不必强求每节课都上成课题实践课,但必须收集一定数量的教例,放入“课题材料档案袋”里,待到课题结题时,加以整理,并装订成册,作为课题研究的操作要素的材料,也作为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见证。总之,课题研究过程中个案材料的积累是课题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5、要及时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教师认真按课题计划的要求去实施课题的操作要素,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研究,会逐步显出成效来的,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师生两方面的变化上。一方面是学生由于教师对其施加了研究变量(或采取了一些措施),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教师可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得出一些评价结论;也可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来说明学生学业成绩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成效。另外,学生团体和个体在学科竞赛和特长比赛中取得的奖次和各级各类参赛评比的奖励,也可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体现。这些团体和个体的奖状、评语和照片,课题负责人要及时复印,上传“教科研课题博客”或放入“课题研究材料袋”中。另一方面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自身教学、教科研水平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教师由于参与课题研究使教学、教科研水平显著提高。表现为一些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教研竞赛中屡屡得奖(如县市级的优质课评比、教坛新秀评比、说课评比、课件制作评比、新教法设计评比等等),还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课题相关论文在省市县评比中获奖和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这些都属于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所取得的成果,应予及时收集、归档,作为今后课题结题时,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重要凭证。
6、要有一本课题研究过程的大事记
任何课题的研究,都必须开一些会议,安排一些活动。建立课题研究过程的大事记制度,就是要求课题负责人要真实记录围绕课题所进行的一些较大型活动情况。如课题论证会的记录、课题前测或调查的记录、课题研究动员学习会的召开记录、课题成果交流会的情况记录、课题实践课的听课评课记录、学校、市县教科研部门领导的课题调研记录等等。课题活动大事记,记载的内容可详可略,可多可少,但必须记下课题研究的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含主持人)、活动的中心问题及活动效果等。课题活动大事记,是开展课题过程研究的见证。可以放入“课题材料档案袋”内,待到课题结题时,再予修改、整理,同时并入课题研究报告的附件里。
综上所述,教师要过好课题研究的“材料积累关”,必须建立“教科研课题博客”和“”课题研究材料档案袋。并且必须有:①课题方案;②课题相关背景学习材料;③课题研究过程的体会及论文;④课题研究过程的典型个案;⑤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凭证;⑥课题活动的大事记。这六方面内容是或多或少要具备的,当然还可放入其它的一些材料,如调查测验量表、课题阶段总结报告等。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建立“教科研课题博客”和“课题材料档案袋”使课题的研究能有条无紊地进行,使教师课题研究意识牢固建立,使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更加深入有效,使课题的结题更加言之有物。
善谋致远,实干乃成。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八一希望学校要下好科研落子棋、让大家一起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以更拼搏的姿态奔向更美的光景,以更坚实的步伐踏上更高的山峰,在与时偕行、一往无前中,不断开辟八一希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第五篇:怎样做好微型课题研究
怎样做好微型课题研究?
陕西省教科所秦德增
注:根据记录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刚才,齐所长讲了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讲得高屋建瓴。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的《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层面来探讨理解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来讲一讲《怎样做好微型课题研究?》。
一、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需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一)、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不只是教育专家的事,而更是一线教师提升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科研,因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生产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由“有学上”发展到“上好学”,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探索改革课堂,改革课堂必然会有大量的困惑出现,做好微型课题研究非常必要。
(二)、持续推动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从2000年开始,我们国家以行政推进的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了新课程改革;从2007年开始,新课程改革又深入到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不断向深层次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育人才,教育科研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巨大生命力。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国家有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工程。我们教师应该从教书匠向教研型转变。
(四)改革教师职称评聘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五)、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榜样示范激励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二、微型课题研究是我们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们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研究课题大而空;二是重申报轻研究;三是研究方法简单移植;四是研究过程不扎实;五是研究报告撰写不规范;
六是网络下载,抄袭较严重;七是研究成果重理论轻应用,理论与实践脱节;八是成果不高,低水平重复成果多;九是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不够。
1有的研究课题大而空,一些学校承担的课题是专家的子课题,学校做是○
为了给学校装点门面;○2有的重申报,开头轰,中间空,结尾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很普遍;咱省从2001年以来承担的国家课题200多项,真正结题的非常少,一些单位功利化色彩浓重,申报课题是为了配套经费;3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我们一些申报教○
师是糊涂的,列举了许多方法名称,是简单移植;○4研究过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过程,就是空的;○5有的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不规范,许多教师对“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的区别不理解,教学设计是预设的,教学实录是生成的,有的把教学设计写成了课堂实录;○6网络下载很严重,要层层网搜,一些老师的课题申报是网上下载或网上拼凑,是两三个下载的拼凑;7重理论,轻实践,○
我们的成果要来自实践,又要指导实践,运用于实践;○8成果质量不高,低水平重复的比较多,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我们的教育大省极不相符;○9不重视转化,比如“快乐教学”,是我省的成果,结果没有推开来,让外省拿去了。
(一)、什么是微型课题?
“微型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谁研究)、以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是什么),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为什么)的课题。
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研究活动。
(二)、微型课题的主要特点
------聚焦个体。同伴互助也可,但主要是个体。
------着眼微观。题目要小。
------注重实践。实践中产生课题,边研究边实践。
------过程灵活。教师的自主行为,个体,自由,不受其它一些因素干扰。
------周期较短。一般实验有三年、两年、一年,周期短的可能是几个星期。------倾向平民。微型课题是草根课题。它不限制参与人员身份或职称资格。------成果多样。不一定是专著、报告。可以是多样化的,譬如教育故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堂实录、资料汇编、习题纠错等等。
------价值较高。可以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问题是我们的研究之源。问题在哪里去找?答案是教学领域。问题的寻找点在于课堂,在于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
1、研究学科的课标义务阶段和非义务阶段
2、研究学科的课程内容、目标、方法、体系等
3、研究学生怎样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譬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兴趣的培养,学生课前做不好准备怎么办,学生看到题就做不加思考怎么办,看不清题干就做怎么办等等。
4、研究学科教材与教学内容先做到敎教材,再做到用教材教
5、研究学科备课与教学设计现在的网络教学是否符合你的学生实际
6、研究学科教学模式敎无定法,贵在得法
7、研究学科课堂教学提升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自主高效、有效
8、研究学科教师及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9、研究学科作业布置减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怎样布置才是有效
10、研究学科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开放从学科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
11、研究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12、研究学科考试问题考试的效率和功能
13、研究学科教学评价问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法指导
14、研究学科教学管理问题
15、研究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
四、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一步,确定微型课题。一看是否有价值,二看是否有创新,三看是否具体明确,四看是否可行。
第二步,课堂的申报和立项。今年这次申报,可以说是掀起了一个高潮。
第三步,制定研究方案。方案即研究计划: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研究成果、保障措施等。
第四步,收集资料。要通过网上了解查询你研究的课题别人研究的情况,即了解动态。
第五步,开展调查。
------要安排专门时间。
------要确定调查的方式。譬如访谈、问卷、座谈、实地考察等等。
------要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任务,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要重视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处理。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事实要准确,数据要真实)
第六步,整理、分析资料、数据。(去伪存真)
第七步,实践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方案或对策。
第八步,通过对资料、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措施、方案或对策。
第九步,形成研究成果。成果呈现方式多样,可以是科研论文,也可以是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研究资料、调查报告······等等。
注意“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的区别:教学案例是教学的结果,教学设计是敎学的预期。
第十步,申请结题。
第十一步,总结反思。
五、2012 省级基础教育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申报、立项。现已完成。
第二阶段:从今天开始,全方位开始研究。(2012年12月底------2013年7月)要有成果,成果要运用于教学实践。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新教材(今年的),学习本学科的文章、经验;第三,明确研究的重点;第四,注重研究过程;第五,领导要加强对研究工作的督促。
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3年年底,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评选;汇编
出版优秀成果;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级评审(不受各级限制,可以越级推荐,但是质量要高。);开表彰会;开推广现场会;评选可以明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