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资料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三年级到企业顶岗实习既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的实际需要,也是国家政策对职业学校办学行为的现行规范要求。如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学生顶岗实习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和转岗竞争力,已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针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深刻和切合实际的研究,找出中职学校和实习单位如何进行有效衔接的方法、策略,以便给本校及相关同类职业学校在理论上给以指导,提高实习效率。
本课题是我校站立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发现的一个实际教学问题。本课题能够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当前中山相关学校的特点和规律,找出一条有效实习途径。
本课题组由从事多年顶岗实习、教学能力强的市、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组成。课题组负责人刘宾,多年以来一直从事高三学生的实习工作。善于把先进的顶岗实习理念与本校实习工作相结合,并取得了丰硕的实习成果。课题组成员都是具有丰富的顶岗实习教学经验、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时间来从事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基础扎实良好: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研工作,能保证资金到位;
二、有关实习单位大力支持此项课题开发研究;
综上,同意推荐本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组长郁惠慈副校长,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是其主要负责工作之一,一直重视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他作为主管校长的身份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对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更坚实的政策和经验基础。
本课题副组长王铁军主任,主要负责学校的实训工作,从事实训教学及实训管理多年,对学生的实训管理具自身特色,他的参与为本课题的研究更好的提供了实战经验及理论方面的保障。
本课题负责人刘宾老师,从事经贸专业实训教学与管理工作多年,所带班级已有三届顺利的通过学校安排顶岗实习。曾参与了多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并有多篇论文获奖,其中《关于中山市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与对策》获得中山市职教学会的一等奖,并被推荐到职教杂志发表。
本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是职业学校实训和理论教学及管理一线的教师,都担任着重要的教学实训工作,有的历年担任专业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具有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实践研究,并为进一步的与顶岗实习学生保持联系提供了保障;同时本课题组所有成员每年都进行了校外企业顶岗训练工作,自身企业锻炼经验丰富,对此研究项目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此课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这些条件充分保障了研究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本课题组成员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均有志于课题的调研和研究。科组长、班主任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能够保持与学生及时的联系,为我们课题展开调研工作提供了研究空间。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与文献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与文献
在开展的相关研究设计之前,课题主持人及曾在“十一五”承担省、州教育科研课题,其中《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保健研究》获“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委员会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自治州“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课题主持人与主要参加者一直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开展过教育科研课题的经历,年富力强,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经验,有的曾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从整个课题成员组成看,有几人为年级备课组组长,队伍较为精干,即使有的课题成员目前尚未有学术成就,但开展教育科研的工作积极性高,富有科研热情,有强烈的与科研课题共成长的迫切愿望。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针对性强、目的明确,切中了当前湘西地区新课改不力的现实,解决了学校育人工作亟待解决的的突出问题。课题刚一指出,就受到校教科室的高度重视,受到学校的欢迎,并组建强大的力量进行研究,由教科室集体牵头,安排教学一线有一定教育理论功底的教师,对此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学历全在大学本科以上,并在经费上学校予以支持,使这项实验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得到保证。
第二篇:课题资料
信息技术要与教学深度融合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学习者的自主性将最大化的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扬学生的首创精神、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实现自我反馈。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再强调技术本身的能力,而是以课程为主的整合能力。这里主要分析一些重点要素,按照系统观点,这个问题必然涉及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等层面。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设计整合技术的教学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专业能力之一。可以说没有信息化教学设计,就谈不上有效的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因此教师要能够收集、甄别、整合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即要能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呈现情境,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应用情境、直观情境、虚拟情境、思维情境、合作情境、创作情境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及潜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挑战,将现实、情境和心理要素融合在一起,进而投入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成果的展示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扬学生的首创精神,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即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即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参与,因此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成为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教师要能在短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知识特征高效地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能对与学科知识关联较紧密的信息保持很强的敏感度;能娴熟地运用网络搜索、在线交流、扫描和打印等方法获取信息。教师要能对获取的信息按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分析、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这里面就存在着判断什么资源好、什么资源有效的问题,在信息时代这种选择与决策能力,像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样尤为重要。教师要具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甄别、选择资源来支持教与学的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学是教师促进学习者完成正确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在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需要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全面的调控,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习者的学习形式又增加了利用媒体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师的角色变化,都对教师的调控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教师在集体中要对每个个体进行调控,许多时候对个体的调控要借助于媒体和相关技术。
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正确导航,教师要向学习者及时反馈其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要求教师的调控从宏观纵深到微观。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面临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即时性、可控制性,结合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因时而化,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资源和技术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具有多种支持学习的工具作用(比如效能工具、认知工具、环境工具等等),围绕高阶学习的特性,产生积极的支持力。因此教师要有能力利用技术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体验,指导学生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习者掌握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信息化教学实施准备、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和信息化教学实施结束后等不同的环节,将教学评价与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根据实际评价的需要,合理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评价活动的能力,包括掌握常见数据处理软件等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对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合理评价的能力,包括评价的规划、实施、计分、结果的解释,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判断学生在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中使用技术资源的有效性,并能将评价结果用于反思实践以提高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些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能力(设计本身的科学性),另外还包括信息化教学实施的评价能力(即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反思能力),这两个侧面都要统一到教学实施过程中来进行。通过对教学诸要素、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实现思维的再活化,再碰撞。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教学实施能力较强的教师会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核心因素,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效果,教师应结合已有知识和教学经验,建构面向实践的和富有认知灵活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第三篇:课题资料
2-3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摘要:
本课题根据对2-6岁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以如何更好的开展2-3岁幼儿语言教育为切口,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对2-3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2-3岁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及促进2-3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方式。
关键词: 2-3岁幼儿 口语 表达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人们的语言实践,是人们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语言的发展对幼儿说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而语言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可见语言对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未来社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竞争性更强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需要更多合作的社会,它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交往,对人的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缺乏语言能力的人是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的。美国的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的智能中,语言交往能力是第一位。即,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需要人具有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其中口语表达是语言交往的核心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2—3岁孩子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一个关键年龄,是人生学习语言效益最高的年龄阶段。早期语言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人今后一生的语言发展,语言的发展对幼儿智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不仅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且还接受积极合适的语言训练,其语言发展的潜力将会得到充分发展。但以往,在幼儿园里,对2—3岁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较少,较多的局限在3—6岁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上。今年,我园的“托幼一体化”方案的实施,为对2—6岁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探索符合2—3岁幼儿与发展规律,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的智力及个性的发展,显得十分有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理论研究:
1、大脑皮层言语中枢机能成熟理论研究告诉我们:语言的基础植根于大多数婴幼儿的大脑中。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及幼儿表达能力发展的规律表明:语言智力开发越早越好。
2、“发展”是幼儿的首要任务,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心理发展任务中,获得语言是核心任务。婴幼儿语言的发生、发展及条件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语言的获得理论有:模仿说、强化说、转化生成说和认知说等。尽管对语言的获得的解释有较大的分歧,但是各理论流派都认为婴幼儿时期是获得语言的最佳期。婴幼儿时期无论是对声音符号(口语),还是对文字符号(书面语)都处于敏感阶段。在幼儿敏感期学习语言,如果教法得当,就会产生“多”、“快”、“好”、“省”的效果,而且无须意志努力,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相反,在语言敏感期之外学习语言,如果教法不得当,就会导致“少、慢、差、费的结果,而且必须付出极大意志努力。大量的实验研究和自然的例子已经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婴幼儿期重在掌握口语是大家的共识。
(二)实践研究: 根据婴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及规律,教育学家们对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以下的研究:
1、成人语言、文学作品是幼儿获得语言的源泉。
幼儿是通过模仿学习语言的。幼儿所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人们使用怎样的语言,幼儿便去仿照 那种语言范式,进行自我表达。
2、教育氛围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教育氛围是调动幼儿学习语言内部动因的必要条件。它表现为师生关系平等。心理上的沟通,因而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应成为幼儿的大朋友,尊重他们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建议,尊重他们的情感和需要,对于孩子的话,不仅要求其他幼儿有利们的认真听,教师也应如此。从教师的态度中,幼儿会 感受到教师的爱和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勇气、自信,并增强对老师的情感和依赖,从而乐于听从教师的话,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师生间建立起有效的言语交流。只有在温暖、安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才会少感压力,少有拘束,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愿说。
3、语言交往是幼儿获得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促进幼儿将生活、游戏、学习中所接受的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及主观感受、各种愿望转换成语言表达出来,促进幼儿的交流。
教师应将语言教育的目标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实际的言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应随时发现和挖掘教育契机,对幼儿有目的地施加影响。如,在一日生活中,注意去发现幼儿的点滴变化,并使它成为小朋友中的热门话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本班幼儿的倾听习惯、发音状况、表达欲望,了解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制定适合2-3岁幼儿的语言教育内容。
2、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对2-3岁幼儿进行初浅的语言教育,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态度,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幼儿语言交往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课题的实践和研究,为今后的语言教育积累丰富的经验,进而更好地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推进幼儿园的语言素质教育。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时间和方法: 研究时间:2003.10---2004.11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二)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3.10)
a、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法 b、学习有关语言表达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研究成果
2、实施阶段(2003、11——2004、10)
a、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引领幼儿关注生活认识社会环境和自 然环境,促使他们多听、多看,想问、想说。
b、围绕课题计划、目标,从集体教学活动到小组指导活动,从游戏活动到社会实践,从幼儿园到家庭,按照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全面实施课题的研究。C、根据课题开展情况,随时反思课题研究工作,及时修正方案,积累相关资料。
3、总结阶段(2004、11)
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五、课题的实施
(一)目标
初步对2—3岁的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确定2-3岁幼儿语言发展目标:
1、喜欢听与生活经验相关的、熟悉的谈话、故事、儿歌等。能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并按其行动。
2、学习普通话、乐意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与需求。
3、喜欢看图片、图书,并随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二)活动内容:根据2-3岁幼儿的教育目标,我们收集、改编了适合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包括
1、听说游戏
2、智力游戏
3、谈话、4、儿歌、5、故事、6、早期阅读等六块内容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见表1)表1 2-3岁幼儿语言教育内容
主题活动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活动材料或建议
开心宝宝 儿歌∶抱抱宝宝
1、愿意亲近老师,喜欢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2、能安静的听老师念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意思。教师时应热请的投入到游戏之中,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孩子。
开心气球 能态度大方的接受小礼物,并学说“谢谢”。除了准备气球外,还可准备其他小礼物。
智力游戏:摸摸大口袋
1、能从老师的大口袋里摸出一件礼物,并试着说出它的名称。糖果、饼干等是最吸引托班幼儿的礼物。建议在大口袋里装上这类小食品。
谈话:哥哥姐姐喜欢我
1、尝试与大孩子一起玩。
2、体验与同伴玩耍的乐趣。
1、做好与大班老师的有关联系工作。
2、提前告诉幼儿有关本次活动的情况、使之有心理准备。
听说游戏:拖拖拉拉 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学说:“我要” 开展这类活动需要宽敞的场地。
我自己 儿歌:摇啊摇
1、能安静得听儿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2、能跟着儿歌作哄宝宝睡觉的动作。为幼儿提供娃娃摇床和布娃娃供幼儿在游戏中继续使用。
智力游戏:小兔拍照
1、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
2、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照相机、电话机各一架;设置“草地”、树林、花丛、小河等场景。
智力游戏:玩具回家
1、能找到自己的标记,并说出名称。
2、学说“我是 ”(标记名称)。请每位幼儿从家里带一件玩具。个别幼儿处于好奇,喜欢撕揭标记,教师要及时引导。
谈话 :我是乖孩子 1 理解儿歌内容,能跟着大家 轻声念儿歌。
2、愿意自己走路,不要家长抱。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念儿歌,使幼儿喜欢念儿歌。
故事:小熊洗脸
1、学习安静地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布绒熊一只
听说游戏:小动物搬家
1、能边帮小动物搬家,边学说:我帮你搬家。
2、对印章画活动感兴趣。在活动中鼓励边敲印章边对小动物说。活动中还应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我喜欢 儿歌:布娃娃
1、在宝宝、亲亲布娃娃的过程中,体验喜爱布娃娃的情感。
2、学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等。这一活动重在激发幼儿喜爱布娃娃 的 情感而非念儿歌,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充满爱意的温馨环境。
谈话我爱爸爸和妈妈
1、学习用“我喜欢你“这句话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情感。请家长配合带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故事:西瓜船 1、学习安静的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没有朋友很孤独,有朋友很快乐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体验独自玩和一起玩的不同的感受。
听说游戏:宝宝买玩具
1、能说出玩具的名称。
2、能大胆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玩具的喜爱之情。幼儿喜爱的玩具人手一件。主题活动 教学内容 教 学目 标 材料提供或建议
我爱妈妈 谈话:妈妈来接的时候
1、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
2、学说“让我把玩具整理好 离园时引导幼儿将玩具整理好后再回家,并及时给以表扬。
儿歌:想妈妈
1、根据画面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念儿歌。
2、通过学念儿歌表达思念妈妈的情感。玩具电话机也可以用积木但电话机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打电话,还可以通过给妈妈打电话发展幼儿语言。
智力游戏:我和妈妈做游戏
1、通过简单的原动作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热爱。
2、感受与妈妈共同游戏的快乐。可以在三八节时要求母亲来园参加活动。
故事:小鸭找妈妈
1、懂得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随便离开集体。
2、学说短句:不要离开大家。
3、体验与老师、同伴游戏的快乐。事先请大班朋友排好情境表演。
节日真快乐 儿歌“六一”到
1、自带“六一“儿童节时小朋友快乐的节日。
2、能跟着老师念儿歌,在儿歌语言的提示下体验节日的快乐。节日时可以组织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这首儿歌。
智力游戏:我的飞机开始飞。
1、学说句子:“我的飞机开始飞,飞到 哪里去。”
2、能注意听同伴说画。
3、对游戏活动感兴趣,乐于参加游戏,体验与老师、同伴进行言语应大胆快乐。
1、引导幼儿游戏,让每位幼儿参与游戏。
2、让幼儿尝试有节奏的念“我的飞机开始飞”
谈话拜年
1、能比较大方的向他人贺新年,学说祝词“新年好“。活动后让幼儿向周围的老师、同伴、父母说说“新年好”。我和太阳做游戏 儿歌:太阳
1、知道“又红又亮”、“暖洋洋”意思。
2、愿意在集体面前念儿歌。活动后可让每个孩子拿着一个纸制太阳,到户外边念儿歌,边模仿太阳照照自己或同伴。
智力游戏影子在哪里
1、说说影子在哪里?
2、发现阳光下物体由影子,对影子感兴趣。活动后玩追影子的游戏。
听说游戏:金勾勾银勾勾
1、学习念儿歌,乐意与小朋友边勾手指头边跟念儿歌。在与小朋友手指相勾中体验情感交流的快乐。猫、狗头饰各一个。
早期阅读:小熊请客
1、乐意听老师讲述故事,了解猫、兔、狗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
2、学说:肉骨头、萝卜、小熊请客、萝卜和青菜。在理解熟悉故事以后,可进行故事表演。
(三)具体实施1、2-3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途径(1)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与要和特点,通过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在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我们精心选择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内容,制定了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目标,通过语言活动,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的经验,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它的活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符合孩子的兴趣,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他们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通过游戏的方法,为幼儿创设游戏的情景,让幼儿用简单的儿歌、带有动感的童谣、小故事等形式,在说说、玩玩中进行语言活动。如:“请你猜猜在哪头”这一听说游戏,教师先出示公鸡和母鸡的纸偶,用拟人的口吻向幼儿介绍:“我叫公鸡,我叫母鸡,”然后把一件小玩具放在手心里,边转边说:“我会变、我会变,一会在公鸡头,一会在母鸡 头,小朋友猜猜在哪头?”教师边让幼儿充分发表意见,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各种想法,并且大声的说出来。(2)非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非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活动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操作材料和工具,引发幼儿自主、自由的进行语言教育活动。如:在班级中开设语言活动区域,投放各种材料:有关的语言图书、图片、玩偶、故事磁带,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幼儿自愿选择操作材料、自由的进行语言活动。因为幼儿语言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这种非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更能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探索性,适合小年龄的孩子,真正让幼儿自己想、自己说,激发幼儿语言的表达愿望和兴趣。
2、2-3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1)渗透法
渗透法是指语言教育活动不能只用几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几次语言教学活动来衡量,它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一日生活、各学科领域中,延伸至家庭、社区及社会。为此,我们把语言教育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活动上,而面向幼儿的周围环境。a、环境中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由此可见,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对语言教育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富有语言气息的活动环境。如:在开学初,把教室布置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我的家”等情景;在盥洗室贴上一些简单的标签,从中让孩子看后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总之,在幼儿的四周墙上布置各种图片让幼儿利用过度活动、自由活动时间等看看、说说。另外还在班里创设内容丰富的“语言活动区域”。最重要的是老师为孩子创设的环境都是轻松的、自由的,这样孩子才会说的无拘无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b、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渗透
将幼儿的语言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如:当孩子每天来幼儿园时,教师除了热情接待外,还引导孩子用比较响亮的声音说:“X老师早,XX小朋友早,爸爸妈妈再见”;当个别孩子对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只能用点头、摇头来表示时,老师耐心地引导他们说,如:大小便、喜怒哀乐等;当孩子进餐前洗手时,通过念儿歌,不仅能学习洗手的方法,而且能规范的说做的动作;户外活动时,教师可以积极地学说儿歌式的短句:“眼睛看前面、小脚跟着走,宝宝不要推、宝宝不要跑,一个跟着一个走。”孩子会不自觉地的跟着说:“不要推,不要跑。”让孩子在自然的情景下,习得积极的词汇和短句。又如:在活动区游戏时,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交际的机会,在游戏之前请幼儿自己谈谈玩的规则,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要求,让孩子按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活动区;当矛盾出现时,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去讨论协调关系。如:一次在玩小剧院这一游戏时,丁丁没有拿到活动卡,看着其他小朋友玩,他也想玩,便走到老师身边:“老师,我也想到小剧院玩。”老师便对他:“你说怎么办呢?你自己找小朋友商量吧!”于是,丁丁找到笑笑对他说:“笑笑你让我先玩行吗?”笑笑想了想说:“我还没有玩好呢!这样吧,我先玩一会等我表演好节目下班咱们再换,好吗?”丁丁虽然有些不愿意,但还是答应了。玩了一会儿,笑笑过来找丁丁:”我下班,好了,你去玩吧!“就这样,当孩子出现交往障碍时,教师不加干涉,而是给孩子创设了交往的机会,既培养了孩子自己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不论是益智区、语言区,还是美工区,教师都通过孩子的活动,让孩子寓教于乐,做到开心、开口、开窍。c、家庭中渗透 通过家长工作,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情趣的家庭语言学习环境,向家长宣传要保护幼儿的发音器官,避免孩子大声喊叫;让家长注意自己与孩子的交流语言尽量规范,重视榜样作用和潜移默化语言的熏陶;让家长在家庭中增设能促进幼儿语言的画报、图书、故事带;让家长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活动,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主动和孩子交谈,鼓励孩子大胆发表意见和想法;让家长多带孩子参与社会生活,如:上街、参观、看演出等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运用语言交往以及感知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语言的能力。让幼儿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从而促进幼儿乐于交流和表达。d、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语言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教育要与他领域的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因此,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渗透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随机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
幼儿在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丰富了幼儿谈话和讲述的内容。同时其他领域教育中的不同教育组织形式及其对应的语言交流,为幼儿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不但练习了幼儿的口语表达技能,而且体验到不同交往情境与交往行为的关系。如:面向集体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在个别交谈时声音要适度,在小组活动中既要表达自己的愿望,又要倾听同伴的话。这些经验就是语言教育最终期望幼儿达到的水平。又如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用身体姿势和动作表现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思,然后请小朋友相互猜一猜他们在表现什么。好奇、和乐于想象是幼儿思维的特点。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总想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尽快告诉老师和同伴。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请幼儿完成一幅作品后,用语言讲述作品的内容,也可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加入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教幼儿用橡皮泥塑棒棒糖,教师便配合手工的操作步骤即兴编一首儿歌,通过念儿歌,做手工,使幼儿动手又动脑,顺利完成活动内容,又能使幼儿收到美的熏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文学欣赏、音乐欣赏、和舞蹈活动中,教师可以请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欣赏的感受,给幼儿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以凭借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使幼儿既享受到了表现自我的乐趣,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2)练习法 a、亲子练习
亲子练习能使婴幼儿在温馨的家庭环境里与父母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自由自在的语言交流,使婴幼儿在亲子的语言交流中既得到情感的满足,又获得语言的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情感得到满足、情绪稳定、健康快乐的幼儿易早开口说话和经常开口说话,而成人+6与幼儿的交谈则是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方式。例如,晚饭后,孩子抱着一个皮球在家里走来走去。妈妈过来,摸摸孩子的头对孩子说:“宝宝,我们一起玩球 好吗?’’ 孩子点点头:“好的。”“那我们来滚皮球,你先滚给我。”孩子蹲下身:“滚(hun)、滚(hun)。”妈妈说:“对,就这样,小皮球滚(gun)过来喽,滚(gun)过去喽。”孩子站起来,拍拍手高兴地说:“哈哈,皮球滚过来喽!”“咦!皮球怎么不见了?”“皮球压(躲)起来了。”妈妈告诉孩子:“我们不说“压”起来,要说(躲)起来了。“妈妈问孩子:“皮球在哪里呀?”“皮球躲在凳子下呢!”。可见,在宽松自由的交谈氛围里,父母富有情感的指导性语言。为婴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语言样板,使婴幼儿在有意或无意的交谈过程中模仿正确的发音,感受新词、句式,练习表达。b、师幼练习
教师与幼儿自然亲切的对话、交流,增进教师与孩子的情感,同时教师的随机教育使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帮助孩子获得丰富的词汇和情感体验。例如,饭后自由活动时间,毛毛拎着装有乒乓球的小水桶,小水桶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教师灵机一动,对毛毛说:“小球真像小松果,咱们给小松果做个洞吧!”毛毛跳着说:“太好了、太好了!“教师的随机建议赢得了孩子的积极回应。教师找来一块圆形泡沫板,想用剪刀在上面扎了个浅坑,然后用手指抠出里面的泡沫渣。毛毛也学起老师的样子抠另外一个坑。小小过来问:“李老师,你们在干嘛呢?“老师悄悄地说:“帮松鼠妈妈挖坑呢!”“挖坑干嘛呢?”“藏小松果。”没等老师回答,毛毛抢着说出来。于是,小小也过来抠泡沫洞,带着孩子共同准备游戏的材料,使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说:“秋天的时候,松鼠妈妈要把松果藏在小坑了,留着冬天和 明年春天吃。“孩子们一边认真地听,一边不停的抠着小洞。教师便问孩子:“你们说松鼠妈妈会在那里挖坑呢?”“树上”、“地上”、“家里。”孩子们争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有意识的营造议论氛围,孩子们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借助了幼儿游戏时从众性、引发性强、转移变化快等特点,随机调整、灵活应答,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自由游戏中,获得了语言的发展。c、鼓励幼儿自发生成,生生互动的练习
2岁以后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自说自话,同伴相互间语言学习模仿,如:午睡起床后叽叽喳喳讲个不停,有的互相模仿,有的呼唤同伴,有的小声念儿歌、有的求老师帮助,也有的向同伴或老师讲述某个问题,表现出在集体活动和自由获得中积极说话的态度。这时,老师就提倡和鼓励孩子这种自由的说话的态度。要知道这种自发生成的谈话活动和同伴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件交谈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提供相互间语言交往的学习的机会。(3)多媒体技术运用法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幼儿活动的推动力。幼儿是在交流和表达中发展语言的,语言教学中通过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而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有具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现实的动态的情境,能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例如,多媒体课件《森林选美会》展示了森林里的飞禽走兽参加选美的故事。熟悉的动物形象一下就把幼儿吸引住了。他们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陈述理由,选出自己心里认为最美的动物,有的甚至互相争论起来,其教学效果,绝非仅仅靠几张图片可以比拟的。可见,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启发思维,又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激发了幼儿的表达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分享与交流
我们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舟山博物馆、超市购物、到小朋友家做客、家园亲子活动、踏青、亲子小制作、小小故事会、海底总动员表演活动、儿歌朗诵会、快乐分享会等活动,为幼儿积累了感性经验,也为幼儿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机会,使幼儿在提高语言表达的同时提高了表现欲,更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对语言表达充满了自信。
六、实施结果:
(一)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大地提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现在已能说一些简单的复合句,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说的事,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事情;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主动和别人交往并提问,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对语言表达的自信。同时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促进了孩子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孩子大胆、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特征。(二)教师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经过一年多的“做中学”,使老师初步掌握了开展语言教育研究的操作方法,不但使教师摸索出了一些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新方法,还树立了“ 以儿童为主体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在研究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反思、分析、研究的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提高。(三)家长的家教水平得到了提高 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同步开展了家庭口语能力培养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家长的家教水平。
七、体会与反思:
(一)教师在实施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注入了更多的情感交流,那么师生、生生的交流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也更适合2-3岁幼儿的学习。
(二)语言的学习与不同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在生活和环境中渗透进行,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2-3岁幼儿阶段实施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托儿所的老师要抓住2-3岁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幼儿积极的、适宜的语言训练,使幼儿语言的前能得到充分开发,为其将来更好地参与社会交往创设最基本的语言条件。
第四篇:阅读课题资料
《雨点儿》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探索与研究》课题资料
教育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3.形成初步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1.在自由读、分角色读、为动画配音读、理解读中读通、读懂、读好课文。
2.朗读发言时仪表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时语言清晰流畅。
3.学会圈圈画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表达与倾听中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完善自己。
2.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3.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感受与人友好交往、合作的乐趣,在交际中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看词学声、做动作。(课件)
青蛙唱歌、天上有彩虹、数星星、种子睡觉、种子喝水、种子发芽、长出小草、花儿开放、下小雨、下大雨、下雷雨、狂风暴雨
一、呼唤雨点儿,引入新课
嘘、你听!闭上眼睛仔细听,听到什么了?(课件:播放小雨的声音)呀!真的下雨了,快伸出你的小手,仰起你的小脸,让雨点儿轻轻地落在你的手上、脸上,你感觉到什么了?
你喜欢这些雨点儿吗?快和它打个招呼?、注意:“雨点儿”只能发作两个音、(课件:大大小小的雨点飘落下来)你看、你看、这是一个大雨点儿,我们快叫叫他,这是一个小雨点儿,快也招呼他一下,又来了一个大雨点儿„„
二、学习第一段,练习朗读
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
一、二„„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数清了吗?原来是(课件:出示句子)。
读一读。注意:、“云彩”、“下来”读轻声。
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做动作。
三、朗读对话,引导质疑
(课件)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雨点儿从云彩中飘落下来,半空中,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在说悄悄话呢。读课文2、3、4节,画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在说些什么,并练一练该怎么读。
(课件:对话部分变色)引导学生明确哪些是大雨点说的话,哪些是小雨点说的话,哪些是提示语。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是大雨点儿,你们来做小雨点儿好吗?“你呢?”读得真好听,把问号读出来了。大雨点还想听一听,哪颗小雨点儿问得最好听、最可爱?我听明白了,原来是你们在问我()
我们来换一换好不好?继续读。
(课件:雨点儿对话的动画)为动画片配音。(头饰)
(实物投影)练习:现在我们发现:小雨点儿要去、),大雨点儿要去、1、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2、有花有草的地方
说说:这分别是怎样的地方。(图画出示:这就是有花有草的地方,这就是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四、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小雨落下后的变化
说着说着,小雨点儿就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课件:出示第5段)读一读课文。
要是能把这些变化换一种方式表现出来,比如画下来一定也挺不错,想试一试吗?好,希望自己像小雨点儿那样去有花有草的地方的同学拿好课本和水彩笔到这边集中,大雨点儿们请都飘落到这边。不久,小雨点儿飘落的地方,大雨点儿飘落的地方、然后拿出水彩笔画一画。(配乐)
画好了吗?好请展示你们的作品。请你说一说:我是,我去过的地方,(雨水冲洗了灰尘,颜色更清、更艳;有不少草从地下钻出来,不少花开放了;喝饱了水,挺起了身子更有精神了„„)(适时进行句式训练:从来。)雨点儿看着这些变化,心情怎样?读一读句子。
有个小朋友在电脑中也画了,想看看吗?(课件:播放动画)
那些花儿、草儿一定很感谢雨点儿们,他们会怎么说呢?谁能帮他们把感谢的话说出来。(带头饰表演说)
雨点儿们又会说些什么?
练习朗读(播放背景音乐)
要是你也是一滴雨点儿,你想去哪里?
五、复习生字、新词。
课文中的新朋友搬进了新家,现在他们正在举行联欢晚会,欢迎你也参加,你想去吗?行,进门总该和他们打个招呼,要是叫错了他们的名字可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我们先来准备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向同伴求教。(开小火车)(课件:一个一个出示新词)
聚会结束了,新老朋友排着队和我们道别,我们再和他们打个招呼,说声再见。(读下面的儿歌)
从天空里
飘落下来
像好吃的果汁
树儿花儿都喜爱
都张开嘴巴在喝它
这样才能快快长大
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探索与研究》课题资料
毕节一小 邱善敏
一年级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路。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这次新教材二册中还是出现了。由此可见这篇课文是一篇多么优秀的好文章。课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课文中角色较多,有鲤鱼、乌龟和青蛙,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今天,我听了杨老师上的这一课后,学到了许多,也对新课程改革更加充满了信心。
一、看图说话,阅读感悟
这节课开始杨老师电视上播放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的画面,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引入,这对那些没看见过蝌蚪的同学也起了感性了解的作用,而看到过的同学就会一边看图,一边说出很多关于蝌蚪的知识。这其中当然包括书本中没有的知识,拓宽了学习资源,也促使学生多读课外书。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了很多关于蝌蚪的信息后,抓住蝌蚪的外形,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杨老师鼓励孩子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看谁把小蝌蚪读得可爱,让大家喜欢。受到了老师的鼓励孩子们都跃跃欲试。这样先说后读,把学生的口头语言自然地过渡到书面语言,积累了表达能力和语感,也加深了对课文文字的理解。
二、借“寻人启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我们小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的有利方法。有了兴趣,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他们学习起来就会积极、主动。这些充分说明了达到学生要学这一目标首要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当小朋友在朗读了第一自然段体会了小蝌蚪的可爱以后,杨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小蝌蚪们看到小朋友都有妈妈,他们想:那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于是,他们发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在电视上出示:
寻人启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二(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他们个个拿着铅笔全神贯注地这里画画,那里圈圈,偶尔还能听到同桌之间窃窃私语地讨论。瞧!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言,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阅读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三、读出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教学这篇课文,就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的学习和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理变化上,而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投入,通过读、演、说,让学生深深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情感美,从而积累语言,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杨老师借“寻人启事”在让学生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阅读感悟、情感体验的过程。小朋友通过反复地读,读懂了很多,然后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小朋友读后说:
1.我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2.小蝌蚪后来变青蛙了;
3.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是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
4.小蝌蚪一开始找错“妈妈”了;
5.青蛙的样子我知道的等等。然后再自己挑选读,从文中找出青蛙妈妈的特征。学生通过读、思,找到了写青蛙样子的自然段,体会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并获得了独特感受的过程,发展了个性。
总之,在听课学习中,我感受深刻,我决心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把从杨老师那儿学到的好经验、好方法灵活地用进去,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听杨老师《小蝌蚪找妈妈》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探索与研究》课题资料
毕节一小 邱善敏
在听了杨老师《小蝌蚪找妈妈》阅读教学后,我感受深刻,我决心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把从杨老师那儿学到的好经验、好方法灵活地用进去,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回来后,我如此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路:
一、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的呈现方式和指导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可参考如下步骤操作。
1.学生借助图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根据图意或上下文猜一猜,猜不出来的画下来,和同学一起想办法认识。
2.用“我会认”提示卡,引导学生说说生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字,并说说是怎么认识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认识的字,教师予以指导,可出示生字卡片领读。
3、有的字可在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随机识记。如“灰”,可以在展示小蝌蚪的图片时,通过观察蝌蚪的颜色认识“灰”字。也可以在学完课文以后,集中生字条里的生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如:“阿、顶、披”可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记住字形。
4.利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巩固认读,也可以制作汉字部件,进行拼字游戏或扩展词汇游戏。
5.本课要求写的字均比较简单。写字前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变、条”,注意有关笔画,书写要规范。“有”字下面的“月”字,撇要变成竖;“条”字上面是折文,不是反文,要特别强调这一点。
二、朗读感悟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当指导读懂了第一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指导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4.当读到小蝌蚪迎问鲤鱼、追问乌龟的段落时,老师可结合课文插图或课件展示,让学生主动发现小蝌蚪前后的变化。可采取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分小组自编自演,展示“迎”和“追”的动作,在情境中对话。如,一个同学做解说员,读课文说明的部分;两个女同学分别扮鲤鱼妈妈和小鲤鱼;一个男同学扮乌龟;几个小个子同学扮一群小蝌蚪。有条件最好做有关头饰。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组织排练,再让学生自我展示汇报。老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在对话部分给予指导。(语气:小蝌蚪关切、着急;鲤鱼亲切、热情;乌龟好笑、认真。)再指导全体同学朗读体会。
5.当读到课文描写青蛙的那几句话时,老师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观察青蛙的特点,并引导教育:只要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探究,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在第四、五自然段的学习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词句,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并且学用结合。如,“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用“碧绿”、“雪白”各说一句话。“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可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通过各种形式学习语言,加深对优美语言的积累和记忆。
6.读到课文最后时,老师可巧设悬念: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多少害虫呢?我们也去探究一下,好吗?
在朗读和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最好能播放课件,使学生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没有条件制作课件的,可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感染学生。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活动。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抓几只小蝌蚪,在家长的帮助下养一段日子,观察小蝌蚪的变化。
2.课中活动。
设计填空练习,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师生对话,背诵句子。师:小蝌蚪什么样?生: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师:小青蛙什么样?生: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课后活动。
回家读课外书,或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查找青蛙是捉害虫能手的有关资料,课间交流并展示在黑板报或学习园地里。
如果有可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养蝌蚪,观察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还可以观察记录它的变化,试一试吧!
听《火车的故事》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探索与研究》课题资料
毕节一小 邱善敏
《火车的故事》是一篇介绍火车种类的常识性课文,通过小朋友和爸爸的对话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的知识,从而让大家了解火车的几种类型和发展历史以及火车提速、修建青藏铁路等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本课时,邓老师重点体现“以读为本”,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巧妙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活动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这个小节,然后问大家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根据大家回答板书:蒸汽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火车。接着问问大家对于这三种类型的火车,你能向其他同学简单介绍介绍吗?结合课文插图和相关的图片、资料向大家简单介绍这三种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火车。然后再问问大家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孩子们对于火车这种熟悉的事物是很有感情的,平时在他们的图画中也是比较多见的事物,上了这一节课,对于火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获得了更多有关火车的知识,特别是磁悬浮火车这新颖、飞速的新鲜事物更让大家感兴趣。然后采取画一画的方法,孩子们有的给自己的火车设计了美丽的外观,有的给火车设计了舒适的内部构造,有的设计的火车在崎岖的山路可以长出翅膀在空中前进,有的设计的火车遇到大江大河可以想神奇的潜水艇那样前进„„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神奇,是多么的不可估量。因为孩子们有兴趣,兴趣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
第五篇:课题资料范文
课题1: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 审批内容
本计划针对研发成果应用于互联网应用服务或技术服务领域的关键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给予资金资助。
支持领域包括:互联网共性基础支撑平台研发、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三网融合关键技术研发、云计算创新研发等。
申请企业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企业注册地在深圳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成立满半年(2010年9月1日前注册成立);
2、自主研发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3、申报项目研发成果属于应用于互联网应用服务或技术服务领域的关键技术及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水平、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赢利增长能力,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010年已获得互联网专项资金资助的同一项目不得再申请资助; 5、2010年已获得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企业,被资助项目到期并完成验收的可继续申请;到期未完成验收的不得再申请;被资助项目未到完成期限的可以继续申请;
提交以下复印件(验原件):
1、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法人代表身份证;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10财务报告,成立未满一年的企业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验资报告;
4、税务部门提供的单位2010完税证明;
5、专利(或知识产权)证书;
申请人可以提交以下辅助材料:国内知名第三方咨询机构对公司网站的评价排名等。
以上材料一式二份,A4纸正反面打印,连续编页码,装订成册。
课题2:创新平台建设计划企业工程中心 审批内容
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建设资助,依托行业或者技术领域内具有综合优势的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内部研发组织体系的建设。
支持领域:
生物产业(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能源);
互联网产业(以互联网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互联网基础服务业和互联网应用服务业);
新能源产业(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风能、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审批条件
(一)申报主体为深圳市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产业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
(二)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能够提供组建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资金。其中:研发型申请单位的上一末净资产值不低于2000万元,最近两年内年平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低于年销售收入的8%或者不低于500万元,取得2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专职研发人员人数占申请单位总人数的50%以上;生产型申请单位的上一末净资产值不低于5000万元,上一净资产报酬率大于10%,最近两年不亏损,年平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低于年销售收入的5%;
(三)具备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且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
(四)申请单位为申请组建的研发中心配备岗位固定的专职研发人员。此类专职研发人员的数量应当在20人以上,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人数应当占10%以上,具有中级职称和硕士学位的人数应当占35%以上。申请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申请单位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申请单位的税务登记证、申请单位上一的财务审计报告,由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上一的纳税证明复印件(验原件);
(四)申请单位最近两年内研发经费实际支出情况的专项审计报告复印件(验原件);
(五)申请单位取得知识产权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验原件);
(六)申请单位专职研发人员情况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验原件)。
一般项目申请指南
审批内容
对企业开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的资助。审批条件
(一)申请单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
2、国家、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3、2010深圳市工业百强企业。4、2010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010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
(二)申请项目需符合以下条件:
处于研究与试验开发期或者产业化前期,产品或服务符合申报领域(见附件)范围,申请单位必须拥有该申报项目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申请材料
(一)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验原件);
(四)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五)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验原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六)税务部门提供的单位上完税证明复印件(验原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七)上一财务审计报告或通过审查的事业单位财务决算报表(注册未满一年的可提供验资报告)复印件(验原件);
(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九)有效期内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国家、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2010深圳市工业百强企业认定证书或相关资质证明;2010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认定证书、2010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验原件);
(十)由工商部门最近6个月内出具的包括股东构成等基本情况的信用查询单复印件(验原件)
(十一)本已有最近一个月会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复印件;
(十二)合作协议复印件(如有合作单位,验原件);
(十三)项目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根据情况选择提供)包括:知识产权证、查新报告、检测报告、获奖证书、国家省计划文件、其它证明材料;
(十四)项目经费来源承诺函(即项目资金来源情况承诺函);
申请人可以自愿提交以下说明申请项目的辅助材料,如专利证书、新药证书、医疗器械注册证、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相关科技计划立项证明等复印件(验原件)。
附件:
一般项目申报领域
软件与信息服务、信息安全技术
1、支持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信息系统(政务及各行业)运行维护、支付系统、安全应急、预警指挥调度等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2、支持面向领域应用的中间件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3、支持通信设备、医疗设备、数字装备、金融、环保设备等各类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及产业化;
4、支持软件服务外包: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
5、支持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设备与系统的研发、安全移动存储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6、支持高性能网络信息安全综合防御系统研发与产业化、支持高性能、高可靠WEB安全防护网关研发与产业化、支持金融鉴假(鉴别、清分)设备及关键传感器研发与产业化。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可行性研究报告为Word格式(可插入图片或公式),由标准封面和具体内容组成。报告各页面距要求设置为2.5厘米,行间距、字间距、字体大小可参考本提纲。具体内容要求翔实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并按以下提纲撰写。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阐述项目所面向的我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等有效需求,项目的先进性、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预期实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阐述项目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研究开发、产业化状况、我市相关行业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及知识产权、市场需求情况等。
三、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阐述项目涉及的技术领域、工艺范畴,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拟采用的技术原理、技术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情况等。
四、项目预期目标
阐述在技术进步、工艺创新方面可实现的预期成果,形成的产业前景,培养的技术人才,以及对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预期贡献,须有二年期内的可考核技术指标和社会经济效益指标。
五、项目实施方案
阐述实现预期目标所需的组织管理方式、技术实施步骤、科技资源综合利用、成果产业化策略、研发资金的筹集与投入、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对策措施以及特殊行业的许可报批等。
六、项目计划进度
在项目执行期内,每一阶段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时间进度指标、技术指标、资金使用计划、产业化情况等。每一阶段目标应是比较详细的、可进行考核的定性定量描述。(每半年为一个阶段)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申请单位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已有研发基础、主要研究成果。
2.项目实施具备的支撑条件,包括研发资金、实验平台、大型仪器设备以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究基地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等。
3.申请单位近三年承担的国家、省、市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的完成情况。
4.与其它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情况(若有)。
八、研发团队
1.研发团队的规模和结构,包括年龄、专业、职称等情况,团队规模要适度。
2.项目核心研发人员情况,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年来主持的各类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