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研究社会反响资料
附件三目录
一、课题开题以来,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并与相关专家多次对我校课题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二、《湖南日报》、《衡阳晚报》等报刊在报道我校办学特色时,对我校课题研究及其成果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
三、课题研究以促进农村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积极建立与相关社会机构、组织的互动机制,多次外派人员参加社会活动,学习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四、社会各界普遍认可我校的研究成果,周边其他单位多次到我校参观交流,并且在我校与我们合作开展体艺项目;我校领导、教师、部分学生及其家长也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
五、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并且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
六、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学校体艺教学成绩喜人,多名学生高考时被高等体育院校单招录取,特别是先后已有7人被各级飞行学院录取。
第二篇:走访特困生-社会反响
工程技术学院走访贫困生小组于21日结束了两天的走访行程,此次走访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特困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送去温暖,同时让学生干部随同,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其意志品质。不仅将学院与学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让老师和家长获得一个极好的沟通机会,在社会上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学院领导按照学校的要求,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在结合往年走访困难生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学院采取先班级推荐,再结合辅导员所掌握的学生情况,最终确定走访对象的方式,确定了3名品学兼优的困难生为走访对象。根据既定走访对象,工作小组进一步详细调查其家庭情况,制订了《工程技术学院2010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实施计划》,并专门召开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前期筹备会,认真部署此次走访活动的时间、路线,确保走访工作万无一失。
为真正把家访慰问工作落到实处,走访之前辅导员老师亲自参与慰问品选购,确保了慰问品的质量,让学生家庭得到贴心的实惠。在走访的两天中,走访教师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如,在走访北票市王岩同学家时,各位老师从早上8:00天刚亮就从沈阳出发,送去油、米、慰问金并与学生家长亲切交谈,回到沈阳时已经是晚上11点了。
学院参与走访的领导老师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的把所有资金都用在贫困家庭身上。贴心的工作得到了困难生家长的赞誉,使得学院领导老师与学生家庭建立了深挚的情谊。家访小组在将走访困难生的所有款项和所购物品悉数下发给受访家庭进行物质关怀的同时,还通过问候生活情况等方式给这些贫
困家庭带去精神上的温暖和帮助。学生家长对老师们冒着严寒、不辞辛苦来家访也很感动,有的家长甚至激动的流下了热泪。
看到受访学生家庭现状时,各位前去的老师和同学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们在困难条件下对生活的执着和毅力,使得在场的人不禁敬佩叹服。学院领导老师在走访慰问贫困学生并向他们发放慰问金、慰问品的同时,还向学生家长介绍了学校和学院发展建设的主要成果,宣传了学校及学院对贫困学生的的帮扶政策,有效提高家长对学校和学院的认知程度,在广大学生家庭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家长就学生在学校与家中的生活、学习表现进行了坦诚地沟通交流,拉近了与学生家长的距离。
但是通过这次走访我们还认识到困难生资助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建议如下:
(一)要进一步完善困难生档案。深入了解困难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根据新调查的情况对困难生档案进行完善补充,并据此做好困难生的资助工作。
(二)拓宽贫困生资助的渠道。在学校资助之外,积极与地方企业或者政府合作,建立合作基地,实现合作的立体化、全方位的资助模式。在国家、学校的资助外,以后的贫困生工作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各团体的帮助,形成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资助格局。
(三)对贫困生采取在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的资助手段。各辅导员老师要加强与贫困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面对面的聊天,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确保他们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能够振奋
精神地面对学习,并能树立起自力更生的精神,学会自立、自强。
此次寒假走访活动我们收获颇多,学院将会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努力探索贫困学生资助的新模式和贫困学生培养的新途径,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
第三篇: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社会反响(定稿)
十八届三中全会引社会强烈共鸣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12日闭幕。此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指导方针,在社会各界中引起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认为,此次会议将带领全国人民步入改革的新时代。
一是改革力度之大空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深化了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勇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深化,均在议题之中而无一缺席,细到诸如财政、金融、价格、国企、保障、简政之类具体环节,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为历史空前。人们对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和社会弊端,寄予厚望。
二是全会精神令人鼓舞。11月12日发布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引发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许多市民迫不及待地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第一时间了解公报全文,认为公报对未来中国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令人倍感振奋。公报中指出的“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等一系列精神,传递了改革正能量,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令人鼓舞和振奋。
三是经济改革亮点纷呈。11月12日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始终。其中,有关经济的改革是主基调,占了绝大部分篇幅。包括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去的提法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现在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去决定性作用”,一词之变,厘清了“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等。改革亮点纷呈,将有效助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第四篇: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主要内容
1、课题立项申请书
2、批准书(立项证书)
3、课题方案(具体每个阶段的研究计划每个阶段的总结)
4、过程性资料(材料与课题要具有相关度):
★围绕课题展开的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阶段报告等; ★围绕课题的学习材料学习体会;
★围绕课题的研究课实录或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教者自我反思、课堂评价表、光盘、图片、影像资料;
★教育教学效果测查情况,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课题组成员所写的课题小结、随笔、案例分析、课题组成员所获得的荣誉。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经验总结、发表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章(刊物封面、目录、文章级别、文章)、获奖论文(注明级别、等次)、撰写的专著。
★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大事记,主要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效益。★课题中期评估申请中期评估报告阶段成果 ★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结题报告最终成果
第五篇:课题资料
2-3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摘要:
本课题根据对2-6岁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以如何更好的开展2-3岁幼儿语言教育为切口,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对2-3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2-3岁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及促进2-3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方式。
关键词: 2-3岁幼儿 口语 表达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人们的语言实践,是人们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语言的发展对幼儿说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而语言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可见语言对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未来社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竞争性更强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需要更多合作的社会,它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交往,对人的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缺乏语言能力的人是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的。美国的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的智能中,语言交往能力是第一位。即,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需要人具有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其中口语表达是语言交往的核心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2—3岁孩子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一个关键年龄,是人生学习语言效益最高的年龄阶段。早期语言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人今后一生的语言发展,语言的发展对幼儿智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不仅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且还接受积极合适的语言训练,其语言发展的潜力将会得到充分发展。但以往,在幼儿园里,对2—3岁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较少,较多的局限在3—6岁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上。今年,我园的“托幼一体化”方案的实施,为对2—6岁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探索符合2—3岁幼儿与发展规律,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的智力及个性的发展,显得十分有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理论研究:
1、大脑皮层言语中枢机能成熟理论研究告诉我们:语言的基础植根于大多数婴幼儿的大脑中。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及幼儿表达能力发展的规律表明:语言智力开发越早越好。
2、“发展”是幼儿的首要任务,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心理发展任务中,获得语言是核心任务。婴幼儿语言的发生、发展及条件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语言的获得理论有:模仿说、强化说、转化生成说和认知说等。尽管对语言的获得的解释有较大的分歧,但是各理论流派都认为婴幼儿时期是获得语言的最佳期。婴幼儿时期无论是对声音符号(口语),还是对文字符号(书面语)都处于敏感阶段。在幼儿敏感期学习语言,如果教法得当,就会产生“多”、“快”、“好”、“省”的效果,而且无须意志努力,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相反,在语言敏感期之外学习语言,如果教法不得当,就会导致“少、慢、差、费的结果,而且必须付出极大意志努力。大量的实验研究和自然的例子已经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婴幼儿期重在掌握口语是大家的共识。
(二)实践研究: 根据婴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及规律,教育学家们对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以下的研究:
1、成人语言、文学作品是幼儿获得语言的源泉。
幼儿是通过模仿学习语言的。幼儿所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人们使用怎样的语言,幼儿便去仿照 那种语言范式,进行自我表达。
2、教育氛围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教育氛围是调动幼儿学习语言内部动因的必要条件。它表现为师生关系平等。心理上的沟通,因而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应成为幼儿的大朋友,尊重他们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建议,尊重他们的情感和需要,对于孩子的话,不仅要求其他幼儿有利们的认真听,教师也应如此。从教师的态度中,幼儿会 感受到教师的爱和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勇气、自信,并增强对老师的情感和依赖,从而乐于听从教师的话,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师生间建立起有效的言语交流。只有在温暖、安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才会少感压力,少有拘束,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愿说。
3、语言交往是幼儿获得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促进幼儿将生活、游戏、学习中所接受的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及主观感受、各种愿望转换成语言表达出来,促进幼儿的交流。
教师应将语言教育的目标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实际的言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应随时发现和挖掘教育契机,对幼儿有目的地施加影响。如,在一日生活中,注意去发现幼儿的点滴变化,并使它成为小朋友中的热门话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本班幼儿的倾听习惯、发音状况、表达欲望,了解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制定适合2-3岁幼儿的语言教育内容。
2、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对2-3岁幼儿进行初浅的语言教育,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态度,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幼儿语言交往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课题的实践和研究,为今后的语言教育积累丰富的经验,进而更好地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推进幼儿园的语言素质教育。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时间和方法: 研究时间:2003.10---2004.11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二)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3.10)
a、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法 b、学习有关语言表达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研究成果
2、实施阶段(2003、11——2004、10)
a、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引领幼儿关注生活认识社会环境和自 然环境,促使他们多听、多看,想问、想说。
b、围绕课题计划、目标,从集体教学活动到小组指导活动,从游戏活动到社会实践,从幼儿园到家庭,按照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全面实施课题的研究。C、根据课题开展情况,随时反思课题研究工作,及时修正方案,积累相关资料。
3、总结阶段(2004、11)
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五、课题的实施
(一)目标
初步对2—3岁的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确定2-3岁幼儿语言发展目标:
1、喜欢听与生活经验相关的、熟悉的谈话、故事、儿歌等。能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并按其行动。
2、学习普通话、乐意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与需求。
3、喜欢看图片、图书,并随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二)活动内容:根据2-3岁幼儿的教育目标,我们收集、改编了适合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包括
1、听说游戏
2、智力游戏
3、谈话、4、儿歌、5、故事、6、早期阅读等六块内容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见表1)表1 2-3岁幼儿语言教育内容
主题活动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活动材料或建议
开心宝宝 儿歌∶抱抱宝宝
1、愿意亲近老师,喜欢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2、能安静的听老师念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意思。教师时应热请的投入到游戏之中,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孩子。
开心气球 能态度大方的接受小礼物,并学说“谢谢”。除了准备气球外,还可准备其他小礼物。
智力游戏:摸摸大口袋
1、能从老师的大口袋里摸出一件礼物,并试着说出它的名称。糖果、饼干等是最吸引托班幼儿的礼物。建议在大口袋里装上这类小食品。
谈话:哥哥姐姐喜欢我
1、尝试与大孩子一起玩。
2、体验与同伴玩耍的乐趣。
1、做好与大班老师的有关联系工作。
2、提前告诉幼儿有关本次活动的情况、使之有心理准备。
听说游戏:拖拖拉拉 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学说:“我要” 开展这类活动需要宽敞的场地。
我自己 儿歌:摇啊摇
1、能安静得听儿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2、能跟着儿歌作哄宝宝睡觉的动作。为幼儿提供娃娃摇床和布娃娃供幼儿在游戏中继续使用。
智力游戏:小兔拍照
1、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
2、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照相机、电话机各一架;设置“草地”、树林、花丛、小河等场景。
智力游戏:玩具回家
1、能找到自己的标记,并说出名称。
2、学说“我是 ”(标记名称)。请每位幼儿从家里带一件玩具。个别幼儿处于好奇,喜欢撕揭标记,教师要及时引导。
谈话 :我是乖孩子 1 理解儿歌内容,能跟着大家 轻声念儿歌。
2、愿意自己走路,不要家长抱。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念儿歌,使幼儿喜欢念儿歌。
故事:小熊洗脸
1、学习安静地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布绒熊一只
听说游戏:小动物搬家
1、能边帮小动物搬家,边学说:我帮你搬家。
2、对印章画活动感兴趣。在活动中鼓励边敲印章边对小动物说。活动中还应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我喜欢 儿歌:布娃娃
1、在宝宝、亲亲布娃娃的过程中,体验喜爱布娃娃的情感。
2、学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等。这一活动重在激发幼儿喜爱布娃娃 的 情感而非念儿歌,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充满爱意的温馨环境。
谈话我爱爸爸和妈妈
1、学习用“我喜欢你“这句话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情感。请家长配合带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故事:西瓜船 1、学习安静的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没有朋友很孤独,有朋友很快乐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体验独自玩和一起玩的不同的感受。
听说游戏:宝宝买玩具
1、能说出玩具的名称。
2、能大胆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玩具的喜爱之情。幼儿喜爱的玩具人手一件。主题活动 教学内容 教 学目 标 材料提供或建议
我爱妈妈 谈话:妈妈来接的时候
1、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
2、学说“让我把玩具整理好 离园时引导幼儿将玩具整理好后再回家,并及时给以表扬。
儿歌:想妈妈
1、根据画面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念儿歌。
2、通过学念儿歌表达思念妈妈的情感。玩具电话机也可以用积木但电话机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打电话,还可以通过给妈妈打电话发展幼儿语言。
智力游戏:我和妈妈做游戏
1、通过简单的原动作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热爱。
2、感受与妈妈共同游戏的快乐。可以在三八节时要求母亲来园参加活动。
故事:小鸭找妈妈
1、懂得在幼儿园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随便离开集体。
2、学说短句:不要离开大家。
3、体验与老师、同伴游戏的快乐。事先请大班朋友排好情境表演。
节日真快乐 儿歌“六一”到
1、自带“六一“儿童节时小朋友快乐的节日。
2、能跟着老师念儿歌,在儿歌语言的提示下体验节日的快乐。节日时可以组织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这首儿歌。
智力游戏:我的飞机开始飞。
1、学说句子:“我的飞机开始飞,飞到 哪里去。”
2、能注意听同伴说画。
3、对游戏活动感兴趣,乐于参加游戏,体验与老师、同伴进行言语应大胆快乐。
1、引导幼儿游戏,让每位幼儿参与游戏。
2、让幼儿尝试有节奏的念“我的飞机开始飞”
谈话拜年
1、能比较大方的向他人贺新年,学说祝词“新年好“。活动后让幼儿向周围的老师、同伴、父母说说“新年好”。我和太阳做游戏 儿歌:太阳
1、知道“又红又亮”、“暖洋洋”意思。
2、愿意在集体面前念儿歌。活动后可让每个孩子拿着一个纸制太阳,到户外边念儿歌,边模仿太阳照照自己或同伴。
智力游戏影子在哪里
1、说说影子在哪里?
2、发现阳光下物体由影子,对影子感兴趣。活动后玩追影子的游戏。
听说游戏:金勾勾银勾勾
1、学习念儿歌,乐意与小朋友边勾手指头边跟念儿歌。在与小朋友手指相勾中体验情感交流的快乐。猫、狗头饰各一个。
早期阅读:小熊请客
1、乐意听老师讲述故事,了解猫、兔、狗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
2、学说:肉骨头、萝卜、小熊请客、萝卜和青菜。在理解熟悉故事以后,可进行故事表演。
(三)具体实施1、2-3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途径(1)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与要和特点,通过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在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我们精心选择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内容,制定了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目标,通过语言活动,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的经验,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它的活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符合孩子的兴趣,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他们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通过游戏的方法,为幼儿创设游戏的情景,让幼儿用简单的儿歌、带有动感的童谣、小故事等形式,在说说、玩玩中进行语言活动。如:“请你猜猜在哪头”这一听说游戏,教师先出示公鸡和母鸡的纸偶,用拟人的口吻向幼儿介绍:“我叫公鸡,我叫母鸡,”然后把一件小玩具放在手心里,边转边说:“我会变、我会变,一会在公鸡头,一会在母鸡 头,小朋友猜猜在哪头?”教师边让幼儿充分发表意见,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各种想法,并且大声的说出来。(2)非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
非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活动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操作材料和工具,引发幼儿自主、自由的进行语言教育活动。如:在班级中开设语言活动区域,投放各种材料:有关的语言图书、图片、玩偶、故事磁带,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幼儿自愿选择操作材料、自由的进行语言活动。因为幼儿语言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这种非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更能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探索性,适合小年龄的孩子,真正让幼儿自己想、自己说,激发幼儿语言的表达愿望和兴趣。
2、2-3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1)渗透法
渗透法是指语言教育活动不能只用几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几次语言教学活动来衡量,它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一日生活、各学科领域中,延伸至家庭、社区及社会。为此,我们把语言教育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活动上,而面向幼儿的周围环境。a、环境中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由此可见,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对语言教育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富有语言气息的活动环境。如:在开学初,把教室布置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我的家”等情景;在盥洗室贴上一些简单的标签,从中让孩子看后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总之,在幼儿的四周墙上布置各种图片让幼儿利用过度活动、自由活动时间等看看、说说。另外还在班里创设内容丰富的“语言活动区域”。最重要的是老师为孩子创设的环境都是轻松的、自由的,这样孩子才会说的无拘无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b、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渗透
将幼儿的语言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如:当孩子每天来幼儿园时,教师除了热情接待外,还引导孩子用比较响亮的声音说:“X老师早,XX小朋友早,爸爸妈妈再见”;当个别孩子对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只能用点头、摇头来表示时,老师耐心地引导他们说,如:大小便、喜怒哀乐等;当孩子进餐前洗手时,通过念儿歌,不仅能学习洗手的方法,而且能规范的说做的动作;户外活动时,教师可以积极地学说儿歌式的短句:“眼睛看前面、小脚跟着走,宝宝不要推、宝宝不要跑,一个跟着一个走。”孩子会不自觉地的跟着说:“不要推,不要跑。”让孩子在自然的情景下,习得积极的词汇和短句。又如:在活动区游戏时,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交际的机会,在游戏之前请幼儿自己谈谈玩的规则,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要求,让孩子按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活动区;当矛盾出现时,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去讨论协调关系。如:一次在玩小剧院这一游戏时,丁丁没有拿到活动卡,看着其他小朋友玩,他也想玩,便走到老师身边:“老师,我也想到小剧院玩。”老师便对他:“你说怎么办呢?你自己找小朋友商量吧!”于是,丁丁找到笑笑对他说:“笑笑你让我先玩行吗?”笑笑想了想说:“我还没有玩好呢!这样吧,我先玩一会等我表演好节目下班咱们再换,好吗?”丁丁虽然有些不愿意,但还是答应了。玩了一会儿,笑笑过来找丁丁:”我下班,好了,你去玩吧!“就这样,当孩子出现交往障碍时,教师不加干涉,而是给孩子创设了交往的机会,既培养了孩子自己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不论是益智区、语言区,还是美工区,教师都通过孩子的活动,让孩子寓教于乐,做到开心、开口、开窍。c、家庭中渗透 通过家长工作,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情趣的家庭语言学习环境,向家长宣传要保护幼儿的发音器官,避免孩子大声喊叫;让家长注意自己与孩子的交流语言尽量规范,重视榜样作用和潜移默化语言的熏陶;让家长在家庭中增设能促进幼儿语言的画报、图书、故事带;让家长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活动,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主动和孩子交谈,鼓励孩子大胆发表意见和想法;让家长多带孩子参与社会生活,如:上街、参观、看演出等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运用语言交往以及感知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语言的能力。让幼儿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从而促进幼儿乐于交流和表达。d、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语言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教育要与他领域的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因此,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渗透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随机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
幼儿在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丰富了幼儿谈话和讲述的内容。同时其他领域教育中的不同教育组织形式及其对应的语言交流,为幼儿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不但练习了幼儿的口语表达技能,而且体验到不同交往情境与交往行为的关系。如:面向集体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在个别交谈时声音要适度,在小组活动中既要表达自己的愿望,又要倾听同伴的话。这些经验就是语言教育最终期望幼儿达到的水平。又如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用身体姿势和动作表现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思,然后请小朋友相互猜一猜他们在表现什么。好奇、和乐于想象是幼儿思维的特点。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总想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尽快告诉老师和同伴。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请幼儿完成一幅作品后,用语言讲述作品的内容,也可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加入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教幼儿用橡皮泥塑棒棒糖,教师便配合手工的操作步骤即兴编一首儿歌,通过念儿歌,做手工,使幼儿动手又动脑,顺利完成活动内容,又能使幼儿收到美的熏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文学欣赏、音乐欣赏、和舞蹈活动中,教师可以请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欣赏的感受,给幼儿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以凭借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使幼儿既享受到了表现自我的乐趣,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2)练习法 a、亲子练习
亲子练习能使婴幼儿在温馨的家庭环境里与父母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自由自在的语言交流,使婴幼儿在亲子的语言交流中既得到情感的满足,又获得语言的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情感得到满足、情绪稳定、健康快乐的幼儿易早开口说话和经常开口说话,而成人+6与幼儿的交谈则是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方式。例如,晚饭后,孩子抱着一个皮球在家里走来走去。妈妈过来,摸摸孩子的头对孩子说:“宝宝,我们一起玩球 好吗?’’ 孩子点点头:“好的。”“那我们来滚皮球,你先滚给我。”孩子蹲下身:“滚(hun)、滚(hun)。”妈妈说:“对,就这样,小皮球滚(gun)过来喽,滚(gun)过去喽。”孩子站起来,拍拍手高兴地说:“哈哈,皮球滚过来喽!”“咦!皮球怎么不见了?”“皮球压(躲)起来了。”妈妈告诉孩子:“我们不说“压”起来,要说(躲)起来了。“妈妈问孩子:“皮球在哪里呀?”“皮球躲在凳子下呢!”。可见,在宽松自由的交谈氛围里,父母富有情感的指导性语言。为婴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语言样板,使婴幼儿在有意或无意的交谈过程中模仿正确的发音,感受新词、句式,练习表达。b、师幼练习
教师与幼儿自然亲切的对话、交流,增进教师与孩子的情感,同时教师的随机教育使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帮助孩子获得丰富的词汇和情感体验。例如,饭后自由活动时间,毛毛拎着装有乒乓球的小水桶,小水桶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教师灵机一动,对毛毛说:“小球真像小松果,咱们给小松果做个洞吧!”毛毛跳着说:“太好了、太好了!“教师的随机建议赢得了孩子的积极回应。教师找来一块圆形泡沫板,想用剪刀在上面扎了个浅坑,然后用手指抠出里面的泡沫渣。毛毛也学起老师的样子抠另外一个坑。小小过来问:“李老师,你们在干嘛呢?“老师悄悄地说:“帮松鼠妈妈挖坑呢!”“挖坑干嘛呢?”“藏小松果。”没等老师回答,毛毛抢着说出来。于是,小小也过来抠泡沫洞,带着孩子共同准备游戏的材料,使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说:“秋天的时候,松鼠妈妈要把松果藏在小坑了,留着冬天和 明年春天吃。“孩子们一边认真地听,一边不停的抠着小洞。教师便问孩子:“你们说松鼠妈妈会在那里挖坑呢?”“树上”、“地上”、“家里。”孩子们争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有意识的营造议论氛围,孩子们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借助了幼儿游戏时从众性、引发性强、转移变化快等特点,随机调整、灵活应答,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自由游戏中,获得了语言的发展。c、鼓励幼儿自发生成,生生互动的练习
2岁以后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自说自话,同伴相互间语言学习模仿,如:午睡起床后叽叽喳喳讲个不停,有的互相模仿,有的呼唤同伴,有的小声念儿歌、有的求老师帮助,也有的向同伴或老师讲述某个问题,表现出在集体活动和自由获得中积极说话的态度。这时,老师就提倡和鼓励孩子这种自由的说话的态度。要知道这种自发生成的谈话活动和同伴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件交谈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提供相互间语言交往的学习的机会。(3)多媒体技术运用法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幼儿活动的推动力。幼儿是在交流和表达中发展语言的,语言教学中通过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而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有具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现实的动态的情境,能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例如,多媒体课件《森林选美会》展示了森林里的飞禽走兽参加选美的故事。熟悉的动物形象一下就把幼儿吸引住了。他们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陈述理由,选出自己心里认为最美的动物,有的甚至互相争论起来,其教学效果,绝非仅仅靠几张图片可以比拟的。可见,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动画的有机结合,既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启发思维,又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激发了幼儿的表达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分享与交流
我们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舟山博物馆、超市购物、到小朋友家做客、家园亲子活动、踏青、亲子小制作、小小故事会、海底总动员表演活动、儿歌朗诵会、快乐分享会等活动,为幼儿积累了感性经验,也为幼儿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机会,使幼儿在提高语言表达的同时提高了表现欲,更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对语言表达充满了自信。
六、实施结果:
(一)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大地提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现在已能说一些简单的复合句,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说的事,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事情;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主动和别人交往并提问,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对语言表达的自信。同时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促进了孩子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孩子大胆、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特征。(二)教师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经过一年多的“做中学”,使老师初步掌握了开展语言教育研究的操作方法,不但使教师摸索出了一些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新方法,还树立了“ 以儿童为主体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在研究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反思、分析、研究的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提高。(三)家长的家教水平得到了提高 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同步开展了家庭口语能力培养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家长的家教水平。
七、体会与反思:
(一)教师在实施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注入了更多的情感交流,那么师生、生生的交流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也更适合2-3岁幼儿的学习。
(二)语言的学习与不同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在生活和环境中渗透进行,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2-3岁幼儿阶段实施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托儿所的老师要抓住2-3岁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幼儿积极的、适宜的语言训练,使幼儿语言的前能得到充分开发,为其将来更好地参与社会交往创设最基本的语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