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
大家好!
我和大家一样,为人父母,重任在肩,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我想每位家长肯定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他人学习和借鉴。(哪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家教的经验?)今天我就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这个问题和各位共同探讨、学习。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不仅我们教师,还有我们家长,都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形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和家长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与家长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与家长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而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如此,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二、从小开始培养。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养成了,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老师和家长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和家长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你把他涂黑,他就变黑,你把他涂红,他就变红。因此,越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当小孩染上恶习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举个例子,有个孩子五个多月大,她每天早上8点多钟就要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天一到时间,不带她到幼儿园,她就又哭又闹,无论你怎样哄她,她都不买你的帐,但你把她带到幼儿园,她就立即转哭为笑。显而易见,小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要从小落实。
三、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如: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在课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举止文明,不说脏话等等。教师要注重在这些细节上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需要不断地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四、校内外相轨并行。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外,还需要与家长密切联
系,学生在家庭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在教师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中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
五、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孔子就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是的,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为此,我们学校把责任感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追求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一、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义务,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度,是个人以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的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情境评价、移性共鸣和内在体验。一个人在认识到了履行责任的重要性时,会在履行责任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在没有履行责任时,会引起羞愧、内疚和自责等情感体验,从而会促使自己不断去认识和完成新的职责。
责任感以认知为前提。没有是非标准,责任感就无从谈起。同时,责任感有很强的价值取向。如果人的价值取向以奉献为乐,那么他对人对事就会有很强的责任心;反之如果—味只讲索取,那么他就会对事漠然置之。
责任感以情感为基础。一个孝顺父母、热爱子女的人,对家庭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深切情怀的人,当外族入侵、祖国受难之时,就会舍生取义、鞠躬尽瘁。但是一个对老人、子女冷漠,对祖国没有感情的人,绝不能指望他对家庭负责、为祖国奉献。
责任感靠意志维持。尽责尽心是一个艰苦的意志过程并反映在人的行为举止上。只有坚强意志的支撑,才能在履行责任过程中抵制各种诱惑,恪守职责。责任感通过责任行为反映并得到加强。有责任感的人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环境等出现的情况要作某种决定时,会将责任心化为符合伦理的行为,必要时甚至会牺牲个人的利益。
可以看出,青少年责任感是在家庭生活中,在参与集体和社会活动中,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在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在这个发展系列中,各部分之间还存在着广泛联系并不断迁移。影响孩子责任感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在家庭、班级、学校、社区里,父母、师长、同学和友人的身教言传以及大众媒体所传播的观念上;主观因素主要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认知结构以及他们的实践活动的性质和范围。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从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等诸方面齐抓共管的育人系统工程。
二、责任感教育的策略探索
情感的形成机制与过程不同于知识的传授,不能用知识教育的方法代替责任感教
育。在知识的传授都在探索教育艺术的今天,对于责任感,这个孩子情感世界中最神圣的领域,更需要我们运用伦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各种成果,探索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策略。近年来,围绕责任感培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自我感受。有些家长曾感慨,为什么爱心愈给愈多,而孝心愈来愈少?其中一个原因是,父母的爱心没有在孩子内心产生深刻感受,离开感受,无从产生情感,即使反复叮咛、责怪也没有用处。我校六年级有个学生在过年时得了200元的压岁钱,家长让孩子把钱交给父母作学费用,但孩子认为这是自己的压岁钱,应该属于自己,不答应给家长。他根本不理解,收压岁钱的人情还得父母去敢。就在父母的强迫中200元交公了。但是他不服,后来找机会悄悄偷了妈妈的100元钱。在他把钱花去10多元时,被家长发现了,回家遭到一顿暴打,并让他“滚”。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放学后就故意不回家,到处玩。害得父母、亲朋好友到处寻找,直到深夜,造成这种后果的责任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反思?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自我感受列为形成情感的主要渠道。这个观点使我们体会到责任感培养不能停留在学生单纯的看,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听,必须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学生感受能力,使学生对家庭、祖国的希望产生共鸣,使学生能关注周围的人的需求。
2.情境体验。艺术作品流芳百世,其重要原因是动人心弦。它们抨击黑暗、鞭挞邪恶、歌颂正义、弘扬道德,借用艺术力量震撼人心。为了实现教育拨动学生心灵之弦的目的,我们也完全可以从艺术规律中悟出责任感教育策略,这就是创设责任情境,让学生经历感情的加工、深化、扩展和升华的过程。
3.走出依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为孩子做好所有的选择,这就使学生处于很少有责任可背负的情境。包办产生依赖,依赖导致推卸责任。培育学生责任感,必须使学生走出依赖,自尊自立。让学生走出依赖就是创设自己负责的情境。
4.工作设计。责任感培养靠惩罚、靠奖励,从情感激励机制来说是浅层次的。现代情感理论认为工作设计是形成高层次情感的激励机制,它是创设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情境。学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作为工作设计的内容。我校是全县花园单位,校园保洁工作非常重要。学校坚持安排学生值日,打扫教室、校园的制度,每周一次全校卫生扫除的制度。劳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通过劳动为花园般的校园尽责,谁都会赞美我们的校园,每一个学生自己也体验到为校园洒过汗水的喜悦,会对破坏花草、乱拐废纸的现象产生厌恶感。不能说每一个学生都做得非常出色,但是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有关集体荣誉、学校形象的事自己都有责任。当他们走上社会,必将形成对环境的责任意识。在责任感培养方面我们向家长提出如下策略:
(l)要给孩子尽责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过程是创设责任环境,并促使孩子反复学习、反复实践负责行为的过程,也是其亲身体验、感受自己行为及其结果所带来的喜怒哀乐的体验过程。我看到报上的一则小故事:年轻的妈妈手里拿着两个苹果,问五岁的孩子:“你吃哪个?”儿子毫不犹豫地说:“每个都咬一口。”妈妈愕然,又不甘心:“为什么?”儿子仰起苹果般的笑脸,说:“我要把甜一点的那个给妈妈呀!”孩子的行为开始使母亲不解,接着为之感动,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做出这种让人意外之举,不能排除家人平时行为的影响。所以,有句话说:“孩子是大人的镜子。”现在许多家长已意识到应将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提供给孩子,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设计工作岗位,创造责任情境,激发责任愿望,促进责任行为的发生。使孩子一方面在行为和交往中学习和掌握
社会道德的评价尺度,另一方面使情感体验留在记忆之中,成为情感经验,并逐渐使孩子形成较稳定的情感经验和表象,在遇到新的责任情境时,唤起他的责任情感。
(2)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孩子责任感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责任行为的一个学习过程。父母是孩子经常接触、观察、模仿的对象。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深,父母的责任感会通过生活小事点点滴滴传送给学生。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一则广告:妈妈端来一盆水给奶奶洗脚,孩子也学着端来一盆水给妈妈洗脚。这则广告足也说明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之大,现在许多家长开始体会到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感,都是在家庭生活中和与社会的接触中吸取有价值的、宝贵的营养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3)要注意激发孩子的责任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经验是可以记忆储存、加工整理、提取、迁移内化的。在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过程中,有部分家长已注意运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家庭教育,他们开始积极利用亲子活动所激起的情感传递情绪,感染、影响孩子在感情上对责任观念的认同,引发他处于情动感受状态,并使其在原来责任情境中积累的责任感经验迁移内化到新的情境中。
人的教育是一生的事,学校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更不容忽视。我们的目标是在理论上努力攀登,实践上积极探索,为使学生在未来有高尚的情操,应该努力把功夫花在教育实效上,把今天学生形成的责任感,迁移到明天的报效祖国中去。
各位朋友,你们的孩子需要我们教育,我们的学生需要您们的呵护,让我们为了孩子从小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而共同努力吧!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好!我和大家一样,为人父母,重任在肩,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我想每位家长肯定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他人学习和借鉴。今天应唐老师的要求,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问题和各位家长共同探讨、交流。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孩子学习,养成独立钻研的学习习惯。做作业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方式。作为家长不管孩子提出什么理由和借口,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决不允许拖到第二天。孩子有困难,家长只能给予讲解和启发诱导,鼓励他自己去克服困难。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时,不是简单的回答,而是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孩子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引导孩子一题多解,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有时还应指导孩子多利用工具书,遇到生字、生词,让自己查《字典》。指导孩子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当然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
2.养成定时专心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父母必须认真地看待孩子学习这件事。孩子上学以后,要给孩子准备专门学习的地方,决不能让孩子今天趴在床上应付,明天又在椅子上凑合。还要为孩子安排一段温习功课的时间。现在,肖贞彤每天放学回家先写作业,星期天、假期的作业也是尽早就完成。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全家人都要安静下来,不要大声谈话、聊天或者闲扯,看电视时把声音关得小一点,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这段时间里也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如修理电器、打
扑克、下象棋、搓麻将等等,免得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要一会儿问孩子学校的事,一会儿批评孩子书包弄得太脏、文具放得不整齐,一会给孩子倒杯水等等,最好是坐下来做些没有声响的工作。如果这时父母也能坐在孩子旁边读书、看报,那就更好了,这样,除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给孩子树立一个爱学习的榜样。
3.养成以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和写好字的习惯。字是人的门面。小时候就练得一笔好字,会使人受益终生。我自己写字也不是很好,也没有时间指导孩子。为了能让肖贞彤写好字,我就把她送到专门的培训写字的学校,对他进行写字培训。今年暑假,因为肖贞彤的“竖”写的不垂直、歪着,我又把她送去书法学校,专门练习写竖。
4、养成读书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习需要一个广泛的基础,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智慧就越活跃,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因此,做父母的要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引导孩子认真阅读,养成他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是一辈子的财富。
总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有系统、不间断地严格要求,同时,如果孩子表现出良好学习习惯的苗头,也不能视而不见,要及时给予赞扬,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形成习惯。以上,是我对养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点个人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家长批评指正。
第三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本阶段性总结,介绍了我校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及在研究中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介绍了我们是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的,并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剖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尤为重要。习惯是把信念变为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它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构成一个人个性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标志。小学生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这是由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良好习惯的培养势在必行,2012年10月,我校申报并立项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①探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是什么。
②探讨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不良习惯,以及形成不良习惯的内因与外因有哪些。
③探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这些良好习惯对学生的发展有何意义。
④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⑤探讨如何在课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进行,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一,我们进行了跟课题相关的培训活动。首先我们进行了《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应遵循的原则》的教科研培训;接着我们进行了《习惯培养要尊重规律、讲究方法》的教科研培训; 我们还进行了题为《少年儿童应该具有的主要良好学习习惯》的搜集与培训工作;我们又进行了《培养小学生九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训„„
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比如有的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加强了,但是计算能力又太低;又比如学生的个性张扬了,但是在大课堂背景下,课堂显得过于活跃,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等众多的问题,我们可以归结为部分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培训,我们也获得了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我们利用教师调查问卷和查阅资料等形式,探讨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调查,更坚定了我们进行此项研究的决心。
第三,我们利用发放学生调查问卷和家长调查问卷、教师观察等形式,了解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不良习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和课后均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很大一部分学生课前不能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课堂学习用品就出去玩;很多同学没有验算的习惯,在老师的要求下又不知该怎样验算,往往是做样子给老师看,根本检查不出自己的错误;还有的同学课堂思维单一;课后不能自觉进行复习和预习,老师布置了复习和预习任务,却又不知如何下手等等。调查结果及分析,为我们确立课堂和课后习惯培养指明了方向。
第四,我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我的金钥匙——学习好习惯”征集活动和以“我的学习习惯”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通过活动,我们搜集了学生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从正面引导学生思考: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自身发展有什么作用。
第五,将搜集整理的数学学习好习惯打印并张贴在班级宣传栏里。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同时,也为了便于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学习行为,我们将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归结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8条);一部分为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5条),打印张贴在班级宣传栏内,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了前期的调查与了解,师生已经明确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又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我们首先关注学生课前准备、课堂演算、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课堂思维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为了便于教师掌握情况,我们制定了《课堂学习习惯观察表》,由研究教师随机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
二、我们又根据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又进行了良好写字姿势的培养、认真听课的培养、独立思考和勤于思考的培养,并制定了相应的观察表。
课堂教学实践为实验教师的观察分析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感性情境。课堂观察与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根据课堂学生表现,寻找预设与实践的差距,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提升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发展,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三、课后学习习惯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课前预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和家庭作业习惯培养三个方面。为了便于操作,便于我们检验试验结果,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观察表,由试验教师进行随机观察并记录。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方面,为了研究方便易行,我们采用的是“各个击破”策略,即每月或两月培养一个习惯。主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求试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渗透习惯培养,在教学设计中试验教师要体现习惯培养方面的内容。为了提高研究成效,我们不仅仅在大的方面实行“各个突破”策略,在大的习惯培养方面,我们又进行了细化,现在以“课前预习习惯”培养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采用“各个击破”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首先,我们会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预习方法,比如:读读、看看;提出疑难问题;尝试做题;做预习笔记等。然后我们会在课后布置一定的预习内容,通过上课观察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以及预习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找到学生在预习方面的问题所在,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策略,以便下一阶段进行有目的的强化训练,这样逐步深入,各个击破,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预习习惯,不至于使得预习流于形式。
在研究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我们在试验中采用的是“各个击破”的策略,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应该说本月习惯学生养成确实很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前面培养的习惯慢慢地衰退,有“黑熊掰玉米,掰一穗丢一穗”之嫌,怎样才能使得习惯真正成为学生习而为常的惯性动作,把有意识的培养逐步转化为无意识的行为,让习惯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我们又进行了下面的研究。
一、精心设计“良好学习习惯观察记录表,让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表中包括的内容比较丰富,不仅包括学生课堂表现,如:课前学习用具准备、课堂问题意识、认真检查习惯、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习惯等;还包括课后习惯的内容,如:课前预习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教师通过日常的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补救,巩固前面的研究成果。
二、学校进行及时的督导检查。
为了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校根据我们的研究进程,进行不定期抽查,通过抽查,一方面可以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课题研究起到督导作用。
总之,在研究中我们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可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但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问题,比如怎样才能使得我们的研究辐射到其他学科,达到全面开花的目的使我们追求的目标,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寻找问题的突破口,让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通向成功的金钥匙。
第四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总结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及班主任,要以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扎实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活动,达到提高学生基本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目的。
针对小学生六项基本习惯培养,我在本学期进行了有效训练。学具整理、有效听课、读写姿势、完成作业这四项基本习惯学生通过训练、检查、评比,已基本达成,本学期我主要在课外阅读、书写美观进行了着重培养。
在课外阅读方面,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班级营造了阅读氛围,鼓励学生阅读成册的书籍,使学生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之中,使学生走进书的世界中。
1、设立班级图书角:以学生捐赠为主,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工作,加上由学校统一给各班购置的图书,每隔两周学生到学校图书室调换,由图书管理员拿图书卡从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借阅书籍,提高图书的流通率,阅读量。图书管理员很辛苦,也很负责,通过学校这个大图书角丰富了班级图书角。
2、确保阅读时间:学生利用每天早晨晨检时间阅读书籍,有时下午托管课在学生写完作业后鼓励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后读20分钟课外书,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
3、营造书香班级文化:每天晨检时间由班委在黑板一角送给同学们每日
一句名言;在黑板报上写读书名言,读书故事;在后面的班级展示栏里有读书小报、优秀习作的展示。()加强古诗背诵,加以积累,为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打好基础。
4、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1)筛选读物: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思想健康的读物,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籍,阅读经典名著,例如:中国的四大名著,《四世同堂》、《茶馆》、《红岩》、《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教材拓展性阅读,例如:学习了《冬阳 童年 骆驼队》,就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学完了《再见了亲人》就读《谁是最可爱的人》,学完了《临死前的严监生》,就读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学完了《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就读季羡林的《留德十年》等。
(2)指导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浏览、跳读、圈点
批注、摘录笔记、写体会等,让学生根据书籍特点以及阅读需要,灵活选择适宜,喜欢的的阅读方法,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吸取了知识,培养了阅读兴趣,陶冶了情操。
5、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1)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课本剧表演比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评选出了一等奖马婉仪,二等奖韩宇轩;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读书征文活动,许桂瑄、马婉仪、李龙硕、孔繁曦的《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读后感,得到大家的好评;读书小报的活动评比中马婉仪、孙阳孔繁曦获一等奖,通过这些活动既展示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又感受到参与活动的快乐,促进了学生对读书的喜爱。
(2)展示学生读书笔记,读书卡,让学生欣赏自己的得意之作,感受自己的阅读收获,评比精彩读书笔记。
(3)评选读书小博士,收获读书 的快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今后我还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让学生的书海里畅游,快乐成长。
在书写美观方面,发现有学生书写潦草,虽然很用心,但结构掌握不正确,书写不规范,还有学生书写不用心,随意性强。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我做了一定的工作:
1、加强平时书写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安排字的结构。利用写字课来加强书写训练,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有效指导。
2、进行作业评比,不定期进行作业评比,从书写美观上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其他学生。
3、进行书法比赛,评学书法小标兵。
4、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等级评价,一方面学生想要给自己评优就必须认真书写,有了良好的书写态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信。
5、本学期学校、镇里对学生的读写姿势及书写美观进行考评,我也利用次机会,对学生的读写姿势及书写美观进行训练,对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行教育,激励学生做到最好,学生很给力。
通过书写训练,我觉得学生的书写规范度也提高了许多,美观度也加大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认真的书写态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增强了自信心。看着一本本书写美观的作业,心里无比畅快。
第五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
半学期以来,我始终不忘“一定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几乎篇篇课文的第一教时教学中都让学生在读书中度过的。要求只有两个:
一、是把课文读正确;
二、是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每一次读课文时,都一定要把笔拿着,随时圈画、作记号。起初几乎是强制性地要求执行,渐渐地学生习惯了,不由自主地做了起来。
如今,我惊喜地发现,在我第一课时的课堂上,学生们‘有事做’了,他们自觉地认真读起了课文,时时拿着笔,他们自动地拿出了字典,他们主动发问了,问同学,问老师„。当我检查读课文时,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令我生气、令我失望了。于是,我觉得这种方法似乎是可行的,比起以前我总是范读一遍想让他们学这种做法强多了,效果也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