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时间:2019-05-15 12:1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社会学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社会学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第一篇:从社会学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从社会学看《贫民窟》

第一次看到这个电影心里很震撼,中国似乎是没有这样的地方的,如此拥挤和脏乱。也许中国也有很贫困的地方但绝不是如此的。这样的场景我不懂是现实还是虚构。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是存在贫民窟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个难以忽视的现实。而贫民窟的居民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是众说纷纭的,有的人认为电影中的场景就是印度贫民窟的现实,也有的人说印度的贫民窟是一个和谐的小社会,在那里,人民享受免费的医疗,免费的教育,人民过着很安逸的生活。现实怎样我无从去追究,但是从电影来看,印度的贫民窟折射出社会百态和人间冷暖。

首先,我认为贫民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贫民窟呢?因为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太大了,而且政府似乎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我很难想象高楼旁边是废墟,奢侈周围充斥着贫困。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为什么少数的富人却能够占有如此庞大的社会财富呢?为什么有的人脚下是黄金而有的人脚下是淤泥?诚然,这个社会所必然存在的就是矛盾,各种的矛盾。在印度,穷人和富人之间就存在着极大的矛盾。而矛盾的根源就在于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记得在一个节目中有个印度留学生说,印度存在贫民窟,这已经是一种常态。孟买之所以受到更多的关注是因为这里所聚集的财富太多了。各种的国际交易都聚集在此。有财富必然有不公,有不公就必然有矛盾,也必然有罪恶。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个城市是多么的肮脏和不堪。我认为,虽然贫富差距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富人可以富裕,但同时也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国家可以对富人增收而充裕国家财政。而国家财政的充裕就可以完善贫民窟的各种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科学等。社会的安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而社会怎样才可以安定呢?人民要过上令自己满意的生活,即使生活在贫民窟中的他们也是希望过上好的生活的,我相信贫民不会为了高楼而反抗,他们只会为了面包而奋起。如果连他们希望温饱的要求都不能满足那么这个社会迟早会面临着穷人和富人矛盾激化而导致各种冲突的现状。没有人愿意看到但却没有人试着去改变,去协调。曾今的社会是一个天平,即使有所倾斜但却是可以承受的,但现在的倾斜,我相信不是社会这个天平所能接受的,在这样下去,社会必然要崩溃坍塌。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在贫民窟里,孩子所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中国有句话,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而在贫民窟里,孩子是什么?是街边的小混混,是可以买卖的赚钱工具,是可以随意被虐待的人。试问一个国家将他们的希望放在这里成长,他们会怎么样?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电影中警察粗暴地对待孩子,老师也只是应付性的上课,甚至孩子可以随意的不去上课。纵然印度的国情和中国不同,但我想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应该引起重视吧。尤其是当今的国际社会的竞争早已不是武力的斗争,而是软实力的较量。如果一个国家的下一代连基本的教育权利都不能享受,那何以指望他们能够引领国家未来的步伐。贾马尔的遭遇固然是特殊的,但我们从他的遭遇中是否也可以看到印度的孩子,少年,青年所面临的一系列的不幸。孩子的成长依赖着各方面,社会便是其中之一,社会所应该承担的就必须承担。但是电影给我们的信息似乎并不是这样,电影中的少年们,家无所依,衣食不饱,还要遭受人口贩子的虐待,不能接受教育,不能拥有尊重。其实在安全都没有办法确保的情况下,谈这些就更是遥不可及了。这样说来,贫民窟的存在对于孩子们是不是也是一种恩赐呢?也许吧!但这样的恩赐是多么的廉价啊。政权,国家,社会所存在的价值不就是为了人民的生活,为了孩子的未来。但是,社会没有做到,他们的方式和付出的努力对于仍然生活在垃圾堆里的孩子和人民显然是不够的。而改变这一现状的希望们却正困在这样的泥沼中,所以,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这部电影,也许结局是美好的,但是没有让人看到希望,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贾马尔,不是所有人都会那么幸运,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的一百万。即使是贾马尔,即使他真的拥有了那一百万,他的未来,他的人生就可以一路美好吗?贫民窟,这样一个可怕的存在究竟还会淹没多少孩子的未来呢?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宗教纠纷。电影中贾马尔的母亲死于宗教纠纷,而且贾马尔和哥哥也失去了在贫民窟唯一的家。前面的种种不幸比起失去亲人家园又算得了什么呢?宗教纠纷已经是历史悠久了,但是在当今的社会,很难想象会有如此激烈的武力冲突。甚至导致无辜的市民因此而丧命。贾马尔的每一次回答都是以他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的。痛苦是他能够记住这些东西的唯一原因。而那次是去母亲的经历无疑是最惨痛的一次。生活本来平静如水,但是这样的意外说来就来,甚至在没有任何反抗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生命。贾马尔的母亲就是一个活生

生的例子。宗教是代表着信仰,如此神圣的东西竟然成了杀人的凶器。情何以堪啊!为什么会这样?是野蛮?是执着?还是政策漏洞?应该都有吧。宗教,曾今夺走很多人的生命,而如今它的利刃又再次伸向了可怜的人们。最可惜的是,贾马尔的母亲只是无辜被卷入了这样的纠纷,其实像贾马尔的母亲这样无辜惨死在宗教利刃下的人又事何其多呢!就算宗教信仰不同又怎么了,种族问题都能被包容,为什么宗教就一定要通过血腥杀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而且在宗教斗争是没有警察,没有任何人出来保护人民。这是为什么?警察却在满大街的抓小孩。这不是很讽刺吗。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是多么的可笑。又不得不提到政府,每个人的信仰自由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这是政府的义务,可是政府却能容忍宗教之间的相互残杀,这样的残杀甚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不安。政府难道不该做什么吗?还是说贫民窟人民的生命不在政府所关心的范围内呢?但愿不是因为这个。

有人说这个电影是无数的巧合堆积起来的一部电影。想想它也是用无数可笑堆积的一部电影。警察用来对付人民,金钱用来娱乐大众,孩子用来卖,甚至在外国人面前不顾国家形象殴打国人。印度是怎样的国家,又是怎样的社会,电影也许有所夸大。但是就电影而言,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是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第二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篇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少有的一部印度电影,商业模式下的电影,过多的追求了票房而往往忽视了对人的感动。

任何一部好的作品,无不来源于现实的生活。现如今,仍然有数以百万计的印度人没有脱离赤贫状态。他们居住在大城市的周边,去享受不到该享受到的尊严和繁荣。混乱不堪的居住环境、无法保障的生活条件,以及世人的冷漠眼光。

首先,请允许我忘记主人公的名字。我想名字永远只是一个符号,只是他人认识你的一个手段。你以前叫张三,现在叫李四,但你依然是你。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无法复制,那就是童年。这个阶段是人类最纯真的时代。可以没有棒球场,但不能没有快乐。他们在一直奔跑着,是为了逃避残酷的现实。这其实是社会的悲哀,或者是印度社会的悲剧。其实你永远都不能去评论一个国家,因为你永远不会了解她,即使是你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在贫民窟,警察是不关注贫民的生死的,抑或许他们更期望这么多的贫民可以在一夜之间消失。最悲惨的地方必定会有最悲惨的事情,主人公的母亲成为了宗派斗争的牺牲品,而他们自己仅仅为了生存便成为黑社会盈利的工具。

这个世界,富人几乎是拥有一切的。他们坐奔驰、开宝马、游泰姬陵,心理却想着看到最为美好的印度。但是现实总是可怕的,真实的印度其实就是数万人聚集在一起洗那些其实不需要洗的衣服和瞬间被拆分的一辆名车。有钱人拥有自己的宅院,拥有自己的厨师,出入寻欢作乐的场所,掌握部分或者大部分穷人的生死。我可以说,在人人仇富的年代,坏人就是富人。只有他们懂得如何获取金钱,如何出卖良心。贫穷的人是容易被欺骗的,因为他们的需要实在太微不足道,一盘子羹饭就是他们的全部。当然,贫富的转变只在一刹那间,只要你足够坏,足够没有良心。但忍耐超过一定限度,任何人都会爆发。到那时,生命就没有意义了。杀一个或杀一百个的现实意义是一样的。要生存,那么必须要战斗。

爱情呢?很纯真。爱情永远会使人迷惑,它让人毫无理由的追寻,也许并不是为了什么结果。喜欢一个人还需要什么理由呢?爱情,让人迈出第一步,然后鬼使神差的迈出更多的步。无论天涯海角,只为把那个人追寻。等待也许是痛苦的,但至少你是在怀着一份期望在痛苦,这也许就是爱情的意义吧。倘使你等的那个人没有来,那么你失掉了整个世界。其实在爱情面前,金钱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要维系这份爱情,金钱确是万能的。

当孟买不再是孟买,但爱情却依然是爱情。当然富人不会这么早的消失,那么穷人也一直存在。死亡,斗争。然后还是死亡、斗争。

篇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不常看有关印度人的电影但昨晚我从十点看到整整十二点,又一次被震撼。贫民杰玛是如何变成百万富翁的,这是首先吸引我们的问题。有点雷的答案是,他是通过参加印度版开心大辞典节目来获奖的。为什么?待续…贾马尔·马里克(戴夫·帕特尔饰),来自孟买的街头小青年,现在正遭到印度警方的审问与折磨。原因是贾马尔参加了一档印度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直播节目,这个节目可以使人在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然而就在他面对最后一个问题之前,主持人却揭发他作弊,原因是贾马尔并没有选择主持人在休息时间时给他的答案,这不合乎情理,贾马尔当然矢口否认。

在解释为什么能完美答对每道题的同时,贾马尔的生活也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他讲起了认识的一位宝莱坞明星,在一宗教冲突中丧生的母亲,以及他与哥哥沙里姆如何认识了拉媞卡(芙蕾达·平托饰),他一生的挚爱。

三个无家可归的年轻人被一所孤儿院收容,每天以乞讨为生。但是孤儿院的负责人却想弄瞎他们的眼睛以增加乞讨收入,于是他们逃走了。在他们爬火车时拉媞卡因为跑的慢而被落在后面,火车上的沙里姆本来已经抓住了她的手,却突然在一瞬间故意松开了手,眼看着拉媞卡再被孤儿院的人抓去。兄弟俩在泰姬陵附近暂时住下来,贾马尔以给游客提供导游服务为生,而沙里姆则与街头混混趁机偷取旅客的财物。

但是贾马尔对拉媞卡的思念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最终他说服沙里姆一起回到孟买寻找拉媞卡,可是一系列的变故使得他虽然见到了拉媞卡,却再次失去了她──她被黑帮老大夺去;而兄长沙里姆也成了黑帮的一员。

于是贾马尔想到了来参加这个电视节目,因为他知道这是拉媞卡最喜欢的节目,她一定会看到他。此时,贾马尔凭借他那传神的生活经历破掉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隔在贾马尔与2000万卢比之间的,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警方认为贾马尔的故事“虽然怪诞,但貌似有理”,于是放他回去继续参赛。拉媞卡果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他,沙里姆此时也幡然醒悟,给了拉媞卡车钥匙与电话,催她快去找贾马尔。最后一个问题是“请说出三个火枪手的名字”,贾马尔并不知道,于是他使用了电话求助。电话打给他的兄长沙里姆,接听的却是拉媞卡。贾马尔听到她的声音固然兴奋,但可惜拉媞卡也答不上这个问题。于是贾马尔猜了一个答案……而此时沙里姆为了能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与黑帮老大同归于尽。

那天晚上,贾马尔与拉媞卡终于在火车站相见。他们忘情拥吻,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时候,写一篇国外电影的影评于我个人是件会有些犹豫的事,因为人类的感情虽然共通,但另一个社会的文化毕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我相信我们一些电影专业人士对很多西方电影的理解,恐怕还不如西方的很多普通民众,因为那是人家自小浸淫于其中的,比如说《布什传》,我们的专家再钻研,恐怕也不如一个美国老百姓感受更深。就好像《英雄》(电影版、美剧版)《十面埋伏》的色彩和东方元素能唬住不少老外名家,但片中人物的满口胡说八道却瞒不了我们没有多少文化的老百姓一样。对异文化的误读有多大,看看美国教授写的金庸小说的书评就知道了。

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却很有意思,第一,它由一个英国导演拍摄一个完全印度的电影,而在文化表现上极自然,绝无生硬之感。第二,它由中国影迷看来,又如此感同身受,毫无隔阂。

第一个问题,电影结束之后有段和电影无关的歌舞表演,由片中的男女主角领头,一下子脱离了全片的写实氛围,让人想起印度风靡世界的代表片种歌舞片,让我猜想丹尼·保尔有可能是印度歌舞片的影迷,就像昆汀是武士和功夫片的影迷一样。现代东方文化在西方很吃香,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更是有不少拥趸,比如赫赫有名的涅盘乐队,比如理查德·阿滕伯勒会拍摄 《甘地传》,比如大科幻家凡尔纳从小就向往印度,他的《海底两万里》的尼摩船长就设计成印度人。

第二个问题更好解释。今年我看诗人西川的书《流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有句很传神的话,“印度是一个把所有社会问题用放大镜放大的中国,所以要了解中国,去了解印度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大意)所以我们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很多情节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诱骗儿童,训练并将其致残成乞讨工具的丐帮集团。方兴未艾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之类的综艺节目(顺说一句,你看许冠文70年代的喜剧,里面已经有对这类节目的讽刺,而我们不过晚了三十年而已)。虽然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仍然腐败横行阶级分立的社会现实,还有经济腾飞,宗教冲突等等。

所以看片的过程中,我时常误以为自己在看一部中国电影。通过讲故事来引出一个人的大起大落的一生的叙事方式,如《南海十三郎》;从质朴的乡村文化到经济腾飞的现代社会的巨变,如《恋恋风尘》、《风柜来的人》(兄弟俩在未建成的高楼上往下看的场面,像极了《风柜来的人》里几个少年被骗去楼上看电影的场面);人的一生带出整个历史的变迁,动荡,则如《悲情城市》。

诚如西川所说,印度是中国的一面镜子。因此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才是愤青们常挂在嘴边的,“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看”的一部电影。感谢丹尼·保尔,他以一个局外人不带偏见和局限地拍摄了一部东方电影,而能令另一个国家的东方观众为之感动,受益。

丹尼·保尔之涅盘

我以为这是丹尼·保尔最好的作品。

它不像《猜火车》般只是迷恋于电影技巧的炫目,影像感的新奇和敏锐,也不是像《28天》系列般,在一个架空的世界里,极尽黑暗残酷的挑战人性与道德所能承受的极限。

这些作品也是很好的作品,但仍然还只是小格局里的好作品,只见到作者的才气,锋利,但还看不到作者的胸襟,情怀。

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丹尼·保尔首度具有大气平和气度的电影。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的叙事,悬念从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的方法,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有史诗片式的大格局,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有丹尼·保尔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锋锐和透彻。

从这一点来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是丹尼保尔与编剧赛门·波弗伊的一次完美合作,后者填补了前者一贯在故事性,人物塑造方面的不足。赛门·波弗伊是《光猪六壮士》的编剧,对弱势人群的关怀在他的作品中一脉相承。

以《猜火车》成名的丹尼·保尔,在本片中完成了他在电影事业上的一个飞跃,在我看来不亚于拍《群尸玩过界》起家的彼得·杰克逊,忽然拍出了《指环王》。犹如印度宗教中的比拟,这是丹尼·保尔的涅盘之作。

篇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可能许多看完电影的人说,这是一部讲述贫民窟少年贾马尔爱情的电影,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原因是,爱情在这部电影里只是起到了两个作用,一个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结构线索,正是依靠贾马尔对拉提卡的相思之情来结构故事,才把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流水账似故事片段串成了一个艺术整体。爱情更是主人公贾马尔永不放弃,最终选择参加“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节目的动机,它把故事推向了前进。二是作为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甚至不认得几个字的贫穷青年,贾马尔对爱情的执着,就代表着他对生命的执着,而爱情,在这里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是主人公对自己所有人生理想的寄托。之所以这么说,并非臆想出的结果,我们可以反观整部电影的人物构成,我们可以说贾马尔是怎样怎样的性格,他哥哥萨利姆如何如何的人物,可考虑到拉提卡时,我们却没有什么特定的印象,她的人物性格并不鲜明,只能模糊地说,她善良,美丽,深爱着贾马尔,其他的一切比较细微的特别之处,我们似乎并不能说出来。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编剧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就没有投入浓墨重彩,这就导致了拉提卡这个全片的女主人公虽然出场次数很多,可是并不是影片的重心所在,以至于她的形象比较单薄,只是个美好意象而已,不是非常立体的人物。

但说到贾马尔的哥哥萨利姆,他在整部影片中的出场虽然与拉提卡比起来并没有很大的优势,可他性格的鲜明性和在影片中起到的艺术作用远远超过了拉提卡,甚至他的圆形性格与影片中的一号主人公贾马尔的扁性性格相比也要有分量的多。所以我认为,这部影片的隐含的线索和中心,实际上是两个从贫民窟里走出来的亲兄弟,为了生存,有了不同的人生选择,所以才导致了他们最后不同的结局。

大哥萨利姆从小机灵聪敏,一心想出人头地,成为百万富翁,弟弟贾马尔心地善良,除了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其他一无所求,兄弟两人有着截然相反的追求,但却惊人地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不想成为百万富翁的弟弟最终通过机缘巧合成了真正的百万富翁,而哥哥却躺在金钱的泡沫里,永远闭上了眼睛。难怪导演在电影的一开头,就用哥哥在浴缸里撒钱这个应该发生在影片最后的镜头,刻意地放到了前面来表现哥哥的人生目标。纷纷扬扬的纸币是哥哥命运的绝好象征。

主人公贾马尔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被影片渲染得感人至深。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从不放弃对心中圣洁化身的拉提卡的追求,无论是金钱的诱惑,还是生命受到威胁,都没有窒灭他的所求。在看到自己心爱的人被哥哥抛弃时,一向尊重哥哥的他怒不可遏。他参加百万富翁的节目,不是为了成为百万富翁,而是为了寻找拉提卡。他的性格是那样单纯,他的心灵是那样干净,这简直就是作者富有诗意的创造,寄托着作者对美好人性的无限渴望和对世俗对人性美的冲击的深深忧虑。银幕上这样一个简单、率直又可爱的个性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垂青”,他时常说的一句“It's our destiny.”(这是我们的命中注定),更引来了无数粉丝的尖叫。的确,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拥有这样美好心灵的人都是很值得我们尊敬的,但在他没有成功以前,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人看作为是“一根筋”。

但相对于贾马尔一根筋式的执着,在电影里,我更喜欢萨利姆这个角色的安排,编剧在对这个人物的设计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因为他亦正亦邪的个性,因为他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说他正,是因为在贾马尔遇到危机时刻,他是拯救贾马尔的英雄;说他邪,是因为贾马尔与拉提卡一直未能如愿的感情,就是因为萨利姆直接或间接地关系造成的,是他在考虑自己生存质量的时候,无情地把拉提卡推向了苦难的深渊。他是这个故事的始作俑者,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也是最终给这个故事画上一个句号的关键人物,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萨拉姆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发动机。

这部影片中,有关萨利姆最精彩的设计,就是他作为一个城市贫民“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和这个雄心壮志注定无法实现的矛盾。首先,从萨利姆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敢闯敢干,手腕有时候可以说是很绝,头脑机敏,行动灵活,绝对是一块可以成就大事的好料子。但他在想要获得利益向上爬的同时,却常常与自己弟弟的利益相矛盾,在这种矛盾中,他做出不同的选择,大多数选择都是有利于自己,而背叛了弟弟的,但每每在关键时刻,他都成了贾马尔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贵人。

第一次矛盾,贾马尔不惜跳入屎坑赢得了明星珍贵的签名照片,为了挫挫弟弟的锐气,也为了挣点私房钱,甚至还有一点孩子内心深处攀比和恶作剧的心理,他偷偷卖了弟弟的照片,这一次冲突,贾马尔的损失不大,但只是从这一点小事中,就为以后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矛盾,当萨利姆和贾马尔被诱拐到了马曼所开的“孤儿院”时,萨利姆凭借自己的勇敢和聪慧,成为了孩子王,也同时被马曼看上,选择为他自己的爪牙。在萨利姆把一群流浪儿管理得服服帖帖的时候,他与广大的孤儿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而与贾马尔的矛盾也是必然的。编剧在设计他们之间的矛盾时,使用了拉提卡,把她放到了矛盾的冲突点和制高点上,使拉提卡再一次成为贯穿主线的人物。萨利姆想要把婴儿交给拉提卡带,说:“拉提卡,今天你负责带他”,拉提卡说:“我不带”,这时候,萨利姆的权威受到了质疑,作为一个小头头,他一定要让拉提卡服从,于是他说:“抱着吧,这是为你好,有小孩可以要双份。”冲突产生了,萨利姆的命令和拉提卡的意愿产生了矛盾,这时出面的,就是既喜欢拉提卡,又是萨利姆弟弟的贾马尔,他在这两人中,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关系。贾马尔说:“她说了不想带。”当时的贾马尔,决对不是萨利姆的对手,而且萨利姆也必须以牺牲弟弟的利益,才能在孩子中树威,所以,他斩钉截铁地说:“你少说话,贾马尔,接着,不然我把他扔了。”这样,迫使拉提卡接受了萨利姆的建议,再一次的争锋中,萨利姆的名利观战胜了兄弟情。

第三回合,在马曼想弄瞎贾马尔的眼睛的时候,萨利姆有两个选择,是继续留下来充当马曼的走狗,还是帮助弟弟脱险。第一种选择,他可以完全取得马曼的信任,因为他是以自己弟弟一辈子的幸福为赌注的,第二种选择,他会失去现在争取到的一切,但可以拯救弟弟于水火,小小年纪的萨利姆没有犹豫,他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拯救。这一次,人性的温暖和血亲至爱不可分割的联系,把萨利姆一直出人头地的信仰成功推向了深渊。在这个细节当中,导演充分展示了哥哥性格的复杂性,把一个向上爬又没有泯灭人性的艺术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

第四回合,哥哥哥弟弟在逃上火车后,萨利姆本来可以拉住拉提卡的手,把她救上来,可是他没有,理由只有一个:在萨利姆眼中,没有什么可以比生存更重要,当时他和贾马尔吃饭还是问题,再带上一个小姑娘,实在是个累赘,于是,再次的松手后,他再次选择了生存这个第一要务。在这个细节中,萨利姆人性中利己的东西表露无遗。他要摆脱自己的穷人身份过上富人的生活,没有什么能阻挡他这一人生目标,拉提卡当然更不可能。

第五次矛盾,在救出了拉提卡后,他们三人去酒店大吃大喝了一场戏,萨利姆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他想到了弟弟的“恋人”,于是,他用枪指着贾马尔,逼他就范。这是全剧悲伤的起点,世间最痛苦的不是被敌人残害,而是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在欲望与亲情中,年轻的萨利姆做出了一个也许令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

第六次矛盾,是比较隐含的一次矛盾,在多年以后的重聚下,贾马尔找到了哥哥萨利姆,萨利姆让弟弟回自己的寓所,但他选择了向弟弟隐瞒拉提卡的所在,因为那时候,拉提卡已经成为黑手党老大贾维德的情妇。这一次决定,萨利姆是为了贾马尔好,是出于对弟弟的爱,他不希望他平静的生活再受到任何干扰,因为区区一个女人,远比不上他对贾马尔亲情。此刻的萨利姆,是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最帅气的时刻。

第七次矛盾,贾马尔想带着拉提卡远走高飞,被萨利姆和贾维德的爪牙抓了回去,我们可以设想,当时并不是萨利姆情愿的,也许不是他主动要带头的,但大势所趋,他必须这样做,于是,他的选择,我们可以从上面第六条矛盾中同理得到,这并不是萨利姆故意造成的,而且,即使他们逃跑,能逃过贾维德的手掌心么?如果那时再被抓回去,贾马尔还有活命么?现在,至少是萨利姆带人去追他们,他可以控制局面,至少使贾马尔不至于被连累,随着年龄的增长,萨利姆其实越来越在乎这个弟弟了。

第八次矛盾,也是全剧的高潮,面对着一个为了拉提卡,用尽一切方法都想要找回她的亲弟弟,他要怎样做?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个落寞的萨利姆形象,从前的他,都是意气风发地去干自己想要干的事,但当看到弟弟出现在了电视上,他开始怀疑了,自己所有的人生信仰瞬间崩塌。他想要出人头地,他想要挣钱,他想要当百万富翁,同时,如果没有拉提卡的介入,这对兄弟原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拍档,他们一起逃跑,一起在火车上偷东西,做小生意,为了生存,一起在泰姬陵当导演,偷人家的鞋子。我不相信萨拉姆不记得这一切,在他眼中,这个弟弟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他虽然时常欺负他,做一些小恶作剧,但他深爱着唯一的弟弟,他想让他快乐,让他不要与黑手党扯上关系,于是,他一次又一次选择了放开贾马尔的手,实际上是在给他生的机会,快乐的机会,但直到那一刻,萨利姆突然明白,原来,对于贾马尔而言,所有的人生追求并不是过上富足的生活,并不是有一个百万富翁的哥哥,而是拉提卡。那一刻,萨利姆一定在内心嘲笑自己,怎么一直都不了解弟弟的需求,原来自己做的一切都是错的。于是,他安静地说了下面这段话:

萨利姆:那个家伙,他从来都不放弃。从不会。真是个疯子。(给拉提卡车钥匙)走吧。

拉提卡:但是……

萨利姆:只管走,机不可失。

拉提卡:他会杀了你的。

萨利姆:他那儿我来摆平。(开门)

拉提卡:萨利姆。我不能……

萨利姆:你别无选择。(交给拉提卡手机)这个你拿着。原谅我所做的一切。(望着远去的拉提卡)好好活着。

在这一段中,萨利姆成为了真正的萨利姆。看着电视里的贾马尔,萨利姆心中是感动,是懊悔,是骄傲,他虽然嘴上说“他是个疯子”,但实际上对能有这样一个灵魂圣洁的弟弟,他发自内心的骄傲。他让拉提卡走,他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导演特意给了打电话的贾维德一个特写,表明了萨拉姆内心的挣扎和害怕,他知道那意味着死亡。但作为一个男子汉,他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他说“他那儿我来摆平”,同样是气势如虹,萨拉姆做事从不需要解释,他不希望弟弟担心,于是,他说:“你别无选择”,的确,拉提卡的每一次选择实际上都是萨拉姆替她做的,无论是好的,或是坏的,他这句话的潜台词,分明是在托付拉提卡,好好照顾贾马尔,他是我唯一的弟弟。“原谅我所做的一切”,既是对拉提卡说,也是对远处的弟弟贾马尔说的,那一句话里,包含的是兄长对弟弟的爱,是父亲对儿子的爱,是长辈对晚辈的爱,是对自己血脉另一部分的爱,他让拉提卡好好活着,也正是让贾马尔好好活着。当他躺在装满钞票的浴缸里时,他生平的两个愿望都得到了实现:第一,他想成为百万富翁,他此刻拥有了钞票,他温柔地触摸着它们;第二,他想要成为弟弟的保护神,他要弟弟过的好,看到他和拉提卡能够团聚,这个愿望也实现了,他的人生得到了升华,他的完美旅程结束了。

萨拉姆是影片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他对亲情的挚爱,是对美好人性的呵护,他对富翁的追索和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是他人性的裂变,是人性恶战胜了人性善,他用自己的生命人弟弟与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他人性的回归,是人性善战胜了人性恶。作者通过塑造这个形象,是对穷人尊严的呼唤,更是对人性力量的渴求。

回想起电影一开始,两人在贫民区里奔跑着的情形,那时,他们很穷,但他们有妈妈,有家,有地方可以上学,有朋友可以玩耍,那应该是电影的起点,也是电影的重点,活着,有所追求,那是最幸福的。而这两兄弟的百万富翁梦想,也在他们惺惺相惜和互相伤害的过程中,渐渐变成了记忆总最美丽的珍珠,留给观众们最美的享受。

第三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观后感

那些丢在贫民窟中的心

——读《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学院

#####

#####

#######7886

那些丢在贫民窟中的心

——读《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我第一次看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在一次坐公交车,看到车载电视上正在放着,不禁被它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后来了解到之前,闻听荣获奥斯卡八项奖,观后,不仅赞叹,更是感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我不愿错过一秒钟的电影。

手机客服中心的勤杂工小伙子贾马尔参加电视问答节目,并且一路过关,眼看就要拿到最高奖金--2000万卢比(大概三百万人民币),主持人诬陷他作弊,他被警察逮捕并使用殴打和电刑逼供,他不肯屈服,并且完美地反驳了针对自己的诬陷,最终警察只好让他继续参赛并赢得了最终大奖,成为了贫民窟走出的百万富翁。

贾马尔答对了所有的题,是因为他恰好知道。当然也因为在关键时刻他依靠诚实歪打正着,最终成就童话。这个答题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寓言:不要忘记你的过去,也许正是它可以成就你——那怕这个过去很糟糕——问题在于,即使我们把所有的过去都牢记,也不一定能答对所有的问题,即使都答对了,也不见得会有奖励。

在这部电影中,没有过多的暴力与色情画面,黑暗却表达得淋漓尽致。被诱骗的儿童,致儿童残疾、训练儿童乞讨的集团,贫富的两极分化,宗教冲突,经济腾飞,每一处光鲜或沉重的外表之后,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导演一一用镜头给我们展现,等待着世人去深思及解决。

还记得那些撕开真相的台词吗?

贾马尔在警卫的拳脚之下对那对美国夫妇旅客所讲“你想看印度最有代表性的东西,这就是了!”

贾马尔在回答“摩罗神右手握着的是什么?”问题中讲到“如果不是因为宗教冲突,我的妈妈不会死去。”

等等,许多„„

故事用倒序和插叙的手法,讲述了贫民窟里走出的三个小孩子的成长和归宿。他们是哥哥萨利姆,弟弟贾马尔,还有和他们一起漂泊的小女孩阿缇卡。剧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哥哥萨利姆的果绝与贪婪,残忍与最后的义气;弟弟贾马尔的苦难与善良,纯真与真诚,还有那一点点的浪漫情怀;少女拉提卡的美丽与勇敢,智慧和追求,每一细节的微小都透露与指责着这个社会的残酷与虚伪,刺痛世人的神经,震惊世人的灵魂。

人的欲望是真实和强大的,要对欲望建立起正确的态度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基本欲望得到满足。虽然富有可能让人堕落,贫穷可能让人奋斗,但我们知道,贫穷比富有更能产生罪恶。多年后,在黑暗的地下通道入口,已经眼盲的童年玩伴将歌唱得凄婉动听,不用眼就可分辨不同面值的美元。终于,他们都长大了,时间将他们刻画成了不同的样子。而命运最早的分岔竟是,他比其他孩子唱得动听。

贾马尔也一直唱着一首歌,那首歌就是儿时的拉提卡。他依赖着过去,尽管颠沛流离,支配着他的依然是对拉提卡的牵挂和不安,而他的生活目标是找到她。这个信念像是黑暗之中的一道微光,是一种注定,最终将它引向光明之地——去参加那个让人做梦的节目。他在万众瞩目之下接受最初的嘲笑与煎熬,不过是为

了找到她——她也许会看那个节目。这一点让人们看到人活在爱里的勇敢和执著,它是稀有的,他是爱的强者。

关于金钱,被谎言蒙蔽的世界,贫富差距孳生的罪恶,善良与美好的较量,一幕幕,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底,让我有丝丝的忧伤和沉重。不能忘记贾马尔那刚毅诚实的眼神;不能忘记黑暗中拉提卡孤独的奔跑与伫立暴雨中无助的身影;不能忘记萨利姆满身覆着金钱,躺在浴盆中持着枪,倾听弟弟的胜利与等待自己死亡的欣喜与果断中。影片的最后,导演安排了萨利姆死在自己一直渴望的金钱中,同样,也死在对弟弟不舍的追求与坚毅性格的钦佩中,更是死在对善良与正义的回归与赞许中。

最美丽的结局,导演赋予了真诚的贾马尔。火车站台上,贾马尔等待着拉提卡,围着长长金黄色围巾的拉提卡也在寻找着贾马尔,他们终于再次紧紧地拥抱,永远不会分开„„

看这部电影,如饮苦咖啡,大半杯下肚,感觉难以承受,只好加一点糖喝完最后的部分。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不同的轨迹,却又富有各种激情。而在各种诱惑和黑暗中,我们是否能够坚守住心中的那份良知,捧起心中的那份爱,担负起那份责任,我想,从贾马尔的身上,我们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学院

### 文管####

####

第四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1—2012学年第课号: 056R31AGQ课程名称: 奥斯卡获奖电影赏析改卷教师:学号:116070071姓名: 丁机鹰得分:

可以跳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贾马尔与拉提卡间的真挚的爱情以及哥哥萨利姆对弟弟的爱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然而我想说,震撼我的不仅有他们的亲情爱情还有他们一生苦难的经历。看电影时我就想,如果是我,我有没有可能继续生存着,我是否有勇气跳火车,抢东西。。。被打了也只是坚强的用水来抚慰伤口。一直都觉得贫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人的方式,就像我小的时候,就是因为家境的贫穷所以才会让今天的我踏实勤奋,有时候,很感谢曾经的贫穷,那真的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但是,当贫穷超出一个人驾驭能力的时候,它真的还是一种财富吗?也许,大家会说正是这些曾经的苦难才让贾马尔最终成为百万富翁,拥有最真挚的爱情,亲情。但是,我真的觉得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那种比狗还卑贱的生活,那种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未来,有没有明天的生活如果是我,我熬不过来,我没有那么坚强勇敢,我可以学着在自己受伤的时候自己舔舔伤口,但是我没有办法在看不见光明的黑暗中舔舔伤口然后再勇敢的站起来。所以,我觉得,无论贾马尔还是萨利姆还是拉提卡还是那些和他们一样坚持着的人都是伟大,即使他们对他人对国家对世界都没怎么做出贡献,甚至还造成了混乱,可仅凭他们在枪林弹雨中走过变足以证明他们的伟大,就像那些伟人一样。废话到此结束(虽然我知道不该写,可是我还是想分享)。下面是正文。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这部影片中出现的配乐的一些感想。首先我想说不管是主题曲还是片尾曲还是插曲我都听不懂,但是我可以感受其中的旋律,我相信有时候一首歌不是美在歌词而是美在旋律,美在它与情景的完美结合。影片正式开始时是贾马尔与他的朋友们在飞机场玩,这个时候背景音乐我自我感觉是从低沉悠缓然后再逐渐随着伙伴们欢呼着贾马尔接球而音调升高,音量变重,然后突然被一架飞机给打断,我个人觉得这架飞机的出现很成功的打破了原来和谐的场面,很自然的引出了之后小朋友的失望,城管(暂且称之为城管吧!我也不知道正确的该叫什么)的出现,不和谐音律的出现自然要引出不和谐的画面。这以后 有是小朋友与城管玩的一个类似于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画面随着孩子们的跑动而切换。一开始是一种类似于中国鼓的一种节奏感比较强的乐器演奏的一段配乐,然后,先是主题曲《jai ho》然后是插曲《o saya》。当插曲出现后那段节奏感比较强的配乐就完全消失了,而这首插曲,有一点点像rap,调子很欢快很轻松,同时这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很好的与印度的民族风情结合在了一起,有一种相得益彰的感觉。在穆斯林到来他们逃跑的时候同样用了孩子们躲避追捕是一开始的那段音乐,只是由于环境的不同在节奏上明显加快了,音量也提高了,小小的改动却很大幅度的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同时还有一种比较清脆的乐器出现了,我想可能是因为小女孩拉提卡吧,因为这种声音虽然有些清脆但却带着一点点的忧郁,很符合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女孩的心理与性格。不知道只有雨声的夜是不是带给了观众更为凄凉的感觉。萨利姆泼了那个坏人以后背景音乐顺势迅速由轻到中响起,很显然,这段音乐除了节奏很明显外还让人感觉有些紧张还掺杂着些许落寞,紧张烘托的是情景而落寞烘托的则是孩子的心境。音乐在最后拉提卡奔跑的时候达到最高峰在萨利姆放手后结束,与此同时响起了忧伤的据说叫做《Latika’s Theme》的曲子,但是是低吟,陪着拉提卡在夜幕下微光中的身影,整幅画面更显凄凉。同这首曲子也在我们男女主角在最后火车站站台相拥时,悠扬的再次响起,而他们过往的生命瞬间纷飞成无数画面。这

音乐是哀婉的,可又有无限绝望过后希望突然降临的惊喜。是对男女主角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最好的述说。我不知道那段他们在火车上生存的日子在被发现前与他们而言是否是最平静最幸福的,但是那段音乐确是整篇中最欢快的音乐,纸飞机,是一个童年的象征,或许在这便是对他们童年的解读吧,无论他是以乐景衬哀情,还是其他,它无论在调子还是歌词上都符合了这对兄弟的童年,或许可以称之为另一种诠释吧!之后贾马尔与拉提卡在火车站见面,音乐随主人公的心情而跳动,首次是看到拉提卡时的惊喜与不敢相信,此时的音乐有一种轻轻跳动的感觉,与主人公震惊又惊喜的心境吻合,确认后主人公的心情自然是无比激动的,于是音乐也就随之轻快的跳动可也就在同时黑帮的人来了,所以跳动的音乐自然就渐渐变得节奏越来越快,紧张显然大于了惊喜,说实话,这个地方给我一种警匪片的感觉,他的音乐就感觉是警匪片里打斗的背景音乐,当然只是像,不完全是。网上说还有一首低吟的女声歌曲《Dreams On Fire》。,很不幸,我好像没听到。

最后,我想说这部电影的叙事形式也给了我深刻 的印象,从时间顺序上而言,它不是单纯普通的倒叙或者插叙,用一个专业词汇应该叫“闪回”,可能是我以前没看过这种形式的电影的缘故吧。从时间长度上来讲故事时间的长度主要集中在几段心酸求生路和四次寻找拉提卡。跨越了童年到青年。从时间频率上讲,小时候第一次与拉提卡相识,火车站的相会场景多次出现,加深了观众印象。以在警察局的拷问为序,至于开头结尾以及发展模式,显而易见是以小时候在飞机场的嬉戏开头,以两人在火车站相拥结束,是用目标引导的模式串起来的,始终都以男主角想方设法寻找女主角为主线。同时在整个发展模式中三次延迟了预期结果的出现,先在观众心里上产生了期待而后的延迟自然增加了观众对电影的兴趣。至于整部电影的叙述者,很显然就是贾马尔自己,除了结尾,其他都是他对以往生活的回忆。而整个故事的范围很显然就是我们男主角生活的范围,应该说这是一种限制性的叙述,他能给观众创造更大的好奇与惊讶,我们可以联想那段贾马尔与萨利姆离开后的日子拉提卡是怎么生存的,可以想象被黑帮绑回去的拉提卡又是怎样存活的。最后从叙事的深度而言,由于本部片子采用了闪回额方式,又由于闪回的镜头通常是由一个角色回想过去引起因而被看做主观上的心理叙述,然而,当我们进入会议后,事件则是由完全客观的形式叙述方式呈现,给观众提供了较大程度的主观性,让观众进入角色的额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叙述可以呈现角色内在心理生活的不同深度。从这部电影而言,他从一个电视节目入手,以每个问题为一个契机,根据男主角的回忆,导出了一系列有关男主角寻找女主角及生平的故事,从而反映了亲情爱情的伟大,同时也批判了社会的黑暗。

第五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音乐赏析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是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所执导的电影,于2008年上映,是根据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Vikas Swarup)的作品《Q&A》所改编的。影片开场就有一群脏兮兮的孩子在警察的追逐中在平民窟里四处逃窜,引出事情发生的大社会背景,这时候的音乐以轻快活泼为主,表现出小孩子们的乐趣,接着就转向贾马尔童年时期,此时《O saya》(入围第81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提名)男声独唱响起,它是由用密集的鼓点编曲,带着明快而紧张的感觉,再加上孩童、警察、居民的吼叫声,更能营造出紧张感。与此同时歌曲具有浓重民族特色各种音乐元素都得以显现,再加上一连串画面,很好的完成了对印度贫民窟境况的介绍,呈现出了印度的社会生态,为贫民窟、宗教冲突、种族暴力等的出现做着铺垫。之后在描述男主角母亲惨死,在无情的厮杀中,激烈音乐《Riots》不时响起,带来的是紧张、恐慌、甚至让我们感受到死亡的气息。紧张音乐过来留下的会是我们对宗教、生命等的沉思。之后贾马尔在洗手间看见主持人写在镜子上的答案“B”字母时,儿时在贫民窟追逐的音乐《O saya》再次响起了,这又让人跨越时空联想到另外一个空间,是对贾马尔善良、单纯的性格本质再次强调,为接下来选“D”而不选“B”的剧情做了一定的暗示。

插曲《Paper Planes》入围第51届格莱美音乐奖制作提名,听《Paper Planes》的过程中你会立刻被响亮的枪声所“惊吓”,然后脑海浮现的就是战争场景,营造出复杂的氛围。这首歌作为贾马尔与哥哥在火车上生活段落的配乐。该曲的创作者是曾经在印度Madras生活过、如今美国当红百变风格才女M.I.A。由于M.I.A.的背景特殊,出生于英国,父亲是革命组织创办人,却也因此她流亡于斯里兰卡成为难民。也许是这般的际遇,让M.I.A.的作品有了深度的世界观,她的作品唱出了第三世界人民心中急切的自由渴望,奋力一搏争取向往事物的生活态度,和本影片完满结合在了一起。《Paper Planes》一曲集中体现了这些元素,再加上这首歌的歌词如“sitting on trains”“All I wanna do is And a, and take your money ”都与剧情有所关联(在其后兄弟俩在泰姬陵挣钱的段落就反复运用了这句歌词重新编曲作为配乐),还有加入了枪声的特色编曲,和影片所要表现的这一段落正好不谋而合。因此,导演用这一首歌曲配合叙述蒙太奇手法把贾马尔和哥哥在火车上这一段痛并快乐着的生活做了一个总体的表现,构成了非常精彩的一个段落。

影片中最具有形象代表的人物主题音乐就是《Latika‘s Theme》,这也是本部影片我最喜欢的音乐,它是属于拉提卡这个人物的专属音乐,它代表着拉提卡,特别是为拉提卡形象的塑造和她内心世界情感的表现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剧情的贯穿以及贾马尔的感情线索有一定的表现。总而言之,它称得上是男女主角的爱情见证!这段音乐第一次出现是在种族宗教问题段落结束之后,童年的贾马尔和舍利姆在车厢内避雨,当在淋雨拉提卡得到贾马尔让她进车厢到帮助时出现,而这次出现只是出现了此曲的引子和与此曲相同编曲乐器演奏的变奏,在我看来,估计这就是男女主角爱情的开始。第二次出现在舍利姆带领弟弟与拉提卡逃离时,拉提卡急切想抓住舍利姆的手让舍利姆把她拉上火车,而舍利姆选择从火车上松开了拉提卡的手,使得拉提卡只能落入普奴斯一伙人手中。在松开手的一刻,无伴奏的女声轻柔哼唱《Latika‘s Theme》即刻进入了,无伴奏的哼唱,仿佛唱出了拉提卡极度无助的内心独白。这也是她与贾马尔的第一次分离,轻哼声更显得悲凉。第三次出现是在贾马尔看到歌剧唤起他心中的拉提卡以后的段落中,从此他所追求的不是简单的偷拿骗小混子的生活,而开始寻找一直埋藏在他心中的拉提卡,他开始追求你心目中高于生活的情感。这时候《Latika‘s Theme》开始在伴随各处的镜头画面回荡,就好像拉提卡开始回荡在贾马尔心中,他开始付之于行动在各处寻找着拉提卡。在我看来,这段音乐很有承前启后的感觉。第四次出现是成年以后的贾马尔终于在贾韦德的住处找到了拉提卡,当两人相遇时,《Latika's Theme》再次响起,两人深情拥抱,立刻倾泻对彼此的情感,这一次开始提及了爱情,是两人感情的更一步升华。拉提卡推开贾马尔,音乐戛然而止,从他们两人的情感世界里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贾马尔在贾韦德的逼迫下不得已离开,由此他们定下了火车站见面的约定。最后一次《Latika's Theme》音乐的响起,是影片的结局。在相约的火车站,贾马尔翻过一个又一个月台,而他们过往的生命瞬间纷飞成无数画面。终于与拉提卡相拥在一起。这个世界残酷的超出每个人的想象,但是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坚持和追寻。让观众的情绪达到高潮,营造了最深层的感动。

电影的背景音乐,有着印度的文化特色。虽说音乐无国界,但是一个国度熏陶的音乐终究带有深厚的本国文化特色。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在于,主题明确主线清晰,但是每个细节都很美。节奏有缓有急,层次和条理也非常清晰,而在剥茧抽丝般的叙述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很多巧妙的前后呼应,很多细节,很多台词,很多场景,都很耐人寻味。是个非常耐看的故事。轻快的现代音乐和婉转的印度歌曲穿插着,感觉整个故事古今辉映东西合璧。那些关于印度的风土民情特别美,又完全没有我们印象里的印度影视的铺天盖地到让人有点疲倦的惯有表达手法。影片中音乐精彩纷呈,游离在“喧宾夺主”和“相差毫厘”之间,如果多一点就会让人有沉浸在“宝莱坞”音乐殿堂里的感觉而忽略银幕的风采,而如果少一点也会让电影失去几分颜色,毕竟这一部在很多嘈杂场景里的镜头画面都有音乐来相配不会让人感到焦躁不安。电影 一直都很不“安静”,音乐贯穿其中,无论是有人声的还是无人声的,个个都是量身定做,符合每一个镜头的转换,分秒不差。我相信,影片和片中的音乐,一定会使你大饱眼福,神思飞扬,也会使你重拾久违了的畅快淋漓!

传统的印度节奏,加上迷幻的电子音乐,一边是古老悠远,一边是强烈跳跃.这种搭配非常适合现在整个印度的社会状况.所以不仅在印度里收到强烈欢迎,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所以,无论从音乐的角度还是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说,这都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影片。

下载从社会学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社会学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后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我看过后深有感触的电影,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了这部电影荣获了奥斯卡八项大奖,观后,有的不仅是赞叹,更多的是感慨。......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1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奥斯卡大奖很显然不是偶然,绝对有着必然的因素。那就是金融危机拯救了这部影片,让它顺利在美国达......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1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已经出来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闲情观看,这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能获得高票房与......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

    影片的一开始是一群贫民窟孩子在所谓的“私人领地”里玩棒球却遭警卫(钱权的爪牙?)驱逐的一幕。即使是贫民窟,周遭也是被钱权分瓜的土地。当孩子们在贫民窟土黄色泥屋间,破落的扃......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读后感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读后感一直觉得,电影就像是一个波澜不惊的镜头,通过这个镜头,生活中不经意的细节被悄悄的放大,于是,匆忙的人们缓缓的停下了脚步。有人聆听,有人思考,光与影交......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感——底层人民的辛酸史以及新生的希冀2006年,印度孟买。 印度青年杰玛•马利克还差一个问题就能赢得2千万卢比。他是怎么做到的?A:他作弊;B:他幸运;C:他......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读后感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读后感切入电影的第一幕,警员暴力的逼供行为便开始让人为之震撼也谴责。面对着电刑的威胁,本剧的主主人公Jamal不得不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而这一个个的故......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工商0901曲丽君2009111486《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不久前看了丹尼鲍尔的作品《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两个多小时看完电影才发现,原来电影给我的感觉和它的名字完全不同。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