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十三团综合文化活动室运行情况报告
三十三团综合文化活动室运行情况报告
师党委宣传部、师文化广电局:
“十一五”以来,农二师三十三团在师党委宣传部、师文化广播电视局的关怀支持下,先后从综合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电视无线覆盖运行经费、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四期)、广播电视空白点建设等给予了团场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大力支持,夯实团场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设施基础,为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提供条件。在此33团党委表示衷心感谢。现将33团“十一五”以来国家、兵团、师支持团场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建设项目情况作一个汇报。
一、综合活动室建设情况
从2006年起——2009年,在国家、兵团、师文化广播 电视局的支持下,先后对33团2连、16连、10连(原20连后申请改建10连)、5连、林园连、十九连六个单位的综合文化活动列入国家扶持,进行改扩建建设。国家总投资49万元。计划改扩建装修总面积1573.8平方米。为把这项造福于民的工程干好,33团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综合文化活动室建领导小组,加强连队综合文化活动领导、监督、管理,确保了以上五个单位的综合文化活动顺利完成,正常使用。几年来,33团以创建农二师甲级综合文化活动室为目标,在建设标准、综合功能、组织机构、活动设施、开展活动、活动经费等方面下功夫,使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成为连队党员干部职工教育、科普推广、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33团对通过装修、扩建,投资70.9117万元完成2连、16连、10连、5连、林园连、19连等6个连队综合活动室建设,普及了职工文化活动室、科技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水泥球场的“四室一场”,为连队配置了桌椅、电视音响、麻将、象棋、户外健身器材、标准篮球场、网球场等设施,活动场面积5035平方米。
二、综合文化活动室运行情况
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投入,各连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日趋
完善,如何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室的功能作用,使之成为连队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学习教育、科普推广、文化娱乐的重要场地就显得十分重要,工作中,33团党委高度重视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的作用,成立了由团政工科、基建、林业管理站、政研、工会、教育、文联、团委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基层综合文化活动室领导小组,全面加强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团政工科、工会、文联、团委、教育等部门平时负责连队思想政治、文化娱乐、精神文明创建、职工群众教育等方面的指导与规划,建章立制。基建、林管站部门平时负责连队基础设施建设、营房道路、户厕、沼气和连队营区生态绿化、管理和监控等工作,保证健康、持续发展。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团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综合文化活动室的设施,为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崭新的桌椅板凳、电脑、电视机、DVD、音响设备,长年满足职工群众培训、娱乐、学习的需要。为党团活动室配备了电视机、电脑、DVD、音响设备等,满足干部党员、青年团员学习培训、活动的需要。职工健身、娱乐室配备了象棋、麻将、军旗等娱乐工具;图书阅览室配备有桌椅板凳、书柜书架,健全了借阅制度,配备科技、文化、法律、艺术、文学类等各种书藉达10000余册。日常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运行费用由连队自行承担。加强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的管理力度,成立了由连长、书记为主要领导成员的管理小组,由连队政工干事、治安员、一名技术员三名同志担任管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负责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平常的卫生打扫、活动室的开放、管理等工作。以活动开展为契机,发挥综合功能,全面提高综合文化活动室的利用率。为提高综合文化活动室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科技推广、文化娱乐活动的阵地。该团重视抓好文化开展,以活动开展为载体,采取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法律、法规、道德、家庭伦理诸方面的教育,长期坚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积极主动配合党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职业道德、社会美德、伦理道德、艰苦奋斗教育,进一步增强了职工主人翁意识,每年节假日都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以培养新型职工为突破口,大力倡导
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培养科技型职工。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为目标,连充分利用综合文化活动室,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开展“阳光培训”工程。培养法制型职工。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对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高职工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文明型职工。在职工中进一步深化了 “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和文明连队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连队、文明社区” 创建活动,营造起一个“学科技、懂法制、讲文明、知荣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倡导诚信公民、诚信职工”;倡导保护生态环境、讲文明、意识教育,共促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企业精神,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作用、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农二师三十三团宣传科
二00九年十二月十日
第二篇:三十三团十连综合文化活动室峻工验收报告
三十三团2008年十连综合文化活动室峻工验收报告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三十三团十连综合文化活动室。
2、建设规模:装修维修面积为460为平方米
3、建设地点:33团 10连连部中心
4、项目法人:33团
5、施工单位:此工程由33团基建科负责,施工单位为33团建筑公司。此工程由于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装修、维修,各种材料33团建筑公司承担提供,工程装修维修质量过程由团基建科、宣传科、文明办、纪检委和使用方33团十连共同监理。
6、工程开、竣工日期:十连综合文化活动室于2008年 月开工,10月底结束。
(二)建设依据
十连综合文化活动室是33团党委根据十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被团确定2008年生态文明小康连队示范单位后,结合生态小康连队于2007申报的综合文化活动室。根据师党办发[2008]133号关于印发〈2008连队综合活动室建设方案〉和师财发[2008]159号关于下达基建支出(预算)拔款的通知精神,33团10连被批准为综合文化活动建设单位(此活动室原为团20连,后经请示师党委宣传部、师文化广播电视局、师发改委、师财务局、师建局、师卫生局同意后,改建33团10连),(三)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
1、工程设计及施工情况
2008年,33团十连被团作为生态文明小康连队建设示范单位进行创建,33团十连综合文化活动室是结合生态文明小康连队而进行的,本着节俭办事的原则,十连综合文化活动室是在原有连队俱乐部基础上装修维修而成。由于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维修,所以没有进行设计、招标、监理、签合同等程序,团对10连文化活动室室外、室内墙体全部重新粉刷、吊顶重装、门前地平重新铺设、对综合文化活动室地面全部重新铺地板砖、为综合文化活动室配置桌椅板凳、对党团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电教室配置电视机、音响、电脑等设备、对文化活动室配置一套灯光设备、对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所有窗户配备窗帘盒、窗帘、对综合活动室内的各种图表制作。
十连综合文化活动室施工期间,团基建科、宣传科、文明办、纪检委、十连组成质量监督组,加工工程监管,保证质量。
工程施工综合评价意见
经过二至三个月的施工装修,所建工程经基建科、宣传科、文明办、纪委、计财等部门联合检查验收后,一致认为工程施工合格,质量良好,可以交复投入使用。
2、工程财务:
根据师党办发[2008]133号关于印发〈2008连队综合活动室建设方案〉和师财发[2008]159号关于下达基建支出(预算)拔款的通知精神,此工程维修总投入资金约为 16.867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万元。团配套6.867万元。工程施工中,团严格把关,对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实行专款专用,做到每一笔资金使用都有领导签字,帐款明晰。
(四)综合文化活动室运行
10连综合文化活动室交付使用后,连队按照“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加科普知识“的原则,添置了各种娱乐器材和设备,图书室每年都增加各种实用、健康图书数300册。在硬件设施上,各单位建立了综合活动室管理制度、综合活动室管理方式、综合活动室使用预案等各项制度,配备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加强综合文化活动室环保、消防、安全教育,为单位配备了灭火器等器材,确保安全。结合科技活动周、读书等大型活动,合兵师团党委十大民心工程建设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得到职工群众的好评。
工程建议:由于团场资金紧张,没有太多的财力加强给综合文化活动室投入,到了冬天,综合文化活动室没有取暖设施,连队职工群众在里面开展活动受到制约,建议能否师给财力支持,解决冬天文化活动室取暖问题。
农二师三十三团政工办(宣传科)
二00八年十一月十日
第三篇:综合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
XXX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
为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免费提供辖区居民学习、娱乐、社交的场所,根据工作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活动室由社区派2—3名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其,打扫活动室内卫生,检查活动器材损耗情况。
二、活动室开放时间为:每周五9:00—17:00,节假日正常休息。活动人员必须遵守开放时间,不得随意要求提前或延长,特殊情况另行安排。
三、凡来活动室参加活动者须自觉遵守活动室制度。要讲究文明礼貌,禁止在室内吸烟、赌博、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和良好环境。
四、活动人员请按照器材使用规则安全使用,爱护室内图书、乒乓球桌、棋牌桌等设施,如果人为损坏,照价赔偿。
五、活动室内的书刊杂志和活动器材不得私自带出,也不向外借用。
六、活动室内不存放个人衣物,禁止携带危险物品入内。
七、活动结束后须将活动器材归放原位,关闭门窗、电源。
八、凡来活动室参加活动人员必须遵守活动室管理制度,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管理工作。
第四篇:农二师三十三团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汇报材料[定稿]
农二师三十三团小城镇建设及
发展设想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对您们在百忙中来我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对我团小城镇建设及发展设想做以汇报。
一、小城镇建设情况
三十三团小城镇建设项目于2004年4月16日开工,当年12月25日竣工,完成投资3393.79万元,其中:集中供热项目新建锅炉房1195.4m²,两台10T锅炉,铺设管网2×3885.1m;供水工程铺设供水管网4207m;;新建、改建道路5969m,安装路灯236盏;排水工程铺设排水管网4971.5m,新建日处理800m³污水处理厂一座。项目于2005年11月23日通过兵团验收。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兵团领导的关心,同时也得到了兵、师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项目经建设、勘探、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之间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总体规划布置合理,施工质量达到合格要求,满足设计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程序,师、团党委高度重视,建立了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各项制度健全并认真执行,从而做到了工期短、质量好的效果,起到了示范团场的作用。项目建成投产,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小城镇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促进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该项目是一项民心工程,改善了职工群众生活条件,提供了二、三产业发展平台。起到了稳定职工队伍,提高农场吸引力、凝聚力,增强兵团屯垦戍边实力,确保完成兵团稳疆兴疆、固边富民的作用,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二、城镇发展设想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城镇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使三十三团在垦区的中心地位更加明显。在公共设施上吸引垦区法院、垦区监狱管理局、垦区邮政电讯局、垦区财地税局及部队相继迁入我团。同时,为了扩大人口规模,我团借鉴有关小城镇发展的思路,结合危旧住房改造,给开发商一定的优惠政策,给职工一定补贴,大量开发商品住宅,引进周边团场及连队人员入住团部,扩大了城镇人口,搭建了三产平台,营造了城市氛围。
二师“十一五”规划中计划在我团团部基础上新建塔里木市,我团根据这一精神,已经开始进行统计数据、着手规划。本着建设和谐社会,改善职工群众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的原则,达到稳疆兴疆、固边富民的作用,我团计划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1、我团北山境内有丰富的蛭石、铜等矿产。已经开采的蛭石矿品位高,质量好,销售供不应求。由于受到交通和技改资金的约束,规模较小,产量低。我团计划争取道路、技改项目,加大投入,加大勘探、开采力度,走工业化强团、工业化强市的道路。
2、根据城市辐射和新农村建设,我团计划对城镇周围的连队进行彻底改造。具体做法是:对居民点进行统一规划,对道路、居民住宅及配套设施统一改建,使连队和城镇形成道路网络化、一体化,从而达到扩大城市规模的目的。
3、在现有城镇基础设施上积极争取项目,修建生态广场;改建城镇绿化;修建城镇规划区内已规划的道路,进一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4、加大卫生文教投入,积极争取县级医院早日开工投入使用,整合医疗资源,加大人材的引进,改善垦区职工群众就医状况。积极争取项目,对团中学的校舍、运动场、绿地等项目进行改建,改变垦区没有高中部的局面,结束团场子女到100多公里以外上学的历史。
5、加大环保投入,加快城镇改厕和新建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为城市建设打下环保基础。
6、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从普及棉花滴灌到普及林果业滴灌。从今年投产的棉花加工厂着手,进一步争取技改项目整合棉花加工企业,同时根据垦区的棉花优势,向产品深加工发展。根据垦区农业特点加快生物制肥项目的申报和垦区中心气象站项目的落实。
7、根据垦区马鹿养殖业的规模,加大马鹿保健品的开发和销售渠道的疏通,使垦区马鹿产业走出低谷,成为垦区一大产业支柱。
8、通过土地整理和高新节水项目,对团场的弃荒地进行收弃,发展生态经济林,从而达到改善居住环境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双重目的。
9、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相应的城市筹建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加快发展改革科的建立,对各类项目统一管理。
各位领导,第一期小城镇建设已经结束,起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新建塔里木市这一新课题,我团有信心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来打造这一塔河明珠,但它的建设必须得到兵、师发改委在思路上指导和项目上的支持,我团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深化改革,开拓思路,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谢谢大家!
农二师三十三团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周家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工作总结1
综合文化活动室工作总结
2011年,我村在金汇镇社事中心的关心和指导下,紧紧围绕镇政府中心工作,依托我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网点、农村信息苑、农村数字电影播放点和农家书屋等现有的文化资源,结合本村实际开展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和满足了本村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综合文化活动室的作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村把文体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列入了本村工作计划,本村确定了由组纪宣总体负责本村文体工作,指派大学生村官为文体干部,具体落实工作任务,形成了人员分工明确、层层有人抓的文体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确保了文体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建立规章制度,完善服务体系。为使我村文化活动开展更加规范,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制度上墙,使村民们活动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同时村里还专门配备了管理员,负责活动室、图书室开放、接待、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在农村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让人民群众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三、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农家书屋。目前我村农家书屋的面积为64㎡,已有9个书柜,拥有图书1500余册,报刊杂志10余种,今年重点对图书进行了分类
造册,所有图书重新进行了编码并登记造册,方便图书整理和查阅。专人负责管图书室的开放和图书的借阅,每周开放不少于6天,每天开放不少于6小时。解决了农村买书、借书难的问题,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业余生活。
2、数字电影。目前我村的文化信息服务点面积为96㎡,可一次容纳100多人,依托该服务网点,我村每周放映一场数字电影,去年10月份至今年10月份,共计播放电影53场,累计观看人数1862人次,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3、有线电视。2009年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时,周家村五组正好碰到高压线动迁,今年11户村民已建好新屋,在11月份完成了有线电视的安装工作。
总之,通过努力,我村今年文化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不够,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去努力,要使工作开展的更加有声有色,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努力和改进,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还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举办综合性的全民文体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引导人民群众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活动内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使我村的文化阵地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周家村
2011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