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四运动史》读书笔记(本站推荐)
读书笔记
之浅谈《五四运动史》彭明著
最近闲来无事,发现即将临近五四青年节,偶遇一本书名为《五四运动史》,遂一时兴起,拜读了这本著作,此篇乃我读书之后的随想,对此书及五四运动及对看待历史问题的一些认识。
首先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五四运动史》是由当代著名史学家彭明所著,这本书共20章,共52.6万字,分别论述了五四运动发生的社会、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历史作用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研究五四运动的学术著作,全书的二十章是按照时间按顺序,以爱国运动和文化运动为线索,对五四运动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和描述。在第一条线索中,不仅详细叙述了爱国运动的全过程,而且对涉及的各个领域,如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统治阶级的动态也做了详尽的论述。在第二条线索中,作者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评述新文化运动涉及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依据大量新近发现的原始资料,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实事求是的历史的全面分析,作者特别把“空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破产”,列为专章论述。此外本书最后还附录了《一九一二年一月——一九二一年七月大事记》。全书的旨在说明了五四运动在1919年的发生及其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的新起点,决不是偶然的,且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它是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文献。1946年开始搜集资料,到1983年最终脱稿,作者为本书付出了36年的辛劳,是以严肃的态度写成的科学著作。这部著作不仅史料翔实,立论严谨,而且它的写作风格也是值得称道的。在本书中,作者不是在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带着自己的强烈的感情向读者讲述中华民族所经受的深重苦难和所进行的英勇、悲壮的斗争;不是在作史料的铺陈,而是力图通过对有关史料的分析向读者揭示这个时期历史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这本书详细地记载了“五四”前后的史实,探讨了它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幅全景的历史画面和透视的焦点,是迄今海外公认的对“五四运动”记述最详细、资料最丰富、研究最深入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对于五四运动本身的叙述,是本书的精彩部分。在“古城在怒吼”、“震撼黄浦滩”、“星火燎原”这几章里,作者以生动、感人的材料,具体地描写了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的酝酿和发动以及这场斗争向全国的发展。
作者叙述了“六三”北京学生的被捕如何“触发了全国响应、支援的运动”,着重指出了“以六月五日上海‘三罢’斗争的实现为标志,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了上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斗争由此进入了新的更高的阶段。他强调,当学生“沿街跪求”上海商人罢市时,上海工人却自动举行了罢工。罢工完全是工人“自己独立地发动起来的”。正如上海学联当时所说的,“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他们一开始就在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伟大力量。尽管“在工人中仍然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统一组织”,但他们正是在这个时期“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并在运动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诚然,五四运动并非止于曹、章、陆卖国贼的被罢免。
正因为如此,本书随后还叙述了同年6月旅法的中国工人、学生和侨民为反对中国政府代表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所进行的斗争以及这个斗争所起的作用,叙述
了全国各界人民对同年8月发生的鲁案及11月发生的闽案的声援,并把这两场斗争看作是五四运动的延续;同时也还叙述了从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到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的历史过程,以此说明爱国者已经开始认识到团结战斗的意义,并正在探寻组织起来的道路。作者引用当时报刊的话来评价五四运动,指出“这是一个全民的运动,不是任何武力所能压制得了的”。
总的来说,本书所列举的大量事实,有力地说明了知识分子确是中国社会中首先觉醒的成分,他们曾经在革命过程中起到过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他们在运动中所表现的高昂的爱国热情和巨大的战斗勇气,是感人至深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启蒙,社会主义道路等等的发展均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同时我觉得,我们在看待历史问题时,绝对不能犯这样错误: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昨日的人物。不同时代的人,拥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价值观和那个时代的必然存在的思想局限性,所以,任一时代的人发起的任何一次历史运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所以我们要用批判的态度看待历史。
第二篇:读《五四运动史》有感
读《五四运动史》有感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成洁萍
五四运动已成为历史,但它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已确定,到现在每年的五月都有不同规模和主题的纪念活动,就说明五四没有被人们忘记。五四对中国产生如此大而持久的影响是作者周策纵先生致力于研究的主要动机。他说“五四”运动是活历史,它的精神还活着。周先生提到,五四时代的主要前提是:从思想知识改革着手对传统重新估价创造出一种新文化,发展教育是富强之道,真正的富乃是知识,因而五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合于未来潮流之处,所以只到今天人们依然在五四的指引下前进和探索。
五四运动仅是1919年5月4日那天青年学生的游行示威吗?周先生认为是复杂现象,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以及新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改革等。由于对五四的争论很多,他尽量以史实和当时经历过五四人的谈话记录为依据,透过原始资料,让五四替自己说话。所以,周先生说五四运动是思想和政治相结合的运动;新知识分子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来实现民族独立、个人解放。从本质上看是思想革命,领导者是知识分子,更准确的说是新知识分子,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民族的独立与生存,核心工具是民主与科学,基本精神是抛弃旧传统并改造一种新的现代文明以拯救中国。新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处于中心,所以本书始终坚持关于新知识分子如何形成,如何领导五四运动,近而影响整个社会这么一条线索来展开的。促成该运动有两种人,一种是视“二十一条” 签定为国耻的爱国者,另一种是处于该运动核心地位的新青年知识分子。
新知识分子主要是通过创立社团和创办杂志来宣传新思想,唤醒民众,开起对中国国民思想的启蒙之路。《新青年》通过对传统的批判和新文化、新思想的介绍,杂志的销路一直看涨。陈独秀强调推翻腐败的传统和唤醒中国青年,带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倾向;胡适则强调通过学术,教育和文化改革;但主编们更关注的是思想文化领域。在该杂志新思想的宣传下,知识分子举起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中国的旧文化和旧传统发起了的攻击,通过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集中对束缚当时人们思想的传统伦理观进行批判。在此感召下,一批有影响的社团纷纷创立,如北大学生创办的《新潮》、留日学生创办的《国民》杂志等。若说《新青年》面对的是年长和层次较高的文化批评者,《新潮》面向的就是中学生,因为这些年轻主编受新式教育引导,关注点是知识,正如傅斯年所说他们这代人的担当起帮助国民克服对世界思想无知的重任,集中关注西方的科学。正是这批新主编们比《新青年》的主编们走的更远,所以他们直接领导了后来的五四事件,并对中国20-40年代的思想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民》的创办背景与《新潮》有区别,它的创办者更多是刚从日本集体回国的留日学生或一些活跃的知识分子对北京政府与日本的亲密关系不满,如李大钊、曾琦创办的少年中国学会,主旨就是提倡爱国主义,关心社会各界包括教育和工商业。他们集中致力于联合新知识分子和民众来共同参加爱国救国活动。同时,在新思潮和新思想的感召下,毛泽东和朋友们在长沙创办了新民学会,宣传新思想和新文化。
国民对巴黎和会及山东问题处理不满是五四事件的导火索,民族意识随着新思想的不断传播和中国危机的加剧,五四运动爆发。因为参加和会前,国民对西方抱有幻想、寄予重望,他们认为中国能收回对山东半岛的主权,但结果令人失望。于是,北京11所高校学生牵头的五月四日游行示威开始了,要求“内惩国贼和外争国权”。随后各地学生罢课支持北京,一直到工商、劳工界的罢市、罢工,五四运动从知识分子转向了普通民众,扩大到全国范围。五四事件发生背后的真正原因、造成的影响,是作者更为关注的地方。
新知识分子在办杂志宣传新思想时就思考如何使新思想通过知识界传给普通大众。在当时,中国国民大约有80%不识字,要使他们接受新思想,就必须创造出不同于古文的文字,白话文应运而生,新文学革命也开始了。新诗,新小说等多种文学题材成为中国文坛的主流。白话文运动的意义在与消除知识分子和平民的鸿沟,通过语言的改变,动摇了知识分子在语言乃至社会的权威,他们开始为平民写作。当然,白话文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的社会心理和观念。知识分子主动与平民联系,把新思想的传播付诸于实践,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出现了,这与蔡元培要求北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密切相关。一向不问国事的中国百姓突然关心起国家的危亡并关注着巴黎和会与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是分不开的。而这个演讲团在五四示威后的半年里成为工厂和乡村的主要话题,学生们也从中获得了关于中国现状的第一手资料。随后的演讲团从街头转向农村,平民对演讲内容兴趣不大,他们便开始转变方式。1920年讲演团开办工人夜校,加强对工人的教育。夜校的开办最终使思想的启蒙走向大众。
这些知识分子不断加强新思想的传播,使国民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五四事件演变成全国性的运动。这也是新知识分子与其他社会势力大规模合作的开始,一系列活动对中国后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认为五四运动先是思想革命,其次才是当时社会平衡方面发生的实际变革。在思想上五四运动的影响集中在知识分子内部的观念和政治上的分裂,知识分子内部可分为自由主义者、左派分子、国民党部分党员和进步党的部分党员。自由主义者坚持从思想和教育入手对中国进行改革,避免涉及政治纠纷主张解决实际问题;后来自由主义者转向保守和消极,无视经济问题的紧迫,躲避政治,最后躲入学术研究的“象牙塔”中。左派知识分子主要是宣传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渐进党,他们在1919—1920年提倡一般的社会主义理想,后来受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如陈独秀和李大钊他们主张直接参加政治运动)而进步党处在胡适和陈独秀之间,特别是1919年梁启超率团参观法国之后,他认为西方的科学万能论已经破灭,应该用辅助意味的政治运动消除文化运动的种种障碍。政治观念上的不和,使知识分子内部关于如何改革和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产生了巨大分歧。该分歧的出现与五四事件直接相关。支持这场现代化运动的西方学者杜威,罗素等认为该运动的发展将创造一个强大的中国。但多数西方在华经济利益代表坚持维护他们的特权。在巴黎和会上国民对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计划”未能实行的失望以及英法等国对日本的妥协,同时在五四事件开始时他们的不支持不反对到后来镇压态度的转变等一系列行为使中国青年感到失望。与此同时,苏维埃宣布放弃一切在华租界,使一些知识分子重新调整方向开始投向共产主义,1921年11月北大马克思学生研究会成立,李大钊和陈独秀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中国现代意义上民族的形成,五四运动做出巨大贡献。新知识分子致力于重新估价传统以创造新文化的过程,而这种工作须从思想知识改革着手:用逻辑推理来代替盲目的伦理教条,用理知来说服、解放个性,发展独立思考。他们试图打破长期束缚民众的封建思想,唤醒民众,开启思想启蒙之路。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新知识分子掀起的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白话文的最大贡献是民众认为语言文字不再是知识分子所独有,不再是权威而是能改变人的社会心理和观念,于是民众和知识分子形成一个共同体成为可能。中国开始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第三篇:读《五四运动史》有感
读《五四运动史》有感
讲到五四运动,我们就会想起那一群热血的学生与工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我们民族的强大,追其本质其实就是一场思想洗礼,为什么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这么大也就是周策纵先生这本书所致力于研究的,在这本书里,对于五四运动本身的叙述,是本书的精彩部分。作者以生动、感人的材料,具体地描写了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的酝酿和发动以及这场斗争向全国的发展。周先生说“五四”运动是活历史,它的精神还活着。本人觉得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当然,它既继承丰富了新文化运动,又推动了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再一次无产表现了阶级的力量是惊人的和有力的!作者引用当时报刊的话来评价五四运动,指出“这是一个全民的运动,不是任何武力所能压制得了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五四运动就是那一场游行示威和罢工罢学,在这本书里,周先生则认为其实是个很复杂的行为,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以及新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改革等,当然由于对五四运动的争议太多,周先生也是尽量让五四运动的事实来说话,他用史实记载来说明明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政治相结合的运动,一些新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所以本书始终坚持关于新知识分子如何形成如何领导五四运动,近而影响整个社会这么一条线索来展开的。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也就巴黎和会的失败,中国人对于不能收复山东半岛不能理解,也不能释怀,于是那积压的多年的怨恨和多年的屈辱在中国蔓延,于是北京的十一所高校的学生首先发起游街示威,要求“内惩国贼和外争国权”。随后各地学生罢课支持北京一直到工商、劳工界的罢市、罢工。五四运动从知识分子转向了普通民众,扩大到全国范围。五四事件发生背后的真正原因、造成的影响是作者更为关注的地方。
当时的思想是如何这样迅速的传播在全国的呢?想那会识字的又有多少,尤其是生硬难懂的文言文呢,于是白话文就应运而生了,各种新的文化题材都出现了,许多知识分子写易懂的文章给大众群体看,平明百姓让知识分子的思想得以实现,也让不关心国家大事的百姓们懂得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由于知识分子的不断的传播,使国民产生了强烈的名族意识,也让五四运动一步步成为全国性运动,这也便是知识分子与其他大规模合作的开始,这些对中国以后几十年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认为五四运动先是思想革命,其次才是当时社会平衡方面发生的实际变革。五四运动的原因使知识分子内部产生了各种矛盾,他们一开始提倡社会主义理想,后来受布尔什维克主义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也有人认为西方的科学万能论已经破灭,政治观念的不和,于是在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就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巴黎和会上国民对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计划”未能实行的失望以及英法等国对日本的妥协,同时在五四事件开始时他们的不支持不反对到后来镇压态度的转变等一系列行为使中国青年感到失望。这都是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和进步。
五四运动带来的巨大影响绝不是一句两句就可以说的完的,在这场运动中,再一次证明了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要想带动全体大众,思想上的改变时最重要的,在这场运动中,白话文的出现至关重要,它拉动了大众,让文字不在只属于知识分子的,也不再是那么遥远难以看懂的了,于是让知识分子和大众联系在了一起,最终取得了一次完整的胜利,让中国走向了一个新的道路。当然,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是所有的历史问题都已过去,请我们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去认为当时的怎么不好或怎么好,所有的历史都是在自己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背景和特定的思想主流,不同时代的人所拥有的文化和价值观也不同,还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只能用批判的态度来看待所有的问题。
第四篇:青年运动史感受
学青年运动史感受
一学期转瞬即逝,在这一学期中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有关青年运动的历史,同时我深深地被这一群走在时代前列的热血青年所震撼和感动,其中最令我感动、印象最深刻的是“五四运动”和“大跃进”。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5月2日下午,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北京国民杂志社的各校学生代表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对付方法,高工学生代表夏秀峰当场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京召开学生大会。会上北大学生谢绍敏当场咬破了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十分悲壮。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遭到军警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支持,五四运动在全国迅速扩展,由学生罢课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席卷全国。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至此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五四运动中的青年爱国、有民族、不畏强权,用生命点燃未来,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勇敢坚持甚至舍弃生命。五四运动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体现,我在历史中看到满腔热血的青年。
五四运动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传承五四精神,我们还常常举办一系列活动——一如“五四青年歌手大赛”等活动,现在我们青年同样走在时代的前列,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积极参加西部建设,积极参加北京奥运志愿者服务,积极参加迎世博志愿者队伍„„,我在现实中看到了活力四射、多才多艺、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尽管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时代却拥有同样的品质,同样的“五四精神”,任何时代的青年都忘不了“五四精神”,都受到“五四运动”的深深影响。
青年是满怀热情的,但有时他们的热情往往被人所利用做了错事,“大跃进”就是其中的典型。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等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长期贫穷落后的现实使人们急于摆脱困境,以求国家早日富强,但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处于时代先锋的青年的自然地走在了“大跃进”的前方,在“大跃进”中青年表现了极高的热情,做了很多好事,但也做了一些蠢事错事,这种违背客观规律,人为掀起的“大跃进”并未使青年的向往如愿以偿,带给他们的却是困惑和苦难。
爱国不能单靠自己的一腔热血,更需要的是理性,我们必须明白只有将理性和感性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爱国,而不会被坏势力所利用。
我不仅想到几年前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顿时极少数隐藏于我国的敌对分子开始利用青年的热情挑起事端,有些青年四处高喊“抵制日货”的口号,有些甚至集会上街游行,见日货就砸,导致了一部分地区政治的动荡,交通阻塞,也影响了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实,社会已经发展,我国已不是当初的闭关锁国,而是已经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家族,经济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单纯的抵制日货反而会导致中国经济下滑,失业人员上升,政局变得更加动荡„„无论从哪方面观察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学会理性爱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更好更快发展。
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青年运动史,更好地解读,更理性地爱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五篇:洋务运动史读后感
《洋务运动史》是一本政论性历史书籍。全书共分十九章,内容包括:洋务文化教育的开端;洋务路线的改善及战略性转变;采煤工业的兴办和发展;近代海军的筹建等。像所有事物有它们自己发生发展到衰亡的过程一样,洋务运动也有它的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各个事件的堆积,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发展的。因而我们对洋务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洋务运动既有规律可循,那么我们对它的评价,以及洋务运动时期的人物、事件、工厂企业等一切构成洋务运动这一整体的“零件”,都应放在规律中来加以评述。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前言
正文
第一章 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历史趋势
一、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历史趋势”谈起
二、社会经济由制约于封建主义到制约于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质的转变
三、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变革思潮
四、经济规律与变革思潮的汇流——学习西学
第二章 适逢经济和思潮变革之会的洋务运动的兴起
一、“两害取轻”的抉择
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
三、坚船利炮的购求
四、推动洋务运动全面展开的“练军”第三章“借师助剿”及其对洋务运动兴起的作用
一、“借师助剿”的正义
二、“借师助剿”的历史溯源
三、上海势力促使清廷对“借师助剿”的默许
四、形势骤变和“借师助剿”公开化第四章近代军用工业之一——从安庆内军械所到江南制造局
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安庆内军械所
二、安庆内军械所到江南制造局的过渡一一上海、苏州洋炮局
三、“制器之器”的江南制造局创办
四、江南制造局的建制结构与产品
五、江南制造局的资本主义性与民族性第五章近代军用工业之二——马尾船政局
一、建造轮船工厂的历史必然
二、在与内外阻力斗争中创业
三、建造轮船工厂及“衍于无穷”的追求
四、马尾船政局的生产和发展状况
五、突出人才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六、船政局发展中的矛盾第六章近代军用工业之三——金陵、天津及各省机器局
一、金陵、天津及各省机器局的创办目的及其概况
二、金陵机器制造局
三、天津机器制造局
四、山东机器局
五、兰州机器制造局
六、近代军用工业的性质与作用第七章 洋务文化教育的开端
一、举办洋务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京师同文馆开馆和广方言馆的创办
三、京师同文馆招收正途官员学科学及其论争
四、各主要同文馆发展简况
五、求是堂艺局的创办及其发展第八章 洋务路线的改善及战略性转变
一、列强从加强经济侵略到新的武装入侵
二、由求强到求富的思想转变
三、由“制内”到御外侮的战略性转变和对海军海防建设的强调
四、洋务派集团的新构成第九章 由求强到求富的过渡——轮船招商局第十章 电线电报业的创办与发展第十一章 采煤工业的兴办和发展第十二章 金属矿的开采与冶炼第十三章近代海军的筹建第十四章 海防与新式陆军第十五章 铁路的筹建第十六章 纺织工业第十七章 洋务教育的发展第十八章 洋务运动与各方面的关系——兼论有关洋务运动一些理论问题
第十九章 洋务运动尾声
附录:我和洋务运动史研究
一、洋务运动发展论
二、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三、选择洋务运动史作为突破点
四、从经济和人物入手
五、分歧何在六、评价标准
七、观点的发展
八、洋务运动史研究的展望
后记
读后感
读完夏东元先生的《洋务运动史》,首先对夏先生的史学造诣深表敬仰。过去,我们所接触的,正如夏先生在开篇所说,“洋务运动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我们所使用的高中历史课本,尽管已经没有这样绝对化的否定洋务运动,但至少也还是认为它只是“地主阶级进行自救的一次运动”,还记得我们在背诵其历史意义的时候,说到它的局限性要比它的功绩多得多。而夏先生则是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从正面积极评价了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同时也深入分析了洋务派和洋务运动存在着的历史局限。
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861年1月20日(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清廷批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是我们在高中课本上学到的,夏先生也肯定了这一观点。以前其实并不是非常明确为什么要把这一个事例作为洋务运动的开端,以前在我看来,似乎总理衙门的设立只是政治上行政机构的调整,而不太能想出它如何能作为一个分段线。而夏先生在这本书里明确地给出了原因,即“历史学上的分段线,不可能以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表现来划分,因为它们都是渐变的,没有一个明显的标记。”这样实际上为我们的历史分段也提供了一个依据。夏先生还提到,我们应该从政治方面来寻找历史的起止点,特别是某一机构的成立或裁撤作为一个标志,这就为我们划分历史阶段提供了一个依据。具体讲到总理衙门的设立作为洋务运动的起始点的时候,他明确地指出,它“是因为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洋枪洋炮为中心的变革,是从该衙门成立之日才成为清王朝政策和比较全面实践的开端。”总理衙门在整个洋务运动的过程中起到了枢纽作用。它是一个适应对外开放和内部改革的新形势所需要的产物,它的成立表现了清政府开始准备来挽救自身的统治了,是一种外部压力下的变革。
但是我觉得并不是有些书上说的那样,说是“腐朽的清王朝最后的挣扎”,我认为这种评价未免过于武断,我们应该看到,洋务运动的产生不光是单纯为了维护其统治,这一点从它“自强求富”的口号上应该可以看出,并且包括它所落实的一些措施都是有利于整个生产力的发展的。夏先生指出,总理衙门在新式军用工业的创办中起的作用是显然的,建造枪炮实际上也是洋务运动产生的诱因之
一。由于在鸦片战争中的溃败,使得官僚系统中比较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所以提出先“自强”,先要使国家有一个比较强的军事实力,然后再转到“求富”,发展民用工业来改善人民生活。总理衙门及其制定的一系列措施不得不说对所谓的“同治中兴”有着相当大的作用。美国史学家芮玛丽认为这是“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我觉得未免有失偏颇。应该看到,当时在清政府内本身存在保守派和洋务派两种势力。个人认为洋务派的很多代表人物其实在当时都应该是有着比较先进的思想的人物,至少是清政府的开始衰落使他们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尽管洋务派我们说他们并不算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但是,他们至少敢于面对显示,承认当时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比起那些顽固不化,始终把所谓的封建伦常作为至高无上的真理的顽固派们,要高明得多。尽管说这些洋务派并没有脱离他们本来的阶级,思想或多或少地还是会受到封建价值观的影响,但是我觉得,我们
不能以现在的观点来要求古人,毕竟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时社会的情况就是如此,要这些大臣能够超越本阶级是在过于严苛。必须要看到,正如夏先生所说,总理衙门的所作所为其实基本上是顺应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至少从我个人来看,我想象不出作为这个阶级的一份子,除了积极进行经济社会上的改革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很同意夏先生所说,总理衙门并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是一个促使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机构。我们以前高中课本上就是这样所教授的,我觉得这样是在是苛责古人。至少从总理衙门成立的初衷,并非单纯为了讨好洋人而为,尽管说它对外国势力有妥协和有适应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要求的因素,但它成立的很大原因以及最后的效果都是努力促进整个民族工业的发展。如果不成立总理衙门,继续闭关锁国,外国势力还是会侵入中国,这是无法避免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清政府最后是倾向于支持洋务派的主张。
在当时清廷中只存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争的情况下,洋务派无疑是比较先进的一方,他们同顽固派展开了论战,像铁路修建的问题,还有派遣留学生,设立同文馆等问题,在今天看来洋务派的主张无疑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洋务派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其实带有早期现代化的成分。他们所实施的措施没有前人经验所借鉴,整个中央传统的政府机构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地方官僚的参与并非完全对中央是一个制约,我们可以看到,像湘军,淮军这样的地方尽管很多人说是地方乡勇壮丁组成的打手队,但其中也并不乏一些精英,如“曾国藩之好才爱才,为当时之最”,“其声望道德极其所成就之事业”对当时士大夫具有极大吸引力。(李鼎芬,《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岳麓书社1985年版)他们为洋务运动的发展同时也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因此,对于夏先生在书的最后所提出的观点我表示赞同。夏先生说有些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但是他认为其实不然,“洋务运动阻止了殖民地化,延缓了半殖民地的进程,又按动了让资本主义通过的绿灯的按钮,促使了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所以我们当然应当肯定洋务运动在整个历史中的进步作用。像后来官督商办思想,自由劳动力的思想,企业经营的理念等等都是洋务运动对于现代经济制度的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也可以说是对近代思想的贡献吧。
另外使我得到一个新的认识的是,地方买办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其实有着很大的影响。以前在中国历史的学习中,一直没有很强调买办,以致以前都没怎么听说过像盛宣怀这样的人。现在回顾整个洋务运动甚至整个晚清的历史,发现很多国家利益实际上是买办出卖的,而并非过去把责任全记在像李鸿章,曾国藩这样的大官僚身上。尽管买办本身的力量有限,但是他们可以去挑唆那些大员,也可以作为和外国进行谈判的代理人。就拿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等来看,实际是上海地方买办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借师助剿”,而李鸿章他们实际上只是“顺应民意”,做了个顺水推舟的买卖。而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扶植的代理人,实际上很多都是从地方买办开始渗透的,通过商业利益收买他们来对中国的各方面进行控制,甚至还支持地方买办发动政变。所以当我们在批评洋务派的一些官员在“出卖国家利益”时,也不应该把地方买办给漏掉,不能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洋务派的大员甚至洋务运动本身上。另外要补充的是,这些洋务派领导人借师助剿实际上一方面当然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另外一方面也是“师夷长技”的一个延伸,通过“借师”来对外国军队外国武器外国战法有一个直接感性的认识。
最后洋务运动我们说它失败了,并且把甲午战争的失败作为其标志。但是正如这本书里谈到,种种实业的兴办并未因为其失败而停止,总理衙门也未停止工
作。我们不能因为战争的失败而彻底否认洋务运动的功绩。洋务运动不是从中国社会本身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起来的,而是对西方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的一次直接利用,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是一次创造,它在经济,社会,思想等各方面都对整个国家造成了影响,我想至少使人们在思想上又有了一些开阔的认识吧。它没有推翻清王朝,并不是由于它本身有什么大的失误,而是本来这场运动就是由统治阶级发动的,由于清王朝在政治上已经积重难返了,所以它在这方面的作用有限。正如书中指出,最后它让位于更先进的维新,乃至后来的辛亥革命也是一种必然,但我们不应因此而忽视它对后两者潜在的影响作用。正是由于洋务运动对社会的改造,对新思想的引进,才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更能“开眼看世界”。
对洋务运动的肯定,实际上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我们不能光从阶级的立场来分析这些历史事件,而应当还是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来评价,洋务运动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且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对于中国后来的改革和革命都有着直接的促进。所以这样看来,我们说洋务运动是先进的,是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还给洋务运动一个公正客观的历史评价,我想这就是夏东元先生这本《洋务运动史》的最大意义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