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

时间:2019-05-15 13:2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追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追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

第一篇:追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

追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

追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穷追不舍”。追问可以避免课堂满堂问、随意问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追问式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可采用顺向式问题设计和逆向式问题设计两种基本方式。

1.顺向式追问的教学问题设计

顺向式追问是指顺着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追问,即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有些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错误,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及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成为准确、全面、细致、深刻的理解为止。追问的价值指向学生的思维深度,要求既要知其一,又能知其二。例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教学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追问;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前提是什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2.逆向式问题的教学设计

逆向式追问就是逆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或知识的发生过程而追问,即学生已经作出正确完整的回答,教师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后,回过头来问学生是如何得出答案的,是对学生思考和理解过程或对学生内容前概念的追问。例如,在学习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教师继续问:钠为什么能保存在煤油里?学生答:钠不与煤油反应且不溶于煤油中。教师再问:与钠的密度没有关系吗?学生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因而沉到底部。

再如,在人教版《必修1》“金属的化学性质”时,通常从“钠与水反应的产生现象”“钠与氧气反应产物不同”顺向引导出钠的有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样,实际上造成了学生认识缺乏深度,缺乏对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理性认识,缺乏对金属性质认识系统性。逆向追问式教学问题可以这样设计:①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密度大于空气②③④⑤⑥⑦⑧

3.追问式教学问题设计的基本策略

3.1针对性策略

3.2层次性策略

3.3探究性策略

第二篇:探寻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探寻有效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往往能集中注意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层次、多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更多地强调学生用语文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语文问题,主动地运用语文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语文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语文。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利润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问题情景的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应有利于学生面对适当难度,经受锻炼,尝试成功,借此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二、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学习效率

文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程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三、探寻科学方法,提高课堂练习功效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语文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讲授法为主,应让同学有一定的思考或练习时间,也可提高问题,使讲授内容步步深入,切忌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也有助于课堂调节。对于一些较难例题,切忌蜻蜓点水,不深不透。采取练习法为主,以练代讲,应在必要时启发思路,以免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困境,还要注意课堂上避免过于冗长繁琐的运算,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练习功效。

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不仅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增强学生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函数、立几、解几等内容时,能做到静动结合,给学生以质感、美感。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中旋转体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示旋转体的形成过程,这样,就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效果好。如果能根据课堂内容,四、鼓励大胆质疑和猜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他们在学习小学会学习,最有效的办法是使他们在学习中“再创造”为此应以学生的语文现实为基础,让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努力的证明,这样的教学,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中去,因为只有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他们才有所思,有所为。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与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发现语文活动,从而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语文中,教师应留有余地,让学生思考和猜一猜问题的规律,解题的方法,问题的结论等。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猜想能力有密切联系,因为猜想可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尤其是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迅速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语文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更新教学策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1

更新教学策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

常州市武进区卜弋初级中学周彩霞2131

41化学课堂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要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化学教学,必须要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的新观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在不断调整中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策略之一:精心策划教学设计,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分析学生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精心构造和选择具体教学方案的过程。好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能引导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如入佳境,轻松、愉悦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习。这就需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设计的成败。教师要想使教学获得成功,必须学会自我设计,善用长处,藏纳短处。比如,普通话说得漂亮的可以多用讲读法,字迹娟秀的可以多板书、多用技能训练法等等,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从而达到最佳效应。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教学设计的特点,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协调教学过程的具体性和灵活性,有预见,注重实效,紧扣学科特点,不仅交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当然,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课前设计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具体实施教学设计时,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会生成各种新的想法,课堂也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

1的发现所打断。课堂教学中如若出现出乎意料的局面,富有教学机智的教师应根据自身扎实的教学功底,及时调节自己的预设,用心倾听,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基础,因势利导,设置“两难情景”,将学生引入“矛盾”中形成新的思路。不守成规,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资源,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围绕核心知识从多个角度进行延伸,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所谓心中有案,行中无案,教师的教学智慧常常会使许多原先不曾预约的精彩片段不期而至。

策略之二:用心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自主性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新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为教而学的传统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到主动的、动态的学习中来;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有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动机就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新学科进入初三年级的教学,学生对这门课程充满了好奇心、新奇感。教师在教学之初,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从而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究动机。

其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学生说、学生听、学生改、师生评,让学生自己获得答案,获得成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想学。久而久之,每一次获取成功的喜悦都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民主氛围的营造,可从以下方法入手。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应创造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后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情绪激昂,完全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切不可因为学生的不到之处而中途打断、横加指责,以至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分散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氛围。学生通过互评、互议、互补,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下,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评判是非、分析正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3、大胆发问,标新立异。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教师提意见,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当学生的想法与教师不一致时,不要把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应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启思下探究问题。要多向学生传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于探究的精神。

策略之三:更新评价理念,策划全新的评价标准

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进行教学评价时,应以下面的三个基本标准为评价核心:一是面对全体学生;二是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也应转变相应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笔者在实践过程中运用了下面一些方法。

1、问卷法。这是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但若过于强调考试的甄别作用,则会把我们的教学引入歧途。与新教材的教学相适应,教师在应用时,可拓展衡量标准的多面性,给学生以充分的自我发挥余地,不再出现“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残酷局面。

2、谈话法。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切保新课程能否正确实施的强大后盾。以谈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可增加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缩短师生距离,教师如沐春风的鼓励,往往会揭开学生淡漠师生关系的面纱;另一方面通过交谈,可充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纠正错误,弥补缺憾。毫不夸张地说,每周一次简短的交流,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观察法。是指为了达到某种评价目标,教师专注于学生行为和所处的环境,并记录所观察的内容,获得必要资料的一种方法。实施中要求教师仔细、公正,不放过学生的每一点细微进步,并适时地加以鼓励和嘉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感油然而生。

此外,笔者在实施中还运用多种切合实际的实用方式,诸如给差生贴喜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分层次教学;给学生面批作业;书面答疑等等,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不一定就是明天的“尖子”;而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许多在学校时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能力就强,而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一旦在实践中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往往会大有一番作为。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人为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所以,我们的教师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在课堂教学中可多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知识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许“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毕竟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可爱的一面。

策略之四:转变课堂教学重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要明确一个主体,两个转变,创设“四多时空”,提倡“五个允许”,实现“六大解放”。“一个主体”即以学生为主体。“两个转变”即课堂教学要将教师是学生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发展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不再扮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历史角色,而转变成师生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平等的首席。创设“四多时空”,即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思考和探讨的时间、机会;多给学生自我表现、上台亮相的机会;多创设一点采撷成功喜悦的环境;多一点进行自我反馈的余地。提倡“五个

允许”,即教师应鼓励学生有创见、有新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答不完整的进行补充,没有想好的可以再想,不懂的可以再问,存在不同意见者可以进行争论,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问,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精神。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儿童的六大解放”,即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想、能做、能看、能说、有充分发挥的时间、空间,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最终达到学习为了运用的目的。

总之,教学过程本身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实施中有自己的特色,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加以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合理运用各项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使教学达到“高效”、“长久”的效果,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2008年4月

第四篇:有效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有效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吴山中心校五十埠小学 邓晓宏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要能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做到: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去;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巧妙运用过渡语,使教学内容衔接自然,紧密连贯,前后一体;用富有后劲,另人回味无穷的结束语,升华巩固课堂所学;创设互动的课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 艺术 提高 效益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如果有高超的教学艺术,那么他的教学也就会如虎添翼,备受欢迎。教学艺术不同于单凭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文学艺术,也不同于运用音响、节奏、旋律、及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表演艺术,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科学的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一种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浪潮,正向着教学民主化、个性化、科学化、程序化推进。教学实践活动越来越重视开启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新课程理念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对策:

一、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去。

讲课如同写文章,布局结构很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为成功的课堂开头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中情”。

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实践证明,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情境,或高唱一首歌,或竞猜一个谜,或播放一段乐曲,或表演一个小品,或朗诵一首诗,等等,均有良好效果。总之,开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它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金钥匙,更是架起教学目标的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金桥。实践证明,好的开场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让文中所写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猛烈叩击学生心扉,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让学生跨越时空、激发兴趣、丰富想象、激活思维,受到情感熏陶。

导入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导语虽无一定之规,但有一定之妙。总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就是成功的导语。

二、传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仅仅象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的。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任你是嘴皮磨破,学生们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报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背影》这一课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和母亲很好,却对父亲颇多怨言。难以理解课文中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和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的一个疼爱我的小故事,通过老师的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

而在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上,也决不能满足于对课文的分析上,而要求学生进入生活,去分析生活中大家语文现象。这个时候,同样需要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在《人类的语言》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不过,课文毕竟是有局限的,生活中变化无穷的语言比课本上要丰富多彩得多。从课本走出来,到生活中去采撷变化无穷的语言之花。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变化无穷的语言呢?学生回答多种多样。如:“《中国电视报》,报中国电视”这条广告语把一个报名的一处词序加以变化,宣传了这张报纸的功能。又如:,我成绩上升时回到家,爸爸大方地说“想吃什么弄什么”,成绩下降时爸爸就不这么说了,而是“弄什么就吃什么。”待学生掌握工具后,由课本走向生活。使课本有限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得抽象的术语更加直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了“语言”就在自己身边,会不由自主地开拓语言的“运用环境”,课堂的辐射面大大扩展了。

有的时候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的理解课文。如《皇帝的新装》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动作,我请两位学生现场给全班表演,学生们为了表演,自然对课文是认真的读取研究。在初二说明文的教学中,表演情境有时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初二《核舟记》里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我让学生自习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又如初三的小说单元中《孔已己》和《范进中举》这两课,都有很好的表演素材。《孔已己》中我以讲台讲桌做为酒店的柜台,请学生表演酒店里的情境。在《范进中举》中,请学生做出范进中举时的“拍、笑”等动作,同时结合语言表演,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有了较深的认识。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便加快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客体心中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者是感情。两者互有长短,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在有的时候利用音乐长于文字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巧妙运用过渡语,使教学内容衔接自然,紧密连贯,前后一体。

1、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学生从一个浪尖带到另一个波峰上去,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

2、教学内容前后虽自成章节,但又各自独立。在这样的交换处,教师要对前一部分进行总结,从而由前一部分导引到后一部分,使教学节拍分明,层次清楚。对前一部分的归纳总结应是一种精简、梳理,以导出重点要讲的内容和问题,进而使课堂教学转入另一个环节。

3、教学由一内容过渡到相关的另一内容时,教者可抓住另一内容的性能、特点、作用、影响或者有关的人和事,进行渲染式的介绍、激励。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迫切感、好奇心、求知欲。这样使过渡既自然、流畅,又扣人心弦,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新的知识内容。

4、一堂课中,如果所教学的内容由几个段落或几个层次所组成,教师在段与段、层与层间的过渡可以根据整个教学内容的各段、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抓住它们的特点过渡,这种前后一贯的过渡形式,有如裁缝师傅穿针引线,如果技巧高超、过渡自然,则会使人有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之感。

总之,课堂过渡语的运用,要承上启下,既要承接前后的内容,又能导引所要讲的知识,但又不能忸怩作态,故弄玄虚,要在“巧”字上下功夫。因此,课堂过渡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

四、用富有后劲,另人回味无穷的结束语,升华巩固课堂所学。

课堂结尾也是一门艺术,好的结尾会使整个讲述在归纳中得以升华,在练习中得以巩固,在朗读中激起共鸣,在描述中余音渺渺。古典章回小说很注意文章结尾,每当关键处,戛然而止,写道“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云云。使人读到兴处,余味不绝,欲再睹为快。文章小说尚且如此,对于一堂课而言当然也不例外,要求课堂收尾像豹子尾巴一样富有后劲,令人回味无穷,收益颇丰。

1、经过详细具体的讲解、分析或精彩生动的铺陈、抒情或严密精确的推理论证之后,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认识,教师利用最后几分钟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寥寥数语,勾勒出其概貌、总体。

2、课堂教学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激行。教师在讲完一堂课之后,将内容深化、生发出去,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使其产生共鸣。不但“知之深”,而且“爱之切”,或:“恨之入骨”,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地兴奋不已。

3、有些课文,讲解时,教师可先详细讲述、尽情铺陈,然后用

一、两句话点明要点、要旨,使教学精简得神,犹如画龙先不点睛,而后“点之则飞去矣”。这样,“一石击破水中天”,学生会有所顿悟;或:“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其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4、用空白艺术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不同的读者对空白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也就产生了“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学现象。当代中学生芳华正茂、感情充沛,想象力丰富。教师可在课堂结尾处留出空白,让学生在空白情境中尽情释放个体情感,自由想象,张扬个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作为课堂结尾,如演讲、辩论、练习、解疑答问等。总而言之,如果能巧妙地设计课堂结尾,则会使整个教学浑然一体,富有后劲。

五、创设互动的课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激情、灵感、知识和经验与课程融会贯通,并且要与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富有吸引力。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是要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因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也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高效的教学本质是良好师生交往互动。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的与学生的“对话”,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的向学生“传话式”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个体。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还要育人,要着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新课程实施视野中的教学,是“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再单纯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翻、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撞碰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了改组和改造,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在这样的课程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成为展开生命活动和精神生活的“理想世界”。这样的教学也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沟通。

第五篇:品德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追问

品德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追问

品德课堂的教学是品德教师与学生之间认知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交融,品行升华的过程,是品德教师的优良品行、有益的教学资源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升华的教学。师生之间的问答是品德课堂教学基本存在形式。品德课的问答又不同于其他课,它重在对学生心灵的触动,重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以提升学生的品质。因此,品德课的提问交流时更应注重追问的艺术,即在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提问交流时,针对学生的回答,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作有效深入的疏导,直接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心灵的深处,深化感悟,激发情感,促进导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如果把品德课堂教学比作高塔的话,有效的追问就是课堂教学进入佳境的梯子。这个梯子如果能适时搭好,学生就会更上一层楼,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将会更加容易。那么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追问如何去把握呢?时机在哪?现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点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精心准备,为撩动学生心灵的涟漪作基础

品德教师的教学是直接和学生的心灵交流与对话,品德课的提问交流时就更应注重追问的艺术性与人文性,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打开自己心灵的大门愿意和你真诚地交流互动,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达成。那该怎样做呢?精心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1、教师角色要“正”。

上品德课,教师应当是一个合作者,引导学生进行道德认知的学习,道德行为的培养,促使孩子自我进步,而不是一个权威者,告诉他必须怎么做。教师必须具备品德教师的一般品质--宽容、乐于接纳学生。

2、把握资源要“透”。

特别是对品德课程标准,课文的提示语、关键词、和教学目标的把握。要反复钻研教材,调查、收集的教学资源,在用于课堂的教学资源中找到追问设计的“焦点”,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的道德观。

3、设计问题要“精”。

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注重“问”的质量,研究“问”的艺术。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点拨、启发,在激发学生情感和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为此教学目的不要过于复杂,突出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利于学生边学习教学资源边思考,深刻地感受到教材中或课外的教学资源所要我们感悟的道德认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最大限度的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教学中应当经常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通过积极活动感悟。

4、提升能力要“勤”。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时调整,迅速组织出新问题。教师要从传统的对自身的提问研究较多转向对学生的答问研究较多,注意时机,相机诱导。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再是按部就班,而是躲过事先的设计,视具体情景而定。课堂提问的设计技巧,课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它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按照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驾驭品德课堂。

二、恪守规范,为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创机会

追问不同于一般的提问,它一方面表示教师已接收到了学生的意见,一方面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回答,其难点在于,它不是事先准备得好的。或许我们可以凭经验预先想象学生的反应,但学生经常会有出人意料的回答,是想也想不尽的。它能暴露学生深层的想法,挖掘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品德课就是要打开学生的心扉,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唤醒他心灵深处的德性。怎样触动学生的心弦呢?

1、对学生,尊重是基础。

人际交往中,人们最希望得到的莫过于理解了,它会给人一种极大的尊重和安全感。这时学生往往愿意表现出与你敞开心灵真实的对话。与之相反,当学生发现自己诚实的回答得不到一点同情的时候,他会对下面的内容兴味索然,甚至出现对立情绪。这样的话,教师就自动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道德认知的灌输,道德情感的激发都无从讲起了。如教学《我长大了》时,教师问学生做错事情后怎么办,学生说:“我要装生病。”教师追问:“哦!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生病了,爸爸妈妈就不会打我了。”继续追问:“为什么你生病了,爸爸妈妈就不会打你了?”(因为心疼)“爸爸妈妈在你生病时,心情会怎样?”(着急)“你忍心让爸爸妈妈着急吗?”“爸爸妈妈发现你是在撒谎,又会有什么感觉?”“……”在一开始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追问效果往往会很好。反之,如果一开始就表示怀疑:“你这么做合适吗?”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按他的理解水平当然是合适的,否则他就不会提出来了。

2、对问题,开放是前提。

封闭式问题只要求给出“是”或“否”的答案,迫使学生作出选择,只能提供较少的甚至虚假的信息。在品德课教学中,营造真实的氛围,让学生无所顾忌的说,畅所欲言是培养学生真、善、美人品的基础。与其在压抑中沉默,不如在抒发中升华。还是上面的问题,学生说要装病骗爸爸妈妈,如果教师问“这样做合适不合适。”那还要学生回答什么?他当然只能根据从小所受的教育说“不合适”。开放式问题则可以引出多个答案,如果教师愿意的话,可以带有一定的指向性。例如问:“你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学生有相当的自由说说自己的感觉,“可以逃避惩罚,可以受到关爱……”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也给教师找出漏洞,引入下一个话题的机会。

3、对追问,递进是关键。

追问要有层次,层层递进,以问促思,以问促情、以情感人。如《做学习有心人》第二课时的教学时,课开始让学生做写数子的游戏。写完后,先问没有写错的学生“怎么写的?为什么一个都没有错?”接着追问“是什么原因让你写错了呢?”“玩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受?”“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在层层递进式的思考与回答中,说原因,谈感受,这道理也就自然而然会懂了。而且,有层次性的追问,由易入难,学生也易于思考,易于接受,道理也就容易引导了。

对追问,还应注重科学性、逻辑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和品德课教材安排的螺旋上升都显示了品德课中教师的追问必须符合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的追问设计,必须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与规律。教师要按照课程的顺序,考虑学生的道德认知程度,心理接受能力,而有所区别。总体来说,宏观上要求教师追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微观上要求教师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三、把握时机,为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行加助力

课堂教学追问的时机转瞬即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提出,凸显“巧”追问,才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有效追问。

1、在“表面处”追问--活跃思维。

“表面处”即学生在积极学习、热烈讨论、情感交流中,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留于表面现象,而不能发现思想本质。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再往深处想想看,这说明什么道理?”“你还有什么想法?”“如果你是他会……?”“长大之后,你会……?”教师这样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发展。

2、在意外处追问--生成精彩。

叶澜老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一个教育环境中实际发生的事情,而不是理性上计划了要发生的事。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它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碰撞。因此,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发生意外,然而一些教师仅仅把它看成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对之或是熟视无睹,或是草率了断,那么就会与有价值的“生成”擦肩而过。因此,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学生的意外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主动激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让创造的火花灿烂地绽放。在上《做学习有心人》教学中,忽然有位同学哭了起来,原来是这位的同学的采密本被旁边的同学不小心弄破了。老师马上组织教学说到“一个这样爱惜采密本的同学应该是怎样一个人?”并继续追问“那你们认为**同学是不是一位爱学习的孩子呢?”“您们愿意向这位同学学习吗?”“你们愿意帮助她把采密本补好吗?”这时,这位同学已经止住哭泣,破涕为笑了。追问之后,不仅解决了一件棘手的课堂以外,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道理,一举两得。

3、在错误处追问--巧妙纠正。随着社会、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德观念也越来越薄弱。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会经常迸发出错误的思想观念,而且,有的孩子甚至会完全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我们对此不应惊慌失措,更不能责怪学生。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应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在学生出现表达错误时,教师如能在错误处进行暗示性地追问,会巧妙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教学《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时,谈到清洁工的职业时,有学生就认为清洁工工作辛苦,而且又脏,是一个不好的职业,甚至流露出看不起清洁工的思想。在教学中,老师及时追问“那你认为清洁工这个行业可不可以从360行中去掉呢?”“如果没有清洁工,那我们的世界会怎样?”“同学们一起设计一下,怎样让清洁工这个行业成为人人都喜欢干的行业?”三次追问后,那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不好,并从设计清洁工这个环节中还感到了清洁工行业的美好前景。在最后说理想时,他还树立了做“新型清洁工”的理想。追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4、在激情处追问--叩击心灵。

品德课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培养学生品行,唤醒学生德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激发学生的情感成了品德课教学的关键步骤。在《网络世界》的“观看录像,感知沉迷网络的危害”这一板块中,学生的情感是否能受到冲击,心灵是否能受到震撼,决定了这节课的成败。在第一段录像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在老师和父母面前称得上是好学生、好孩子的人,将来会成为怎样一个人?”“你们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两次追问,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出色,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为第二段录像的对比式教学打下了件事的基础。在第二段录像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是什么让他走上了死亡的道路呢?”“现在,留给他父母的是什么?”“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三次追问,让学生立刻明白了网络游戏的危害,不但危害自己,还影响自己的家人。层层追问,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教学效果良好。

5、在重难点处追问--水到渠成。

重难点的教学是一堂课的灵魂。重点把握了,难点突破了就意味着教学效果的达成。品德课的教学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很多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不是靠活动或多媒体能解决的。在教学《网络世界》一课时,追问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学生谈身边事例时,教师三次追问“他这样上网对身体健康、学习、生活有影响吗?你感到痛心吗?”“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下降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家人感到怎样?”“如果他这样长期下去,后果会怎样?”让学生在交流中能深切地感受到网络的危害,并能从后面的对待网络行动中看到,学生们已经完全明白了应该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

追问是品德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催化剂,是品德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在品德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艺术的手法精心设计、实施课堂追问,既能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学习,道德情感的激发,又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控制,在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下,使品德课堂更加有效,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更好的发展。

下载追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追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浅议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长底乡上海有视希望小学 罗永碧 内容摘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和......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创新课堂教学 提高学习效率 数字化社会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可是作为培育新世纪人才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却效益不高。在新......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追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追问 方兴未艾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激励着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们进行了诸多的开放性教学实践,也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使得教学实践由“开放”走向了“回归......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_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联合关中心小学 高建明 经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洗礼,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追求有效的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成为提高课堂......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益 摘要 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摆在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工程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工程工作总结 岱岳实验中学 李芸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在教学探讨研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变传统......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数学兴趣 乐教乐学 教学效益 [内容摘要]:我们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无法改变社会上还存在的一些应试教育的体制以及学校和家长追求学......

    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论文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该教学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努力优化课堂教学,采用活动途径,通过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