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证明Mahalanobis距离符合距离三公理,即
1. 证明Mahalanobis距离符合距离三公理,即
(1)ra,brb,a;
(2)当且仅当ab时,ra,b0;
(3)ra,cra,brb,c。
2. 设P1P2,12,1k2,试问按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其分界面是
否为线性。
1TT3. 二维正态分布11,0,21,0,112112,211212,试求其决1
策域划分。
4.证明正态等协方差条件下,Fisher线性判据等价于贝叶斯决策。
5.有七个二维向量分属两类,其中属1的是(1,0),(0,1)及(0,-1);属2的有(0,0),(0,2),(0,-2),(-2,0),试由上述样本集画出最近邻法决策面。
kk26.试以k=3证明PNe|XPNe|X。
7.回答有关剪辑近邻法的下列问题
(1)试画出剪辑近邻法的算法流程图;
(2)设剪辑前的样本概率密度函数为Pi|x,i1,2,试问经剪辑近邻法处理后,各点的概率密度数Qi|x,i1,2与原概率密度的关系;
(3)试分析剪辑近邻法在样本数据很大时,错分率可进一步减小的原因;
(4)计算使用剪辑后样本的渐近错误率。
第二篇:证明公理三的推论三
证明公理三的推论三
1.平面通常用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常用希腊字母α、β、γ…或拉丁字母M、N、p来表示,也可用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字母表示,如平面AC.在立体几何中,大写字母A,B,C,…表示点,小写字母,a,b,c,…l,m,n,…表示直线,且把直线和平面看成点的集合,因而能借用集合论中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a)A∈l—点A在直线l上;Aα—点A不在平面α内;b)lα—直线l在平面α内;c)aα—直线a不在平面α内;d)l∩m=A—直线l与直线m相交于A点;e)α∩l=A—平面α与直线l交于A点;f)α∩β=l—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l.2.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根据上面的公理,可得以下推论.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3.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共面平行—没有公共点(1)直线与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异面(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和平面直线不在平面内平行—没有公共点(直线在平面外)相交—有且只有一公共点(3)平面与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无数个公共点)平行—没有公共点
存在性:
在每一条直线上都任意取一点(不是交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一个平面(公理3)。
唯一性: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
综上所述,两条相交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1)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2)在一条直线A上取一个点E,与另一条直线B可确定一个平面C。
3)在A上任取一点D(不与E重合),证明D与B确定的平面与C重合。
否则可导致A,B不平行。
两点定一条直线
三点(不直线)定一个平面
两条平行的直线中其中一条直线可以确定2个点
另一条中找随便一个点,这个点在第一条直线外
所以不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确定一个平面
第三篇:向量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证明
向量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证明
安金龙
(苏州工业园区
这样处理,既避开了分类讨论,又体现了平面向量的工具性。当然,解析几何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学分支,它和其它数学知识也会有密切的联系,下面笔者列举另外几种推导方法: 2用习题结论巧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老教材代数课本(人教版,下册.必修)第15页习题十五第6题:
已知:
ad,求证:(bc
(a)
2b2)c(d当cad,b即c,a)bd
ab
时,有(a2b2()c2d2)(acbd)2.cd
上式实为柯西不等式的最简形式,很容易证明.故略去。下面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最简推导。
已知点P(x0,y0)和直线l:AxByC0,则点到直线的距离即为点P到直线l上任意点所连结的线段中的最短线段.设M
x,y为直线l上任意一点,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
(AxAx0)2(ByBy0)2
PMPM22
AB2
(ByBy0)222222(AxAx0)(AB)PM(AB)[] 22
AB
(AxAx0ByBy0)2=(Ax0By0
C)2
AB
dPMmin,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xx0yy03用直线的参数方程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证明:当AB0时易验证公式成立,下证AB0时的情形:
(1)B>0时,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H,则直线PH的标准参数方程为:
xxt0(t为参数)
yyt0
将直线PH的参数方程代入直线L的方程得:
A(x0t+B(y0tx,解之得点H
对应的参数t
C0
PHdPH
(2)当B时,直线PH的标准参数方程为:
xxt0(t为参数)
yyt0
可得PH
dPH
4构造引理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引理:如图1,直角三角形MPN中,MPN90,MPa,NPb,则点P到直线MN的距离d满足
a 图
1N
.222
dab
证明: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MPNPMNd,22
11111即ab,所以222.d,即
dab2dab
下面就用引理证明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d
证明:当0时易证公式成立.当AB0时,如图2所示,过点
Px0,y0分别作平行于x轴,y轴的两条直线,分别交直线l:AxByC0
ByCAxC于点M(-,y0)、N(x0,-),则AB
B0yC
MP0,AAxC
NPy00.MPNP,在RTMPN中,B
点P到直线MN的距离d满足:
1111
1=22
222dMPNP(x00)(y
00)BA2B2,所以d =2(Ax0By0C)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上)第55~56页.[2] 王国平.中学生数学.用习题结论巧推点线距离公式2001年1月上 [3] 张乃贵、段萍中学生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又一证明.2001年1月上
[4] 陈志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又一证法.中学生数学.2001年6月上
离为
:
第四篇:奥运距离铁三赛的基础训练计划
奥运距离铁三赛的基础训练计划
第I阶段:起始的4-6周
你的最大挑战在于坚持。你需要每周至少训练4天,并且有些天里你将共同完成适量的游泳加跑步或骑车。刚开始时,你的训练应保持较慢的耐力速度。(耐力速度相当于最大努力的40-50%,即乳酸阈心率的70-90%,以能同时保持交谈能力为宜。)要忍住想快一些的冲动,你在为身体积累耐力的基础。阶段性目标:提高运动技能与耐力。
>游泳
(1)可以先从泳池中扑腾开始,不过一定要想办法获得些基本的技术指导。(参考下文“别游太猛”。)至少应该做一些基础的打腿练习,并将每次游泳分为技巧与耐力训练两部分。(2)利用浮板和脚蹼学习良好的打腿技巧。(3)对培养水感来说,游泳的频率远比距离重要。至少每周游两次各30分钟。
>骑行
(1)至少每周以耐力速度骑两次各1小时。如果你比较有基础,争取一次骑90分钟或更长,另一次重点训练速度或爆发力。(参见第二阶段。)(2)练习正确骑行姿势:蹬踏至顶点时足跟应高于脚趾;蹬踏至底部时则应低于脚趾。全程流畅蹬踏而非只是上下踩。躯干保持稳定,脊柱下压。
>跑步
(1)跑步练习将与骑行练习近平行。一开始也是每周两次耐力慢跑(注意跑步的心率应高于骑行,由于跑步需要更多肌肉参与有氧运动)。如果你基础很好,可以试着跑一小时。不过头三周里每次跑30至45分钟就好。关键保证训练的时长,而非距离。(2)可能的话,尽量在土路或其它较软的路面跑步以保护膝盖。(3)良好的跑步姿势:腰背挺直,步幅均衡,落脚点位于身体重心正下方。
别游太猛
对于多数铁三选手来说,游泳最具难度。不过它占整个赛程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之一。这首先意味着游泳出色的选手几乎不用太多练习。其次对其他人而言,下面是如何游完1500米的建议:1.先找一名专业游泳教练。游泳技术关乎成败。2.别信所谓游泳时不打腿可以为后面的骑行和跑步省力。持续稳定的双腿打水是自由泳的基础。3.学会两侧交替呼吸(波浪可来自任何方向),并确保呼吸通畅。4.如果游起来不特别累,那就对了。5.泳池里轻松自如不能确保公开水域的游泳技术,一定要提前适应场地及连体比赛服。
>专业炼铁心得
游泳开始的场面总是很混乱。最好在出发人群的两侧入水——这样水不会浑并且不必与他人肢体接触。记住你不是唯一紧张的人。我也紧张,而且从1986年起我就参加铁人三项赛了。枪响前尽量放松,以微笑开始比赛。你会比你想象的要准备充分。
——亨特•坎普尔(Hunter Kemper),北京奥运铁三选手
第II阶段:下一个4-6周
你已经打造好耐力基础。现在要以实际比赛甚至更长的距离训练,并开始发展速度和爆发力。这一阶段强度较大——你将每周训练5至6天。高强度训练后总会跟一天低强度修整。力不从心时亦可采用耐力速度。阶段性目标:耐力,爆发力和速度。
>游泳
(1)保持技巧练习,同时将水中训练时间的全姿游泳部分增至65-75%。(2)用自我舒适度感知游泳的进步,并逐渐加长不间歇游的距离。
>骑行
(1)每周保证至少一次长距离耐力骑行(最好在周末),最少连续两小时。(2)用爬坡锻炼爆发力。在一小时骑行中,用中间的40分钟连续攻坡——以高踏频为主交替采用不同齿轮比。心率采用乳酸阈水平的90%以上。(3)速度训练:在平坦路段以接近乳酸阈水平骑行3至5分钟,然后以耐力速度整理3至5分钟。重复此间歇训练40至50分钟。(4)每次训练前后至少用十分钟轻松骑行作为热身和放松。
>跑步
(1)每周至少一次连续慢跑1小时。(2)每周的另一两次跑步训练中采用爆发力或速度练习。爆发力练习包括6至8次45秒钟常速跑坡,然后慢跑下坡至起跑处。速度练习包括在平坦路面以乳酸阈水平跑4至5次4分钟间歇跑,每次之后是2分钟慢跑。两种练习之后都要有15分钟慢跑整理放松。
>组合
(1)逐渐尝试不同运动组合。以轻松骑行45分钟加15分钟慢跑开始体验。(2)进阶组合:10公里骑行+3公里跑+10公里骑行+3公里跑。(3)自由组合:跑到泳池游泳,出水后再去健身房练习动感单车——狂人由此诞生!
保证核心训练
强悍的腰腹力量能保持划水效率,骑行稳定及跑步姿势。那么你需要专门进行躯干力量训练吗?简单易行的办法是:省下每次跑步或骑行的10分钟做仰卧卷腹(3组每组15次)和俯卧挺身(3组每组30至60秒)。
>专业炼铁心得
别低估周末长途骑行的功效。即使只是2至3小时骑行也会对你的力量与耐力增长大有好处。那天不用多考虑速度或是间歇训练。——蒂姆•迪布姆(Tim DeBoom),两届夏威夷铁人世界冠军
第III阶段:最后的4-6周
现在到了提高速度与爆发力而冲刺的时候了。而这也意味着你需要更多的时间恢复,所以要适当缩短耐力训练。尤其赛前的一周主要是补水和修整。阶段性目标:准备比赛
>游泳
(1)将技巧练习缩短至水中训练时间的10-15%,逐渐延长连续游泳至1500米,心里有底对比赛至关重要。(2)游泳时可手戴划水板以及腿夹浮板,用于增强力量与速度。(3)比赛时如果用防湿泳衣(wetsuit)一定要提前试用两次——适应额外浮力及不同的肌肉配合。如有可能,在一座湖里适应公开水域可能面临的波浪,暗流以及漂浮物等可变因素。
>骑行
(1)如果你打算采用空气动力式骑行姿势, 最好尽早完成赛车改装,以提前适应不同操控。(2)增大爆发力训练强度。爬坡时加大齿轮比,并高于乳酸阈水平进行练习。(3)间歇训练采用2至4分钟高于乳酸阈水平,然后以耐力速度放松整理。
>跑步
(1)参照第II阶段爆发力与速度训练,将强度提升至乳酸阈水平以上,并适量增加间歇跑。(2)继续保持耐力跑并将距离从比赛时的10公里基础上增加2至3公里。
>组合(1)做一些与比赛实际长度及速度相同的两项组合练习(2)在跑步之间夹入游泳或骑行(比如20分钟跑+30分钟游泳+20分钟跑)。这让你的双腿在游泳或骑行时暂时调整。
修剪转项时间
想在比赛中缩短10分钟吗?只需尽早规划和练习转项。1.比赛前到转项区熟悉地形。弄清楚哪里能直接拿到换项袋。2.陈放装备井然有序:头盔倒置放在车把上,里面是墨镜及骑行手套,鞋放在车子下方,用过的装备存于车旁的包中。3.熟练掌握转项流程,闭眼也能手到擒来。4.冷静。游泳和自行车的最后瞬间在脑中准备好转项。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
>专业炼铁心得
铁人三项是一项运动,而非三项组合。用“砖头(brick)”练习来适应长途骑行后的跑步节奏。在骑行阶段的最后一公里可站在脚蹬上提前拉伸腿部肌肉。——克里斯•米科马克(Chris McCormack),2007年夏威夷铁人世界冠军
第五篇: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证明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证明
例一: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8,P是BC上任意一点,PD⊥AB于点D,PE⊥AC点E,若△ABC的面积为14。问:PD+PE的值是否确定?若能确定,是多少?若不能确定,请说明理由。
解: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4,所以PD+PE的值为定值。
由已知:AB=AC=8,S(△ABC)=14,得
S(△ABC)=1/2*AB*PD+1/2*AC*PE=1/2*8*PD+1/2*8*PE)=1
41/2*8*(PD+PE)=14
PD+PE=14/4=3.5即 PD+PE=3.5
这道题得出的结论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上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结论虽简单,我们又应当如何证明呢?
关于这道题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
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这是一道常见的几何证明问题,难度不大,但很经典,证明方法也很多。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C上任意点D,DE⊥AB,DF⊥AC,BH⊥AC求证: DE+DF=BH
证法一:
连接AD
则△ABC的面积=AB*DE/2+AC*DF/2=(DE+DF)*AC/
2而△ABC的面积=BH*AC/2
所以:DE+DF=BH
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腰上的高
证法二:
作DG⊥BH,垂足为G
因为DG⊥BH,DF⊥AC,BH⊥AC
所以四边形DGHF是矩形
所以GH=DF
因为AB=AC
所以∠EBD=∠C
因为GD//AC
所以∠GDB=∠C
所以∠EBD=∠GDB
又因为BD=BD
所以△BDE≌△DBG(ASA)
所以DE=BG
所以DE+DF=BG+GH=BH
证法三:
提示:
过B作直线DF的垂线,垂足为M
运用全等三角形同样可证
另外运用三角函数也能进行证明
如果D在BC或CB的延长线上,有下列结论:|DE-DF|=BH
问题: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表达形式:将此结论推广到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中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的和等于等边三角形的一条高。证明的方法与上面的方法类似。这是两条很有用的性质。
如果点在三角形外部,结论形式有所不同,道理是一样的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和点P,设点P到三角形ABC三边ABACBC(或其延长线)的距离分别为h1、h2、h3,三角形ABC的高为h。
解答提示:
如图,过P作BC的平行线交AB、AC的延长线于G、H,作HQ⊥AG
先证明PD+PE=HQ
(见:)
而HQ=AN,FP=MN
所以PD+PE-PF
=AN-PF
=AM+MN-PF
=AM
即h1+h2-h3=h
另外一个变式问题:
已知:如图,在△ABC中,∠C=90°,点D、P分别在边AC、AB上,且BD=AD,PE⊥BD,PF⊥AD,垂足分别为点E、F。
(1)当∠A=30°时,求证:PE+PF=BC
(2)当∠A≠30°(∠A<∠ABC)时,试问以上结论是否依然正确?如果正确,请加以证明: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腰长5厘米 底边长6厘米 p是底边任意一点 pd垂直于ab pe垂直于ac 垂足为d e pd+pe=
解:
作底边BC上的高AM,设腰上的高=h,连接PA
因为AB=AC=5,BC=6
所以BM=CM=
3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得AM=
4因为S△ABC=BC*AM/2=AB*h/2=1
2所以h=24/
5因为S△ABC=S△ABP+S△ACP
=AB*PD/2+AC*PE/2
所以5*PD/2+5*PE/2=12
所以PD+PE=24/5
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的一个动点,矩形的两天边长AB/BC分别为8和15,求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
解:
设AC、BD交于O,作AE⊥BD,PM⊥AC,PN⊥BD,连接OP 因为AB=8,BC=AD=15
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得BD=17
因为S△ABC=AB*AD/2=AE*BD/2
所以可得AE=120/17
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
所以OA=OD
因为S△OAD=S△OPA+S△OPD
=OA*PM/2+OD*PN/2
=(PM+PN)*OD/2
S△OAD=AE*OD/2
所以PM+PN=AE=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