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办法[推荐]
浙江省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办法
(2006年5月修订)
一、总则
第一条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属于非学历教育,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为适应在职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委托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对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进行登记备案工作的通知》(学位办[1997]2号)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三条省学位委员会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负责对全省学位授予单位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包括省内单位在省外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登记备案工作。
二、办班条件
第四条申请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单位和专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单位应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有权开展在职人员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单位。
2、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专业应为有权开展在职人员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专业,一般要求已有三届以上硕士毕业生。
3、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专业应具备较强的教学力量、较完备的教学计划、较好的社会需求和生源条件。
4、异地办班从严控制,要求异地办班的合作单位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培训经验、以及良好的管理、教学和科研条件。一般应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市级以上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教育事业单位或国有大型企业等。
5、外省市高校与我省相关单位在省内合作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原则上应为本地区相关学科没有博士点、而确需招生的硕士点学科、专业。
第五条为保证教学质量,原则上一个单位的同一个专业每年登记备案的办班总数不得超过3个,其中异地只能申办1个。
三、审批程序
第六条符合办班条件的单位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需向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办班申请。异地办班应先征求办班所在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后,再向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定提出办班申请。
第七条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受理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申请的截止时间为每年4月15日,申请材料应包括:
1、《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简况表》一式一份;
2、《申报登记备案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汇总表》;
3、拟印发的招生广告与招生简章;
4、若属于异地办班,还需附办班所在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合作单位的委托书或协议书等有关材料。
第八条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于每年的5月15日前,公布当年同意登记备案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名单,并抄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获得同意登记备案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方可实施招生、办班事宜。
四、管理与监督
第九条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名称统一定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统一归口举办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管理。杜绝多头办班、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现象,各有关学位授予单位应切实加强对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工作的领导,对办班活动的各主要环节(包括入学资格审查和考试、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课程考试与考核、颁发结业证书等)实行有效的管理和定期的检查。每年12月20日前各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对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进行自查总结,报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条凡在我省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招生广告和招生简章需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或者办班所在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才能刊登和印发。
第十一条为保证质量,同意登记备案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招生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
第十二条为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各单位在办班中必须贯彻“坚持超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的原则。要认真制订并严格实施教学计划。必修课程及主要选修课程均应由本单位硕士导师或副教授以上人员任教,异地办班中个别基础课程需由合作办学单位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任教的,必须经院校研究生管理部门从严审批。
第十三条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考核均合格者,办班单位颁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不得冠以“硕士学位”、“毕业”等名称。学员若通过部分课程,可以领取单科成绩。第十四条未经登记备案擅自在我省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及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将给予严肃查处。对问题严重的单位,停止其违规专业举办研究生课程班1至3年,并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五、附则
第十五条外省市单位在我省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登记备案、管理与监督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登记备案和管理工作,如有其它变动,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文件为准。
第十七条本办法于公布之日实施,由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篇: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2007教育学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普通教育学》。⒉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度的是生产力。⒊实行单轨学制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⒋现代意义上活动课程的首倡者是杜威。⒌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⒍《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是性恶论。
⒏被称为中国“平民教育家”的是晏阳初。?(此答案不确定)⒐提出教育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王思想的教育家是柏拉图。
⒑1958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
⒒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⒓“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提出者是班杜拉。⒔下列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复述策略。
⒕问题解决“准备—酝酿—明朗—验证”四阶段论的提出者是华莱士。
⒖“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阶段属于柯尔伯格品德发展理论所述的。⒗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特点在于具有抽象概括性和间接性。⒘在进行史料考证时,确定资料真伪或真实性需要进行外部评论。
⒙区别于日常观察,教育研究中观察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要按照研究目的有准备而系统地收集事实
资料。
⒚测量的信度是测量手段对各个对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⒛准实验与真实实验的主要区别在于被试抽取方式不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⒈学校文化 ⒉性相近,习相远 ⒊程序性知识 ⒋定性研究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⒉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⒊奥苏伯尔认知同化论的基本观点 ⒋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题选做3题,全做的以前3题为准。)⒈试论教师劳动的特点
⒉试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你如何评价。⒊试述学习动机归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⒋自定一个研究题目,至少从三个方面论证你选这个研究题目的理由。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策略
答: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制定有关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2、先行组织者
答: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经典解 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 材料。组织者可以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一般概括性说明文字,它是新 知识与旧生联系的桥梁。
3、场独立性
答: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场独立性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它是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
4、习得性无力感
答: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5、教师的威信 答:教师威信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它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教师的主要角色有哪些? 答:
(一)学习的指导者
(二)班集体的领导者
(三)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四)心理保健者
(五)教育科研人员
2、斯金纳提出的程序学习的编程原理有哪些? 答:斯金纳提出了编制程序的五条基本原理:
(1)小步子原则:把学习的整体内容分解成由许多片段知识所构成的教材,把这些片段知识按难度逐渐增加排成序列,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2)积极反应原则: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的反应,否认 “虽然没有表现出反应,但是,的确明白”的观点;
(3)及时强化(反馈)原则: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强化,使其获得反馈信息;
(4)自定步调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确定学习的进度;
(5)低的错误率:使学生尽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的反应,使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有如下优点:循序渐进;学习速度与学习能力一致;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速学习;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3、简述复述和组织在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答: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在某些简单的任务中,如查找一个电话号码,我们会用到复述策略。为了在长时记忆中建立信息,我们也需要复述。许多实验研究证明复述对于陈述性知识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组织就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的过程。在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学习者是以命题网络的形成将陈述性知识存储于头脑中的。命题网络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对信息进行了组织,于是学习者所记的就不再是互不相联的信息,而是将这些信息组织成学习者可以理解其内在意义的形式了。这种学习的效果很好。许多实验研究证实了组织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
4、在学校中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的措施有哪些? 答:
(一)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二)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三)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
(四)适当开展竞赛。
5、举例说明维纳的二维归因理论?
答: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四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4种因素可以用稳定性和控制的位置两个纬度加以划分。归因不同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会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能力是一个稳定的内部归因,如果将成就归因为能力,会感到自豪,并期望以后的还会成功。如果将失败归因为能力,泽会感到羞愧,并期望以后仍将失败。实践证明:积极的归因模式和消极的归因模式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发挥归因的教育作用。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受皮亚杰观点的影 响,也强调认识活动中的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 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并认为表征有三种: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 号性表征。这三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布鲁 纳非常重视人的学习的主动性,认为人的学习是主动学习。
(2)对学习过程的观点。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
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3)学习应注意各门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
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学习态度、方法两方面。
(4)提倡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 一切形式或方法。”
2、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其在学校道德教育上的主张? 答: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如下:
(一)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以下两个阶段:(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遵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后习俗水平
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二个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二)道德教育的主张:
柯尔伯格不仅研究道德发展的理论问题,还强调把他的研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认为道德教育不能采用行为主义的机械教育,也不能采用成熟主义的放任自流,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使儿童不断与道德问题相接触的环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接触学校和社会中的两难问题。引起儿童的道德认知冲突(“失平衡”),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认知冲突,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他提出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明辨是非,具有做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并付诸行动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道题4分,共16分)
1、教育
答: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学制
答: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也叫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3、教育目的
答:一般认为,教育目的就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的要求,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教育目的又可以分成广义教育目的与狭义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
4、终身教育
答:所谓终身教育,是指社会为了自身的进步和每一个社会成员个性的和谐发展与潜能的充分发挥,而设计和提供的涉及各年龄段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教育的总和。它不仅从是生命的长度——人的一生——这个维度强调人不断受教育、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从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强调教育发生在生活的各个场所(家庭、学校、社会等),同时,教育也是为了生命潜能的充分发展(包括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方面的发展)。
二、简答题(每道题8分,共32分)
1、简述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答:(1)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经验既然是一种做法,它便带有工作的程序性、作用的有限性、产生的偶然性。教育经验是对教育实践的较低层次的反映。
(2)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事物本质特点或教育发展必然趋势的东西。
(3)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成功的教育经验必定反映着教育规律,教育经验积累多了就可以从中发现并概括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则潜藏于教育经验之中,教育活动暗含了规律才能形成成功的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教育规律的实践形态并使规律具有操作性,教育规律是教育经验的理论形态并可以使经验具有普遍的推广性和指导性。
2、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
(一)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
(二)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
(三)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四)教育内容综合化。
(五)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
(六)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3、简述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
(一)全面教育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组成,各育的 划分是相对的,是为了学习与研究的方便。事实上,各育都是教育,不存在所谓单独的德育、智育、体育或美育。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各育紧密相联。既不能或缺,也不能相互代替。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智力支持;德育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各育不能偏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简析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答: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基本素养。
(一)热爱教育事业:教师的责任十分重大,人类的一切创造莫大于培养和塑造时代合格的新人,所以作为老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
(二)关爱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唯有学会做“严父”和“慈母”,懂得学生的心理,善于因势利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品格性情是学生们模仿的榜样,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博识善教:作为教师应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即丰富的书本知识和新时代的社会知识,并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用一种艺术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五)身心健康: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得付出较大的劳动代价。如果没有一个健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就会力不从心,难以胜任。
要做一名当今时代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以上的素养与素质,还应具备创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社交能力等。
三、论述题(每道题16分,共32分)
1、试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答:从总体上学,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1)学生是教育的客体。这是相对对于教育而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施教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他代表着社会的利益和要求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内容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相对学习内容可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学生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属性。相对于教师的教而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生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又是主体。
2、根据你的理论学习和个人实践,阐述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实施困境及其原因与解决策略。
答:
(一)内涵: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我国表现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即为素质教育。
(二)主要内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劳动技能与审美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三)基本特点:不同时代,对受教育者的素质的要求总是不断发展的,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主体性。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个性发展。第二,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第三,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第四,长效性。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地自主发展。
(四)实施困境及其原因与解决策略:
1、困境及其原因:当前强大的考试压力、升学压力、人际交往压力,长期困扰着中国学生。因而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在我国尤为迫切。同样,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目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地专业人员和机构来实施。一些学校,将政治课教师和少先大队辅导员任命为心理健康教师,也许只有中国能够做出这样不伦不类的事情来。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重要问题为来认识并辅之以具体的教育行动,那么教育实践中的这种尴尬的局面,依然难以消除。究其原因有:传统的招生、评价制度,用人制度,封建思想的影响等。
2、解决策略:
(1)教育政策层面的措施:切实转换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拓宽“路面”,加快教育发展,以发展促改革;建构“立交桥”——建立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体系;加快招生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完善督导评估;加快课程和教学改革;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建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等等。
(2)教育实践层面的措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是前提;突进课程与家学方法改革是关键;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条件;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
四、材料分析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问题:
1、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上文揭示出什么因素对方仲永的身心发展有影响?说明了什么问题?试分析论述之。(16分)
答:
(一)上文揭示出影响方仲永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1)外部因素:众人好奇试才捧杀,其父贪财虚荣扼杀,没有给仲永应有的教育与成长环境;
(2)内部因素
仲永本身不学,靠一时的聪明到处作秀,失去了提高的机会。
(二)说明的问题: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多种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自身努力都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学生自己更应该不断努力,超越自我,不能仅凭一时的聪明或成绩就忘乎所以,而应不断提高、学习!
教育科研方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文献:是指一切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研究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文献资料。教育文献按其性质、用途及内容的加工方式,可以大致地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或称作零级、一级、二级、三级文献。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
2.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它是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自传、绘画、工艺作品等,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
3.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的一致性,它说明的是研究的可靠程度或可靠性。研究的前后一致性,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内在信度:给定相同的条件,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外在信度: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论,指的是可重复性。
4.自变量:是由研究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条件或变量,是研究者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任何一个系统(或模型)都是由各种变量构成的,当我们分析这些系统(或模型)时,可以选择研究其中一些变量对另一些变量的影响,那么我们选择的这些变量就称为自变量,而被影响的量就被称为因变量。
5.现场实验:又称实地实验或自然实验,它是指在真实的教育背景与教育环境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改变所要研究的现象,以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
亦称社区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社区(一定区域内的人群)或现场环境下进行的实验。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抽取样本时,容易出现哪些错误?
答:(1)确定的总体不正确。在抽样时如果确定了不正确的总体,那么不论具体抽样的方法怎样正确,都不会得到合适的样本
(2)选取过于小的样本,给统计分析造成困难。样本过大会造成浪费,样本过小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选用自愿者为被试,对研究效果也可能产生一些影响。有时在研究中选用了自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应该事先做一些分析,确定这些自愿者与非自愿者是否有明显差异。
(4)采用了不恰当的抽样程序。抽样中如果不按正确的抽样程序做,也会影响样本的可靠性。
2.教育研究中对某一概念下操作定义可以有哪些方法?
答:教育研究中对某一概念下操作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条件描述法(2)指标描述法(3)行为描述法
3.课题的研究计划大体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课题的研究计划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名称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内容
(4)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5)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
(6)文献综述
(7)研究方法与设计(8)研究进度(9)成果形式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11)经费预算
(12)参考书目与附录 以上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正式的、严格的研究计划所应包括的内容。在实际撰写研究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题的性质、研究的目的等对此做适当的增删或调整。
4.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序应遵循什么要求?
答: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序应遵循的要求是这样的:
(1)被调查者熟悉的、简单易懂的问题放在前面,比较生疏、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2)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紧张和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3)把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结尾部分。
(4)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方面的问题,最后问有关个人的背景资料。
(5)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题。从时间框架来说,一般按时间先后顺序来提出问题。既不要颠倒也不要打乱。即把询问同一方面事物的问题尽可能地排在一起。
5.文献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文献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有:
(1)文献研究有助于知识更新。
(2)文献研究有助于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的确立。(3)有助于提供科学论证依据和科学研究方法。(4)有助于避免重复劳动。
(5)有助于扩展研究的范围和领域。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举例说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1)共变为了推论出两变量之间存在着概率性因果关系,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准则:首先,原因和结果变量之间必须存在共变关系;其次,所断言的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的推论必须是有意义的。两个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它们之间至少是相关的;然后相关不代表因果,相关而非因果关系称为虚假关系。
(2).必须合理,因果关系必须在三个层次是合理的:时间顺序:原因必须发生在结果之前,而非目的论解释;当然,因果关系也可能是交互而非单向的。因变量必须能改变:如“收入→性别”是没有意义的。理论上的合理性:因果陈述必须有意义,我们必须能够说明X是怎样影响Y的,即使我们不能再经验上证明X是怎样影响Y的,我们也需要通过其他研究或现行理论等佐证来给出有关这一关联的合理说法。
2.如何理解个案研究的特点与不足。答:
(一)作为一种研究策略的个案研究,它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对事件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考察与分析,达到对事件发生过程(how)和产生原因(why)的理解,并希冀能够超越“个别”,解读整体,从而能够建构出规律性的理论,或提出具有指导价值的行动建议。这样一种策略和
方法,与定量研究和其它质化研究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特色。(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代表性。个案研究的对象狭义上是指一个个人,广义上可以是一个家庭、机构、族群、社团、学校等等。无论其对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机构或事件,个案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某个特殊个体情况的研究,达到对整体的了解,揭示出一般性的规律,因而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个案研究最终是以一个整体的社会单位为对象的。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相对单一,数量相对较少,但还要从中发现一般性规律,就必须从较少的对象中获得丰富、全面、详细、深刻的信息,这就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多层面、多方位、多维度的考察与分析;不仅要研究个案的现在,还要研究个案的过去,也要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不仅要对个案做静态的分析诊断,而且也应对个案进行动态的调查或跟踪。(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作为一种质化的研究策略,要以小见大,以少见多,从个别中寻求对同类现象的认识,这就要求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考察和分析。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要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状况与趋势,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如后面要介绍的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和产品分析法等,对任何可供利用的量化的和质化的证据材料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分析,才能较好地把握个案的实质。
(4).研究过程的自然性和研究结果的启发性
个案研究所研究的问题是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也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的,研究者没有对研究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主观的干预,也没有对研究的过程进行人为的控制,研究者只是作为一个客观的旁观者或活动的参与者,在自然的情境中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因而所得出的结论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更具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时,个案研究的结果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个案研究的启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研究者而言,个案研究往往能够发现其他研究法所忽视或所无法发现的现象,也常常能够发现与研究者的预先假设相去甚远的结论,这意外的发现可扩展研究者审视问题的视角,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面和方法,从而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二是对于研究报告的阅读者而言,在阅读研究报告之前,其对报告中所研究的现象或个案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理解,不管这种理解深刻与否,科学与否,它都是阅读者的一种认识和看法。而研究报告所得出的结论时常与阅读者预先的认识不相一致,这就有助于阅读者对研究现象的再了解和再认识,从而能以新的洞察视角来探索先前所未察觉的关系与变项,重新审视事实间的关系脉络,厘清问题的实质,达到拓展阅读者的经验,或修正与重构阅读者原有知识的目的。
(二)个案研究在对个别对象的全面细致了解方面确实远远胜过其他研究方法,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1)代表性不足。
(2)不能确定因果关系。(3)结论的主观性较强。(4)费时费力。
3.如何对教育实验研究中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答:教育实验中无关变量很多,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验者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方法。教育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有:
(1)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消除被试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采用随机方法来选择和分配被试能有效地控制被试间的各种差异。
(2)设置控制组。在实验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控制组,对两个组同时进行因变量的观测(包括前侧和后侧),能较好地排除或恒定成熟对实验中因变量的作用。(3)采用“双盲法”。所谓双盲法,即研究者在实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4)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对这些难以完全消除的无关变量,研究者可以设法将其恒定,即在实验的各个组别、各个阶段使其保持不变。
(5)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中根据对无关变量控制的需要来设计操作自变量的具体方法、设计实验程序、进行时间分配,这能较好地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
(6)控制资料统计过程。研究者按照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规范程序统计和结果处理,能减少统计误差,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常用的控制方法有: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无关变量纳入法、随机化法、匹配法、兼作组法和统计控制法。
第三篇: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合作协议书
主办单位:_________
协办单位:_________
为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多渠道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_________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为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就有关事宜协议如下:
一、招生专业:
_________。
二、招生计划:
_________人(不足_________人,是否开班由甲方决定)。
三、培养方式:在职学习,即学员不脱离工作岗位,由_________派教师到教学点授课。
四、学习年限:_________年。
五、收费项目:
(1)报名费:人民币(大写)_________元/人。
(2)总学习费用:人民币(大写)_________元/人(不包括教材资料费和申请硕士学位的费用)。
(3)以上费用于学员报到注册时由_________财务人员一次性收取,并开具盖有_________财务专用章,国家认可的_________统一收款收据;其他人员不得以_________名义收取任何费用。
六、协议各方必须履行的职责:
(一)甲方:
(1)制订培养方案和学年教学计划,承担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聘请公共课教师,提供教材和阅读书目等资料(费用由学员自理),确保任课教师按计划开课,及时与乙方联系等。
(2)审查学员资格,审定培养方案和学年教学计划,协调公共课教学,组织学位课程考试,检查教学质量,成绩管理,结业资格审查和结业证书的发放等。
(二)乙方:
组织生源,提供教学场所及其他必要的教学条件,协助甲方实施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选派专人担任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接待甲方授课教师和有关管理人员等。
七、经费分配:
学员所交费用主要用于教学,其分配比例为:
(1)甲方:_________总分配的经费为总学费的_________。
(2)乙方:总分配的经费为总学费的_________,主要用于_________。
八、通过学习,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_________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学员结业后,若申请学位,需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8]54号文件、_________办理。
九、协议各方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_________的有关规定办学。任何人不得违反规定,向学员作任何超出国家和_________有关办学规定的承诺。如果一方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另一方有权追究违约方的责任并督促其履行应承担的职责。
十、在本协议执行过程中,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新规定,则由协议双方根据新规定协商解决本协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十一、未经双方协商一致,任何一方不得变更本协议条款。
十二、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一式_________份,甲方_________份,乙方_________份。本协议未尽事宜和办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由协议双方依据合作精神和协商原则妥善解决。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签字):_________委托代理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四篇: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问题简答
附件10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问题简答
1.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
按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规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顾名思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首先是进修,因而它是非学历教育;其次进修的是研究生课程——我国国民教育系列高层次的课程,因而它是我国大学本科后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
2. 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举办进修班旨在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为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水平的同等学力者申请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做准备、打基础,为名流英才创业、进步提供一个交友互助合作双赢的平台。
3. 参与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可否与授予硕士学位挂钩?
国务院学位办明确规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不与授予硕士学位挂钩,课程成绩合格者,可由办班单位发给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此类人员若提出申请硕士学位,需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办理有关申请学位的事宜”。
4. 中国人民大学有哪些学科专业可举办进修班?
凡我校已授予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均可举办进修班。
5.课
程进修班?
不是的。是否办进修班,能否开班上课,由以下因素决定:①我校的有关院、系(所)是否提出当年办班的申请;②有关部门是否登记备案同意;③当年办班的实际人数的多少。
6. 有关部门登记备案同意的内涵是什么?
按国务院学位办的通知,对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要加强统一管理,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办班计划于当年3月15日以前申报。由办班单位将有关材料报本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申请在异地办班的单位,除需上报本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外,还应抄报办班所在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本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异地办班进行审查备案时,需征求办班所在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意见后,才能统一进行登记备案。
一个办班单位的同一专业,每年只能在异地办一个班。未经登记备案同意前,任何单位和专业,不得自行招生办班。
7. 贵校何时公布当年办班计划?
在当年3月15日校申报办班计划后,有志参加我校某专业进修班学习者,即可找我校有关院、系(所)咨询报名的事宜。办班计划一般在当年5月底6月初正式公布。贵校已授予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是否每年均举办研究生
8. 进修班开设哪些课程?
我校规定,进修班按同专业某级(如98级)硕士生研究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每个专业开设15门左右课程。
9. 报名参加进修班需具备哪些条件?
报名应具备以下条件:
⑴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⑵ 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有一定的科研成果;
⑶ 不具备上述第2款的条件,为了提高本人业务素质而申请参加进修班,报名条件可放宽,但此种进修生不能申请硕士学位,亦不能参加校学位办公室组织的研究生课程考试。
10.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不满三年,但在获得学士学位前已工作多年;或者虽未获得学士学位证书,但有本科毕业证书,且工作在三年以上;或者虽是大专毕业生,但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工作业绩显著,科研成果突出,可否参加进修班,申请硕士学位?
可以参加进修班学习,但不能申请硕士学位。国务院学位办规定很明确: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方能申请硕士学位。所提的三种情况,只能按报名条件第3款办理。
11.为什么报名第3款不能向第2款跨越?两者的区别是否在于前者参加进修班后有资格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后者不能申请。
两者区别就在这儿。
12.在何处报名和咨询?报名有哪些手续?
我校举办的进修班,均有招生简章,在招生简章中均刊登有报名地点、报名手续、联系电话和联系人。你若尚未获得招生简章,可直接与我校有关办班院、系(所)办公室联系。
13.参加进修班是否需要进班考试?
我校一般采取资格审查的方式,由有关院、系(所)组成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资格审查小组(如系合作办班,还需同合作办班单位共同组成),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发给进修通知书。
有的学科专业为了更好的遴选学员,也可以组织进班考试。
14.进修班学习期限是多少?
这要由办班的院、系(所)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安排。一般讲,进修的时间从开班上课到所有课程讲授考核结束要一年半至两年时间。
15.进修班何时开学?
学校对进修班的开课具体日期没有统一的规定。每个班可根据各自的筹备办班的实际情况,最早的在上级登记备案同意后;最迟在当年的12月底以前开班上课。
16.进修班组织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教学方法是什么?
根据每班的课程教学计划、合作办班单位的意见、学员的实际情况,我校进修班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班是利用周六、周日或晚上的时间安排课程教学;有的班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有的班每隔一段时间集中若干天授课(主要是异地办的班);有的班既利用假日又占用一定的工作日。但一个班只有一种方式。
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发给学员讲授大纲或教材;规定必读及参考书目,以利于自学;有的课程还要求撰写课程论文。
17.颁发何种证书,获得证书的意义?
完成进修班规定的学习项目者,经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审核发给进修班结业证书。获得我校研究生院颁发的进修班结业证书,证明该学员在我校进修了某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完成了规定的进修项目,且课程考核合格,达到研究生课程同等学力水平。
18.参加进修班,要交哪些费用?
学员报名,应交报名费。正式进班学习,应交进修费。报名费、进修费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范围内由每个进修班根据各自的情况确定收费数额。进修班正式开班上课后,学员因故不能坚持进修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进修费。
学员的食宿、差旅费、书费和资料费以及证书费由本人自理。除招生简章确定的费用外,不再另立项目向学员收取费用。
如申请硕士学位和参加论文答辩,按中国人民大学有关收费标准另行交纳。
第五篇: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办法(共)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办法
2004年2月18日批准(华政办[2004]18号)
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素质,为保证质量,规范管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学位办对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下简称进修班)管理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法。
第一条(办班目的和原则)
(一)进修班是为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不属于研究生学历教育,不直接与授予学位挂钩;
(二)进修班通过的课程作为判定研究生课程教学成果的方式,不可作为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单科成绩。
(三)进修班的举办遵循“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的原则,实行教考分管、限额设点,立案报批等管理措施。
第二条(办班专业)
(一)举办进修班的专业应是本校有权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专业。
(二)申请异地办班的专业,应从严掌握,要求异地办班的合作单位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为保证必要的教学力量,同一专业每一在市外只办一个班。
第三条(进修班管理)
各申请办班部门应按规定筹办进修班,并在研究生教育院的指导下负责开班后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进修班由研究生教育院归口管理。
第四条(招生对象)
进修班的招生对象为:本科毕业生及大专毕业工作满一定年限的人员。招生对象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行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第五条(办班审批程序)
(一)举办进修班的申请,应按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二)申请在本市举办进修班,申请部门须详细填写“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简况表”,经研究生教育院审核同意,上报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查备案后,方可办班。
(三)申请在异地举办进修班,除按本条第(二)项要求,还应通过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抄报办班所在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经审核同意,方可办班。
(四)合作单位申请举办进修班,应在每年的规定时间向本校提出申请,由研究生教育院向上海市学位办理报批手续。
(五)进修班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必须经规定部门审批和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查同意后,方可以学校名义刊登和发函。
第六条(课程学习和考核管理)
(一)进修班的课程应按本校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设置,采取在职学习方式,集中授课,课下自学,统一考核。
(二)进修班应有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在教学上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应当增加实务课内容。每一专业进修班课程设置不少于12门。
(三)进修班所学课程均应进行考核,必修课程应当考试,选修可考试或考查,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论文等方式。必修课的考试必须有笔试部分。
(四)严格考试制度,确保教学质量。进修班学员参加课程考试,必须遵守考场规则,在指定的时间、教室参加考核。凡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总课时数的三分之一者,取消该课程考试资格;缺课累计超过总学时四分之一者,取消进修班学员资格。
(五)对课程成绩合格的学员,颁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对未修完进修班规定的全部课程者,只发单科成绩单。
第七条(进修班档案管理)
进修班应建立学员学习档案和教学管理档案。包括学员报名登记表、办班申请表、各课试卷、教学计划、学员名册、成绩汇总表、经费核算及协议书等,上述材料应及时汇总由研究生教育院归档。
第八条(办班总结)
办班部门和研究生教育院应及时对进修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等情况进行总结,每12月将总结上报上海市学位办。
第九条本办法由研究生教育院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由校长批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