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有所诵读后感
日有所诵读后感
袁铭霞
就在这个假期,我看了一本书叫《日有所诵》,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版本,我看得是科技的。这里面,也有很多小故事。
当我翻开这本书看到字的时候,我一下就定住了神。自从我看了上去,就不想离开这本书了。这本书有十五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的东西没有重复的。大家想不想知道太阳多少岁了?地球多少岁了?月亮和太阳谁的岁数大?等等。这里都能把问题解决了。
这本书为了让大家看进去,这书里用了许许多多简单易懂的语言来给予我们知识。故事既简练又精细,后面还会提问出问题,来考你。
在书里每读一个小故事,再回想一下知识的语言,就会像喝一杯咖啡一样,每喝一口时,就会不由自主的回味一下,再喝一口就是会回味无穷。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这才知道原来,科学也会很有趣,不一定是非常枯燥的。所以,我以后也会多读关于科学知识的书。
第二篇:日有所诵读后感范文
书声朗朗润心田
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学生要掌握能力,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读的能力也需要在不断尝试、改进、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每天清晨,学生一走进教室,就拿出《日有所诵》诵读,或津津有味地自己读,或同桌合作读,或全班一起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认读新词,积累词句,自己品悟或向老师同学学习,学会用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三年级《日有所诵》内容为泰戈尔《飞鸟集》选、儿童诗、唐诗,附录为《老子》选。《日有所诵》里增加了大量泰戈尔散文诗,关于哲学性的文本。也许学生对于《飞鸟集》里的诗歌没有我们那样的感悟,但读《飞鸟集》可以让学生亲近美文,受到优美文字,美好情感的熏陶。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情景,能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当他们再回忆诗歌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日有所诵》里还有大量的儿童诗,有趣的文字,灵动的诗歌韵律,特别奇妙的是,这些儿童诗能带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学生读文字,想象诗歌带给我们的画面,想象诗歌带给我们的故事,自然越读越有滋味。
让阅读走进心灵。享受阅读是一种幸福的能力,因为阅读,我们走近自然,走进伟大的心灵,走进自我。
第三篇:日有所诵总结
日有所诵活动总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本学期日有所诵活动进行了一个段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一)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日有所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二)开展活动,坚持形式多样化
我精心设计了很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利于每周的少年宫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敬仰祖国悠久文化,收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二、收获和体会
(一)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阅读,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日有所诵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第四篇:日有所诵教案
一年级童谣阅读教案
1.通过诵读童谣,让学生感知童谣的特点:篇幅短小,富有韵律,充满童趣。2.通过学习童谣,欣赏童谣,歌唱童谣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童谣的能力。教学准备:
1.教师:教学课件 2.学生:一本童谣书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走进童谣
1.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 课间播放:《春天在哪里》
听出来了吗?歌里唱得是什么呀?(春天)
2.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瞧,鸟儿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柳枝抽出了嫩芽随风飘动,小花小草争先恐后地装扮着大地妈妈,满树盛开的花儿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这一切都向我们预示着春天来了。
3.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春天美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美的文字,就是描写春天的,出示:
春天到,小鸟叫,草地青青穿绿袄,杨柳枝条随风飘,桃花李花开得好,小蜜蜂,嗡嗡叫,采集花粉把蜜造。想读吗?自己看着拼音试着读一读。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读得不错。看一看这段话,一共只有六行,每行大约六七个字,十分短小。谁再来读一读?这次能不能一边读一边打节拍呢?(师评:哎哟,这么一读,还真有节奏呢!)
多美的春天呀,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呀?(相机点评,你还看到了什么?再闻一闻呢?)
师点评:此时,一幅美丽迷人,充满生机活力的画面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可真有趣!瞧,只有六行短短的文字就把一个春天都装在里面了,真不简单呀!读到这里,你们一定更喜欢这段文字了,再读一读吧,这次带上感情,再配上点动作,一定能读得更好!(配乐)
4.像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就叫它“童谣”(指课题),其实小朋友们一点儿也不陌生,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儿歌”。
5.朋友们,幼儿园的时候,你们一定跟老师、爸爸妈妈学过不少童谣吧?愿意给我们大家念一首吗?(指4人汇报)
相机点评:这不是一则谜语吗?大家猜出来了吗?这是绕口令吧,真不简单,能再快一点吗?„„ 二.学童谣,赏童谣
1.师述:刚才小朋友们念的童谣都来自于生活,童谣有的描写动植物,有的是有趣的谜语,有的是逗人的绕口令,有的是滑稽的颠倒歌,可有趣了。2.学童谣 a)课件出示小猴图片 瞧,谁来啦?
小猴这是怎么啦?赶紧读读这首童谣吧!(生自由读)课件出示童谣:小猴子,真淘气,看见蜜蜂想吃蜜。爬上树,掏蜂窝,馋得口水流一地。小蜜蜂,不客气,蜇得小猴哭啼啼。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啊?(淘气)你想对小猴说什么? 有意思吗?那就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b)送走了淘气的小猴,接着谁回来呢?(指两人猜)想知道吗?课件出示谜语童谣:圆脸蛋,金灿灿 一脸芝麻全长遍,不怕太阳天天晒,抬头绕着太阳转。
读一读,看谁先猜出来? 猜出来了吗?(向日葵)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是一首谜语童谣,你会读了吗?(指名读)齐读。
c)这里还有一首童谣。课件出示童谣: 问答歌
谁会飞?鸟会飞。谁会跳?兔会跳。鸟儿怎样飞? 兔儿怎样跳? 拍拍翅膀向前飞。前腿蹦蹦后腿跳。
谁会游?鱼会游。谁会爬?虫会爬。鱼儿怎样游? 虫儿怎样爬?
摆摆尾巴摇摇头。六条腿儿慢慢爬。谁把题目读一读? 问答问答,有问有答。这首童谣提了哪些问题,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赶紧读读吧!谁来问?谁来答?(指两人读)
还有谁想问?这次你可以向全班小朋友提问!全班小朋友在回答的时候不仅要能说出答案,还要配上动作,能行吗? 3.赏童谣:
a)这里还有一首童谣。课件出示童谣: 颠倒歌 吃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出了门口向东走,碰见一条人咬狗。拿起狗来砸砖头,倒被砖头咬一口。
为什么叫“颠倒歌”呢?让我们一边听一边看。知道了吗?
b)这首童谣也很有意思《板凳绑扁担》 这是一首什么童谣?(绕口令)
c)还有些童谣我们可以一边做游戏一边唱呢!《找朋友》
你们瞧„„
三.读童谣,唱童谣
1.原来童谣的内容这么有趣这么丰富,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谣吗?那就打开手边的童谣书,选择一首你喜欢的童谣和四人小组的小伙伴读一读,待会儿还可以上来读给大家听。
谁愿意把你新学的童谣和大家分享?(指名汇报)
2.其实,童谣不仅可以读,唱起来也很动听呢,最后,就让咱们亮开嗓子尽情的歌唱吧!愿快乐的童谣陪伴你们度过快乐的每一天!生唱童谣:《我和小树来比赛》 边唱童谣边下课
教后记:
小童谣 大阅读
本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童谣,喜爱童谣,产生阅读童谣的愿望,激发阅读童谣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诵读童谣的能力,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读课外书籍由“要我读书”变成“我要读书”。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教者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认识熟悉童谣,产生阅读愿望;二.学习欣赏童谣,激发阅读兴趣三.亲历阅读过程,培养阅读能力;四.小小童谣启蒙,走进阅读世界
这是对一年级孩子自主阅读的启蒙,教师不仅要让孩子在这节课上拿起书,更要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放不下书,打开阅读这扇窗,学生将看到更加精彩的阅读世界,让他们徜徉在阅读的兴趣中,这是我们将继续探索的。
第五篇:日有所诵检测
日有所诵检测
姓名: 得分:
一、古诗积累。(30%)
1、洛阳亲友如相问。
2、功盖三分国。
3、,万里长征人未还。
4、柴门闻犬吠。
5、四海无闲田。
6、,死亦为鬼雄。
7、,万径人踪灭。
8、,相煎何太急?
9、,受降城下月如霜。
10、墙角数枝梅。
11、江碧鸟逾白。12深林人不知。
13、,当春乃发生。
14、,时不利兮骓不逝。
15、风萧萧兮易水寒。
二、真假辨别。(对的打√,错的打×)(5%)
1《忆江南》是一首词而不是诗。(2《春夜喜雨》和《秋夕》都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3《长歌行》这首诗要我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4《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5 《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三首诗都是送别诗。()
三、好好回忆,你能找准朋友吗?连一连。(24%)
《望庐山瀑布》 王 维 要留清白在人间 《元 日》 王安石 小荷才露尖尖角 《乐游原》 李 白 沙暖睡鸳鸯 《石灰吟》 李商隐 夕阳无限好 《小池》 于 谦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杜 甫 总把新桃换旧符 《送元二使安西》 苏 轼 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 杨万里 劝君更尽一杯酒 四、五花八门(18%)
五彩缤纷: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河远上()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客舍()()柳色新。
动物可爱:
①、草长()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②、意欲捕鸣(),忽然闭口立。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④、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植物美丽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②、羌笛何须怨(),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五、静心思考,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2%)
1、《游园不值》中的“值”是指()①值得 ②遇到 ③价值 ④工作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晖是指()①春天三月的阳光 ②三年春天的阳光 ③比喻母爱
3、“松下问童子”中的“童子”的是指()①儿童 ②隐者的徒弟 ③诗人的书童 ④山村的小孩子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中的“见”的意思是()①听见 ②看见 ③同“现”,呈现、露出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了()手法。①比喻 ②拟人 ③夸张 ④排比
6、“姑苏城外寒山寺,”接下去是()
①同到牵牛织女家 ② 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夜半钟声到客船
六、我喜欢,我选择!(默写我喜欢的一首诗)(10%)
题目: 诗人: 朝代:。。附加题:仔细想想,相信你能行。(15分)
1、你能写出一首和月亮有关的古诗?
题目: 诗人: 朝代:。。
2、你能写出一首描写秋天的诗吗?
题目: 诗人: 朝代:。。
3、你能写出一首反映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诗吗?
题目: 诗人: 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