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须置违章的特权车于“人人喊打”的境地
Script>今后北京将对各级党政机关、执法部门和驻京部队车辆的违章行为实行抄告制度。昨天上午,为期三年半的首都“迎奥运共建首都交通文明”活动正式启动,机动车随意停放、行人乱穿马路、自行车闯红灯等不法行为将受到严惩。(《新京报》12月6日)
有关特权车恶意违章的报道不绝于耳,如11月18日《江南时报》就报道,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蔡兴教告诉记者,今年3月~6月,海南省公、检、法、司机关车辆,军队车辆和省直机关琼A9字头特殊号牌车辆闯红灯、乱停放等违反交通安全法的现象比较突出,仅今年3月份琼A9字头车辆的违法行为就达6835人次,平均每天发生220多人次。其中牌号为琼A93396的特权车两年内闯红灯158次。针对此种现象,各地也经常掀起各种整治特权车违章由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行动,但总是收效甚微。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各种整治行动都是阶段性的、运动性的,而特权车所享有的特权和植根于驾驶特权车人头脑中的特权思想却是长期的,特别是许多特权车的主人或多或少能掌握、制约或影响交警的升迁、财政等各种命运,因而,一旦联合运动中支持交警的实权力量退出,交警对于这些特权车违章处理便十分棘手,显得颇为无奈。
看来,北京市将实行的对各级党政机关、执法部门和驻京部队车辆的违章行为实行抄告的制度,实际上也是这么一种尴尬处境的反映。试想,如果一名普通百姓交通违章了,该按交通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就行了,根本就用不着抄告。可是对这些特权车却要实行抄告制度,交警的目的恐怕是要借助特权车的单位来帮助他们加强对特权车的管理,此种方法尽管无奈,但不失为当前现状的一种有效选择。
不过,这种抄告制度到底向谁抄告呢?报纸语焉不详,笔者无从知道。如果仅仅是向违章的特权车所在的单位一抄了事,其能取得多大的效果,笔者深表怀疑。因为,特权车违章的盛行本身就与一个单位默视乃至纵容这种耍特权的现象有关,何况许多违章的特权车本身就是单位领导的,或是车上坐着的就是单位领导,将违章的特权车抄告单位,更无异于与虎谋皮。
因而,在笔者看来,要让抄告制度发挥实效,这种抄告就绝不能简单抄告违章的特权车的单位了事。抄告要全方位的,一是要抄告违章的特权车的单位;二是要抄告违章的特权车的单位的上级;三是要抄告能制约和监督违章的特权车的单位的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的纠风督察机关;四是抄告民众,张榜告之民众和并在媒体上曝光。在此基础上,有关监督机关查处和给予违章的特权车驾驶人纪律处分的制度也必须跟进。总之,只有让置违章的特权车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境地,特权车肆无忌惮违章的现象才能有所收敛,道路安全才能更加有保障。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邮编: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必须置违章的特权车于“人人喊打”的境地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置兴趣于数学 化枯燥为生动
置兴趣于数学 化枯燥为生动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数学课堂多是枯燥的数字,学生难以对文本实施多元解读,学生的兴趣、爱好要靠老师的引导和培养。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数学所需的不是牵制,而是激发兴趣。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指出了数学学习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的乐趣,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思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创设适宜的情景引发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数学应用题情境创设方法主要有:生活展示、实物演示、表演体会、图画再现、语言描述情境等。
课堂教学常用的生活展示,也就是说,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学生身边的例子,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要让学生能体会的到,这样才深刻,学生才觉得有用,觉得有趣,才能和老师产生共鸣。例如,在讲九年级数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一课时的时候,我是手拿着一个很圆的小西瓜
第 1 页 和一柄小西瓜刀进入教室的,在我用教材上的课件演示落日和海平面的位置关系后,让学生联想一下在我们身边还有没有类似的实例。学生当时觉得很困难,没有想出类似的例子。我就把小西瓜和小西瓜刀拿了出来,让学生把西瓜刀想象成直线,小西瓜想象成圆,然后对照落日的不同情况,观察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表现的很活跃,思考与争论同时上演,马上就有学生说,还有类似的例子:骑自行车的时候,车的轮子可以看成是圆,地面是直线,通过车轮离地,着地,入水,也展现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的内容由于这个小例子的开始,适宜的情境让教学成为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的综合体,是促进学生心理活动深入进行的有效展示,学生的注意力和表现都体现出久违的良好,教学效果超过了预期,其它展示的方法不再一一赘述。
二、编成歌诀增添记忆的乐趣
教学中我们会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去识记,但是从学生掌握的情况看,往往是当时知道,或者是记住,但是很快就会忘掉,而学生耳熟能详脱口而唱的歌就不同了。所以能否把我们要学生识记的内容编成歌曲或者是口诀,使识记的内容达到歌曲一样琅琅上口易于记诵,使用时又能脱口而出呢?这业已成为一种实际的需要。其实这种方法,在数学课的注重识记的教学中早就应用了,数学上也有不少同仁的探讨。如(a+b)2=a2+2ab+b2,口诀记成“a平方,b平方,乘积的第 2 页 二倍放中央。”就是这个公式在应用的时候,有相当多的学生直接就是(a+b)2=a2+b2,特别是(a-b)2学生更是直接写成a2-b2与平方差公式直接混淆,而学生在掌握了这个口诀后,就几乎不出错了。还有类似的:“绝对值,绝对值,绝对不是负值。”、“同类项啊同类项,除了系数都一样。”、“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系数相加减,其余照抄上。”等等。这些口诀的应用,琅琅上口,既便于学生记忆,又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达到了我学习,我快乐,我成功的效果。
三、添加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地提升学生思维的能力的过程,是不断地提高学生计算的技能的过程。这些过程需要教师的匠心设计,需要别样的更实际的开心和快乐,需要用多彩的元素丰富着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得以快乐地成长。为此,笔者试着在课堂上渗入一些有趣的游戏。
比如,在探讨一条线段AB上有n个点,那共有多少条线段呢,在引导学生思考用“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来考虑时,我没有马上让学生来解决,而是让三个学生起来握手,四个学生握手,五个……,问这些学生共握手几次,然后用类比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讲授二次函数的应用中涉及的拱桥问题时,我让学生6人一组跳大绳,选二人甩绳子,让两个人跳,另两个同学测量我给出的需要的相应数据,利用所学的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
第 3 页 求学生的身高问题。
这些小游戏在课堂的介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以这样的状态参加课堂的学习,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比原来的单纯是老师的教要好理解的多,同时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课后多长时间再作课堂的效果的调查,这些学生介入的游戏类的教学往往学生记忆深刻,都能说出当时的一些情景,甚至是细节。可见,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对于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要多加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做个游戏,就可以达甚至是超过预期的效果。
四、渗透德育提升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倡导开放式教学,学习的地点超越了课堂,操场、家庭、社区和社会都将成为孩子们受教育的场所,现实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人们的举手投足都成为思想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通过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可以根据教材的情况,在课堂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把今天的自身的学习和伟大的第 4 页 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联系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进而激发学生加强自身的修养,更好地学习。
第 5 页
第三篇:反违章必须从反习惯性违章开始(推荐)
反违章必须从反习惯性违章开始
摘要:作为一个电力行业的企业,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纵观电力行业近年来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故,约有90%是由于违章产生的,并因此造成设备损坏、电网停电以及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违章不除,事故难绝。因此,反违章工作应作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电力安全反违章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1、引语
违章是指在电力生产及经营活动中,违反国家和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违反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安全管理要求等,可能对人身、电网和设备构成危害并容易诱发事故的不安全情况,包括管理的不安全作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在违章行为里,习惯性违章约占50%以上。
2、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形式
2.1习惯性违章操作,即那些在操作中沿袭不良的习惯做法,违反安全规程规定的操作技术或操作程序的行为。例如: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第3.4.2条规定:“禁止工作人员擅自变更工作票中指定的接地线位置。如需变更,应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票签发人同意,并在工作票上注明变更情况。”但在实际现场操作中,就存在随意变更工作票接地线位置的情况。习惯性违章操作不出意外是万幸,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2.2习惯性违章作业,即违反安全规程,按照不良的传统习惯,随心所欲地进行生产或施工活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的第6.2.5条明文规定:“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固定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栓牢传递,禁止上下抛掷。”事实上在工作中抛掷物件的事件经常发生,物件不固定放置给人员造成的伤害,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
2.3习惯性违章指挥。即负责人在指挥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的要求,按不良的传统习惯进行指挥的行为。例如: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工作负责人“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可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负责人竟然简单从事,该交代的项目不交代,该执行的监护不执行,由此而带来的必然是按照不良的传统习惯进行盲目指挥,必然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正如有的工人所说,“习惯性违章指挥无异于杀人”。
3、习惯性违章的心理状态 人有一定的习惯性,人的行为总是受思想活动支配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也必然与错误的思想活动有关。从事故分析可以看出,习惯性违章的人大多存以下心理状态;3.1缺乏安全知识,不知不觉的违章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和习惯。对用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安全规程知之甚少,因而出事的可能性就大。3.2贪图安逸在工作中不求上进,缺乏积极性,平时不注意学习,技术水平一般,自我保护意识差。与其他人一起工作还可以,一旦自己独立工作,哪怕是从事简单的工作,都有可能发生事故。3.3侥幸的心理明知某种做法属违章行为,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事故,但自己认为并非每次违章作业都会有事故发生,以前这样做不会出现问题,这次也不会,于是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铤而走险,一旦环境、设备和人员的变化,就很有可能引发事故发生。3.4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防止事故发生,相信不良的传统或习惯做法。对未造成事故的习惯性违章经历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4、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4.1习惯性违章是有章不循、明知故犯的行为,严重地妨碍了安全规程的贯彻执行。习惯性违章的人员,他是既熟知安全规程,又懂得其做法的危害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顾规程和危害,按照自己认为可行的不良传统习惯办事,而这种不良的传统习惯,时间久了就把其危害不放在心上,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4.2习惯性违章有很强的传染力,它会危害几代人。习惯性违章是多次出现的违章行为,特别是老师傅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将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新工人看老师傅这么做,既省事又没事,也跟着学。所以,它的影响面宽、时间长久、危害大,它等同于埋下了事故的隐患。
4.3习惯性违章容易使人对事故失去警惕性。由于人们对习惯性违章看得多了,习以为常,所以,根本不把它当回事。然而,习惯性违章又是导致事故的必然因素。习惯性违章是造成事故的一大根源,既害国家和企业,又害个人和家庭。
据统计,电力行业有70%~80%的人身死亡事故是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任何一个不假思索的习惯性违章都可能引发事故。换句话说,习惯性违章是造成事故的一大根源,因此反违章必须从反习惯性违章开始。
5、如何克服习惯性违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1领导重视是关键。
电力企业的领导,既是安全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因此,克服习惯性违章作业,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尤其是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克服习惯性违章,应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已不正焉能正人”。只有各级领导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这是其一。其二是看领导干部是否长期的抓下去,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中的“固疾”,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的不良习惯。各级领导应制订具体措施,使反习惯性违章常态化、制度化,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如领导者产生松动情绪,则习惯性违章现象就会抬头并蔓延滋长,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5.2找出违章现象,引以为戒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总方针,反违章工作要坚持“分层管理,落实责任,查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典型违章100条》将违章分为行为违章、装置违章和管理违章三类,列举了典型违章100条,将违章行为整理出来及时公布,组织员工学习,让员工们知道哪些做法属于违章,从而引以为戒,在平时的安全生产活动中自觉的去避免、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
5.3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
在反违章工作中,要强化员工的安全教育,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法》、《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员工懂得《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和操作,就是珍惜生命。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树立“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防范意识和遵章守纪、确保企业长治久安的主人翁责任感。
5.4抓住不安全苗头,及时纠正、从严考核。
由于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形成,有一个滋长和蔓延的过程,在其滋长阶段还比较容易纠正,而已经成为习惯性之后再纠正就困难些。因此,各级领导,尤其是各级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善于发现习惯性违章的苗头,早抓快抓,尽快铲除习惯性违章的苗头。对工作中发现的违章,特别是习惯性违章行为,一旦发现,立即制止并加以纠正。纠正违章就是要通过从严考核,使违章者及有关人员都有切肤之痛,把安全考核从结果考核转变为对违章事件过程的考核,以“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根除习惯性违章。
6、结束语
反对违章、从尚遵章,关键在于解决人的问题,控制人的违章行为动机。习惯性违章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动员全员力量,加强监督制约,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汲取教训,做好自身防范工作,把安全生产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采取有力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才是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的有效之举。
第四篇:青年干部必须永远忠诚于党
青年干部必须永远忠诚于党
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壮大、繁荣昌盛,与民族的兴旺发达、和谐包容,与社会的安定团结、蓬勃发展、与人民的安居乐业、幸福安康都密不可分。所以忠诚于党的事业,不是空洞虚无的,而是明确真实的。作为青年干部必须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时刻忠诚于党的事业。
忠诚于党的事业,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一要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理想信念不能丢,首先不能丢马克思主义,丢了就不是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守这份信仰。二要坚持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她是我们人类社会最美好的社会形态。一个人如果丧失对目标的追求,就会萎靡不振,一个社会缺乏共同的目标追求,就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就会迷失方向。如今,我们全中国人民正朝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意气风发,不断奏响胜利的凯歌,这是远大目标的激励,这是远大理想的指引。
忠诚于党的事业,必须要彰显担当精神。敢于担当,要有全局观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大局为重,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胸襟坦荡,无私无畏,这样才能凝聚人心,激发斗志,形成合力;敢于担当,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深入工作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从中发现问题,梳理情况,掌握规律,真正把问题找对、找准、查深、查透,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敢
于面对问题。正视问题是对党员干部责任心的考验,对党员干部能力水平的考验,是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三是要着力解决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落地有声,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个一个难题破解,从而达到整体工作推进,保障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社会的进步。
忠诚于党的事业,必须要树立为民情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民本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牢牢地与为实现人们的幸福,为人民谋利益这个共同理想追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是要相信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本。古人云:“乐民之乐者,民安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热爱人民,站稳群众立场,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相信人民群众是改天换地的真正英雄,历史和实践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切。二是要依靠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要了解群众,熟悉群众,与人民群众交朋友,要时刻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吸纳民智,维护民利,尊重民权,听取民声,遵从民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三是要为了群众。“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问题办事情把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第一信号,作为第一标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真抓实干,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变化。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于党的事业,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起码的政治品格和道德修养,作为青年干部更应该用实际具体的行动来证明这一点,在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篇:党员干部必须永远忠诚于人民
党员干部必须永远忠诚于人民
“忠,敬也,从心”;“诚,信也,从言”。这是《说文解字》对忠与诚的解释。用现在的话说,忠,就是崇敬和恪守;诚,就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忠诚,就是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和根本道德要求。在社会组织中,忠诚体现为个体对组织义务的崇敬和恪守、对组织目标的坚定信仰。忠诚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追求,它可以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内在动力,规范行为方式,保持正确方向。一个人,只有具备忠诚的品质,才能敬业奉献、自强不息;一个民族,只有具备忠诚的品质,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一个政党,只有具备忠诚的品质,才能蓬勃发展、战无不胜。也正因为如此,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从2009年10月14日至12月23日,在短短2个多月里,不管是在基层调研、市委常委扩大会、全市计生工作现场会,还是在向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组汇报工作,甚至是在向省委建言时,都强调要在广大党员干部队伍中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忠诚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忠诚于党和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自己。本文就党员干部必须忠诚于人民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忠诚于人民的主要依据
(一)忠诚于人民是忠诚于党的必然要求。忠诚于党,才能视党的事业高于一切,为党的事业舍得一切;忠诚于党,才能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忠诚于党,才能自觉履行自身肩负的职责,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在“四个忠诚”中,忠诚于党是灵魂、是统帅,是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恪守的最根本政治准则,而忠诚于人民则是忠诚于党的客观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是由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分子组成的、代表人民的党,她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早在一百六十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郑重宣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可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三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思想,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忠诚于党,必然要落实到忠诚于人民上来。
(二)忠诚于人民是忠诚于事业的现实需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同志说到了,并且与一代共产党人也做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最终为劳苦大众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政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过30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经济保持年均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党和国家的事业,实际上就是人民的事业。忠诚于事业,就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人民,就能更好地忠诚于事业。当前,揭阳作为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急切需要发展,急切需要振兴。成就揭阳的振兴大业,关键是要有一支忠诚如山、拼搏有为的党员干部队伍。近年来,揭阳的一大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跃居全省前列,“成为粤东发展的新亮点”,靠的是象揭阳人民的好儿子——优秀农官李楚生、忠诚卫士江俊杰一样的各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今后,揭阳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力拔粤东“五年大变化”头筹,同样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态度,以及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踏实工作,敢于创新,勇于奉献;同样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父老乡亲的厚望。
(三)忠诚于人民是忠诚于自己的外在表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价值观”是忠诚的标准。忠诚于自己,并不是以个人利益为标准,自私自利。只图一己私利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大多数人需要的人的。忠诚于自己,就是让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让自己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和大多数人所需要的人。忠诚于自己,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负责。让自己得到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就是对自己负责。一个人在忠诚于他人时,首先就已经忠诚于自己了,已经对自己负起了责任。凡是为社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都是忠诚于自己的人。即使是那些为了建立国家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也是因为忠诚于自己而做出了牺牲的选择。难怪《忠诚胜于能力》的作者邱庆剑在回复读者的信中强调指出:“你该忠诚于谁?该忠诚于自己!你在忠诚于谁?在忠诚于自己!你在为谁忠诚?在为自己忠诚!”忠诚于自己,是自己的内心信念和价值准则,忠诚于人民是这一内心信念和价值准则的进一步强化和外在体现。
二、忠诚于人民的基本要求
党员干部要忠诚于人民,必须做到: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等观念根深蒂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必须要尽快打破这些旧思想、旧观念。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来为小集团和个人谋私利。当年,有个美国记者问毛泽东,“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回答:“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邓小平同志也曾精辟地强调:“领导就是服务。”这形象地表明权力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掌权只是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用权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自己只是人民的公仆的观念,自觉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同志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颂扬与怀念,就是因为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二)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我们党员干部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来自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毛泽东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是种子,人民好比是土地。”种子只有同土地结合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离开人民群众这些衣食父母的养育,共产党人一刻也不能生存。我们党的奋斗历程表明,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深厚力量源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根本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新形势下,做到情为民所系,要求党员干部要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思想感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03年春季,“非典”病毒肆虐,胡锦涛同志感到“非常揪心”,在出国访问前夕仍不忘“像朋友一样”给北京的七位小学生记者写信,表示对疫情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而“不安”,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求、解人民之所忧的光辉形象。当前,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力戒官僚主义,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做到“五体投地”:实地体验群众的生活,实地体会群众的甘苦,实地体察群众的忧乐,实地体谅群众的困难,实地体味群众的情感,真正当好人民的公仆,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始终做到利为民所谋。不同的政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利益观,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利为民谋,牢固确立正确的利益观,就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形势下,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快发展经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求党员干部要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决反对追求个人享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千方百计地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湘西群众心目中,郑培民“比天还大”,并不是因为郑培民是州委书记,而是因为郑培民为他们修造了公路、接通了自来水、用上了平价电,这种实惠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
总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永远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