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后德大青公司培训达标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5 13:0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华后德大青公司培训达标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华后德大青公司培训达标心得体会》。

第一篇:清华后德大青公司培训达标心得体会

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

公司为深入推进公司达标创优工作,提升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县级供电企业整体素质,公司积极组织了云南电网公司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且于2010年9月24日晚在公司正式开班,培训为期5天,我很荣幸能参与此次管理能力的培训机会。

培训提出了“以应用为背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理念。基于这样的培训理念,让我更好的融入此次的培训学习,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了十四项达标工作中的一些疑问并现场听取了培训老师的指导性意见,应该说,此次培训给我的指导意义是非凡的。

首先学习的课程是臧明老师的《职业化素质提升》,强调人的因素和职业化素质提升是推进达标创优工作的关键,并结合南网规范化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的文化,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对解军队的管理经验、军人职业化素质的养成进行剖析,引导供电企业正确理解、认识和实施准军事化管理。课程期间提出了“纪律是管理的核心”和 “人无压力轻飘飘”两种理念,提出现代的企业职员就该如同军人一样有忧患意识,有风险意识,随时必须深刻的认识到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一种吃苦精神;形成一种良好的纪律,没有纪律就如同没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并就职业化素质从两种角度进行诠释:从学术角度讲,职业化素质包括四个部分:职业修养、职业道德、职

业意识、职业风范;从实际情况看,职业化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养、气质素质、智商素质、心理素质和情商素质六部分。

在该课程培训的最后提醒了我们在向军人学习职业化素质的过程中要学习的是军人的职业化精神,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激励团队获得成功的管理理念,是中国企业管理的坐标;养成一种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和无私奉贤的精神,而不能对军人的职业化模式死搬硬套、按部就班,要会合理运用、活学活用。期间,老师列举了如:柳传志、张瑞敏等同志的成功故事,无不说明其中所张显的个人能力和纪律精神,再次告诉我们“成功=1%的智商+1%的机遇+98%的汗水。”这样的一种原理。

第二节是高桐老师的《电力企业标准化建设》,在课程的开始就对企业标准化目的及其意义做了重点解释,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了我们所做的十四项达标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清楚企业标准化的目的和企业标准化的含义,即:企业标准化目的——建立良好工作秩序;标准化含义——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

并在课程中教会了我关于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学习国家系列标准,并将其纳入企业战略管理规划;2.成立企业标准化组织、建立工作网络、编写标准化导则;3.清理现有的企业标准和规章制度;组织设计企业标准体系表,安排标准化工作计划;

4.通过制修订标准理顺管理接口关系,确定流程与责任;5.实施企业标准和制度并纳入全员岗位绩效考核;6.开展标准体系运行自我评

价,有条件自愿申请社会确认。

以上的管理办法的指导原理是简化、统一、协调、优化。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了我们目前的工作状况,我们正处于将资料做齐、做足这样的一种阶段,即完整(管理内容基本涵盖了企业主要管理活动)和齐全(根据企业的特点,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现在的十四项达标则是需要将繁杂的工作统一、优化,做到够用和管用,使各资料标准之间实现无缝连接。

在该节的后半部分重点介绍了企业标准体系的编写原则,具体的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分别做了介绍,提示其中应该注意事项,如:1.标准编写人的选择要有依据;要“对岗不对人”;要考虑本岗位与其他岗位间的关系;不能避重就轻;2.编写标准时,应尽量避免套话、空话、应突出该岗位的工种特性和要求,标准内容应便于操作,可以检查考核。应该编写通用工作标准,将定性要求统一明确清楚,并与其一并考核。3.让一线的员工看到工作流程、、表单而不是一堆繁杂的中国制度。

并结合工作实际,现场分析了公司的标准现状和完善改进情况,将公司的部分标准进行了现场纠偏;现场指导我们该如何编写,在编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都做了标准解释。

第三节是陈怀新老师的《基础管理达标工作推进》,课程指引着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管理基础达标工作;即:十四项达标是南网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过去五项达标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补强公司科学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新达标标准按照与公司管理

接轨、融入县级供电企业日常工作的原则,是着力改进农电管理、提高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让我们知道“达标”是一种管理的载体。建设“达标”的县级供电企业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等手段,使企业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使本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期望(标准)的状态。

同时,在达标的过程中,要我们必须树立“达标”企业的七种意识,即:有危机意识、有规则意识、有服务意识、有信誉意识、有成本意识、有团队意识、有监督意识。并给我们分析、介绍了新达标与之前的五项达标的区别特点:1.涵盖广:涵盖14个专题、149项工作标准、226项考核项目;全面体现了公司各项专业管理的要求。2.强制性:改变权重评分制为单项考评制,增强管理项目和内容要求的强制性,全面促进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与公司标准接轨。3.全面性:新标准从建立健全工作体系、规范管理内容和工作流程、规范基础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入手,全面落实各项专业标准要求。4.日常化:改革达标考评方式,引入信息化手段,通过统计报表,将日常报送的统计数据作为指标考核数据。5.供电所规范化达标专题结合公司供电营业厅建设与管理达标活动及各省公司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考评进行。6.调度管理专题结合公司开展调度业务规范化工作,县级供电企业通过南方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调度业务规范化管理标准考核的,视为调度管理专题达标。

在课程的最后提出了达标创建工作的管理方面的三点要求:1.要扎实开展基础达标工作,不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和作假行为;2.搞动态管理,持续改进,实施动态复查考评达标;3.不发生一般及以上死亡事故、恶性误操作事故、重大及以上电网事故;不发生重大行风事件;不发生领导班子违法违纪并受记过以上处分。

第四节是陶永进老师的《配网经营企业精细化管理》,结合之前几位老师的素质提升、标准化建设、基础管理到现在的精细化管理,全面的梳理了流程,一步一步的推荐讲解,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也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即: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指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一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这样的企业文化企业肯定能以强健的势头发展。当然,精细化管理要求对于管理工作要作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如果没有之前的员工职业化素质提升,没有相应的标准流程,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最终也搞不好精细化。在执行精细化进程中,分阶段分情况进行问题清单的梳理,找差距,坚持不断改进的一个过程,如此反复实施,动态管理,持续改进最终达到由明确到准确再到精确的过程。

在课程结束之前还教会了我们学会运用思维脑图来记录日常工作及工作的细节,学会利用并迅速用于达标工作的目标分析、组织管理。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收获非常大,让我对十四项达标的理解上加深、强化了认识,对十四项达标的概念、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然,也从完善达标资料的层面上收获老师提出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老师从企业管理的高度对比了几家公司,分析了我公司目前存在的亮点和不足,各达标小组层面应该注意些什么,首先该解决哪些问题等都做了大致的诠释。并从管理的角度引导达标该何去何从?在做十四项达标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给予解决,让我们少走弯路,并现场对公司的制度、标准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让我们将达标当做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是企业提升的一种手段方式而非一次活动。

作者

2010年10月4日

第二篇:清华培训心得体会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

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参加了20xx年清华大学心理健康培训,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当代学子梦寐以求的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在这短暂而充实的十五天学习时间里,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精彩演讲,领略了大师们的智慧与风采,感受了百年清华厚重的文化底蕴。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也谈不上什么汇报,我简单的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和感受,不到之处请各位多多包涵。

一、感悟清华,传承校训

去北京的当天我先去了颐和园,感受了皇家园林的气息,下午三点多我们到了清华大学的西门,也就是主校门,当时我很激动,像做梦一样,我说我终于到了清华大学了,我们就拍照留恋,当时大门口参观的人很多,一般的游客不让进去,我们说明我们的身份后,保安看了清华大学的老师发给我们的培训短信后才放我们进去,我们选择了租自行车畅游清华园。我们骑自行车转了两个多小时,感觉参观了很久,好像都转完了。可是当我们班主任给我们发了一张清华大学的校园地图后才发现,我们所转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的学生公寓,外面看上去整整齐齐的,还参观了清华大学的足球场,绿茵茵的场地,红色的跑道,赛场上队员们踢的热火朝天,从观看台上发出的呐喊声一对高于一对。在场地周围也有年轻的学子们成双成对,边看比赛边享受着青春的温暖,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美丽。在足球场的不远处是篮球运动场,场上的队员个个生龙活虎,处处都充满着生机盎然,显示出强大的青春活力。这也许就是清华大学理念中所倡导的坚持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真实写照吧。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日前评出“全球最美大学校园”。入选的14个校园中,10个来自美国,3个来自欧洲,唯一上榜的亚洲院校是中国的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离清华大学西门一站路就是颐和园和园林园。校园西区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建筑为特色;东区校园则以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就开始新建了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它既具有古典的园林风格,又具有现代大都市的生活气息,我们学习的地方主要在清华创业园的创新大厦,旁边就是紫金国际交流中心,谷歌和网易的办公楼就在我们上课的创新大厦的旁边。课间我们去观赏荷花时,错过了赏荷花的时节,我们看到的只是残枝落叶,没有感受到当年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的美感,游人也不多,这可能又是一种生命的壮美吧。到了水木清华,翠绿的柳树,清澈的湖水,还有红红的爬山虎,游客多了,清华的学生也多了,处处洋溢着朝气,现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在这里完美地结合。在水木清华旁边不远处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在这里让我们体验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清华精神是一种爱国精神,是一种实干的精神,是一种包容的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清华的校训,博大精深,不光是我们为学的准则,更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我们要学习清华人对事认证负责的态度,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工作实干的精神,对我们要做的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出一流的水平,就像当年清华大学的一位学子说的那样,即使让我扫大街,我扫的也是最干净的,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工作,面对我们的生活,用正能量来感染我们的`学生和周围的同事。

二、升华理念,拓宽领域

在课程方面,学校给我们安排了20多个专题讲座(每节课都是4个小时),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且信息量大,内容涉及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语言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在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中,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资深教授和名家大师,也有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他们个个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善于抓住重点,解剖难点,让人豁然开朗。从而使我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比如张学政教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陈纪英老师的《做促进学校发展的心理教师》,迟希新老师的《心理主题教育设计实施的创新理念》,樊富珉教授的《学校团体辅导理论与应用》,陈一筠教授的《解读青春密码》等课程都使我受益匪浅。在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张学政教授的如何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大体分为三步:第一营造和管理学习环境,第二锻炼和提升教学技能,第三构建完整学习过程。张学政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神奇的魔术表演,并邀请了学员一起参与其中。从这个魔术中我们也感悟到了参与与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智慧型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他告诉我们,就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做到人课合一。听了他的课我感觉到了什么是大师,他的课生动有趣,富有激情,我看了他的读书笔记,每一页都写的整整齐齐的,就像他上小学的孙女说的一样,爷爷这是你写的吗,简直就是印刷的吗,他给我们上课带来的手抄笔记本有大小不同的五六本,每本写的都非常的整齐,没有一处涂抹的,看了都很受感动,这是他这一生读书时做的摘抄和写的心得,他说像这样的笔记本有20多本,他的课件也做的非常的整齐,这个老师们下去可以在学校服务器我的文件夹里看看他的讲义。张学政教授在清华大学工作30多年没有请过一天的假,有次生病后他疼的实在难以忍受,下午又有课,他就让医生给他打上止疼药,然后打的去上课,还有一次他家被盗了,他下午还有课,他只委托他的同事帮他看着家里等警察来处理,他毅然去了学校给学生上课。有次他班里的一名同学带了一个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去他班里听课,下课后那名北师大的学生感叹道,清华就是清华,大师就是大师。还有一次他带的班要毕业了,当他将完最后一节课时,有四名同学抬了两个花篮送给了他,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当时他都感动的流泪了,他说据他所知,全清华到目前为止收到学生上课送花篮就只有两个人。这就是清华大学老师的治学精神。他的精神感动了我,他的课堂感动了我。听高明书教授关于《初中生心理发展问题》的讲座后,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不是说我们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正常健康的生活与发展。一般来说,如果个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则易适应社会,内心平静,内外平衡,从而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接受,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能获得学习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如果个体经常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尤其是不健康状态,就容易发生损害社会与他人的反社会行为,重则违法犯罪,轻则为人所责;或者会出现损害自我的异常行为,令社会不宁,与众人不安。即使不发生外部的不适应行为,处在不良状态的个体也会因长期处在情绪困扰之中或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导致低劣的心理素质。无论哪种情况,对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情绪的疏导等活动化解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这不仅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现代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与挫折,而且能使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轻松自然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乔锦忠教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心理健康维护》的讲座,他用一些浅显易懂的图片和故事,向我们深刻阐述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

在这次培训中,还有清华大学的罗丹阳老师的《教师心理调适策略》,中央民族大学夏仕武老师的《心理学与生活》,北京第五中学原校长吴昌顺老师的《关注未成年心理健康》,以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张渝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这些老师的精彩讲座,无论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方法技巧上,让我对心理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培训我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我们新疆建设兵团的各个学校,彼此不熟悉。这次培训,除了给我们安排学习之外,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学员们忙里偷闲得抽出时间骑着自行车畅游美丽的清华园。为了现场感受升国旗的庄严气氛,大家不辞辛苦凌晨四点半起床出发。为了更多的了解首都北京的人文气息,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了颐和园,参观了故宫,这一个个都带给了我们视觉上、心灵上的震撼。

十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幸福,十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倍感珍惜。我深知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收获颇多。不仅知识上得到了充实,更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好好研究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我将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学习,并把清华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秉承“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以求真务实,立足本职,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努力争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最后有几句话同各位老师共勉,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心态比绩效重要,健康比工资重要,愿各位老师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好身体,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2

20xx年11月18日至11月24日,我作为20xx年石峰区“十佳社区(村)干部”,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区委宣传部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株洲市石峰区中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此次培训学习,是我人生中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是我提高学习水平的一次加油,也是我提升工作能力的一次充电,更是区委区政府对我们最基层工作人员的亲切关怀和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我深知此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也对此次学习机会倍感珍惜,在全区利用“五问工作法”为抓手,全面推进“一极三区”建设的工作热潮中,给我们提供了本次千载难逢的交流学习机会,我也带着“清华学习五问”踏上了学习之旅。

1、清华学习是否有必要?

我是一名在社区(村)工作了30年的老村干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当接到学习培训的通知后,既感动又困惑,感动的是区委区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处于最基层的社区(村)干部,困惑的是,自己即将步入退休年龄,辖区征地工作任务繁重,手头工作千头万绪,很多事是只争朝夕,确保按时完成,此时去学习,是否有必要?呈报街道党工委批准请假时,党工委文书记给我指出了“学无止境,学有所用”的工作理念,使我坚定了学习信念,毅然走入全国教育学府,圆梦清华。

2、清华之行怎样学?

步入清华的校园,优雅的环境、宽阔的校园,让我充满着好奇和向往,校园内到处可见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让我由衷的认同。在孙茗教授的第一堂课中,就讲到了清华大学“价值创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多名教授们都讲到了“来清华怎样学,就是要学清华的思想”,“爱国奉献,科学求真,包容会通,追求卓越体育精神”就是清华的思想和文化,清华大学的思想,也是实现中国梦高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踏入清华校园,就要认真的求学,认真学好清华思想和文化,让自己满怀学习成果而归。

3、清华学习了什么?

从11月19日开班典礼开始,我和全体同学一样,迅速完成了从社会基层干部向普通学员的角色转换,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认真上课,我们从“清华历史和文化”到“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从“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管理与舆论沟通”到“大数据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还从“语言表达技巧”到“结构化研讨”,一堂堂生动精彩,意寓广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我在敬佩教授们博学多才的同时,深深被吸引至课程内容之中,思想上豁然开朗,思维仿佛在广阔的宇宙之中,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内心深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是多么的伟大。

4、清华学后有何感想?

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和“天津市滨海新区”,通过这些参观,深感改革开放40年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幸福生活的日益完美,我为中国制造点赞,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在“伟大的变革”参观中,我站在出自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无人驾驶无轨电动汽车”旁,更为株洲“智造”而倍感豪迈。我坚信,株洲这座老工业城市一定会不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5、清华学后怎样做?

短暂的清华学习结束了,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怎样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是我们每位学员的义务和责任。虽然学习时间短,学习层次不够深入,但学的知识很实用,实际操作性很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重温学习的内容,消化学习成果,做到学有所用,用清华精神激励工作斗志,用清华思想指引工作方向,用清华文化洗礼思想情操,用清华的校训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全区实行“两个率先和一极三区”的宏伟事业中,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让社区工作服务于全区发展大局,为全区大开发、大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3

下半年,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我局和市委组织部联合组织的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长沙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专题学习班,学习时间一周,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一、环境美

走进清华园,不由得赞叹她那种厚重、朴实、不张扬的美。没有太多高高矗立的炫目建筑,映入眼帘更多的是那依地形修建的花园、草坪,绿道旁供人休憩的长椅,风格古朴而造型别致的路灯,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以及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打印社等等。还有那个深夜时分还亮着灯的奶茶店,为校园平添了一份温馨。

信步于文学家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边,亲身感受那一池醉人的荷香荷韵;来到“水木清华”建筑前,细细品味雕梁画栋和意境高远的楹联;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的雕像,感受先生的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在清华学堂和大礼堂前驻足沉思,虔诚地与先哲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这一切,让我在工作了十多年后,又一次体验到了久违的'温馨充实的校园生活。

二、收获大

一周的学习,我收获很多,眼界和学识也有了提升。授课老师有清华大学、国防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也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学者,还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中央电视台的知名评论员等,他们学识渊博,理念精深,对自己的研究领域都有十分独到的见解,给我们以深刻启迪。

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预算管理与改革、政府债务管理与风险防范等财政专业知识,也有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国际形势、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博弈论等社科人文类知识;既有课堂教学,也有实地参观,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精心的课程安排体现了领导对干部成长的良苦用心。

三、感悟多

通过在清华园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清华大学“自强不息”的校训以及“行胜于言”的校风熏染了我,让我明白自身要具备百折不挠的韧劲,任何困难都压不垮的精神,以及为目标不懈奋斗的恒心和毅力;让我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撸起袖子、沉下身子,做出一番工作业绩。

2、在开班动员会上,清华继续教育学院相关领导就告诉我们,对于培训班老师们的观点应当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大胆地质疑,切忌不加思索地一味接受。是的,老师们在课堂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难免有的知识点会有疏漏或偏离的地方,我们应当带着问题学习,勤于思考,秉持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并把这一方法贯穿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3、不断学习,学以致用。久坐在机关办公室里,难免会有知识僵化、灵感枯竭的危机感。这次到清华培训,如同久旱逢甘露、沙漠见清泉,有了“源头活水”的注入,眼界开阔了,精神充实了,心里亮堂了,很多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我已经认真消化了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并在日常自觉加强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加以运用,力争为推动长沙财政事业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4

花开芬芳的五月,带着巴山儿女质朴的向往,怀着对殿堂的憧憬和知识的渴望;我迈进了让无数学子心驰神往的清华大学校门,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5天的“干部管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由于是满怀仰慕与自豪、带着圆梦之心踏入清华的缘故,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所以我积极主动,认真思考,用心经历。感受深深、收获满满,只叹息时间太短,一转眼就结束了。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向领导和同事们汇报如下,希望能分享给大家。

一、感受清华,启迪智慧

生平第一次走进清华,各种情愫难以言表。在清华主校门(东门)外的绿地正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卧壁,正面是毛主席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背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我深知,这便是清华之精神所在。漫步在校园,树木成荫,景色优雅别致,葱绿的银杏树叶随风飘舞,景色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清华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校园景致,更在于它的人文精神。百年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厚重的文化,强大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铸就了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清华的老师们以崇高的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学术水平,一丝不苟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追求的是卓越的境界。无论是学校对教学的整体安排和管理服务,还是老师对课程的具体设计和讲授,你总能体会到管理者和授课者的用心良苦和匠心独运;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它的博大精深。

二、感悟大师,心灵升华

说实在的,放下身份,忘记职务,抛却压力,就这么安静的坐在清华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真是一种美美的享受。此次培训有团队建设、职教理念与发展、领导力与执行力、领导者言语表达艺术、职业能力与素养、感受音乐的快乐、国际形势与安全等专题讲座。大师们都来自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向我们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送经验,我不仅是收获了知识,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心灵的洗礼、能力的提升。每一堂课,老师都为之精心准备、提前到达,有的放矢、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要说感受最深的就是帅气的贺林老师讲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了。我悟了很久的东西被

他八个字就概括了,即“关注目标、。用人成事”。贺林老师说关注目标就是指在执行过程中要高度关注目标,切不可把实行目标中使用的手段当成目标。他举了找锤子钉钉子的故事,并说明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在执行过程中,忘记目标,而把手段当成目标,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要么目标实现不了,要么执行力大打折扣,成本增加,效率降低。而用人成事就是指在执行过程中要善于用人,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在此举例:古代一著名将军打仗用聋子做内勤人员,将军商议军政大事绝不会被泄密;用瞎子作哨兵,瞎子听觉灵敏,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感觉到,并且能听出有多少敌人,距离有多远;用瘸子当炮兵,绝不退宿半步等;因此百战百胜,这就是用人得当的成功范例。贺林老师记忆力过人,口才了得,讲座观点鲜明,事例生动,说服力强。古今中外,引经据典,随口就来,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令小女子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感谢有您,整装待发

记得妈妈从小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我能顺利完成此次在清华大学的培训学习,一要感谢学院领导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们,为我们搭建的良好的学习的平台,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二要感谢传经送宝的大师们,是他们用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和深入浅出的分析点拨,为我们“充电”和更新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三要感谢负责我们全班59名学员学习、生活的老师们,她们贴心的照顾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学习环境,才使我们能安心地接受清华精神的熏陶。虽只有几天的相处,彼此建立起的友谊,永存在我的心里。生在这样的班集体,我永远都不想毕业。

反思这次学习,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紧迫感油然而生,不忘历史,冷静地认识问题,全面地看待发展等并非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从而深刻领会了xx在清华1校庆上的嘱托“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的现实意义。同时,再次深刻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诸多事实告诉我们,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自我完善,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带动身边的同事不断学习,才能构建一个勤于学习,不断进取的团队。

清华之行给了我太多的感悟,这将成为我生命旅程一个永恒而又美丽的回忆,也将成为我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我的心灵从此升华,我坚信,学院的前景将是一片繁华,因为——我准备好了。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5

虽已离开清华园,但百年学府的人文和精神风貌仍历历在目;虽已离开清华园,但博学睿智的学术大师们的话语仍回绕耳边。短暂的清华之行却给了我太多的感悟,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到了做人的精神,从“行胜于言”体会到做人的内涵,更从多位学术大师的授课中,领略名师的智慧和风采,引发我对过去的有些观念重新进行了思考和再认识,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一、收获知识,拓展视野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学风浓郁,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木清华独特的精神魅力。在三天的时间里,我们有幸聆听了周士渊教授《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马骏教授《国际形势分析》、覃征教授《中国信息化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张牧寒教授《引导式沟通与管理》、樊富珉教授《积极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贺林教授《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的精彩讲座。大师们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向我们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送经验,我不仅是收获了知识,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心灵的洗礼、能力的提升。每一堂课,大师都为之精心准备、提前到达,有的放矢、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因此这三天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的享受,同时也使我得到了启迪:如果想让孩子们喜欢你的课,想让孩子们有所得,那么就要真诚地付出,精心地设计,“讲故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二、“我们离幸福只有一个习惯的距离

“性格决定命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这些话语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我也自认有一定的认识,并努力在工作中践行着,但周士渊教授关于“习惯”的演说还是令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周士渊教授历经坎坷,阅历丰富,青年时期曾陷入九死一生绝境,肉体和精神几乎化为一片废墟。幸在无数善良人的关爱下,他死而复生,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这之后,他在清华大学自强不息校训的激励下,顽强拼搏、艰辛探索,在总结古今中外各种成功理念的基础上,终于找到了一条能使人不断突破、不断超越、反败为胜的成功之道。而凭借这条成功之道,他自己不仅从生命的废墟上重新崛起,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这条成功之道就是习惯。

回想以前的自己,总是在对学生不断地说着习惯的重要,但是学生又真正地听进去了多少呢?而自己又有多少的好习惯成果能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呢?在听周教授的讲座前,我是茫然的、无措的,而周教授顽强拼搏的经历及“一分钟傻瓜日记”这极简捷、极有效的方法为我指明了方向。我谨记“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未来。”“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试着尝试、探索。

三天的学习时间在人生历程中何其短暂,但它将成为我生命旅程一个永恒而又美丽的回忆,也将成为我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在今后的工作里,我将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把清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带到今后的工作中,为学生的成长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6

按照省公司的安排,我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令当代学子魂牵梦绕的一流学府----清华大学,参加了湖北省分公司《20xx年百强支局长培训班》学习培训,我倍感荣幸,也倍加珍惜这次机会。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但通过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汲取名校丰富的知识营养,使我体会深刻,受益匪浅,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也让我20xx年注入新能量。

一、感悟清华,传承校训。

清华园位于京西北,北四环路与圆明园路交汇处,向南步行10分钟,是全国另一知名学府—北京大学;向西步行15分钟,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历史记载,明朝时这一带是一片园林区,清华园原是圆明园的一部分。

清华园里处处都是文明的气息。无论是在教学区,还是在生活区,时时都是宁静祥和,井然有序。清华校园很大,初来几天不识路,总会有人热情地为你指路。在课堂上,如果同学们偶有倦意,教授们马上会讲个小笑话,播个多媒体短片,或者玩个小游戏,既为你提神,又让你受到启迪。可以说,清华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与启迪。

二、升华理念,拓宽领域。

在课程方面,学校给我们安排了5个专题讲座(每节课都是4个小时),都是我们邮政企业目前所需要解决和应对的一些课题,内容涉及互联网+邮政与商业模式重构、邮政企业标杆管理与精细化管理、新竞争环境下-如何做好代理金融网点支局长、管理者四项技能、心理资本与压力应对等方面。 在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中,有来自北大企业家班特邀专家、清华大学企业家班特邀讲师、中国标杆管理大师、著名实战派管理专家、管理学硕士、资深培训师和名家大师,他们所讲的课程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授课过程中善于抓住重点,解剖难点让我们的思维得到启迪,从而使我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

比如刘海峰教授的《互联网+邮政与商业模式重构》,陈泓冰老师的《邮政企业标杆管理与精细化管理》,闫和平教授的《新竞争环境下如何做好代理金融网点支局长》,郭雷教授的《管理者四项技能》,高教授的《心理资本与压力应对》等课程都使我受益匪浅。

在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刘海峰教授对在互联网形势下如何发展金融业务。

1、金融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支付方式的革命;虚拟货币的誔生;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消费者金融消费方式的变化;金融行业堡垒消融,边界越来越模糊,人不是因为金融而生活,而是因生活而金融。互联网是不需要营销的,没有新观念,就没有新突破,未来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不在以拥有的实际资产来衡量。

2、互联网时代企业转自何方?引发我们深思,今天,所有传统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包机感,就是大家突然都找不到路标了!都不清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转型?未来的路如何走?这就要求我们跟上形势,与时代变迁融合创新结合来进行网点改革发展。

陈泓冰老师的《邮政企业标杆管理与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启迪了我的管理思维,开拓了我的管理视野,在全省三互三问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中,追求进步必须实施标杆管理。一是要通过标杆管理活动正确评估在争先进位方面的差距,从而克已这短,学人之长; 二是通过标杆管理活动推动单位学习和知识管理,深化学习创新型企业的建设;三是通过标杆管理活动切实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改进 四是通过标准管理活动培养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管理文化;五是实现标杆目标必须抓好精细化管理这个重要环节。

闫和平老师的《新竞争环境下---如何做好代理金融网点支局长》让我感受到企业发展主要从服务、创新、管理三个方面为我们解读和总结了邮政网点所需要的几项技能并且创新具有实战性。

郭雷老师所讲的《管理者四项技能》的提升,让我作为一名单位经理在领导力、执行力、团队管理、有效沟通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正如郭老师讲的,领导顶班是角色错位,领导越忙公司越乱;教育下属不要手把手教,只界定结果等等一些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上的经验,感想很多。

高睿可老师讲的《心理资本与压力应对》是让我们如何以阳光心态与情绪调解、感恩企业、做到快乐地工作快乐的生活,面对压力我们要积极应对,学会缓解压力和下属心理疏导,充分体现省公司提出员工幸福、企业进步的目标。

三、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我们省各个基层单位 ,彼此不熟悉。这次培训,除了给我们安排学习之外,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学员们忙里偷闲得抽出时间骑着自行车畅游美丽的清华园。为了现场感受升国旗的庄严气氛,大家不辞辛苦凌晨二点半起床出发。为了更多的了解首都北京的人文气息,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了颐和园,参观了北大校园,这一个个都带给了我们视觉上、心灵上的震撼。

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幸福,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倍感珍惜。我深知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收获颇多。不仅知识上得到了充实,更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好好研究老师的20xx年百强支局长培训班讲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我将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学习,并把清华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秉承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以求真务实,立足本职,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努力争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7

20xx年10月9日-15日赴清华大学“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北海”专题培训。经过此次培训,学到了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处理危机和突发事件的经验,收获良多。现将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社会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用正确的角度看问题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遇到很多社会现象,从中也总结了很多经验与教训。但由于没有适当的理论指导,无法总结归纳,因此经验和教训对工作的指导作用有限。通过此次学习,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如:

(一)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和社会风险理论

费里德曼和默里安尼的 个人财务生命周期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个 人收入支出的三个阶段,如何结合这三个阶段把社会风险化解,杨教授提出了终生风险管理和服务,使公民在受到因生、老、病、残、失业、无居处、灾难而造成的风险时,能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度过难关。

(二)社会阶层理论

在处理社会管理工作中,重点是解决相关方的利益冲突。但阶级 矛盾的分析方法与现代社会现状不太相应,如何划分利益各方,需要有一个新的理论支撑。社会阶层理论,作为社会学的一个核心理论,从社会人的财富、权力、声望来把人划分为若干阶层,有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社会矛盾冲突利益各方的共性和个性,其冲突的根源,为解决矛盾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危机管理和社会冲突,重在预防

在学习《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和《社会冲突管理》过程中,系统地学习了危机和冲突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方法、经验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深刻地体会到重在预防的重要性。危机需要快速处理,但自然的灾害随时发生,事前做好预案和演练是关键,平时多流汗、灾难少流血。社会冲突需要及早介入,因为社会冲突往往起源于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的利益诉求,越早发现其利益诉求和异常行为,对解决冲突越为有利,化解三、处理工作,待人接物,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基本礼仪

公务员时刻面对着机关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并在工作中受到公共服务对象的负面心理影响,而且还有绩效管理、问责管理等制度而造成的压力,这些都对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公务员心理失常甚至自杀已经屡见不鲜。如何在处理同事关系和待人接物的时候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关系到公务员身心健康和工作业绩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学习孙健升老师的课程,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只有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态、积极的行动,才能创造辉煌业绩和美好人生。通过学习李老师的礼仪课程,学习了一些日程公务的礼仪,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行为举止,对日常工作很有帮助。

5天的课程很短,但收获非常的丰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特别是到一流大学去学习,才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处理工作的能力。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8

“一年之计在于春”,20xx年伊始大连市教育局职成教处举办了中职学校教务主任清华大学培训班,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这无疑是给我们这些战斗在教学业务一线的同仁们一支强心剂,同志们不约而同的感受到大连市教育局至上而下吹响的“十二五”冲锋号角,这次培训鼓舞了我们的势气,武装了我们的头脑,强化了一支队伍。我们将终身难忘。

一、从国际国内看我们目前的中职教育

为期一周的培训,清华大学的教授深入浅出地从国外的职业教育讲到国内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使我们对目前的中职教育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起了很大作用。

在大职教形势下,职业教育是要围绕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服务的,职业教育应紧密依托自身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今后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部分,“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改革为动力”是下一步职教办学的指导思想,而课程的科学设置和教材的科学配备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载体,科学严谨的教学管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抓手。

二、清华立体化全方位的办学模式给我们以启发

清华大学的一草一木都浸润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教育意义,清华的教育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反思我们自身,有时甚至觉得仅仅把我们的教育做成了一个平面,太过单调和不堪一击。

教育绝对不是几间教室、几个老师的事情,学校的每一寸空间都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资源,一种校园良好教育氛围的教育作用远比我们在课堂上成堆话语的作用要强大和作用深远,几代人在一所学校继承性的贡献是必需的,也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反思我们成天为了学生弄脏学校白墙的事苦口婆心的教育,我们做的是有效的教育吗?

三、清华讲坛上老教授们的风范让我深思:教师的尊严从何而来?

1.渊博的知识,这是做教师最起码的资本。老教授们渊博的学识和治学的严谨让我们这些很久没有坐在教室听课的主任们不知疲倦。反思一些教师弄懂一本教材就想完成一生教学任务的做法,“可笑、可悲、可叹”;

2.对学生的爱和自身职业的敬重让我们感动:讲台上大多已是天命之年的老教授,他们一上讲台的那种工作劲头就让人折服,教授们很关心台下学员的学习效果,绝对不会只管自己讲,他们把自己能否教会学员作为自己工作成功的标准,这不就是衡量一位老师工作成果的首要标准吗。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9

11月16日,我们怀揣憧憬与希望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有幸参加在区教育局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为期8天的武进区教育行政干部“领导力提升”第二期高级研修班,聆听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深感受益匪浅,八天来,我们感受了清华的雄伟大气、优雅舒适,亲眼目睹了校门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看到年龄不同、肤色各异的中外学子忙碌的身影,深深感受了清华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文化底蕴;住在紫荆公寓学生宿舍里,切身体验了一名清华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感悟文明

清华大学的景致不仅令人欣羡,清华园里的师生更是让人钦佩。文明和谐,在这里可谓一道绚丽的风景,无论在老校区,还是在新校舍,无论在教学区,还是生活区,只要你寻求帮助,总会有人伸出温暖之手。其实最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在清华校园十几个诺大的食堂餐厅里进餐情形,每天中午,千人涌入,但却丝毫感觉不到吵闹和喧哗,排队、选菜、刷卡、用餐犹如大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井然有序,这种文明气息和人文关怀,真的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

二、感悟学习

说到培训,我会习惯地把休息、养生和清净联系到一起,而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这次培训则彻底*了我的观念。当我最初拿到课程表,发现这次培训要用8整天外加二个晚上完成12门课程的学习时,那种难耐和费解曾让我顿生郁闷。“太辛苦了吧……!”以往的培训经历告诉我,就是半天听课半天休息都觉得乏味,何况全天加晚上?然而,当我真正坐在课桌前,从聆听崔和平教授“校园安全”那一刻起,便打消了我的顾虑,接下来几天的“实践”,那原有的担忧与郁闷却悄然在情不自禁中云消雾散了,一种货真价实的幸福很快占据了我大脑的全部……

三、感悟大师

如果你愿意把积累知识当成一种快乐的话,那么端坐在清华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绝对是一种享受。

在教室认真地聆听每一位教授、学者们的授课,既是接收新知识、新理念,又是一种精神享受,总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教授们的课少有晦涩深奥难懂的理论,多是来自社会、政治和生活中的现实,诠释的是鲜活的思想和理念。老师的精辟见解与精彩发挥,源于其“术业有专攻”,本身具有渊博的知识底蕴,独立的思考与丰富的阅历。以李真顺先生为例,他是中国第一位持证演说家,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的配音惟妙惟肖,具有多年公众演说、语言教学、播音教学经验,培训过数万名讲师、主持人、播音员、领导干部;逻辑清晰、内容生动、音色优美、字正腔圆,撼人心魄!此次有机会能亲自坐在台下聆听先生的报告,深感其治学之严谨,思维之缜密,更深刻地感受其以多年的生命积淀为基础,以扎实的功底为依托,举手投足铿锵有力,言谈话语循循善诱,令人佩服。而且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也让人着迷,真是“不服不行”。而崔和平、张学政、雷原、田彩凤、韩菁、王健、朱汉城、王旭明、杨金波、杨阳、刘玲玲、等教授专家,同样是各自领域的顶尖权威,他们的精彩讲课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感悟人生

来自清华讲台的声音告诉我,生命是过程不是结果,珍惜这个过程,活在当下是阳光的心态。对待生命过程中的一切,要能勇敢的拿起,豁达的放下。在生命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山不过来我过去,做到海纳百川,通过改变内在心态,进而改变生命的外在境遇。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别奢望太多,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保持内心的平静。仿佛间我感觉自己的心理阳光了许多,感觉生活的沉重减轻了许多。

五、感悟工作

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学识高深,什么是创新思维,八天的学习时间在人生历程中何其短暂,但这次清华园学习却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行胜于言,重在实干。我们要把实干成为自己的自觉追求,在工作中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重在实践,重在实干,重在落实,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知识更新、扩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工作与学习合二为一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把学习引入工作,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让自身的发展与成长真正成为工作的成效!牢记开学典礼上戴清华大学校徽时的庄严宣誓: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把这种平等与自豪感化作动力,努力争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0

20xx年10月10-21日,我有幸参加了局组织人事处组织的清华大学培训。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身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枫叶飘飘。亮丽多彩的生活是不施粉黛的素颜,秋之魅力,是充盈着淡蓝色的宁静。金黄的树叶,洒落一地的斑斓,时光烟雨蘸着秋之韵味掠过我的眉眼。秋风卷着我的衣襟把我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清华校园。

清华校园,美丽而历史悠久。走进校园就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学校一直秉承“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始终引领学生们走“爱国、成才、奉献”的道路,为祖国的强盛、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批的领导和优秀人才。校园内绿茵草草,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别致优雅。不同时代的建筑物购成了独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们创造了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次培训吃、住、学习都在清华园。喜欢起早床的我,每天迎着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吸收新鲜的空气在清华园里跑跑步、打打太极。用完早餐后就静心地听课。“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我紧紧抓住培训这个机会给自己洗洗脑,充充电,增长知识财富。给我们讲课的有清华、北大、国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等10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分别给我们讲授了《领导干部压力管理》、《当前宏观经济分析》、《十二五规划与民生问题》、《影响力和执行力》、《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公共服务前沿探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以及《走进音乐世界》等10余堂课。教授们个个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每位教授谈吐风趣幽默、警句名言、历史典故让学员们掌声笑声接连而致。在听课中同学们对老师心怀一份敬仰,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诚;同学们感受老师诚挚的智慧和知识的传递,凝聚的思想于此起彼伏声中豁然收成,如行云流水,徜徉沉浸。北京行政学院教授兼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董晓宇,在讲《公共服务前沿探求》课时,演讲形象之精彩,语言之丰富,排比、对比句接连不断,甚至把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都搬上了讲台。讲课内容丰富。在开启我们心智的同时,思想和智慧都得到了交流和碰撞。这次培训学习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听了杨照南教授的《当前宏观经济分析》进一步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知道了当前经济波动的主要表现和原因以及国民经济运行成本非完整化的五个方面,从生产与消费领域看中国自身的问题。

听了傅思明教授的《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通过突发事件案例分析,使我们懂得了依法行政是安全从政的前提条件。

听了杨阳教授的《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才知道我国现阶段面临着朝核危机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海权益争端问题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我国形成U型合围之势。为了保障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还需要贯彻周边外交方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

10多位专家教授从经济理论到政治文明,从社会管理到执行能力,从当前形势剖析到前景展望,深邃的理论、前沿的研究、管理的创新在大师们或凝重或幽默或儒雅的讲解中,有如阳光雨露、和风细雨,滋润我的心田、陶冶我的情操、净化我的心灵、开阔我的视野、开启我的心智,理论与实践的火花在脑中碰撞,实实在在的让我领略了授课大师的风采。给我们传递了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特别是听取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走进音乐世界》一堂课后,让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语言----它越过了正常的逻辑思维,直接向人们的心灵倾诉;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虽然不像文学、戏剧那样内涵明确,让人能有具体的理解,但经典音乐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思想上的提升。欣赏这样的音乐能够提高人的审美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过:音乐使我忘却自我,忘却自己的真实处境,它把我带往另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情景:在音乐的作用下,我觉得我感到了本来没有感到的东西;我理解了本来没有理解的道理;我能体会本来不能体会的一切。如果我们用这种心境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激发自己的灵感。应该会有很好的收获吧!我仿佛觉得优美的音乐旋律随时在我身体里流淌,淋漓尽致地让我体会到身心的愉悦和工作的轻松。音乐带给我无比快乐和喜悦!也是减轻我工作压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最后,我要用清华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自己,用学到的新理论知识渗透于今后的工作中去,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不知道我这篇心得是唐代诗人李端笔下的“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还是刘长卿笔下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只有阅读者自己去评定吧!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1

能够加入市委办这个大家庭,我万分荣幸,不曾想刚工作两个月,又能够到世界一流学府清华大学参加培训,这让我激动之余又觉诚惶诚恐,带着压力与动力完成了此次培训任务。收获很多,最深刻的体会有两点:

细节定成败

以细节论成败,从小处见文章。此次培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热情周到、专业细致、有条不紊的准备和安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谓处处见细节,事事皆精品。接待细致周到。一到达北京与培训项目负责人戴玲翔老师和班主任肖瑞崇老师见面,就会感觉到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充分准备。果不其然,一本《学员须知》即可回答所有问题,培训安排更是滴水不漏,除学习需自己动脑外,其余事项只要“被动接受”即可。尤其是打开房间电视机看到“欢迎赵凡、何海先生下榻迎春园宾馆”,让我对清华大学的细致与周全留下深刻印象。内容丰富多彩。在培训期间,既组织了办文、办会等办公室业务培训,又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法治、国防等多领域学习;既开展理论学习夯实基础,又组织到中关村创业园区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见学参观开拓眼界;既有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等知名教授讲学,又有中央办公厅、国家行政学院等行政领导言传身教,无一不显出他们的诚意与专业。仪式感非常强。从入住“荷塘月色”近春园宾馆到集体参观清华四景(清华学堂、大礼堂、二校门和水木清华),从开班仪式发放学员证、佩戴校徽、集体宣誓到毕业典礼播放培训点滴、发放毕业证书,从每日一晨读、每课一总结到课间集体做操、观看《同一首歌》清华大学专场,仪式感无处不在,强烈地推进了我们对清华大学的品牌认同感和认真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

难当清华人

走进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清华学子是什么样的?是带着“酒瓶底”眼镜的学霸,耿直理工男,还是长发长须的怪咖?亦或是和周书记一样睿言睿语的才子?带着这个疑问,我与同事们走遍清华大学大小角落,靠近他们,走进他们,观察他们。发现,他们是教室里的聆听,是实验室里的分析,是小道上的讨论,是自习室里的思考,是运动场上的汗水,是舞台上的灵动,是草坪上的欢笑,他们的自信和快乐源于内心的强大与充实,或者更简单直接,仅仅因为他们是清华人。有一句话,叫“走进清华门,就是清华人”,虽然戴上了清华的校徽,拿到了清华的培训结业证书,但内心着实惭愧。且不说自己“颜值”“气质”与清华学子相距甚远,单单6天12堂课的培训内容就让我感觉须大力气进行消化。在网上看了一篇很火的帖子,叫《你与学霸的差距在哪里?一位清华学生的100条学习建议》,全文共9部分100条5000余字,对标找差,让我深刻感悟到自己为什么上不了清华。所谓知耻而后勇,既然清华人难当,那么就——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什么是清华之魂?简单点说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这是清华魅力所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给人以行动的力量,给人以前进的勇气,给人以成功的信心。“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就应该有永不畏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为眼前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困难所困扰,上善若水,心怀天下,勇于挑战,甘当大任,才会获得最终的成功。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自强者未必都能够成功,而“不自强者”成功未之有也。“言必求实,以行证言。”言与行,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必须做到言行统一。从实践论出发,践行是根本和目的,所谓跬步致远、笃行事成、实干兴邦。言行不统一,不是伪君子,就是两面派,而后者比前者更具有破坏性、更可怕、更应该警惕。因此,要言行统一、“心、言、行”三点一线,不做只言不行的伪君子,更不做言行不符的两面派。“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做思考的奔跑者。要思考,用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去明辨方向、拓展思路、科学决策。要奔跑,用勤奋的精神、求实的作风去实现跨越、实施突破、实践收获。做“思考的奔跑者”,就是要站在大局上想问题,超前谋划,脚踏实地,事半功倍,离目的地越来越近。

身虽已远,心却未动。清华大学的一景一物仍萦绕在我脑海,6天培训所学所思所感也必让我受益终身。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2

7月份,本人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XX年web工程师暑期培训班,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手,我倍加努力的融入到这个富有朝气的群体中,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汲取着同仁的经验。40天的培训时间虽短,但得到的知识和获取的经验颇丰,回到岗位后,我慢慢梳理着自己培训所得,感觉对新时期企业员工工作,特别是新时期员工的修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未能全程参与到培训中安排的教育课程,感到十分遗憾,但是上次的座谈会上,可以看到这次教育对于我们青年的教育作用。培训老师会不断的引导学员去积极思考,探寻项目背后所具有的深意,试图让大家明白有时候要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事务,不能总是局限于一种思维模式,要用于创新,开拓思路。

这次教育课程给我印象很深,我不禁联系到了我们单位大学生的培训,如果能把一些核心理念和做法通过这种新颖的形式传播给新入学的大学生,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会很容易接受这样的新鲜的教育模式,这不仅增强了入学教育的趣味性,还可以切实使单位的核心理念传播给他们,还可以通过实例增强他们的协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十分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

对于培训课程中安排,我特别加强了学习,因为对于刚刚从事工作的我来说,所需知识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是制约我开展工作的一大瓶颈。通过这次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基础理论知识,使我清醒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工作人员,我们应当首先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用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正确把握世界和国家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正确的信念引领青年,积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爱国、爱党、爱企、爱岗,自觉把远大理想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发展中去,立足岗位,艰苦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外,我对于工作的重点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了工作重点,一定要把握新时期青年特点,做好工作的定位。

通过几天的培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对于新时期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更加重要的是结识了一大批年轻有为、富有朝气、经验丰富的同学,通过和他们的深入交流,使我豁然开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切实推进单位工作。

感谢清华大学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感谢给我帮助和指导的同仁们。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3

94年我和同学雅宏慕名来到清华校园里转游,心想如果能在这里学习该是人生一大幸事,那时只是幻想而已,然而时光流转到20xx年9月25日,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人大国学智慧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让我有缘实现心中的夙愿。梦想如愿以偿。

步入清华课堂,感受人文圣地,汲取国学精粹。

崔国文教授的《易经智慧》让我从多方面了解了《易经》的博大精深,从《易》学的科学思维:“一阴一阳谓之道也,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到《易》学的执政思维:“天地交而万物能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再到《易》学修身思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让我深刻理解了清华的校训。六十四卦与宇宙间无穷奥妙紧密的联系。让我惊叹我们祖先的超穷智慧,《易经》中华科技、文化、哲学之源。

彭向刚教授的《领导科学艺术》让我们对“领导”与“管理”两个概念有了明确的区分:领导的本质,就是通过发挥影响力,让别人把该办的事办成。职能是谋划和决断,把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好,让下属心甘情愿地,满怀信心地为目标而努力完成任务,为下属决定哪些事能干。要站得高看得远,选好才用好人,善于发挥自己权力的影响力和人格影响力。最坏的领导就是把好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领导的本质不是揽权而是授权,授权使领导可以谋大事;使部下各司其责,授权能培养人才,使部属获得信任感,鼓舞士气。反之,事必躬亲,使下级产生依赖心里。管理是通过执行制度来完成任务,把事情做对。在提高执行上下功夫。无论做领导还是搞管理,提高自身素养至关重要。要用佛家的慈悲去普渡众生,儒家的思维去齐家从业,法家的谋略成就功名,道家的思想去修身养性。

李真顺教授的《领导者语言艺术》让我们清楚口才是一切才能的先行官,有口才让你更有风采,是人才不见得有口才,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并教诲我们如何去交流沟通。

吕建强教授的《音乐欣赏》通过播放,对古今中外的名曲讲解,从戏曲,美声,流行,通俗,民歌中,由放弃一切思考的听觉感受与利用一切思考的听觉感受去欣赏音乐所传递的不同的文化信息,使我们理解了音乐与时代脉搏的紧密联系及不同的表达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开启了怎样欣赏音乐的大门。

赵琛教授的,《复命精神》从全新的视角,以独特的思维,阐述了复命的本质:复命就是对他人的承诺,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复命”不仅应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是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得以体现。“复命”单纯的讲,就是对工作任务的无条件接受,无条件完成和兑现,并在第一时间内答复和回馈。也应将它渗透到生活中去对朋友他人甚至是陌生人的帮助和需求,也是展现我们的人格魅力的最好体现。

中国研究《人物志》第一人的王晓毅教授为我们传授了古代人的人才鉴识术---识人、知人、用人之千古智慧。通过解析“主德”与“偏向才华”学说:主德就是君主(领导者)之才,偏向才华就是臣民(执行者)之才,偏向才华的性格有突出特点的,应安置在与其才能一致的岗位上,发挥性格优势。“主德”是理想的君主,其管理才能无突出特长,君主的职能就是选拔和使用人才,“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是故主道立,则其材各得其任也。--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好,则一材处权,而重材失任矣”。透视古代伟人的功绩,以鉴公司治理,管理之道,审时度势真正做到量才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王勇教授的《博弈论》告诉我们博弈在不同的信息条件下如何进行互动决策的经济理论。小到下棋,大到外交中的六国会谈都是在博弈。而在“纳会均衡原理”则是研究解决合作关系的,内涵是互为最优,合作是有利的“利已策略”,在博弈中如何利用信息传递。从囚徒被困的例子看:张三和李四共同犯罪,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如是一个人坦白而另一个人抗拒,则坦白一方判2年,抗拒一方判7年,如果俩个人都抗拒则判3年,如果俩个人都坦白则判5年,那么张三和李四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坦白或抗拒。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抗拒,结果是俩个人都判3年,但俩人都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他俩都会想如果我抗拒对方坦白,则会判我7年,判对方2年,结果是都坦白判5年,也就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理性的选择。从这则案例也可看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让别人知道或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愿意合作的人。如果是合作的博弈就要传递信息,不合作博弈就要模糊信息。

张国刚教授《儒家思想》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国学精粹:国学是以儒家为代表,儒家的主体经典是四书五经。国学就是如何管理的学问。《论语》“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伦天下之大经”。领导就是治国,平天下。做领导者的素质首先是“仁者境界,仁爱爱人。仁的基础是孝悌,仁的主旨是忠恕,夫人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其次领导者的艺术是君子风范,“君子”。孔子曰:“修已以敬(修养自己,保持敬畏)”中组部部长李源朝说过当领导的要有敬畏心,第一敬畏历史,你不敬畏怎么能提升自己呢?第二要敬畏百姓,不能太狂妄,第三要敬畏人生,不要游戏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要负责。

君子的思想是修齐治平。儒家的经典纲领是《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君子不器的领导艺术:刘邦当皇帝时对部下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三不如:运筹帷幄不如子房、治理国家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人固有自知之明。他的本事在于让那些有本事的人至

情至信地为他工作,不但你用他,你还让他至情至信地为你工作,这就是领导的本事。领导的本事不是你自己有多大本事,关键是能不能把那些有本事的人用好。

君子不器,就是你不说自己有多大本事,关键是用的人有多大本事,你未必有这个本事,但你的本事是用人。一个高明的领导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领导是用人之人不是做事之人,是追求组织绩效不是个人绩效,是提升领导能力不是业务能力。领导是怎么善于笼络人心,能够鼓舞他们至情至信的为你做事。刘邦为什么项羽赢,刘邦是教练,一大堆英雄在为他做事情。“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领导的用人方法就是使人如器。“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本”,“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才,明主无弃士。”人都是有缺点的,没有缺点的人未必能做成大事,工作方法是中庸之道:“度、权、和”在错综复杂的工作中如何把握好这三个字。过犹不及,“度”。就是分寸,恰到好处就是度。“权”是权变。“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是通变,要与时俱进。“和”是刚柔兼济。“和”也叫“和而不同”。和不是一样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无为而治:《老子》“无为”,不要以为是什么都不干,“无为”是如何干,怎么干。“无为”是不要妄为,是顺应物与事的规律去做事。关键是用好人把好方向。

圆融人生的般若智慧:佛教是圆融的智慧,佛学的目的是摆脱痛苦、烦恼,终极关怀即摆脱轮回。当面对不好的事情,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淡泊(看空):空间上的世界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这样的无始无终与我们的生命相比,确实太渺小了,我们人生一点悲欢离合,成败得失算得了什么?事业的成败得失不影响到我的心境,以平常心来看待。平常心:一是宠辱不惊;二是得失不嗟;三是心平直。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工作中挣解脱。学习佛教的般若智慧,有利于使现代人逐渐深刻地认识和领悟到超然一切。宠辱不惊、淡泊名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以至于最终能培养出世之道,精进勤勉地去做入世的事业的人生态度。把自己的角色做好,在任何挫折和磨难的境遇中都能保持积极乐观、充实而和谐宁静的心态,进而达到一种健全而完备的人生境地。

圆梦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心得也是有限的,在中国第一流的学府深切感悟了“以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核心的清华精神,真切体会了清华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恭耳聆听了各位专家讲授得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仔细品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虽然走出了山林俊秀,中西兼容、贯通古今、清雅怡人的清华园,却带走了清华魂,“行胜于言”的校风,时时激励着每一位清华人。清华以其博大的胸怀,浑厚的学养接纳着每一位前来学习的人。培训时间虽然只有五天,但清华大学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每位专家们观点鲜明,言辞犀利,风格诙谐,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精彩的讲授,让我终身受益。水木清华,历史悠久,永远教诲着我“行胜于言”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4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很荣幸参加了20xx年开县中小学班主任高端培训,8月x日与全县56位学员和两位带队班主任一起,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当代学子魂牵梦萦的首席学府——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里有着这样一句话“走进清华门,就是清华人”。这次总算是圆了自己年轻时的清华梦。在这短暂而充实的六天学习时间里,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精彩演讲,领略了大师们的智慧与风采,感受了百年清华厚重的文化底蕴。这短暂而充实的六天,我真正体验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的内涵,汲取了名校丰富的知识营养,六天虽然短暂,却让我铭记深刻。

一、感悟清华,传承校训

8月底的清华园,和风煦日,绿草如茵。没有喧哗,只有宁静,没有杂乱,只有井然。清华的学子们,或在操场上挥汗如雨,或在图书馆博览群书,或在荷塘边激扬文字,处处洋溢着朝气,氤氲着书韵,现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在这里完美地结合。

正如清华校风,“行胜于言”,既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这也正是清华百年校训所强调的“自强不息”,曾在清华任教的梁启超说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清华校训,博大精深,不光是我们为学的准则,更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

二、升华理念,拓宽领域

学校给我们安排了10个专题讲座(每节课都是3小时),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次学习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音乐鉴赏、语言艺术等多个方面,让我们收获良多。

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授和名家大师,也有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他们个个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他们能抓住重点,层层剥开,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从而使我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比如张学政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陈纪英老师的《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迟希新老师的《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引导》等课程都使我大受裨益,给我以脑力上的激荡,思维理念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在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杜岗坡老师的如何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分为三步:第一营造和管理学习环境,第二锻炼和提升教学技能,第三构建完整学习过程。杜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神奇的魔术表演,并邀请了学员一起参与其中。从这个魔术中我们也感悟到了参与与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研修室主任吴正宪让我们知道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做一名骨干教师。从最开始的孤身一人到后来成立的吴正宪工作室,这是吴老师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她心目中的优秀教师一定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智慧型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她告诉我们,就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吧,做到人课合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钱志亮带来的《现代家长的角色定位》让我们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全的认识。任由世界变迁,家庭是最重要的心灵港湾。我们既担任着教师的职业,又扮演着父母的角色。面对孩子发展的方方面面,今天做父亲、做母亲在孩子成长当中角色要有所分工。记忆当中最深刻的一句话,孩子是无辜的,他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所以当他来到这个家庭,父母应该给予他全面、正确的关爱。吕建强老师的《走进音乐的世界——学生艺术细胞培养的重要性》,他对音乐独特的见解,让我对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每一首歌曲背后的意境总是那么富有时代意义。北京教育学院的张红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让我们懂得享受教师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田彩凤老师讲解的《清华历史文化和清华精神》,使我们对清华有了更深更广更全面的认识。辛青峰教授为我们传递了《教师的语言艺术》,让我们不管是在工作、学习或者是生活中都能学以致用。这十位老师带来的课堂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升华了思维理念,还拓宽了知识领域,启迪了我们的心智。

三、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我们开县不同的学校,彼此不熟悉。这次培训,除了给我们安排学习之外,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学员们忙里偷闲得抽出时间骑着自行车畅游美丽的校园。为了现场感受升国旗的庄严气氛,大家不辞辛苦凌晨三点半起床出发。为了更多的了解首都北京的人文气息,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了颐和园,参观了故宫,这一个个都带给了我们视觉上、心灵上的震撼。刚到北京,张光青主任一行人带领着我们参加了同乡会。在北京的开县“乡情联谊会”热情的接待了同行的教师队伍,虽然都不曾认识,可是彼此很亲切。他们感谢我们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可是他们的成功让我也倍感自豪,他们对家乡的慈善义举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冲锋在一线教师的信念。

每次课堂上、课外活动中大家都积极参加,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体现了我们开县教师团结奋进的精神。学习是辛苦的,但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友谊。

六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幸福,六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倍感珍惜。我深知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一定会好好研究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为己所用,以名师为榜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将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努力工作、学习,并把清华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秉承“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以求真务实,立足本职,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作出自己对一线教育应有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5

20xx年1月,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组织的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清华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校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真是让我收益匪浅,体会颇多。

清华大学果然与众不同,名不虚传。在这里,没有枯燥、呆板的教学,更多地感受到清华的人文氛围、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使我深入思考个人与国家、做人与做事、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专家学者的上课,或谆谆教导,或启发引导,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脚步、知识的乐趣。古色古香的建筑、单纯的校园生活、同学们的笑声,又使我仿佛找回了校园的青春与活力。

这次培训吃、住、学习都在清华园,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课程也是非常精彩,教授们个个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每位教授谈吐风趣幽默、警句名言、历史典故让学员们掌声笑声接连而致。在听课中同学们对老师心怀一份敬仰,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诚;同学们感受老师诚挚的智慧和知识的传递,凝聚的思想于此起彼伏声中豁然收成,如行云流水,徜徉沉浸。

周士渊教授上课时,演讲形象之精彩,语言之丰富,排比、对比句接连不断,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搬上了讲台。讲课内容丰富。在开启我们心智的同时,思想和智慧都得到了交流和碰撞。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知而必行、行而比恒、恒而必达。”和“傻瓜日记”

听了马骏教授的《我国国防安全形势分析》才知道我国现阶段面临着朝核危机问题;中越问题;南海权益争端问题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我国形成U型合围之势。为了保障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还需要贯彻周边外交方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

还有覃征教授,清华大学信息学院、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所讲的《现代信息化技术》一课让我大开眼界。覃教授语言犀利诙谐幽默,各个领域知识无所不晓,引经据典的故事随手拈来,博得大家频频惊叹和掌声。

当然其他三位教授的演讲也同样精彩。但“清华提升”的光荣已成为历史,曾经如火激情也终将淡去。如何将培训收获转化成素质能力,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则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应当:

(一)深刻领会并努力践行“自强不息”、“行胜于言”的清华风训。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戒浮躁,淡名利,不管个人今后境遇顺逆,都要以民族为重,以事业为先,以真诚为本,抱平常心,怀青云志,做到仰俯不愧于心。

(二)从心灵深处更加重视学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更加努力学习,真正将学习成为一种人生乐趣,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把在“清华留学”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进一步地放大起来,延伸下去,真正将学习溶入到工作、生活中,甚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

(三)活用清华所学,开创性做好本职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工作开展的水平,是检验我们这次学习培训效果的一条重要指标。就我自己而言,切实转变思维方式,摒弃消极有害的观念,置身当前,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多找自身修养、能力方面的不足,多想他人成功、进步之不易,不断加强个人修养,积极调整精神状态,以更加平和沉稳的心态,以更加理性从容的作为,笃定扎实地迈向前进。培养清纯高雅的人生追求,以高度的目标关注、全部的精力投入、紧盯工作,干好事业。

第三篇:清华培训心得体会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

回顾在清华大学培训班学习,有着无比的感动和体会,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心声。感谢清华培训班创造的良好学习条件,感谢清华大学安排的老师带给学员们的精彩授课,难以忘记在清华大学里的温暖,它将永远烙印在我脑海里。

第一,清华的儒家教育,让我深受熏陶。走进清华大学的正门,迎面而视的便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几个大字,它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取自《周易》“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启发我们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每天上课之前朗读《道德经》中精彩语句,虽然精而短,启发我们应注重协调,善于沟通,宽容包含,苦干实干,发挥整体效益。利用休闲时间,游览了清华园、二校门、日晷、清华学堂、水木清华、自清亭、闻亭、建筑馆等景点,处处体现儒家学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体会了历史的使命、学习的责任、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第二,清华授课层次高,让我们在高端学习中增长了才干。清华大学培训班的老师讲课精彩无比,见解深刻独到,| 清华大学培训班 |分析全面系统,授课深入浅出,给我们启示启迪,让我们坚定了理想信念,开阔了眼界视野,丰富了阅历知识,培养了实干作风,增强了操作能力。

第三,清华大学安排联欢晚会,让我们在远离家乡时感受了节日的温暖。每逢佳节倍思亲,清华大学培训班倾注了大量精力,充分考虑学员学习、活动、生活上精密布置,精心安排了联欢晚会,培训班学员与清华大学教职工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增加节日欢乐氛围。

在清华学习的时间不长,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更新。

提境界须开眼界。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境界,伟大的实践需要宽广的眼界。来到清华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境界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胸怀,清华大学的境界就体现在这所百年名校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洞察未来的深邃眼光、统揽全局的宽阔视野。我们要珍视在清华的学习机会,不断开阔眼界,汲取知识养分,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接受人生洗礼。

求进步须走正步。是非明于知理,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通过在清华大学的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修正了事业的航程。也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思想引领正确的航向,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特别是要做到“五个不”: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做“糊涂人”;始终保持群众情怀,不做“纨绔男”;始终秉承行胜于言,不做“旁观者”;始终注重提升素质,不做“门外汉”;始终加强人格修养,不做“迷失者”。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2

培训前已经知道这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一定会特别辛苦、身心俱疲。因为,这次培训恐怕是第一次在开始前就留了那么多作业的培训。但是,没想到,本来觉得漫长的4天马上就要结束了,心里竟有些不舍。这是第一次出来培训,收获特别多,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大学的氛围,更见识了大家的风范和学识。总的一句话,这次学到的都是干货。

第一个交流心得的是朱老师,主要是教育学理论的分享,现在的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生思维的塑造。最重要的是朱老师分享了这些理论应用的重要抓手—混合课程。第二个交流分享的是马教授,这是给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老师,不单单是如何在课程中运用混合课程进行教学的经验,更是她那份责任心和爱心,以及巧妙的教学策略,与学生沟通的技巧、耐心和幽默风趣,太多、太多了。第三位是赵博士,他分享了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自己思路、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发展。最后一位是清华大学的洪亮主任,他虽然给我们讲什么是创新,用什么方法去创新,但我印象更深刻的还是他渊博的学识。越是大牛,讲的东西越是能落地。

学到了很多了,也想了很多,要做更多。首先,回去要发动教研室老师,组一个团队,结合课程特点,选择一门课程开展混合教学。然后,暑期做好资料准备工作、视频搜索及剪辑工作,以学习单元为例,所选内容占所讲的1/3进行下学期混合教学的尝试。期间结合马教授的课程,以及其他老师的课程,及时找其他老师请教疑问和遇到的问题。

这是培训的结束,但却是混合教学的开始。这条路必然是曲折的,漫长的,只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一定能看到教育事业的春天。风雨兼程,也要迈向远方,混合课程,我来啦!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3

花开芬芳的五月,带着巴山儿女质朴的向往,怀着对殿堂的憧憬和知识的渴望;我迈进了让无数学子心驰神往的清华大学校门,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5天的“干部管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由于是满怀仰慕与自豪、带着圆梦之心踏入清华的缘故,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所以我积极主动,认真思考,用心经历。感受深深、收获满满,只叹息时间太短,一转眼就结束了。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向领导和同事们汇报如下,希望能分享给大家。

一、感受清华,启迪智慧

生平第一次走进清华,各种情愫难以言表。在清华主校门(东门)外的绿地正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卧壁,正面是毛主席手书的“清华大学”校名,背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我深知,这便是清华之精神所在。漫步在校园,树木成荫,景色优雅别致,葱绿的银杏树叶随风飘舞,景色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清华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校园景致,更在于它的人文精神。百年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厚重的文化,强大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铸就了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清华的老师们以崇高的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学术水平,一丝不苟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追求的是卓越的境界。无论是学校对教学的整体安排和管理服务,还是老师对课程的具体设计和讲授,你总能体会到管理者和授课者的用心良苦和匠心独运;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它的博大精深。

二、感悟大师,心灵升华

说实在的,放下身份,忘记职务,抛却压力,就这么安静的坐在清华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真是一种美美的享受。此次培训有团队建设、职教理念与发展、领导力与执行力、领导者言语表达艺术、职业能力与素养、感受音乐的快乐、国际形势与安全等专题讲座。大师们都来自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向我们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送经验,我不仅是收获了知识,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心灵的洗礼、能力的提升。每一堂课,老师都为之精心准备、提前到达,有的放矢、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要说感受最深的就是帅气的贺林老师讲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了。我悟了很久的东西被

他八个字就概括了,即“关注目标、。用人成事”。贺林老师说关注目标就是指在执行过程中要高度关注目标,切不可把实行目标中使用的手段当成目标。他举了找锤子钉钉子的故事,并说明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在执行过程中,忘记目标,而把手段当成目标,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要么目标实现不了,要么执行力大打折扣,成本增加,效率降低。而用人成事就是指在执行过程中要善于用人,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在此举例:古代一著名将军打仗用聋子做内勤人员,将军商议军政大事绝不会被泄密;用瞎子作哨兵,瞎子听觉灵敏,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感觉到,并且能听出有多少敌人,距离有多远;用瘸子当炮兵,绝不退宿半步等;因此百战百胜,这就是用人得当的成功范例。贺林老师记忆力过人,口才了得,讲座观点鲜明,事例生动,说服力强。古今中外,引经据典,随口就来,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令小女子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感谢有您,整装待发

记得妈妈从小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我能顺利完成此次在清华大学的培训学习,一要感谢学院领导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们,为我们搭建的良好的学习的平台,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二要感谢传经送宝的大师们,是他们用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和深入浅出的分析点拨,为我们“充电”和更新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三要感谢负责我们全班59名学员学习、生活的老师们,她们贴心的照顾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学习环境,才使我们能安心地接受清华精神的熏陶。虽只有几天的相处,彼此建立起的友谊,永存在我的心里。生在这样的班集体,我永远都不想毕业。

反思这次学习,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紧迫感油然而生,不忘历史,冷静地认识问题,全面地看待发展等并非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从而深刻领会了xx在清华1校庆上的嘱托“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的现实意义。同时,再次深刻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诸多事实告诉我们,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自我完善,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带动身边的同事不断学习,才能构建一个勤于学习,不断进取的团队。

清华之行给了我太多的感悟,这将成为我生命旅程一个永恒而又美丽的回忆,也将成为我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我的心灵从此升华,我坚信,学院的前景将是一片繁华,因为——我准备好了。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4

集团为打造一流强企,增强领导者执行力、开拓视野、强化思维新活力,于20xx年4月集团在清华大学举办了《能源产业链与金融市场对接》高级研修班,作为党委办公室负责人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清华大学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我倍感荣幸。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受益匪浅、体会颇多,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每一节课都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认真参与讨论,认真比较自己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未敢有过迟到、早退等情形的学习松懈。并结合自己在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寻找理论依据,使今后的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回集团后,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良好地发挥实效,内心倍感欣慰。现将具体心得体会做简单总结:

一、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金融政策是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

清华大学是国家政策宣讲的前沿阵地,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煤炭产业的发展至于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有多么的重要。现在,我基本可以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国家所出台的财政、金融政策对煤炭产业基本面的影响。同时,也了解了国家许多的前沿政策,对集团煤、电、化领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增强领导者执行力、智慧与谋略以达到科学决策

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领导者的科学决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上健康、持久、高效、合理发展轨道上,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形成智慧再而不断应用形成谋略,使领导者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和换位的角度上想问题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解决问题,引领企业长远发展。

三、高效的内部管理是提升利润空间最好的保证

一个企业不一定是小而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可以有不同专业的公司来做,充分发挥专业公司的管理优势,企业自身可以控制核心内容。万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很多业务外包,通过物业公司做好售后服务,提升产品品牌,规范标准的设计,标准的施工过程,外包的销售,使它能集中精力,在全国做大、做强。

四、领导者表达艺术和沟通技巧使企业企业走向和谐高效

领导与下属沟通的技巧十分重要。沟通得好,二者可以和睦共事,同心同德,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走向成功。反之,则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导致人心涣散,一盘散沙,一事无成。因此我们集团的领导和管理者要学会良好的表达艺术和沟通技巧使集团形成合力拧成一根绳,把工作精力放到集团战略和既定目标上来。

五、产品和市场是集团做大和做强的活力

要使产品有销路并且充分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就的了解客户的需求需求,重新审视西方营销学理论,满足客户需要为指导,才能确保客户购买产品进而占领市场,所以必须研究客户需求,在产品开发环节要充分以市场为导向,做产品千万不能只听专家的,还要听市场的,企业要想取得大的发展必须基于产品和市场。

六、合理避税,减少成本

企业运营的经济规律是利益最大化,但同时企业又是社会的一分子,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企业的责任。企业运营盈利回馈社会是企业生存的义务。通过这次学习充分认识到,企业要合理避税减少成本,同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国家作贡献,实现国家企业双赢。

通过这次的学习,使自己专业理论知识有很大提高,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在实践中理论依据,受益匪浅,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5

能够加入市委办这个大家庭,我万分荣幸,不曾想刚工作两个月,又能够到世界一流学府清华大学参加培训,这让我激动之余又觉诚惶诚恐,带着压力与动力完成了此次培训任务。收获很多,最深刻的体会有两点:

细节定成败

以细节论成败,从小处见文章。此次培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热情周到、专业细致、有条不紊的准备和安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谓处处见细节,事事皆精品。接待细致周到。一到达北京与培训项目负责人戴玲翔老师和班主任肖瑞崇老师见面,就会感觉到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充分准备。果不其然,一本《学员须知》即可回答所有问题,培训安排更是滴水不漏,除学习需自己动脑外,其余事项只要“被动接受”即可。尤其是打开房间电视机看到“欢迎赵凡、何海先生下榻迎春园宾馆”,让我对清华大学的细致与周全留下深刻印象。内容丰富多彩。在培训期间,既组织了办文、办会等办公室业务培训,又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法治、国防等多领域学习;既开展理论学习夯实基础,又组织到中关村创业园区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见学参观开拓眼界;既有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等知名教授讲学,又有中央办公厅、国家行政学院等行政领导言传身教,无一不显出他们的诚意与专业。仪式感非常强。从入住“荷塘月色”近春园宾馆到集体参观清华四景(清华学堂、大礼堂、二校门和水木清华),从开班仪式发放学员证、佩戴校徽、集体宣誓到毕业典礼播放培训点滴、发放毕业证书,从每日一晨读、每课一总结到课间集体做操、观看《同一首歌》清华大学专场,仪式感无处不在,强烈地推进了我们对清华大学的品牌认同感和认真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

难当清华人

走进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清华学子是什么样的?是带着“酒瓶底”眼镜的学霸,耿直理工男,还是长发长须的怪咖?亦或是和周书记一样睿言睿语的才子?带着这个疑问,我与同事们走遍清华大学大小角落,靠近他们,走进他们,观察他们。发现,他们是教室里的聆听,是实验室里的分析,是小道上的讨论,是自习室里的思考,是运动场上的汗水,是舞台上的灵动,是草坪上的欢笑,他们的自信和快乐源于内心的强大与充实,或者更简单直接,仅仅因为他们是清华人。有一句话,叫“走进清华门,就是清华人”,虽然戴上了清华的校徽,拿到了清华的培训结业证书,但内心着实惭愧。且不说自己“颜值”“气质”与清华学子相距甚远,单单6天12堂课的培训内容就让我感觉须大力气进行消化。在网上看了一篇很火的帖子,叫《你与学霸的差距在哪里?一位清华学生的100条学习建议》,全文共9部分100条5000余字,对标找差,让我深刻感悟到自己为什么上不了清华。所谓知耻而后勇,既然清华人难当,那么就——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什么是清华之魂?简单点说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这是清华魅力所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给人以行动的力量,给人以前进的勇气,给人以成功的信心。“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就应该有永不畏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为眼前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困难所困扰,上善若水,心怀天下,勇于挑战,甘当大任,才会获得最终的成功。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自强者未必都能够成功,而“不自强者”成功未之有也。“言必求实,以行证言。”言与行,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必须做到言行统一。从实践论出发,践行是根本和目的,所谓跬步致远、笃行事成、实干兴邦。言行不统一,不是伪君子,就是两面派,而后者比前者更具有破坏性、更可怕、更应该警惕。因此,要言行统一、“心、言、行”三点一线,不做只言不行的伪君子,更不做言行不符的两面派。“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做思考的奔跑者。要思考,用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去明辨方向、拓展思路、科学决策。要奔跑,用勤奋的'精神、求实的作风去实现跨越、实施突破、实践收获。做“思考的奔跑者”,就是要站在大局上想问题,超前谋划,脚踏实地,事半功倍,离目的地越来越近。

身虽已远,心却未动。清华大学的一景一物仍萦绕在我脑海,6天培训所学所思所感也必让我受益终身。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6

我有幸参加了由甘肃省政府法制办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的首期“政府法制干部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提升高级培训班”的学习。本期培训班在省、市领导及清华大学法学院培训中心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政府法制系统的119名学员度过了紧张充实而又意义非常的十天。通过十天的学习与思考,使我从思想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服务理念也上得到了更新。为此,由衷感谢法制办的领导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锻炼的机会。

在这十天里,我们学习了《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立法》、《政府法制监督》等方面的专题知识,这次学校为我们准备的老师都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而且老师的讲解都非常精辟和风趣,往往把非常难的理论阐述得浅显易懂,引导我们融入教学中,使人如沐春风,这在我以前的学习中都是没有经历过的,尤其是“当今社会的三大问题:法律、社会与政治”的讲解,在短短的1个课时讲完冗长而沉重的法律、社会与政治及相关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老师却讲得条理清晰,简单明了。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却开拓了我的视野,扩大了思考的范围,解决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不少的法律问题,增强了自身的法律应用能力,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政府法制工作人员队伍,加强法制理论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我们现阶段依法行政的过程中,虽说我们已经在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清理行政执法依据,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力度和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手段,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事实上,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有待提高,亟待加强的问题。而且,从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只有整个行政机关的大多数人员都有了依法行政的思想意识,自觉地行动起来,这些自觉地的行动才会汇聚成一股汹涌的力量,推进依法行政事业向前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加强政府法制理论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二、改变了以往的思维方式,更新了思想观念,提高了法律的应用能力。

以前,对法律条文只是从表面理解,经专家教授的点拨,对相关法律能够领悟到深层次内涵,思路变得清晰,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总之,这次培训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提高工作的理解力、执行力和创新力;而且也是对自己以往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

三、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

学以致用,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通过学习结合实际,立足岗位创优,把所学的东西转化为开展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工作取得实效,提高工作效率,这才是培训的根本目的。作为一名政府法制工作人员,这次培训使我认清了自己岗位的重要、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拓宽了视野,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职责,强化行政监督,严把规范性文件审查关,充分发挥政府法制工作者的作用。

十天的培训让我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差距。学习中我认识到要做好政府法制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要学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要以这次学习培训为动力,加强学习,勤奋工作,开拓创新,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作风,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政府法制建设发挥自己应尽的职责。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7

20xx年3月5日至3月12日,我怀着从未有过的兴奋的心情,踏进了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参加了清华大学—“贵州省施秉县骨干教师素质提升研修班”的学习,我衷心地感谢施秉县教科局的领导以及牛大场中心小学的领导给予我的这次机会。虽然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六天时间,但是这六天的学习我汲取到了清华大学教师传授给我的丰富的知识营养,他解开了我许多工作、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学风更是激励我刻苦学习,努力工作。

这次培训吃、住、学习都在清华园,我特别喜欢和熟悉的老师骑着自行车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迎着习习微风在清华的校园里欣赏校园的美景,感受清华这座百年名校的文化气息。我相信,清华将是我一生都牵挂的地方,不仅仅是校园的迷人美景,更是因为各位专家学者给我们奉上的文化大餐让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让我的心灵如凤凰涅槃般重生。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项目主任罗炜老师的《团队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她的课程让我懂得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在班级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用罗炜老师的一句话来说:人与人之间,因相同而吸引,因相异而成长,因相融而升华!我与学校的同事之间,班上的学生之间都可以遵循这样一个道理。徐振明教授的《清华历史与清华精神》讲座,让我明白了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博学”的校训、“行胜与言”的校风!刚进入清华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很多具有年代感的建筑,心里有莫名的忧伤,但是听了徐教授讲了清华的历史与清华的精神后我被这所百年名校的魅力所征服,眼中看到的是清华大学的诱人魅力和人文气息。

迟希新教授的讲座《超越智慧: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幸福》,让我懂得了教育是一次播种,不能马上看到生长结果;教师的工作是个良心活,没有爱心的智慧是冰冷的智慧。我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把爱给我的学生们,做一个恪守师德规范,有职业道德的老师;做一个有自我价值,独享教育幸福的老师。

安康老师的《沟通与情商》讲座,我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建立起人际关系,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能获得成功。作为小学老师跟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它能消除师生心灵的隔膜,建立理解的桥梁。有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才有了相互之间的尊重,相互之间的理解,才有了班级之间管理的有序进行,才能够真正地解决更多的问题。安康老师还讲到情商,所谓情商就是情绪智力,包括个人的恒心、毅力、忍耐力、直觉、抗挫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我从事十多年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只是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学生智力的培养上,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我以后一定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我特别喜欢安康老师在他的课将结束时送给我们的一句话: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扈之霖老师的讲座《课堂基本功决定课堂效果》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他讲座里讲道: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他的课交给我们引课、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怎样提问、怎样板书等都让我豁然开朗,比如在引课方面,平时我在上语文课时常常用很长的时间引课,制造了很多垃圾时间,以后一定会注意利用复习对比、提问题、资料引课等方法引课。在课堂小结方面,扈之霖老师归纳了四种总结方式:1.口述归纳;2.问题归纳;3.图像归纳;4.重点知识多媒体再现。这些方法对我是非常有用的,我会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去运用这些方法。在怎样提问方面也交给我们三种方法:提问要准确、提问要及时、提问要有深度。这点我觉得自己以前做得特别不好,去年刚刚接了学校的毕业班,班上学生基础差,不爱跟老师互动。比如一提一个问题,班上几乎没有学生举手,用很多激励的语言都无济于事。正在我一筹莫展时到北京清华大学得到扈之霖老师的点拨,回到学校再上语文课时我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效果好了很多。

除此之外还有赵国栋教授的讲座《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微课、翻课与慕课设计技术》;李清泉教授的讲座:《学记》与中国传统教育智慧;吕建强教授的《走进音乐的世界》;曹彦彦校长的讲座《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从这些讲座中也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清华大学在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作了细致的安排,既又理论概述又有案例分析,既强调理论又注重实地考察,3月10下午学校组织学习的老师们到北京东北旺中心小学现场观摩,首先听六年级数学老师孙淑芬老师的公开课《正比例的意义》,孙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让学生懂得异中寻同,同中变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知识的能力。这些好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我学习的。听完公开课就是自由参观学校的时间,东北旺中心小学的课外兴趣小组办得很有特色,有美术、舞蹈、京剧、足球、溜冰、健身操等,学校注重学校的全面发展,又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从现在起要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专家门的精华,将这次学习的新思想、新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力争做一位受到家长和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为施秉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8

7月11-14日,我参加了为期四天的清华大学优慕课信息化培训,这四天的培训非常充实,收获了很多。课程质量高,“干货”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领导与组织者十分辛苦,老师们态度十分认真,培训人员也十分负责,收获很大。以下是我个人参加本次培训的一些感受:

1. 混合教学促进传统课程重组与变革。周教授谈到,混合教学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混合教学实现了利用线上去扩展课时,传授低阶自学知识,留给线下面对面的高阶能力培养更多的可能。信息技术倒逼我们教师做改变,这次培训我的收获是技术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建构课程体系和内容、重新变革评价方式。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张校长带领我们学习的深层目的。

2. 混合课程为科研提供新思路。我们可以结合自身课程进行行动研究。科研是促进混合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到底信息化怎么使用,这些都可以作为科研的研究问题。我想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科研验证与调整、再实践,再验证调整,循环改进和摸索。在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中完善自己的课程。相信教学和科研可以相辅相成,混合教学为促进教学与科研双重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3. 混合课程为创新创业课程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混合教学,使我的课程要进行重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活跃者。全方位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锻炼高阶能力。比如有的简单的知识可以放到线上,课前线上引导,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在课程资源上,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扩展资源,利用网上贴近学生生活的视频作为案例,激发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多参与,激发注意力,引导他们放下手中的游戏和克服昏昏欲睡,而不是强制与说教。线下课后再进行扩展反思和个性化的学习。曾经有个学生他有一个创业想法,但是他不敢与我直接交流,于是他从学委那里要来了我的微信,在虚拟的空间和我交流。在一次次地交流与鼓励中,他一遍遍地修改创业计划书,他说“老师,我从没想过自己能做成这样,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我变得自信了。”信息技术延伸了课堂的空间,除了课堂那90分钟,课下为我们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扩展延伸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永远保持教育信念和敬业之心。这次培训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很多,张校长的负责与热情,老师们的投入与认真在无形之中感染着我,我想背后支撑的有一种精神,那就是教育信念——对学生负责。这对我的影响是永远难忘、终身受益的。这份敬业的精神也将激励着我克服苦难,努力向前。

总之,经过这次培训我坚定了信息化提升教学质量的信念,对未来如何使用信息化拨开了迷雾。变革的种子正在悄然发生,希望真正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对学校有所贡献。

最后向各位培训专家,同行领导、同事、老师们学习、致敬,感谢与你们同行!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9

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我有幸被湘潭网络学院推荐,经市委组织部同意,被选派到清华大学参加“20xx年县域干部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虽然培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本次清华之行对于我整个人生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次培训班的背景是清华大学依托百年教育资源的积累,本着“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宗旨,由继续教育学院发起,自筹资金启动了教育扶贫工作。该工作是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帮扶对象,通过在当地建立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或面授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清华大学优质的教育与培训资源无偿输送给贫困地区。而我市市委组织部因常年与清华大学的良好的关系,因此每月都获得去清华大学参加面授课程的名额,这便是我市每月都选派干部去清华学习的缘由。

清华大学,非常高大上的几个字眼,它的名气吸引无数的学子膜拜,不仅仅是因为它校园的美丽,更是因为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它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成为了一流的知识殿堂,因而变成了中国广大学子心中的一个图腾。遥想自己高考当年,清华,那是一个梦,是无数学子寒窗苦读的的动力,也是绝大多数学子可望不可及的一个梦。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人必是高考中的佼佼者,是广大学子中的精英,是人中龙凤,其它绝大多数人看着这些人只能望洋兴叹,技不如人,只能就读其它大学,而清华,变成了一种奢望,成为人生中的遗憾。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0

按照省公司的安排,我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令当代学子魂牵梦绕的一流学府----清华大学,参加了湖北省分公司《20xx年百强支局长培训班》学习培训,我倍感荣幸,也倍加珍惜这次机会。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但通过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汲取名校丰富的知识营养,使我体会深刻,受益匪浅,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也让我20xx年注入新能量。

一、感悟清华,传承校训。

清华园位于京西北,北四环路与圆明园路交汇处,向南步行10分钟,是全国另一知名学府—北京大学;向西步行15分钟,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历史记载,明朝时这一带是一片园林区,清华园原是圆明园的一部分。

清华园里处处都是文明的气息。无论是在教学区,还是在生活区,时时都是宁静祥和,井然有序。清华校园很大,初来几天不识路,总会有人热情地为你指路。在课堂上,如果同学们偶有倦意,教授们马上会讲个小笑话,播个多媒体短片,或者玩个小游戏,既为你提神,又让你受到启迪。可以说,清华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与启迪。

二、升华理念,拓宽领域。

在课程方面,学校给我们安排了5个专题讲座(每节课都是4个小时),都是我们邮政企业目前所需要解决和应对的一些课题,内容涉及互联网+邮政与商业模式重构、邮政企业标杆管理与精细化管理、新竞争环境下-如何做好代理金融网点支局长、管理者四项技能、心理资本与压力应对等方面。 在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中,有来自北大企业家班特邀专家、清华大学企业家班特邀讲师、中国标杆管理大师、著名实战派管理专家、管理学硕士、资深培训师和名家大师,他们所讲的课程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授课过程中善于抓住重点,解剖难点让我们的思维得到启迪,从而使我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

比如刘海峰教授的《互联网+邮政与商业模式重构》,陈泓冰老师的《邮政企业标杆管理与精细化管理》,闫和平教授的《新竞争环境下如何做好代理金融网点支局长》,郭雷教授的《管理者四项技能》,高教授的《心理资本与压力应对》等课程都使我受益匪浅。

在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刘海峰教授对在互联网形势下如何发展金融业务。

1、金融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支付方式的革命;虚拟货币的誔生;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消费者金融消费方式的变化;金融行业堡垒消融,边界越来越模糊,人不是因为金融而生活,而是因生活而金融。互联网是不需要营销的,没有新观念,就没有新突破,未来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不在以拥有的实际资产来衡量。

2、互联网时代企业转自何方?引发我们深思,今天,所有传统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包机感,就是大家突然都找不到路标了!都不清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转型?未来的路如何走?这就要求我们跟上形势,与时代变迁融合创新结合来进行网点改革发展。

陈泓冰老师的《邮政企业标杆管理与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启迪了我的管理思维,开拓了我的管理视野,在全省三互三问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中,追求进步必须实施标杆管理。一是要通过标杆管理活动正确评估在争先进位方面的差距,从而克已这短,学人之长; 二是通过标杆管理活动推动单位学习和知识管理,深化学习创新型企业的建设;三是通过标杆管理活动切实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改进 四是通过标准管理活动培养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管理文化;五是实现标杆目标必须抓好精细化管理这个重要环节。

闫和平老师的《新竞争环境下---如何做好代理金融网点支局长》让我感受到企业发展主要从服务、创新、管理三个方面为我们解读和总结了邮政网点所需要的几项技能并且创新具有实战性。

郭雷老师所讲的《管理者四项技能》的提升,让我作为一名单位经理在领导力、执行力、团队管理、有效沟通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正如郭老师讲的,领导顶班是角色错位,领导越忙公司越乱;教育下属不要手把手教,只界定结果等等一些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上的经验,感想很多。

高睿可老师讲的《心理资本与压力应对》是让我们如何以阳光心态与情绪调解、感恩企业、做到快乐地工作快乐的生活,面对压力我们要积极应对,学会缓解压力和下属心理疏导,充分体现省公司提出员工幸福、企业进步的目标。

三、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我们省各个基层单位 ,彼此不熟悉。这次培训,除了给我们安排学习之外,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学员们忙里偷闲得抽出时间骑着自行车畅游美丽的清华园。为了现场感受升国旗的庄严气氛,大家不辞辛苦凌晨二点半起床出发。为了更多的了解首都北京的人文气息,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了颐和园,参观了北大校园,这一个个都带给了我们视觉上、心灵上的震撼。

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幸福,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倍感珍惜。我深知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收获颇多。不仅知识上得到了充实,更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好好研究老师的20xx年百强支局长培训班讲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我将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学习,并把清华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秉承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以求真务实,立足本职,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努力争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1

11月16日,我们怀揣憧憬与希望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有幸参加在区教育局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为期8天的武进区教育行政干部“领导力提升”第二期高级研修班,聆听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深感受益匪浅,八天来,我们感受了清华的雄伟大气、优雅舒适,亲眼目睹了校门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看到年龄不同、肤色各异的中外学子忙碌的身影,深深感受了清华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文化底蕴;住在紫荆公寓学生宿舍里,切身体验了一名清华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感悟文明

清华大学的景致不仅令人欣羡,清华园里的师生更是让人钦佩。文明和谐,在这里可谓一道绚丽的风景,无论在老校区,还是在新校舍,无论在教学区,还是生活区,只要你寻求帮助,总会有人伸出温暖之手。其实最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在清华校园十几个诺大的食堂餐厅里进餐情形,每天中午,千人涌入,但却丝毫感觉不到吵闹和喧哗,排队、选菜、刷卡、用餐犹如大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井然有序,这种文明气息和人文关怀,真的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

二、感悟学习

说到培训,我会习惯地把休息、养生和清净联系到一起,而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这次培训则彻底*了我的观念。当我最初拿到课程表,发现这次培训要用8整天外加二个晚上完成12门课程的学习时,那种难耐和费解曾让我顿生郁闷。“太辛苦了吧……!”以往的培训经历告诉我,就是半天听课半天休息都觉得乏味,何况全天加晚上?然而,当我真正坐在课桌前,从聆听崔和平教授“校园安全”那一刻起,便打消了我的顾虑,接下来几天的“实践”,那原有的担忧与郁闷却悄然在情不自禁中云消雾散了,一种货真价实的幸福很快占据了我大脑的全部……

三、感悟大师

如果你愿意把积累知识当成一种快乐的话,那么端坐在清华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绝对是一种享受。

在教室认真地聆听每一位教授、学者们的授课,既是接收新知识、新理念,又是一种精神享受,总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教授们的课少有晦涩深奥难懂的理论,多是来自社会、政治和生活中的现实,诠释的是鲜活的思想和理念。老师的精辟见解与精彩发挥,源于其“术业有专攻”,本身具有渊博的知识底蕴,独立的思考与丰富的阅历。以李真顺先生为例,他是中国第一位持证演说家,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的配音惟妙惟肖,具有多年公众演说、语言教学、播音教学经验,培训过数万名讲师、主持人、播音员、领导干部;逻辑清晰、内容生动、音色优美、字正腔圆,撼人心魄!此次有机会能亲自坐在台下聆听先生的报告,深感其治学之严谨,思维之缜密,更深刻地感受其以多年的生命积淀为基础,以扎实的功底为依托,举手投足铿锵有力,言谈话语循循善诱,令人佩服。而且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也让人着迷,真是“不服不行”。而崔和平、张学政、雷原、田彩凤、韩菁、王健、朱汉城、王旭明、杨金波、杨阳、刘玲玲、等教授专家,同样是各自领域的顶尖权威,他们的精彩讲课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感悟人生

来自清华讲台的声音告诉我,生命是过程不是结果,珍惜这个过程,活在当下是阳光的心态。对待生命过程中的一切,要能勇敢的拿起,豁达的放下。在生命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山不过来我过去,做到海纳百川,通过改变内在心态,进而改变生命的外在境遇。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别奢望太多,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保持内心的平静。仿佛间我感觉自己的心理阳光了许多,感觉生活的沉重减轻了许多。

五、感悟工作

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学识高深,什么是创新思维,八天的学习时间在人生历程中何其短暂,但这次清华园学习却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行胜于言,重在实干。我们要把实干成为自己的自觉追求,在工作中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重在实践,重在实干,重在落实,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知识更新、扩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工作与学习合二为一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把学习引入工作,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让自身的发展与成长真正成为工作的成效!牢记开学典礼上戴清华大学校徽时的庄严宣誓: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把这种平等与自豪感化作动力,努力争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2

20xx年11月18日至11月24日,我作为20xx年石峰区“十佳社区(村)干部”,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区委宣传部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株洲市石峰区中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此次培训学习,是我人生中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是我提高学习水平的一次加油,也是我提升工作能力的一次充电,更是区委区政府对我们最基层工作人员的亲切关怀和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我深知此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也对此次学习机会倍感珍惜,在全区利用“五问工作法”为抓手,全面推进“一极三区”建设的工作热潮中,给我们提供了本次千载难逢的交流学习机会,我也带着“清华学习五问”踏上了学习之旅。

1、清华学习是否有必要?

我是一名在社区(村)工作了30年的老村干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当接到学习培训的通知后,既感动又困惑,感动的是区委区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处于最基层的社区(村)干部,困惑的是,自己即将步入退休年龄,辖区征地工作任务繁重,手头工作千头万绪,很多事是只争朝夕,确保按时完成,此时去学习,是否有必要?呈报街道党工委批准请假时,党工委文书记给我指出了“学无止境,学有所用”的工作理念,使我坚定了学习信念,毅然走入全国教育学府,圆梦清华。

2、清华之行怎样学?

步入清华的校园,优雅的环境、宽阔的校园,让我充满着好奇和向往,校园内到处可见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让我由衷的认同。在孙茗教授的第一堂课中,就讲到了清华大学“价值创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多名教授们都讲到了“来清华怎样学,就是要学清华的思想”,“爱国奉献,科学求真,包容会通,追求卓越体育精神”就是清华的思想和文化,清华大学的思想,也是实现中国梦高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踏入清华校园,就要认真的求学,认真学好清华思想和文化,让自己满怀学习成果而归。

3、清华学习了什么?

从11月19日开班典礼开始,我和全体同学一样,迅速完成了从社会基层干部向普通学员的角色转换,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认真上课,我们从“清华历史和文化”到“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从“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管理与舆论沟通”到“大数据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还从“语言表达技巧”到“结构化研讨”,一堂堂生动精彩,意寓广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我在敬佩教授们博学多才的同时,深深被吸引至课程内容之中,思想上豁然开朗,思维仿佛在广阔的宇宙之中,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内心深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是多么的伟大。

4、清华学后有何感想?

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和“天津市滨海新区”,通过这些参观,深感改革开放40年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幸福生活的日益完美,我为中国制造点赞,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在“伟大的变革”参观中,我站在出自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无人驾驶无轨电动汽车”旁,更为株洲“智造”而倍感豪迈。我坚信,株洲这座老工业城市一定会不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5、清华学后怎样做?

短暂的清华学习结束了,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怎样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是我们每位学员的义务和责任。虽然学习时间短,学习层次不够深入,但学的知识很实用,实际操作性很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重温学习的内容,消化学习成果,做到学有所用,用清华精神激励工作斗志,用清华思想指引工作方向,用清华文化洗礼思想情操,用清华的校训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全区实行“两个率先和一极三区”的宏伟事业中,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让社区工作服务于全区发展大局,为全区大开发、大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3

20xx年一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年级组长培训班,地点在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已经是51岁的我,走进了清华园。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小时候,清华是一个童话,听着父辈的渲染;上学后,清华是一个理想,燃烧起青春的向往;工作后,清华是一只风筝,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已经变得遥不可及。然而,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竟然在清华,我怎能不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短到只有三天,但课程安排之紧凑、内容之丰富,让我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覃征教授的课我印象深刻,谈吐幽默风趣,警句名言不断,在儒雅的讲解中传递着最新的信息和知识。在我陶醉于庆幸与自豪之时,覃教授流畅的语言中飘出两个字慕课。慕课?我偏头看看我的同桌,回应的是同样疑惑的眼神,再回头寻找答案,碰到的还是不解的目光,嗨,落伍了,发自内心的感叹!

落伍就要赶上,回去查一查,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然而授课大师的风采,开阔我的视野、开启我的心智,理论与实践的火花在脑中碰撞。我怎能落伍?信息化发展已如此之快,我该怎样做?微信?对,就用它!于是我想到了一连串新名词,微课、微读、微讲.....总之与微信有关,我开始尝试了,效果极好.......

心怀一份敬仰,一份尊重,一份虔诚地听完所有课程,感慨万分,活用清华所学,开创性做好本职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检验我们这次学习培训效果的一条重要指标。就我自己而言,切实转变思维方式,开创新的教学理念,置身当前,从心灵深处更加重视学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更加努力学习,真正将学习作为一种人生乐趣,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最后,我要用清华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自己,用学到的新理论知识渗透于今后的工作中去,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4

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参加了20xx年清华大学心理健康培训,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当代学子梦寐以求的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在这短暂而充实的十五天学习时间里,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精彩演讲,领略了大师们的智慧与风采,感受了百年清华厚重的文化底蕴。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也谈不上什么汇报,我简单的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和感受,不到之处请各位多多包涵。

一、感悟清华,传承校训

去北京的当天我先去了颐和园,感受了皇家园林的气息,下午三点多我们到了清华大学的西门,也就是主校门,当时我很激动,像做梦一样,我说我终于到了清华大学了,我们就拍照留恋,当时大门口参观的人很多,一般的游客不让进去,我们说明我们的身份后,保安看了清华大学的老师发给我们的培训短信后才放我们进去,我们选择了租自行车畅游清华园。我们骑自行车转了两个多小时,感觉参观了很久,好像都转完了。可是当我们班主任给我们发了一张清华大学的校园地图后才发现,我们所转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的学生公寓,外面看上去整整齐齐的,还参观了清华大学的足球场,绿茵茵的场地,红色的跑道,赛场上队员们踢的热火朝天,从观看台上发出的呐喊声一对高于一对。在场地周围也有年轻的学子们成双成对,边看比赛边享受着青春的温暖,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美丽。在足球场的不远处是篮球运动场,场上的队员个个生龙活虎,处处都充满着生机盎然,显示出强大的青春活力。这也许就是清华大学理念中所倡导的坚持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真实写照吧。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日前评出“全球最美大学校园”。入选的14个校园中,10个来自美国,3个来自欧洲,唯一上榜的亚洲院校是中国的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离清华大学西门一站路就是颐和园和园林园。校园西区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建筑为特色;东区校园则以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就开始新建了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它既具有古典的园林风格,又具有现代大都市的生活气息,我们学习的地方主要在清华创业园的创新大厦,旁边就是紫金国际交流中心,谷歌和网易的办公楼就在我们上课的创新大厦的旁边。课间我们去观赏荷花时,错过了赏荷花的时节,我们看到的只是残枝落叶,没有感受到当年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的美感,游人也不多,这可能又是一种生命的壮美吧。到了水木清华,翠绿的柳树,清澈的湖水,还有红红的爬山虎,游客多了,清华的学生也多了,处处洋溢着朝气,现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在这里完美地结合。在水木清华旁边不远处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在这里让我们体验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清华精神是一种爱国精神,是一种实干的精神,是一种包容的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清华的校训,博大精深,不光是我们为学的准则,更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我们要学习清华人对事认证负责的态度,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工作实干的精神,对我们要做的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出一流的水平,就像当年清华大学的一位学子说的那样,即使让我扫大街,我扫的也是最干净的,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工作,面对我们的生活,用正能量来感染我们的`学生和周围的同事。

二、升华理念,拓宽领域

在课程方面,学校给我们安排了20多个专题讲座(每节课都是4个小时),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且信息量大,内容涉及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语言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在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中,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资深教授和名家大师,也有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他们个个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善于抓住重点,解剖难点,让人豁然开朗。从而使我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比如张学政教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陈纪英老师的《做促进学校发展的心理教师》,迟希新老师的《心理主题教育设计实施的创新理念》,樊富珉教授的《学校团体辅导理论与应用》,陈一筠教授的《解读青春密码》等课程都使我受益匪浅。在充满了欢声笑语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张学政教授的如何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大体分为三步:第一营造和管理学习环境,第二锻炼和提升教学技能,第三构建完整学习过程。张学政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神奇的魔术表演,并邀请了学员一起参与其中。从这个魔术中我们也感悟到了参与与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智慧型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他告诉我们,就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做到人课合一。听了他的课我感觉到了什么是大师,他的课生动有趣,富有激情,我看了他的读书笔记,每一页都写的整整齐齐的,就像他上小学的孙女说的一样,爷爷这是你写的吗,简直就是印刷的吗,他给我们上课带来的手抄笔记本有大小不同的五六本,每本写的都非常的整齐,没有一处涂抹的,看了都很受感动,这是他这一生读书时做的摘抄和写的心得,他说像这样的笔记本有20多本,他的课件也做的非常的整齐,这个老师们下去可以在学校服务器我的文件夹里看看他的讲义。张学政教授在清华大学工作30多年没有请过一天的假,有次生病后他疼的实在难以忍受,下午又有课,他就让医生给他打上止疼药,然后打的去上课,还有一次他家被盗了,他下午还有课,他只委托他的同事帮他看着家里等警察来处理,他毅然去了学校给学生上课。有次他班里的一名同学带了一个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去他班里听课,下课后那名北师大的学生感叹道,清华就是清华,大师就是大师。还有一次他带的班要毕业了,当他将完最后一节课时,有四名同学抬了两个花篮送给了他,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当时他都感动的流泪了,他说据他所知,全清华到目前为止收到学生上课送花篮就只有两个人。这就是清华大学老师的治学精神。他的精神感动了我,他的课堂感动了我。听高明书教授关于《初中生心理发展问题》的讲座后,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不是说我们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正常健康的生活与发展。一般来说,如果个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则易适应社会,内心平静,内外平衡,从而能得到社会与他人的接受,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能获得学习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如果个体经常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尤其是不健康状态,就容易发生损害社会与他人的反社会行为,重则违法犯罪,轻则为人所责;或者会出现损害自我的异常行为,令社会不宁,与众人不安。即使不发生外部的不适应行为,处在不良状态的个体也会因长期处在情绪困扰之中或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导致低劣的心理素质。无论哪种情况,对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情绪的疏导等活动化解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这不仅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现代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与挫折,而且能使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轻松自然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乔锦忠教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心理健康维护》的讲座,他用一些浅显易懂的图片和故事,向我们深刻阐述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

在这次培训中,还有清华大学的罗丹阳老师的《教师心理调适策略》,中央民族大学夏仕武老师的《心理学与生活》,北京第五中学原校长吴昌顺老师的《关注未成年心理健康》,以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张渝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这些老师的精彩讲座,无论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方法技巧上,让我对心理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培训我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我们新疆建设兵团的各个学校,彼此不熟悉。这次培训,除了给我们安排学习之外,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学员们忙里偷闲得抽出时间骑着自行车畅游美丽的清华园。为了现场感受升国旗的庄严气氛,大家不辞辛苦凌晨四点半起床出发。为了更多的了解首都北京的人文气息,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了颐和园,参观了故宫,这一个个都带给了我们视觉上、心灵上的震撼。

十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幸福,十五天的时间,因为短暂而倍感珍惜。我深知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收获颇多。不仅知识上得到了充实,更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好好研究名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我将把在清华的学习当作新的起点,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学习,并把清华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秉承“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以求真务实,立足本职,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努力争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最后有几句话同各位老师共勉,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心态比绩效重要,健康比工资重要,愿各位老师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好身体,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清华培训心得体会15

在市委组织部的组织下,5月17日至5月22日,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高级研修班学习,这次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通过在清华大学6天学习,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一、对清华大学的感受

当我们走进清华这座百年名校,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现代建筑与古代园林交织的美景,清华校园绿草青青,林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优雅,是天然美、园林美、建筑美与人情美浑然一体。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到“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使我感悟到了“清华”这两个字的厚重和“清华精神”的魅力。也使我深深地感到,清华是一个不空谈而重实干的地方,是一个人才济济、大家荟萃的地方,是一个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地方,更是一个不懈追求卓越的地方。这里造就了一代伟人、无数的科学家和世界级名人,好几位党和领导人同志都毕业于清华大学。今天,我能有机会到清华学习,感悟厚重的清华文化。使我联想万千,心情非常激动,作为一名学员直接融入其中是梦寐以求的梦想,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在清华园里,我深切地感受了融入高科技的文化张力,感受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清华所传承的是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以来,她共培养出近11万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也正是因为有这样良好的文化传统,为清华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认真负责,严谨细致,学生追求上进,刻苦努力。在这里,人才济济,来的都是全国各地的精英,竞争激烈,所以大家都很自觉、很努力。在这里,少了些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少了些浪漫和悠然,走进清华园就是清华人,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这是清华独特精神和文化魅力,也是人才辈出的关键所在。

二、在清华学习情况

根据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扶贫开发重点任务,市委组织部和清华大学在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作了细致的安排,课程设臵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局部解剖;既有理论概述,又有案例分析;既强调理论,又注重实践;既重视讲授,又注重互动;既有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学习,也有社会稳定问题和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既有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又有领导干部的心理调适和减压方面的课程。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清华大学对每期培训班的授课老师都实行严格评估制度,由学员无记名填写表格对老师授课的针对性、生动性等实际效果进行评估。这次安排给我们上课的都是得到学员们普遍认可和欢迎的老师,不仅有清华的知名教授,还有国内相关领域的教授、学者、专家。于建嵘和孙立平教授在讲解当前社会稳定问题和创新社会管理时,以他们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和案例分析深刻的剖析了问题的实质,针对当前问题提出了很多创新社会管理的办法,值得思考和试点实践;李佐军教授用丰富的知识、大量的信息和实例生动地讲述了产业链整合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用李教授的理论指导我市农业产业化布局优化发展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刘福坦教授,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政策,运用大量的实例生动地讲述了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及经济形势分析;李小云教授以渊博知识、独特视角,讲述了转型性相对贫困的新理念,对当前我市重点开展的扶贫攻坚任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李虹教授讲述的压力管理和心态调节,对调整阳光心态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快乐、健康的重大影响。教授们的每次授课都能把大家带入一个忘我的知识境界,教授们温文尔雅,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使我们对国际国内的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学习收获

在清华学习6天,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于我们领导干部,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来到学校后,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尤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对过去的工作进行一次相对比较系统的对照,对照以往工作中的一些处理工作的理念和办法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和不足。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如果能够早些就接受这样的培训和教育,那么在工作中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取得的工作成效或许会更好。

通过这次培训,吸取清华教授们先进的细想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作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涉及农村、农民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张家口地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把努力的方向找准,发展的路子选对。通过培训我了解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素和产业扶贫的有效模式,更加深刻理解市委提出的扶贫攻坚战略的意义,更加坚定了我推进产业扶贫,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使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

通过培训学习,回头看自己,还是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一是科学决策能力,就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瞬间变化的形势要有善于做出正确抉择的能力;二是综合协调能力,就是在工作中能把握大局、权衡协调、统筹兼顾;三是开拓创新能力,就是要以大无畏的精神,在旧有的经验基础上大胆尝试,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合理。领导文化是个性化、人性化同时富有创造性的无形文化,给我们以有形化的启示,教会我们如何谋划事业,驾驭全局;如何带好队伍,培养人才;如何沟通协调,优化环境;如何创新领导方法,完善领导艺术。

通过这次学习,认识到要正确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休闲等关系,以积极的、阳光的心态面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阳光心态是对生活的哲学解释,也是一种积极、乐观、睿智的生活态度。

培训学习已结束,但学无止境,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切实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本职工作中,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发展,为张家口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诠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清华国学培训心得体会

清华国学培训心得体会

94年我和同学雅宏慕名来到清华校园里转游,心想如果能在这里学习该是人生一大幸事,那时只是幻想而已,然而时光流转到2011年9月25日,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人大国学智慧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让我有缘实现心中的夙愿。梦想如愿以偿。

步入清华课堂,感受人文圣地,汲取国学精粹。

崔国文教授的《易经智慧》让我从多方面了解了《易经》的博大精深,从《易》学的科学思维:“一阴一阳谓之道也,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到《易》学的执政思维:“天地交而万物能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再到《易》学修身思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让我深刻理解了清华的校训。六十四卦与宇宙间无穷奥妙紧密的联系。让我惊叹我们祖先的超穷智慧,《易经》中华科技、文化、哲学之源。

彭向刚教授的《领导科学艺术》让我们对“领导”与“管理”两个概念有了明确的区分:领导的本质,就是通过发挥影响力,让别人把该办的事办成。职能是谋划和决断,把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好,让下属心甘情愿地,满怀信心地为目标而努力完成任务,为下属决定哪些事能干。要站得高看得远,选好才用好人,善于发挥自己权力的影响力和人格影响力。最坏的领导就是把好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领导的本质不是揽权而是授权,授权使领导可以谋大事;使部下各司其责,授权能培养人才,使部属获得信任感,鼓舞士气。反之,事必躬亲,使下级产生依赖心里。管理是通过执行制度来完成任务,把事情做对。在提高执行上下功夫。无论做领导还是搞管理,提高自身素养至关重要。要用佛家的慈悲去普渡众生,儒家的思维去齐家从业,法家的谋略成就功名,道家的思想去修身养性。

李真顺教授的《领导者语言艺术》让我们清楚口才是一切才能的先行官,有口才让你更有风采,是人才不见得有口才,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并教诲我们如何去交流沟通。

吕建强教授的《音乐欣赏》通过播放,对古今中外的名曲讲解,从戏曲,美声,流行,通俗,民歌中,由放弃一切思考的听觉感受与利用一切思考的听觉感受去欣赏音乐所传递的不同的文化信息,使我们理解了音乐与时代脉搏的紧密联系及不同的表达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开启了怎样欣赏音乐的大门。

赵琛教授的,《复命精神》从全新的视角,以独特的思维,阐述了复命的本质:复命就是对他人的承诺,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复命”不仅应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是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得以体现。“复命”单纯的讲,就是对工作任务的无条件接受,无条件完成和兑现,并在第一时间内答复和回馈。也应将它渗透到生活中去对朋友他人甚至是陌生人的帮助和需求,也是展现我们的人格魅力的最好体现。

中国研究《人物志》第一人的王晓毅教授为我们传授了古代人的人才鉴识术---识人、知人、用人之千古智慧。通过解析“主德”与“偏才”学说:主德就是君主(领导者)之才,偏才就是臣民(执行者)之才,偏才的性格有突出特点的,应安置在与其才能一致的岗位上,发挥性格优势。“主德”是理想的君主,其管理才能无突出特长,君主的职能就是选拔和使用人才,“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是故主道立,则其材各得其任也。--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好,则一材处权,而重材失任矣”。透视古代伟人的功绩,以鉴公司治理,管理之道,审时度势真正做到量才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王勇教授的《博弈论》告诉我们博弈在不同的信息条件下如何进行互动决策的经济理论。小到下棋,大到外交中的六国会谈都是在博弈。而在“纳会均衡原理”则是研究解决合作关系的,内涵是互为最优,合作是有利的“利已策略”,在博弈中如何利用信息传递。从囚徒被困的例子看:张三和李四共同犯罪,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如是一个人坦白而另一个人抗拒,则坦白一方判2年,抗拒一方判7年,如果俩个人都抗拒则判3年,如果俩个人都坦白则判5年,那么张三和李四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坦白或抗拒。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抗拒,结果是俩个人都判3年,但俩人都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他俩都会想如果我抗拒对方坦白,则会判我7年,判对方2年,结果是都坦白判5年,也就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理性的选择。从这则案例也可看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让别人知道或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愿意合作的人。如果是合作的博弈就要传递信息,不合作博弈就要模糊信息。

张国刚教授《儒家思想》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国学精粹:国学是以儒家为代表,儒家的主体经典是四书五经。国学就是如何管理的学问。《论语》“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伦天下之大经”。领导就是治国,平天下。做领导者的素质首先是“仁者境界,仁爱爱人。仁的基础是孝悌,仁的主旨是忠恕,夫人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其次领导者的艺术是君子风范,“君子”。孔子曰:“修已以敬(修养自己,保持敬畏)”中组部部长李源朝说过当领导的要有敬畏心,第一敬畏历史,你不敬畏怎么能提升自己呢?第二要敬畏百姓,不能太狂妄,第三要敬畏人生,不要游戏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要负责。

君子的思想是修齐治平。儒家的经典纲领是《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君子不器的领导艺术:刘邦当皇帝时对部下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三不如:运筹帷幄不如子房、治理国家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人固有自知之明。他的本事在于让那些有本事的人至情至信地为他工作,不但你用他,你还让他至情至信地为你工作,这就是领导的本事。领导的本事不是你自己有多大本事,关键是能不能把那些有本事的人用好。

君子不器,就是你不说自己有多大本事,关键是用的人有多大本事,你未必有这个本事,但你的本事是用人。一个高明的领导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领导是用人之人不是做事之人,是追求组织绩效不是个人绩效,是提升领导能力不是业务能力。领导是怎么善于笼络人心,能够鼓舞他们至情至信的为你做事。刘邦为什么项羽赢,刘邦是教练,一大堆英雄在为他做事情。“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领导的用人方法就是使人如器。“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本”,“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才,明主无弃士。”人都是有缺点的,没有缺点的人未必能做成大事,工作方法是中庸之道:“度、权、和”在错综复杂的工作中如何把握好这三个字。过犹不及,“度”。就是分寸,恰到好处就是度。“权”是权变。“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是通变,要与时俱进。“和”是刚柔兼济。“和”也叫“和而不同”。和不是一样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无为而治:《老子》“无为”,不要以为是什么都不干,“无为”是如何干,怎么干。“无为”是不要妄为,是顺应物与事的规律去做事。关键是用好人把好方向。

圆融人生的般若智慧:佛教是圆融的智慧,佛学的目的是摆脱痛苦、烦恼,终极关怀即摆脱轮回。当面对不好的事情,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淡泊(看空):空间上的世界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这样的无始无终与我们的生命相比,确实太渺小了,我们人生一点悲欢离合,成败得失算得了什么?事业的成败得失不影响到我的心境,以平常心来看待。平常心:一是宠辱不惊;二是得失不嗟;三是心平直。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工作中挣解脱。学习佛教的般若智慧,有利于使现代人逐渐深刻地认识和领悟到超然一切。宠辱不惊、淡泊名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以至于最终能培养出世之道,精进勤勉地去做入世的事业的人生态度。把自己的角色做好,在任何挫折和磨难的境遇中都能保持积极乐观、充实而和谐宁静的心态,进而达到一种健全而完备的人生境地。

圆梦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心得也是有限的,在中国第一流的学府深切感悟了“以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核心的清华精神,真切体会了清华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恭耳聆听了各位专家讲授得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仔细品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虽然走出了山林俊秀,中西兼容、贯通古今、清雅怡人的清华园,却带走了清华魂,“行胜于言”的校风,时时激励着每一位清华人。清华以其博大的胸怀,浑厚的学养接纳着每一位前来学习的人。培训时间虽然只有五天,但清华大学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每位专家们观点鲜明,言辞犀利,风格诙谐,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精彩的讲授,让我终身受益。水木清华,历史悠久,永远教诲着我“行胜于言”

第五篇:领导干部清华培训心得体会

5月中旬,我们带着组织的期望,带着对清华的神往,带着对知识的渴求,一行39位学员参加了清华大学---淮阴区社会管理创新高级研修班的学习,通过一周的培训,认真聆听了9位大师的精心讲授,完成了全部专题的学习,全部顺利结业。值此回顾培训历程、盘点学习收获、筹划工作之际,我们既感动于组织上的关心和领导们的关怀,又感慨于时光的短暂和友情的珍贵。总结整个学习生活,自己心得如下 三个学会:

一、学会如何学习。平时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学习为理由,为自己学习少找借口。实际上是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了,学不学关系不大。同时也是自己不懂如何学习。对此,首先要根据自己工作实际,带着问题学习,不要毫无目的乱学。有针对性学,学以致用。其次要学会“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学会利用现代网络工具,帮助学习。

二、学会反思问题。通过戴宛辛博士对《管理沟通实务》的讲授,让我对现在多如牛毛的惩罚制度进行了反思。重惩轻奖只会让职工带着情绪工作,出工不出力,导致事与愿违,未能达到所想目的。一旦要惩罚,就会造成打击面过大,难以执行。这就是所谓的“扣分惩罚造成挫折感,加分奖励形成成功感”。这要求领导既要知晓领导力是正向的、非强制的和增效的意义,又要学会将领导超越管理、超越个人魅力。做到领导与管理相互协同互补,从而解决思想上不同心,工作上不合力的局面。通过涂光晋教授《政府危机管理与媒体策略》的学习,让我反思了本乡潜在的危机,特别是因工作方式不当可能引发的危机。因为在基层工作时间久,工作压力特别大,加之有时群众不理解。对待群众的情绪就会慢慢变得急躁,干群关系就会日益紧张。所以一要学会倾听群众的发泄,不横加指责。二要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三伏寒”。再次做到将直接利益人和间接利益人分开处理。通过学习领导语言表达和艺术,明白一个人不但要认真工作,也要学会表达所思所想。让领导知晓自己内心的想法,让职工明白自己的良好愿望,让群众感受自己的良苦用心,更好地以自身形象推动工作的开展。

三、学会如何生活。通过李普大使《正能量与健康新思维》的学习。知道了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善待自己要学会自我解压,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好事业不成也成,心态坏事业不败也败”。善待他人,要会发现他人的亮点,学会赞美他人,对待他人要会宽容。我们时刻都要发正念:赞美、鼓励、感恩、分享、宽恕、爱!

三个收获:

一、提高理论水平,更新科学理念。通过学习董晓宇教授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建立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我们要善于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分析、科学决策,从经验式的直觉做法转变到理性的、规范的管理方式上来。

二、完善知识结构,开阔工作思路。这次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通过接触了大量公共行政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管理经验,我总感觉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一些整合与改进,工作观念、思想意识已经从单一的行政业务中超脱出来,从宏观的、高层次的角度去看问题,工作思路和视野更加开阔。公共行政管理需要我们在各自的岗位和实际工作中逐步改变过去简单、粗放的做法,不管是决策还是执行,都需要更加精细的分析和操作方法。

三、打破思维定式,树立创新精神。面对新形势,面对一个多元化的新时代,我们必须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淮安看淮阴,跳出江苏看淮阴,跳出全国看淮阴。我们既学会用逻辑思维看问题,又要学会用形象思维想问题,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否则将会被时代淘汰。因此,要重新审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找准定位,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我们的行政行为。从服务型政府的角度,适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思路,创新理念,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助推淮阴区在特定时期各项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六个增强:

一、增强了发展意识。通过学习刘福垣教授的《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后,更清楚发展是解决当前所有难题的根本手段。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激发奋勇争先的胆识气魄,用发展提升实力,用发展鼓舞士气,用发展凝聚人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要更加关注“三农”问题特别是要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大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举全乡之力、借全民之智,大干快上,努力引进一批高、大、新、外项目,催生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探索经济有效、社会公平、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径。

二、增强了公仆意识。

下载清华后德大青公司培训达标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华后德大青公司培训达标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清华培训心得体会

    赴清华培训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很荣幸参加了2012年开县中小学班主任高端培训,8月27日与全县56位学员和两位带队班主任一起,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当......

    德培训心得体会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2016年8月,我参加了祖市殿中学教师师德培训。本次培训由溆浦县教委布置,学校行政具体安排。全体教职工参入。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现已圆满结束。培训期间,......

    公司统一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 最近发现自己心情愉悦,工作也得心应手,仔细观察下周围的同事,发现他们也心情,整个公司都处于一种很和谐愉悦的氛围里。 仔细想想,应该把这个功劳记在前几天的左越老师给......

    2015清华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2015清华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一:清华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令当代学子魂牵梦绕的一流学府———清华大学,参加了"清华大学......

    清华公共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清华公共管理培训心得体会金秋北京,秋高气爽,满山枫叶欲红,在这收获的季节,我有幸走进清华,参加海南省地税领导力提升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短暂的一周学习生活很快结束了,然而心情......

    清华领导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扬帆清华,升华人生 ——清华领导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为促进北京质监系统科所长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北京质监局组织全市十八个区县科所长级参加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领导能力提高研修......

    清华干部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导语: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清华干部培训心得体会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清华干部培训心得体会15月中旬,我们带着组......

    培训后心得体会

    培训后心得体会1 20xx年8月18日,承德市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在河北省昌黎科技示范学院进行了开班典礼。农业部、省农业厅、承德市市长、市农业局局长、学院校长等领导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