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古代史》有感作文250字

时间:2019-05-15 13:1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世界古代史》有感作文25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世界古代史》有感作文250字》。

第一篇:读《世界古代史》有感作文250字

今天,我花了一天的时间看《世界古代史》,看完之后深有感触,读《世界古代史》有感作文250字。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这段历史让我知道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读后感《读《世界古代史》有感作文250字》。

看了这本书,让我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在我所知道的知识基础上增强了新的知识。

看了这本书,我看到了战争的灾难,我真渴望和平。但是,再仔细想一想,没有战争,没有统一,哪来的和平?

这些历史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使我目不暇接,这本书实在深奥,不但增进了知识,又能让人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真喜欢这本书。

初二:孙腾飞

第二篇:世界古代史

2012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四、世界古代史(约500-100万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1453年拜占廷帝国灭亡)八年级(下):

第五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

(一)史前时期的人类(原始社会):

1、人类的始祖:距今约500—100万年前的非洲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

2、晚期智人:距今约三四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3、三大人种:

(1)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三大人种。

氏族的管理者;丈夫居于妻方;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没有贵贱贫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形成稳定的集团;财产由父系继承,有贵贱贫富之分,产生了阶级。

(二)上古人类文明(奴隶社会):

6、大河流域的文明(东方文明):

(1)古代埃及(非洲):

①流域名称:尼罗河流域;

②产生时间:约公元前3100年;

③文明成果:

a金字塔(最著名的历史遗产,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埃及法老的陵墓); b象形文字(属于真正的文字,比楔形文字稍晚发明)。

(2)古巴比伦(西亚):

①流域名称: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②产生时间:约公元前1894年

③文明成果:

a《汉谟拉比法典》(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第一部世界上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典);

b楔形文字(属于最早的文字,公元前4000年代末发明)。

(3)古代印度(南亚):

①流域名称:印度河流域;

②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000年

③文明成果:

a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制度):从高至低排列:婆罗门(宗教祭祀)、刹帝利(掌握军政大权的贵族)、吠舍(从事农、牧、商的普通雅利安人)、首陀罗(最底层

数字。

(4)古代中国(东亚): ①流域名称:黄河、长江流域;

②产生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③文明成果:

a商朝的甲骨文、青铜器。

b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东汉;印刷术—唐朝、北宋;火药—唐朝、北宋;指南针---战国、北宋)等。

7、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处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便于农业、畜牧业发展。

8、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西方文明):

(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基本

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

②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

③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11、日本的大化革新(日出之国):

(1)时间:646年

(2)主要内容:

①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

②政治上: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 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3)性质:它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朝、唐朝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4)影响(作用):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2、穆罕默德与阿拉伯(新月之乡):

(1)伊斯兰教:

①创立时间:

7世纪初;

②地点:阿拉伯半岛(麦加);

③创始人:穆罕默德,(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称“穆斯林”);

④教义:安拉为宇宙天地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

⑤经典:《古兰经》;

⑥标志:一轮新月;

⑦作用:促进阿拉伯民族的统一。

(2)穆罕默德的贡献:创立伊斯兰教和建立伊斯兰国家。

(3)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们把阿拉伯国家扩张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①时间:8世纪上半期(732年)

②内容: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确立了西欧封建制度。

(2)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封君封臣制(基础是封土制);

(3)西欧封建等级制: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有封地的职业武士,成为骑士是中古西欧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耀);

(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⑥标志:十字架; ⑦基督的意思是“救世主”。

(7)丕平献土:

①经过: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当上法兰克国王,为了报答教皇,他把罗马附近的拉文地区送给教皇。

(10)琅城起义:

①时间:1112年;

②经过:法国琅城为争取城市自治权向琅城主教和国王购买,后来主教和国王出尔反尔,琅城人民发动起义,打死主教,打败国王军队。国王不得不再次给琅城颁发城市自治特许状。③意义:使琅城获得城市自治权,促进城市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11)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①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②政治上,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加速了国家的统一;

③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基础。

(12)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恩格斯;

堡,古老的拜占廷帝国灭亡。(5)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

①帝国经济的衰落(查士丁尼的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其丧失了经济基础;

②帝国自身的固步自封也使其不得发展,逐渐落后。他们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民的优点和长处。

(6)拜占廷帝国兴衰带来的启示:

①一个不善于学习和吸纳其他优秀文明的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4②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③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

时代;

③罗马为争夺地中海世界与迦太基爆发的布匿战争-----

罗马取胜,促进罗马发展。

(3)文明冲突的作用:客观上传播文化、扩展文明,但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

17、和平交流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

原因:暴力冲撞虽然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但是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很大。而和平交流(作用)带来的是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所以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

②罗马圆形竞技场;

③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特点:哥特式建筑---基督教建筑,这种建筑风格成为以后许多教堂的范本); ④阿拉伯的麦加清真寺(特点: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上述建筑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的智慧、非凡的创造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5)希腊科学家:

①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成就)发明阿基米德定律和杠杆定律;他还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为保卫祖国贡献巨大才智。

②欧几里得: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几何学创始人,著作《几何原本》,被明末徐光启翻译到我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翻译的西方名著。

第三篇:世界古代史问答题

一、史前人类:

1.简述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2.简述现代人种的形成 3.简述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4.何谓农业革命?农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5.简述畜牧业的起源 6.简述史前艺术

二、古代西亚诸文明

1简述苏美尔城邦的社会经济状况 2.简述苏美尔城邦的政治制度

3.乌鲁卡基那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简述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 5.简述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 6.简述古巴比伦王国的衰亡

7.简述亚述帝国建立的原因和主要过程

8.简述亚述帝国灭亡的过程并分析其灭亡的原因 9.简述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10.简述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

11.赫梯国王铁列平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2.简述腓尼基城市国家的产生 13.简述腓尼基人的殖民活动

14.简述腓尼基字母文字的产生和传播 15.简述犹太教的教义和经典 16.波斯帝国是怎样兴起

17.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8.分析波斯帝国衰亡的原因 19.简述波斯帝国的历史作用

三、古代埃及文明

1.简述古王国时期埃及君主专制的表现 2.简述古王国时期的历史概况 3.简述新王国时期的历史概况

4.简述埃赫那吞改革的主要内容、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5.简述后期埃及历史概况 6.简述古埃及的宗教崇拜 7.简述古埃及葬墓习俗

8.概述古埃及象形文字形成过程 9.简述古埃及文学的主要成就 10.简述古埃著名建筑

11.简述古埃及艺术的主要成就

12.简述古埃及科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13.简述埃及新王国时期奴隶制度的新特点

四、古代印度文明

1.简述哈拉巴文化的年代、分布范围和主要文化成就 2.简述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 3.简述哈拉巴文化衰亡的原因 4.简述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概况 5.简述后期吠陀时代的历史概况 6.简述婆罗门教的主要教义和经典

7.简述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地位、职业、权利和义务以及种姓制度的特征 8.简述早期佛教的主要教义和众生平等的主张 9.简述耆那教的主要教义和该教的进步性和消极性 10.简述孔雀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11.简述孔雀帝国的政治制度

12.简述孔雀帝国的土地制度和城市经济 13.简述孔雀帝国的奴隶制度 14.简述佛教的传播

15.简要说明列国时代反婆罗门教思潮兴起的原因

五、古代希腊文明

1.荷马时代的希腊处于何种历史发展阶段?它的社会管理制度和经济生活如何? 2.希腊城邦体制的特点

3.希腊海外殖民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4.斯巴达存在怎样的阶级结构、政治制度以及军事和教育制度? 5.简述梭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6.简述克利斯提尼的内容与意义

7.简述希波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历史影响 8.简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9.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分析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10.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社会经济状况

11.希腊城邦危机的表现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12.简述亚历山大东侵及其帝国的建立 13.简述古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 14.试述希腊化时代文明的历史意义 15.简述古希腊宗教的特点和影响

六、古代罗马文明 1.简述塞尔维乌斯改革

2.罗马对意大利的征服及其统治政策 3.罗马在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统治政策

4.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5.罗马从共和制过渡到帝制的原因及过程 6.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历史意义 7.简评凯撒

8.简述奥古斯都的内外政策 9.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 10.公元三世纪危机

11.戴克里先和君主坦丁的统治 12.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13.简述古罗马文化的主要成就 14.试论马略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七、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

1.简述早期基督教的主要教义,并分析基督教迅速传播的原因 2.简述亚欧民族大迁徙的过程及影响

3.试析古代史上落后民族常能征服先进地区的原因,并举例子加以说明 4.试论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与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的历史意义 5.试评查士丁尼一世

6.分析拜占庭帝国长期延续的原因 7.试述拜占庭帝国的封建化进程

八、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 1.试析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2.简述伊斯兰教

3.试述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及其影响 4.简述阿拔斯王朝的社会状况 5.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6.简述阿拉伯文化的历史贡献

7.简述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历史意义 8.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社会的等级制度

九、欧洲基督教文明

1.分析法兰克首任国王克洛维建国的过程及其巩固政权的政治措施 2.通过萨利克法典分析5-6世纪法兰克人的社会状况 3.试述法兰克的封建化过程

4.简述8世纪查理-马特采邑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5.为什么说查理大帝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6.简述查理曼帝国分裂的原因和结果 7.简述中世纪西欧农奴制 8.简述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 9.简述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 10.简述中世纪西欧的骑士制度

11.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是从哪些方面对思想文化进行垄断的? 12.评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历史作用 13.简述中世纪西欧的文化

14.试述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其意义 15.试论中世纪西欧行会

16.中世纪西欧城市的斗争经历的阶段 17.试分析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结果 18.试分析英国封建制度的特点

19.如何看待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制定

20.中世纪英法两国的议会制度的建立、两者的不同 21.试分析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性质和后果

22.试分析13世纪英法大起义的原因、纲领.、特点和结果 23.简述中世纪法国王权不断强大的过程 24.简述主教授职权之争

25.分析中世纪德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26.简述中世纪意大利历史发展的特点 27.试述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发展和罗马教廷权威奠定的过程 28.试论英国《自由大宪章》的主要条款及其性质意义

十、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1.基辅罗斯接受基督教的历史意义

2.伊凡四世改革及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 3.伊凡四世时期特辖区的建立及其后果 4.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及其初期的统治政策 5.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及其扩张

6.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7.试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8.德里苏丹国的政权形式 9.德里苏丹国的土地制度 10.莫卧尔帝国的土地制度 11.试述印度封建制的发展 12.阿克巴改革 13.大化改新

14.幕府政治体制的出现及其特点 15.日本的锁国体制

16.中古日本文化发展情况及特点

17.试述莫斯科公国兴起的社会背景和中央集权化的进程 18.试论俄国农奴制的加强及俄国农奴制的特点 19.简述印度教的教义和实质

十一、古代美洲文明

1.美洲印第安人是如何起源的 2.简述玛雅人的社会发展状况 3.试述古代玛雅人的文化成就

4.试比较古埃及金字塔和古代美洲印第安人金字塔的异同 5.简述古代阿兹特克文明所取得的成就 6.简述印加社会的基层组织和土地制度 7.印加文明取得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成就?

第四篇:《世界古代史》教学大纲

洛阳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大纲

《世界中古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 历史学专业普通本科生

洛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二OO九年六月

《世界中古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世界中古史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 54 讲课学时: 54 学 分: 3 适用对象: 历史学专业普通本科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普通本科生专业课程必修课。

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世界通史的构成部分之一。时间上,自公元5世纪延续至16世纪;空间上,涵括欧亚大陆的主要地区。本课程通过对中世纪各地区历史的叙述,勾勒历史延续发展的大致轮廓,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观察文明演变的轨迹。我们将分析和讨论那些重大或者并不重大的事件、人物、制度、生活与精神,提出或解释历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因此,这里既有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也有观念理论的讨论分析。在阅读和讨论中,希望大家对中古史能够产生某些兴趣,关注某些问题,了解某些学术态势,并进而有某些研究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中古史”概念;中古欧洲新格局;中古西欧封建社会及其制度以及基督教文化;俄罗斯和东欧文明;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中古时期的印度;东亚中、日、朝中古社会状况。

教学难点:中古欧洲新格局的形成;西欧庄园制、农奴制、封君封臣制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古西欧基督教文化。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世界中古史是历史学本科生一门基础性必修课程,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地理、文化、宗教、制度等知识,加深对世界中古史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并与学生讨论以及读书报告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培养学生积极走出课本、教室,关注网络、新闻等现代媒体,了解当前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国际重大事件,从专业学科角度出发分析其背景,从而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感性认识。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当布置一定量的讨论题和思考题,它是本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以便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办公时间:星期三下午:5:20-6:20 办公地点: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教研室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论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世界中古史的概念,时间划分,学术界的争论。学时:2 讲授内容:

一、世界中古史的一些问题

二、时间和空间:世界中古史的讲授范围

三、世界中古史研究动态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彭小瑜,“近代西方古文献学的发源”,《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米辰峰,“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中古史”的概念及时间划分

第八章

欧洲的新格局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西罗马帝国的瓦解和残留,蛮族国家的建立,法兰克王国、罗马教皇和拜占廷。

学时:4 讲授内容:

第一节

日耳曼民族的迁徙

一、西罗马帝国的瓦解和残留

二、蛮族入侵和蛮族国家

三、拉丁教父的遗产

第二节

法兰克王国、罗马教皇和拜占廷

一、墨洛温王朝

二、加洛林王朝

三、罗马教皇和拜占廷

四、皮朗命题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钱穆,《国史大纲》;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齐思和,“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历史研究》,1977年第3期;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新约:福音书》;《法兰克人史》;《英吉利教会史》;林中泽,“圣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查理大帝传》;《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陈志强,“拜占廷《农业法》》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查士丁尼的贡献。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

第九章 中古时代的伊斯兰世界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时:9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阿拉伯社会

二、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

三、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圣战

第二节 哈里发国家的统治

一、麦地那哈里发国家

二、倭马亚王朝

三、阿拔斯王朝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发展

一、哈瓦立及派的兴衰

二、什叶派的演变

三、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

四、苏菲主义的禁欲倾向和神秘色彩

五、奥斯曼国家的兴起

第四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繁荣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演进的社会氛围

二、文学

三、历史学与哲学

四、自然科学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古兰经》;《穆罕默德》;钱志和、钱黎勤,“中世纪哈瓦利吉派的历史命运”,《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加文·汉布里,《中亚史纲要》;许序雅,《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伊兹科维兹,《帝国的剖析:奥托曼的制度和精神》艾哈迈德·艾敏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希提,《阿拉伯通史》;王家瑛,《伊斯兰宗教哲学史》。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穆罕默德船里伊斯兰教的背景。

2、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就及贡献。

第十章 西欧和拜占庭封建社会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西欧封建制的发展,庄园制、农奴制封君封臣制,十字军东征以及拜占庭封建社会的发展。

学时:6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庄园制、农奴制和西欧封建制的发展

一、庄园制度和农奴制度

二、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封君封臣制度与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

一、封君封臣制度

二、封君封臣制度与国家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拜占庭的国家和社会

一、拜占庭封建国家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二、拜占庭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拜占庭文化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赵文洪,“中世纪西欧的平等观念”,《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40-48。马克垚等,“马克• 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出版笔谈”,《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马克垚等,“欧洲封建政治史研究”笔谈,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陈文海,“中世纪法兰西王室徽章研究——百合花象征主义的神学渊源及内涵”,《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程汉大,“

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世界历史》,2000年第5期。蔺志强,13世纪英国的国王观念,世界历史,2002年第2期。侯树栋,“从古法到神法——中古后期南德农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庄园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形成。

2、封君封臣制的形成及影响。

3、十字军东征的影响。

第十一章 朝鲜和日本的古代文明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朝鲜国家的形成和朝鲜李朝的党争;大化改新;幕藩体制的行程及影响;日本中古文化。

学时:6 讲授内容:

第一节 朝鲜 一、三国时代

二、统一新罗

三、高丽王朝

四、李氏朝鲜

五、李朝的思想

第二节 日本:从上古到室町时代

一、从上古到大和王权时代

二、古代国家时期(6世纪——1192年)

三、中世(1192——1573年)

第三节 江户时代的政治和文化

一、江户幕府和幕藩体制的成立

二、天皇与幕藩体制

三、江户时代初期的对外关系

四、17世纪到18世纪初期的经济发展

五、享保改革

六、18世纪中期以后的日本

七、天保改革

八、开国和幕藩体制的崩溃

九、江户时代的文化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日本书纪》;《古事记 》;徐建新,“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的身份等级制”,《世界历史》,2001年第6期。郑显文,“律令体制下的日本神祗祭祀”,《世界历史》,2004年第2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朝鲜李朝党争的后果。

2、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3、幕藩体制的形成及影响。

第十二章 公元4——15世纪的印度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笈多帝国和戒日帝国的兴衰,印度教的兴盛,种姓制度的发展和强化,德里苏丹国时期的统治,印度文学艺术。

学时:9 讲授内容:

第一节 笈多帝国

一、帝国的建立

二、社会经济发展

三、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四、婆罗门教转化成印度教

五、帝国的灭亡

第二节 戒日帝国及其后的地区性王国

一、戒日帝国的兴衰

二、封建分裂局面在全印的发展

三、封建土地关系的发展

四、7—12世纪的经济状况

五、佛教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兴盛

六、种姓制度的强化

七、穆斯林的入侵

第三节 德里苏丹国

一、王朝更迭

二、统治体制

三、宗教政策

四、土地政策

五、13—15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封建压迫和人民起义

七、苏非派与虔诚运动

第四节 文学艺术

一、笈多帝国时期的文学艺术

二、地区语言的形成和7—12世纪文学艺术

三、穆斯林王朝统治在文学艺术方面带来的变化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大唐西域记校注 》;刘欣如,“南亚种姓制中的社会流动性”,《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薄伽梵歌》;《薄伽梵歌论 》姜景奎,“一论中世纪印度教帕克蒂运动”,《南亚研究》,2003年第2期;“再论中世纪印度教帕克蒂运动”,《南亚研究》,2004年第1期。《印度文化史》;《高级印度史》。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印度教和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2、德里苏丹国时期的土地政策。

3、中古印度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讨论一:东方与西方:世界历史的整体性

第十三章 俄罗斯和东欧文明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莫斯科公国的形成和发展;君权至尊理论与世界观念;14到16世纪的艺术文化。

学时:6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

一、地理、民族与早期历史

二、封建经济和文化

第二节 基辅罗斯和莫斯科公国

一、罗斯文明的自然和社会基础

二、蒙古人统治的遗产

三、沙皇专制统治的逐步形成

第三节 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形态

一、东正教和拜占庭的影响

二、君权至尊理论与世界观念

三、14到16世纪的艺术文化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往年纪事》,《罗斯法典》;朱寰:“莫斯科国家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许桂敏,“

16、17世纪诺夫哥罗德封建土地占有形态特点”,《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刘祖熙,“中世纪斯拉夫文化刍议”,《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刘祖熙,“论波兰传统文化的特征”,《世界历史》,2004年第2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蒙古人统治对俄罗斯的影响。

2、俄罗斯君权至尊理论与世界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第十四章 中古西欧的基督教文化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12世纪的文艺复兴;教士特权和修会制度;国家和君主制度的强盛;中国和西方发展路径的变化。学时:6 讲授内容:

第一节 12世纪的文艺复兴

一、教会改革 二、十字军运动

三、翻译运动和法学的复兴

四、阿贝拉尔和埃洛伊丝

五、大学的形成

六、大学与中世纪社会

第二节 个人意识的沉沦和觉醒

一、基督教世界的结构

二、教士特权和修会制度

三、西欧国家的成长

第三节近代的曙光

一、国家和君主制度的强盛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解构

三、中国和西方发展路径的变化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陈文海,“中世纪教廷‘封圣’问题研究---对‘封圣’过程的非宗教层面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刘新成,“超越的悖论——试析西欧中世纪修道院改革运动”,《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刘城,“中世纪天主教信仰的仪式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张学明,“论中古基督教之异端”,《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彭小瑜,“历史语境中的宽容(一、二、三、四)——12世纪西欧教会法论异端和绝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6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中世纪大学的社会地位与中世纪社会的关系。

2、教士特权和修会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第十五章 中国的封建社会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唐宋元明时期中国的发展;中古世界的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学时:6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中国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一、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内迁及其后果

第二节 唐宋元明时期的中国

一、唐宋时期政治概况

二、经济的发展

三、思想文化的转折

四、元朝的统治

五、中央专制集权制的强化

六、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中古世界的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徐善伟,《东学西渐与西方文化的复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王国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民族大融合及其后果。

2、中古世界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概况。讨论二:世界历史的中心与边缘,《转变的中国》

第五篇:叶公好龙作文0字

叶公好龙作文200字

1叶公好龙

从前有一个这样的人,他叫子高,他有一个爱好,他非长喜欢龙。就连他自己用的东西都写着龙。连屋子外面都刻着龙画画也画龙。于是掌管龙的人知道了,他去告诉天上的龙,天龙知道了就飞到了,人间叶公子高的家里一看屋子,到处都刻着它的样子。于是天龙打扮了一下,带着礼物来到叶公子高的家扒在窗外看看正看见叶公子高正在画它呢,于是它打了一下窗户,叶公子回头一看下了一大跳,连魂都没了,脸变的苍白苍白的,转身就跑。跑几步就摔倒一次马上就爬起来继续跑。真龙知到了叶公子不是真正的喜欢它,她摇头摆尾的回到了天庭。由此看来,叶公子并不

真正喜欢龙,他喜欢的是龙非龙的东西。

2叶公好龙

今天,我看了一本成语故事书里的其中一个故事,叫《叶公好龙》。故事是讲春秋的时候,有一个县令叫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家里到处都有关龙的图案。可是当天上的真龙来到叶公家里的时候,吓得他连滚带爬逃出了屋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表面上是喜欢某样东西,但实际上不是那样。

3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官叫叶子高。他非常非常喜欢龙,他家里所有的东西上都有龙。他有些近视眼,就连眼镜片上都有特别淡的龙的形状。叶公喜欢龙,全镇的人都知道了,叶公的家人笑他说:“你呀,就差一点了,就是没把你自己变成龙了。”叶公听了,没说什么。很快,几个月后,天上的龙就听说了,他很高兴,简直是幸福死了,天下居然有人这么喜欢我,真是太棒了。龙还说:“等哪天,我一定要亲自拜访这位龙的爱好者。”一

天,叶公正在画龙,突然狂风大作,叶公把窗户刚刚关严,就看见龙的头了,他吓的浑身发抖,面如土色,冷汗直流,马上就跑了,鞋头子都飞了,正好甩到龙王的脸上了,龙王特别生气。我明白了,叶公并不是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而非龙的东西。

4叶公好龙的启示

今天,我学习了“叶公好龙”这一课,它让我感悟很深。

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有个叫叶子高的的人,他非常喜欢龙,家里无论什么东西都刻画有龙的图案。于是天上的真龙知道了,便到叶子高家去。他的头往屋里探,尾巴托在厅堂里,叶公见了,撒腿就跑,下的魂飞魄散,五色无主。原来叶公并不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不要言行不一。由此我想到了答应妈妈的一件事,那就是要好好练琴,但我没按说的去做,到了琴行,不耐烦的去练,有时还偷偷的偷懒。

但我可不想做叶公这样的人,所以我要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做人。

下载读《世界古代史》有感作文25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世界古代史》有感作文25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历史世界古代史总结

    一、古代东方 1.在东方出现的四大文明区域(四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为代表)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 黄河、长江流域(中国) 2.世界古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

    世界古代史复习题1

    世界古代史复习题 【识记】 1、 人类的祖先可能起源于大约生活在根据外貌特征,现代人类通常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2、 母系与父系氏族社会的区别: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

    世界古代史 已打印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和人文主义思想起源 第一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复习题: 1.希腊的地理环境、经济特点和阶级关系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2.梭伦改革、克里......

    历史学世界古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古代史 【课程编号】 【学 分 数】 【学 时 数】72 一、教学目标 【课程类别】历史学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历史学 【编写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世界古代史包括世界......

    读平凡世界有感

    读平凡世界有感 没错,在作者那时代世界是多么的平凡,人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却涌现出一批不平凡的普通人,一批不甘落后、勤奋坚强,有思想的非平凡人。是的,正因为这使得看似平凡......

    读《世界五千年》有感

    读《世界五千年》有感 七(1)班 赵欢 指导老师 :宋健《世界五千年》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我即为祖国灿烂的文化而感到十分骄傲,也为曾经欺凌中国人民的国家而感到愤怒。......

    读《平凡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小时代》中曾有一句话:“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描述,没有用惊险离奇的情节来触动人心,没有用惊......

    读平凡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六(3)班杨以晨 无论性别、种族、贵贱、贫富„„每个人都有他的尊严。也许因为生活的不同,人们会在许多地方遇到坎坷和磨难,但是,只要认真面对生活,努力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