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东阳马生序翻译练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1、宋濂,字,号,朝人。选自
二、解释下列加线字。
余幼时即嗜学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 ....
弗之怠录毕走送之稍逾约 ......
因得遍观群书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
尝趋百里外先达执经叩问德隆望尊 ...........
稍降辞色援疑质理或有时叱咄俟其欣悦 ..........
卒获有所闻负箧曳屣支僵劲持汤沃..........
灌以衾拥覆被绮绣缨 ..
寓逆旅主人腰白玉之环右备容臭 .....
烨然若神人緼 袍敝衣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盖余 ..........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第二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一、本文的作者是朝文学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学逾.约俟.其欣悦叱咄..既加冠.负箧.曳屣.皲.裂媵.人以衾.容臭.烨.然緼.袍敝衣弗之怠. 三 阅读文章,回答有关问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走.送之嗜.学致.书弗.之怠.既.加冠以书假.余以衾.拥覆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援.疑质.理俟.其欣悦硕.师执.经叩.问稍降辞色..或遇其叱咄..礼愈至.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卒.获有所闻口体之奉.... 2 翻译句子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⑤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①揭示作者小时候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表明作者“尝趋 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觉得“先达”对“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谈谈你的理解.5结合课文,谈谈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那些学习秘诀?
6请写出你所积累的有关勤奋刻苦的名言警句。(最少三组)从文中找出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 勤学原因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什么作者要写同舍生的豪华衣饰?
9作者从那三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一、本文的作者是朝文学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学逾.约俟.其欣悦叱咄..既加冠.负箧.曳屣.皲.裂媵.人以衾.容臭.烨.然緼.袍敝衣弗之怠. 三 阅读文章,回答有关问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走.送之嗜.学致.书弗.之怠.既.加冠以书假.余以衾.拥覆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援.疑质.理俟.其欣悦硕.师执.经叩.问稍降辞色..或遇其叱咄..礼愈至.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卒.获有所闻口体之奉.... 2 翻译句子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⑤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①揭示作者小时候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表明作者“尝趋 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觉得“先达”对“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谈谈你的理解.5结合课文,谈谈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那些学习秘诀?
6请写出你所积累的有关勤奋刻苦的名言警句。(最少三组)从文中找出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 勤学原因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什么作者要写同舍生的豪华衣饰?
9作者从那三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答案:一 1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开国文臣之首”。当今文章第一“太史公”
刘基、高启宋学士文集马君则赠序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shìyúsì chìduōguānqiè xǐjūnyìngqīnxiùyèyūndài
三 1跑特别喜欢得到不懈怠 放松已经借被子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提出疑问 询问道理等待大拿着请教周到①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②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③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④我站在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⑤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①余幼时即嗜雪
②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⑤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4提要:①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信任,共同学习,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② 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才能出高素质的学子。
3提要:①学习要勤奋
②求师要诚心
③求学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等等
4(1)业精于勤,荒于嬉。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示例①现在我们的求学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
提要:② A “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地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刻苦,不畏艰难,要有恒心。B 学习知识,是我们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胸中自有真乐,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才能学有所成。C我们求师要诚心,要尊师重道。
7、余幼时即嗜学 益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
8、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其不慕富贵,不畏艰难,刻奋读书,勤奋求知的思想境界。9 依靠精神的力量,强烈的求知欲战胜了物质上的贫穷。10读书难、从师难、求学生活艰苦
第三篇:《送东阳马生序》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
(一)1、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能放松抄书。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2、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和他们交游,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的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有时受到他的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
3、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破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寒的冬天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我)还不知道。到了书馆,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女仆拿来热水(给我)浇浇,用被子围着、盖着(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4、寄居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跟我在一个书馆的同学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挂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没有羡慕他们的心意。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5、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的情况就是这样。
(二)现在在太学里学习的各个学生,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担心;
坐在大厦里面读书,再没有奔走的劳累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
凡是应该有的书皆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动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的到。
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三)东阳县的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城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见面礼物,言辞很流畅、通达。同他辩论问题,言语温和而脸色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在学习上用心很劳苦。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讲讲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
第四篇:生于忧患,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
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
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选自《郁离子》)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②郑之鄙人学为盖..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 人恒过,然后能改。译:② 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译: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乙文的主要观点:共同特点: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
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
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
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
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
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
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2)入则无法家拂士()..
(3)仆闻之()(4)官大者,主恶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 ..
B.舜发于畎亩之中怨归之 ..
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译:
(2)可以免于患乎?译:
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3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8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
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
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②辞以请籴③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
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④为禽⑤。
(选自《吕氏春秋》
有删改)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臣。②卑:谦恭、恭顺。③籴:买进谷物。
④夫差:吴国君主。⑤禽:通“擒”,捉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行拂乱其所为
(2)王何患焉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3.【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
一类人。
【乙】文越国灭吴的故事体现了【甲】文中所阐述的。
送东阳马生序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2分)
A.足肤皲裂而不知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D.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烨然若神人判若两人 ..
B. 腰白玉之环腰缠万贯 ..
C右备容臭臭气相投 ..
D.主人日再食再接再厉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
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5.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2分)
①②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13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
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弗之怠()(2)负箧曳屣()..
(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4、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2分)
5、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2分)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1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
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
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②礼愈至..
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④主人怪问衡 ..
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门人弟子填其室或遇其叱咄..
B弗之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C邻舍有烛而不逮以书映光而读之..
D 衡乃穿壁引其光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4、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
甲文乙文
5、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
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第五篇:送东阳马生序逐句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
1、余幼时即嗜学:我小的时候就爱好学习。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借来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我也不放松抄书。
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抄写完毕后赶快跑去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6、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到了成年,更加羡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担心没有才华渊博的老师和有名望的人与自己郊游,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文学的前辈请教。
8、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前辈道德高,名声大,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我站在前辈的旁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有的时候受到他的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出一句话来回答;等他高兴啦,就又去向他请教。
1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1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当我从事就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严寒的冬天,乱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下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我不知道。
1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到了书馆,四肢僵硬的不能动弹,服役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活过来。
1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我居住在旅店主人那里,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1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跟我同住在书馆,都穿着华丽漂亮的衣服,戴着红帽带着装饰成的,缀成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之环,左边佩着刀剑右侧备着香袋,光彩耀眼,宛若仙人;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好无羡慕的心。
1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6、盖余之勤且艰苦此。:我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苦的情况大体都是这样。
第二段
17、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现在的各位学生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都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有冬夏的衣服送过来,没有受冻挨饿的担心;坐在高大的房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去咨询而不告诉,去请教而得不到指导的情况了;凡事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
18、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啦,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第三段
19、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东阳县的学生马君则在这太学里读书已经二年了,同辈的人十分称赞他的贤能。20、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我进京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
21、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语言十分流畅通达。
22、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同他辩论问题、语言温和,脸色平和。
23、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他自己说少年是用心在学业上,十分辛苦,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
24、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因此讲讲我当时求学的艰难来勉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