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浙江卷: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七心作文专家解读:高考作文,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知能力,不仅懂得为人,更要懂得处事。
首先丢开写作材料对题目做全面分析。在过去的考试中,关于“门”和“路”都单独为话题做过考察。这里就不再对这两个话题做单独讲解。
门与路的结合,使得两者原有话题本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要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问题。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从一个人的教育角度出发思考,不管入哪个门,路必须要自己走,依靠师傅或者他人,何时才能学会走路?就像温室里的花卉,恐怕很难接受住风雨的洗礼。结合材料,即使入了大学门,就要学会自己学习,敢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再不可依靠老师和父母的督促来学习了。这一理解与全国第二卷题目主题内容有点相似。一句的解读:入了门,敢走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细细品味“门与路”,从中不难读出这一命题的初衷。但作文写作的核心不可以在选择上做文章,而要在明确了自己的选择之后,重点放到该如何走路上来。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门入得再对再好,如果不勤恳,不努力,不坚持,没信心,没恒心,最终还是一事无成。同样,结合材料,不管是进大学门,还是不进大学门,首先应该怀揣理想和目标,只要选择对了,就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地往前走。
一句话解读:入对门,走对路。
总之,纵观浙江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发展现状,这一题目有着非常强的时效性。面对新的形势,各级政府应该要转变旧的观念,寻找新的门路来服务人民。处于发展瓶颈的浙江民营经济,更迫切地需要再找门路,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对于生活在浙江的人来说,也要找对门,踏出坚实的步伐,走上新的征程。其实,“门与路”是老题目的新组合,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家一定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不入“豪”门,一定不会成才;入“豪”门才能成才;入“豪”门一定成才。对于高
一、高二同学一定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第二篇:2014年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4年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目解读
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而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七心作文专家解读:
生活处处有作文,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想象和联想的脑袋。及今年杭州的中考作文题目是一个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作文。仔细阅读材料,不难看出,命题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社会认知,还从另一方面,告知大家要关注生活的细微变化以及被越来越重视的自然话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一命题:
一,社会认知关系
在理解这一主题时,一定要注意,切记大谈特谈理论化的“人际关系”,细细品读材料,这里的人际关系不是我们社会学科里指导的人际关系问题。而是一个人做人的素质和品格问题。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一定要与别人打交道。如何与他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应试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也是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素质。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要能将心比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凡事都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遇事不能只想自己而不顾别人。也就是说,做人要大度,要有宽容和包容知之心。要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
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人与社会之间,再到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应该有这样和谐、温暖的“自然”关系。这不仅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程度的表现,也是人类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与这一主题类似的话题有很多,如:和谐、理解、沟通、桥、窗、宽容、大度等等。
关注自然类
在说这一话题时,我们先来看看去年江苏高考的作文题目: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支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这一材料充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命题,折射环境保护无小事。人类的各种活动对自然不断地造成影响。今年杭州中考题目从一定程度上不仅告诉我们人际关系的奥秘,也潜在的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生养万物的大自然,人类永远都不应该妄自尊大,千万不能被贪欲和霸权迷失了心智。在大自然的漫长历程中,人类还处在摇篮里。印度洋的海啸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也给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汶川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都是自然像人类发出的警告。在大自然的生态中,人类其实只是很小的一环,我们将自己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并且相互争斗,可是在大自然的愤怒之下,我们终于有机会搁置争议,共同思考今后的生活。面对一场场灾难,我们人类能否有所醒悟。
我们要明白:我们只有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自然才会善待人类。这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永恒话题:人与自然的和谐。
个人成长类
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除了以上两个方面之外,也暗含着一个人的处世为人的品格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不可避免要与他人交往,我们的言行举止或多或少会对别人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人总爱在公众场合我行我素,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有些人习惯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人习惯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是自私的表现,这也是一个人素质底下的表现。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能总觉得与他人无关。每个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与世隔绝,即使与别人不交到,但生活圈子之类,必然会产生相互的影响。就如材料中所说:“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要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就要乐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要具备乐于奉献的精神。
第三篇:2017高考作文题目、解读、例文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 作文题目、专家解读及下水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通过以上努力,本题既给考生提供巨大写作空间,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构,从而极大提高了测试的区分度和效度。
逛美丽乡村品中华美食
——给美国青年玉虎弟的一封信
涡阳一中 张心好
亲爱的玉虎弟:
你好!好久没给你写信了,特想你!你来信说,暑假要来看我,但看到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等十多个,而这些关键词你都不太熟悉,希望我能给简单介绍一下。太好啦!遵命!可因马上就要进考场,这里我只打算介绍其中两三个,高考之后,我会把其他的一一告诉你。
你爸肯定跟你讲过,他来我们省会当外教时曾应邀来我家做客,当时我爸陪他乘坐的是又笨又慢又脏的绿皮车。现在我要自豪地告诉你,那些绿皮车啊,都已经淘汰了,差不多都被时速300公里的动车取代了,这些如离弦之箭一般运行的动车车轮下的高速铁路,哈哈,就是“高铁”!暑假你来,尽可坐高铁感受一下,以前从省城来的绿皮车要10个小时左右,如今啊,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到我们县城了,到时我和我爸开车到出站口接你!
到我家,我要好好陪你逛逛美丽乡村。当年你爸来时看到的那些东倒西歪、跑风漏雨的草房,早已被一栋栋造型别致优美、设施现代美观的两三层小楼取而代之了,我们农村,现在与城里一样,也铺上了柏油马路,用上了自来水,安上了路灯,过上了小康生活。吃过晚饭,你会发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头的广场。你听,《小苹果》、《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风》这些耳熟能详的音乐一首接一声播放;你瞧,白天在田野里辛勤劳作的农民,这时候也像模像样地舞起来了。他们陶醉在春风里、田地边,欢快着呢!
你爸给你讲过他在我家曾吃过好多中华美食,像烙馍卷大葱啊,小葱拌豆腐啊,杂面馍蘸辣椒糊啊,至今还念念不忘。实话告诉你吧,那不是中华美食,那是因为我家穷,做不出像样的待客的饭菜。你这次来,我一定要带你细细品尝上过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的精美小吃,像肥西三河镇外焦里糯的米饺啊,像亳州外表金黄、香气四溢的牛肉馍啊,像蒙城味道醇厚、喝了还想喝的撒汤啊„„保你见一样爱一样,吃了这一种还想那一种。在家时,我还会让我妈这个美食家,按照菜谱为你精心烹制各种佳肴、糕点。
哦,要上考场了,就先聊到这吧。
乘高速铁路,逛美丽乡村,品中华美食。暑假不见不散噢!
哥哥:玉龙 2017年6月7日
第四篇: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被需要”与价值 |试题解析]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2018年上海卷作文题继续延续了2016、2017年的作文类型,考查 了社会现象类作文,这应该是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继2016年考查了对评价他人的生活现 象的看法、2017年考查了对预测现象的看法,上海的许多学校一直在引导学生练习社会 现象类作文,包括一模、二模考试中上海不少区的作文题也都或多或少考查了社会现象类作文。2018年则考查了对“被需要”这种心态的认识,这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新的尖破。王要表现在:
1、由“外”而“内”。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说属于“生活常理”,这也属于“情理之中”。其实,无 论怎样变化,上海的高考作文都在要求考生以自身的考察为入口,以社会的思考为出 口,以对身边事实的关照为基础,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 结论。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在“写作文”,而是要求学生“写生活”!一切高级精神层 面的东西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生活的关照思考就是对社会的思考。从2009 年至2015年作文命题材料呈现由“典籍格言”逐步转向“生活常理”,2016年、2017 年则关注“社会现象”,这是上海考生所众所周知的。而同是社会现象类作文,2018 年作文相较于2016、2017年则又表现出了不同之处。2016年强调对是评价他人生活 的看法、2017年强调对预测看法的思考,这两年的作文都是着眼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 一种表层现象的看法或思考,而2018年则强调的是对“被需要”心理的认识,“被 需要”更强调的是深入内心的需求,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是对自我内心的深入 思考。
2、由“点”到“面”。
上海作文题,主要有两根绳子,一根联系着思辨,另一根联系着生活,将理论和实际同
时纳入题目中,内涵丰富而不复杂。从2009年至2015年作文命题材料呈现由“典籍格言”逐步转向“生活常理”,但无论如何,都在强调两个概念之间的思辨,是两个点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是属于从“点”出发的“两点论。2016、2017、2018年的则关注“社会现象”,是属于对某一个“面”的看法、认识或思考。
3、哲理思考的“进一步空间”。
2018年的上海作文题目,乍一看,不过了了,而细细剖析之后,却能发现其朴实的面纱下又有所变化。以往上海高考作文考到关系型哲理思辨类作文,基本上必须两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而今天的作文则不然。材料中围绕“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属于社会现象类作文,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对象,确定自己的观点。针对于这则材料,对“被需要”的心理,无论是“被需要”对人生的积极意义,还是单纯议论生活中需要强调“自身需要”,抑或辩证分析生活既要强调自身需要,亦需通过“被需要”,在“需要”与“被需要”之间,实现人生价值,无论哪一种观点言之成理亦可,这便使写作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而不仅仅局限价值,无论哪一种观点言之成理亦可,这便使写作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而不仅仅局限于必须辩证分析之一隅。这对于考生来说相对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为考生进行深入的哲理思考拓展了空间。(写作指导] 面对高考材料作文,考生所要解诀的是:材料是什么?材料要彰显什么?我要写什么?我要怎么写?我写的目的是什么?那么,解诀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则需要:
1、读懂材料
所谓“读懂材料”,简而言之,就是明确材料的类型、材料的指向与材料的侧重。就材料类型而言,材料可分为:社会现象类;评议对象类;哲理思辨类。2018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属于社会现象类。材料的指向是对于“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与“体现价值”这一现象的见解和认识,需要考生对材料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哲理思考。
而材料在命题上的侧重则是要求考生谈谈自己的认识,而并不是直接要求考生直接提出对不同见解的看法。“认识”除了侧重于对自己观点、见解、看法的陈述分析。还要有深入剖析反思。如思考:“被需要”心理是什么现象?“被需要”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表述为“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一提示不可丢)。“被需要”心理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积极抑或消极影响)?然后选择自己思考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运思行文。这一点,考生需要明确。
2、深刻立意
千古文章意为高。一篇考场作文的优劣,其关键在于立意的高低。在考场作文中,如果相同的一个角度,写的人多了必然出现撞车效应,要想鹤立鸡群,谈何容易。确定材料中心,选好角度之后,更应兼顾“别开生面”和“立意深刻”两个方面,选别人没有想到的或把立意能够提升到对人生的深刻见解角度,写自己独有的见解与感悟,才能超凡脱俗。材料的关键词是“自身需要”、“被需要”与“价值”,以及关联词“不仅.....也....”“被需要”强调的是渴望被他人需要,目的是能够借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强调了“被需要”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侧重于“被需要”心态。从正面来说,我们因为被他人、被社会需要,而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价值。从思辨角度来说,考虑到关联词“不仅.....也....”便是递进关系,则可以既强调自身需要也强调“被需要”,进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针对今年的上海高考作文可选的立意有:
(1)、自我因“被需要”而绽放价值。个人存在于世界之上,在践行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多地因为被他人、被社会需要而能够更好地践行社会价值,实现人生价值。
(2)、价值的实现是自身需要和“被需要”的协调统一。个人的价值,首先要关注自 身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绽放自己。与此同时,在“被需要”之际,能以更好的姿态去温暖他人、温暖社会。
(3)“自身需要”与“被需要”,当如何抉择?当自身的需要与“被需要”发生矛盾 之际,应当如何去抉择。
(4)自我需要是物质文明的基础,“被需要”是精神存在的升华,两者的结合才是社
会前进的动力源泉。
(5)自我需要是自我的不断满足,而被需要是社会对自我过往的肯定,是对未来的鼓舞。
(6)总是通过被他人需要来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背后缺失的是对我的价值定位和认识。
3、选好素材:(1)昭君自愿出塞,是因为她心里明白自己是被民族所需要的,她的”被需要”,消弭了汉匈百年仇怨,为百姓换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宁。史可法坚守扬州,是因为他明白自己被身后的百姓所需要,为此杀身成仁而不惜。李时珍走遍山野,四处寻访,编著《本草纲目》,是因为他明白自己被每一个百姓所需要,救助每一个百姓,是他作为医者的责任和信念。无数英雄的存在,正式因为他们“被需要”,被他人所需要,被社会所需要,被民族所需要,因“被需要”,而绽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2)川航机长刘传建在飞机发生意外之际,他是在考虑自身的需要还是考虑乘客的“被需要”?叶嘉莹在94岁高龄之际捐出一千多万给到南开大学创立“迦陵基金”等,都是明确了自我的需要是要去不断提升自我,然后在一定的机缘中,他们更多的担起了一份责任或信念,去温暖社会,绽放价值。
(3)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只有先行满足了自我的物质需要(比如人类的起源、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才能更好的实现“被需要”,践行精神存在的升华,燃烧自己,进而温暖社会,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复习指引】
1.留心生活,关注社会。写作文其实就是写生活,写社会。作文材料是对生活、对社会的高度凝聚,是升华了的生活。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多关注社会热点信息,留意身边发生的事件。对生活、社会中发生的
2、先模仿,后创造。作文的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年高考后,市面上或网络上都会有大量的优秀作文篇目,哪怕是往届一模二模的优秀作文篇章,新一届高三考生可以对这些优秀作文进行整理搜集,从中鉴往知今,学习其中优秀作文的亮点,吸取其中差作文的教训,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借鉴。
3.重视课本。高中三年,我们一直忽略了课本是我们学习语文最主要的工具。其实,六册语文课本中,蕴藏着无数有待我们挖掘的宝藏。其中各个重点篇目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尤其是文言文中的经典名句,都是可以为我们写作文提供素材借鉴的。
4.注重积累,读写结合。注重两种文本的阅读:一是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时文,二是名家经典散文或小说。品味经典文章的思想、艺术手法及语言特点,将时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融入自己的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5.知己知彼,进行适度有效的训练。了解高考命题选材,构思和题干设计大致规律。训练时特别注意三点:一是提高审读材料的能力,二是积累素材意识,三是语言表达上的简洁明了。在整体训练基础上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提升应考能力。
第五篇:历年历届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历年历届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3浙江高考作文题目:三句话看青春2012浙江高考作文题:站在路边鼓掌的人2011高考作文题目浙江卷:《我的时间》2010浙江省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2009浙江高考作文题:绿叶对根的情意读后感2008高考浙江作文题目: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200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目:行走在消逝中2006年高考浙江作文题:材料作文?推荐:2013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12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历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
历年全国高考零分作文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