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浙江现象”

时间:2019-05-14 01:5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读“浙江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读“浙江现象”》。

第一篇:解读“浙江现象”

资源小省 经济大省----解读“浙江现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人民走出了一条体现中国特色、契合时代特征、彰显浙江特点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跨越,成为中国大陆经济最具实力和活力的省区之一

1、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而强,不断成长。今日的浙江民营企业,步步迈向集团化、现代企业的新创业期。他们创新管理模式,加大技改力度和多元化发展,不断促进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型、由内源式向开放型发展。民营经济是浙江省的活力所在、优势所在。

2、浙江各地涌现了很多生产钮扣、鞋类等的专业村活镇,专业分工非常细化。浙江的中小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走向了群落,形成“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集聚”的效应。在同一产业群中,生产者之间从相互模仿开始,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得到快速传递,最终使产业群越滚越大。

3、浙江是“百工之乡”。长期以来求生存求发展的实践使浙江人形成了依靠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外出谋生的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的商业头脑和务实品性。而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塑造了浙江人的创新意识和开放心态。在全国率先冲破僵化观念的束缚,产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观念。这种“文化基因”,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

4、近年来,江省根据资源短缺的特点,提出了“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战略,精心谋划“杭、甬、温”三大核心区,从而形成“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并着力推进区域生产力结构的整合,有效地促进了区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这种区域块状经济是以主导产品,骨干企业、大型市场为龙头,以众多的家庭工业、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园区位载体,走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路子,形成了产业规模和经济特色。

5、灵活的机制,成千上万的个私企业在块状经济中通过分工协作,超常规地降低生产成本,然后通过发达的专业市场超常规地降低买卖成本,浙江产品因此形成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6、外向型经济十分活跃,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企业“走出去”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7、浙江省是国内化纤和塑料工业最为发达、成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合成材料新品种层出不穷,而且市场对各类基础原材料及助剂的需求潜力巨大。

8、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调整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60年来,浙江从新中国成立前一个落后的农业省,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最富有活力的省份之一,并正向高效生态农业强省迈进。

第二篇:解读浙江现象

解读 “浙江现象”

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中央精神和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发展道路,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浙江现象”:浙江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活力已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市场大省”和“经济强省”,浙江在制度创新、社会发展、基层民主、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也创造了诸多经验,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浙江模式。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浙江省在被评价的60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20位,被评为效力提升最快的地区之一。“浙江现象”已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对“浙江现象”解读既是全国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更成了浙江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鉴于此,浙江省委党校组织力量编写了这套五卷本的专门研究“浙江现象”和“浙江经验”的丛书。我们期待这套丛书能够为全国理论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现象”搭起一个新的台阶。浙江的市场发展和经验

“浙江现象”首先和最基本的内容无疑是浙江的市场发展和特有的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传统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兴办了各类市场。到目前,一个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初步发展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浙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大省。浙江目前共有四千多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其中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绍兴的轻纺交易市场,年成交金额已达200多亿元,交易品种多达上万种。专业市场在经营上的开放性,加之巨大的商品交易量,使专业市场具有商品信息的集聚与发散功能。它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充分的市场信息和高效的产品交易平台,提高了市场的有效性。市场的发展,为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对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沟通物流、信息流、人才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办一个市场,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兴一座城镇”,这几句话也是对浙江各地市场的作用的真实写照。

浙江市场有三个特点:一是市场数量多,门类全,分布广,影响大。除原来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特色专业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不断发展外,劳动力、技术、信息、资金、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迅速崛起;二是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以个休私营工商户为主;三是专业和特色产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绍兴的中国轻纺城、永康的中国五金城、海宁的皮革服装城、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城、余姚的“中国塑料城”、象山的“中国水产城”,都在其周围形成了全国有影响的专业生产基地,或者是产业催发市场,或者是市场带动产业,市场优势与产业优势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和中小企业集群的迅猛发展。区域专业市场,小企业集群,块状区域经济,这三者互为依存,互相促进,形成了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

浙江的和谐社会构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重视社会和谐,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浙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地方党委和政府需要有基本的抓手,要抓基础、抓重点、抓突破点。浙江省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得力抓手主要有:

1、依托民营经济扩大社会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难题,但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就业问题。如何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这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浙江在这方面的有益探索就是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来创造社会就业门路,开辟了一条“能人创业带动民众就业”即“以创业带就业”的具有浙江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子。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使上百万农民成了投资创业者,使千百万民众找到了在二三产业就业致富的门路,使浙江成为全国就业率最高、失业率最低的省份之一。

2、依托经济快速增长,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与水平是反映一个社会进步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进行积极的、富有成效的探索,使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一是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率先建立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三是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部分农民失地失业问题,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四是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并要求到2007年全省所有的县普遍实行这一制度;五是实行了孤寡老人的集中供养制度。

3、依托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加快提升农村的社会发展水平是城乡和谐的基础。浙江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一是提高通过

加快农村城镇化来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目前浙江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0个百分点。二是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来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浙江在这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如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加快向农村覆盖的利益调节机制,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的投资建设机制,建立健全城市现代文明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辐射带动机制等。由于措施有力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社会发展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用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对各省区市的跟踪监测,2004年浙江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

58.9%,大大高于21.6%的全国平均水平,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居各省区第一,而且高于排在其后广东、江苏10个百分点左右。

浙江的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

民主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内在关联,在浙江,公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基层民主政治试验的活跃程度,同地方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全国第一起“民告官”、第一起“罢免村官”等事件都发生在浙江,显然并不是偶然的。在村民自治层面,浙江逐步推广“海选”制,不断扩大村民民主权利。在2002年全省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四分之一的村委会是以无候选人的“海选”方式产生的。获得“2003―2004”“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的温岭市的“民主恳谈”已经成为浙江乡村公共事务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之一,并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义乌市赋予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地方人大选举的权利,这在全国也是一种创举。

市场经济推动了浙江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为地方治理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椒江市的干部任免票决制;以温州商会为代表的自治性社会组织对地方政府决策的积极参与;杭州群众评选“满意不满意政府”与“12345”市长公开电话;金华的“两公开一监督和“365服务窗口”;上虞市的便民服务中心;衢州市的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玉环全程为民办事代理制;嵊州《民情日记》;天台的政府效能网建设;镇海村务重大决策村民听证制;奉化重大事务公决制;武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等,浙江地方治理模式变革的这种种试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主体与地方政府默契合作的演进逻辑。如果说民间活跃的市场主体是浙江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话,那么,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则构成了制度创新的“第二行动集团”。“第一行动集团”以自己的自发性探索显示出这

种创新的经济增长潜力,而“第二行动集团”则及时地总结、推广这种创新模式,由此在制度创新实践过程形成民间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浙江精神与文化竞争力

近年以来,区域文化因素对“浙江现象”形成的影响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只有将文化的阐释和经济的阐释、政治的阐释结合起来,才能对“浙江现象”有一种比较全面的理解。在历史上,浙江区域兼有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文化特质,锤炼了浙江人民兼容并蓄、励志图强、勤劳刻苦、勇于创新的文化精神;改革开放政策的阳光雨露全面激活了浙江人民的文化基因。新世纪之际浙江进入了以结构调整、增长转型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它要求浙江区域文化精神与时俱进,进一步发挥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功能,促进浙江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文化建设的两项重大举措。其一,与时俱进地弘扬浙江精神。提出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拨、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坚持用浙江历史教育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人民,用“浙江经验”鼓舞人民,用浙江精神激励人民,形成共同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智慧和勇气。其二,是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自1999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建设经济强省的同时,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并制定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5年7月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总体目标:全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主要发展指标全国领先。文化竞争力成为“浙江现象”的重要内涵。

从根本上来说,“浙江现象”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浙江实践的结果。像全国许多地方一样,浙江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涌现: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代价巨大等等。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浙江比其他地方更早地感受到了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更强烈地要求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务实进取的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浙江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工作的基础上,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现实基础和战略目标出发,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先后作出

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努力建设“法治浙江”、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构成了浙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一五”时期是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中共浙江省委提出了“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期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更加健康和谐,“浙江现象”和浙江经验一定会更加发扬光大、更加引人注目。

第三篇:解读“西工大现象”

解读“西工大现象”

来源:顾振芳的日志

西工大新闻网6月27日电(记者 李小聪 吴秀青 陆佩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遍布海陆空。在当今中国三航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西工大校友领军人才辈出,一大批西工大学子勇立潮头、追求卓越、大放异彩,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蔚然形成令人瞩目、令人探究的“西工大现象”。

“西工大现象”值得探究“西工大经验”需要总结

据中航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门2011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三大所(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三大厂(西飞、成飞、沈飞)担任总师(副总师)、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特级专家、党政领导及国家三大奖获得者中,西工大校友占60%以上。从民机到军机的升级换代,西工大人为重点型号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参与大型飞机“运10”研制,到再度承担国家重大专项“C919”等大飞机的关键技术研发任务;在国家众多新型飞机型号研制中有大批西工大校友担任总设计师,如“枭龙”总设计师杨伟、新飞豹总设计师唐长虹等;在“歼10工程”30多位受表彰的功臣当中,西工大校友占13位(包括总设计师、双座总设计师、试飞总机、总工程师等);2011年4月,“中航工业”隆重表彰10位“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西工大校友占到6位(杨伟、樊会涛、唐长虹、何胜强、尹泽勇、江和甫),其中杨伟同时被中航工业授予唯一“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荣誉称号;任职空军某研究所的李航航,几乎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代名词,27岁就担任总设计师,领衔攻克某重点飞机型号难关,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当选空军十大杰出青年„„在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首次集体亮相、举世瞩目的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均由西工大研制生产。因在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中取得突出成绩,西工大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褒奖,是全国获此殊荣的唯一高校。

在中国航天领域,一批西工大校友成为领军人物。从早年的“航天三少帅”(其中的两帅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再到“中国航天液体动力掌门人”谭永华„„一大批西工大的杰出校友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为例,其重大型号总师中西工大校友占44%,国家两大奖获得者中西工大校友占45%。同时,西工大也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任务,是被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表彰的“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

在中国的船舶和水中兵器领域的领军人物队列中,同样活跃着一批西工大的精英校友。从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声纳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5研究所原所长和总工程师刘孟庵,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副总经理钱建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办公厅主任刘郑国„„英才辈出,不胜枚举。同时,由西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远良担任总师成功研制两型吊放声纳,由西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担任总师的某型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水下航行器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军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御提供了重要保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在所属厂所进行了两次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估,西工大均名列第一;九十年代初,中宣部、国家教委在260万大学生中评选出215名优秀毕业生,西工大有5名学生榜上有名,位居全国高校之首;6位国防战线领军人物校友(张庆伟、黄强、雷凡培、荣毅超、李鸿、刘郑国)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与清华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二位„„一代代西工大人当仁不让地扛起“航空报国”、“科技强军”的大旗,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用他们赤诚的爱国之心、强烈的报国之志和突出的创新能力,撑起富国强军的脊梁,谱写了一曲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献身航空献身国防的壮丽凯歌!“西工大现象”似乎是一个不能按惯常逻辑去理解的现象,其深层成因究竟是什么?在“孔雀东南飞”的年代,是什么精神令西工大人执著坚守西北、执著坚守国防?在出国潮持续涌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全国的情势下,是什么力量令世代西工大人坚持航空报国的理想而专精覃思?西工大人的爱国、奉献与创新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西工大现象”值得深入探究,“西工大经验”需要好好总结。——2011年5月31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教育改革”项目调研组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调研“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其间,调研组将大批西工大校友成为国防科技领军人物称为“西工大现象”,并对此现象发出一连串追问,震撼人心,发人深省。请听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对“西工大现象”的现场解读——

“公诚勇毅”引领立德树人“三实一新”造就领军人物

是什么凝聚了西工大人?是西工大的文化和西工大的精神。

是什么令西工大人执著坚持航空报国、执著坚守国防事业?是西工大的文化和西工大的精神。

西工大人的爱国、奉献与创新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还是源自西工大的文化和西工大的精神。——这就是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姜澄宇:文化是大学之魂,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一所大学的文化能世代相传、内化于心,为学子们奠基一生;一所大学的精神能穿越时空、辉映未来,塑造学子的灵魂。正是西工大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精神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在这一点上,西工大是值得骄傲的。中国材料学界泰斗、战略科学家、两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便是西工大杰出校友的代表。

西北工业大学是由战火淬砺而成的著名高校,它也是承载和见证新中国强国梦想的高等学府。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肩负起振兴中华、科学救国、科技强军和人才强国的崇高使命。西北工学院、华东航空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三脉簇峰、强强融合、群英荟萃、名师云集——海纳百川成就了西工大之大。汉唐盛地悠久的文化滋养,老西工、华航和哈军工的优异资质与优良传统赋予西工大丰厚深邃的文化底蕴。老西工抗日烽火中的坚守,建国之初“华航”自南京西迁的果决,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的整建制并入,融通汇聚中、探索追求下,孕育了“公诚勇毅”校训和“三实一新”校风,形成了“扎根西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一流、献身国防”的西工大精神。根据新形势下国防科技人才的需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突出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根据地处西部的实际,又在师生中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工大精神充实和丰富了校训校风的内涵和特质,它们深深植入西工大人的血脉,共同建构了西工大优良办学传统和鲜明办学理念的内核,深深地熏陶和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并为学校赢得“学在西工大”的美誉。

西工大的“公诚勇毅”校训,即“公为天下、报效祖国,诚实守信、襟怀坦荡,勇猛精进、敢为人先,毅然果决、坚忍不拔”,其核心就是“立德树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那就是要有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将一切献给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幸福的伟业作为自己的责任,要以诚信和坦荡的胸襟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要以非常的胆识和毅力去改变社会、实践人生。它是责任、使命与奉献的高度凝聚,更是爱国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响升华。“公诚勇毅”校训深深植入西工大的文化,激励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西工大人世世代代为祖国创造辉煌。“公诚勇毅”是西工大之魂,也是国家之魂、中华民族之魂!

“三实一新”是西工大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也是西工大教育的骄傲。西工大自创办起,目标就是培养高科技人才,这就必然要求办学理念要做到“求实创新”。“三实一新”,即“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其本质就是强调“求实”、“求真”和“求新”——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做学问,那就是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在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扎实求索中追求真理。“三实一新”代表着西工大73年来对人才培养“高标准”的追求,这就是追求一流、追求卓越。这种追求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要求,完全“融入血脉”,为西工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公诚勇毅”与“三实一新”相得益彰,构成西工大文化的精髓。正是这种文化的力量使西工大能够坚守大学之道,坚持育人为本,不被“浮名”所绊。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内化积淀与杰出大师的代代传承,形成了西工大“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优良教风及“爱国爱校爱学,诚信责任奉献”的优良学风;催生一大批校友献身航空、献身国防事业,且不为外界的虚华与浮躁所惑,“留得住,信得过,干得好”,从而在三航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形成独有的“西工大现象”。

战略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坚守三航特色打造人才高地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是西工大肩负的战略任务,造就国防科技工业领军人才是西工大的光荣使命。”姜澄宇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西工大已将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战略性后备人才提到空前的高度。”

“育人为本,创新是魂。” 西工大发展的历史就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历史,创新贯穿了西工大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在与时俱进、与辉煌同行的73年办学历程中,西工大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坚守三航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入新世纪,西工大拉开了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序幕,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实践国际化发展战略,同国际工程教育接轨,积极借鉴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高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将精英性、专业性、素质性和创新性的本质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尤其是培养国防科技复合型人才、创新卓越人才和高端领袖人才。

姜澄宇:西工大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家都在说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怎么培养?创新力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提高的?为此,西工大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进入新世纪,西工大启动实施了本科教育“六大体系、十大工程”,研究生教育“九大体系、六大工程”建设,构建了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创新方面,西工大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气力建设学生创新平台和实践基地,我认为,这非常值得!也非常必要!“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双管齐下、科研实践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兼容互通”的西工大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这也正是西工大人能够在国家重大专项的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且占据行业领军人物的一个重要内因。

——科学培养体系是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西工大从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入手,不断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本科生的培养强调“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教育,坚持打好基础,同时加强专业教育和素质(通识)教育,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对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培养力求体现“实践、探索、研究”的特色,着重提升其创新能力,给他们更多自由实现个性发展的空间。西工大日趋完善的科学培养体系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西工大充分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十分重视实践环节和科研创新活动。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搭建科研与

教学高度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创新基地的优势资源,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支持学生“标新立异”,激发学生进行自由大胆的探索。

姜澄宇: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倾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科学机制,实现拔尖人才向顶尖人才的转变。一流的师资队伍,既决定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西工大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哈罗德•克罗托(Prof.Harold Kroto)先生在内的14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西工大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加速提高西工大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同时,因校制宜,实施现有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提前选留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公派研究生及时补充师资队伍,为西工大可持续发展储备一批未来的新大师。

“五大举措”多管齐下彰显西工大人才培养特色

姜澄宇:西工大为什么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领军人物、栋梁之才?这与西工大的悠久历史、良好校风及一整套既传统又创新的人才培养举措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工大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各种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解决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问题。西工大的“五大举措”就是着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整个研究的方法、过程的严格训练。

举措一: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培养科技英才,是西工大人才培养的“王牌”,也是西工大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一五”以来,西工大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预研计划、国家863计划、自然基金,以及各类行业基金在内的国家各类纵向计划。西工大在大飞机、核高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0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前期论证及科研攻关。西工大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科研,使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生力军。西工大学生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选题83%以上(其中航空、航天和航海三学院达到95%以上)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工程设计。西工大学生在科技创新“真刀实枪”的实践中,强化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培养了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同时,西工大人的工程能力强、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见长的优势也愈加突出。

举措二:以强大学科为支撑,构建创新实践平台。西工大已经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三M(材料、力学、机械)、三C(计算机、控制、通信)为主干的学科群、理科群和“管文经法教”人文社科学科群的集群模式。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下,学校建成了18个开放式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可以同时容纳2000余名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学校每年投入300余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学习和参加国际、国内学科竞赛。西工大的“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原国防科工委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以“自行设计、自由探索、自己动手、自主创新”为方针,构建了“全天开放、即时申请、及时审批、专家指导”的运行机制,实施了“自主管理、过程监控、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管理模式,创建了“创新实验中心+主题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的运行网络。——这里是西工大的学子们实现奇思妙想的乐园。西工大研究生创新基地每年投入360多万元的专项经费,还有特别专项的额外经费。此外,西工大还设立了博士论文创新基金、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等,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西工大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荣获2009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举措三: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载体,培养科技复合型创新人才。西工大依托“航空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和“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水中兵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型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航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型复合型航宇材料人才培养实验区”等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动和促进了西工大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化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强有力地支持了“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实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树立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新人才观,促进了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建立健全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与人才评价模式,探索并有效实践了激励创新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举措四: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着力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西工大积极推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然后自主进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截至目前,西工大已获准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40余项,获准教育部资助金额160余万元。

举措五:以科技竞赛拉动创新人才培养。近五年来,西工大每年都有10000多名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学科竞赛也成果斐然。“十五”以来,西工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2028项,其中国际一、二等奖81项,全国一、二等奖232项。

——在2011年国际数模竞赛中,西工大问鼎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005年西工大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教社杯”,成为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之后全国第三所同时拥有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高教社杯”的高校。

——在2011年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中,西工大学生获得了专业组共计5项一等奖中的4项;业余组7项一等奖中的2项,成为全国唯一一所拥有专业组和业余组一等奖的高校,相继荣登全国一等奖获奖数和团体获奖总数榜首。

——在第六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西工大获得团体赛冠军。„„

大学生科技创新在西工大早已成为热点和亮点,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在2011年6月25日至27日于西安曲江会展中心举行的“陕西教育暨大学生创造发明成果博览会”上,西工大展台前足球机器人、智能车、扑翼飞行器„„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和交口称赞。

创新人才培养继往开来西工大英才辈出未来可期

西工大人才培养精英辈出。建校73年来,西工大已为国家输送了15万多名高科技人才(其中博士3300多人,硕士22800多人),培养了中国6个学科的第一位博士和中国第一批硕士试飞员。校友中已经诞生30多位两院院士和30多位将军。一大批杰出校友相继成为党政军企领导、国家重大工程与国家重点型号的领军人物、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栋梁之才及各条战线的中坚和骨干,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工大致力于三航科技与教育。中国第一架无人机,中国第一型水下智能航行器,中国第一台机载计算机„„众多的中国第一诞生在西工大,光荣的历史激励着西工大师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西工大创新人才培养继往开来,中国国防事业后继有人未来可期!

西工大一直受到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西工大历届毕业生均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褒扬。

“西岳轩昂,北斗辉煌;镂木铄金,飞天巡洋。”西工大辉煌的今天必将辉映光明的未来!

第四篇: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精神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对于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浙江科学发展,再创浙江发展新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浙江现象”值得认真研究

“浙江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国家资金投入、特殊优惠政策的条件下,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勇于创业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转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浙江现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富、省强。

——民富,主要表现为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增长快、差距小,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2%,由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7年和23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3、0.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5.6%和59.1%,下降到2007年的34.7%和36.4%。1985年前后全省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9年全省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2007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接近90%。

——省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经济综合实力看,1978年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第15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收入由第14位上升到第5位。

从区域创新能力看,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知识获取能力居第3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4位,专利申请量居第3位,专利授权量居第2位;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居全国第1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均列全国第2位。

从协调发展能力看,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长期保持在2.5∶1左右,差别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五”时期,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贫困乡镇全部脱贫目标。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评估公布,浙江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已居全国第3位。

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看,全省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2007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3吨标准煤,居全国第3位。据国家有关部门评估公布,浙江为全国6个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优良的省份之一,浙江可持续发展能力列全国省区第1位。

“浙江模式”值得深入探讨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浙江模式”的研究日渐深入。“浙江模式”,就是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的民本型、内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浙江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全民创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体系是浙江模式的重要内涵。浙江工业化发端于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大多数产业根植于本地,从原始资本积累开始,从家庭工业起步,从小商品生产入手,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自我积累、自行生长的历程,呈现出明显的内生工业化性质。民本型、内源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彰显了浙江的经济特色,造就了浙江的经济活力。浙江模式最基本特征是:

——“小商品、大市场”。浙江许多企业生产的大都是小商品,形成以日用轻工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技术、资本、设备的门槛较低,符合群众的创业需求。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是浙江建设了数量众多的专业市场,作为小商品的主要销售渠道,逐步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市场大省”。目前全省已建立起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为支撑的市场体系,有力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

——“小企业、大协作”。专业市场、民间资金、股份合作制共同构成小企业生长的肥沃土壤。小企业通常势单力薄,但浙江小企业以最终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基础、以协作为纽带,依托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形成了细密的分工协作生产体系,“大协作”的机制优势弥补了企业“小而散”的劣势,既保持机制灵活优势,又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具有“无形大工厂”的发展特色。这种经济组织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技术难度、企业管理费用和产品制造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小区块、大产业”。与小企业裂变复制的生长方式相对应,浙江许多地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聚,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布局和“块状经济”现象。这种“块状经济”既具有企业相互竞争的活力,又具有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区域品牌逐步打响,在小区域内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类产品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

——“小资源、大制造”。浙江人针对自身资源不足的问题,积极创造和利用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借助市场力量,善于“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奇中生优”,形成了生产原料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格局。依托这种“零资源经济”,走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建立,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省,并向创造大省迈进。

——“小资本、大经营”。浙江经济最活跃的主体是量大面广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规模小,单个资本量不大,2007年户均注册资本仅为40万元左右。他们敏于“以小见大”,善于“以小做大”,敢于“以小搏大”,实现了小资本、大经营。他们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不仅形成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大胆跳出“家门、省门、国门”,努力“走出去”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浙江人经济”现象。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等4项指标,已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

——“小城市、大经济”。家庭工业、乡镇企业和专业市场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推进浙江城市化的主要力量,涌现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小城市和中心镇。不失时机地实施城市化战略,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与产业布局相协调的城市化格局。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推出“强县扩权”政策,努力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做强做大。

“浙江经验”值得全面总结

“浙江经验”,就是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生动实践的概括,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富民优先、富民强省成功做法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体现。“浙江经验”最具特色的内涵是:探索了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的根本动力、根本途径、根本方法、根本追求和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总结。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最具有浙江特色的经验主要有:

——率先改革、敢为人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动力。浙江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党建工作创新,在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率先改革,创造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为区域赶超发展赢得了先机。率先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率先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构筑了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率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尊重群众、激发创造,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途径。浙江人民具有脱贫致富的创业热情、勇于探索的创新激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法宝,充分尊重、保护、支持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方法。浙江一直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重统筹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强县(市)扩权,促进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着力打造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追求。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公共资源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领域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党政有为、科学施政,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保证。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保持“坚定、清醒、有作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既放手让人民群众干事业,又积极引领人民群众创大业,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全面落到实处。

“浙江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文化,“浙江精神”就是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秉承深厚的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人文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推动浙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走遍千山万水、讲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到“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浙江精神的发展,再到“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浙江精神的提升,其最本质的核心就是创业创新。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浙江人民把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变为高涨的创业致富热情,无论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追求卓越的信念从不动摇。即使在“左”倾思潮盛行的年代,浙江人仍然想方设法发展家庭副业,“资本主义尾巴”割了又长;即使别人瞧不起的艰苦行当,浙江人不畏艰辛,甘于从中干起,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即使在完全陌生的领域,浙江人也敢于摸爬滚打,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修鞋匠、泥瓦匠、理发匠、供销员、采购员,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上的开路先锋,创业精神已成为富民强省的强大精神动力。

——敢为人先、开放图强、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浙江人敢想敢闯、敢试敢创,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批个体工商户、第一批私营企业、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浙江人的创新观念也体现在党委、政府的工作之中,在推进乡镇企业转制、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推行城乡统筹就业、建

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等方面都走在前列。浙江人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创新观念,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和“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创举,是浙江人民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深入研究“浙江现象”,不断完善提升“浙江模式”,不断总结发展“浙江经验”,不断弘扬丰富“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的新使命,需要继续为之作出更大的努力和新的贡献。

(作者陈一新系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第五篇: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

浙江现象 浙江模式 浙江经验

陈一新

2009年第4期 ——他山之石

浙江省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江现象”值得认真研究

所谓“浙江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缺国家资金投入、缺特殊优惠政策的情况下,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勇于创业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并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转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浙江现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富、省强。

民富,主要表现为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增长快、差距小,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2%,由332元增加到20574元,由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由165元增加到8265元,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7年和23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3、0.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分别从1978年的55.6%和59.1%,下降到2007年的34.7%和36.4%。1985年前后全省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9年全省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

省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经济综合实力看,1978年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第15位上升到第4位,其中出口总额由第14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收入由第14位上升到第5位。

从区域创新能力看,目前浙江的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居第5位,知识获取能力居第3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4位,专利申请量居第3位,专利授权量居第2位。

从协调发展能力看,浙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长期保持在2.5∶1左右,其差别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五”时期,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贫困乡镇全部脱贫目标,25个欠发达县市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市化率从14.5%上升到57.2%,由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到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评估公布,浙江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已居全国第3位。

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浙江成功地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

“浙江模式”值得深入探讨

所谓“浙江模式”,就是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的民本型、内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浙江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小区块、大产业”,“小资源、大制造”,“小资本、大经营”。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全民创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体系是浙江模式的重要内涵。浙江工业化发端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大多数产业根植于本地,从原始资本积累开始,从家庭工业起步,从小商品生产入手,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自我积累、自行生长的历程,呈现出明显的内生工业化性质。民本型、内源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彰显了浙江的经济特色,造就了浙江的经济活力。

“小商品、大市场”。浙江许多企业生产的大都是小商品,这与浙江工业化的国内背景、要素禀赋、发展路径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日用轻工产品严重短缺,买方市场特征明显,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浙江走的是农村工业化道路,农民白手起家创办家庭工业、私营企业,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其技术、资本、设备的进入门槛较低,符合他们的创业需求。区域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在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由于小商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覆盖面广,许多产品占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1/3以上,使浙江轻工业发展优势继续保持,以小商品为主的特征没有改变。因小企业缺乏构建自有营销网络的实力,小商品销售需要公共营销平台的服务,数量众多的专业市场应运而生,浙江逐步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市场大省”。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96个,市场成交总额9325亿元,市场成交总额、单个市场成交额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

“小企业、大协作”。浙江农村工业化蔚为壮观的景象就是小企业高速繁衍。专业市场、民间资金、股份合作制共同构成小企业生长的肥沃土壤,小企业近乎“铺地板”式地快速发展,是浙江经济赶超发展在企业层面的生动体现。小企业通常势单力薄,市场竞争力较弱,但浙江小企业以最终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基础、以协作为纽带,依托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形成了细密的分工协作生产体系,“大协作”的机制优势弥补了企业“小而散”的劣势,既保持机制灵活优势,又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具有“无形大工厂”的发展特色。这种经济组织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技术难度、企业的管理费用和产品的制造成本,增强了浙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小区块、大产业”。与小企业裂变复制的生长方式相对应,浙江许多地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聚,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布局,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块状经济”现象。这种“块状经济”既具有企业相互竞争的活力,又具有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区域品牌逐步打响,在小区域内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类产品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随着产业的发展提升,这种“小区块、大产业”的块状经济,逐步向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共同构筑区域技术创新平台,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体系不断健全,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小资源、大制造”。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针对自身发展的先天不足,积极创造和利用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充分利用省外国外资源,获取加快工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形成了生产原料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格局。浙江人在缺乏本地资源的条件下,善于做“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奇中生优”的文章。如余姚不产塑料,却享有“塑料王国”的美誉;嘉善没有森林,却成了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就是依托这种“零资源经济”,浙江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小资本、大经营”。浙江经济最活跃的主体是量大面广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规模小,单个资本量不大。2007年,全省有45万家私营企业和181万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本仅为40万元左右。这些小资本的个私企业,敏于“以小见大”,善于“以小做大”,敢于“以小搏大”,实现了小资本、大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形成了雄厚的整体经济实力,而且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社会事业、城市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拓展,并且大胆跳出“家门、省门、国门”,努力“走出去”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浙江人经济”现象。2007年,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2.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54.5%。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等4项指标,已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

“浙江经验”值得全面总结

所谓“浙江经验”,就是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生动实践的概括,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富民优先、富民强省成功做法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体现。“浙江经验”最具特色的内涵是:探索了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的根本动力、根本途径、根本方法和根本追求。具体来看,最具有浙江特色的经验主要有:

率先改革、敢为人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党建工作创新,在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率先改革,创造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为区域赶超发展赢得了先机。

尊重群众、激发创造,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途径。浙江人民具有脱贫致富的创业热情、勇于探索的创新激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法宝,充分尊重、保护、支持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重统筹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强县(市)扩权,加大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力度,促进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推动公共资源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领域倾斜,努力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

下载解读“浙江现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读“浙江现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读校园贫富差距现象

    解读校园贫富差距现象 【摘要】 本文针对校园贫富差距现象,分析了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学校管理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面对校园贫富差距应采取的对策。 【关......

    甘南现象解读观后感

    反对四风、心系民生 --观《在回归中前行----甘南现象解读》有感依安县第二中学 王石反对四风、心系民生 --观《在回归中前行----甘南现象解读》有感 昨天晚上,按照县教育局路......

    解读明星代言现象

    解读明星代言现象 Reading star fad phenomenon 20046201032 孙 伟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已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企业聘请明星作为广告代言人的现象日益普遍,但明......

    解读南通经济现象[定稿]

    解读南通经济现象 关键词:南通经济国际贸易 南通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确定的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100年前,南通因在民族工业、文化教育和城市建设等领域中有诸多开创性成就,被誉......

    “司法腐败”现象的一种解读

    内容摘要: 将“司法腐败”置于严格限定对象和语境之内,并引入“司法腐败发生于其中的小环境”作为辅助性的概念工具进行解读,它包含着因“个人利益”与“对审判的影响”之间的......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201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浙江卷: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

    解读报章上的“春节联欢晚会”现象

    解读报章上的“春节联欢晚会”现象 摘要近年来,看春节晚会已经成了十几亿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都认可的“年文化”了,每到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都是一个倍受瞩目......

    专家解读中国文化产业“云南现象”

    专家解读中国文化产业“云南现象”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讨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专家解读中国文化产业“云南现象” 正当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要大力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