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时间:2019-05-15 13:2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第一篇:世界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 世界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 远程教育的分代

远程教育起源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 远程教育起源于英国;(丁兴富)

 远程教育起源于中国(谢新观)。

 1.远程教育起源于古时代中国的有关论述在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

都存在以“教”、“学”,“师”、“生”异地为主要特征的远程现象。

中国古代的远程教育现象是一种古老的初始型的远程社会教育现象,同近代、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不尽相同。

2.远程教育起源于西方工业社会的有关论述

近代国外远程教育主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

 1840年英国伊萨克·皮特曼首先应用函授方式教授速记。随后,各类私立函

授学校和学院纷纷设立各种职业技术培训课程。

 原因:对人才的需求,传统大学面临压力,技术的发展

2.远程教育起源于西方工业社会的有关论述

 大学层次远程教育的起源(19世纪中叶)

 英国的新大学运动

 1849年伦敦大学首创校外学位制

 采用自学、函授、业余夜校等方式发展校外高等教育的范例

 美国的大学推广运动

 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和一批授地大学的创建

 一种采用学分制的非住宿的业余教学的大学

远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函授教学观点被许多国家接受

 美国伊里诺以斯州立大学(1874)、芝加哥大学(1891)

 南非好望角大学(1873)

 新西兰大学(1880)

 澳大利亚女王大学(1909)

 前苏联1926年11所函授大学和学院

 二战后很多东欧国家额举办了类似的大学层次远程教育

 中国人民大学(1952),东北师范大学(1953)

3.产生两种不同观点的原因

 两种观点的分歧:

 古代的一些教育现象是否是远程教育现象。

 新的问题:

 什么是远程教育?

 两类专家的远程教育定义所谓远程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师生双方由于物理上的距离

而导致的、表现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教与学行为间的分离而采取的、重新整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将具有实践上的和理论上的不同表现形式(谢新观,2001)。

 学校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

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丁兴富,2002)。

4.广义的远程教育和狭义的远程教育

 两个远程教育定义中存在的分歧:

 是否应该将学校和教育机构作为远程教育的本质属性?

 引出问题:

 学校和教育机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吗?

 引出对教育内涵的两种认识:

 狭义的教育和广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和广义的教育

 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或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是教育组织

者依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将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 广义的教育: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社会经济生活、文化活动和人际交流中(包括学习者

自主组织、设计、实施的自我教育);

 对教育的两种理解造成对远程教育的两种定义:

 广义的远程教育定义;

 狭义的远程教育定义。

广义的远程教育和狭义的远程教育

 广义的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师生双方由于物理上的距离而导致的、表

现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教与学行为间的分离而采取的、重新整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将具有实践上的和理论上的不同表现形式(谢新观,2001);

 狭义的远程教育:学校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丁兴富,2002)。

 世界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 中国远程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远程教育的分代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形式化阅读活动(25分钟)

请阅读教材P22-26页,将你阅读的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用图形表示出来,标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事件或时期,并阐述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事件或时期。

我国远程教育可分为4个主要历史时期:

 萌芽和准备期;(解放前)

 创建、起步和中断期;(1949-文化大革命)

 恢复、繁荣和调整期;(1978-90年代中期)

 战略革新和起飞期。(90年代后期到现在)

1.萌芽和准备期

 从20世纪初期到40年代末期,是我国远程教育的萌芽和准备期:

 1914年我国最早的函授学校成立;

 1936年旧中国政府教育部成立电影教育委员会;

 1937年成立播音教育委员会;

 1940年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

2.创建、起步和中断期

 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我国远程教育的创建、起步和中断期:

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文化大革命前)是我国远程教育的创建和

起步时期,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大学层次的远程教育均建于这一时期。

 20世纪60年代中至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期间),是我国远程

教育的中断期

3.恢复、繁荣和调整期

 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我国远程教育的恢复、繁荣和调整时

期。这其中经历了:

 高等函授教育的重建和繁荣;

 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建立及其快速发展;

 我国远程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的繁荣;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相对平稳的发展和调整时期;

 广播电视教育和卫星电视教育的继续发展;

 对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教育的控制和调整;

 进一步明确广播电视大学的定位和作用。

4.战略革新和起飞期

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是中国远程教育的战略革新和起飞的开始时期。

 推进中国远程教育战略革新和起飞的主要因素:

 国际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 国内教育领域的普遍呼吁。

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由来

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主要任务

 高等学校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主要进展

1.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由来

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首次出现在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公文中。

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2.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主要任务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高速主干网和中高速地区网建设;

 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的建设;

 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

 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 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建设;

 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3.高等学校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主要进展

 高等学校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主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规模;

②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办学类型;

③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办学层次;

④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专业队伍;

⑤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校外学习中心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规模

 1999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截止2002年

底,教育部已批准了67所高等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 招生人数呈快速、超常规态势增长。四年来,试点高校累计招生137.3万人,其中

62所试点普通高校招生50.7万人(4所试点院校尚未招生),试点普通高校均招生8177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招生86.6万人。

 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分布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学生人数最多的5个省级行政

区为:福建、广东、浙江、北京、山东。

 学生主要是在职人员,在职学习人数占总人数的 85.9%。

远程教育试点办学类型

 在类型上,68所试点高校中以综合类和理工类为主。

 目前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开设的专业已覆盖工学、管理学、医学、文学、理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哲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共140种专业。前5种热门专业是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等。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办学层次

 试点高校主要招生类型是学历教育,占学生总数的97.8%。

 电大主要招收成人高起专和成人专升本,分别占电大学生总数的57.4%和42.6%;  其它62所普通高校招生的层次主要包括高起本、成人高起本、高起专、成人高起

专、专升本、成人专升本、硕士研究生等

 61%的试点高校招收高起本层次学生,53%的试点高校招收成人专升本层次学生,50%的试点高校招收专升本层次学生,5所试点高校开设了研究生层次的课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专业队伍

 从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教职工共95525人,其中电大系统参与试点工作的教

职工共11710人,普通高校参与试点工作的教职工共83815人;

 试点高校本部的教职工共1156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2%, 校外学习中心教职工共

8396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8%

校外学习中心

 截止到2002年底,67所试点高校自己设立的学习中心共2012个,其中,中央电大

44个,66所试点普通高校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均自己设立了校外学习中心1968个

 这些校外学习中心主要设立在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电大和民办高校,占总数的54.4%;设在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类培训中心等其他教育单位的学习中心占41.9%;设在非教育机构的占3.7%。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的批准情况

 1999年,北大、浙大等5所高校

 2000年,人大、北师大等27所大学

 2001年,华东师大、厦大等14所高校

 2002年,华南师大、南大等21所高校

 2004年,东北师大随教师联网,有条件的进入试点

3.高等学校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主要进展

⑥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媒体传播教学模式和学习支持模式; 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中的资源建设;

⑧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学习组织形式;

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投入和产业办学模式。

 世界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 中国远程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远程教育的分代

远程教育的主要发展阶段

 划分远程教育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 媒体

 国际上关于远程教育发展阶段的理论的两个主要流派:

 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

 五代信息技术和五代远程教育。

1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

 三代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的分类:

 广义的信息技术:可以用来存储、处理、传播、接收和呈现各类信

息的技术。

 狭义的信息技术专指电子信息通信技术(ICT),简称信息技术(IT)。

1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

第二篇:世界艾滋病日历史起源

世界艾滋病日历史起源

艾滋病已造成超过两千五百万人死亡。即使最近世界许多地区的治疗管道已经改善,2005年仍有310万左右(280万到360万之间)人死于艾滋病,其中约有57万人是儿童。

艾滋病日的概念来源于1988年,全球卫生部大臣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World Summitof Ministersof Healthon Programmesfor AID SPrevention)提出的。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会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日内瓦成立;199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运动,使艾滋病防治宣传贯穿全年。

第三篇: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摘要:当前,宗教在世界各国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们能够突破名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进行传教布道,并且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它们存在着相互的共同点和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本文着重探讨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以及它们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的特点。关键词:三大宗教

形成特点 1.三大宗教的简介

当今世界60多亿人口中,约有2/3以上的人是宗教信徒,其中世界三大宗教的信徒超过35亿。世界宗教是古代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都有着千年以上的历史。据美国《教会研究国际公报》2000年的统计数据,全世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信徒人数约为2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3%;伊斯兰教信徒约为11.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7%;佛教信徒约为3.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9%。[1]此外,基督教为世界上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遍布世界242个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而佛教分布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并且信徒的95%都是亚洲人。我国在2010发布《宗教蓝皮书》上表明,中国国内现有基督徒为230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2] 2.三大宗教的起源与传播 2.1基督教的起源与传播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前568年,当时新巴比伦的军队攻陷了于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国都耶路撒冷,沦为囚虏的犹太人为了逃避所受的苦难祈求他们的保护神耶和华(指“永存者”、“创造者”等)派遣救世主来解救他们。公元前583年波斯灭了新巴比伦之后犹太人回到祖国,从此就建立了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然而到了公元前36年,罗马征服了巴勒斯坦地区,这时有一部分小教派从犹太教中分流出来,他们认为耶稣才是救世主,这就与犹太教对于救世主的认定产生了教义上的分歧。[3]

基督教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教派——拿撒勒派。一世纪中叶,犹太教教徒们通常都以弥赛亚降临说作为思想武器去反对罗马统治的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罗马征服耶路撒冷以后,犹太教内部由于对罗马统治和人民起义持不同态度而形成撒都该派、法利赛派、艾赛尼派、短刀(西卡尼)派、奋锐党等不同派别,原始基督教的伊便尼派、拿撒勒派等就与其中的艾赛尼派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和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派别因反对处于犹太教正统地位的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而被斥为异端,从而最终演变、发展成一种新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2.2伊斯兰教的起源与传播

伊斯兰教发源于公元7世纪中期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当时处于政治上极不统一和长期动荡不安之中的阿拉伯半岛上的社会各阶层,十分渴望有一个统一、和平、安定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是“服从”的意思,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穆罕默德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上的重要城市麦加开始传教,他称自己是真主的使者,是信徒的先知;他号召人们信仰宇宙间惟一的神真主安拉;他宣传穆斯林都是兄弟,反对欺诈、掠夺等不良行为;他还规定穆斯林的朝拜仪式和应尽的义务等等。穆罕默德的这些言行,后来被集录在一起,就形成了伊斯兰教的惟一经典《古兰经》。公元622年,为躲避麦加贵族的迫害,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到了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组建了军队。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军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被迫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宗教和世俗领袖。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城,成为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在穆罕默德逝世前不久,阿拉伯半岛已经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基本统一起来。随后,穆罕默德的继承者(阿拉伯语为“哈里发”)便以“圣战”的名义向外进行领土扩张,伊斯兰教也随之向外传播而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4] 2.3佛教的起源与传播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前5世纪(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古印度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题罗拉科特附近)的王子。相传他为了寻求人生的真理,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了49天,终于在有一天顿悟了“他”的真理,认为宇宙人间万事万物都不过在刹那间生灭,皆无常存本性,并由此悟出了“苦”、“集”、“灭”、“道”等四谛。[3]佛教虽然产生于印度,却兴盛与东南亚、东亚等地。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最初释迦牟尼所创教义为原始宗教;到公元一世纪前后,因教义和戒律的分歧,佛教分裂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后期佛教自称为大乘,而把前期佛教则称小乘,以后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又同波罗门教相调和而产生密教。[5] 佛教于公元前一世纪传入中国,到公元四世纪,中国佛教进入新的时期;进入唐朝,印度诸大法师来华传法,中国行者也往西方学法,使得中国佛教快速发展,宗系并起,百花齐放,但在唐末,由于唐武宗灭佛和紧接而来的唐末农民战争,使得大量佛典丧失,佛教遂陷入低谷;直至五代后,佛教才再度在中土大兴,藏传佛教也逐渐走入中国,主要有萨迦派和噶举派等几个学派。[3] 3.从起源分析三大宗教的特点

三大世界性的宗教是古代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在同一时期,还存在着其他许多宗教,各种宗教通过交流和比较,有的被淘汰了,有的则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影响。因此探讨世界性宗教各自起源发展时的特点对宗教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3.1三大宗教起源与传播的相同性 3.1地理环境的相同点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包括犹太教,这三种教都发源于中东的沙漠地区。在佛教分支中,最相近于一神教的喇嘛教也发源在中国西藏、蒙古的沙漠地区。例如,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其主要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有时高达54℃,热季长达4——5个月,昼夜温差达26 ℃,降雨量很小。[6] 在传播上,它们还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均起源于古代重要国际商道附近。佛教于公元6世纪产生与恒河流域。当时的印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基督教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地区处于中东的心脏的地带,扼守3条国际交通线之咽喉,犹如连接东、西方的一座桥梁。而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虽然那一块是一毛不拔的荒凉之地,但是半岛的西部有3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之中的一段——希贾兹商路,商路上有重要的中转站——麦加古城。

3.2宗教的基本特征

据陈麟书关于论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中提到,宗教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所决定它们成为世界性宗教。这三大世界宗教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较高的信仰素质;有较高的理论素质;有较高的文明素质;有较高的组织素质。[7]

在政治素质方面,这三种宗教都曾经被统治者们自上而下地推广,成为了一种统治工具。以中国的佛教为例,隋唐统治者看到儒教和道教已经不足以统治人民,并开始推广佛教。唐太宗曾极大地鼓舞大臣们出家当和尚;而藏传佛教起初也是由于藏族农奴主控制奴隶的需要才发展起来的。对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统治者推广的强制性大大超过了佛教,它们是通过政治以及军事的暴力手段来进行的。

在信仰素质方面,世界性的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把一切的希望寄托于永远都不可能存在的彼岸世界,人们现世行事的所有希望都是为了让死后的灵魂达到未来的幻想天国。在秋然关于宗教起源之我见中提到,佛教是以乞求“今生忍耐以换来来世幸福”为主要目的的宗教。[8]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它所提倡的凡事都要忍耐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劳动人民而言,忍耐而得到下世的福气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同时,忍耐也是当时封建统治者可以利用的工具。

基督教有自己的《圣经》,伊斯兰教有自己的《古兰经》,佛教也有自己的许多佛经,这些经书的存在说明这三大宗教拥有较高的理论素质。

民族宗教的礼仪通常比世界性宗教的礼仪要复杂繁琐,有的还具有失去理智的狂热的野蛮性。比如宗教经常需要祭祀,但是某些地方上的宗教在发生重大事件时通常会选择人祭,这种方式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渐渐不被人接受,因此,有较高的文明素质是策划能够为世界性的宗教的前提。

世界三大宗教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较高的组织素质,即拥有庞大的宗教专业人员,宗教机构和庙宇、教堂、修道院、宗教学院等等,还有一系列严密的教阶制度。4.三大宗教起源与传播的不同点

4.1佛教创立于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富庶的恒河流域,人们对外部的世界并无多大的奢望,因此该宗教重在自我反省,渴望远离尘世,超凡脱俗,摆脱杂念,专心侍佛。因此在信仰上,佛教的神是多个的,神、天、魔、人都是众生,菩萨是觉悟了的众生,而佛是大觉大悟的菩萨。

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环境中成长、发展,所以它适应社会变革强,也正因为如此,基督教自创立以来,不论传到世界的哪里,它的神只有一个,相信上帝是唯一的。

伊斯兰教产生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沙漠地区,其宗教的重要内容是对美好环境的渴望,对舒适生活的向往,这对穆斯林具有极强的感召力。此外,伊斯兰教只把真主安拉当成唯一的神,每年还必须进行五项功修。

4.2从三大宗教的教义上看,每个宗教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义,但是彼此教义的难易不同。伊斯兰教的教义简单易懂,但是佛教的教义却略显深奥。毛泽东曾经对佛学进行过比较深入

[9]的研究,他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解读佛学,佛教的辨证思维也曾影响了毛泽东。由此可见,要理解佛学,是需要较高的文学素养的,并且与当地的文化有着比较深刻的联系。这也就是佛教大部分在亚洲传播的重要原因,佛学的“四谛说”,其内涵晦涩,而西方比较倾向于直接表露,由此佛教主要在亚洲传播。

4.3在宗教礼仪方面,恩格斯指出:繁杂的宗教礼仪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状态,古代东方大部分衰落了。基督教没有造成隔绝的仪式,甚至没有古代世界的祭祀和巡礼。它这样否定一切民族宗教及其共有仪式,毫无差别地对待一切民族,它本身就成了第一个可行的世[10] 界宗教。”诚然,基督教作为世界上教众最多的宗教,有它不同于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一面,那就是宗教礼仪简单易行。在中国,要潜心修习佛教,男子需要剃发为僧,女子落发为尼,并且要守着寺庙的清规戒律,诵佛念经,食素,早晚功课等等。在民间,若为信佛,则每年少不了拜佛烧香甚至为家里做法事。但就人死以后的仪式而言,佛教就比基督教繁琐得多。伊斯兰教的礼仪也未必少,例如每个穆斯林必须做五项基本功课:念功、礼功、斋功、课功和朝功。由此可以看出,宗教礼仪的文明程度以及繁琐程度也是影响其传播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到如今世界性的三大宗教,有其宗教之间的共同点,但同时也存在各自的不同点。宗教的起源地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的推动,宗教本身的礼仪文明等都是影响一个宗教能否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因素。

第四篇:高一历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5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教 案

(一)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国家的统治所起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

②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③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2.成文法

①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日益激烈。②标志: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③特点

a.内容相当广泛。b.条文比较清晰。

c.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④意义: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⑤局限性: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作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易错点】《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主要是哪一社会阶层强烈要求的结果:平民。【易错点】在成文法出现之前,罗马法律的主要缺陷是:贵族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易错点】《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实质上指: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早期适用范围: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易错点】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是指:仅仅指原来罗马境内的所有公民。

【易错点】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易错点】法律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在原始法律产生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习惯——习惯法——法。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发展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然后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起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①背景

a.罗马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

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统治者表现出强烈不满。

b.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②表现:3世纪,制定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万民法 【易错点】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适用的范围不同。

【总结】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奴隶作为被统治阶级是不可能享受这些民主的。因而不能简单的认为公民法是特权等级人的法律,万民法是普通公民的法律。

例题: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A)A。罗马公民之间 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 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 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

例题: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D)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内适用 B。用来管理所有罗马帝国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2.完善

①标志: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②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易错点】为统治日益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重视法律的制定。

【易错点】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罗马的不断扩张。【易错点】对罗马法的系统化和法典化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主要是:查士丁尼。【易错点】欧洲古代史上,对法律制度建设贡献最大的人物是:查士丁尼。

【易错点】广义的罗马法的含义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话的全部罗马法律。

【总结】《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分别是罗马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标志。《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总结】罗马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总结】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例题:从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问世到《民法大全》的编成,其间约经过了多少年(A)A.1000年 B。约600年 C。约800年 D。约700年 三.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现实作用

①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②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③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④特别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记忆方法:帝国支柱,矛盾利益。

【易错点】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易错点】古代罗马法对罗马帝国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易错点】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原因是:维系和巩固帝国的统治。2.影响后世/深远影响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①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②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虑,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记忆方法:法律资阶。

【易错点】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并且,它的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易错点】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指的是:罗马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易错点】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是: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易错点】雅典由贵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罗马却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这种阶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易错点】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例题: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是(D)

A.维护大部分公民的利益 B。妇女的权益得到一定的保护 C。在亚非文明的影响下产生的 D。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例题:在政治文明方面,古代罗马留给人类最大的遗产是(C)A.自由 B。民主 C。法治 D。集权 例题: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B)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问题】正确理解万民法对公民法的发展 1.原因

①在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中,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

②要稳定整个帝国的统治,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

③原有的公民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罗马司法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万民法体系。2.发展

①在适用范围上,打破了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差别,对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居民一视同仁。②在适应灵活性上,突破原有公民法过于程式化的限制,变得简洁实用。

③在法律条文的某些具体内容上,万民法注重调节涉及个人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私法方面,这样就突破了原有公民法只注重国家行政和诉颂程序等范畴的法律适用局限。

【问题】史学界普遍认为,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的最主要财富。什么是罗马法?它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探究要点: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大致经过了如下发展历程:

1.罗马法起源于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此后,取得了很大发展。2.狄奥西一世皇帝于438年将帝国的法律汇编成《狄奥多西法典》。这部汇编只是把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之后的历任皇帝所签署的宪令进行了汇集。

3.一个世纪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对大部分罗马法进行了重新整理汇总,编纂成一部由四部分构成的《民法大全》(又译作“国法大全”)。该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4.罗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著名的《拿破仑法典》就起源于罗马法。欧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大量借鉴《拿破仑法典》而与罗马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问题】分析罗马法的内容和评价等 1.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①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自主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诉讼权,充分保护个人权利。它还制约或消除家长权、夫权等。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婚姻中妇女地位得到相应的保障。

②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③罗马法中还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古罗马法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平等、正义都必须体现在法律中。2.罗马法的特点: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内容涉及范围广,但以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核心内容;渗透了自然法思想。

3.罗马法的实质:不管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4.罗马法的评价

①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后世。它以法律形式确保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并为近人法律的创制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②罗马法也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并不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问题】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它不仅是当时人们的行为规范,对近代社会也有着深刻影响。罗马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为近代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2.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3.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当代很多法律制度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第五篇: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一章我们要从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说起,一方面考察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还要考察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

关于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形成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社会工作起源于中世纪教会所举办的慈善事业,形成于资本主义时期。

一、社会工作产生的思想萌芽和思想基础

在原始社会,多数情况下,当人们遇到问题时,主要是由当事人自己来解决,各种社会关系也主要靠习俗来进行调节。在这一时期,只有朴素的社会自治性事务,而没有专门的社会工作。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剥削阶级最初所采取的是压制手段,比如对流浪、乞讨者实施幽禁、鞭打、烙印、切耳、挖鼻等刑罚,或者对社会问题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蔓延泛滥。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当人们无法忍受这些社会问题的时候,便起来造反,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王朝。到了后来,虽然也规定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但却很少真正实行。劳动人民憧憬着一个各种社会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的社会,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在他们的思想中就反映了劳苦大众的这种愿望。

(一)思想萌芽

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提出了“大同”的思想。《礼记〃礼运》就有这样的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墨家提出“兼爱”思想,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尚贤下》)。法家则提出了“实利”思想,主张调节贫富悬殊,富民以富国,实行“九惠之教”(参见李P51或资料),即“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赈困、接绝”等(《管子〃入国》)。道家提出了“无为”思想,反对上“多为”,主张下“有为”(《庄子》),并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民,乐其俗”(《老子》)为理想社会的内容。在西方,古希腊宣扬的是“幸福论”,认为幸福是与别人共享而得来的,富人要幸福,要控制穷人,就要为穷人提供财富,使穷人有机会获得幸福。而古罗马提倡的是宗教责任观,他们认为富人为穷人解除痛苦,是教义中所包含的一种责任,要使受救济的穷人不因受到救济而丧失尊严,而富人则因为救济穷人才更加显得尊贵。希伯莱人则认为,人们公平地享有社会物质财富是一种正义的观念。公正就是个人按其功劳获得应有的财富,每个人都应公平地享有社会财富。

以上这些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所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以及各家各派对理想社会憧憬的思想之中,包含和蕴涵着不同动机的慈善事业以及社会工作的思想萌芽。

(二)思想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从思想上看,这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以及它所提倡的博爱思想,另外还有资产阶级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观直接相关。在前面我们也已经说过,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理论发端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并在启蒙运动中得到新的发展。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

(1)反对神学,提倡人学【神学→人学】(2)反对神权,提倡人权【神权→人权】

-----------------------

第 1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3)反对神性,提倡人性【神性→人性】(4)反对愚昧,提倡理性【愚昧→理性】(5)反对迷信,提倡科学【迷信→科学】(6)反对神道,提倡人道【神道→人道】

从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主张的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强调的是天赋人权,他们认为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

资产阶级这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一是哲学上的人本主义,它主要确定的是以人为本位,而不是以神或别的什么为本位;二是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因为人道主义是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三是政治上的民主主义,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础;四是伦理上的人道主义,这是指在伦理的层面上承认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权利,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部权利。这四个部分就构成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在当时,提倡人道主义的进步意义主要就在于(简单提一下):首先,它直接触发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动摇了中世纪封建统治的基础;第二,人道主义和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它以抽象的形式提出了“人”、“人权”、“人性”和“人道”等概念;第四,它弘扬了科学和理性的光辉,促进了科学和社会的进步。

二、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 — — 慈善事业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一)慈善事业的出现

在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由于奴隶和农奴反抗奴隶主和封建主的斗争加剧,这使得剥削者、统治者意识到,单靠镇压不足以维护其统治和社会生产,应该适当的辅之以对穷苦人的恩赐性救济施舍。这个时候,一些社会人士出于对弱者、不幸者的同情怜悯之心,或从不同的宗教观念出发,便开始举办各种不同的慈善事业。

(二)中国的慈善事业

中国的慈善事业起于周朝。在《周礼〃司徒》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保息六政养万民”,保息六政即“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这六种措施类似于现代的儿童福利、老年福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住宅和就业服务等各种福利服务工作。另外,“荒政十二”这样的救荒应急措施也是从周朝开始的(参见李P51)。在历史上,我国慈善事业的类型有5种:①官办的慈善事业。如乞丐收容所、疯人院、济良所(收容妓女)、感化院(改造罪犯)、残废人习艺场等;②宗教团体办的慈善事业。如由基督教、天主教教会主办的孤儿院、育婴堂等;③同乡会馆办的慈善事业。主要管理外地到京城应考或办事者的食宿生活,资助那些因贫困而流落京城或其他城市的同籍人返乡,为那些客死异乡的同籍人募捐集资,举行殡葬等;④宗法性的慈善事业。由祠堂、宗庙救济贫穷族人,开办义学,资助办理婚姻丧葬等等;⑤私人办的慈善事业。多数以地主、官僚、富商集资举办的善堂、山庄等救济机构为主要形式。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很多,有些全国性慈善团体,它们在各地设立四五百个分会,发展会员几十万,在各大城市举办养老院、残废院、教养院、医院、学校等。

(三)西方国家的慈善事业

西方国家的慈善事业最初主要是由教会发起或举办的。一些宗教教义中就明文规定应救助贫民,认为教士保护孤儿,照顾寡妇,帮助老弱病残者,这些行为不但是教士本身的义务,也是死后免遭天谴而使灵魂得救的一种方法。因此,这种宗教观念便引导着那些宗教信徒们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西方社会比我们国家更有慈善的传统,我想这跟人们所信仰的宗教也有一定的关系。正是基于这样一些思想萌芽和基础以及慈善事业活动,社会工作才逐渐衍生出来了。

第二节 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

第 2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从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来看,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德国的“汉堡制”(1788年)和“爱尔伯福制”(1852年),“伦敦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睦邻组织运动--伦敦“汤恩比馆”(1884年)等,都是早期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前提的重要实践。之后,西方国家又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并产生了福利国家思潮。下面我们对这些内容做一介绍。

一、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The Elizabeth Poor Law”)

我们知道,英国是资本主义起步较早的国家。16世纪初的时候,由于城市中羊毛工业的兴起,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一方面在农村中大量发展畜牧业,变农田为牧场;另一方面,又通过行政手段,实行圈地运动,将大批农民赶出家园。那么,圈地运动所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大量的自耕农和佃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后,许多人开始流入城镇,成为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进而被抛向了劳动力市场,其中一些人甚至沦为了城镇贫民和乞丐。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无产者的失业、流浪和贫困问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失业、流浪和贫困现象,英国政府将以往各种有关贫民救济的法规加以编纂合并,制定了1601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的《济贫法》(又称旧《济贫法》),也称为“伊丽莎白第43号法”。《济贫法》做了这样一些规定,它规定了政府要利用税收举办公共救济事业,确定了教区要为所在地之居民充实救济经费,为不能工作的人和儿童准备粮食,为体力健全的人准备工作,救济那些无力自理生活的人。济贫法将这些救济的对象分为三类:一是体力健全、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强迫他们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二是无劳动能力、不能工作的贫民,包括病患者、老人、残废者、精神病者以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等(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三是无依无靠的儿童,包括孤儿、弃儿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济贫法》采取的救济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的内容:(1)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应向地方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2)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亦设臵监察人员。首创国家设立机构、建立制度进行救济的先例。(3)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这是最早的工赈法。教区设有贫民习艺所(Work House)供男女儿童学艺,教区还义务为有工作能力的贫民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其进行工作自救。(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有家者给予家庭补助,使其仍在家居住。将救济工作分为“院内救济”(indoor relief)与“院外救济”(outdoor relief)两种,首创了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例。(5)规定亲属必须首先负起赡养贫民的责任,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戚那里获得救济时,才能给予救助。而且救助对象仅限于在该区出生的人,或在该区居住满三年的人。这种以居留权作为接受公共救助的条件,即所谓“亲属责任”或家属责任,到今天还是公共救济中的争论问题。到了1834年,英国议会对济贫法案进行了三点修改:(1)救济设施必须全国一致,各区应分别联合成立协会,每个协会最少设立一个济贫所,由驻伦敦的委员下乡进行监督,负责拟定章程规则和监督审核账目;(2)济贫所内给予被收容者的待遇应当较一般工作低;(3)原则上只进行院内救济,废除院外救济。这里所做的修改,使得贫民救济工作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了。此项法案后来几经修订,直到1948年根据《贝弗里奇报告》的建议制定《国民扶助法》之后才宣告废止。

济贫法历经了三百多年,就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关系而言,它成为了现代救济工作的开端,对英国、欧洲乃至世界社会救济事业、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负起了社会救助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这在某种意义上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设了一个合法性前提,使社-----------------------

第 3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会工作专业的诞生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其次,伊丽莎白《济贫法》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济贫法》还对于不同情况的贫民施以不同的救助,使社会资源得以更有效的利用,同时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乞丐要从事劳动,这样也可以避免刺激一些人的“懒汉”思想。第三,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伊丽莎白《济贫法》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它确定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救助人员的专门化视作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第四,伊丽莎白《济贫法》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总而言之,伊丽莎白《济贫法》对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但它同时也存在着不少严重缺陷:(讨论)(1)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2)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3)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参李P36)。另外,济贫法还以其“惩诫性”、“恩赐性”著称于世。济贫法普遍实施之后,不但没有使有劳动能力的贫民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反而使他们沦为永久的贫民。当然,济贫法的问世,还是有它的进步意义,它奠定了英国乃至欧美各国现代社会救助立法的基础,开创了用国家立法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先例。

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德国的“汉堡制”(1788年)和“爱尔伯福制”(1852年),标志着有组织的社会工作的迅速发展。

(一)“汉堡制”

汉堡为德国的一个工业重镇,自工业发达以来,居民生活悬殊,乞丐和贫民人数日益增多,成为了汉堡市最为严重的问题。汉堡市居民在1765年的时候组织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改良市政管理制度,其中有一部分计划就是有关救贫的行政方案。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贫民问题,1788年汉堡市实行了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救济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将整个汉堡市分为若干个社区,每个社区设监督员1人,赈济员若干人,并设中央办事局,综合管理全市所有救贫的行政事务。它的实施救济的原则就是助人自助,它的宗旨就是设法帮助贫民自力更生,为失业者介绍工作,将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校习艺,将病患者送往医院诊治,对沿街乞讨者不准施舍,以取缔无业游民,对贫穷者予以救济,并且还募捐资金,建立统一的慈善金库,这种社区型的救助工作被后人称之为“汉堡制”。“汉堡制”实施了13年,很有成效。但到后来,因城市人口增加太快,救济人员不足,逐渐趋于衰微。“汉堡制”被奉为现代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的先驱。

(二)“爱尔伯福制”

1852年的时候,德国的另一个小市镇爱尔伯福(Elberfeld),仿照“汉堡制”进行工作,并予以改进,实行结果,成效显著。爱尔伯福实施的这种救济制度,史称“爱尔伯福制”。这一制度把爱尔伯福全市分为564段,每段约有居民300人,每段贫民不得超过4人。每段设赈济员一人,综合管理全段救济工作。赈济员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审核求助者资格发放赈济款,并办理段内有关贫穷的预防工作,如介绍职业、训练与管理游民等。同时在全市将每14段分为一个赈济区,每区设监察一人,以领导赈济员,每两周开会一次,报告工作概况。此外还设有中央委员会作为全市的总赈济机关,委员会由九名委员组成,是全市最高的赈济机关,统一支配和管理全市济贫所、医院以及院外的各种救济事项,每两周开会一次。总的来说,爱尔伯福制主要有以下优点:(1)行政权集中,督导严密,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2)赈济员由当地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志愿工作者担任,且可连任,这样既可以节省经费,又能提倡志愿服务精神;(3)赈济员所管区域不大,能对贫民进行周详地照顾;(4)在爱尔伯福制中,消极的救助与协助相结合,可以促使受助者自立,同时也重视预防工作;(5)爱尔伯福制注重家庭访视,这是一种个案工作方法,而划段、区,由地方人士志愿服务,这也很符合社区工作的精神和做法。

(三)新汉堡制

-----------------------

第 4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由于人口的增多,“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渐渐不能适用,于是便促成了1892年的“新汉堡制”的问世。我们在这里简单提一下。“新汉堡制”的特点就是中央比以往更能独立行使职权,废除了分段制度,长期发给赈款,并将受救济者分类,以便处理。总的来说,德国的“汉堡制” 和“爱尔伯福制”的精神和做法,为以后各国探索公共扶助和社会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在英美盛行。在英国,一方面由于济贫法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失业与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开始特别关心贫民问题,各种具有不同目标的慈善组织纷纷成立。但是,这些慈善组织间缺乏联系与协调,步调不一,重复浪费甚至互相冲突的现象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索里(Reverend Henry Solly)牧师参考“汉堡制”及“爱尔伯福制”的做法,于1868年建议成立一个组织,来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因此,1869年,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组织慈善救济暨抑止行乞会社”,后改名为“伦敦慈善组织会社”。该会社认为:个人应对自己的贫穷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摧毁贫民之自尊心进取心及道德意识,终使贫民依赖救济为生。它主张贫民应尽其所能维持其本人的生活,反对扩大公共贫穷救济,特别强调以道德的影响来改变贫民的生活方式,鼓励私人慈善会社的建立及私人对贫民的救济行为。(实施救济的方法可参李P38)

此后,英国和苏格兰的其他城市也纷纷效仿,建立了慈善组织协会。另外,在1877年的时候,美国的布法罗市(Buffalo)也成立了美国第一个慈善组织协会,此后六年,美国共有25个城市成立了“会社”。

慈善组织会社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建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方面,会社促使了社会个案工作的产生。“会社”首创派“友善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s)访问申请救济者,以了解其社会背景并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它强调依据调查,按照个别情况的不同,对每一案件分别做出处理,这其实也是社会个案工作中强调“个别化”原则的做法。

另一方面,会社采取了协调合作的方式使得各个救济机构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促进了各救济机构和慈善组织为社区解决问题,这也为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伦敦“汤恩比馆”

继慈善组织会社之后,19世纪80年代,英美两国又兴起了睦邻组织运动(the 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settlements and neiborhood centers),或者叫社区组织或社区改良运动。睦邻组织运动以社区睦邻服务所的建立为标志,以知识界人士的广泛深入地参与社区生活,调动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为特色,它是社会工作萌发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为社区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石。

睦邻组织运动始于1884年英国伦敦东部圣犹太教区的牧师巴涅特创设的汤恩比馆。巴涅特(Samuel A.Barnett)是英国牛津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任东伦敦教区牧师,当时该区是伦敦最贫困的教区之一。汤恩比(Arnold Toynbee)是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教徒,满怀热情志愿为贫民服务,立誓消除贫困以宣扬基督的博爱精神,消除人间的不平等。两人志趣相投,尽心尽力于共同的事业。但不幸汤恩比年届30岁便因病去世。巴涅特为纪念亡友的伟大牺牲精神,并为号召知识青年为贫民服务以继承汤恩比的遗志,1884年,他在伦敦东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取名“汤恩比馆”,鼓励学生为贫民服务,并与贫民共同生活,了解贫民生活情形,努力从事经济、生活、文化改革活动。

汤恩比馆实际上就是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其特点有四:(参李P39)

-----------------------

第 5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1)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2)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的实际需要而工作;

(3)尽量发动当地人才,培养其自觉的互助合作精神,为社区服务;

(4)社区睦邻中心不仅是服务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向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这些具体做法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表现的精神很快成为了许多地方争相效仿的对象。汤恩比馆成立以后,睦邻组织运动迅速推广,它不但成为了英国社会改良运动的一种新潮流,而且也引发了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社区改造运动,其中尤以美国最为发达。美国最有名的社区服务中心是1889年由琼〃亚当斯(Jane Addams)女士在芝加哥创立的“霍尔馆”(Hull house),它对芝加哥市民生活的改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美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到1939年,全美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已经达到500多所。

可以说,睦邻组织运动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它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由工作者深入社区,发现社区需要,了解社区居民,发动社区力量,为社区服务。它对于现代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五、德国的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那些局部的、地方的、补救性的措施已渐渐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西方国家政府举办了系统的社会福利事业,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现代社会工作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

德国是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但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约40年内,就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19世纪下半叶,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政党出现在德国政治舞台上,无产阶级组织的力量相当强大,而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则相对软弱。首相俾斯麦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做法,他希望通过社会保险立法拉拢工人队伍,借以赢得工人对国家政权的支持,阻止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19世纪80年代,他积极推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险法案,并颁布实施。

1883年,创立强制劳工保险和疾病保险,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规定由雇主负担1/3,雇员负担2/3的费用,用以支付雇员在生病期间的各种医疗费用。

1884年,创立职业灾害保险,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规定雇员因工受伤,由雇主负担其全部医疗费和生活费。

1889年,创立残疾与老年保险,颁布《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规定雇员因年老不能劳动,其老年的生活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平均负担。

这三项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从此产生了。德国则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后,德国又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保障措施。此后,欧美很多国家也先后纷纷效仿,相继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工人社会保障体系。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国家通过制定法案或政策,执行对社会福利的管理,使作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社会福利行政开始登场。

(2)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比较规范的活动空间,从事福利服务的提供,并在这一过程中验证、提炼和发展具体的专业方法。

总的来说,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可以说是为无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福音,而新的制度的有效运作又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机制和方法,这就使得社会工作脱颖而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福-----------------------

第 6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利制度的建立,社会工作就已经成为了一种维持社会正常运转、造福于民的不可或缺的职业。

六、“福利国家”的兴起与发展

“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41年英国大主教威廉〃邓普(William Temlpe)所出版的一本小册子《公民与教徒》(Citizen and Churchman)中。他创立了“福利国家”这个概念来取代“权力国家”(power state)。而“福利国家”的总设计师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与社会活动家威廉〃贝弗里奇(W.Beveridge)。早在一战爆发前,贝弗里奇就曾帮英国政府设计起草过失业保障法案,该法案于1911年颁布实施。1942年11月,贝弗里奇向英国内阁提交了《社会保障及有关服务》的长篇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出了全面实施社会保障措施以重建家园。这便是后来人们所称的“贝弗里奇报告”。报告提出了要在战后重建英帝国,必须铲除“五害”(疾病、贫穷、愚昧、怠惰和匮乏),同时,须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整套社会福利措施,包括失业、老年、职业伤害、遗属等保险项目和家庭津贴等。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建议是,英国应首先推出面向城乡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分种族、信仰、财产状况,只要达到规定的年龄,就有权享受一份退休金,安享晚年。

总体上看,“贝弗里奇报告”为二战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做了理论上的架构,也为福利国家描绘出了初步的模型。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已成为“福利国家”。此后,瑞典、法国、丹麦、挪威、联邦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瑞士、意大利(直升飞机救援,没有暂住证也可以看病)等先进工业化国家也纷纷按照“福利国家”的模式重建并扩大社会保障项目,先后成为“福利国家”。除西欧、北欧国家外,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也效仿“福利国家”构建了本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有四个:(1)项目齐全;(2)标准较高;(3)国际化;(4)全民化。(可参李P44)在1945年至1973年这段被西方称为“辉煌的30年”中,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西方各国普遍实施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普遍化政策,也潜伏着种种深刻的经济与社会危机。1973年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石油危机之后,各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潜伏的危机日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为此,各国都开始对其福利体系进行改革,目前还在进行中。

“福利国家”的出现,对专业社会工作的主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使得社会福利行政得到空前的发展;第二,社会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受到空前的重视,其提供服务的专业方法得到认可和发展;第三,社会工作由主要面向弱势群体的专业开始成为面向全体国民的专业。

七、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

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之后,慈善事业开始向社会工作转变。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农民破产、工人失业,贫穷、流浪、盗窃、卖淫、赌博等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社会本身已经提出了对治理这些病态现象的责任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慈善事业显然是不能适应客观要求的,这就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1862年由英国社会人士所组成的伦敦赈济会,超出了纯粹个人慈善的范围,摆脱了传统宗教的施舍观念。他们和其他一些民间慈善机构开始共同考虑通过专业教育,建立专业体制。此后,美、英、德、法等国由举办慈善学校转变为创建社会工作专门学校,这一现象的出现成为慈善事业转变为专业社会工作的标志。

发生这样的转变,在本质上是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实践为基础的。英、美等国的睦邻组织运动,德国首相俾斯麦社会保险制度的推出,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社会安全法案的颁布和实行,英国贝弗里奇社会保障计划的实施和推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工作-----------------------

第 7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的发展和扩大。

相对于慈善事业来说,社会工作是社会文明更大的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思想。在社会工作中,既包含了社会救济事业,又包括了更富有积极意义的社会福利事业,其中不但有各种补救性的援助措施,还发展了改善社会生活、预防社会问题的专门技术和专业管理方法。社会工作虽然起始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它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历史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管理的一大进步,它为不同制度的社会在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上积累了经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西方已经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工作的科学化。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E〃芮奇蒙德(Mary E.Richmond)出版了《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一书,该书主要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因素在了解个人行为时的重要性,把医学知识也应用到了社会工作专业中来,使得社会工作向多学科的方向发展。这本书的基本宗旨就是要促使社会工作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使社会工作的技术成为一种可以传递的技术。该书的出版无疑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正式起点,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1.专业方法的发展(个案、小组、社区)

在1917年,玛丽〃E〃芮奇蒙德出版了《社会诊断》一书以后,她又发表《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一书,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开始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在30年代中期(1936年)以前,个案工作一直是社会工作界普遍承认的唯一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主要就是指“社会个案工作”。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向社会工作领域的渗透,社会工作者开始关注案主个人经验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案主早年生活经验对当前行为的影响。这个时候的社会工作者不再只是关心贫民的慈善布施者了,而同时也成为了关注并能解决个人心理问题或心理病症的“社会医师”了。

就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发展而言,芮奇蒙德的思想是个案工作诊断派的起源。而汉密尔顿的思想(G.Hamilton)也为个案工作心理分析奠定了学理基础。在个案工作中颇具影响力的功能派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个案工作中另一重要派别即问题解决派的形成则相对较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关于这些派别的具体内容在个案工作方法中有详细的叙述。在个案工作方法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20世纪20年代,团体工作也就是小组工作,开始被纳入社会工作训练课程,同时团体工作的理论构建也在积极地进行之中。到30年代时,小组工作开始形成并逐渐受到重视。柯义尔(Grace L.Coyle)在1930年出版了《群体的社会过程》(Social Process in Organized Groups)一书,奠定了团体工作的学理基础。直到40年代中期(1946年),团体工作才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开始被当作和个案工作同样重要的方法看待。

另外,社区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工作方法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起初它只是一种服务于个案工作的间接方法,后来社区工作者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团体,并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去解决社区中的问题,但其方法的形成以及获得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地位相对要晚些。1939年莱恩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社会工作会议上提出研究报告(即著名的“莱恩报告”),认为社区组织这一有着悠久历史发展背景的概念代表着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这样,到了1950年的时候,社会组织正式被列为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直到60年代,社区工作才正式得到普遍认同,被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与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同样重要的一个基本方法。这样,社会工作三大传统方法的地位正式得以确立。此外,社会福利行政以及社会工作研究也开始逐渐受到社会工作界的重视。社会工作正日益走向高度专业化。

2.目标模式的变化(治疗-预防,救助-发展)

-----------------------

第 8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我们知道,最初,社会工作是为解决已出现的社会问题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它主要扮演的是补救者的角色,其任务就在于诊治受助者的问题。这在个案工作占主导地位的阶段表现得尤其明显。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和复杂化,社会工作者愈发感到单独的治疗型的社会工作是十分被动的,于是预防问题的出现开始成为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这是社会工作的目标模式变化的一个方面:由治疗到预防。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最初关心的是眼前问题的解决,通过实践,社会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不但应该帮助受助者解决当前所面对的问题,而且还要从长计议,尤其要注意发展受助者的能力,以避免其再次陷入困境。这就是:由救助到发展。

这样,治疗—预防,救助—发展也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工作思路。社会工作不但关注现有问题的解决,而且要特别注重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这就使得社会工作的目标追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当然,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不仅由其任务变化所引起,而且与心理学、社会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这种转变也反映了社会工作者对助人过程、对受助者的角色以及社会工作功能的新的理解。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古代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思想与实践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早在古代社会,人类思想史上就产生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比如 1.《礼记*礼运》记述了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的社会福利主张(略)2.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他主张对人民爱护,并采取保护措施。包括:

1)民本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从中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5)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6)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3.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指出人与人之间、统治者与人民之间,要互相爱护,社会才能向前发展。4.荀子的“富民”理论

荀子的“富民”理论,主张只有人民过着幸福安乐的日子,国家才能富强起来。他的主要观点有三:第一,思富而弃贫;第二,富民是反“均平”的必然;第三,富是人同自然长期斗争不断积累的结果。

5.管子的“九惠之教”(略)

-----------------------

第 9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以上这些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仅仅是一种超时空的幻想,但这些美好的愿望和有价值的思想对我国后来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慈善事业和救助工作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十分重要的影响。更进一步说,古人的这些思想可以被看成是现代的老人福利、儿童福利、社会救济、医疗保健、婚姻咨询、健康服务、贷款扶贫、就业服务、烈士祭祀、社会安全等思想在历史上的最初的萌芽。

(二)我国古代社会救助措施 1.周代的“保息六政”与“荒政十二”

在周代,曾提出过“保息六政”的治国安民方针,我们在前面也提过,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这类似于现代的儿童福利、老年福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住宅与就业等各种福利服务。

“保息六政”实际上是正常年份特别是升平时期的社会福利措施,而遇到荒年,则有另外一些救荒应急的措施。“荒政十二”分别是:(1)散财---给饥民以粮食;(2)薄征---减免租税;(3)缓刑---减免刑罚;(4)弛力---减除徭役;(5)舍禁---解除山林之禁;(6)去几---撤除关卡;(7)省礼---减少吉礼;(8)杀哀---节约凶礼;(9)畜乐---闭藏乐器而不作(10)多昏---不备礼而婚配者多,则男女相保;(11)索鬼神---祈求保护百姓;(12)除盗贼---为民除害,安定民心。

2.汉代的“仓储后备制”

从济贫制度来看,影响最为久远的是汉宣帝所设臵的“常平仓”。常平仓是“常持其平”的意思,这说的是,官府在谷贱时以较高价买入储存,谷贵时以低价售出,救济百姓,帮助百姓平安度过荒年。

常平仓正式确立了我国的仓储制度,在后来的隋、唐、宋、明等朝代还出现了“义仓”和“社仓”等不同形式的仓储制度。仓储制度是一种实行较有效的济贫制度,它与现代的社区发展工作的目标和原则相当契合。

3.宋朝的“乡规民约制”

在我国古代社区组织中还存在一种乡约制度。所谓“乡约”,就是指同住在邻近地区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我国的乡约始于北宋的“吕氏乡约”,明朝的王阳明先生也定有“南赣乡约”,从自动自发、组织教化以及结合政统等三方面来看,我国的乡约制度均符合现代社区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可以称之为是现代社区发展的典范。

总的来说,在我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都有着一些不同形式的慈善工作的制度和措施,但是,早期的救济事业多以临时抢救的救荒事业为主,经常性的贫民救济及其他的社会福利事业很少,并未能够形成一种普遍的制度。

二、我国社会工作的曲折发展过程 1.社会工作的产生

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事业产生,这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救济事业向科学的社会工作的过渡。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2.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工作

在这一时期,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团体相继成立,一些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也相继问世。在实践方面,乡村建设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晏阳初领导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梁漱溟领导的邹平村乡村建设实验区等。3.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工作

这一时期的社会工作实践我们分两部分来介绍:

国统区的社会工作:在社会行政方面取得长足进步,1938年成立了赈济委员会,接着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内设立社会组织部,于1940年改为社会部并改隶行政院,成为民国以来政-----------------------

第 10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府设臵最高社会行政管理机构的开始。在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除直接举办少数社会事业外,主要是监督和管理私人办理的福利事业。

苏区的社会工作: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成立了解放区救济总会,在解放区救济总会指导下开展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民工动员、支援前线、社会教育、社会改造、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4.在抗日战争时期及二战结束后的社会工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还跟国民党合作,进行了大量的战地服务、救济难民、救亡宣传、慰问将士等方面的工作。一些进步组织如“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会”的社会工作十分活跃。二战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区救济总会和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共同接受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募集的大批救济物资,分别在所管辖的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救济工作,这些都为新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5.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社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工作学的研究和教学虽然停止了近30年,但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从未间断。194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取缔存在了几千年的娼妓、流氓等游民活动,先后封闭了全国所有的妓院,瓦解了全国的流氓游民组织据点,在各地设立920所生产教养院,广泛开展了收容、救济、改造妓女和流氓等游民的工作(妓女们吃白面,老百姓吃粗粮,妓女们的生活还是降低了,为他们的性病花费了很多钱)。从1951~1953年,44万余名集中起来的妓女、流氓等游民,全部被改造成为新人,并得到安臵。人民政府在全国城乡普遍开展了禁烟禁毒的群众性运动,封闭烟馆,禁止种植鸦片,收缴毒品,组织吸毒者戒烟,在3年内各地400吸毒者陆续戒绝。人民政府还开展了对革命烈士及其家属、革命军人家属、革命残废军人、牺牲病故军人、伤亡的工作人员和民兵、民工等,分别给予表扬、抚恤、优待的活动,开展了对复员军人的安臵和群众性的拥军优属工作。同时,人民政府还担负了繁重的救灾任务,遣送、安臵城市中的灾民、难民,对城乡贫民开展社会救济、以工代赈、生产自救等工作;整顿、调整、改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1600多个救济福利团体和419所旧慈善机构,把它们纳入社会主义社会工作的轨道。1951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创建了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颁布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多项职工福利工作。以城市的区、街、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乡、镇、村为基层社区,开展了各项社会服务。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工作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后,社会工作具有了建设性的特色,更多地发挥出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功能。突出的表现是依靠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在各地普遍开展多种社会福利事业。城市原有的各类生产教养院,在基本完成解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遗留的社会问题的历史任务以后,分别改为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和精神病福利院。以安臵残疾人就业为任务的各类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在城市组织生产自救的基础上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农村广泛地对鳏、寡、孤、残实行“五保”(保吃、保住、保穿、保烧、儿童保教或老人保葬)的福利制度。同时,开展了城乡的优抚安臵、防灾救灾、社会救济、婚俗改革、民间纠纷调解、对流浪人员的收容、遣送、安臵等工作。社会保险经过统一规定退休、退职办法,整顿了劳保医疗制度,规定了精简职工保险待遇,还规定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等几方面的措施,得到了改进与发展。7.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社会工作

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集中表现为以多种社会服务的形式结合成社会工作的有机整体结构。主要内容有:70年代兴起的以个案工作为形式的扶贫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社会救济;到80年代,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即以社区发展为主要形式,结合有关部门、团体包干负责支援的形式,对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瘠山区和其他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与个体(结对子)的扶贫-----------------------

第 11

页--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相结合。社会福利由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开始扩展为全市、全区、全乡的社会福利网络;或以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企业、各类扶贫经济实体和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依托的社会福利网络,开展多项目、多层次的社会服务。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具体内容,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当然,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至今,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实施范围不广,与国情、国力和现代化要求不适应等,由于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所以这就更需要发展专业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培训、研究和推广势在必行。

考察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两种并存的发展趋势,一是国际化发展趋势,是指社会工作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各国在社会工作的理论、内容、方法上也趋于接近,国际社会工作交流更加频繁;二是本土化、民族化发展趋势,是指各国社会工作者,都在着力研究这个起源于西方社会,植根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以作为本国、本民族开展社会工作的借鉴,创造适合本国、本民族特点的社会工作。

从表面上看,这两种发展趋势,似乎相互矛盾,但从实质上看,这两种发展趋势展示了社会工作在当代的空前繁荣。在当代,社会问题、社会风险,对整个世界所有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民族、地区所造成的震荡,较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初期,要剧烈,要广泛,要深刻。正如奥雷利奥〃佩西所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可能在自我实现和自我毁灭两极间的结果将影响的不仅是几个地区和几个民族的未来,而是全人类的命运”。现在是一个充满希望而又充满风险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必然激励着社会工作的繁荣,而它的繁荣也证明了社会工作是一个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为人类创造幸福、促进社会发展的专业。

因此,我们应当紧紧跟上形势,牢牢把握机会,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

第 12

页--

下载世界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外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国外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一,远程教育的出现教育的历史追溯远程教育的早期形式为函授教育、校外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函授教育首先出现在近代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

    家谱起源与发展

    家谱,早期名为谱牒。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

    跆拳道起源与发展

    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社会条件下,远古时代的朝鲜人民为了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和防止野兽侵袭,必须同野兽搏斗,这就产生了搏斗的各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

    沼气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沼气的起源及发展历史一、沼气的起源 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咕嘟咕嘟往外冒出,气温越高,气泡冒得越多,如果我们把这些小......

    保险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保险公司是专卖店我们是高端定制 保险的起源1、埃及(人身) 2、海上保险(意外)3、中国保险的起源 同治年间民国中国4、保险中介的产生 劳合社5、中国保险的三次改革 意外伤害:普......

    茶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1)茶饮的广泛盛行 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 宫廷茶饮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湖州过去贡茶数额不多,“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

    因特网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起源 因特网,又叫国际互联网,英文是Internet。它最早是美国国防部为支持国防研究项目而在1960年建立的一个试验网。它把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计算机联......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一、什么是谜语?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候称“瘦辞”或“隐语”。 谜语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文义谜语是谜的统称,它包括文义谜(即灯谜)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