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中考文言文120篇学奕
学奕
孟子
奕①之为数,小数②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③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④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①奕:古代一种围棋。②数:技艺。③奕秋:善奕者,名秋。④为:谓,说。)
6.给加点的字注音。
诲二人奕()鸿鹄将至()
7.用“∕”划分朗读节奏。
使 奕 秋 诲 二 人 奕
8.解释加点的字。
①通国之善奕者也
②惟奕秋之为听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
9.文中哪句话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
10.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
11.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第二篇:学奕文言文全文翻译
《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奕文言文全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huì)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wéi)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
注释
弈①秋②,通国③之④善⑤弈者也。
使⑥弈秋诲⑦二人弈,其⑧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⑨;一人虽听之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21)智弗若与(22)?
曰(23):非(24)然(25)也。
1、弈:下棋。
2、秋:人名。
3、通国:全国。
4、之:的。
5、善:善于,擅长。
6、使:让。
7、诲:教导。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10、之:指弈秋的教导。
11、鸿鹄:“鸿”指大雁,“鹄”指天鹅,本文中主要指天鹅。
12、将至:将要到来。
13、思:想。
14、援:引,拉。
15、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6、之:天鹅。
17、之:他,指前一个人。
18、弗若:不如,比不上。
19、矣:了。
20、为:因为。
21、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22、与:文言助词。
23、曰:说。
24、非:不是。
25、然:代词,这样。
停顿
弈秋,通国之 / 善弈者也。使 / 弈秋 /诲 / 二人弈,其一人 /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 虽 / 听之,一心以为 / 有鸿(hng)鹄(hú)/ 将至,思 / 援弓缴(zhu)/ 而射之。虽 / 与之 / 俱(jù)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 / 其智/弗若与(yú)?曰(yuē):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便想拉弓搭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有人说,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并非这样。
启示
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这七篇。这段古文共有5句,有两层意思。第一句是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云。第二层(第二、三句)却出现了一种很不和谐的现象:弈秋教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话完全记在心里;另一个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着也许就有天鹅飞来,想着要拿起弓和带丝绳的箭去把它射下来。结果虽然一同学习,后一个比前一个却是远远比不上了。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世称”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魏、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孔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7篇)一书传世。《孟子》善于用比喻说理,书中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第三篇:学奕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奕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答:不是这样的。
第四篇:文言文两则学奕的教学设计
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
学生可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教学过程: 整体设计意图:
两则故事语言简洁,事中见理,善于运用比喻,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本课,我采取从“学”和“辩”字入手展开教学。通过反复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3、学生介绍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诗句我们熟悉的有: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设计意图:“教师谈话”明确文言文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就是传承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成语导入”激发学生追本溯源的学习兴趣。“介绍孟子”是让学生初识孟子,对孟子有简单的了解。耳熟能详的孟子名言,让学生感到孟子虽然生在距我们很遥远的年代,但他的话至今教导我们怎样做人,孟子离我们很近,他的思想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点燃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4、理解题目,提出质疑
1、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
2、就题目提出问题
(预设所提问题:谁学下棋?跟谁学?怎样学的?学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学贵生疑”,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能力。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现文言文语言简洁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2、根据注解、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引导学生读课文的过程,老师的领读要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学生在老师的导领下逐渐把课文读连贯、读准确,找到读文言文的节奏,产生读文言文的兴趣。
三、合作探究
A、小组讨论理解意思。(对照注释逐词理解)B、逐词交流汇报②③句的意思
四、精讲点拨:
1、五个“之”的不同意思
“惟弈秋之为听” 之:无实在意思 “一人虽听之” 之:弈秋讲课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鸿鹄 “虽与之俱学” 之:另一个人 “弗若之矣。” 之:另一个人
2、、分角色吟诵课文
这两个人学弈的经过文言文只两句话就描述得清清楚楚,可见文言文的简练。这两个人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下棋,他们是怎么学的? 指一生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再指一生: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各自学得怎样呢?一起回答—— 生齐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成语运用
用两个成语,形容两个人是怎样学习的。(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或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用两个四字词语,说一下两个人的结果。(学有所成、一无所获)
4、理解④⑤句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什么原因让两人的结果大不相同?有人提出质疑 A、自由独立逐词理解④⑤ B、交流汇报 C、感情吟诵
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师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反问的的语气)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
(指生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强烈的语气。练习两遍)回答——生齐读:曰:非然也。(读出肯定的语气)师:为是其智弗若与?生:非然也。
两种结果不是因为后边的人不如前边的人聪明,而是因为两个人学习的态度不一样。这真是——(板书:)态度决定成败。
D、感悟道理
从这则文言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习、做事时,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5、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吟诵,再运用对照注释、联系上下文及回顾已有知识的积累的方法逐词逐句理解课文的意思,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在读中能发现文言文的韵律,在读中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在读中能受到启迪。学生会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吟诵、理解能力也会在一个个环节中不断提高。
五、巩固拓展
把古人读诗文的情景能再现在我们的课堂就好了。
1、指名吟诵全文。
2、试背全文。
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会把课文读得更好。学生在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吟诵中,感悟文言文的韵律,在头脑中呈现两个人学下棋时的情景,尽情享受祖国古老、灿烂的文化。
六、达标测评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有创意的表达才是最具生命力的语言,大家不妨走进角色,走进历史,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一回剧中的人物,将课文中的语言或丰富、或转化,使之成为浅显易懂的、极具感染力的戏剧语言,都来演一演、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态度决定成败
教学反思:
第五篇:奕秋文言文翻译
奕秋一文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的道理。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奕秋文言文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奕秋文言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奕秋文言文翻译
孟子说:“对于君王的不聪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我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去了,(这样,)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好比下棋,)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奕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奕秋的字词解释:
⑴孟子,名轲,字子舆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
⑵无或:不值得奇怪。或:同“惑”,奇怪。
⑶易生:容易生长。
⑷暴(pù):同“曝”,晒。
⑸罕:少。
⑹如……何:对……怎么样。
⑺弈:围棋。
⑻数:技术,技巧。
⑼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人们称为弈秋。
⑽通:整个,全部。
⑾之:的。
⑿善:善于,擅长做…的人。
⒀使:假使。
⒁诲:教导。
⒂以为:认为,觉得。
⒃鸿鹄(hú):天鹅。
⒄将至:将要到来。
⒅思:想。
⒆援:拿起。
⒇缴(zhuó):系在箭上的绳,代箭。
奕秋的出处简介: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