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
文章的结构之过渡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过渡句的特征,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在文中正确找出过渡句,并利用过渡句准确划分段落、层次
3、掌握过渡句的应用技巧
【学习过程】
一、阅读梁衡的《年感》回答问题
钟声一响,已入不惑之年;爆竹声中,青春已成昨天。是谁发明了“年”这个怪东西,它像一把刀,直把我们的生命就这样一寸一寸地剁去。可是人们好像还欢迎这种切剁,还张灯结彩地相庆,还美酒盈杯地相贺。我却暗暗地诅咒:“你这个教我无可奈何的家伙!”你在我生命的直尺上留下怎样的印记呢?
有许多地方是浅浅的一痕,甚至今天想来都忆不起是怎样划下来的。当小学生时,苦等着下课的铃声,盼着星期六的到来,盼着一个学年快快地逝去。当大学生时,正赶上“文革”年代,整个乱哄哄地集会,莫名其妙地激动,慷慨激昂地斗争,最后又都将这些一把抹去。发配边疆,白日冷对大漠的孤烟,夜里遥望西天的寒星。——这许多岁月就这样在我的心里被烦恼地推开,被急切切地赶走了。年,是年年过的,可是除却划了浅浅的表示时间的一痕,便再也没有什么。
但有的地方,却是重重一笔,一道深深的印记。当我学会用笔和墨工作,知道向知识的长河里吸取乳汁时,也就懂得了把时间紧紧地攒在手里。静静的阅览室里,突然下班的铃声响了,我无可奈何地合上书,抬头瞪一眼管理员。本是被拦蓄了一上午的时间,就让她这么轻轻一点,闸门大开,时间的绿波便洞然泻去,而我立时也成了一个被困在干滩上的鱼。当我和挚友灯下畅谈时,司马迁的文,陶渊明的诗,还有伽利略的实验,一起被桌上“滴答”的钟声搅拌成一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陶醉,我们盼夜长,最好长得没底。而当我一个人伏案疾书时,我就用锋利的笔尖,将一日、几日撕成分秒,再将这分分秒秒点瓜种豆般地填到稿纸格里。我拖着时间之车的轮,求它慢一点,不要这样急。但是年,还是要过的。记得我第一本书出版时,正赶上一个年头的岁末。我怅然对着墙上的日历,久久地像望着山路上远去的情人,望着她那飘逝的裙裾,但她也没有负我,留下了手中这本还散发着墨香的厚礼。这个年就这样难舍难分地送去了,生命直尺上用汗水和墨重重地画下了一笔。
想来孔夫子把40作为“不惑”之年也真有他的道理。人生到此,正如行路爬上了山巅,登高一望,回首过去,我顿然明白,原来狡猾的自然是悄悄地用一个个的年来换我们一程程的生命的。有那聪明的哲人,会做这个买卖,牛顿用它生命的第23个年头换了一个“万有引力”,而哥白尼已垂危床头,还挣扎着用生命的最后一年换了一个崭新的日心说体系。时间不可留,但能换得做成一件事,明白一个理,却永再不会失去。而我过去多傻,做了多少赔钱的,不,赔了生命的交易啊。假使把过去那乱哄哄的日子压成一块海绵,浸在知识的长河里能饱吸多少汁液;假使把寒夜的苦寂变为积极思索,又能悟出多少哲理。时间这个冰冷却又公平的家伙,你无情,他就无义;可你有求,他就给予。人生原来就这样被
年、月、时,一尺、一寸、一分地度量着。人生又像一枝蜡烛,每时都要做着物与光的交易。但是总有一部分蜡变成光热,另一部分变成了泪滴。年,是年年要过的,爆竹是岁岁要响的,美酒是每回都要斟满的,不过,有的人在傻呵呵地随人家过年,有的却微笑着,窃喜自己用“年”换来的胜利。
这么想来,我真清楚了,真的不惑了。我不该诅咒那年,倒后悔自己的过去。人,假如30或20就能不惑呢?生命又该焕发出怎样的价值?
1、划出过渡句,并抄写在下面。
2、说说这个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具有类似作用的句子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也有很多,请试举两例。
二、知识总结
㈠、写文章时,总要由这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由这个内容向另外一个内容发展,这中间往往要用一些词、句去串联,这就是过渡。
过渡就像一座桥,衔接层与层、段与段之间的意思。过渡得好,写出的文章就会给人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感觉;过渡得不好,读者就会觉得文章生硬、别扭。
㈡、过渡的主要形式
1、叙述过渡
指连接段与段、章节之间的叙述性文字。如中考满分作文《飞动的日子》就采用了这种过渡方式。
我们年轻,因为我们真诚;我们自信,因为我们善良;我们潇洒,因为我们热爱生命。成长中的每一个人或许都经历过初三这一年,或许都尝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但最令我难忘的却是初中生活中的一个个慢镜头„„
运用指南:这一段作者直接叙述,将目光指向初三,拉开了故事的序幕。简洁明快,自然流畅。此法常用于记叙文。
2、设问过渡
指利用设问句做段落、章节之间的过渡。有的只有一句,有的单独成段。如作文《四季世界情》的每一段过渡都是采用设问形式。四段的过渡句是:“春天,你是否被那可憎的病菌搞得心烦意乱?但你又可曾想过大地复苏便在春?”“夏天,你是否被那灼人的烈日烤得面红耳赤?但你又可曾想过跳入水中时的顿感凉爽,冰凉的河水亲吻你时的舒心惬意?”“秋天,你是否感到‘自古逢秋多寂寥’?但你可知万般收获皆在秋?”“冬天,你可曾被寒风冷血封在屋子里?但你又可知年长一岁便在冬?”
运用指南:这种过渡结合了设问与排比的特点,线条清晰,层次分明,意蕴深厚,不同凡响。此法常用于散文、记叙文。
3、排比过渡
指用排比段做文章各层或各段的开首句或结束句,构成层次或段落间的排比,由排比句替代内容的过渡。如作文《今夜星光灿烂》就是采用这种过渡方式。文章的前三段过渡句分别是:“是在想爸爸妈妈吗?”“是在那想那只可爱的小猫吗?”“是在那想那曾经美丽的故乡吗?”后三段则稍加变化,分别是“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哦,伊拉克女孩,抬头看看星空吧,今夜,星光为你灿烂。”
运用指南:在着几句过渡句中,句子的结构基本是一致的,只需将个别词语稍加改动即可,运用起来并不难。此法可运用于各种文体。
4、标题过渡
是指在较长的文章里,在各部分之前冠以小标题连接文章整体的过渡。在各部分前加小标题,读者心理上会出现连续感,读完一个标题的内容,自然想到该读下一小标题了,这样,文章自然就畅通了。如作文《耕耘友善,欢乐一片》分设了三个小标题,讲述了三个小故事。三个题目是:花絮一朵——初识友善;花絮二朵——化解仇怨;花絮三朵——联结友谊。
运用指南:三个小标题前后关联,自然过渡,非常巧妙。此法可运用于记叙文、散文。
5、转换话题过渡
指由一个意思转换为另一个意思的过渡。转换话题可以明白告诉读者。如作文《自信——照耀我们成才的明灯》有这样两段:
是的,自信是人生的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我们成长,它照耀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俄国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拉夫斯基,„„
运用指南:这种过渡方法简单实用,可以迅速转入下面的话题,显得简洁明快。此法可运用于议论文、散文。
6、关联词语过渡
指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下文贯通起来的过渡方法。这些词语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然而、可是、既然、即使、如果、只要、于是、因此等等。如作文《自立——自强不息》有这样两段:
什么是自立?大部分人会说: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就是自立;不伸手向家里要钱,自己打工,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自立的表现。
但我觉得,如果上述这种种行为就是自立的全部内涵,那么对自立的理解就未免太肤浅,太狭隘了。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一个青年人的真正自立呢?
运用指南:以上三段内容的过渡结合了关联词语和承上启下两种过渡方法。思路清晰,上钩下联,承上启下。此法可广泛运用于各种问题。
7、承上启下过渡
指在具有联系的两个层次或段落间,写上一句或几句既能承接上文,又能引出下文话题的话的过渡。这一句或几句起着联系上下文的作用。如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有这样两段:
当苍天下起了小雨,你会撑起一把伞遮挡;当严寒中狂风四起,你会为自己披上棉袄御寒。
人也许无法改变环境,但人可以适应环境。
失败后,你不能改变事实,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运用指南:这里的过渡就是典型的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又开启下文,文意贯通,前后勾连。此法可广泛运用于各种文体。
三、例文训练:
(一)总是记得,小的时候,院里的玉兰树好高,够不着刚开的玉兰花,只能在树下眼巴巴地张望,吸取沁人心脾的花香,直到仰着脖子都酸了。
-------------
-------------
中学校园里不复见童年熟悉的玉兰,遍地的大榕树枝繁叶茂,给人提供荫蔽,包容幻想。却也遮盖了头顶原本一览无遗的天空,囚禁了本该自由飞翔的小鸟。
(二)一会儿,粗大的雨点儿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咚咕咚喝个痛快。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例文训练:
(三)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四、作业
1、以“出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600字以上,文体自选(除诗歌外),要有四处以上的过渡性语句。
2、从你初中学过的课文中搜集整理10处以上的过渡句(段),带上文章题目。
第二篇:作文教学
作文课到底应该教些什么?
范维胜
2010年11月26日(星期五)上午,温州中学举行教学开放周活动,语文开出了三节写作教学课,分别是王恩波老师的“让文字间流淌着生命的思索”、李娜老师的“沙粒中的天堂” 和刘良永老师的“神与物游”。据我揣测,这三节课分别想做成这样的事——怎样提升叙述描写的立意、细节描写对于叙事或描写的作用(李娜老师说是灵魂)和议论文中怎样扣住意旨来分析材料(刘良永老师说点破材料的内涵)。听课以后,感触颇深。
要我来看这三节课,恕我直言,前两节课谈不上是写作课,只是沾了写作的边;第三节课才是真正的写作课,老师对于学生材料内涵的点破之于行文脉络的关系的导析,学生作文中一个典故的剖析、一组词语“拂拭”“擦拭”的分析,都是在让学生体悟写作的规律,感受写作的过程。第一节是以为主阅读课,老师PPT出刘亮程的文字、史铁生的文字、冯骥才的文字只是在图解或说明这些文字中有了作者的生命意识(教者说的生命思索),试想,那位作者笔下的文字(当然是经典的)没有作者的生命意识的流淌,“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第二节课是欣赏课,老师只是在带领学生欣赏细节描写,如果不是在结尾处来了一个“半片钱”让它沾上了写作的边,我们根本就不明白这是写作课。尽管教师可能说的天花乱坠,学生对于细节描写仍然置身事外,这我们从学生添加细节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来。整个课堂,老师显得很强势,学生很弱势,特别有几处的结论我不敢苟同。其一称擅长细节描摹的丰子恺、孙犁为美容师,我不明白,细描细绘,有时是“丑”容的。其二说最好能让父亲有点病,让学生去编造,我不明白,细节是编造出来的?其三说细节描写,这里用一个比喻,那里用一个排比······等等,细节就鲜活了,我也不明白,许多细节就是白描。
倒是高一备课组长的评点和国爽老师的结语切中肯綮。他们说,这次公开课的价值大于开课的本身,它能引发我们对写作教学的思考;写作课中教学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刘良永老师的课就是教学生怎么写的)写生活不等于举生活的例子;写作规律是可以教的。这些话对于我们的写作教学颇有启发。
为此,我认为,感受写作的过程,体悟写作的规律,积淀写作的经验最重要,黄厚江老师说这些是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教给学生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试图唤醒学生或者帮助构建一种写作图式,这样的话,最有用的样本就是学生的作文或者是教师的下水作文。
短尺非能量长物,以博方家一哂。
高分作文
每一年的高考语文科目结束之后,对于作文题的评论和争议总是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文,向来是高考语文部分的重中之重,甚至不仅仅是对于语文科目而言,在整个高考,语文作文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没有其他任何一道题有它这样大的分值,也没有一道题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写好这篇可能决定你命运的考场作文至关重要。那么,如何算是一篇好的考场作文呢?怎样才能让它在众多考卷中发出独特的光芒,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一见钟情?下面就针对如何写好一篇考场作文从而拿到高分甚至满分,赢得这个重中之重,总结如下几个“亮”点:
亮出一件漂亮的外衣——文面
阅读一篇考场作文犹如第一次看一个人。如果把考场作文的内容,即正确的观点和典型的材料等比作一个人的内涵,那么其外面的形式——整洁的文面,则好比是一个人漂亮整洁的外衣。衣体互衬,相得益彰,定会使人眼前一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文面”,是应试作文给阅卷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很好,干净整齐流畅的行文,会令阅卷者心头怦然一动,那种清爽的感觉不亚于六月天的冰茶,一扫机械式阅卷的疲倦和燥热,使阅卷者心情舒畅地看下去,带着这样的心情审阅,阅后的分数能低吗?尤其是在一摞混乱不堪、“龙飞凤舞”的考卷中,出现一份字体隽秀,行文如流水般的篇作,可想而知,高分舍我其谁!即便在阅卷时偶或发现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也会手下留情,一俊遮百丑嘛!所以,字体一致,大小适中,墨迹统一,考生务必给你的作文披上漂亮整洁的外衣。整洁美观的文面令人爱不释手,令人平心静气,切忌字迹潦草,涂涂改改,段落不明,这样的作文只能让人头昏眼花,令人烦躁不堪一读。
亮出一双智慧的眼睛——标题
正所谓题“目”题“目”,一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题”为文之“目”。有了衣着的第一印象,人与人接下来的交流,首先感触到的就是人的眼睛。一对智慧的双眼总会让人觉得和蔼可亲,难以忘怀。近些年,时髦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半要考生自拟题目。如果一味以话题为标题,会造成千篇一律,令阅卷者望而却步。可是,如果能创意求新,使之生动形象,便可点睛传神,让人心中为之一震。综观语文教材及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不难发现好的标题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吸引人的注意力,引领人们步人胜境,让人迫不及待的想去品味这是怎样的一道佳肴。
好的标题首先应做到“准确精炼”。标题不能有歧义,更不能脱离文章本身使文不对题,也不能写成一大长句,嗦嗦让人生厌。其次好的标题要“新鲜生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时巧妙引用诗文或歌曲等,往往能使标题生动形象。郑板桥说过:“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这是诗人兼画家郑板桥的现身说法,揭示了标题与诗境的辩证关系,诗文同理,所以不仅“不可不慎”,而且要慎之又慎。
亮出一张迷人的笑脸——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亦是如此。这就意味着对于一片文章,其开头是相当重要的。开好一篇文章的“头”,就好比书法绘画的落笔、吹拉弹唱的定调一样,影响之后的走势和旋律。所以,我们应该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力求恰到好处。
换个方式来想,文章的开头,就好比一个人以什么样的面孔和你打招呼。是友好的还是狰狞的,是笑容满面的还是眉头紧皱的„„不一样的表情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所以,一定要像化妆师或造型设计师一样,认真打扮,精心“包装”,把文章开头这张“脸”扮得靓丽无比,力争让阅卷者“一见钟情”,感觉“相见恨晚”。阅卷者眼前为之一亮,心情为之一振,然后„„“好运”可就来啦!
作文开篇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设疑悬问,吊胃口;单刀直入,步正题;运用修辞,入佳境;抒情直攻,扣心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正因为“难”,我们就更应刻去克服,去攻打,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化难为易。
亮出一颗富于内涵的心灵——主体
主体是文章的核心,文心如人心。要真正的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知面,更要知心。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文章除开头、结尾以外的部分,我们应不惜笔墨,精心勾勒。那么,什么样的主体,才能赢得阅卷者的青睐呢?什么样的内心表达,才能打动阅卷者,才能引起共鸣,才能得到高分?
首先,讲究形式,有层次,有结构美。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形式”。“任何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无论是没有内容的形式,还是没用恰当地表现内容的形式,都是不可取的。”虽然作品的内容决定着形式,但是形式对内容也有反作用。好的内容要有好的形式。结构属于形式范畴,它作为文章构造的外部形态,是一篇文章大骨架,所以是十分重要的。文章的内容再好,如果外部形态有缺陷,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所以,写文章的人总要在布局、谋篇上面先推敲一番,务求有自己的构思。文章结构是外在形式的一种,是为“心灵”服务,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要巧妙地安排结构,使之完整、严谨、匀称,写出结构美。
基于此,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做到这样几个方面:段落具有完整性;各个段落之间要有联系或过渡;分段要匀称得当,长短相宜。总之,主体部分的段落安排要根据内容和形式的表达需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无特殊需要,主体部分的段落一般不要太长。特别指出的是下面这几种段落构建就是主体部分的败笔,有人把它们总结的很形象,在这里引用来给大家以提醒:一是全文三大段,各段平均使用笔墨,主次不分,单调乏味;二是“蝌蚪式”,开头几页,结尾一两行,头重脚轻根底浅;三是“松鼠式”,与前面相反,主体部分开头草率,后面拖泥带水,前紧后松,让人眼花缭乱看不清楚。总之,好文章的主体部分应层次清楚,匀称和谐。
其次,要重试写作规则,毕竟这是考场作文,不要一味在形式上翻新,出现怪异文体。话题作文虽不限文体,但仍应遵循写作规律。比如写议论文,一定要有明确集中正确的观点,要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行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观点选择典型新颖而充分的论据,善于运用论证方法,避免在文中一味堆砌材料而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论证等等;还有些同学另辟蹊径写戏剧,写诗歌,对这样的选择本无可厚非,但是任何时候只追求形式创新而忽略本质内容都无异于舍本逐末,为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有就是,绝不能抄袭套用。一些同学将考前背下的佳作生搬硬套,往往造成张冠李戴或偏离题意的现象。当然,要是背诵一些漂亮或有哲理的语句,或是套用一些好的构架模式,这都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能把作文当作赌博,不能把成败寄托在弄虚作假上,此关前途大事,劝君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还有的同学在作文中编写的故事情节不合生活常理和生活逻辑,显得幼稚可笑。高考作文虽然允许编故事,但反对脱离生活、不合情理的胡编乱造。有的考生编故事一味追求情节曲折离奇,这样容易误入歧途,而且编造的情节都有悖于生活实际,也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识破。所以一定要注意,故事要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会有一定的内涵和感染力。要解决“用材不当、不合情理”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积累材料主要包括名人故事、成语典故、寓言、童话,名人名言等内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去读去记,久而久之就会积少成多,写作材料就会丰富起来。把丰富的写作材料应用到文章中,就会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文章就会因丰富而美丽,因美丽而打动人心。
再次,要讲究语言的雕琢,力求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我们说一篇文章有文采,包括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联想,文句有意蕴等等。例如,要写出议论文中的形象美,可以采用形象化说理的方法,即将抽象而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把不易讲清楚的问题讲得具体、生动、可感。选择那些生动具体的形象还需要广泛联想。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机制。联想能引导作者更好地进行分析和综合,促进推理更充分地展开,将论证引向深入。比如凭借时间和空间上接近的事物所形成的相近联想;由具备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相似联想;由存在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的对比联想;由存在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的因果联想等等。
作文时事材料积累
(二)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最近,北大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直处在传媒聚光灯下,大众麦克风前。从最新公布的名单看,入选学生毫无意外是最近几次考试中的前一两名,所谓推荐,俨然变成一场考试分数的大比拼。一项兼顾效率与个性的自主招生改革,刚刚上路就要与现有的“保送生”“自荐生”制度并轨,显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态势。相信这并非是北大的初衷,原本想对现有录取制度进行探索和补充,结果却成了争抢优质生源的“新花招”,提前将重点省市的“状元苗子”收入囊中。
如此结果,中学校长们也是一肚子苦水。南开中学校长说:“非不能也,是不敢也!”因为受到诸多限制,不得不以分数定夺。毕竟,在目前权力无孔不入的背景下,让深嵌于行政体系的中学校长独善其身并且特立独行,异常艰难。所以,校长实名推荐制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成为腐败的温床,其中暗含种种交易;要么中规中矩关照均衡发展的优等生。
印度企业“反向革新”
一部手机20美元,一个净水器43美元,一台冰箱70美元„„这些并非破旧的二手货,而是印度一些知名企业针对贫民市场开发的低价新产品。为挖掘印度贫民市场的潜在消费力,印度一些企业着眼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大搞技术革新,降低产品成本,以超低价格吸引生活在农村和贫民窟的穷买家。印度企业这股聚焦低端消费群体的产品改革之风,始于印度本土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公司今年7月推出超低价小车NANO。这款吸引了全球媒体目光的小车,最低售价仅2000多美元。而且低价不低质,功能齐全款式多样,深受印度穷人青睐。印度企业由此得到启发,一场“为穷人服务”的“反向革新”很快在印度轰轰烈烈展开。
国宴四菜一汤 地方几荤几素? 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17日晚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宴会菜单中西合璧,正餐包括一道冷盘(18元),一份汤和三道热菜:翠汁鸡豆花汤(28元)、中式牛排(38元)、清炒茭白芦笋(元)、烤红星石斑鱼(480元)。餐后甜品为一道点心和一道水果冰淇淋元(共56)。宴会上配餐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分别是中国河北2002年出产的长城干红和长城干白(576元),共约计1214元。
主席请总统是国宴,如果按照元首的规格,丰盛些很应该,也很正常。如今看了胡主席宴请奥巴马的菜单,不仅会大吃一惊,甚至会觉得“国宴不过如此”。这些菜除了“烤红星石斑鱼”还算高贵,再没有值得特别艳羡的地方。而一些地方大吃大喝,甚至“一桌酒饭一头牛”,相当于多少个“四菜一汤”?以前有报道称,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吃掉一个三峡工程。四菜一汤,这是当年周总理定的标准,一直延续至今。
吴季刚:为奥巴马夫人设计晚礼服
假如世界上没有奥巴马这个人,就没有奥巴马夫人;假如没有奥巴马夫人,就不会有让这个姓吴的小子为她设计晚礼服这事发生,那么,一切也都不会发生。但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当奥巴马夫人穿着白色单肩礼服出现在总统就职典礼上时,无名小子吴季刚的命运就此转折,CNN打电话请他作现场评述,而几分钟之内将近100封电子邮件出现在他的信箱里,他自己的个人网站更录得四百万次的点击率,要求参加他纽约时装秀的人员大幅增加,公关忙得不可开交。此前,他只是一名刚刚在时尚界起步的默默无闻开着一家小公司的瘦弱华裔设计师,手下只有六名雇员,想尽办法说尽好话作品才可能在美国十家零售店有售。然而,就靠着奥巴马夫人这么轻轻一着,在金融危机中艰难度日的吴先生咸鱼翻身,一举成为世界时尚界的新宠,现在他的设计遍布全球四十家零售店,甚至把Jason Wu列为奢侈品牌,一年之内,他进账四百万美金。后来吴季刚说:“我的确比不少人幸运,不过在幸运来到之前,我可以做的是努力以及捉紧机会。”
第三篇:作文教学
特别的我介绍
设计说明:
本案适用于异地作文教学展示或者是开学初接班时使用,教师面对的是初次见面的陌生教学对象。设计本课旨在通过教师示范展示,师生交流互动,学生自主创作,集体交流评改提升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形式,学会做规范的自我介绍,并且在此基础上尝试做“配合简笔画突出自己某一个方面特点”的介绍。全课融口语交际、习作教学于一堂,扎实且生动。预设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重要性,学习抓特点描写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1、能体现教师特点的简笔画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叙述故事导入。
1、创设情景:教师口述一个“寻找文具”的虚拟突发事件,请学生协助寻找,并以次引导孩子认识“讲清楚”的重要性,展示第一层次教学目标。
事件梗概:在上课前得请大家帮个忙,刚才老师碰到一位孩子哭得很厉害。原来是笔盒丢失了。他说他的笔盒是不大不小,造型很好看,图案非常美观……请问大家,他的笔盒你见过吗,他能找到自己的笔盒吗?
2、学生自由发言:找不到,因为笔盒没有介绍清楚
3、师板书:讲清楚。
二、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教师进行自我介绍,要求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注意倾听,叙述后由个别学生尝试复述。
自我介绍内容如下:我的名字很特别,和当红明星超级女生何洁同音,也叫何捷,但是我的捷是快捷的捷。我来自福州,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特别喜欢教作文,很高兴认识大家。
2、学生倾听并共同归纳“自我介绍”的大致内容,同时教师板书:姓名、身份、喜好
3、个别学生尝试复述。
4、学生向教师作自我介绍,教师随即点评,纠正口语表达中的差错,务求做到“讲清楚”。
三、学习借助简笔画突出特点介绍的方法。
1、教师询问:像刚才这样简单的介绍,能留下多少印象?记忆能保存多久?
2、教师示范配简笔画的“特别自我介绍”。
(1)讲述抓住特点介绍的重要性,让人记忆犹新。(板书:抓特点)
(2)配合讲述小故事,以证明抓准特点的重要性。
故事梗概: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经为好朋友裴楷画像。裴楷脸上有三根又黑又粗的毫毛,很不雅观,别人为裴楷画像总是加以回避,可顾恺之不但不回避,还特地将这三根毫毛画得异常突出。正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使得裴楷的肖像格外生动,像活了似的,跃然纸上。
(3)介绍漫画创作中重点手法——突出特征法。
(4)出示简笔画,配合口述介绍自己
(5)请学生再次介绍新认识的老师,教师在一旁展示简笔画,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按照画面提示介绍。
四、学生尝试练习。
1、请学生尝试画一幅能体现自己某一方面特点的简笔画,然后配合此画进行。“特别的自我介绍”。
2、教师、同伴在其介绍过程中注意倾听,随即点评。
五、课后练习巩固。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配上两三幅简笔画,写一篇自我介绍的作文,争取将自己外貌、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特点介绍清楚,让人过目不忘。
2、办一个班级“特殊自我介绍”展,同时上一节“请你记住我”的口语交际课。
习作的兴趣从哪儿来?
——何捷的《特别的自我介绍》听后随想
福建省连江县实验小学 特级教师 刘仁增
都说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像晒蔫的叶子,打不起精神;一写起作文犹如逮不到老鼠的小猫,愁眉苦脸,哀声叹气。可在何捷老师的作文课上,却是“小手常举,小眼常亮,小脸常红,小口常开”。他的课堂究竟哪来的一股魔力,能如此生动有趣,让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呢?这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思考。我们不妨以《特别的自我介绍》一课为例,作简要的剖析,找找其中的答案吧!
一、贴心的导入谈话
师:一天早晨,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一位小孩子,他哭得很厉害。原来,他的笔盒丢了。他说他的笔盒不大不小,造型很新颖,图案非常美观。请问大家,他的笔盒你见过吗,他能找到自己的笔盒吗?
生:他只是说笔盒漂亮,没有说是怎样的,就是找了很久,也是找不到的。
生:他只说了笔盒很新颖,至于笔盒是什么模样,形状如何,没有说出来,怎么能找得到呢?
师:老师也很担心,没有把笔盒的样子讲清楚(板书:讲清楚),恐怕难以找到了。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课上也要注意把话讲清楚,让人听明白,也希望哪个孩子早些把话讲清楚,找到自己心爱的笔盒。
【“课伊始,情已生”是课堂教学所极力追求的。教学导入,犹如一部交响乐的前奏,对学生的情绪调动、课堂的基调营造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作文课尤其如此。成功的教学导入,教师往往采用电教媒体、小品表现、语言导入、创设悬念等方式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形成最佳心理状态,产生写作欲望。何老师的这节课,巧妙地抓住生活中的小事,用亲切的话语娓娓道来,创设了一个与本次习作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明白了“介绍”的首位要素——讲清楚。导入为下一环节的人物介绍作好铺垫。】
二、宽心的适度定位
师:我们人与人初次见面,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要来个自我介绍,老师先来。有个小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听我的介绍,判断其中包含我的哪几个方面的信息?
师:我的名字很特别,和当红明星超级女生何洁同音,也叫何捷,但是我的捷是快捷的捷。爸爸妈妈希望我做个迅速、高效、快捷的人。我来自福州,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的爱好很多,看书,游泳,画画,特别喜欢教作文。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生: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爱好,来自哪里,自己的职业。(随即板书:姓名、爱好、身份)
师:下面轮到大家介绍自己了,初次见面可不要把自己的家底都告诉别人,比如,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名字等。谁会像我这样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介绍时,把脸朝向人最多的地方,也请大家把目光“刷”地,聚焦在他的身上。
生1:我叫刘珍珍,来自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的一个女同学。
师:来自一个同学可不对。能不能说明确一些?
生1:我来自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爱好有吹竖笛、体育。
师:吹竖笛和体育能放在一起说吗?改一改。
生1:爱好有吹竖笛、跳远,跳绳,跑步。
师:这样说就清楚了。
生2:大家好,我叫吴起坤,来自连江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爱好有跑步和看书。
师:文武兼备,看完书跑步,跑完步看书。(众笑)回忆一下,老师说完了,还说了一句什么?请你也加上一句结束语。
生2:初次见面,请多加关照。
生3:我姓苏名××,爱好弹琴,打篮球,打羽毛球。请多多关照。
师:你希望谁关照你呢?
生3:请何老师多多关照。
师:我一定多多关照。(众笑)
生4:我是来自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的陈彩玲。
师:她说得时候语序变化了,与众不同,为这个变化鼓掌。
……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其目的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阶段写作难度。这是就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而言的。那么具体到每一节课,该如何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觉到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以上青天”的事情呢?这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何老师的这节课,就并不设那么高的门槛,而是以学生熟悉的自我介绍为话题,再通过自己的示范,给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天的作文不难!这样,就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消除了学习的畏惧感,在这样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学生怎么不会心智开放,思维活跃,真正来个“我手写我心”呢?】
三、动心的情境转换
师:这样的自我介绍谁都会。老师有个担心,下课之后还会记住我的举手。(学生绝大部分举手)一个月还记得我的举手。(学生举手的少了一些)一年后还记得的举手。(更少些)五年后,十年后呢?二十年后还记得的举手。(寥寥无几)
师:看来这样的介绍还不够,还不能让听的人永远都记住他。下面我们要做个特别的自我介绍,目的是让大家长时间,甚至一辈子都记得我。(板书:特别)怎么进行特别的自我介绍呢?我要先讲个小故事: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经为好朋友裴楷画像。裴楷脸上有三根又黑又长又粗的毫毛,很不雅观。别人为他画像时总是加以回避,可顾恺之画时不但不回避,还特地将三根毫毛画得异常突出。正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使得裴楷的肖像格外生动,像活了似的,跃然纸上。听了这个故事,请你想想,为什么他能把这个人的像画得这么像,秘诀在哪?
生1:他把这个人的特征重点地画出来了。
生2:他抓住了人物的特征。(板书:抓住特征)
师:对啦,特别的自我介绍也就是突出特征介绍自己。课前,老师把自己的特点想了好几遍,运用联想的方法,把这些特点画成了三幅简笔画,想看一看吗?好,看后猜猜这三幅画分别代表了何老师的哪三个特征?
生1:第一幅是表示老师喜欢吃麦当劳。
师:猜错了,这不能算是特征。
生2:是何老师的发型特征。何老师的发型是前额部分中间凸,两边凹进去,像“M”。(掌声)
师:对,正是这个原因,我的外号叫“麦当劳大叔”。
生3:第二幅是何老师的南瓜脸。
师:我就直说吧,这其实代表我的身体特征。我比较矮,本来应该是矮冬瓜才对,但是我勤于锻炼,身体肌肉也是一块连着一块,就像南瓜。
生4:第三幅代表何老师的性格,性情奔放。
师:这是你的发现,何老师还没想到呢。第三幅图是一条大河,一表示性情奔放,二是上课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是工作特点。三是我的爱好是游泳。一下班,头也不回地扎到我们的母亲河——闽江冬泳,与寒冷搏斗。记住这三条了吗?好,请能看图片把我的特点连起来说一说?
生:何老师是福州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他有三大特征,一是身材像南瓜一样,肌肉是一块一块的。
师:打住!这么说下去,何老师没脸回福州了,注意调整顺序。(众笑)
生5:何老师是福州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他说自己是“麦当劳大叔”,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何老师的发型像麦当劳的标志。
师:不但勾画清楚,而且编撰了故事。继续。
生6:别人一见到他,就联想到大河。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何老师有三大特征,一是性格豪放,二是上课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告诉学生许多信息。三是他非常喜欢游泳,所以一提起大河,就想到何老师。
师:看来,我就是大河的象征。(众笑)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伴随积极情感的一种需要形式。从小学生年龄特征来看,多种形式的刺激,不断变化的方式,多彩的活动,会不断地让他们保持新鲜感。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何老师开始变换一种形式,先把自身的特点变成几幅简笔画,再进行详细的介绍。这种教学设计是十分巧妙的,一是画画是一件学生感兴趣的事,作文课上画画,学生感到十分有趣,这就不断地给学生新的刺激,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二是把特点变成画面,是需要来一番分析、归纳、梳理、概括的,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是有了画面,就等于给了学生一个全面思维、完整表达的支点,学生口述时就有了凭借,说起话来不仅感到轻松容易,而且富有条理,保证了介绍内容的具体,语言表达的生动。】
四、舒心的成功体验
师:接下来,每个人整理一下,想想自己有哪些突出的特征,抓一两个方面,用联想的方法,画成一两幅简笔画,之后再打个腹稿,再上台说一说。
(学生画时,老师巡视,适时个别点评,指导)
生1:我画的是门牙。因为我好几年都没长门牙拉,我们盼望。
生2:这个东西大家一定很敏感,像蚯蚓,其实是我头上的疤。
师:意外受伤,过不久就会好的,这种暂时性的不能算特征。
生3:我画了芝麻。我鼻子上有许多细小的雀斑,所以就画了芝麻。
师:在西方人的眼里,脸上有雀斑是最美的。(众笑)
生4:我画这幅画的原因很简单,我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像何老师一样。这样学何老师说,算不算是倒版?(众笑)
生5:因为我速度慢,就画了一只乌龟,我希望自己能改掉做事速度慢的毛病,所以就在乌龟身上加上了一对翅膀,成了会飞的乌龟。
生6:大家看我,感受一下我的瘦,但我活泼好动,所以画了只猴子,它在动物中最聪明,又活泼好动,很像我。
师:说话要有条理。能不能用上首先,其次,最后,把这段话有条理地说出来?
生6:首先,我很瘦,其次,我的性格也像猴子一样活泼好动,因此最后我选择了猴子作为我的特征代表。
生7:我画的技术还不是很好。(众笑)我很小时,跟小伙伴一起玩,大家发现我头上有两个螺,他们说,有两个螺的人是坏人。但他们非常友好,经常找我玩抓坏人的游戏,不用说,我当然当坏人了,这是两个螺带给我的好处。可是,今天从福州来了一位老师,他告诉我,科学研究表明,有两个螺的人是最聪明的人。
师:送你个外号:双螺小天使。(众笑)
生8:我之所以画这个没门牙的画,是因为我的嘴里没门牙,它是个不负责任的守门员,三年了也不见踪影。
……
师:回家后整理一下,自己有哪些特征,多画几幅简笔画,多写几个特点,题目可以叫什么呢?
生:特别的自我介绍。
师:好的,就以它为题吧。问问大家我还记得我吗?我的名字叫——
生:何捷。
师:我的外号是——
生:麦当劳大叔。
师:谢谢,下课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希望表现自己并得到别人肯定和赞赏的心理需要,小学生也不例外,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竭动力。当何老师以简笔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特点,孩子们的内心里也一定想用这一新的形式来表现自己、介绍自己,这应该是何老师课前预设到的,于是,他创设了让学生画、说、评的教学环节,既实现了本次习作教学目标,又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听后随想:
这堂作文课就像是悠悠飘来的丹桂清香,又像是拂面而至的习习凉风,让我们神清气爽,意犹未尽,也留给我们很多的思索。学生之所以能在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神情轻松,情绪激昂,才思敏捷,妙语如珠,都是因为对课堂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可是,这种兴趣从哪里来呢?我们以为:
1、源自于贴近现实的习作话题。兴趣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如教师觉得有意义的话题,却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一样,某些在前代被人们所推崇的事物由于时代的隔阂却难以激起学生的热情,甚至还会招到他们不屑一顾的鄙视。教师在确定作文话题时,若能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找准能够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欲望的主题,使所定的主题尽量接近学生所能耳闻目睹到的现实范围内,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现实的理解,还会由于所要写的是同时期发生的事情,有了写作兴趣产生的心理情感基础,就能够变被动的“要你写”为主动的“我要写”,这样写作的训练过程无疑也顺利而有意义得多。何老师的这节课,是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见过、听过甚至于做过自我介绍,这就有了一个情感的共鸣和生活的基础,说、写就不会感到高不可攀了。“特别”两字,又无疑暗示学生,本次习作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自我介绍,这就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自我介绍还有特别的?什么的自我介绍算是特别的?究竟特别在哪里呢?在这样心理驱使下,学生自然兴趣盎然,情绪激发。
2、源自于富有创意的训练形式。古语曰:“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何况小学生都是“兴趣至上”的。如果习作教学总是按着 “审题、选材、构思、作文、修改、定稿”这个这套老模式来进行,恐怕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看来,精心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让每个学生“怦然心动”,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特别的自我介绍》这节课,显然在这方面是动了心思,费了脑筋,下足了功夫的。在师生进行习以为常的自我介绍训练,大家感到视觉疲倦之际,教学进程突然来了个峰回路转:教师充当“模特”角色,把自己身上的特点通过三幅画来表现,这犹如神来之笔,赋予“自我介绍”以新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也把自己的特点先画成简笔画,再说出来,习作课堂上可以像美术课一样动手画画,学生能不格外来劲吗?就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激活思维,习作成了游戏,成了乐趣,此时此刻,“说”已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了。
3、源自于亲切幽默的教学魅力。不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上,要求学生在一节课四十分钟内始终维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强烈的兴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调节与转换。丰富多样的教学用语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何老师的课堂语言,幽默风趣,又不失灵动。当学生表达不准确时,老师说 “这么说下去,何老师没脸回福州了。”当学生说得好的时候,老师说“看来,我就是大河的象征。”“送你个外号:双螺小天使。”这些话语犹如润滑剂,给课堂带来了活跃,给学生带来了欢乐。也许正是受到老师生动有趣语言的感染吧,学生的发言也是妙语如珠,精彩纷呈:“这样学何老师说,算不算是倒版?”“我的嘴里没门牙,它是个不负责任的守门员,三年了,也不见踪影。”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柴可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4、源自于心理需要的充分满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因为每一个人在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欲望,那就是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作为成年人,可以在工作、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表现自已,机会相对较多,而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小学生,学校、课堂自然就成了展示自已的最佳舞台。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学生去学校上课,与其说是去学习知识,不如说是去展示自我,如果在学校、在课堂上,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不快乐,就会觉得没意思,学习就成了一种负担,这恐怕也是许多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吧。何老师这节课就充分关注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欲望和心理需求,创建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和平台,如模仿老师介绍自已、看老师的画猜老师的特点、给自己的特点画画、展示画面表达画意等等,再加上老师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鼓励、点拨、矫正,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对话热烈,学生感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体验到的是表现的快乐,怎么不个个神采飞扬,人人兴趣盎然,洋溢自信的微笑呢?
作文游乐场
你忽略了他吗?
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捷
生活中,经常有同伴需要帮助。而当他们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时,你是否会忽略了他呢?也许你会说,这哪能呢?我们怎么会是冷血动物呢?何老师相信大家在平时一定会伸出援手,可是当你忘情地游戏时,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游戏准备
1、按游戏参加人数准备好空白的小纸片。
2、其中一张由教师写上“帮帮我”
游戏过程
1、分类:请先清点参加游戏的人数,然后根据总数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五六人。将空白的小纸片按小组数分类后由孩子填写。例如,可以分为文具类,每张写上铅笔、橡皮等;动物类,写上猫头鹰,狮子等;植物类,榕树,狗尾草……写好后,教师将顺序打乱。注意,此时要将事先准备好“神秘纸条”插入其中。
2、介绍游戏规则:每个孩子任意抽取一张小纸片,抽到后大声念出纸片上的内容,凡是属于同一类的请自由组合,寻找一块领地站好。咱们比比看,哪个小组集结得最快速。
这个部分是游戏中可供进行场景描写的最精彩的部分,大家可千万不要错过。你可以看看同伴,想想自己,再多关注整个场面,将从三个渠道收集到的信息都作为自己的素材。这样写起来,场面一定很热闹。不过,何老师得说句实话,好戏还在后头呢!
3、神秘人出现:当大家基本上都按类站定后,突然,你会发现有一个同伴手持一张卡片,大声地喊着“帮帮我”。奇怪,这“帮帮我”到底属于哪一类的呢?这时,只要你留心观察,一定会有些特别的发现。
你可能会发现许多同伴在嘲笑他;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同伴满脸诧异;你可能会发现大多数同伴面无表情,好像什么都没有听见。记住这些特别的表现吧。只要大约10秒钟没有人上前询问,就算游戏结束了。也就是说,你彻底忽略他了。
4、思考不停息:游戏虽然结束,但是大家的思考可不能停止。多问几个为什么,顺着思路想下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下来,这样文章才会完整
何老师唠叨两句
其实,何老师是希望通过这个游戏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关心自己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尽量的给与别人帮助。无论你自己正忙着做什么事,即便他就是你的竞争对手,也不要对别人的求助漠不关心。
游戏•思考
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六年二班 陈慧凌
今天下午的语文课,何老师请我们下楼去做游戏。
首先,何老师要我们围坐在他身边听他细讲游戏规则:“待会儿,我会把我手中的卡片发给大家,这上面分别写了文具、水果、家用电器等五大类的词语,你们要做的,就是在我说游戏开始之后大声喊出你们手中纸片上的词语,找到与你们手握同一类纸片的同学……明白了吗?好!现在开始发纸片……大家可不能偷看哦。”我发现何老师转过身偷偷给了黄天一张卡片,但我没太在意……
“好——开始!”
一声令下,同学们立马扯着嗓子喊起了自己手中卡片上的词:“三叶草!三叶草有没有啊!”“尺子啊!尺子!”我看了看我的卡片,上面用黑色水笔写着“橡皮擦”三个大字——“这还不简单,不就是费嗓子的事吗?”我心想。于是,我一边大喊着“橡皮擦”,一边往“文具”的集中点走去。不少同学也往这儿走,一种将要完成“任务”的喜悦和成就感涌上我心头,就在这时,我听到一声极其微弱的呼喊声:“救我!帮帮我!救我!帮帮我……”顺着声音寻去,原来,是黄天在操场中央,一个人孤零零地喊着。他一边喊,一边时不时看看手中的卡片,我想他应该是不知道自己手中的卡片应该分在哪一类了吧?不过,这五大类应该没有什么重复之处啊?太奇怪了!难道他有难吗?
黄天依旧在大声呼喊着“救我!帮帮我!”一旁已经找到自己的所属的同学就开始笑他,但是没有一个人有去帮助他的意思。说实话,我也没有,因为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游戏。
“好!游戏结束!各位同学集中到这里来!”何老师终于说结束了,黄天果然没成功。
“你们刚才有没有听到黄天在„呼救‟啊?”何老师拿起黄天的纸片,“那是当然,因为黄天的纸片上就是写着„救我,帮帮我‟。”“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不禁发出了疑问。“刚才在游戏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去关心到黄天,只顾着自己组队。”何老师转过头去,又接着“采访”黄天,“刚才念出我给你的纸张卡片后心里想到什么?”“觉得很奇怪,何老师为什么给我这张卡片,念出来后,他们为什么都笑我?”黄天如实答道。“嗯,你答得很真实。同学们,通过这次的游戏作文,我只想告诉你们——我们六(2)是一个集体,同学们的危险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作为同学的你,就应该去关注这个声音、寻找这个声音;以后你们升到延安,同学们可能都分开了,一个班能碰上一两个算不错了,所以,你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友谊,珍惜这最后的七十几天……”
“解散,回班!”同学们的速度很忙,因为他们都带着一份思考……
(我的游戏作文被电视台导演看中,拍摄十集,不久,大家就可以在数字电视、互联星空网站等媒体中看到啦!先投放一些拍摄脚本给大家过过目)
超强吸管
喝饮料使用的吸管大家都不会陌生,用手一捏,软绵绵的。可是你相信吗,何老师能够让这软绵绵的吸管,不经过任何改造加工就硬生生地插入像马铃薯那样比较结实的水果中,而且还能穿透它们呢!不相信吗?赶快进入我们的游乐场,你一学就会哦!
游戏准备
1、吸管一根
2、马铃薯若干
游戏过程
1、大检验:听了何老师的介绍,你一定以为何老师准备的吸管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没关系,我的吸管是“真货”,经得起检验。请小伙伴们仔细观察何老师带来的吸管,还可以用手捏一捏,看看有没有“做手脚”。
这里的观察不仅用眼睛,还要动手,今后的观察希望大家都能够这样调动多种感官,全方面、立体式地进行。对啦,别忘了将观察结果写在作文中哦!
2、精彩瞬间:经过检验,何老师的吸管应该是普通的软管。哈哈,这样软的管子要想穿透结实的马铃薯,天方夜谭吧!心里有什么想法尽管写下来。不过我还提醒大家不要错过精彩瞬间——软管穿硬果。
注意啦,何老师拿起管子,用大拇指封住管子一头,举起手,迅速擦向马铃薯。结果如何,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管子应该会穿透了整个马铃薯。说时迟,那时快,赶快用笔记录下这瞬间的精彩吧。对人物动作的准确描写是关键。
3、一学就会:请小伙伴们自己也尝试一下,只要动作正确,注意细节(用大拇指封住管子一头),果断下手,每个人都会成为“气功大师”的。这中间自有道理,一会儿就和大家唠叨。
何老师唠叨两句
哈哈,说是气功,还真是“气”功。这个小把戏让大家见识了空气的威力。用大拇指封住管子一头,就使得馆子里充满了空气。有空气的“撑腰”,管子就变得硬起来。以至于它能插入结实的马铃薯。而且插得越深入,挤压空气会使得还没插入部分的管子越坚硬,最后就穿透了整个马铃薯啦!今后可别小看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哦!
吸管与土豆的碰撞
今天,何老师给我今们表演了气功——软吸管插进硬土豆。
何老师取来一个土豆,用左手拿着它,平放着,右手拿着一根“弱不禁风”的软吸管。我心里直犯嘀咕:就那根软吸管也能刺穿土豆?这还不是以卵击石吗?不过,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何老师一定会为软吸管增加“力量”,使它在强敌——土豆面前不败下阵来。这“力量”怎么加强呢?真让人期待呀!
只见何老师先“运气”,像练气功似的,然后猛然举起吸管,用力一插,只听见“啪”的一声,不到一秒,土豆就被刺穿了,土豆汁像流血一样流了出来,吸管内有一些土豆的残渣,何老师把土豆渣挤出来,风趣地说:“这就是薯条!” 这怎么可能呢?按照常理来说,土豆是硬的,吸管是软的,一硬一软碰撞在一起,吸管是肯定会“骨折”的。这与“拿鸡蛋碰石头”有什么区别呢?可土豆却被何老师用吸管给刺穿了,莫非何老师真的会气功?
何老师把这招传授给了我们,告诉我们实验的秘诀和要领:
1、放平土豆
2、动作要快
3、用大拇指封住吸管的一头
4、吸管与土豆垂直。因为当你用手封住吸管时,管内充满了空气,使吸管变硬,吸管自然就刺穿了土豆。看来这依靠空气施展的还真得叫气功啦!
随后,由同学们中选三个人,直接接受老师的“真传”,自己动手做实验。首先登场的是“柔弱女子”菁菁,只见她用力一插,“呼”的一声,来了个“空对空”,没插到。可能是她太紧张了吧!同学们都哄堂大笑,她不甘心,再次实验,结果仍以失败告终。下一个登场的是谭晓艺同学。她比菁菁长得高大,应该可以成功。只见她集中力量,用力一插,吸管插进去了。何老师测量了一下,2厘米左右。只剩下一个名额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被光荣得选中了。我的心“咚咚”直跳,忐忑不安,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我太紧张了一插下去,插到了土豆边,把土豆削掉了一层皮。
我觉得今天的实验有一点残忍,我们都成了“土豆杀手”,把活泼可爱的小土豆残害得千疮百孔。不过,明白了科学道理,也不错哦!
第四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
何捷老师指导的学生写作的主要方法是百字作文教学,游戏作文,他的作文教学已经拍成电视,有线电视用户可以会费收看,他还编了一本游戏作文的书------。他的做法是:一记实作文。通过创设情境或通过亲自组织学生游戏或带领学生参加某一活动,然后一步一步指导学生由说到写(很重要)。二是非常注重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三是初学写作文反对虚构,提倡一文一事。
成功的作文教学理论借鉴:
1、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写、多改;
2、小学阶段以观察作文为主。(学术界想像作文的争论尚未有定论)
3、让孩子接触优秀文学作品;
4、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就是作家;看重孩子的每一篇作文,做好推荐。
6、从小开始就训练学生说完整句、写完整句。
7、读写结合。把读写结合进行到底。听了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教师高玉的《把读写进行到底》的讲座。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师:重读轻写(教师一味强调对文内容的理解,而忽略运用(写作指导)没有做到读写结合。这样,许多写作资源白白浪费了,作文教学如果离开与讲读课文的教学结合,那写作指导就会变行非常困难,教师要在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作文指导的资源,利用好来。(语文教师可以把高玉读写结合进行到底的课件拷回去慢研究。)
第五篇:作文教学
漫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2012-11-26 15:24:00)转载▼ 标签:
教育
文章摘要:“系统写作训练法”就是把写作看做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环,把写作与课本和阅读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写作难题。从阅读中汲取材料,从课本中借鉴写法,在训练中系统练习,在修改中不断提高。关键词:系统
写作
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个难点。多年来,有许多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艰辛地探索,总结出不少宝贵的经验,摸索出不少成功的训练途径,每年都有大量的作文指导书籍出版。教育界、出版界、新闻界都十分关注学生作文的问题,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作文大赛,报刊上也经常登载学生的优秀作文。但是“作文难写、作文难教”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很多语文教师都反映作文教学没有章法,学生也反映作文不好写,没有章法可寻,写作文没有步骤,自己感觉无从下手。这是整个语文教育教学界比较头疼的问题,很多语文教师都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且也有的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为破解这一难题做出了成绩。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解决方法。下面我把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一下。
考查语文教学的现状,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低效状态。在没有系统的作文训练教材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大多是沿袭这样一个陈旧的训练模式,即“出题——作文——批改——评讲”的模式。结果是,学生写得苦,老师改得累,成效并不好。为了解决学生作文中的这些问题,就要遵循写作的一般规律,去寻求作文训练的正解途径。我一直潜心探究科学、系统、实用、有效的作文训练法,初步归结出了一套作文训练的路数,这就是“系统写作训练法”。“系统写作训练法”就是把写作看做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环,把写作与课本和阅读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写作难题。从阅读中汲取材料,从课本中借鉴写法,在训练中系统练习,在修改中不断提高。
一、阅读积累
阅读是整个系统写作训练法的基础。人有听说读写四种学习活动,如果把写作比作人的说和写,那么阅读就是人的听和读,只有输入听和读的东西多,输出的说和写才会多,所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先从阅读入手,积累的东西越多,写作时就越有东西可写。应用写作的目的使我们的阅读更具针对性,那就对我们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上就会有所限制。在内容上就要读那些对我们写作有用的材料,一是语言上的要求:有文采;二是构思上的要求:要新颖;三是思想上的要求:得深刻。在读书方法上主要是慢读和快读,慢读主要包括精度和品读,精读的作品要做摘抄笔记,品读的作品要写评论;快读主要包括速读和跳读,速读的作品要写简述,跳读的作品要
二、素材整理
阅读积累是一个汲取写作养料的过程,素材整理就是把阅读中积累的材料(对写作有用的)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以备写作时使用。我一般建议学生的有两个本子用来积累写作素材,一个本子是用来积累非成品文,主要是名言警句、优美文句和经典事例三类,另一个本子主要积累是成品文,主要是大家的美文,中考(或高考)满分作文,还有是自己身边的同学的范文。
四、按系训练
按系训练就是要按照一个系统对学生作文训练进行训练,主要包括:专题训练、格式训练、日常训练、补充训练
(一)专题训练
1、语言训练
(1)词语训练现在学生作文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词汇贫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并能将学过的词语运用到文章中去。在作文的课堂教学中,可采用限字联词造句的方法进行训练。
(2)句子训练:句子的锤炼包括:整句与散句的锤炼;四字短语的锤炼。
(3)句群训练:句群的锤炼主要是让学生作文时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可选用名家作品中的句群供学生仿写。(4)修辞训练: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掌握比喻、排比、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夸张、互文等八种修辞格,重点训练学生这八种修辞格的运用。
2、表达技巧训练(1)表达方式训练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区分这五种表达方式,然后分别练习这五种表达方式。(2)表现手法主要有烘托与衬托、对比与类比、设悬铺垫、照应、象征(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联想与想象等,可以让学生尝试选一种进行写作训练。
(3)结构技巧主要包括开头、结尾、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等,让学生学会如何开头结尾,过渡自然,学会运用承上启下、设置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等结构技巧。
(4)审题与立意:根据不同的作文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图画作文等命题形式),让学生学会审题;根据作文要求做好作文的立意,保证作文不跑题,不偏题。
(5)素材选择与布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立意去选择自己平常所积累的相关素材,要按照材料得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去选材。按照详略得当和文章的格式布置材料的位置。
(二)格式训练
“为文如造屋。”在明确了“为什么造这个房子”之后,就要设计房子的样式,也就是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旨来构思行文,谋篇布局。结构和条理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思路问题,写文章,必须要理清思路。文章思路,对内在而言,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维流程;对外而言,体现为结构章法。文章的结构虽然多式多样,但也有“道”可循,有“格”可依。训练中,首先要掌握好一些常见的基本结构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灵活变通。一种基本结构式——常式,可以演变为许多不同的变式。一种基本结构式中还可以套用其他的结构式,这就是综合变式。从章法结构入手,按格训练,然后学会变格,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不拘一格,自成风格。章法风格的形成,是写作者成熟的标志。我们还可以通过剖析典范文章的方法,学习借鉴别人安排结构的成功经验,经由模仿、借鉴,走向创新之路。
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旨来构思,谋篇布局,是写作训练的一个重点,结构和条例问题,实际上也是思路问题,首先要搞好整体构思,然后解决层次安排问题,行文中还要注意文句的次序,常见的基本结构形式有横列式、纵贯式、总分式、扇面式、环套式等。就不同文题而言,议论文一般是按照论证思路来安排结构,常见的结构有横列式、、纵贯式、总分式等;记叙文一般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的,常见的有横列式、纵贯式、纵横交叉式、扇面式、环套式等,具体写法上又有顺叙、倒叙、插叙等,而选一个得当的线索,是记叙文结构安排的关键;说明文一般按照事物本身固有的特点和它本身都具有的条理性来安排结构;应用问则是按照各自的基本格式安排结构。文章的结构虽然多是多样,然后在此基础上灵活变通。可以通过剖析典范文章的方法,学习借鉴别人安排结构的成功经验,经由模仿-借鉴-创新之路,走向写作创新的成功之巅。
(三)日常训练
1.三比之法。所谓“三比之法”,即排比、比喻、对比的综合运用。教会学生运用三比之法开头、结尾、论述。2.引诗入文、化诗为文所谓引诗入文,即文章中引用诗歌中的有关诗句,增加文章的文采与诗意,服务于突出文章的主旨;所谓化诗入文,即将诗歌中写景、抒情、言志的意境化入文章之中,这表现文章主旨服务,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古今中外的诗歌中,可说是写尽了人世间的情、志、景,因而任何文章,都可以化诗入文,以增强文章的文采。根据古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加以想象,写成一篇250字以内的短文。写日记或周记
(四)补充训练 1.写评写感
写评写感就是让学生写评论和读后感,这样可以增大阅读量,可以感受到文章的精髓,也可以帮助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得到更好的题材或感受,提高作文水平。2.临摹仿写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适量地进行美文临摹和古文仿写,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有奇妙的功效。美文临摹训练事例:诵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学习借鉴本文的语言技巧。古文仿写训练事例:背诵《滕王阁序》,用文言文写一篇文章,题目《×××赋》
五、修正提高
学生作文提高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修改,但是我们作文教学却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环节。学生如果写了作文不经过修改,其写一篇和写十篇、百篇,他的水平是没有提高的。所以我们要注重对学生作文的修改。先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写的作文,然后在学生中间互相修改作文,教师重点修改没有按照训练要求写的学生的作文,保证每一名学生的作文都符合训练的要求。现在网络普及这么广泛,网络中不乏写作高手,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作文放在自己的QQ空间里或者博客里,征求别人的修改意见,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系统写作训练法”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救出来,把学生从无序低效训练引导到有序高效训练上来。每一步都可以明显地看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每一步都可以让学生收获作文进步的喜悦。每当看到那一篇篇“意格俱佳”的锦绣华章摆放在办公桌上,每当看到那一篇篇文采飞扬的优秀作文登载在报刊杂志上,每当看到学生的高考满分作文转录在各类书籍中,我收获的是老农面对香稻盈畴的快慰,是渔父看到金鲤跳仓的欣喜,是园丁看到奇花满园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