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身边有爱,感动中国]演讲稿[范文模版]
身边有爱,感动中国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发。
顷刻之间,汶川震动,中国震动,世界震动。
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满目疮痍,温馨的家园变成了一堆废墟。
顷刻之间,上学的孩子失去了同学,待哺的婴儿失去了母亲,初婚的新娘失去了丈夫,苍颜的老人失去了儿女。
有多少人瞬间无家可归,有多少人瞬间与亲人阴阳两隔,这短短的几秒钟,又充斥着多少的血与泪。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整个中国都在哭泣,整个民族都在流泪,这奔涌的泪水,为同胞的不幸而来,为民族的灾难而来,更为无数的感动而来。
人性总是相通的,面对灾难,我们突然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那么一份至诚至深的关爱。我们原来生活在一个充满善良、感动的世界里。
当15名空降兵奋不顾身跳向灾区时;当抢救队员舍生忘死创造一个个拯救生命的奇迹时;当母亲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把死的黑暗留给自己时;当我们的警察妈妈抱起灾区孤儿喂奶,却狠心将自己的孩子交给父母时。这一份份深爱和关切,让13亿双手紧紧相握,让13亿人亲如一家。
山崩地裂,大难当头,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中,竟有那么多舍己救人的英雄:张米亚,谭千秋,苟晓超,吴忠洪这一位位人民的好教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诠释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的高尚与神圣。
一位刚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对拖着他的战友大哭道:“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再让我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所有人都哭了,可是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
在这生死时刻,你的心灵震颤了,我的心灵震颤了,炎黄子孙的心灵震颤了。
中国人的不屈不挠;中国人的勇敢坚毅;中国人的团结互助,让世界终于明白,这个无数次遭遇外来入侵和各种灾难的国度是击不倒打垮的。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佳明,因为家乡受灾,从海外回到了国内,但母亲却不让他回家。他的母亲说:不准回来,你要回来的话,你吃的那顿饭,喝的那瓶水,也许就可以救另外一个人。他的母亲每天都在家里一笼一笼的蒸馒头,送给有需要的人。李佳明的回答是:妈,我不回来,我留在台里继续报道。同时,他也借央视赈灾晚会告诉全国人民:四川人民不服输,四川人民懂感恩!
我们为自己的民族感动,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自豪。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没有哪个国家的总理在灾难发生两个小时就飞赴灾区;没有哪个国家能在短短几天集结十多万兵力参与救援;没有哪个国家能在一台晚会上筹得捐款十几亿元;更没有哪个国家因争相献血而造成交通堵塞。
这是与生倶来的民族情感;这是与生倶来的血肉亲情;这是与生倶来的不屈精神!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让这份精神,这份爱蔓延。身边有爱,我们的国家才不会被打垮,身边有爱,我们的国家才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二篇:人间有大爱 感动在身边
人间有大爱 感动在身边 平安中学
卢圣双
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体味到了生活中的爱。”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感动也因之长存.爱如春风,吹拂着大地;爱如阳光,温暖着人心;爱如雨露,滋养着感动。点点滴滴的真爱,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就像小溪一样,悄悄的流着,流经岁月,虽没有巨大的波澜,却能让你把它记在心里,永远不能忘怀!
亲人间的那些感动,总是那么的温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爱和母爱永远是那么的令人感动,那么的无私付出,那么的伟大。母亲承受十月怀胎之苦,生产之痛,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随即便有了生命,有了生存的寄托。母亲倾注了半生的精力来哺育我们、教导我们,倾注一生来爱我们、保护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或因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强地开导;当我们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不需任何语言,一切感情均化为泪水落于掌心,一切尽在不言中;当你遇到危险时,她不顾一切地救助你,即使失去生命也毫无怨言。父亲是同样的伟大,他辛勤的工作,为整个家撑起经济的大梁,倾注一生来爱我们、保护我们。当我们心无慰籍时,他开导我们、教育我们,教导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哲理;当我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他会为我们用尽全力想方设法的帮我们渡过难关;当我们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父亲为我们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
更让人感动的是我的母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我,教育我,让我成为有爱心的人.她虽然只是个农村妇女,但是很开明、有爱心,受到村里人的尊敬。母亲六十岁了,但是人老心不老,我家住在小洋楼里,在村里也算是富户吧,在我家边有一间小平房,房里住着两口人,里面有个老奶奶,靠捡垃圾为生,她生有五个儿子,但是儿子都不孝顺,三个儿子出去外面打工,两个和她住在一起,在老人生病时,那俩个儿子都不管她,都是母亲帮她的,只要母亲有煮什么好吃的食物,都会拿一碗给她,每一天老奶奶都会去我家,因为老奶奶的儿子把电视霸占了,所以老奶奶才会去我家,母亲总是陪她看自己不喜欢听的吕剧。感动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它不需要你刻意去干什么,它只须要彼此之间的关心、关爱、有真意。
同事间的那些感动,总是是那么的体贴互动, 总是那么真挚。记得在在两年前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我与张老师搭班,一同融入到六班这个大家庭中,在两年的学习和工作中,张老师对学生的大爱给了我许多感动。
课堂上。张老师总是耐心的给学生讲题,即使是这个问题老师已经重复很多遍,只要有一个学生不会,只要学生问,张老师都会仔仔细细的讲,并且举出例子让学生深刻体会。有一次,班里有一个英语比较薄弱的学生问她一个句型,张老师解释了很多遍可是这个学生依然没有懂,张老师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讲,把每个词的词性都解释出来,最后,这个学生懂了。
课堂外。从初一到初三,张老师认真的给学生把每一个单元的笔记和重难点打印出来,让学生去背,以至于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到了初三,张老师就更用心了,给学生们找中招题做,做完,张老师认认真真的批改,仔仔细细的给学生讲,让学生们背新概念,积累句子,练习口语。假期的时候,张老师利用网络和学生们交流,学生们有不会的问题时,张老师会在网络上给学生们讲题,使学生们可以随时向张老师求解。
张老师为人和蔼,平易近人。
张老师与学生之间就像朋友一样,与张老师接触没有距离感。课下,张老师与各个成绩段的学生进行交流,询问他们最近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张老师喜欢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学生们,而学生们则像听一个长者讲故事,生动却意味深长。
张老师说给学生们的话有时胜似一则名言,却并非名言,使人感觉亲切,真切,张老师对待工作的热忱和对学生们的关心令我深受感动。
人性本善,不因时光而改变善意的坚持.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很不起眼,就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隐藏着诸多感动,都隐藏着这样一颗大爱的心,以致于让陌生人间的那些感动,竟也是那么的动人心扉.那天下午,我独自一人去学校上班。走到一家商店门口时,发现对面的路口有很多人,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带着好奇的心理,我马上跑过去,借助身体的优势,从人群中挤了进去,映入眼帘的的一幕景象惊的我好半天没说话。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倒在街头,嘴里吐出的白沫已经顺着嘴角滴到了下巴,还不停的重复着“酒真好喝,我还没醉,还能再喝”这句话。我见他这副样子顿时恍然大悟:“他八成是酒喝的太多了,醉得倒在街头。”这时,围观的人都在议论纷纷,有些胆小的人下得把头扭到一边,害怕的说:“这人怎么了?怎么倒在街头?嘴里还吐着白沫,真是吓人。”有的人猜测这个人为什么醉倒在街头,还有的人主张把人立刻送到医院。但是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人拨通120急救电话。就在这时,一位路过的男子看到此情景,二话不说拿起电话就拨通了120急救电话,拨完后,他立刻给那个倒在街头的那个人采取了急救措施。救护车来后就把那个人抬走了,那位男子也默默的消失在人海中。
这件事一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或许这真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与爱心。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平凡,像一粒沙,却不卑微。他们默默地帮助他人,在别人遭遇困难时伸出援手.雪中送炭般给予热情帮助,生命也因此而不同寻常。是他们,让我们发现了美,让我们认识到世界充满了爱, 让我们切切实实地受到感动.感动,是一坛陈年老酒,感动,是一幅传世名画,感动,亦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委婉。。。而只有充满大爱的心灵才会酿出感动的酒,才能浇出感动的花。让我们的心充满爱,并用爱来滋养感动。同时,将我们所得到的爱收集起来,在别人需要时,传递给他,让我们的感动在彼此之间流动。无论是对家人,对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都应该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让我们的身边充满感动的事,让我们用感动的事去融化心灵,让我们用感动的心灵去播洒爱!
(本文作者平安小学三年级一班卢俊婕的家长卢圣双)
第三篇:爱就在身边,感动就在身边
爱就在身边,感动就在身边
爱心是真情,是温暖,是无穷的力量。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一个教师只要对学生抱有强烈诚挚的爱,平等对待和尊重他们,就能相应地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爱戴。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自己辛勤的劳动产生最佳的效果。
我这里所讲述的都是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既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也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壮语的普通教师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经常路过初三(1)班的教室的人,都会看到班主任张老师在教室里忙碌的身影。有时你能看到他在与学生谈心;有时候看到张老师帮助其他任课老师在抓学生的落实;还有时候看到他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他就是这样只要自己有时间,就全身心的投入班级,做好每一项分内与分外的工作。
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学生小宁。父母离异,因为父亲平时工作很忙经常无暇管小宁,而奶奶的身体很不好,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奶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疏于管教的小宁的行为习惯比较差,常常做一些随心所欲的事情:上课上到一半突然从凳子上摔了下去、上课时发怪声音、上体育课带一把工具刀、卷尺等等,而且他还不善与周围人沟通。教过小宁同学的老师都知道,他是无论你批评他,还是表扬他,他给你的回应永远都是张着嘴巴看着你,跟他谈心真有点浪费时间。张老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他沟通交流,鼓励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还和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并且还制定在每天每节课课后评价机制,及时的将小宁在学校里的表现与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张老师的努力,小宁同学在行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将近45岁的马老师,虽然眼角已爬上了些许皱纹,但这决不影响她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更增添了一种魅力。因为她的心中充满了爱,她就像一方沃土,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耕耘着,滋润着祖国的花朵,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班级里有名学生,头脑够用,就是纪律差。上课和周围同学没话找话,周围无人呼应便自言自语,老师管多了便发呆。发呆之后,依旧是说话,干其他的。马老师找他,他一脸的诚恳的保证要改正缺点。但事隔几天,依旧故我。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怎么办?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那天放学后,他、他家长、马老师谈了很久。家长感动地说:“老师这样都是为了你呀!”学生也深有感触,说:“老师,看我的表现吧!”他现在确实变了。虽然还时有反复,但他已经知道怎样控制自己了。
王老师是一位刚上任不久的新班主任,可他的班主任工作不压于老班主任。王老师上课非常认真,他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声音抑扬顿挫,时而高亢兴奋、时而低沉悲哀、时而紧张犹豫……他对每一学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了解,是学生们的大哥哥,他和学生们一起研讨、一起做游戏……学生中有身体不太好的,王老师经常提醒“多喝点水,别忘了擦汗……” 邓老师是一位相貌平平,谦和而忙碌的人。他的忙不仅仅在教学上(他的备课严谨是出了名的),更因为学生爱找他。开学时常有人找他代垫学费,也有不少人找他帮忙搬桌子,拿铺盖卷的,学期中途更有找他倾诉、借钱、论理的、无偿补习的……难怪有人开玩笑:“我们学校还有居委会!”
普老师已离开教学一线,到图书馆工作了。她脸上时常挂着温和的笑。别人在埋怨忙碌的时候,她却在叹息:现在孩子,读书太少!你看,刚来的新书,阅读的人不多!我望过去,看见她在新书旁特意加了详细的批注,并做了醒目的导引。安老师现在收发室,沉重的家庭负担已压弯了他的腰,却阻止不了他不停奔波的脚步。他记得每份杂志和报纸的主人,一有邮件立马发送。收发室里总有他为学生准备的热水、保管的物品和药物等等。
什么是师德?张老师、马老师、王老师、邓老师、普老师、安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做了最朴实的阐释。我每天都被这些平平凡凡的故事感动着,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生活在爱的包围中,我知道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但我切实感到了学生对我的爱:我的书笔落在教室了,立马会有学生送到我家;黑板上有通知了,我很快就被学生通知了;学校发福利了,很多学生自觉帮助我领到家了;我的孩子常有人帮助扶起来,送回家……我知道后面的这些不是师德故事,但我忍不住还是要讲出来——起码,它和师德有关,和你、我、他的付出有关……
第四篇:人间有大爱 感动在身边(最终版)
【导语】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有屠呦呦、徐立平等科学家,也有吴锦泉、莫振高、买买提江?吾买尔等时代楷模,更有众多普通劳动者,如张宝艳、秦艳友、官东„„他们代表着当今社会的世道人心。“感动中国”人物身上显现了时代精神,透露着家国情怀,传达了普通大众心底的真善美。
【素材呈现一】
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吴老如今年近九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心系群众――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给受灾地区„„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于是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了1000元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每月生活费不超300元的他,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累计捐款4万多元。
【多维解读】
正是无数诸如吴锦泉的无私奉献,犹如一根根擎天巨柱撑起了这个社会道德的蓝天,让我们在灰暗的感叹中惊喜地看到一道道闪耀的人性光辉。也正是他们一次次善良美丽的义举,激发着我们向善的力量。
【适用话题】
人性的光辉、奉献、正能量„„
【素材呈现二】
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共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多维解读】
对张宝艳和秦艳友的事迹,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感动的层面上,更要认识到他们传播的爱的力量,为挽救破碎家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所传递的正能量感染了很多人,他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适用话题】
坚持、正能量、感动、希望„„
【素材呈现三】
阎肃:弦歌感人肠
《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
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2016年2月12日,阎肃与世长辞。他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对兵、对民的深情,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多维解读】
阎肃的创作一直在追赶时代,弘扬正气,他是那个真正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一个人的精神可以是无限的。阎肃逝世了,但他的生命却早已伴随着他的作品,融入这个伟大时代的滚滚洪流,与中华民族奋力前行的每一个音符一起跃动。
【适用话题】
热爱事业、基层与创作、平凡与优秀„„
【素材呈现四】
莫振高:化作光明烛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多维解读】
莫振高老师用坚挺的脊梁拥抱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用阳光一样的爱心点亮了莘莘学子的似锦前程。他虽然匆匆地走了,但他阳光般的笑容依然留在许多人的心中,他崇高的道德情操永远留在了每一位师生永久的思念之中。
【适用话题】
师恩、奉献、爱心„„
【素材呈现五】
官东:天下英雄气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
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多维解读】
潜水员官东把一个个被困者带出了水面,同时也把满当当的正能量带出了水面。他的一转身,让我们猛然发现,我们所处的这片土地并不冰冷,爱和温暖就在你我身边。
【适用话题】
英雄、担当、责任„„
【素材呈现六】
买买提江?吾买尔:盛德表一乡
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3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就这样,吾买尔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
【多维解读】
古话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党员买买提江?吾买尔用自己坚定的步伐完美地对此做了诠释。他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基层党支书,身上肩负着的是带领全村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责任,哪怕退了休,也不忘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第五篇:感动,只因有爱(师德演讲稿)
感动,只因有爱(师德演讲稿)
王瑜琳
尊敬的各位的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晚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感动,只因有爱……》
在演讲之前,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分享一个小小的魔术:(表演魔术)
刚才大家看到了这一根小小的铁链,在魔术师手中,可以让它瞬息万变。魔术师是这样,我们教师又何尝不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细心呵护、百般关爱,并且还扮演着:父母、演员、保姆、医生、警察、法官等各种角色,付出的劳动与汗水不言而喻。我们大多数教师,因为平凡,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辉事迹。但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平凡的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肯定有着许多不平凡的故事留在记忆里。
王冠林,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一个比我们校的超级明星“黄耀祖”更出名的孩子,一个让所有领导、老师及同学头疼的孩子,各位家长对他的投拆、各位老师例举的劣行,各位同学哭诉的诉讼,各位领导殷切的期盼,我知道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每天我都对他使出浑身懈术,处理他的事让我筋疲力尽。在此次家长会筹备中,我有意给他安排了一个《我是礼仪小标兵》的节目。虽然我知道他的各种行为动作实在称不上是“文明之星”,我也深知家长会上节目的重要性。一次次,看着他做着我们认为简单、而他却做得极为别扭的动作时,看着他自以为是的向别人炫耀自已的壮举时,看着他不知悔改的态度时,我真有点怀疑我此次的决定。但我仍决定试试。家长会当天,他的表现让我出乎意料,一整天的行为习惯都像真正的文明标兵靠拢。表演节目时,动作虽然仍有点别扭,但从他额头上冒出的颗颗汗珠可以看出,他真的是很认真的在完成每个动作。一曲感恩的旋律响起,孩子们都拿着自己写给爸妈的信读给家长听,教室里弥漫着感动的气息,只听见“哇”的一声,王冠林跪倒在她妈妈身边,失声痛哭起来,“妈妈,我错了,妈妈,我不该在学校不听话!”转身又抱着我说:“MISS王,谢谢你!以前我错了,我不该让你这么为难,不该总让你这么生气,不该让你为我这么操心!”几句“不该”,让我心之颤抖,泪流满面。
随之而来的第三次月考,他跟我说:“MISS王,这次我一定好好考,争取上90分。”我只当是一句他的大话,心想,只要你能及格我就高兴了。而考后第二天,当我拿着他的成绩时,我真的不敢相信,一张96.5的试卷摆在我面前,卷面干净、整洁,我真的为之震惊了!虽然我也是像以前那样一个一个的教、一个一个的认,但我没想到一次家长会的举动会让他有如此大的改变。利用午休时间,我把他叫到了一处没人的地方,给他看了这张试卷,当他看到试卷上的分数时,吧嗒吧嗒的眼泪滴落了下来,我轻轻的将他揽入怀中,他轻声的呜咽着,低声的呢喃着:“MISS王,谢谢你!”我知道,此时的份量有多重,我知道,此时的话语有多真,我知道,此时的眼泪有多甜,我知道,此时的付出有多值,我知道,此时的我有多么的欣慰.......一次感悟恩情的家长会让孩子领略到了亲情的可贵,懂得了知恩回报。一张张泪流满面的脸庞,在我眼前晃动。孩子们真情的流露,给父母老师的感恩之情,伴随着“老师,谢谢你”的旋律,听着孩子们稚嫩的的表白,那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转眼间,我在宏远外国学校工作已近二年。这期间曾有不少老师问我:“王老师呀,你为什么天天都是精神抖擞,有用不完的劲?”今天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一切都要归功我的学生们。课堂上,注视着他们那渴望求知的目光,我为之感动;听着他们那清脆流利的口语,我为之感动;望着他们那得到老师认可与称赞之后,满意开心的神情,我为之感动;课下,学生们小鸟般地围着我叽叽喳喳地诉说生活琐事,我为之感动;这些感动,化作了我前进中的总动力,这些感动,化作了我向学生们无悔播撒爱的催化剂,这些感动,无处不在,只因有——爱......各位老师,让我们铭记爱与责任,在我校切实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大力弘扬师风师德的热潮中释爱心、比责任、育新人。让爱洒满校园的每个角落,让我们的责任造就社会的更多有用之材。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