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毁灭之路影评
影评《毁灭之路》
整部影片的色调基本是黑灰色的,连杀戮也选在倾盆大雨中进行,秉承了黑帮电影的一贯风格。片中的配乐低沉阴郁、舒缓悠长,让人不禁生出一种俗世沧桑、恍若隔世的感觉。结尾的部分色调突变,白色的沙滩,窗外是滔滔的海浪,日光耀眼,照在落地窗上,折射成数道白光在镜头前晃动,人影绰约,随着几声沉闷的枪响,我知道,那是主人公又重新跌回到无尽的黑暗里了。
主要以儿童视角展现的三十年代黑帮生活及其复仇故事。诠释父子爱为主线的一部平淡中带着层次的电影。伴随着钢琴声,小提琴声的背景乐,整篇是压抑中夹杂着暖意。最体会其中父子谈话的那段,亦最后儿子回归到好心人那里。虽然在故事的最后也是高潮的时候,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角色必定要死,也就证明了本片的题目:毁灭之路。
片子里有三对父子,苏利文和他的帮派老大养父鲁尼,鲁尼和他那不争气的儿子库纳尔,苏利文和他的儿子小迈克。我想鲁尼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爱苏利文的,从影片开头一同弹奏钢琴就可以看出,追杀苏利文是一种迫不得已,得知库纳尔杀害了苏利文的妻子和小儿子,鲁尼表现除了一种愤怒和恐慌,在教堂和苏利文交谈后,鲁尼知道自己已经阻止不了苏利文了,最后说了一句:我将哀悼我的丧子之痛。这里的丧子之痛指的并不库纳尔,而是苏利文。鲁尼同样深爱着他的不争气只会给他制造麻烦的儿子库纳尔。即便库纳尔欺骗自己的父亲私吞钱财,即便他犯了一次又一次愚蠢的错误,即便他杀害了苏利文的家人,即便他把老鲁尼和亲爱的养子的关系彻底毁掉,虎毒不食子,鲁尼还是不得不作出决断除掉苏利文去保护他的儿子库纳尔。还有,我们的主角,苏利文和小迈克,一同面对家人的死亡,一同逃亡,一同面对不可预测的人生,小迈克其实和他父亲很像,苏利文清楚的看到了这点,所以他们在这之前是有看不见的隔阂的,到后来小迈克明白,这种隔阂完全是出于一种爱,一种父亲保护儿子,不让他步上他的后尘的爱。
最后,这三对父子中的三个人都死了,剩下了小迈克。小迈克和他们是不一样的,只有他的双手没有沾染鲜血。苏利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捍卫了小迈克的正确的人生选择,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父亲在下地狱前为自己亲爱的儿子开启了与他截然不同的道路,那是好的,没有杀戮的道路。
这是部好片子,很多善恶的东西被模糊掉了,留给我们的是更为真挚的一种感情,或者说,是一种本能的父爱。
有人说这部电影毫无新意,从故事本身来看的确如此,情节平淡无奇不够曲折复杂,也没有血腥的杀戮、激烈的枪战和精彩的打斗,画面处理的太过干净,以至于我不得不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黑帮片划清界线,但这些不妨碍我喜欢此片。它老套却不庸俗,感人却不滥情,更重要的是,通过独特的拍摄手法和精悍的后期制作,使整部电影充满了闪光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视听效果和体验,这就是此片最大的优点。
08数媒(1)班
申哲
08052113
第二篇:革命之路影评
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革命之路》
影片《革命之路》翻拍自理查德 耶茨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典型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这一时期在美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称之为焦虑时代(the Age of Anxiety原因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有所提及,老师也肯定对此十分了解,因此我在这里不过多赘述。只是这样的时代背景的确是推敲整部影片叙事的重要线索。由于整部影片几乎是顺叙的形式,因此,我想就按照叙事逻辑来评述几个在影片中让我影响深刻的画面,并试图从这些镜头语言中探寻影片在城市社会学的角度下所想要表达的意义。
影片的开场阶段节奏迅速,男女主人公(男主后用F指代,女主为A)很快由相识走入到夫妻生活中。A在一次社区剧场的表演后相当低落,对这场演出并不感兴趣的F只是“礼节性”地安慰妻子,本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习惯性哄几句便好的F未曾想却让A更加恼怒,双方的矛盾由此引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剧场这样的群体形式,作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聚集地,这里虽不及百老汇的硬件水准,但也拥有了体面的舞台以及相当数量的观众,可以说是中产阶级展现优质生活品质的一个地方,但这里的观众更多是人情观众,因为演员来自他们当中,属业余水准,虽然演得渣但观众反响一定热烈。而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A认为自己不属于这里,无论是观众还是搭戏的演员都不配她,但这里的不悦也只是A对于现实生活不满的一个节点。因此,可以把A看作是影片中一个坚实的抵触现实生活的角色。下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来自于F上班时的景象。在铁路站,在大街上,上班的人流量巨大,同时他们都有着让人震撼的近似装束,画面中几乎被冷色调的布料缝满,仅有的亮点是他上班时电梯里出现的唯一一位女性,此时的这位M是近一分钟的上班景象刻画中出现的第一位女性。从这一段我们可以观察到,FA住在离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郊区,F上班要历经车行,公共铁路和步行三种形式的切换,因此可以判断此时美国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明确的功能分区,看上去中心商务区与近郊住宅区有便捷的公共交通联系,但有了一定资本积累的中产阶级却住在离火车站还要有一定距离的区域,或许是因为这里有更加清幽的环境,也没有火车站周边的贫民居所,因此他们的出行十分受到限制。另外,从那仅有的女性上班族也可以窥见当时美国社会的女性就业十分困难,当然并不一定是由于就业岗位的稀缺,而是在父权制社会以及美国正处于战后黄金期的大背景下,有一定经济水平住在郊区的家庭中,女性或许更多像A一样成为了全职太太,而上班的女性可能也只有那些零星的未婚女子(从F第一次出轨后M的表现可以看出她的涉世未深)。紧接着影片便描述了A的日常与其刚搬到革命路对此印象颇好的反差,分析其原因,一组数据可以来说明,有记录表明当时美国已经有60%的家庭进入了汽车时代,但仅有25%的女性会使用汽车,影片中A从未驾驶汽车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这从无形中给A的生活又套上了一个巨大的枷锁,她的生活半径被死死限定在了这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社区中,这里的人或许不像贫民窟那样存在敢去触碰法律底线的人,看上去他们与人为善,但通过他们的邻居一家以及贯穿始终的中介太太可以看到他们的保守和虚伪的一面,比如说当中介太太有事求于A时她会装作无意来访他们家,并送来礼物却一直说些有的没的不切入正题(这与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现象有许多雷同之处),有一定社会阅历的A很快识破了并指出来了,从这一点上也能瞥见她对于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屑与无奈。另外,中介太太的一句“you just seemed special”或许是无意奉承却让A更加确信了自己不属于这里,让她的“革命”之心更加的坚定。
接下来就是对于FA同心决定“革命”去巴黎的铺垫。F在年轻时去过,对巴黎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但很可惜,他通过自己主观的描述把巴黎带入了A的精神念想中,A就一直认为那是个自由开放无束缚的象征地,完全处在眼下环境的对立面,但描述者F作为一个亲身去过的人清楚的明白巴黎到底是怎样并不重要,它只是浪漫主义革命的意象。的确,没有什么地方会比巴黎更胜任这个象征符号了,这个浪漫之爱与激进政治的圣地,是激情与灵感的不竭源泉,是梦想者的精神故乡,是“生活在别处”的寄托。所以,作者写巴黎只是为了迎合当时美国社会的想像。另外,F也提到他的父亲,一个曾经在他的公司也干过的人,由此引出他对于重走父亲道路的厌恶之情,可以称为所谓的“革命”之心,这样的心在他年少之时十分强烈,也让A记忆深刻,但随着时光变化却有所消减,即便是A的一番动情演说后似乎勾起的F对于自由追寻自己所想的欲望都并不坚定。此时我们可以从F所处的另一个环境出发来进行剖析,那就是影片中另一个中产阶级社会群体,F和他的同事们。此处的同事关系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是以业缘关系为纽带,主要带有正式群体特征但却附加了一层非正式群体特征的关系,也就是说一部分人会通过经常的面对面工作交往形成个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样的联系往往由于相近的社会地位和相似的工作任务而变得比较密切。影片中的这一群人就是另一群保守的代表,他们处在社会中层,上面虽有老板的严苛管制甚至压榨,工作也相对枯燥,但稳定收入让他们很满足于现状,因此一开始F在当中属于异类,他因为不愿重走父亲老路而具有一定的不合群因素。当他有一天将这样的不合群表达出来,说出去巴黎的计划后,得到了同事一致的看似理性却是保守的质疑,此时F为从这个群体中跳出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畅,与之前的形成强烈对比的画面刻画出在上下班人流中的F瞬间从中脱颖而出,戏剧效果十分明显。可我前面也说过,F的革命之心是不坚定的,很重要一点便是由于他从头至尾只是想和他的父亲有所不同,却没认清该如何做到,因此正当他准备用去巴黎的方式实现其愿望时,却出现了另一个选择,升职加薪。印象深刻的是,他问了老板是否认识他的父亲,老板当然不认识,我想此时F内心中应当是一种愿望实现的快感,也坚定了他选择一条看似可以在稳定中实现其人生目标的道路。
最后再提一下影片中两个刻画女性地位的桥段,首先是FA的邻居对于他们去巴黎后一段时间需要A去工作养F的震惊,甚至可以说是触及到了他们的底线,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社会对于男女分工的认识,这让我想到了有人认为男女之别并非人的自然属性,而是由社会分工所造就的区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美国社会对于女性的态度是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从而极大降低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另外一个是,他们的男邻居终于在最后和快绝望的A有了一段一夜情,看上去力不从心的激情之后,男人表达了一直以来对于A的喜爱,但A却不想搭理。在我直观感觉中男人认为有了做爱的经历便已经拥有A,所以可以想见当时美国男性的价值观中女性或许只是其实现性别证明的一种途径,操了就是我的了,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可笑。
当然影片中还有许多人物和画面都很有深意,比如在此时此地却生活在别处的“疯子”,他说的话看似不合群但却句句箴言,值得我去进一步揣摩。总的来说,影片将中产阶级保守一面以及自作孽不可活的精神展示的淋漓尽致,对于正处于中产阶级逐渐形成壮大的中国社会有着很现实的意义。或许此时,正住在近郊某高档小区高层区的一对年轻夫妇正谋划着移民美国的事宜,而当妻子睡去,男人望着一辆亮瞎狗眼的豪车开进小区的独栋别墅,他关闭了美国移民攻略的页面,悄悄的叫上几个同事去到这几个街区仅有的一家路边夜啤酒,愉快的打开了一件国宾。
第三篇:毁灭读后感
毁灭读后感
1.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千,心中有太多对圆明园的毁灭而惋惜,对英法联军的痛恨,毁灭读后感。我的心就像那大海里的海浪一样高低起伏,久久不能平静。通过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圆明园原来是这么美丽,读着读着自己似乎身临其境,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但是这么美丽的一个万园之园,竟然被英法联军给毁灭了。那些英法联军简直就是坏透了。把能抢的东西抢去,不能抢的还烧毁,毁灭罪证证据,我实在太痛恨他们了。圆明园是一个聚集了许许多多风景名胜精华的一个皇家园林,在世界历史上称的上为是万园之园。在圆明园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朝,所有最珍贵的文物全都放在里面,给人们参观。可是现在圆明园那昔日的辉煌哪去了?那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那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哪去了?那热闹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又哪去了?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那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世界文化、历史上的瑰宝与精华呀!好几代帝王的梦想和人民的心血呀!有些物品还是木匠工人们用了几个世纪辛辛苦苦的做出来的,做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被英法联军一抢而空,还把圆明园烧了,彻彻底底的被毁灭,读后感《毁灭读后感》。多少劳动人民的辛劳,才换来了这么美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等于是把劳动人民的心烧了。圆明园是供人参观的,不是供人破坏的。圆明园已经被风景名胜的精华渗透了。但是我看到了今天的圆明园实在太伤心了,这都是英法联军惹的祸。这个世界上的大瑰宝—圆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或工作,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你们看看我们中国也是强大的,我们中国也会有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属于我们的大地。
2.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等我们都学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心里既有愤怒、又有憎恨,愤怒的是当时的中国士兵竟然不反抗,都跪在地上,让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憎恨的是英法联军抢夺圆明园,对不能拿走的都给破坏了,顷刻间,璀璨的圆明园成为了一个废墟。
早在1860年前的圆明园是一颗耀眼的珍珠,镶嵌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漫步圆明园内:这里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这里有各类历史文物,如:十二生肖铜像,青铜礼器,名人书画……这里还有仿照各地名胜的景观,如:海宁的安莱园,苏州的狮子林等。流连其间,仿佛让人置身在童话般的幻想境界中。
但是当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的时候,对我国的古代文物竟然是抢夺烧毁,有的甚至的破坏,就在短短的几个钟头内,几千年的古老文化就成为了一片废墟,这是多少令人心痛的事情呀,这些都是因为当时我们中国太贫穷,只要国家富强了,才不会被人欺负。
虽然心里有愤怒和憎恨,但是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掌握过强的本领,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不要让外国列强再侵害我们的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我们心中的伤痛。
第四篇: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学校的《火烧圆明园》的记录片后,我感受颇受。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其实,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无避讳的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吧!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不能不让全世界所苟同.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看完了电影《火烧圆明园》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八国联军像疯狗抢骨头一样地抢夺圆明园中的瑰宝的片段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裏。浓烈的烟火徽种麄€北京城,熊熊的火焰吞食著圆明园。这火光照亮了中华人民的心,使他们奋起反击。这火光也照亮了我,使我感慨万分。我的眼在流泪,我的心也在流泪,看完电影火烧圆明园,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的心灵被耻辱啃齿著,被愤怒的火焰灼烧著.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那有著许多美丽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火烧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流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裏,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著当年的屈辱和痛苦。许多年前,嗜血成性的英法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盗意践踏中华国土,大肆掠夺火烧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火烧圆明园的亭台楼阁,毁坏了圆明园的奇花异草。为掩饰罪行,他们放火烧了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在惯穿整个记录片中,以一种平实的读白与清晰的画面向我展示著一个历史上伟大建筑的诞生与灭亡也在展示著中华民族强大的清帝国的诞生与灭亡。
当我看到西方以中式为时尚是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动,我以我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我以我们的祖国有著五千年文化而感到自豪。但当我看到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时我无比的气愤却也无助。要是我也可以上战场我想我一定会多杀几个敌人的。
封闭则代表著落后的到来,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了。
所以,最后圆明园的灭亡也只是迟早的事了,只不过它不是像阿房宫一样是毁在中国自己人手裏而以,你没有别人强大你就无话可说,这不也正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吗?
如今,圆明园的断柱残垣还顽强地屹立在那裏。它记录著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它记录著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告诉我们后代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一定要强盛!
第五篇:生存还是毁灭
生存还是毁灭
《哈姆雷特》
张津121324号
哈姆雷特是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哈姆雷特》全名是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又名 《王子复仇记》,作者是英国威廉·莎士比亚。该剧写于1598年至1602年夏季之间。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题(To be, or not to be)给我很深的印象。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5月3日,1564年4月26日受洗礼。),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思想家、戏剧家,诗人,是英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他不但创作了许多最催人泪下的悲剧,他的很多出喜剧也是在英国舞台上曾经上演过的所有戏剧中最引人发笑的。他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但《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且被人引用最多的一部剧本。习惯上将本剧与《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此外他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和几首长诗歌,这些诗歌不只是单纯的叙述,而能触及人类本性中最深层的部分,因此被很多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佳作。一般相信,莎士比亚的创作高峰期是在1585年到1610年这段时间内,但是确切1的日期我们已经无法知晓。莎士比亚的著作对后来的戏剧和文学有持久的影响。他扩展了戏剧人物刻画、情节叙述、语言表达和文学体裁多个方面。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欧洲,那是一个充满吸引力、权力与堕落的世界。丹麦王国城堡的露台上,几名值夜的士兵突遇老国王哈姆雷特的鬼魂,惊恐万分,他们把这个发现秘密地告诉了王子,哈姆雷特决定去看个究竟。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知道皇叔克劳狄斯篡位娶嫂而毒害亲兄的真相后,哈姆雷特近乎疯狂,他一心想着复仇的计划。天生阴郁、犹豫不决的性格使哈姆雷特失去了报仇的良机,但随时要爆发的满腔仇恨,使他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他和王后谈话的大臣波罗纽斯。而深爱着王子的波罗纽斯的女儿奥菲莉亚,在精神恍惚中不幸溺水身亡。克劳狄斯挑拨奥菲丽娅的哥哥莱尔提斯同哈姆雷特决斗,并欲用毒酒和毒剑杀死王子。哈姆雷特第一会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国王为哈姆雷特布下的毒酒喝了下去。决斗中,哈姆雷特中了对手的毒剑,但他夺过剑后又反戈一击。王后中毒死去,莱尔提斯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揭露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雷特挣扎着扑向克劳狄斯,杀死了他,自己也毒发身亡。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虽然他在剧中一出场就是一个身著黑衣、一脸肃穆的忧郁王子,但“剧前期”的哈姆雷特可是一个在人文主义思想策源地的威登堡大学学习的快乐王子,他对人类充满了理性的信念:“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可是世界倏然改观:哈姆雷特心目中理想化的君主——老哈姆雷特突然亡故,猥琐而卑鄙的叔父克劳狄斯却践登王位;父母亲的爱情理想又为改嫁的母亲所玷污;盛大的结婚笙乐使哈姆雷特看到了本民族的致命缺陷,而老臣新贵们纷纷向新王献媚邀宠更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仅仅这些生活的不幸、人世的苦难就已经使哈姆雷特深深地陷入悲凉、忧郁中,谁知还有更加残酷的谋杀阴谋,使哈姆雷特的信念受到致命一击,巨大的震惊和愤怒,使忧郁的王子从个人的痛苦中转到了更加深广的范围,使他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在严峻的现实中,他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所要担负起的责任太大太重,远不是那个暴烈如火的王子小福丁布拉斯,目标狭隘、不计后果地一会儿攻打丹麦,一会儿攻打波兰;也不是那个简单莽撞,一心复仇,纠集一群乌合之众攻打王宫,又被国王几句花言巧语所哄骗和利用,愚蠢地充当了国王的枪手的雷欧提斯。
哈姆雷特的复仇,不仅仅是遵照父命去杀死国王克劳狄斯的肉体,而是要消灭克劳狄斯所代表的黑暗社会: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到处充满着专制腐败、阴谋诡计、阿谀奉承以及“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所换来的鄙视”。“载负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一个点缀着金黄色的火球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而这一大堆污浊的瘴气,克劳狄斯是罪魁祸首,但老臣波洛涅斯、同学罗森克兰兹、吉尔德斯特恩等等,出于自己的私利,无不成为国王的帮凶。就是母亲和情人奥菲丽雅也由于软弱无知,无意中被黑暗势力所利用,并成为牺牲品。敌对势力是广大之阵,又是隐蔽很深的无物之阵。
哈姆雷特的认识更加深广,但却陷入到思考的怪圈中。在一个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相背谬的社会里,“生存还是毁灭”,这真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人生命题。这也是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时代社会的颠倒混乱,是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过渡的所造成的必然的阵痛。君主理想已然破灭,君臣礼仪不复存在,纲纪败坏,伦常崩溃,世风日下。而封建堡垒却更加顽固。新兴的第三等级势力仅仅处于萌芽阶段,还不为人文主义者所认识。
在哈姆雷特机智地以“戏中戏”的方式证明这一骇人听闻的罪恶时;本可以毫不犹豫的复仇。但在克劳狄斯慌乱地向上帝祈祷时,哈姆雷特不是趁机杀死他,而是想到要在敌人罪恶昭彰时,再举起正义的剑惩罚邪恶。这不能仅仅归结为哈姆雷特的宗教情结,更不能怪罪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这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文主义理想者的必然行动,而不再是宫廷权利的血腥争斗。最后哈姆雷特让他的好友霍拉旭好好活着把他“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就说明了这一点。
人文主义者过于推崇个人的力量,这使得王子哈姆雷特看不起一般民众,嫌弃“一个平民也敢用他的脚趾去踢痛贵人的后跟了。”尽管国王曾经担忧哈姆雷特在民众中的威望,海盗也给了他应有的尊重和帮助。但哈姆雷特不可能“堕落”到像雷欧提斯那样率领暴徒攻打王宫,在暴徒的山呼万岁中登上王位。因为,这距离他心目中的人文主义理想太遥远了。
人文主义理想信念的根本在于“人”!高贵文雅,纯洁优美,勇敢坚强,兼具热情和理智,拥有平等和尊严。但在残酷的现实中,人性是那么邪恶,那么卑鄙;那么脆弱,那么善变;那么孤独,那么„„“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但忧郁的哈姆雷特毕竟没有丧失人文主义对“人”这个“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信念,而且为这个永恒的信念献出了生命。这个信念就是我们一代代人活着而且奋斗的理由。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曲折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刻画,更是其中蕴含的哲理。这也许就是莎翁及其戏剧经久不衰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