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解说词

时间:2019-05-15 13:1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解说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解说词》。

第一篇: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解说词

第一集脚步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西藏林芝,印度洋吹来暖湿的季风,植物正在疯长。又到了白马占堆最忙碌的季节。

“这么小!”在山林里挖天麻的白马占堆说。

天麻和灵芝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一个月后,它们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又断了。”白马占堆说。

从峡谷到雪山,7000米的海拔高差让林芝成为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

弟弟高中毕业,白马得迅速挣够他读大学的费用。在此之前,他为弟弟准备了一件特殊礼物。

西藏80%的森林集中在这里。白马占堆努力搜寻几天前发现的蜂巢。现在,他得想办法到达树顶。

在当地人眼中,蜂蜜是宝贵的营养品,值得为它冒险。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是这种风俗已经延续数百年。白马选了一根藤条,使自己与大树相连。从现在起,这跟藤条关系性命。

看起来进展不错。1个小时过后,白马爬了很高。但还有更长的距离要爬。

父亲放心不下,匆匆赶来。

白马占堆已经不敢用双手砍树,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千万别害怕,眼睛往上面看,抓结实别慌。”父亲在树下朝白马喊道。

3个小时过后,白马接近树冠。现在,他准备摆脱藤条。

40米高,并且没有任何保护,这是一次危险的行走。

野蜂并不怕人,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迫使蜜蜂放弃抵抗。

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

“真是又好吃又营养,好久没吃到了。”父亲笑着说。

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而蜂蜜是白马能带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

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蜂蜜80%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

和人工提炼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在中国的厨房,无论烹饪菜肴还是制作甜点,蜂蜜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

当然,白马家最喜欢的是酥油蜂蜜。

获得蜂蜜,对藏族小伙子而言,要攀爬10层楼的高度。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要经过上万公里的艰苦跋涉。油菜刚刚开花,谭光树已经准备启程。

“走嘛”老谭对司机催促道。

老谭是职业养蜂人。20多年来,依靠这份工作,他养育了一双儿女。

每年清明,老谭都要和妻子吴俊英踏上追逐花期的旅程。一昼夜,蜂箱已在500公里外的秦岭。

花的味道决定蜂蜜的味道。地区不同,味道也完全不同。这正是蜂蜜作为美食的神奇之处。

秦岭出产中国最顶级的槐花蜜,但是老谭心里毫不轻松。毕竟,养蜂是靠天吃饭的行当。

4月中旬,天气突变。大风伴随降雨,花期提早结束。没有人知道糟糕的天气会持续多久。

“老黄历是不能翻的。你去年走去对,今年你走去不一定就对。究竟那个地方是如何,根本不知道。所以前面的路是黑的。”老谭说。

20多年前,老谭向未婚妻许诺,要带她从事一项甜蜜的事业。

“我跟老谭订婚的时候,他跟我说这个养蜂出去旅游了,又好耍又浪漫。结果我跟他结了婚,风餐露宿的,辛苦得很。”妻子说。

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远行时会携带能长期保存的食物,它们被统称为路菜。路菜不止用来果腹,更是主人习惯的家

1乡味道。

看似寂寞的路途,因为四川女人的存在,变得生趣盎然。

“慢慢地来!”“我晓得慢慢地来。”“她的急性子我的三炮火(坏脾气)。”妻子甚至会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豆花儿。这是川渝一带最简单、最开胃的美食。

“四川的耙耳朵(惧内)还是有一定的好处。女同志行嘛,不仅是半边天,可能是大半边天。”

“离了我你就不能吃饭喽,掌握不到做饭。谭光树你想吃我给你做,还没做出来你就假模假样表扬我。”

“的确是四川女人能干。”

通过加热,卤水使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

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将决定豆花的口感。简陋的帐篷里,一幕奇观开始呈现。

现在是佐料时间。提神的香菜、清凉的薄荷、酥脆的油炸花生、还有酸辣清冽的泡菜。所有的一切,足以令人忘记远行的疲惫。

“老谭你来看这豆花,跟家里是一模一样的,汤都是清清亮亮的。”

“大功告成。”

“今天的豆花很漂亮。”

“烫起吃(趁热吃)很舒服,巴适(舒服)!”

“你平时冒我的火的时候像今天吃豆花一样温柔就对了。”

“贤妻良母。”

“贤妻良母。”

“四川基本上都是女人当家。”

“老谭就是耙耳朵(惧内)。”

丰盛的一餐,标志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启。全部家当,重量超过10吨,天黑前两小时必须全部装车。因为工作,每个养蜂人每年外出长达11个月。父母的奔波给两个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安稳的生活。

“养蜂的乐趣就是这一点,自由。不受人约束嘛。我们就是享受这一点自由。”妻子说。

20多年风雨劳顿,之所以不觉得孤单,除了坚忍的丈夫、勤劳的妻子,相濡以沫的还有一路陪伴的家乡味道。养蜂人老谭和妻子携带蜜蜂一路迁徙,而另一种候鸟式的人群却轻装上路,只带着他们的双手。

秦岭北麓,麦子熟透。机械收割的普及不妨碍竞争者的存在。麦客,中国古老的职业割麦人。他们踩着麦子成熟的节奏,用双手挑战机械。

小麦,曾经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作物,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种植面积。从最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陕西这个面食王国难以撼动的基石。

然而,要一尝最为原始古朴的面香,只有等到麦收的季节。

小麦富含淀粉和蛋白质,而刚刚收获的新麦甜度最高。

“不能哄你下苦人(出力的人),不能亏你。”

“能行能行。”

“下了苦(辛苦)了把这钱拿上。”

“可见了钱了,挣了钱了。”

“下了苦了,应该的。”

陕西人习惯把面加工成3厘米宽的形状。正是这样的宽度,加上合适的火候,才能彰显新麦筋道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老婆婆比谁都清楚做面的奥妙。风箱大柴,一灶旺火最让面条出彩。

木耳、胡萝卜、嫩豆腐做成的浇头,陕西人称作臊子。浓墨重彩的油泼辣子是面条永远不变的忠实搭档。

“咱都是庄稼人,出门人,不客气。”

“好好。”

“家常便饭。”

“行行,好。”

老汉请麦客吃裤带面,招呼大伙说。

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所必需的苷糖。

如今手工割麦毫无优势,狭窄的山坡地块是最后的阵地。一天劳动10小时,每人割1亩多地,最多收入200元。“现在最高的收割机才是100块钱,你要200,哪有那个价钱?”农户问道。

“那收割机是机器,那油一加噔噔噔噔跑了,那人才一把一把割的。”麦客回答。

“关键你说这价钱已经太离谱了,市场根本没有这个价钱知道不。”农户说。

“挣上两个钱,回去给孩子买个啥,回去还还账。挣下些钱,买些东西,吃一吃,喝一喝,花一花,咱们就开心了。”麦客说。

这次出来十几天,收入还不到1000元。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眼前的食物,可能来自遥远的大海和高山。很久以前,人的生存习惯已经从狩猎改为采集,但只有一个例外。

海洋,人类最后的狩猎场。有科学家预言,50年内,海里的鱼会被全部吃光。而浙江渔民杨世橹认为,靠海吃海的日子,只能再维持10年。

3个月的休渔期过后,东海迎来开渔的第一天。这种小船被称作夫妻船,它是渔民的双脚。4小时行驶60海里,夫妻俩撒下第一网。

三门湾位于浙东沿海,鱼类资源曾经极度丰富。临近农历十五,大潮将至。妻子身体较弱,开始晕船。

但凡出海,除了打鱼,烧火做饭等杂务都由丈夫包办。这是两人20多年的默契。

白蟹油炸,水烧开放入挂面。一顿简单的晚餐后,将是6小时的繁重工作。

这是休渔后的第一网,至关重要。

“这海洋的钞票难挣,没有牛劲马力难吃海洋衣食。”妻子说。

起锚,收网,渔网已经在水下蛰伏20个小时。拉出水面,景象令人失望。

终于发现一条鲳鱼,却挣脱了渔网。

6小时过后,鱼颗粒无收,幸亏有其他海获,大海又一次展现了它的慷慨。

“我一家三口都靠这条船。没有这片海,没有我们讨海人的生活。”杨世橹说。

50公斤海获,是他们一昼夜颠簸的回报。10个小时内,这些海蟹将出现在大城市的餐厅。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常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

搜寻的时间超过半天,饶长清还是一无所获。为了一种特殊的菌子,老汉已经守候了8个多月。现在终于到了季节。脚下是青峰断裂带深处,湿气在海拔2400米的高处凝聚,催生出一种珍贵的食材。

小花菇,枯树上寄居的真菌,香菇中的王者。如今,香菇已经实现人工培植,品相极佳。但老汉清楚,那些种植香菇不是最顶级的美味。

“野生的,别看它长得颜色要差一些,外观要差一些,实际上它营养高。味道好,香!”饶长清说。

低温环境中,香菇生长极慢,但肉质肥厚。剧烈的昼夜温差导致伞盖龟裂开花。小花菇的问世,缘自于天地之间的种种机缘巧合。

鲜花菇含有90%的水分,干燥过程暗藏玄机。

炭火烤房里,是人工栽培的香菇。事实上,新鲜香菇远不及干香菇的味道。奥妙就在于,香菇在脱水过程中会自动转化出大量鸟苷酸盐,有强烈的鲜味。因此,只有干燥之后,这种菌子才真正称得上香菇。至于野生花菇的干燥,老汉更喜欢最天然的方法。

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野生花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和栽培菇相比,野生花菇品相不整齐,也很难卖出价钱。这些稀有的美味,饶长清打算留给家人。

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望潮,被赋予诗意的小章鱼,学名短蛸。潮涨时外出,潮落后躲藏。杨世橹正是捕捉望潮的高手。

“我一到家里我爸妈就很忙碌的,然后去海边抓跳跳鱼、望潮什么的,然后抓回家里,我们3个人就一起做饭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幸福的。”女儿莉莉说。

望潮表层的胶原蛋白和调料相遇,形成浓油赤酱的自来芡。望潮肉质脆韧弹牙,是东海渔民最拿得出手的看家菜。然而,女儿最喜欢的美食,仍然躲在海滩上。

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是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鱼类。不要妄想抓住它们,除非舍得用5年时间,练就一门绝技。使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捕捉10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其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十几岁,我喜欢吃跳跳鱼、望潮,那时候我爸爸还不会弄这些,然后就去学了,学了好多年。”女儿莉莉说。从发力到捕获,仅需八分之一秒。高速摄影机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整个过程。

“爸爸,你太厉害了!”女儿莉莉在一边赞叹道。

“当爸爸的很能干的。”杨世橹回应道。

几尾跳跳鱼,便能成就一锅靓汤。肉质细嫩,汁液浓郁。

用稻草反复熏烤,渗出鱼油,晾晒风干,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

独居的老人也要犒劳一下自己。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就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那种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东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只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

这口大锅,当地人称作鏊子,直径两米。加工的是山东人的标志性主食,煎饼。

不过,要领略制作煎饼的原始工艺,必须回到最接近自然的地方。

盛夏,雨水充沛,沂蒙山进入最湿润的季节。

爷爷垒好了土灶,搭上鏊子,这是烙制山东煎饼的工具。

“你好好划拉划拉,好好地弄弄,弄得滑溜点。”

“妇女享福的,男人作难的。重活累活都得男人干。”

“我腿不方便,方便的时候我用你,自己我就办了。”

“给她出一辈子力没赚到好。”

制做煎饼的主料是用白薯干碾成的粉,当然也可以用大豆、小麦、高粱、玉米等五谷杂粮来碾粉。

椿树沟,地处蒙山深处,古老的风俗被顽强地留存。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小慧一家已经忙碌了好几天。

鏊子烧热,面糊均匀摊开。杂粮面糊快速成形。蒸气弥散,空气里浸润着朴素的甜香,那是谷物特有的气息。火力至关重要。太旺容易焦糊,太小,煎饼潮湿黏牙。有60多年经验的奶奶手艺最棒,火候全靠她一手拿捏。刚出锅的煎饼又脆又香。彻底放凉,就慢慢回软变韧。

今天,从大鱼大肉到家常小菜,煎饼几乎能够包裹任何食物。丰俭由人,多寡随意。但对地道的山东人来说,最适合被卷在一张煎饼里的似乎还是大葱。

山东人最看重煎饼的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

饼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700公里,广东潮州的春卷,坠碾提拉,速度飞快。绿豆畔、葱头白、虾干鱼露,油炸后表皮焦酥,内瓤软糯。

再向西1600公里,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

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形,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

云贵高原的一条溪流里,上至年过七旬的老人,下到不满十岁的孩童,翻开溪流底部的每一块石头,不厌其烦,为的是寻求一种神奇的美味。

贵州省东南部最偏僻的村庄,苗族女孩李建英等待着一个幸福时刻。

“高兴啊!”李建英的妈妈这样说道。

这是半年来父母第一次回家。现在,流水线旁的打工妹重新变回苗族母亲。

正值稻花盛开。来不及休息,余高里准备给全家制作腌鱼。

吃腌鱼首先要做甜米。糯米淘洗干净,上灶蒸。等糯米熟透,加酒曲发酵。

鲤鱼吃饱了稻花,正是最肥最甜的时候。与其说是捕获食材,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户外的亲子游戏。

稻花鱼剖净内脏,在灶上摆放整齐,用微弱的炭火熏烤一夜。

现在需要借助空气和风的力量。风干与发酵,将共同制造出特殊的风味。

糯米布满菌丝,霉菌产生了各种酶,使淀粉水解成糖,最终得到爽口的酸甜。

甜米混合盐和辣椒一同塞进鱼腹中。

稻花鱼可以直接吃,也适合蒸或油炸。不管用哪种做法,都掩盖不住腌鱼和糯米造就的迷人酸甜。

然而,最具吸引力的食材还藏在水底。

每年8月,桥港村不分老幼,全体出动。大家都在寻找同一样东西。

爬岩鱼,制作雷山鱼酱最关键的原料,出人意料的美味。

鱼酱一年只能做一次,必须用最新鲜的辣椒,二金条最好。生姜新鲜肥嫩,主要用来去腥。

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西南地区特有的作料,带有浓郁而神秘的香气。大量的食盐,保鲜提味。

食材混合搅拌,装进坛子密封,美味慢慢酝酿。

余高里夫妇在广东一家制衣厂工作,此次回乡是因为自家的8亩玉米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加上房屋修缮等杂事,夫妻二人可以与家人团聚半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也是制作鱼酱的周期。乳酸菌和酵母菌促进香气的生成,挥发性有机酸滋生出鱼酱独特的酸味。苗家最骄傲的调味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一勺鱼酱,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

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

“爸爸妈妈他们回来我很开心,但是我知道他们又要走,我没有办法让他们留下来。”李建英说完,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

中国农村,6100万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陪伴,这个数字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李建英和哥哥给父母准备了一小坛鱼酱。

清晨5点,分别的时刻到了。

“你在家不要想我们,要多吃饭,记住啊,再见。”临行前,余高里这样对女儿叮嘱道。

一坛家乡味,将被带往1000公里外的广东中山。也许有一天,它会以新的形式在他乡重现。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离开40年后,华侨程世坤回到家乡。隆重的祭拜,完成了他对家族的回归。在这里,宴请乡邻被称作摆桌。任何重大事项只有通过摆桌才能顺理成章地宣告确立。

一顿归乡宴,穷尽乡间名厨的全部手艺。中断几十年的相识和旧情重新接通,瞬间让一切回到从前。

过去几十年,程世坤在美国农场做工。这次老人决定回乡定居,召唤他的不仅仅是亲情,更有熟悉的味道。在泉州,5在福建、台湾,甚至东南亚的华人中,这种味道被称作古早味。

“小的时候经常吃到,去美国以后我没有吃到过。”程世坤说。

少年熬成白发,故乡变了模样,但各种老味道历久弥新。

大厦村海边的沙土地有一种著名的特产。它们貌不惊人,但几乎全部出口海外。沙土萝卜,含水量接近90%,入口润嫩幼滑,毫无纤维感。

猪肉八分肥两分瘦,带皮最好。切寸段,与香菇、海蛎、虾干同煮。肉的丰腴、萝卜的清甜、米粒的饱满,这就是最让泉州人欲罢不能的萝卜饭,一种简朴而丰饶的主食。

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

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

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

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第二篇:舌尖上的中国2脚步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1脚步解说词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西藏林芝,印度洋吹来暖湿的季风,植物正在疯长,又到了白马占堆最忙碌的季节。天麻和灵芝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一个月后,他们将消失的无影无踪。从峡谷到雪山,7000米的海拔高差,让林芝成为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弟弟高中毕业,白马得迅速挣够他读大学的费用,在此之前,他为弟弟准备了一件特殊礼物。西藏百分之八十的森林集中在这里,白马占堆仔细搜索几天前发现的蜂巢。现在,他得想办法到达树顶,在当地人眼中,蜂蜜是宝贵的营养品,值得为他冒险。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是这种风俗已经延续数百年。白马选了一根藤条使自己与大树相连,从现在起,这根藤条关系性命。看起来进展不错,一个小时过后,白马爬了很高,但还有更长的距离要爬。父亲放心不下,匆匆赶来。白马占堆已经不敢用双手砍树,速度明显慢了下来。3个小时过后,白马接近树冠,现在他准备摆脱藤条。40米高,并且没有任何保护,这是一次危险的行走。野蜂并不怕人,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迫使蜜蜂放弃抵抗,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而蜂蜜是白马能带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蜂蜜百分之八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惟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和人工提炼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在中国的厨房,无论烹饪菜肴还是制作甜点,蜂蜜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当然,白马家最喜欢的是酥油蜂蜜。

获得蜂蜜,对藏族小伙子而言要攀爬十层楼的高度,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要经过上万公里的艰苦跋涉。

油菜刚刚开花,谭光树已经准备启程。老谭是职业养蜂人,二十多年来,依靠这份工作,他养育了一双儿女。每年清明,老谭都要和妻子吴俊英踏上追逐花期的旅程。一昼夜,蜂箱已在500公里外的秦岭,花的味道决定蜂蜜的味道,地区不同,味道也完全不同,这正是蜂蜜作为美食的神奇之处。秦岭出产中国最顶级的槐花蜜,但是老谭心里毫不轻松,毕竟养峰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四月中旬天气突变,大风伴随降雨,花期提早结束。没有人知道,糟糕的天气会持续多久。二十多年前,老谭向未婚妻许诺,要带她从事一份甜蜜的事业。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远行时,会携带能长期保存的食物,它们被通称为路菜。路菜不止用来果腹,更是主人习惯的家乡味道,看似寂寞的路途,因为四川女人的存在,变得生趣盎然。妻子甚至会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豆花儿,这是川渝一带最简单最开胃的美食。通过加热卤水使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将决定豆花的口感。简陋的帐篷里,一幕奇观开始呈现。现在是佐料时间,提神的香菜、清凉的薄荷、酥脆的油炸花生,还有酸辣清冽的泡菜,所有的一切足以令人忘记远行的疲惫。丰盛的一餐,标志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启。全部家当,重量超过十吨,天黑前两个小时必须全部装车,因为工作,每个养蜂人每年外出长达十一个月。父母的奔波给两个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安稳的生活。二十多年,风雨劳顿,之所以不觉得孤单,除了坚忍的丈夫,勤劳的妻子,相濡以沫的还有一路陪伴的家乡味道。

养蜂人老谭和妻子携带蜜蜂一路迁徙,而另一种候鸟式的人群却轻装上路,只带着他们的双手。

秦岭北麓,麦子熟透,机械收割的普及,不妨碍竞争者的存在。麦客,中国古老的职业割麦人,他们踩着麦子成熟的节奏,用双手挑战机械。小麦,曾经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作物,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种植面积。从最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陕西这个面食王国难以撼动的基石。然而,要一尝最为原始古朴的面香,只有等到麦收的季节。小麦富含淀粉和蛋白质,而刚刚收获的新麦甜度最高。陕西人习惯把面加工成3厘米宽的形状,正是这样的宽度,加上合适的火候,才能彰显新麦劲道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老婆婆比谁都清楚做面的奥妙,风箱大柴,一灶旺火最让面条出彩。木耳、胡萝卜、嫩豆腐,做成的浇头,陕西人称作臊子。浓墨重彩的油泼辣子,是面条永远不变的忠实搭档。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所必须的苷糖。如今手工割麦毫无优势,狭窄的山坡地块是最后的阵地,一天劳动十小时,每人割1亩多地,最多收入200元。这次出来十几天,收入还不到1000元,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眼前的食物,可能来自遥远的大海和高山。很久以前,人的生存习惯已经从狩猎改为采集,但只有一个例外,海洋,人类最后的狩猎场。有科学家预言,50年内海里的鱼会被全部吃光而浙江渔民杨世橹认为,靠海吃海的日子,只能再维持10年。3个月德休渔期过后,东海迎来了开渔的第一天。这种小船被称作夫妻船,它是渔民的双脚,4小时行驶60海里,夫妻俩撒下第一网。三门湾位于浙东沿海,鱼类资源曾经极度丰富。临近农历十五,大潮将至,妻子身体较弱,开始晕船。但凡出海,除了打鱼,烧火做饭等杂务都由丈夫包办,这是两人20多年的默契。白蟹油炸,水烧开放入挂面,一顿简单的晚餐后,将是6小时的繁重工作。这是休渔后的第一网,至关重要。起锚,收网,渔网已经在水下蛰伏20个小时,拉出水面,景象令人失望,终于发现了一条鲳鱼,却挣脱了渔网。6小时过后,鱼颗粒无收,幸亏有其它海货。大海又一次展现了它的慷慨。50公斤海货,是他们一昼夜颠簸的回报。10个小时内,这些海蟹将出现在大城市的餐厅。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常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搜寻的时间超过半天,饶长清还是一无所获,为了一种特殊的菌子,老汉已经守候了8个多月,现在终于到了季节。脚下是青峰断裂带深处,湿气在海拔2400米的高处凝聚,催生出一种珍贵的食材,小花菇,枯树上寄居的真菌,香菇中的王者。如今,香菇已经实现人工培植,品相极佳。但老汉清楚,那些种植香菇,不是最顶级的美味。低温环境中,香菇生长极慢,但肉质肥厚,剧烈的昼夜温差,导致伞盖龟裂开花。小花菇的问世,源自于天地之间的种种机缘巧合。鲜花菇含有90%的水分,干燥过程暗藏玄机。炭火烤房里,是人工栽培的香菇。事实上,新鲜香菇远不及干香菇的味道,奥妙就在于香菇在脱水过程中,会自动转化出大量鸟苷酸盐,有强烈的鲜味。因此,只有干燥之后,这种菌子才真正称得上香菇。至于野生花鼓的干燥,老汉更喜欢最天然的方法。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野生花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和栽培菇相比,野生花菇品相不整齐,也很难卖出价钱,这些稀有的美味,饶长清打算留给家人。

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望潮,被赋予诗意的小章鱼,学名短蛸。潮涨时外出,潮落后躲藏。杨世橹正是捕捉望潮的高手。

望潮表层的胶原蛋白和调料相遇,形成浓油赤酱的自来芡,望潮肉质脆韧弹牙,是东海渔民最拿得出手的看家菜。然而女儿最喜欢的美食,仍然躲在海滩上。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是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鱼类。不要妄想抓住它们,除非舍得用五年时间练就一门绝技。使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捕捉10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其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从发力到捕获,仅需八分之一秒,高速摄影机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整个过程。几尾跳跳鱼便能成就一锅靓汤,肉质细嫩,汁液浓郁,用稻草反复熏烤,渗出鱼油,晾晒风干,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它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独居的老人也要犒劳一下自己,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就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那种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东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只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演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这口大锅当地人称作鏊子,直径两米,加工的是山东人的标志性主食煎饼。不过,要领略制作煎饼的原始工艺,必须回到最接近自然的地方。盛夏,雨水充沛,沂蒙山进入最湿润的季节。爷爷垒好了土灶,搭上鏊子,这是烙制山东煎饼的工具。制作煎饼的主料,是用白薯干碾成的粉,当然也可以用大豆、小麦、高粱、玉米等五谷杂粮来碾粉。椿树沟,地处蒙山深处,古老的风俗被顽强地留存。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小慧一家已经忙碌了好几天。鏊子烧热,面糊均匀摊开,杂粮面糊快速成型,蒸汽弥散,空气中浸润着朴素的甜香,那是谷物特有的气息,火力至关重要,太旺容易焦糊,太小煎饼潮湿黏牙。有60多年经验的奶奶,手艺最棒,火候全靠她一手拿捏。刚出锅的煎饼又脆又香,彻底放凉,就慢慢会软变韧。今天,从大鱼大肉到家常小菜,煎饼几乎能够包裹任食物,丰俭由人,多寡随意。但对地道的山东人来说,最适合被卷在一张煎饼里的似乎还是大葱。山东人最看重煎饼的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饼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700公里,广东潮州的春卷,坠碾提拉速度飞快,绿豆畔,葱头白,虾干鱼露,油炸后表皮焦酥,内瓤软糯。再向西1600公里,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行,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

云贵高原的一条溪流里,上至年过七旬的老人,下到不满十岁的孩童,翻开溪流底部的每一块石头,不厌其烦为的是寻求一种神奇的美味。贵州省东南部最偏僻的村庄,苗族女孩李建英等待着一个幸福的时刻,这是半年来父母第一次回家。现在,流水线旁的打工妹重新变回苗族母亲。正值稻花盛开,来不及休息,余高里准备给全家制作腌鱼,吃腌鱼首先要做甜米,糯米淘洗干净,上灶蒸,等糯米熟透,加酒曲发酵。鲤鱼吃饱了稻花,正是最肥最甜的时候,与其说是捕获食材,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户外的亲子游戏。稻花鱼剖尽内脏,在灶上摆放整齐,用微弱的炭火熏烤一夜,现在需要借助空气和风的力量风干与发酵,将共同制造出特殊的风味。糯米布满菌丝,霉菌产生了各种酶使淀粉水解成糖,最终得到爽口的酸甜。甜米混合盐和辣椒一同塞进鱼腹中,稻花鱼可以直接吃,也适合蒸或油炸,不管用哪种做法都掩盖不住腌鱼和糯米造就的迷人酸甜。然而最具吸引力的食材还藏在水底。每年八月,桥港村不分老幼,全体出动,大家都在寻找同一种东西,爬岩鱼,制作雷山鱼酱最关键的原料,出人意料的美味。鱼酱一年只能做一次,必须用最新鲜的辣椒,二金条最好,生姜新鲜肥嫩,主要用来去腥。木

姜子又名山胡椒,西南地区特有的作料,带有浓郁而神秘的香气,大量的食盐保鲜提味,食材混合搅拌,装进坛子密封,美味慢慢酝酿。余高里夫妇在广东一家制衣厂工作,此次回乡是因为自家的8亩玉米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加上房屋修缮等杂事,夫妻二人可以与家人团聚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也是制作鱼酱的周期,乳酸菌和酵母菌促进香气的生成,挥发性有机酸,滋生出鱼酱独特的酸味,苗家最骄傲的调味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勺鱼酱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中国农村,6100万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陪伴,这个数字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李建英和哥哥给父母准备了一小坛鱼酱,清晨五点,分别的时刻到了。一坛家乡味将被带往1000公里外的广东中山,也许有一天,它会以新的形势在他乡重现。

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停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离开40年后,华侨程世坤回到家乡隆重的祭拜,完成了他对家族的回归。在这里宴请乡邻被称作摆桌,任何重大事项只有通过摆桌才能顺理成章地宣告确立。一顿归乡宴,穷尽乡间名厨的全部手艺,中断几十年的相识和旧情重新接通瞬间让一切回到从前。过去几十年,程世坤在美国农场做工,这次老人决定回乡定居,召唤他的不仅仅是亲情,更有熟悉的味道。在泉州,在福建、台湾、甚至东南亚的华人中,这种味道被称作古早味。少年熬成白发,故乡变了模样,但各种老味道历久弥新。大夏村海边的沙土地,有一种著名的特产,它们貌不惊人但几乎全部出口海外,沙土萝卜,含水量接近90%,入口润嫩幼滑,毫无纤维感。猪肉八分肥两分瘦,带皮最好,切寸断,与香菇、海蛎、虾干同煮。肉的丰腴,萝卜的清甜,米粒的饱满,这就是最让泉州人欲罢不能的萝卜饭,一种简朴而丰饶的主食。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麽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备注:

加黑部分是个人认为比较好的片段,有不当之处请见谅。另外,文中标点、文字有误之处也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字幕摘录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第1集脚步

字幕摘录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20多年,风雨劳顿,之所以不觉得孤单,除了坚忍的丈夫,勤劳的妻子,相濡以沫的,还有一路陪伴的家乡味道。

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一坛家乡味,将被带往1000公里外的广东中山。也许有一天,它会以新的形式,在他乡重现。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一顿归乡宴,穷尽乡间名厨的全部手艺。中断几十年的相识和旧情,重新接通,瞬间让一切回到从前。少年熬成白发,故乡变了模样,但各种老味道历久弥新。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第四篇: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解说词

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穿越四季,我们即将看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云南香格里拉,被雪山环抱的原始森林,雨季里空气阴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混交林中,想尽可能地跟上单珍卓玛的脚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卓玛和妈妈正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卓玛在松针下找到的是松茸----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这种菌子只能在没有污染的高海拔山地中才能存活。这只松茸的伞盖已经打开,品质不好。松茸属于野生菌中的贵族,在大城市的餐厅里,一份碳烤松茸价格能达到1600元。松茸的香味浓烈袭人,稍经炙烤就会被热力逼出一种矿物质的酽【yàn】香,这令远离自然的人,将此物视若珍宝。

吉迪村是香格里拉松茸产地的中心。凌晨3点,这里已经变成一个空村,所有有能力上山的人,都已经出门去寻找那种神奇的菌子。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2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即使对于熟悉森林的村民,捡拾松茸也是一项凭运气的劳动,品质高的松茸都隐藏在土层之下。妈妈找寻着两天前亲手掩藏过的菌坑,沙壤土层中果然又长出了新的松茸,可惜今年雨水不足,松茸太小。

酥油煎松茸,在松茸产地更常见。用黑陶土锅溶化酥油,放上切好的松茸生片,油温使松茸表面的水分迅速消失,香气毕现。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以前藏族人都不爱吃松茸,嫌它的味儿怪。原来的松茸也就几毛钱一斤,可是这几年,松茸身价飞升。一个夏天上万元的收入,使牧民在雨季里变得异常辛苦。松茸收购恪守严格的等级制度,48个不同的级别,从第一手的产地就要严格区分。松茸保鲜的极限是三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在产地的收购价是80元,6个小时之后,它就会以700元的价格出现在东京的超级市场中。

卓玛挤在人群中,上午捡来的松茸品质一般,她心里很着急。刚刚过去的一天,卓玛和妈妈走了11个小时的山路,但是换回的钱很少。错过雨季的这一个月,松茸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全家人期待明天的好运气。

云南只有两个季节----旱季和雨季。从每年的11月开始,干燥而温暖的风浩浩荡荡地吹上半年,等到5月底,雨水才抵达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大雨让原始森林里的各种野生菌都迅速疯长出来,但是杂菌不能引起卓玛和妈妈的兴趣。大雨是自然给的礼物。在相同付出的时候,好的运气带给卓玛更多的收获。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松茸的味道虽然独特,但是流行在餐桌上不过30年。在中国的传统食谱中,还有另外一种来自山林的极品美味。取最新鲜的冬笋切寸段,下重油,加各种调味料,即成为江浙一带最常见的家常菜。

在中国,有很多人依靠竹林生活,他们也是了解竹笋的高手。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

在这一片了无生机的土层之下,正有冬笋萌发。冬笋时令性极强又难以保存,一棵冬笋去掉笋衣之后,可食用的部分所剩无几。中国厨师爱它,也是因为笋的质地单纯,极易吸收搭配食物的滋味,尤其是与肥腻的肉类脂肪可以形成美妙的平衡。

浙江的老包找笋,先找到4年生的竹子,顺着竹鞭挖,找到笋之后轻刨轻取,不伤根。笋取出来,要盖好土,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东部的浙江一路向西南1500公里,就走进柳州盛夏的竹林。阿亮是广西人,他的竹林里生长的是大头甜笋。通常而言竹笋破土而出见风则硬,如果不及时采挖就会苦涩变老。阿亮家的笋属于夏天生的鞭笋,口感远不如冬笋鲜嫩,但这种笋正是用来制作柳州酸笋的原料。

黄豆酸笋小黄鱼,地道的广西风味菜,将长不大的小黄鱼事先炸透,与黄豆、酸笋同炒,这是一道非常开胃的下饭菜。

在柳州当地有一种叫螺蛳粉的小吃中,酸笋是最重要的辅料。

阿亮家的大头甜笋砍下来已经快两个小时了,这时候笋达到呼吸作用的高峰,4个小时后,这两筐大头甜笋都会软化腐烂。阿亮全家手下的速度都加快了。

阿亮每天睡觉前要查看自家的酸笋坛子,他透过光看一下酸笋的成色。儿子告诉他明天有人要来买酸笋,但是这些笋至少还要3天才能出缸。他打算推掉客人的订单。

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咸猪肉、冬笋各放一半,在柴锅中煸炒,加高汤慢炖,咸肉的腌味和冬笋的鲜味相互交融。在这道被称作腌笃鲜的江浙菜中,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的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再过一个节气,春笋即将取代冬笋,继续成就精彩的腌笃鲜。

其实,除了新鲜食材,有时成就美食的调味料也同样来自于自然。在云南大理北部的诺邓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山里人特殊的美味。

诺邓盐做的血肠,腊制过程不长,一周后就可以享用。

云南人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正在小溪边搭建一个土灶,这个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水是卤水,熬盐的原料。

这口盐井已经在诺邓村里存在了上千年。生产食盐,为的是制作诺邓当地独特的美味。经验让老黄马上认出一条成熟的诺邓火腿,火腿3年前上好了盐,已经在这里彻底风干了。3年的时间,火腿上的脂肪已经氧化成了特殊的美味。

火腿要用刀解开,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吃法,贴近中间骨头的肉是最好的。3年以上的诺邓火腿可以生吃。

莴笋炒火腿,选肥瘦均匀的火腿和新鲜的莴笋同炒,放入大蒜调味,荤素搭配,是诺邓当地的家常菜。

中午气温升高,盐井边上的土层里析出的盐分增多,吸引着附近的牲口。树江的盐已经熬了4个多小时,结晶渐渐形成。诺邓井盐中含钾,利于健康,而且口味清淡,是制作火腿最好的选择。

过了模子的盐,重量被固定下来。这样精准的计量方式说明,盐曾经是诺邓最重要的商品。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树江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高原上的猪不是一般的大路货。顶级的诺邓火腿可以长出完美的油花。

制作火腿炒饭,热热的米饭混上肉丁,用手趁热团在一起,使得米香肉香混合起来,趁热吃味道最好。

每年冬至到大寒,是老黄父子制作火腿的最佳时间。诺邓在海拔1800米左右,位置恰好在河谷中江水转弯的地方,这种温润的气候,最适合火腿的深度发酵。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进行。山区的气候总是变化无常,等到天晴气温低,就是最佳的时机。树江已经做了十年的火腿,但是手艺远不如父亲。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自制的诺盐均匀地覆盖在火腿上,反复揉压。

手工制盐的过程繁复,这让老黄对每一粒盐都珍惜有加。今天的人已经很难体会食盐的珍贵。交通和技术的进步,已经使盐成为成本极低的商品,但我们仍然认为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特殊礼物。

海拔1800米的河谷渐渐温润起来。从现在起,上千条诺邓火腿开始长霉,这种霉菌,即将伴随着火腿的深度发酵,藏匿在深山里的美味正在慢慢生成。

10月,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进入秋季,湖北省内邻近长江的湖泊水位开始逐渐下降,这个自然的规律,使得人们有机会接近湖底的世界。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湖水下降的时候,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开始迎接一项艰苦的工作。对兄弟两人来说,新的机遇和挑战就在眼前。圣武和茂荣要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深深的淤泥中,要想挖到并不是容易的事。茂荣挖到的植物根茎就是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

挖藕要有耐心和技巧,才能取出完整的一段藕,摸清楚整根藕的走势与长度,然后再逐段地清除淤泥。藕断了就破了卖相,灌进了淤泥就更卖不出价格。所以每一个挖藕人,都要小心地把藕完整地挖出来。

藕是一种含淀粉丰富的蔬菜。湖北产藕,湖北人更会吃藕。制作藕夹,藕去皮,切成薄的连刀片,用筷子夹肉馅儿塞入藕内,使肉馅儿能够均匀分布,藕夹入面浆,挂上面糊,油温炸至金黄。

藕是一种饱含了人工劳动的自然食材,因此,附加在藕上的价值要比其他蔬菜都高。要想得到藕,惟一的方式就是用人力来挖。无论多么大的藕田,也没有任何机械化的采藕工具。

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无为赶到有藕的地方。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项艰苦的工作,因为他们懂得,环境越是恶劣,回报越是丰厚。去年春节前,莲藕的价格不错,这吸引了大批的职业挖藕人来到嘉鱼。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在湖北,藕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煮汤,这是武汉及鄂中一带的家常菜----莲藕炖排骨。在湖北,几乎所有人家在每月都要煨一两次排骨藕汤。选肉厚的猪胸骨切块儿放入砂锅,烧开后小火煨一小时,将新鲜的藕刮皮、洗净、切块儿入汤,先猛火,滚开后,小火煨半小时即成。

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

几个月后,数千公里之外的吉林查干湖,另一批职业捕捞者等到了工作季节的开始。干燥的空气,极度的低温,使前郭尔罗斯大草原上的淡水湖早早封冻,但一场精彩的收获,正酝酿在冰湖之下。

北京的餐厅,后厨正在开始制作每天最叫座儿的招牌菜----鱼头泡饼。精彩的大鱼头,来自几百公里之外的东北。取一大锅,不用油煎,只用事先做好的高汤煮炖,鱼头在锅里大概炖25分钟,烙饼要刚刚烙好的为最佳,最后大火收汁儿。

吃鱼头是中国人的专利。好的鱼头,要比鲜鱼的价格高出很多。

凌晨4点,查干湖的渔民趁夜色出发,棉袜子、毡嘎达(鞋子)、狗皮帽子。夜晚赶路,向选定的下网地点出发,要知道现在脚下已经不是陆地,而是冰面。赶车的人最害怕遇上没有封冻的裂缝,人和马一旦踏上,落水甚至丢掉性命都是有可能的。

往哪里走,谁也不敢乱说话。一场依靠经验的赌博,要持续数个小时。今天阳光明媚,冰下的含氧量提高,鱼群的密度会很大,长达两千米的渔网很快沉入水底。冰下的温度是零下4度,这样的低温中,鱼群会聚集不动。但是定位不准,坏运气也会像传染病,蔓延好几天。

渔工们各自干着活,没有人讲话,焦虑和紧张弥漫在冰面上,厚重的衣服使简单的动作变得异常迟缓。

渔把头很在意今天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因为这关系到他在众人中的威信和面子。石宝柱,今年77岁,经验丰富,是当地很有名望的渔把头。

冬捕者正在将绞盘固定在冰面上,再把大绦缠在绞盘上,通过牲口的拉力,拉动冰下长达两公里的捕鱼大网。惊人的一幕开始了,渔网在透明的冰面下缓缓地移动,能够看到冰下走网,意味着光照正好,冰层的厚度恰到好处,但是这能够预示着鱼群就在附近吗?

快过年了,按***俗当地要有一次祭湖祭鱼的活动。游客的需求和商业的参与,让眼前的仪式变得更加隆重。石把头作为主要演员,也要上台表演。眼前的场面和老人记忆里的祭祀有很大差别,但他还是虔诚地祈求湖里的神仙恩赐来年的丰收。

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水底的世界被整个地打捞了起来,被上天厚爱的人群又一次获得了馈赠。

令人感慨的一幕发生了。大鱼们肥美的身躯,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注意到一个细节,拉上来的网中竟然没有一条小鱼,每条鱼的重量几乎都在两公斤以上。只有老把头知道,这正是查干湖渔民心口相传的严格规定。

冬捕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5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了。郭尔罗斯蒙古族有一句话叫做“猎杀不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刚出水的大鱼正在石把头家里准备迎接除夕。依照老传统,年夜饭还是一桌全鱼宴。隆重的晚宴中,鱼是绝对的主角。

女婿做得一手好菜,是家里的大厨,完成全鱼宴上的14道菜,穷尽了他的全部手艺。重头戏是垮炖杂鱼,一定要用上东北的大酱调味。先炖透胖头鱼,再依次放进几种杂鱼,混搭的感觉,像极了东北人的率性和直截。

家里的孩子陪着老人一起喝酒,辛苦的一年过去了。鱼鲜混杂的味道,弥漫在查干湖渔村的夜晚。

湖水的馈赠固然养育了依水而居的人们,然而海洋更是许多中国人赖以生存的水世界。广西京族三岛上的渔民,曾经用高跷捕鱼的方式得到浅海的鱼虾。鱼群通常在西南季风来临的清晨和傍晚活动。这个高度借助一副高跷,再撑开渔网作为支点,可以有效地将近海的鱼虾一网打尽。

站在海岸线上,总会有资源将尽的感慨。以前很发达的高跷捕鱼,现在逐渐成为民俗旅游项目。在京族的万浘渔村,这是最后5个会高跷捕鱼的人。

对于海边的人来说,更深的诱惑还在深海之中。中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但是捕鱼的地方离开海岸越远,危险的系数就越高。

走进妈祖庙祈福,意味着新的航行马上开始。海南人林红旗是远洋捕捞队的船长。冬天里,林船长的渔船已经准备好柴油、食物和淡水,即将从三亚的海港启航。船上的20个人大部分都是青壮年。不断减少的鱼群让船长林红旗承担着一无所获的风险,但是,船长知道,自然的馈赠时常不遂人愿,机会还要靠自己去把握。

傍晚,船长捉到一条狼鱼。简单切块后,可以看到狼鱼翠绿色的骨头,只有用清水一煮,味道就很鲜美,配上方便面,成就了一顿可口的晚餐。但是,船长的晚餐吃得并不平静。灯光引来了鱼群。打捞了整整两个小时,拉起来的渔网空空的,只有一些水母。没有收获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压力都在船长身上,半个月之后再没有收获,林红旗必须对船员有个交待。

出海的时候,船员会带上一些马鲛鱼作为食物。马鲛鱼用盐腌好,可以储备很久。腌制剩下的鱼头和鱼尾加上酸菜,可以做成美味的酸菜鱼汤。

南海是中国最大最深的海洋,这里有22个岛屿和7个沙洲。岛上的红螺直接用海水煮熟,味道鲜美无比。渔民们到西沙捕鱼,遇上恶劣的天气就要靠岸休整。远洋捕捞的成本很高。今年的捕捞季节,林红旗已经出过两次海,亏损了好几万。这次的航程已经过去了好几天,还是一无所获,他的压力越来越大。

希望都寄托在林红旗身上,他是船长,鱼群的位置全凭他的判断。

从一无所获到一日千里,靠大海谋生的人们又一次获得馈赠。但是,一年中能出海的机会只有半年,大家必须抓紧时间。

渔民们独特的庆祝方式就是做一顿丰盛的海鱼午宴。香煎马鲛鱼不用添加任何多余的调料,完全原汁原味。池子鱼要跟蒜一起红烧。炮弹鱼肉质细腻最适合做汤,加上酸笋一起煮。船上做菜保留了海鲜最原始的鲜味。

林红旗载着一船鱼回到了陆地,但他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停留。人们未来将如何适应海洋环境,只能静观其变。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傍晚,圣武撑着船回到岸边,他要把今天采到的莲藕用苫布盖起来。

新年的第一天,石把头独自上冰。春天50万斤鱼苗将会重新投放到湖里。老人仍然期待冰湖里的馈赠。

当我们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而大自然则以她的慷慨和守信,作为对人类的回报和奖赏。

第五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脚步心传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脚步》解说词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西藏林芝,印度洋吹来暖湿的季风,植物正在疯长,又到了白马占堆最忙碌的季节。天麻和灵芝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一个月后,他们将消失的无影无踪。从峡谷到雪山,7000米的海拔高差,让林芝成为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弟弟高中毕业,白马得迅速挣够他读大学的费用,在此之前,他为弟弟准备了一件特殊礼物。西藏百分之八十的森林集中在这里,白马占堆仔细搜索几天前发现的蜂巢。现在,他得想办法到达树顶,在当地人眼中,蜂蜜是宝贵的营养品,值得为他冒险。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是这种风俗已经延续数百年。白马选了一根藤条使自己与大树相连,从现在起,这根藤条关系性命。看起来进展不错,一个小时过后,白马爬了很高,但还有更长的距离要爬。父亲放心不下,匆匆赶来。白马占堆已经不敢用双手砍树,速度明显慢了下来。3个小时过后,白马接近树冠,现在他准备摆脱藤条。40米高,并且没有任何保护,这是一次危险的行走。野蜂并不怕人,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迫使蜜蜂放弃抵抗,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而蜂蜜是白马能带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蜂蜜百分之八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惟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和人工提炼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在中国的厨房,无论烹饪菜肴还是制作甜点,蜂蜜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当然,白马家最喜欢的是酥油蜂蜜。

获得蜂蜜,对藏族小伙子而言要攀爬十层楼的高度,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要经过上万公里的艰苦跋涉。

油菜刚刚开花,谭光树已经准备启程。老谭是职业养蜂人,二十多年来,依靠这份工作,他养育了一双儿女。每年清明,老谭都要和妻子吴俊英踏上追逐花期的旅程。一昼夜,蜂箱已在500公里外的秦岭,花的味道决定蜂蜜的味道,地区不同,味道也完全不同,这正是蜂蜜作为美食的神奇之处。秦岭出产中国最顶级的槐花蜜,但是老谭心里毫不轻松,毕竟养峰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四月中旬天气突变,大风伴随降雨,花期提早结束。没有人知道,糟糕的天气会持续多久。二十多年前,老谭向未婚妻许诺,要带她从事一份甜蜜的事业。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远行时,会携带能长期保存的食物,它们被通称为路菜。路菜不止用来果腹,更是主人习惯的家乡味道,看似寂寞的路途,因为四川女人的存在,变得生趣盎然。妻子甚至会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豆花儿,这是川渝一带最简单最开胃的美食。通过加热卤水使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将决定豆花的口感。简陋的帐篷里,一幕奇观开始呈现。现在是佐料时间,提神的香菜、清凉的薄荷、酥脆的油炸花生,还有酸辣清冽的泡菜,所有的一切足以令人忘记远行的疲惫。丰盛的一餐,标志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启。全部家当,重量超过十吨,天黑前两个小时必须全部装车,因为工作,每个养蜂人每年外出长达十一个月。父母的奔波给两个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安稳的生活。二十多年,风雨劳顿,之所以不觉得孤单,除了坚忍的丈夫,勤劳的妻子,相濡以沫的还有一路陪伴的家乡味道。

养蜂人老谭和妻子携带蜜蜂一路迁徙,而另一种候鸟式的人群却轻装上路,五一长假除了旅游 还能做什么?辅导补习美容养颜 家庭家务 加班须知 只带着他们的双手。

秦岭北麓,麦子熟透,机械收割的普及,不妨碍竞争者的存在。麦客,中国古老的职业割麦人,他们踩着麦子成熟的节奏,用双手挑战机械。小麦,曾经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作物,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种植面积。从最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陕西这个面食王国难以撼动的基石。然而,要一尝最为原始古朴的面香,只有等到麦收的季节。小麦富含淀粉和蛋白质,而刚刚收获的新麦甜度最高。陕西人习惯把面加工成3厘米宽的形状,正是这样的宽度,加上合适的火候,才能彰显新麦劲道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老婆婆比谁都清楚做面的奥妙,风箱大柴,一灶旺火最让面条出彩。木耳、胡萝卜、嫩豆腐,做成的浇头,陕西人称作臊子。浓墨重彩的油泼辣子,是面条永远不变的忠实搭档。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所必须的苷糖。如今手工割麦毫无优势,狭窄的山坡地块是最后的阵地,一天劳动十小时,每人割1亩多地,最多收入200元。这次出来十几天,收入还不到1000元,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眼前的食物,可能来自遥远的大海和高山。很久以前,人的生存习惯已经从狩猎改为采集,但只有一个例外,海洋,人类最后的狩猎场。有科学家预言,50年内海里的鱼会被全部吃光而浙江渔民杨世橹认为,靠海吃海的日子,只能再维持10年。3个月德休渔期过后,东海迎来了开渔的第一天。这种小船被称作夫妻船,它是渔民的双脚,4小时行驶60海里,夫妻俩撒下第一网。三门湾位于浙东沿海,鱼类资源曾经极度丰富。临近农历十五,大潮将至,妻子身体较弱,开始晕船。但凡出海,除了打鱼,烧火做饭等杂务都由丈夫包办,这是两人20多年的默契。白蟹油炸,水烧开放入挂面,一顿简单的晚餐后,将是6小时的繁重工作。这是休渔后的第一网,至关重要。起锚,收网,渔网已经在水下蛰伏20个小时,拉出水面,景象令人失望,终于发现了一条鲳鱼,却挣脱了渔网。6小时过后,鱼颗粒无收,幸亏有其它海货。大海又一次展现了它的慷慨。50公斤海货,是他们一昼夜颠簸的回报。10个小时内,这些海蟹将出现在大城市的餐厅。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常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搜寻的时间超过半天,饶长清还是一无所获,为了一种特殊的菌子,老汉已经守候了8个多月,现在终于到了季节。脚下是青峰断裂带深处,湿气在海拔2400米的高处凝聚,催生出一种珍贵的食材,小花菇,枯树上寄居的真菌,香菇中的王者。如今,香菇已经实现人工培植,品相极佳。但老汉清楚,那些种植香菇,不是最顶级的美味。低温环境中,香菇生长极慢,但肉质肥厚,剧烈的昼夜温差,导致伞盖龟裂开花。小花菇的问世,源自于天地之间的种种机缘巧合。鲜花菇含有90%的水分,干燥过程暗藏玄机。炭火烤房里,是人工栽培的香菇。事实上,新鲜香菇远不及干香菇的味道,奥妙就在于香菇在脱水过程中,会自动转化出大量鸟苷酸盐,有强烈的鲜味。因此,只有干燥之后,这种菌子才真正称得上香菇。至于野生花鼓的干燥,老汉更喜欢最天然的方法。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野生花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和栽培菇相比,野生花菇品相不整齐,也很难卖出价钱,这些稀有的美味,饶长清打算留给家人。

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望潮,被赋予诗意的小章鱼,学名短蛸。潮涨时外出,潮落后躲藏。杨世橹正是捕捉望潮的高手。

望潮表层的胶原蛋白和调料相遇,形成浓油赤酱的自来芡,望潮肉质脆韧弹牙,是东海渔民最拿得出手的看家菜。然而女儿最喜欢的美食,仍然躲在海滩上。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是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鱼类。不要妄想抓住它们,除非舍得用五年时间练就一门绝技。使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捕捉10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其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从发力到捕获,仅需八分之一秒,高速摄影机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整个过程。几尾跳跳鱼便能成就一锅靓汤,肉质细嫩,汁液浓郁,用稻草反复熏烤,渗出鱼油,晾晒风干,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它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独居的老人也要犒劳一下自己,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就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那种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东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只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演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这口大锅当地人称作鏊子,直径两米,加工的是山东人的标志性主食煎饼。不过,要领略制作煎饼的原始工艺,必须回到最接近自然的地方。盛夏,雨水充沛,沂蒙山进入最湿润的季节。爷爷垒好了土灶,搭上鏊子,这是烙制山东煎饼的工具。制作煎饼的主料,是用白薯干碾成的粉,当然也可以用大豆、小麦、高粱、玉米等五谷杂粮来碾粉。椿树沟,地处蒙山深处,古老的风俗被顽强地留存。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小慧一家已经忙碌了好几天。鏊子烧热,面糊均匀摊开,杂粮面糊快速成型,蒸汽弥散,空气中浸润着朴素的甜香,那是谷物特有的气息,火力至关重要,太旺容易焦糊,太小煎饼潮湿黏牙。有60多年经验的奶奶,手艺最棒,火候全靠她一手拿捏。刚出锅的煎饼又脆又香,彻底放凉,就慢慢会软变韧。今天,从大鱼大肉到家常小菜,煎饼几乎能够包裹任食物,丰俭由人,多寡随意。但对地道的山东人来说,最适合被卷在一张煎饼里的似乎还是大葱。山东人最看重煎饼的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饼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700公里,广东潮州的春卷,坠碾提拉速度飞快,绿豆畔,葱头白,虾干鱼露,油炸后表皮焦酥,内瓤软糯。再向西1600公里,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行,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

云贵高原的一条溪流里,上至年过七旬的老人,下到不满十岁的孩童,翻开溪流底部的每一块石头,不厌其烦为的是寻求一种神奇的美味。贵州省东南部最偏僻的村庄,苗族女孩李建英等待着一个幸福的时刻,这是半年来父母第一次回家。现在,流水线旁的打工妹重新变回苗族母亲。正值稻花盛开,来不及休息,余高里准备给全家制作腌鱼,吃腌鱼首先要做甜米,糯米淘洗干净,上灶蒸,等糯米熟透,加酒曲发酵。鲤鱼吃饱了稻花,正是最肥最甜的时候,与其说是捕获食材,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户外的亲子游戏。稻花鱼剖尽内脏,在灶上摆放整齐,用微弱的炭火熏烤一夜,现在需要借助空气和风的力量风干与发酵,将共同制造出特殊的风味。糯米布满菌丝,霉菌产生了各种酶使淀粉水解成糖,最终得到爽口的酸甜。甜米混合盐和辣椒一同塞进鱼腹中,稻花鱼可以直接吃,也适合蒸或油炸,不管用哪种做法都掩盖不住腌鱼和糯米造就的迷人酸甜。然而最具吸引力的食材还藏在水底。每年八月,桥港村不分老幼,全体出动,大家都在寻找同一种东西,爬岩鱼,制作雷山鱼酱最关键的原料,出人意料的美味。鱼酱一年只能做一次,必须用最新鲜的辣椒,二金条最好,生姜新鲜肥嫩,主要用来去腥。木 姜子又名山胡椒,西南地区特有的作料,带有浓郁而神秘的香气,大量的食盐保鲜提味,食材混合搅拌,装进坛子密封,美味慢慢酝酿。余高里夫妇在广东一家制衣厂工作,此次回乡是因为自家的8亩玉米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加上房屋修缮等杂事,夫妻二人可以与家人团聚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也是制作鱼酱的周期,乳酸菌和酵母菌促进香气的生成,挥发性有机酸,滋生出鱼酱独特的酸味,苗家最骄傲的调味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勺鱼酱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中国农村,6100万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陪伴,这个数字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李建英和哥哥给父母准备了一小坛鱼酱,清晨五点,分别的时刻到了。一坛家乡味将被带往1000公里外的广东中山,也许有一天,它会以新的形势在他乡重现。

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停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离开40年后,华侨程世坤回到家乡隆重的祭拜,完成了他对家族的回归。在这里宴请乡邻被称作摆桌,任何重大事项只有通过摆桌才能顺理成章地宣告确立。一顿归乡宴,穷尽乡间名厨的全部手艺,中断几十年的相识和旧情重新接通瞬间让一切回到从前。过去几十年,程世坤在美国农场做工,这次老人决定回乡定居,召唤他的不仅仅是亲情,更有熟悉的味道。在泉州,在福建、台湾、甚至东南亚的华人中,这种味道被称作古早味。少年熬成白发,故乡变了模样,但各种老味道历久弥新。大夏村海边的沙土地,有一种著名的特产,它们貌不惊人但几乎全部出口海外,沙土萝卜,含水量接近90%,入口润嫩幼滑,毫无纤维感。猪肉八分肥两分瘦,带皮最好,切寸断,与香菇、海蛎、虾干同煮。肉的丰腴,萝卜的清甜,米粒的饱满,这就是最让泉州人欲罢不能的萝卜饭,一种简朴而丰饶的主食。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麽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解说词

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

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师徒的心觉,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

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生存的新年,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

厨师作为传统行当,一直以师徒形式在中国延续。

师徒,中国传统伦常中最重要的非血缘关系之一。

欧洲考古发现表明,最古老的面包,是用蕨类植物根部提取的淀粉制作而成。

如今制作蕨粑不仅是对美味的留念,也是祖辈提醒后代,不忘艰难时日。

芝麻的香气伴着蕨粑的甘甜,这就是瑶族人时代繁衍的味觉密码,也是撰写着人类味觉记忆史的通用语言。

苏氏糕点,中国汉族糕点的重要流派,与古典园林一样,是苏州的标志。

更多关于食物的传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

对于扬州人来说,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泡澡水包皮。如果在听一场评话,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就像那些动人的故事,听过千遍也不厌倦,寻常的衣食住行中,传统日复一日地延续。

精打细算,亲力亲为,是上海男人做事的习惯。

每个晚上,后厨都是一番刀光剑影。

一条黄浦江,见证了上海的成长,在这座城市中西杂糅,包容开放的味觉历史中,有一种滋味,出身低微,却自成一家,在演变中,不因各方冲击而消失,反倒越来越清晰强大,这就是本帮菜,它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味觉之本。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功夫,没有捷径。

美味与形色兼顾,正是中国人的饮食哲学。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下载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解说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解说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脚步》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脚步》观后感 数计院郑海龙2011031508 第一集“脚步”,没有再如上季那般,那样精致庄重地介绍每一种美食,美食罗列顺序不再以时间或空间为序,切换速度也加快许......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1 对扬州人来说,上午喝茶皮包水,下午洗澡水包皮,如果再听一场评话,便是平凡而精彩的一天。就像那些动人的故事,听过千遍也不厌倦,寻常的衣食住行中,传统日复一......

    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1 面对严厉的师傅,阿苗每天心惊胆战,反复练习的三角团,终于得到师傅认可,第一次,她的手艺可以上桌。小小的成就感激励着这个女孩,每天收工后只要有剩余的食......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1《脚步》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解说词(2014-04-21)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赏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赏析作者:朱楠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10期《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记录片,主要记录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

    舌尖上的中国2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2集《心传》解说词 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家庭的秘密,师徒的心诀,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 徽......

    托福听力之《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

    一对一高效提分官网:托福听力之“舌尖上的中国2” 第一集2012年,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曾感动无数中国人。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守候在电视机前将这部......

    舌尖上的中国2经典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经典解说词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