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共5篇)

时间:2019-05-15 02:2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第一篇:《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读《明朝一哥王阳明》有感

昨晚王阳明又入了我的梦。总觉得做着什么事就会突然想起那些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古人,想起看过的他们的故事,久久不曾散去。最近几天就是这样。上课的时候听着听着就想到了阳明的故事,沉浸其中不愿醒来,宁愿回到那个伟人的时代,接近他,关心他,理解他,使他在遨游思想的过程中不至于忍受思想上的、生活上的孤独。即使是哲人,也同样需要身边人的理解,诚如他自己在龙场悟道、将要飘飘然遗世独立的时候所说,他放不下自己的亲人,妻子、父亲、祖父母。他在自己的思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矛盾着,在自己超然物外和忠君报国的现实要求之间徘徊着。被任命为南赣巡抚剿灭山贼的时候,他不愿意把自己的屠刀对准那些同样血脉的大明子民,如果可以和平解决,我相信他宁愿自己卓绝的军事才能束之高阁。然而朝廷的的强制要求、山贼们对于普通百姓的掠夺,让他实在找不到一个理由不采用最最残酷的战争的手段。所以结束了的时候,在别的将领们因为即将到来的军功兴奋不已的时候,他沉默了,他的心情是沉重的,这是胜利吗?不管是哪一方,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大明的兵士。可惜朝廷之上,军队之中,又有谁能理解他的想法?又有谁能有他这么宽广的胸襟?甚至连皇帝、连那些身居高位的内阁们、那些位高权重的太监们!他们还在想,王阳明立了这么大地功劳,抢了他们的地位怎么办?抢了他们的江山怎么办?朝臣们担心这些成为朝廷党争的秤砣,太监们担心自己的利益,皇帝担心自己的臣子有异心。真是讽刺,真是搞笑!自己抱着一锭金子视为珍宝,殊不知在别人的眼里,那根本就是粪土,根本不屑、不想要那些东西!阳明此时只想快点回到浙江老家,见见祖母最后一面,最爱自己的祖母就要离去了,可是就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兵部尚书王琼以国家大义的名目,让他即刻任职,安定一方,是啊,从王琼的角度看确实没错,西南都乱的国家不稳了,你王守仁作为大明的臣子,怎么能只记挂着自己的祖母就抛弃国家?然而此时或者说在龙场悟道之后,阳明的心中已经只剩下亲情还有自己的心学结晶了,世间权利场中的沉沉浮浮早就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了,可是还有苍生大义是自己不能回避的责任,所以他去了,顺带平定了宁王叛变。这下,皇帝急了,宦官们慌了,和宁王勾结的钱宁怕证据落入阳明之手,千方百计不让他见到皇帝,说他的坏话,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怕王守仁一方的杨一清得势,拼命打压他。王阳明不在乎功劳,名利在他眼中早如浮云了,所以他才毫不犹豫地烧掉了宁王朱宸濠那得来的与朝中勾结的证据。然而,他心急如焚,他想快点交差,把宁王交给皇帝,他想快点回到家乡为祖母守孝,可惜因为那些人的小人之心,他这个愿望还是没能实现。事情终于结束

了,他虽然只封了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没关系,他不在乎。他只要讲学,传播自己的思想以利于世人就够了,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的得意弟子冀元亨因为被诬陷与宁王勾结被锦衣卫们折磨致死,而且没有任何抚恤,想自己即使在祖母的丧期还是来平叛,自己的得意弟子,在平叛中出了大力的人,却因为小人之心而死,何等心痛、悔恨!然而,他又能怎样呢?被狗咬了一口难道还能咬回来不成?只能一次次上书给皇帝,一次次失望!好吧,自己确实无能为力了,也只能尽人事而知天命了。就好好讲学好了,看着自己一个个远道而来求学的弟子们,自己的心里还是挺安慰的。再陪陪自己的老父亲了,父亲也70岁了,老了,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活得好好的。父亲死了,自己还能剩下什么呢?自己也老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年轻时候就一直折磨自己的肺结核越来越厉害了,大概自己的生命也快到头了吧?想自己从小读书思考,十五岁去居庸关,三十多岁因为上书刘瑾的事情被廷杖、发配贵州龙场,而后悟道,讲学,有那么多令人欣慰的弟子,够了,欣慰了,什么巡抚,什么驿官,早就是过眼烟云了。就在这时,朝廷的诏书来了,广西土司叛变,要自己前去。想想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算了吧,请辞吧。远在天边的朝廷却是非要自己去不可,算了,那就去吧,就当为国家、为百姓,再做最后一件事吧。安抚了土司的事情之后,才发现真的是不行了,一生就要到尽头了,真想看看江西的阳明书院现在怎么样了,再看看自己一生的心血,再看看让自己欣慰的弟子们。致仕书递上去了,恐怕是等不到朝廷的批复下来了,那现在就走吧,就像十五岁的时候独自去居庸关一样,再任性一回吧。看到一路上自己遍布全国各地的弟子们这么成器,知足了,再嘱咐他们最后一回就该去了吧?弟子们问有什么遗言?想想自己这一生说得够多的了,还能说什么呢?虽然屡遭小人们所忌,自己的思想现在能深刻理解的也不多,但总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只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的灵柩送回家乡,陪伴自己的亲人吧„„

王阳明说过“终日有为,而心常无为”,实现了人心与社会和谐,这在当时混乱的政治状态下大概很不容易实现吧。想起岳麓书院讲堂的一副对联,我觉得和王阳明的情况很相符合,这里就借用一下。上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这是“心常无为”体现,也是王阳明对于功过是非的人生态度;下联“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则体现了“终日有为”,也是王阳明的报国之心、利民之心的写照。阳明壮哉!

第二篇: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一)牛强

2015年我有幸被单位选派去国家法官学院学习,闲暇之余看到一档北京电视台节目,里边提到一本有关王阳明的通俗传记《明朝一哥王阳明》,当时我刚读完《明朝那些事》,对王阳明及心兴趣正浓,于是就在网上订购了这本书。

当时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笔锋幽默、妙趣横生但又不乏深刻锋利,嬉笑怒骂中见微言大义。这本书的作者吕峥是一个1986年生于四川成都的小伙,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是一个靠文字为生的典型文人。川人自古幽默乐观,他的文字那么有趣搞笑但又发人深思,跟他川人达观豁达的天性,以及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分不开的。“其文风兼具当年明月的幽默和韩寒的犀利,但对传统哲学深刻的认识与精湛的表述为二者所不及”网上如此评价这位新锐历史作家,也算是恰如其分。

据说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是他批阅三载、增删数次呕心沥血之作。作者用幽默的笔法举重若轻的把王阳明坎坷传奇、荡气回肠一生写的精彩纷呈,一个天赋秉异,从小立志做圣贤并历经磨难后悟道圆满,并以此“立德、立功、立言”,成为几百年来古今中外诸多杰出人物的道德楷模、精神支柱、事业偶像的王阳明跃然纸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止于幽默风趣的文字,不止于把故事写的好看,还深入浅出的在作品中夹叙夹议,梳理中华文化的道统和传承,并把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让人在或哈哈大笑或会心一笑之余不觉间对“心学大义”多了很多感悟。

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王阳明心学不宥于儒家,没有门户之见,而是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取其精华,自成一家。绝学无匹,浩然正气,胸怀博大,再加上一生的惊绝文字和不朽事业,王阳明想不流芳千古都难。也无怪乎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曾国藩、张居正这些历史牛人等一致推崇了。王阳明“心学”甚至称了近代以来日本大和民族的精神支柱,甚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算是一个民族笃行“阳明心学”下的伟大变革。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曾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其实确切来说,21世纪将是中华文化的世纪。中华文化的精髓就是“儒道释”文化,而王阳明的“心学”正是儒道释三家融会贯通后的集大成者。

近现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经过高速发展后,目前几乎进入一种失控状态,整个世界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国际秩序和经济发展表面有序、繁荣,实则处于崩溃的边缘。世界的未来需要中国智慧,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哲学的指导。中国的现任领导人提倡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精华,可谓高屋建瓴、高瞻远瞩。

凡是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无不是内心强大之人。相由心生、行为心致,一个人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并坚持知行合一,则成就的取得和事业的铸就都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

我那段时间,总是时不时感觉到“心空”,甚至感觉到迷茫,偶像的幻灭、信仰的动摇和爱情的缺失实际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我自从2014年进入法院后,读圣贤书读的少了,修身不勤了,不能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很好的“慎独”,我本性里的光明不能彻照自己了。我一直觉得三十岁左右重归本性、返璞归真,成为一个真实、诚恳、坦荡的人,现在看来明明德、修身向道是一辈子的事情,()心正则邪气不入,志坚则无坚不摧。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圣贤因学而至,因悟而成。“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阳明心学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微言大义,值得我们一生去领悟和揣摩。

以后的闲暇时间,我要少些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少做些无谓的无聊之事,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多读一读“儒释道”的经典,多学些经世致用的知识。希望我的智慧和修养也与年龄一样与日俱增,不敢奢求今生能成贤作圣,但是希望自己能真正成为一个内心光明,胸怀坦荡的心正行端的君子——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正道直行、无私无畏。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二)阳明之心若明镜

蔡欣

纪昀评价王阳明这个人:“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又因为王阳明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于是对这个神奇的人物更感兴趣,所以找来了《明朝一哥王阳明》阅读了解。

在看本书第一章时,便知道为何这么多人对王阳明顶礼膜拜。王阳明是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作者是这样写他的“别人博而不精,他却越博越精”。

《明朝一哥王阳明》是一本讲述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历史传记。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书中前十一章多以历史为主线,阐述了王阳明的出生、成长、寒窗戏读,初期为政,求道中认识的数次变化直至龙场悟道,而后掀起心学浪潮,镇压数次叛乱,终成一代大儒的过程。除此之外,作者并不止步于写一本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并结合历史,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原心定罪”此节,也就是徐元庆谋杀案至第五章完,觉得颇为有理。可惜用心论罪需要人的思想素质高度达到一定程度的高度和境界,否则以权谋私,是不会有定论的。原心定罪是最准确的定罪方式,可我不由地想问,人类思想文明的高度究竟可不可能达到统一的那一天,是否人人都能够大义灭亲,为善去恶呢?

但是在我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每个人在善恶面前都有“意之动”,一旦意动,恶念大于良知,便是为恶去善,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觉得王阳明应该算是传统中国社会中最后一位圣人,前有孔孟朱熹,但是历史到了王这里中国的思想真正达到了顶峰。此后再无人能超越。也许人们可以举出诸如顾炎武,黄宗羲这些其后的哲学家,可是他们也是在沿着王的路线上继续发展的,他们仍然是在前人的体系之内。

看完整本书,虽然读起来有点吃力,但是不得不感慨,正如当年明月所说的如此: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第三篇:王阳明-读后感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一个人单独前行,没有太多的负担和包袱,走起来没有太多的顾虑,也不用在意他人的感受,只要自己开心了舒服了就行,私欲已经完全笼罩身体,所以可以走的很快,步伐渐行渐远,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甚至后来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个团队里面必定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的人,每个人的性格或者都是不一样的,做起事情来的风格也是不一样的,组合起来特别的复杂和费劲,其中还要去调和里面的人际关系,尚若能把大家的心志磨合到一起,激发各自的长处,协同作战,形成一支强大战斗力的队伍,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最终会取得骄人战绩。

在人生前进的征途中,我们需要真心的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一路同行,在道义方面相互砥砺,对于过失能给予劝诫,及时弥补发现我们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长处,调整状态和发展路线,更好地大踏步前行。只要我们坚持内心的善良,回归内心深处的明灯,裹挟他人修为自我,磨炼自我,去私欲,思利他,开展有良知的知心之行,我们才能看清自我,看清他人,看清社会,找到支撑我们壮烈前行的豪言壮语。每人都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我力量,众人举火,合力同行,向善之路,才能走的很远,我们才会大行其道,彰显时代发展主旋律。

在团队发展中,我们每个人首先都要信心,充满正能量,互相裹挟,全力以赴。信心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的钥匙,有了信心,我们达到了成功的一大半了。而且这种信心要随着任务的进程不断加强,直至深入到潜意识中。同时大家要集思广益,做好战术计划,利用大家每人的长处,激发各自的潜能和优势,寻找突破点,把大家的心牢牢栓在一切,同舟共济,我们一定会变为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攻克一个个堡垒,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四篇: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时,真不知从何谈起,深感自己才学疏浅。随手翻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度阴山,让我随之联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语,这位当今的“历史奇才”对中国明代的全儒大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的分析,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其中的哲理,只能感知一二。

为此,我找寻了明代王阳明先生的相关简介,在其家乡浙江余姚,他本人则是一位人人敬仰的杰出乡贤。了解了王阳明先生在历史上能文能武,独创心学,打起了挑战传统程朱理学的旗帜。《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还是唯一一本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呈现王阳明传奇人生的传记: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心学》更是是明代的一盏思想明灯,且默默地影响着后世。他的心学秘诀浓缩为一句话----知行合一,翻译成今天的话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提法,在王阳明那个时代绝对是挑战权威、颠覆传统的异端。

阅读中,网上一博文的例子让我借用分享: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但要找出正确的路径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到最佳路径(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则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正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反过来证明之前所确立目标的不切实际。也就是说,一切对于目标的动摇,根源还在于路径选择的困难上。也就是说,归根结底,“道路”二字可拆开来理解。“道”就是正确的方向,人们对它只是探索和追寻,但它却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对真理只能选择去认识和感知,但不能妄想去创造或创新真理。以上文中富含哲理性的言语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习主席推荐6次的哲学理念,公务员们争相购买!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由于当今社会的浮躁,应用在工作、生活中,是怎么个样子呢?文中提到王老先生 “在事上磨炼”,他主张道德佳养要紧密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才能落实 ”知行合一"。这些道理不正是应该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一一落实的吗!

第五篇:传奇王阳明读后感

暑假的时候,是一年里面难得有大把空闲的时候,买了一叠书,心情也会不自主地愉快起来。在这叠书里,我印象最深还是《传奇王阳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见识了一个更为丰满雄浑的余姚先贤形象。

王阳明的伟大,创立了王学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读书做圣贤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这个高远的志向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有了国人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创造新的学派很难,但立志却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须以一生的坚忍不拔来努力实现。

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吗?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我甚至想到了“万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禅语。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但真正能实现的很少。王阳明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的“真三不朽”。再识王阳明,我充满了敬佩,心中也不免有些惭愧。

从王阳明的传记出发,我接着阅读了剖析阳明心学美学的著作——《陆九渊王阳明与中国文化》,也是颇有触动,无论是读书过程中的小小笔记,还是一点点自己的想法,摘记于下: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里,王守仁谈的是花的存在与花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亦是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的问题。依认知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独立地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无论你看到它与否,它总会存在于此,与我心无关。并且,花的颜色在科学实验中不可能出现“一时明白起来”的现象。此时的花,只能是作为一个与主体无生命交流,毫无“意义”的自在之物而存在,“与汝心同归于寂”,不是对象,不是价值实体。但在审美活动中,由于审美主体心灵的情感投射,审美主客体的意向性活动,才使那种“与汝心同归于寂”的毫无生命意义的存在物生成为审美对象,才有了花存在的意义,“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由于我的体验(看),此时的花就有了我的“良知”(生命),与我的生命无间隔地一气流通,并成为确证我的生命存在的对象。因此“花”就不在审美主体之外了,而是审美主体的喜怒哀乐等生命活动的显现。“花”的意义的获得正是审美体验作用的产物。

同时,王守仁认为在审美活动中,由于意向性结构,审美主客体同时产生,不可相离,并且审美主体可达到超越时空,亘古亘今,与天地万物同流的关涉人的终极关怀的最高境界。因此,他对审美体验作了进一步论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又问,“天地鬼神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这里与观花一样,王守仁强调审美活动中主客体间的意向性结构中的互动关系及其主体心灵的主导作用。天地鬼神万物的意义和生命是我的灵明的投射,是我的灵明的延伸和另一体。同时,作为有限的生命存在,我的灵明也只能是无限的天地鬼神万物的一部分,与其同体,一气流通,不可间隔。这里,王守仁对审美主体生命意识的感召,就表明其体验美学关涉到人的终极关怀。作为审美对象的天之高远和地之深广,其自身是无法体认的。只是由审美主体在“仰高”、“俯深”等超时空、冥物我的审美活动中,天地才生成了高远深广的审美意象。同时,审美主体也感到了宇宙之无限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因此,他感叹“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但王守仁更要以渺小之灵明去征服、统摄那无限之宇宙。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人类意识!如果没有人的意识(如死的人),天地万物还有何美丑可谈,更无生命意义可言,世界就永远只在吾心之外。

王守仁认为,“乐”作为心之本体,圣人、常人初非有别。只是常人不能象圣人那样有“真乐”,主要在于自寻忧苦迷弃,为世事所累,不能保持一种澄明的“虚灵”心境状态。这种‘虚灵”的心理状态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虚灵”不是无知无识的空虚,而是一种“人生山水须认真,胡为利禄缠其身”的那种精神充实、不为世迁所累和自由的状态。由此,一旦体悟到“良知”(一念开明),“反身而诚”,那活泼泼、怡悦自得的‘孔颜之乐”也就朗现了。为此,他提出了审美体验的两种基本方式即顿悟式的“觉”和渐悟式的“体”。他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自去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所谓“觉”就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是自我醒悟,对人生真谛的瞬间把握,同时也是自我心灵的升华。又说:“可知是体来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是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的。”如果前者“觉”只注重了“顿悟”方式的话,那么,这里“体”则关注的是那种渐进性的生命体验过程的方式。我们知道,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或把握,都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深化过程。对作为“至乐”境界的“良知”的体验,更是如此。前述可知,在王守仁看来,“良知”是人生、社会、历史的统一体。“致良知”凝聚着他的审美方式对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价值的认知和情感,更是他一生在功与过、荣与辱、达与穷之中细细品味人生,体验生命意义的理论升华。用生命体验人生意义是王守仁体验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审美体验的核心。

------------------

民国的王学风潮

由于历史的原因,王阳明作为中国唯心哲学的代表,在我过去受教育的课本中罕见其名。后来读得书多了,王阳明的名字渐渐地进入了脑海。这几年读书过程中,遇到了两本让我对王阳明大感兴趣的书,一个是《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其中反复提到蒋介石对王阳明的推崇和信奉;一个是《明朝那些事儿》,把王阳明写得神乎其神。后来在不同的书中看到,王学在民国是大为流行的。

一口气读完董平教授的《传奇王阳明》后,先弄明白了两个民国典故的由来。一个是大教育家陶行知名字的来历,其本名陶文濬,因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先改名“陶知行”,后又改为“陶行知”。再一个就是蒋介石“攘外必须安内”的来历,原来也是王阳明先生的,以蒋介石对王学的崇拜,倒也自然。这个提法王阳明在平定广西叛乱的时候运用,原话是“御外之策,必以治内为先;安民之术,须以化俗为本”。

这两个典故也就印证了王学在民国的影响力。

--------------------在强调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追求那种“与物同体”,“良知独显,与造物者游”,“个个心中有仲尼”的“至乐’境界的同时,王守仁强调审美体验在审美活动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王守仁认识到,作为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审美活动不同于纯理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理性的意志活动,而是一种具有感性自由的生命情感活动。这种审美活动的实现存在于审美主体的生命体验中。这种体验既非感性直观又非逻辑理性的心理活动,而是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瞬间把握,是与人的生命活动如情感、想象、直觉、欢乐、痛苦、意志等内心活动密切相关的。因此,体验亦即是生命体验,它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使人进入心醉神迷、物我消融的“至乐”境界。正是这审美体验,无生命、无意义的自在之物才可成为审美对象,世界才会向我敞开,意义才能生成,同时,我的心灵也会得到提升,我的存在价值才能被确证。就此,王守仁以观花为例作了很形象的描绘: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里,王守仁谈的是花的存在与花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亦是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的问题。依认知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独立地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无论你看到它与否,它总会存在于此,与我心无关。并且,花的颜色在科学实验中不可能出现“一时明白起来”的现象。此时的花,只能是作为一个与主体无生命交流,毫无“意义”的自在之物而存在,“与汝心同归于寂”,不是对象,不是价值实体。但在审美活动中,由于审美主体心灵的情感投射,审美主客体的意向性活动,才使那种“与汝心同归于寂”的毫无生命意义的存在物生成为审美对象,才有了花存在的意义,“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由于我的体验(看),此时的花就有了我的“良知”(生命),与我的生命无间隔地一气流通,并成为确证我的生命存在的对象。因此“花”就不在审美主体之外了,而是审美主体的喜怒哀乐等生命活动的显现。“花”的意义的获得正是审美体验作用的产物。

同时,王守仁认为在审美活动中,由于意向性结构,审美主客体同时产生,不可相离,并且审美主体可达到超越时空,亘古亘今,与天地万物同流的关涉人的终极关怀的最高境界。因此,他对审美体验作了进一步论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又问,“天地鬼神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这里与观花一样,王守仁强调审美活动中主客体间的意向性结构中的互动关系及其主体心灵的主导作用。天地鬼神万物的意义和生命是我的灵明的投射,是我的灵明的延伸和另一体。同时,作为有限的生命存在,我的灵明也只能是无限的天地鬼神万物的一部分,与其同体,一气流通,不可间隔。这里,王守仁对审美主体生命意识的感召,就表明其体验美学关涉到人的终极关怀。作为审美对象的天之高远和地之深广,其自身是无法体认的。只是由审美主体在“仰高”、“俯深”等超时空、冥物我的审美活动中,天地才生成了高远深广的审美意象。同时,审美主体也感到了宇宙之无限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因此,他感叹“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但王守仁更要以渺小之灵明去征服、统摄那无限之宇宙。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人类意识!如果没有人的意识(如死的人),天地万物还有何美丑可谈,更无生命意义可言,世界就永远只在吾心之外。

王守仁认为,“乐”作为心之本体,圣人、常人初非有别。只是常人不能象圣人那样有“真乐”,主要在于自寻忧苦迷弃,为世事所累,不能保持一种澄明的“虚灵”心境状态。这种‘虚灵”的心理状态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虚灵”不是无知无识的空虚,而是一种“人生山水须认真,胡为利禄缠其身”的那种精神充实、不为世迁所累和自由的状态。由此,一旦体悟到“良知”(一念开明),“反身而诚”,那活泼泼、怡悦自得的‘孔颜之乐”也就朗现了。为此,他提出了审美体验的两种基本方式即顿悟式的“觉”和渐悟式的“体”。他说:“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自去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所谓“觉”就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是自我醒悟,对人生真谛的瞬间把握,同时也是自我心灵的升华。又说:“可知是体来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是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的。”如果前者“觉”只注重了“顿悟”方式的话,那么,这里“体”则关注的是那种渐进性的生命体验过程的方式。我们知道,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或把握,都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的不断深化过程。对作为“至乐”境界的“良知”的体验,更是如此。前述可知,在王守仁看来,“良知”是人生、社会、历史的统一体。“致良知”凝聚着他的审美方式对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价值的认知和情感,更是他一生在功与过、荣与辱、达与穷之中细细品味人生,体验生命意义的理论升华。用生命体验人生意义是王守仁体验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审美体验的核心。

综上所述,王学由于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具有鲜明的体验性质,使其美学具有典型的体验美学特色。这种体验美学是以“至乐”境界为目标,强调超然的与天地同体,美善合一,美丑自融的“孔颜之乐”。美是礼的感性显现。这种体现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美(至乐)只能在审美体验中把握。在审美体验中,审美主客消融,世界向我敞开,生命意义的瞬间生成,我的存在被确证。这种体验以“虚灵”为前提,有顿悟式的“觉”和渐悟式的“体”,而细细品味人生、社会、历史更是王守仁所崇尚的。至此,我们可以说,王守仁的美学是体验美学。正是这种体验美学,王守仁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了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

王阳明的快乐境界

“至乐”——“孔颜之乐”是王守仁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也是其最高的审美境界。“至乐”或“乐”,在王守仁看来,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理感官愉悦的“七情之乐”。“至乐”虽出自于“七情之乐”,但已是一种超越于此的高级精神境界。这个“乐”就不只是一个情感范畴,更是一个境界范畴。因此,他说:“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仁人”即圣人,作为心之本体的“乐”也就是圣人。圣人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并“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忘鱼乐自流形”的那种超越时空、消融物我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又是“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完全摆脱个人名利、贫富穷达的无私境界。这种境界是王守仁的落脚点。这也正是“孔颜之乐”的精神实质。因此,在“乐”中,审美主体就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必然与自由的高度统一,达到了充实活泼的自由怡悦的“孔颜之乐处”。

王守仁正是从这一“至乐”境界出发来阐释善与恶、美与丑的。他认为美与善是统一的,美是“理”的感性显现。他说:礼字即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既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文也者,礼之见于外者也,礼也者,文之存于中者也。文显而可见之,礼也。礼微而难之,文也。是所谓体用一源,而显微无间者也。

所谓“礼字即理字”,亦即“心”(良知)是体现为社会与天地万物的准则,尤其是存在于吾心的道德律令,即《六经》为吾心之常道,是善的内容。这种“礼”是抽象的,理性的,不可见的。所谓“文”是“礼”的外在表现,亦即良知在个体生命中的表现形式。而“文”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自先秦孔孟荀、《易传》以致后来的刘勰等讲的“文”,都已明显地包含有“美”之置。因此这里的“文”即是美。

王守仁认为作为理性内容的善(礼)和作为感性形成的美(文)是统一的,“体用一源,而显微无间”的。也就是说,善要表现在美的形式之中,而美的形式同时也正是善的表现,具有善的意义,不是外在于善的东西。因此,他说:“《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吾心”即良知、礼,是善的内容,而乐、诗只能是“吾心”的外在感性形式。由此,他说:“文也者,礼之见于外者也,礼也者,文之存于中者也。”这里,他就规定了美是礼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强调了善与美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社会与自然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同时,在他看来,“礼”是存在于感性个体生命之中的体现人的主体意识和人格精神的道德律令,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这体现了中国美学从道德境界走向审美境界亦即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乐”境界的重要特征。

也正是从“至乐”境界出发,他认为作为本然状态的“良知”无善恶、无美丑。他说:“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待也,故善恶只是一物。”又说:“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虽然,“善恶只是一物”,“良知”本自是美(明)的,但在现实中,由于为世事所累,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利禄缠身,使明镜般的“良知”不能朗现,才出现了“过与不及”之善恶和美丑之分。为了解其障蔽,他提出“致良知”,要求人们应在“过与不及之处”多下功夫以致“中和”,并使美丑、善恶自融,显现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水无缺”心灵莹彻的“至乐”境界。

下载《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 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杨武林记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对王守仁推崇备至,花了很多的笔墨写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做了传奇式的描写。......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共5则范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文|大山洞社区服务中心 刘新萍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首先先了解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

    自然的回归——读王阳明《心学》读后感一

    自然的回归——读王阳明《心学》读后感一 王阳明的《心学》 ,是他成为圣人理论依据,哲学家们将他的《心学》归纳为主观唯心 主义的范畴,直接的根据,就是《心学》中三大中心思想......

    王阳明读后感(推荐阅读)

    读阳明先生的书,仅用两天时间,中间经过思考和分析,才疏学浅的我只能之言片语地说一下自己的所学所悟: 看阳明先生的书,阳明学的思想大概是下面的一首诗: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易......

    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后感大全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分享 至今为止,关于王阳明的传记我已经拜读了不下三种,从一开始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对王的精彩描述和推崇备至,又在网上读了一本传记,名字都没记住,但叙......

    《传奇王阳明》读后感5篇

    读书随笔 《传奇王阳明》这本书很容易看,就是翻一翻的速度就能读明白,不需要费心思去死磕,百家讲坛负责把干货稀释到接受无障碍,挑起一点兴趣,这是最好状态。 董平在书里面表现出......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共5篇)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在我十二岁生日的那天,妈妈送给我了一套书——《明朝那些事儿》。当我翻开书的第1秒钟时,我的眼球就立刻被吸引住了。我以往看的那些历史书,无一不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