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人才市场的实践报告
参观人才市场的实践报告
2013年3月23日,星期六。我们一组八人来到上海体育馆,参观人才市场招聘会。以前,没有去过任何一个人才市场,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提起人才交流大会,脑海中总是出现熙熙攘攘的人群,拿着自己的求职简历,等待,等待着。实际上,我们今天参加的交流会,也许因为去的时间早,却没有多少人,走进展厅,就看见格子铺似的一家家的公司,巨型海报上是公司的简介和招聘信息。
我们几个人边走边浏览这些信息,公司的分类可谓五花八门,涉足的领域相当广,他们大多数要求一定的学历,有经验者优先。参观了解后,我还有这样的感受:工作是好找的,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难的。有些人把工作的薪酬作为第一选择要素,我是不认同的。大家也许都知道,有些高级酒店的服务员一个月就可以挣到三四千元,而自己在公司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好长时间才得到同样的酬劳。但我们却忽略了环境因素,处于不同的位置,接触到不同的人事物,就会有不同的发展潜力,未来是有迹可循的。
都说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其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如: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这次的人才招聘会我也看到有类似的现象,虽不能下定论但是也算长了经验了)。主观因素如: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观;对企业认识不够,角色转换意识不强,自信过度、眼高手低,期望值高。许多分析类文章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例举多集中于此。由此可知,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首先要充分了解眼下的就业形势,明确市场需求,认识到职业选择是一个双向选择,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要知道自己的优势,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可好高骛远,最后,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我现在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但是就业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再遥远的话题,提前了解就业市场,提前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做准备非常有必要。在我攻读大学课程期间,我首先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课外对自己兴趣或专长再进行补充或拓展,必要时考一些证为以后的求职增加砝码,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身能力,增加社会经验。
第二篇:人才市场参观感想
人才市场参观观后感
为了完成思修课的作业,也为了更好地了解招聘市场,今天来到了武汉光谷市人才市场参观。
在参观之后,我把我的一些感受写下来:
首先,一进入人才市场的大厅,由于我去的早,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人不太多,不过,慢慢的就多了起来。求职者中大多是在校的大学生,有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人,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机会来到这,这些人把大厅挤得满满的。很多求职单位的招聘台前都挤满了询问和报名的人当然也少不了像我这样的参观者。这儿的招聘单位很多,而每个单位招聘人数却不多,每个岗位招聘人数更是寥寥。可见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现在的就业市场还是买方市场,而我校学生的学历又是本科,在高等教育中层次还算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要以尽快就业为基础,然后再图发展,避免在就业中好高骛远,脱离市场和自己的实际情况。
其次,虽然现在很多工作单位对应聘者有学历要求,但是并不是所有职位对学历要求都是那么高,很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起点在本科,也有公司要求在大专。可见我们学校的学生的学历还是可以适合很多工作的,大专同学们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学历就看扁自己,丧失求职的信心。在参观中,我看到有一家教师培训机构,当时有两名女学生在向工作人员询问,记得工作人员的回答中有这样内容:就是要求应聘者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交际能力,不但要求能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而且还要求在与学生家长交谈时能熟练地解答对方提出的各种问题,能够与家长搞好关系,从而向家长宣传本单位。可见我们学生要做的就是在学校期间培养自己的各种技能,建立自己完整的知识结构。只要自己具备了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也不是想像的那么困难。
再次,通过我粗略的观察,现在很多适合咱们本科毕业生的职业的工资待遇大多是在1000--2000左右,当然也有高一些的,比如有的单位招聘工程师,工资每月5000--6000元,但是要求有国家注册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工作经验,由此可见我们也要在校期间要考尽量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有的工资高一些,但也对学历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相关课上首先要了解所应聘的职位在当地的标准工资待遇,了解这些可以帮助自己在求职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要知道我们作为普通的本科毕业生,如果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没有特殊的才能,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我们的工资待遇就是当地的一般标准,避免在用人单位问到我们“你认为你在我们这工作,你认为你的工资是多少”这个问题时回答的太离谱。比如有的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张口就要月薪5000--6000元。如果这样回答,就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我们明明具有用人单位要求的技能,却因为求职中的不足丧失就业机会,那可就太可惜了。
最后,通过与人才市场相关人员的交谈,我了解到同学们在就业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很多问题,就是看对方给出的工资待遇时,不能只看数字,还要注意询问对方每天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比如,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每月2000元和每天工作12小时,每月2000元时完全不同的。同时还要问清对方单位有哪些规章制度,避免用人单位利用所谓本单位政策变化这个理由克扣劳动者的报酬。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参观武汉人才市场后的一些感想,希望能对自己以后找工作有所帮助。
第三篇:参观武进人才市场心得
参观武进人才市场心得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今后的就业压力。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的课程,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就业的方向与压力,让我们自行去参观武进人才市场。
武进人才市场离我们学校挺近,只有四站路的路程。提前我们就做了调查,它们的招聘会在每周的周五,周六,周日进行。这天,周六,我们早早的起来,就和室友结伴去了。
说真的,去之前我们是有点兴奋与憧憬的,因为我们似乎从来没为将来找工作考虑过,更别说是有找不到工作的烦忧心理了!我们到地方,招聘会还没开始,但市场里早已聚集了各色各样的人,听他们聊天,有的人说是已经在这里有好几个月了,好工作人家要求高:高学历,有工作经验;差的工作,要保障没保障,要薪水没薪水,,听到这些,我心里似乎被什么堵住似的,对啊,我又有什么,还有半年就要出来社会上混了,我学到了什么?我有什么特长?有高文凭吗?有工作经验吗?这一长串的问号和否定回答,压抑了我的内心。在学校里我是个好学生,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但这又怎样,我只是在学校里,在一个专科学校里,,这样一想我好像是快要放弃了,但同时也有了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想法。就这样不知沉思了多久,那边的招募会开始了。
开始了,所有的人都做足了准备,朝自己的“未来”奋进。不一会儿,许多“摊位”前排了长长的队,但也有的相对较冷清。参观了一圈,我们了解了人才市场面试的基本步骤:
面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没有预先计划、“自然发展”的;
一是有周详程序的。
应付“自然发展”式的面试时,应试者只能尽量保持镇定及随机应变。有周详计划的面试通常分为五个阶段,而我们大家要参加的公务员招考面试恰恰就是有周详计划的面试。
第一阶段是热身:递个人简历、求职信、推存表等回答问题要简洁有礼。
第二阶段是查明背景资料: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突出自己的个性、兴趣、志向、工作经验等。
第三阶段是进入正题:要尽量表示对申请职位的兴趣和诚意,这个阶段的表现对成败非常重要。
第四阶段是评论应试者是否合适:所碰到的问题会最难应付,这是决定性的时刻,要靠事前准备和临场的谈吐技巧。
第五阶段是讨论聘用条件:要有技巧,并预先了解行情。对公务员招考而言,这一阶段可以忽略。
面试要做出以下准备;
首先应该有一份清晰全面的简历,身份证,相关的证书和毕业证。突出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的学历和工作成绩,以及特长和兴趣。面试的前一天最好将当天要面临的情况过一遍,然后早点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当天有条件的话,早上起来洗个澡,保证清新而
穿戴整洁的衣着及发型,其次要,最好不要奇装异服的,切记不要穿人字拖之类有碍形象的装饰,让人整体看起来显得精神。
其次进入面试阶段应该有一个自我介绍,这个基本源于简历而又高于简历,清晰简洁的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并有针对性的介绍与应聘的职务相关的工作经历成绩以及一些见解。完了应该就是进入双方的交流阶段,就彼此感兴趣的问题交换意见。单位招聘人员针对你个人提出问题,就招聘的职务提出问题,而你也就是再次对自己进行介绍,对对方公司规模、状况、发展预期以及对应职务、薪酬进行提问或者了解。基本就是这么个过程了。总的来讲面试过程中应该争取做到有礼(理)有节,进退有度,商务礼仪方面的东西事先预习一下,初入职场,和有工作经验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这块人家肯定是有相应的期待或者要求的;再就是把自己好的一面多展现一些,对对方公司以及职务多做一些了解,这样既能显得有心,也在谈的过程中可以涉及更大的信息量,对你的面试加分会有好处。说到细节,基本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一定做到语言相对专业、精准、简洁,逻辑务必清晰,言谈举止得体,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
就业困难的原因我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
三、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
四、自信过度、眼高手低,期望值高,职场HR最讨厌的毛病。
五、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观。
六、对企业认识不够,角色转换意识不强
七、、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新人要培养,需要一定的成本。
八、假招聘: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而且我们在选择就业时,要知道社会需要、市场需要,才是就业选择的方向。首先,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所以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个人的择业脱离了社会和市场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只有把社会需要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希望!
这样一看信心又重拾起来,对于进入社会的恐惧也没那么严重了!
第四篇:人才市场报告
深圳人才市场-调查报告
在深圳人才市场,也许是:“找工作,我痛苦!”。2005年至今时已过半,回首深圳人才市场兴衰沉浮,喜忧参半。
6000 求职者进场 深圳人才市场开市火爆
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也是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市第一天。据该中心统计,2月16日共有86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了2020个岗位,而进场应聘者则多达6000人。
年初深圳人才市场 两极分化加剧
春节过后,深圳人才市场出现供需两旺的局面,深圳人才市场场面十分火爆。深圳人才市场春节后连日进场应聘人数均在1万人次左右。年初职场人才两极分化加剧,一方面低层人才求职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高端人才供不应求。受此影响,今年职场薪资带也呈泾渭分明的现象。一边是高端人才薪资走高,一边是低层求职者薪资起色不大。
深圳人才市场复苏 IT 和销售供需两旺
春节刚过,虽然未到元宵,但网上招聘人气也在短短的几天中迅速回升。计算机、销售业务和市场营销类的招聘职位开始快速增长,需求呈现高速上升趋势。今年春节后,随着深圳气候转暖,深圳人才市场也开始全面复苏。
同时,上网应聘的求职者经过春节的调整后,也释放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以牛市开门,数据同时显示,计算机/IT类、销售业务/市场营销类、文职类等三类求职者表现最为积极,位列前三名;其次是经营管理类求职者,接下来是行政/人事/人力资源类求职者。
长假期间深圳人才市场休市旺了网络招聘
春节长假和五一长假期间,各个深圳人才市场和职介机构都宣布“休市”,但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深圳人才大市场“十一”节后第一个星期(10月9日—10月15日)场面火爆供求两旺,招聘岗位和进场人数较上周分别增加98·8%和40%,迎来了深圳人才市场双向选择的又一个高潮。
此次人才市场走势有三个特点: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人才市场节后火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骑驴找马 国庆休假时间较长,部分生产单位采取了轮流休假的方式,部分“骑着驴找马”的求职者也正好趁此机会到市场找更称心如意的工作。
旅游工两不误 部分内地到深圳旅游的旅客也趁来深圳之机,到人才市场探路找机会。
“人才高交会”推波助澜 第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把深圳人才大市场列为“高交会”的分会场————“人才高交会”。各参展企业投放很多具有吸引力的岗位,加上报纸和深圳人才大市场的网站等媒体的宣传,许多高新技术人才蜂拥而至,更增加了市场的人气。
深圳人才市场有新变化:冷门不冷
2005年毕业生春季双选会暨专业人才交流会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电气、自动化、机械等以往冷门专业的毕业生成了“香饽饽”,而往年的英语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已不再抢手。
用人单位喜好:复合型人才最抢手
深圳急需哪些专业人才,什么样的毕业生受用人单位青睐?媒体记者到深圳市人才市场以及部分企业采访、了解相关情况,并精心挑选、整理了相关信息。一是理工科毕业生需求量大。记者从深圳市人事局获悉,2005年对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计划接收3万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市场营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十大专业需求最旺盛。
二、英语水平成重要门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能力成为外企面试的重要门槛。不少企业表
示最需要“懂专业技术又精通英文的复合型人才”。
三、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大学成绩。一个上学时成绩不好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怎么敢用呢?
网友质疑:深圳人才市场收费要到何时?
有网友日前在某社区发表帖子,对深圳人才市场收费进行质疑:
“该排队买票的买票,但要算计的还是要算计,门票五元,这也太黑了点,像上海去年就取消了对求职者收取门票做法,深圳你还要坚持多久?这点钱对你们人才市场又算得了什么。我们再来做道数学题,拿出3月16日的《深圳特区报》(人才市场的周围的小贩叫为“现场招聘报”)熟练地找出“招聘金页”,今天共有236家招聘单位,按750元每家,236*750再按一年营业300天,再乘以300为5.31亿RMB……我也没有什么恶意来打击人才市场这种繁荣,我只想问人才市场是服务机构,还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与深圳的人文关怀从何体现?”
人事部评价:深圳人才市场最有活力
据了解,深圳市人才大市场1997年正式运作以来,累计进场单位超过20万家,进场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去年深圳市人才大市场接待人才200多万。
国家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告诉记者,这个数字十分可观,已经占到全国总量的10%,这说明深圳的人才市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
现在的就业形式在这里我不像多说,大学生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在调查过程当中了解到,现在大学生也正视到了这一点。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那么大学生就业究竟面临怎样的难题那?具体请看调查报告
下面是调查过程:
据了解,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
就拿计算机行业来说吧。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
一是不同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平衡,名牌大学、工科院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热,而一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冷。
二是用人单位热,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表现冷。从社会总体需求来看,社会及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很多单位急需计算机专业人才,有的单位是高薪引进,有的单位则是降格以求。而现在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还不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为学计算机专业是高投入,在找工作时应该得到高的回报,习惯于和以前的师兄师姐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攀比,导致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报酬相距甚远。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对一般用人单位表现出极为冷淡,有的甚至“宁愿失业,也不要找一个自己不满意的工作”。
三是学校热,用人单位冷。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主动跑市场、跑职场,为学生找就业的门路。但由于高校师资队伍老化、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毕业生,对毕业生表现为冷。
四是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就业时热,而能力差的同学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冷遇。在机关、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在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企业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在就业时非常抢手,而素质一般的学生在就业时就显得十分困难。
总儿言之,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何在,经过一个假期的调查和了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专业面太窄;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不足;性别歧视。
据了解,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名校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名校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作为一名大学生,“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已经觉得没有退路了。所以他们很苦——这是我的感觉。两天的时间中,我接触了很这样的“校漂族”,很多时候我都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感动着。他们真的很苦!我感觉到他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拮据,而更大是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己经没有退路了。从心底里我佩服这些人。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勇敢面向社会,理性分析,理性
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报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五篇:人才市场考察实践心得
实践心得
2014年11月27日,我们形式与政策实践小组一起来到了中国江西省人才市场进行参观。
中国江西省人才市场位于二七北路266号,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是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省人事厅)直属的人才服务机构,是全省人才服务中介机构中功能最全、业务最广、环境最优的唯一国家级人才市场。市场的目标是“立足江西,辐射全国,为各类人才提供满意的服务”。服务的宗旨是“诚信、务实、高效、创新”。人才市场内设人才招聘部(高级人才部)、人才评荐部、代理派遣部、代理服务部、派遣服务部、人才信息部(人才人事网)、人才培训部、国际交流部、开发经营部、党委工作部、综合管理部等12个工作部门。市场具有人才招聘、职业介绍、人才调配、人才培训、人才测评、高级人才猎头、留学中介、出国培训考察、人事代理、档案保管、职称评定、户口挂靠、人才派遣(租赁)、代办“五险一金”、流动党员管理等多项服务功能。
进入大厅内,却并未看到有求职者向工作人员询问情况。大厅内放置了许多公司的展板,上面展示出了公司的简介和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大厅的侧面还有一面LED屏在滚动播放着各地各公司的招聘需求。大屏幕前还有几位正在阅读招聘报纸的求业人员。通过众多的展板和招聘信息,我发现这里涉及的范围很广,有些工作对求职者的要求较高,有些较一般,可供选择的公司很多。即使如此,整个市场内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人声鼎沸。
我想,现在的就业岗位虽然多,但很多人并没有掌握了自身的求职条件,许多人眼高手低,想要高薪职位,自身却没有得以胜任的能力。因此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由此也可以透视我们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许多同学也是如此,毕业后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要么在家待业啃老,要么自主创业,当然后者又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并把自己的事业做的有声有色。
因此,像我们这样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往往要“退而求其次”,即“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先就业再择业”: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自己也适合的企业,这个企业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它却可以提供很多发展和成材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得到锻炼和提高,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同时,应该趁为时不晚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努力符合自己向往的单位或公司的要求。当然,在毕业之前也要时刻关注各个招聘网站上的信息,只有掌握了更加全面的信息,才能够从万千公司中挑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以上是我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