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老师事迹材料:他在路上
优秀老师事迹材料:他在路上
我跟xx认识比较早。在2000年秋天,省教研室在xx举办全省实施中学语文修订大纲的培训会议,他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晚上,他随众到我宿舍里聊天。当时大家就下午初高中四节观摩课各抒己见。他的一番评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觉得这个小伙子有想法,有追求。那年他工作才三年。2001年里,我参加他主持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名人与家乡》的开题会和结题会,之后我让他去苏州参加全省研究性学习的研讨会,在这个研讨会上,我发现xx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才情灵动。十多年来,我一直都很关心他的成长,留意他发表的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
xx是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他们这一代语文人是与新教材、新课改一起成长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语文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新课改,新观念、新教材、新方法、新路径……大家都在探寻“新”做法。但并不是每一个探寻的人都能够探寻到宝藏的,机遇并不垂青任何一个人。十多年来,xx老师有思想、有热情、有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他所倡导的“智慧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从事的“苏派教育研究”成果正在形成。
xx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的角色令他充满对教育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高朝俊老师就说过: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年轻人像xx一样对教育热爱,简直是狂热。我常常感动于他对教育的这份热情。光有热情,不一定做成功一件事情;但没有热情,很难想象即使做成功的那件事情,又能怎么样?他的这种理想主义令他充满了对现实的革新意识和改革行动。
然而,xx首先是一个实践者。他所实践的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的语文教育。如果没有这样那样对于语文教育的思考、认识和反思,他就会湮没在众说纷纭之中,消逝于营营碌碌的习题之中。他在语文教学方法论上,“研读性导学”“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2002年他在《研读性导学——探索一种贴近学生心灵成长的学习方式》这篇论文中所提出的“四发式学法”,显示出他对学生语文学法的重视和研究,没有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无法体现出来的。xx就是这样的人,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形成之后,决不浅尝辄止,而是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譬如在文本教学上,他以学习方式改变为核心,提倡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散问题。这一思路并没有因为写出了论文、获得了所谓成绩而影响他继续研究,、事实上,他在“问题教学”这一热点话题上有着深入的研究,一致延续到现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必须先教好”》、《以文学教育的名义——中学阅读教学再思考》、《构建16岁后的语文课程体系——中学语文教学再思考》等文章的发表,可以说是他对这个问题研究十年、尝试十年、实践十年的一个总结性发言。
他还是一个坚守者。他的“坚守”还不只是对讲台的坚守,更是对自己教育理想的坚守。三年前,他的一篇论文《以文学教育的名义》获奖,我让他把与这篇文章相关的文章发给我,他给我发来了一整本近40万字的书稿,在这份书稿中,他以一线教师的身份对阅读教学诸多元素进行重新思考,不盲从,不随从,不信从,表现出一个青年教师独特的思维品质和实践意识,我更欣喜地看到,他对语文教材中三十余篇重要的文本进行了“文本教读”,既是对学生的引领,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指导。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进行的文本阅读还整理成课堂实录,前后时间跨度近十年,用十年时间作成一件事情,乐此不疲,实属不易。xx在“智慧作文”上的研究与实践也是如此,他所提出的“智慧的表达自己的智慧”这一全新的作文理念,不仅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也有实用、详尽的操作方案,就我所知,他辅导出来的学生获得第三名的就有两次,他本人也被评为“最佳指导教师奖”,全省只有20名,学生写作水平有较大提高,学生发表的文章就在数百篇之上,《当代》《美文》《中华文学选刊》《少年文艺》等杂志都曾做过“智慧作文”的专辑介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xx的“坚守”的执着在“苏派教育”研究上正日益彰显,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他已对八个苏派语文名师作了深入的研究。我在今年年初筹备江苏省“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时,特意将xx写的关于苏派语文名师教学风格的文章一一浏览,对xx的研究品质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特别是他参与领衔的“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与曹勇军先生一起,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全力以赴,产生了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成基地”建设上,充分可以看出他视野开阔、做事踏实、充满创意的优秀品质和较强的组织、合作和管理能力。2011年12月,我作为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联系人的身份到南京十三中调研,对十三中课程基地建设开展工作非常满意,评价甚高。
xx有一个可贵的思维品质,就是思考问题不脱离现实。这是他作为一个实践者很难能可贵的。教育从来不需要批判者,尤其是语文教育,人们都可以去听一听语文课,都可以对语文课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但是,批判了之后怎么办?谁来建设?谁来实践?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会思想的人,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并善于发现问题的人。xx就是这样的人。在中学语文教育界,我很欣喜地看到还有像xx这样一批志于改革和探索的年轻人,既有自己的想法,又能够不断地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哪怕就是出了差错,也是可以理解的。听xx话很有趣,他总是说自己的失败和教训。我常常在想:这个小伙子能这么说自己的失败,已经表明他所做的已经不是失败的事情了。
xx老师是一位很优秀的老师。我相信他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也相信他有这样的实力和能力;我期望他能为语文教育做出更多的探索,也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因为他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他还正年轻,因为他在路上。
第二篇:风景在路上(优秀)
风景在路上 杨婉婷
父爱是山,呵护是生命之火;父爱是火,燃烧希望的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我的一生。
曾经不懂父爱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曾经不懂父亲俊明的面容因何憔悴,曾经不懂黑发因何斑白。
第一次迈进小学,矮矮的我还不到爸爸的腰,他宽大的手掌握紧我的小手。阳光照耀在爸爸的脸上,很美,透过叶隙,洒在路边的小草,小花,和长高的树苗上。春天的风景是靓丽的,风是和煦的,阳光是香的。
五年级了,那天考砸了,坐在家门附近的长椅上不敢回家。秋风拂过我的耳畔,带着一略发丝摇曳着,发黄的树叶纷纷掉落,落在地上“沙沙“的响着。眼眶不觉模糊了,隐约里看见高大的身躯向我跑来,没有看我的考卷,直接将我拥入怀抱。接过我的书包,拉起我的手往家里走。阳光照耀在我爸爸的脸上,很美,透过枝隙洒在路边的小草上,已快凋零的小花和一长高的树苗上,秋天的风景很动人,风是清爽的,眼光是温暖的。
初中了,空气越发冷了,严寒的空气让我心烦意乱。踏出校门,一眼便望见爸爸的身影,脖子上围着围巾,头上戴着帽子,鼻子冻得通红,脚不停的跳着,向手里哈着气。看到我们走出来,急忙迎住我解开围巾,围在我的脖子上,将帽子紧紧戴在我的头上,搂着我向车走去,坐在车里,他双手抖着,我问“爸爸,为什么不在车里等着?”爸爸系好安全带以后向后视镜冲我笑:“万一错过你怎么办?”
回家的路上路过长椅,长椅上堆满了厚厚的雪,草地上没有了小草小花的身影,但那棵树依然成长着,不畏严寒依然顽强。窗外没有了阳光,只有呼呼作响的风,可我从未有一刻觉得比现在更暖和。
风景是生活的馈赠,温暖是父亲的给予。美丽的风景在父亲走过的路上。父亲,因为有了你,女儿一生不会贫穷。
风景在路上
杨晶茹
一夜的大雨洗去了村里的暑气,他睁开明亮的大眼睛,抖了抖身上的积尘,挥动着绿色的手向清晨忙碌的大人们、无忧无虑的孩子们问好。
我摆脱了屋子里的束缚,踏着海面地毯,独自游览着晨景。
吸引人眼球的还不仅仅是这油亮的草木、娇羞的野花、奏曲的鸟儿,还有不远处,几面画着笑脸的彩旗摇动着,活泼,鲜艳,明亮,雨水冲刷过的一小块水泥平台成了她舞动的舞台。我心里有些高兴,这美好的光景又多了一份艳丽。走近去,那几个不知是谁家的孩子,正跳着画的不规整,数字写的不规整的方格。我的目光顿时定下来了,仿佛是我童年经历的时光在眼前重现。不,是正在被他们上演。小女孩看到我,定在双脚下的格子中,露出花儿似得笑脸,又转过头,跳出去了。
我转身离开,心里泛着童年的光,暖暖的,他们如玲儿似的笑声在耳畔回荡着。
我转到水泥路上,不时在积水的洼处洗着脚下的泥,向前走着。
路边一棵大梧桐树,没能挡住清晨的凉爽,却遮下了另一幅美丽的画。
是的,那是梧桐树旁边一户人家的老奶奶,悠闲的坐在一把大摇椅上,她不时地摇动,摇椅发出“吱呀”的声音,这并不能挡住他的乐趣,屋里走出女子,张阿姨,对的,他端着小瓷盆,走到老奶奶的身边。老奶奶直了直身子,停止了摇动,笑着像孩子一样。坐好,张阿姨即将盆放在长椅上,在盆中拿出一把木捻,轻轻的捋了捋老奶奶的的银发,将梳子插入发根出,梳了下去。每一丝,每一缕都逃不过她的细致。老奶奶合了眼睛,享受着媳妇的每个动作。梳罢,张阿姨梳子放到盆里,端盆走进屋,老奶奶摇了摇摇椅。我走过去,问了声好,老奶奶亲切的应了声。那一幕清晰极了。
沿路绕过去,太阳渐渐毒辣了,路上的风景却给人一种清爽,如一股清泉润了干枯的草木,那缕清风,吹在清晨的路上,吹开路上的美好。
风景在路上
刘弋纬
放学了,从学校回到家,这一路处处是风景〃〃〃〃〃〃
结束了这漫长的语文课,我们终于迎来了放学的铃声。而我,本应兴奋,开心的脸,却“生气”全无。“啊,天哪,还要去找语文老师谈话。”收拾好东西,下楼,正好撞见语文老师,紧接着一大波话语侵入了我的耳中,在脑子里转呀转的,老师对我说了四十分钟的话,终于,我可以走了,我回头一看,看见 老师在办公室批改同学的作文,而办公室只留下了她在办公室里批改作文的身影。我不禁感叹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线。夕阳射进窗户,映在了老师的面颊上,看着那辛勤工作的身影,我不禁感叹到,这是多美的一道美景。
出了校门,如我所料,校车已经走了,来接孩子的家长已经把孩子接走了,大门口空空的,只有门卫坐在板凳上,吸着烟,聊着天。我向家的方向走着,心里想着老师对我说的话,时不时还会被石头绊一下。我突然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拿着电话反复的拨打着一个号码,我的手机在书包里微微的震动。“爸爸!”爸爸猛地一回头看见我在前面,那颗心最终平稳地放下,原本紧张的神情刹那间变得柔和。我跑过去。他假装很生气的骂我,而我却含着泪,笑了。是的,那身影是不是如风景一般美丽呢?
风景在路上,你需要细细观察,因为他会给你带来无数颤动。
风景在路上
临近期末的那几天,我分外焦躁,并不是因为准备匆忙,只是我忧心结果,是否会给我当头一棒?
那些日子蒙上了阴霾,我像是厚厚的积雨云,随时会电闪雷鸣,或大雨倾盆。刻意追求结果,但不愿因此被结果束缚,我陷入矛盾中,整日愁容满面,我感觉自己像个马拉松选手只看着遥远的终点,累得疲惫不堪。
母亲似乎看穿了我的内心。一日清晨,他带我去爬山。山高陡峭,我只是知道一天无法登顶,于是放慢了速度,在山间闲逛。山雾蒙蒙,暖风如酒,大自然将我的五脏六腑涤荡的妥帖舒服。耳畔鸟语花香,交奏成森林的协奏曲,松林有模有样的左右摇摆,似乎各司其职,正为演唱加伴奏!我想那天人合一的境界,大概如此。
当我们下山时几个年轻人满头大汗,一路小跑从山坡上下来。“今天真没意思。”一个人说“ 山顶什么都没有,累死了。”母亲闻声对我一笑:“你并没有登顶但是你开心吗?” “开心。”“为很么会开心呢?”“因为我看见了路上的风景。”真的很美丽。那刻我幡然醒悟:是否登顶不重要,沿途的风景才是最美!
端坐桌前,心中似乎不再绷紧一根弦,尽管我的志向已经清晰而明确,但我已经不再固执的要求自己“必须”拥有骄人的结果——即使有,我也不会开心,我只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感受身旁那似锦的繁华,指间触摸着春光,亲赴每一缕清风,用心欣赏每一处盛景,我便是成功的。
现在的生活就像一条笔直的跑道,但我绝不能横冲直撞。我们应静下心来,正如我曾经体会到的一样: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风景在路上 宫昭钧
这一年,被迷茫遮住了双眼,无暇顾及途中那绚烂的景色。
对于初四,我的内心曾经颇为忐忑,可我却发现,初四,根本没有留给我时间忐忑。开学比其他年级要早,所以我早就把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儿干完了,干完之后,就立马开始准备了——似是末日前,人类的奋力一搏。
早上,学!早上迷迷糊糊的抬起沉甸甸的眼皮,瞟了一眼手表。“妈呀!六点了。”于是火急火燎的把被子滚成一个球,丢进了柜子里,而我也几乎从床上“滚”到了地下,拖开了凳子,就开始做题,而舍友也把刚才的情景一个个又放了一遍重播似的。而当七点后打铃后吃完饭回来,我才发现我的裤子穿反了!
中午,学!当得知中午不能睡觉要学习时,起初我并没有感觉怎么样,但后来我就发现我错了。我的眼睛根本不听话,以至于我都得用一只手写字,一只手掐着自己的胳膊,才能勉强不睡着,而艰苦远远不止这些。六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还是大中午的,其闷热程度可想而知。学完之后,我就想洗了个澡一样,衣服都能挤出水了。更别说那些能用来当生化武器的袜子所散发出的“香味”了。
晚上,学!连续学了一整天,眼睛已经十分酸痛,本想着晚自习能休息会,却没想到,晚上还要上课,于是强迫自己在那坐着,两只眼珠子瞪成鸡蛋,几乎没有感觉地用耳朵捡着老师丢给我的知识,却发现自己根本捡不过来。
晚上,我躺在床上,脑中嗡嗡作响,我不知道,这种生活我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而现在,至少我已经走到现在,而且我还能继续走下去。初四的生活,我不应去坚持,而应去享受,因为在崎岖的山路边,总会有美丽的景色。
如果有一天,迷茫遮住了双眼,那么,用汗水拭去它,你会发现,风景,就在路上。
风景在路上 心静方可领悟美。
初四了,一切都不再轻松了!
今天是周日,下个周又要月考,为了在开学以来的第一次的月考上取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成绩,无奈,我只能闷在家里好好复习。
忽的一阵微风袭来,吹乱了课本,也吹乱了我的心绪。之后我便再也进不去状态了。我也打算不再强求自己,出去转转。九点钟的时间,天气还不热,而此时的人们都上班去了,整个小区显得格外空旷。
忽的,我的眼神被一株小花吸引了,他只是一株紫色的小野花,平时甚至不起眼,但此时它被一群花团锦簇的花所包围,美艳的东西看多了,难免会觉得审美疲劳,如此却觉得那株小野花格外清秀。
往前走,是一方池塘,水很深。周围的柳树如同护卫般围成一个圆保卫池塘,看着它垂下来的枝条虽然不再清翠,但还是顽强保留着那抹绿色。微风拂来,柳枝随风荡漾,展现着它那绝美的舞姿;池水掀起点点涟漪。我不由得看痴了,心也静了。那池水下还有正在游荡的鱼儿,慢悠悠散步的乌龟以及浅水处正在寻找妈妈的蝌蚪,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
再往前,就是小区的公园了,去的时候有三五个小孩在那嬉戏打闹,以及几个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们,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到此情景,我那心里的重担仿佛顿时减轻了不少。
回到家,再看看那些因着无数象征中国文化的汉字,仿佛心里也不再那么抵触。拿起书,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斗。
静,才能体会到往日体会不到的美,注意到自己平常所忽视的风景。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你就会发现一份不同的风景!风景在路上。
风景在路上
王萌
除了山,还是山。这是我对这个落后的小城的第一印象。山间偶尔有几块被开垦过的土地,却也是贫瘠的几乎颗粒无收,道路崎岖不平连车都开不上去,手里提着箱子,心里满满都是怨气。太阳在头上毒辣灼烤着大地,背包里的瓶子早已空空如也。我一路抱怨的走上去,却听到大山深处的声音〃〃〃〃〃〃
姐姐带着十几个孩子在对面看着我,几个孩子看到我的身影欢快的跑来,“欢迎你。” 他们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姐姐从我手中接过箱子。“我让你带来的你都带来了?”我满脸怨气的瞪着她。“啊!我说你就是闲的,来这鬼地方支教,好好的公务员你不做,你来这传递爱心,还让我来接你走。”“嘘,别让孩子们听见,我还没说我要走呢。”我回头望了一眼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你还没告诉呢?你不会不想走了吧?”姐姐苦笑一下,终是没说什么。
大山深处有一所学校,学校年久失修,显得那么荒凉与寂寞。这里除去几个年过半百的老师,就只有姐姐了。老乡都在那等着,他们用那勤劳的双手与我一一握手,一个老乡告诉我,他从来没想到,一个富裕城市的女娃,来这里做男人的活,还教孩子们知识。.因为年轻人外出,村里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姐姐在这里经常帮助他们。远处的教室里,她打开了我拿来的那个箱子,将里面的书分给孩子们,那些孩子小心翼翼的捧着书,兴奋的互相打闹。我站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望着深不见底的下面。“你明天会跟我走吧?”身后的姐姐走到了我身边。沉默了良久,“会。”清晨,薄雾笼罩了大山,风还泛着丝丝凉意,我们踏上了下山的路。“天上的星星〃〃〃〃〃〃”山间响着那首《虫儿飞》。向上望去,十多个孩子在山边站着。老乡也在。雾笼罩着,路旁的野花上还撒着些许露水,姐姐却早已泣不成声。“老师,再见!”他们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山间。贫瘠的土地,湛蓝的天空,几个天真的孩子,那是最美的风景。那一路,他们的声音伴随着太阳升起,那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第三篇:宁夏优秀老师事迹
宁夏优秀老师事迹
“塞上红烛”无悔人生--------冯志远同志先进事迹介绍
“塞上红烛”无悔人生(上)
和煦的阳光,洒满长春市一汽家属院的一间普通房间。房间里盛开的鲜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病床上,躺着一位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垂暮老人。他就是先后“感动吉林”、“感动宁夏”的新闻人物。吉林省省委领导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来了,教育部领导来了„„所有的人都是怀着崇敬而来,带着感动而去。
他叫冯志远,是宁夏中宁县的一位退休教师。他何以令那么多人深深感动?记者就此先后在吉林、宁夏采访了他的亲人、领导、同学、学生、同事,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也更令人感动的事迹。冯志远老师的形象,在记者的眼前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了。告别新婚,他志存高远义无反顾
1953年,冯志远从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上海市市南中学。1956年,他又调到上海第一速成师范任教。在市南中学时,他结识了同样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马老师。4年后,他们喜结连理。
就在这时,即将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派人到上海请求智力支援。校长征求冯志远的意见,冯老师二话没说,当即表示同意。新婚妻子的劝说,也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冯志远所在的“文教大队”,在自治区成立之前就赶到了。他们先后被安排兴修银川老城与新城之间的公路、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到1960年4月,他才被派到创办不久的中宁县鸣沙中学。
宁夏荒凉的农村与繁华的大上海反差太大。冯志远他们住的是透风的土坯房,睡的是冰冷的土坯炕,用的是烟气腾腾的土炉子,点的是用药瓶自制的煤油灯,吃的是野菜为主、毫无油水的调和饭。就是这样的饭也填不饱肚子,许多人患上了浮肿病。
冯志远到宁夏时,宁夏的基础教育还相当落后。在当地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很少。像冯志远这样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是凤毛麟角。后来,与他同来的人陆续都走了,只有冯志远始终留在农村。冯老师一直生活在宁夏农村。当地一位校长称他和其他外籍教师是中宁县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倾心育人,他才华横溢,富有建树。不论是在鸣沙中学,还是在关帝中学,都有人称冯老师知识渊博,是教学水平最高、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冯老师先后讲过的课有:语文、俄语、历史、地理、英语。有一段时间,学校缺教师,他同时教几门课。
他创造的“情景教学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高尔基的《海燕》时,他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教《黔之驴》时,他配有各种形体动作„„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课上完了,课文也会背了。他教的许多课,令人终生难忘。
教书,成为他的最大乐趣;讲课受到学生欢迎,成了他最好的精神享受。他的许多学生记得:上课铃声还没敲响,冯老师就早早站到教室门口了;下课了,冯老师连口水也不喝,又与学生在课下亲切交谈,热烈讨论。他的教学,对不少人产生终生的影响。有些原来语文成绩差的人,工作后竟成为单位的“笔杆子”,有的人还成为当地知名作家。
虽然教了一辈子书,有些课讲过几十遍了,但他每次上讲台前还要认真备课。
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冯老师教过的学生,一点也不过分。冯老师的学生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许多大学里当上了教授,而更多的人则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学生的进步,是冯老师最大的享受和精神安慰。一次,他的一个学生把自己新出的书送给他,他兴奋得两眼放光,溢出了泪水。
燃烧自己,红烛光辉照人间
冯志远早年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病,许多医生不止一次叮嘱、甚至警告过他:一定不能劳累过度,否则会双目失明!
但是,一投入工作,冯志远就什么也不顾了。他每天5点起床,直到深夜12点左右才休息。他给学生批作文批得特别细,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批的作文本上,几乎所有空档都被批语填满。他还把学生叫到跟前进行面批。每个学期里,每个学生差不多都有一次以上获得“面批”的机会。有时,眼睛实在累得不行了,他就让学生自己念,他则边听边改。
“十年浩劫”结束后,积压在冯老师心中的巨大能量喷涌而出,看到学生钻劲十足,他更是喜上眉梢,他的体力透支也越来越严重。那时,每天夜晚,每间教室里都灯火通明。冯老师在教室之间穿梭辅导,从这个教室走出,又往那个教室走去,几乎没有在深夜12点以前休息过。他的视力急剧下降,不得不借助放大镜来备课、批作业,到后来,就是借助放大镜,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了。在眼睛一再发出抗议的情况下,他才闭一闭眼睛,缓解一下疲劳。
视力的下降,冯志远早有警觉。对其严重后果,他也有过预料。但他想到自己老了,一定要抓紧时间工作。为了把过去耽误的东西找回来,他已经顾不了许多了。终于,在一次语文课上,黑幕罩上了他的双眼,他从此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他是被学生们扶着走下讲台的。这是1985年,他55岁。有人为他感到惋惜:如果平时多注意点,不那么过分劳累,他不会这么早就失明!
双目失明,他依然高擎知识的火炬
眼睛失明了,他的心依然亮堂堂: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自己该干什么、还能干什么。按说,一位奉献了大半生的失明教师,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颐养天年,谁也不会为此说什么。
但学生们担心他就此离开:“冯老师,你会离开我们吗?”他也离不开这些朝夕相处的学生们:“大家放心吧,我不走,我陪你们一块儿学习!”他知道,当时学校很缺教师。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他已经深思熟虑了:我还要继续上讲台!虽然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教语文了,但是,自己完全可以凭着记忆和过去讲课的基础上历史课、地理课,还可以用自己平生所学辅导学生!
他找到学校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久,学校重新为他排了课。冯志远用8个字形容他当时的心情:喜出望外,正中下怀。
于是,关帝中学从此就有了这样感人的一幕:上课铃声没响,就有两个学生来到简陋的教师宿舍,将早已穿戴整齐的冯老师扶到教室。他还没有走上讲台,学生们就怀着敬仰的心情迫不及待地齐声高喊“老师好”了。学生们听他的课,更加认真、更加专注,课堂气氛也更好。下课了,又是学生把他扶回宿舍。这样的场景,每周都要出现六七次。哪位老师有事,他就要求顶课。他常常出现在不同班级的讲台上。
就这样,他以“盲人教师”的身份继续活跃在讲台上。至于课外辅导活动,则一直持续到他退休之后、离开宁夏之前,他那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常常挤满了求知的学子,常常被欢声笑语填满。
就是到了2000年春天,冯志远还借校长前来看望之机,郑重提出要求:我的眼睛看不见了,手还能动,脑子也不糊涂。我还能教学生拉二胡。
冯老师失明后,学校组成了“学雷锋小组”,轮番照顾他的生活。
1992年,王泽娟、白燕玲两个学生陪同冯老师去长春。住在一汽家属院的妹妹冯宝珍希望他就此留下,但他只住了几天就返回了宁夏:宁夏有他的牵挂,有他继续展示人生价值的舞台!
默默忍受分离之苦,他舍小家顾大家
大诗人杜甫曾写诗《新婚别》,专道新婚别离之苦。喜爱唐诗的冯志远对此有更深的感受,但他为了西部的教育事业默默地忍受了。只有到了寒暑假,他与马老师才有相聚的机会:有时马老师来,更多时是冯老师回。直到冯老师40岁时,他们才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但是,远在大西北的冯老师却没有能力照顾母子俩。冯老师至今还记得:一次,儿子得了急病,妻子发来电报催他回去。此时正赶上中考,学生实在离不开他。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先留下来。那几天他坐卧不宁,老是念叨:不知九实的病怎么样了?等中考结束、他风尘仆仆赶回上海时,儿子的病已经好了,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冯老师心中有一段温馨的回忆:他一回到上海家中,儿子就拉住他的手不放,亲热得不得了,他要让父亲带他玩遍公园里的所有游戏,直到累得迈不动步为止。每次离家回宁夏,儿子都要搂着他问:什么时候再回来?
冯志远的许多同事、学生都告诉记者:冯老师对妻子、儿子的感情很深。儿子小时候,他听说《安徒生童话集》出版了,立即托人买下来寄给儿子。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他一直关心着儿子的成长。他常对照顾自己生活的学生王福海说,九实理科好,文科不太好,可我从没有给他辅导过。一看见你们,我就想起他。他和他妈妈过得挺不容易啊。
儿子考上武汉一所大学后,他兴奋异常,逢人就讲。儿子在大学读书期间,他每月都按时请学生替他寄钱。有时学生不在,他就自己拄着棍子摸索着到邮政所去寄。
妻子得了癌症,他在假期赶回去悉心照料了一个月。听说胎盘对保养身体有益,冯志远就托在医院工作的学生找了一个寄去,妻子服用后连连说好。长期两地分居,带给冯志远的除了思念,还有愧疚。他总是感到愧对妻儿。他的学生们说,冯老师这些年都在舍小家顾大家啊!
爱生如子,他谱写了一段段人间佳话
冯志远与许多学生的感情都超出了师生之情,达到父子、父女的境界。
冯老师从不大声训斥学生,更不歧视差生。即使批评学生,他也总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几十年中一直像照顾父亲那样照顾冯老师的刘天龙,与老师的感情就“起源”于冯老师对他“学外语无用”的严厉批评。很多所谓差生,经过他的教育引导,后来都变成优等生。
鸣沙中学英语教师刘世德,是在“文革”期间读完小学、初中的,基础较差。上高中后,刘世德问冯老师:“像我这么差的能学好吗?”冯老师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没问题。你到我屋里,我给你个别指导。从此,他就成了冯老师宿舍里的座上客。冯老师鼓励他:你进步了,老师奖励你!不久,冯老师真的买了一支钢笔送给他。刘世德如获至宝,格外珍惜这支笔。他举着这支已经磨秃了笔尖的笔对记者说,这支笔,陪伴我35年了。一看见它,我就想起冯老师!
王泽娟、白燕玲与冯老师更是亲如父女。王泽娟母亲去世早,经济也不宽裕,本想考个中专就算了。她开始对外语并不感兴趣,冯老师听她发音好,就一再鼓励她并和她一起学英语。
一次,她从外面回来,发现自己的桌上摆着两套英语教材、6盘磁带。一看包上的地址竟是外地寄来的。就在她莫名其妙时,冯老师解开了疑团。原来,冯老师在电台广播中听到相关信息,就不声不响地委托别的学生寄钱邮购。他对王泽娟说,你好好学吧,老师支持你!
1994年,王泽娟如愿考上宁夏大学外语系。王泽娟激动地说,冯老师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如果没有冯老师,我的一切都不可想象!
冯老师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一些穷困的学生买书、买本。他究竟资助过多少学生,现在谁也说不清了。许多人都说冯志远“爱生如子”。刘世德则说,“爱生如子”四字,都不足以概括他对学生的感情!
许多人至今还记得30多年前冯志远调离鸣沙中学的情景:从他的宿舍到校门口只有100多米,他竟走了近一个小时!摸摸这个学生的头,拉拉那个学生的手,叮嘱这个要好好学,告诫那个要注意什么。拖拉机停在校门口已经多时了,可冯老师多次上去,又多次下来。他与学生是那样难舍难分,令许多人洒下泪水。
冯志远为学生付出了许多人没有付出的爱,也得到了许多人无法得到的爱。师生共同谱写出一曲曲人间佳话。逢年过节,总有学生接他到家同过。接得晚了,就被别人接走了。平时,学生们总是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拿给他吃。
冯志远生活在学生们中间,不感到孤单,也很少有独自漂泊在外的感觉。他真的把自己当成中宁人了。
“塞上红烛”无悔人生(下)
问心无愧,他从不为一己之私伸手
结束两地分居的日子,一直是冯志远的心愿。他想把马老师调到宁夏来,也想把自己调回上海去。他写过请调报告,但学生们的目光,令他犹豫再三,始终没把报告递上去。
原鸣沙中学校长苏仲深说,如果冯老师调到银川或县城,马老师可能就会来宁夏工作。可他始终没有动,甚至连调动的要求也没提。后来,政策宽松了,他的眼睛又不行了。他是不愿成为妻儿的负担啊。
曾有人问:冯老师毕业于名牌大学,又当了一辈子教师,何以连个职称也没有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他根本就没有申报!“文革”后教师评职称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那时,他的眼睛失明了,他也改教历史了,所带课时也没原来多,自己就主动放弃了。
至于冯老师工作几十年却没有任何获奖记录问题,那也不难解释。由于“左”的影响,什么荣誉会落到他的头上?当“左”的迷雾散去时,他也老了。
对个人报酬问题,他也不很在意。在上海时,他就是中教五级了。到宁夏后,每月又加了6元,工资达到89.5元。在当时可是“高薪阶层”啊。此后几十年,老师们多次调整工资,他都没调,长期在原地踏步。慢慢的,他便由“高薪阶层”变成了“低薪阶层”。
2000年,新任校长王文华无意间看见了他的工资条。见上面只有600多元,感到很吃惊。不料,冯老师却没有抱怨工资太低,而是平静地说:“不少了。”
直到报销医药费吃紧,他才在别人的劝说下、由别人代笔打了一份报告。最终,他还是没有把报告交上去。记者在长春就见到了这份已经保存11年的报告。
当许多人在为他的境遇鸣不平时,他自己却早已释然了。
他在诗中写道:“为公谋福得拥戴,营私一己众论轻。小天地内少置计,大宇宙间多用功。”冯老师心态好,与他的简朴生活有关。他的住处,除了普通的床铺和简单的饮食器具外,就再也没啥东西了。他的简朴超出想象。
他的收入,除了寄给远在上海的妻儿外,大部分都用来买书、订报、资助学生了。
终生学习,他像一个不懈攀登高峰的运动员
他学的是中文,但俄语、英语、日语都达到相当的水平,这都源于他的自学。他先后教过五六门课程。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一时没有合适的英语教师,他主动请缨,又教起了英语。
冯老师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教学之余,他就呆在屋里看书学习,很少出门。
人们都说他学识渊博,是个“活字典”,什么难题都难不倒他。有一次朱自国老师看见他很吃力地用放大镜看书,就说:“你的眼睛都成这样了,怎么还看书?”冯老师平静地说:“能看一点是一点。活到老学到老嘛。”冯老师古典文学修养深厚,一直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他发现许多注释错了:将来我要给这些书重新做注释!可惜,他失明了,没能完成这个计划。
双目失明后,冯志远把听广播看成是与外界联系、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渠道。听知识性节目,是他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失明21年来,他听坏的收音机已有十几个了。
离开宁夏的时候,他扔掉了破旧的被褥,独独舍不得丢下跟了他多年的图书、卡片和教案。他带到长春的全部家当就是那六七箱书!
就是重病在身回到了长春,他还向在一汽当高工的妹夫学过日语。
学习,伴随了他的一生。学习,让他从容地生活、从容地工作,坦然地面对一切。
活出自尊,他从不向命运低头
如果不是1999年12月突发脑血栓,冯志远可能至今还生活在他心爱的学生们中间。那次发病,是学校把他送到医院救治的。所幸发现及时。2001年5月,自感身体越来越差的冯老师给妹妹冯宝珍打电话说:“放假后,你来看看我吧,晚了恐怕就见不着了。”冯宝珍哭了。几天后,冯宝珍筹集了一笔钱,带着儿子和侄女来接他了。
真的要走了、要远离学生们了,他反倒犹豫不定了。妹妹来了一周,他还没做出走与留的决定。冯宝珍反复劝说无效,就请求王文华校长帮她做工作。王校长分析,冯老师不太想走,是因为他习惯了学校的环境、离不开他的学生,也不愿拖累妹妹。
白燕玲说,冯老师虽然生活不便,但他活得很自尊,只要自己能做的事,就不麻烦别人。他自己的衣服坚持自己洗。为了不让学生洗,他常常把自己要洗的衣服藏起来。王泽娟也说,说我们照顾他,其实也就是帮他打饭、打水、寄信、念念书报而已。他的大小便都是自己倒掉,从不让别人沾手。为此,他不知摔倒过多少次。
一次,王泽娟从外面回来,见冯老师不在,就急忙去找,原来,冯老师又在外面摔倒了。冯老师的衣服虽然都不新了,但穿戴一直都整整齐齐。他原来的烟瘾较大,中山装被烧了许多小洞。为此,他彻底戒了烟。
他的学生分布在各地各个岗位,干什么的都有,但他从不让学生为自己办私事。他说,我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学生们围着我问这问那,我希望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闭上眼睛那一天。刚回长春时身体尚好,他就对妹妹说,你替我找几个学生吧,我来辅导,不收费!
失明了,他仍要做个有用的人,依然得到了人们的敬重。
始终怀着感恩的心,他重情守义苛己待人
自己为社会做了多少,他都觉得是应该的,而且总是觉得做得不够;别人为他做了一点,他都念念不忘,感怀不已:冯老师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王文华是1999年年底调到关帝中学担任校长的,与冯志远相处只有短短一年多时间,但他却多方关照冯老师。冬天,他把冯老师安排到有暖气的办公室住下。上下水通了,他又为冯老师安上了坐便器。冯老师很感动,每次见到王校长都要说:“学校对我太好了。”
冯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也充满着感激。在长春采访时,他一口气说出许多曾经帮助过他的名字。他对记者说:“文革”中批斗老师,好多学生暗中保护他;糊了高帽子,学生不让他戴;游斗老师,学生不让他上街;他从没有被打过„„学生的保护,让他躲过了那场劫难。
就是对自己的妹妹,他也充满感激之心。对妹妹一家的感激之情,让他写下《病中赠妹》诗:“倒屎倒尿胜护工,勤于洗擦侍仲兄。两番住院连三月,倍感同胞一奶情。”
病中,他更加思念远在上海的妻儿,心里的愧疚更是挥之不去。
记者在采访中得到消息,他的儿子在春节后专程到长春看望了他。他的妻子也在不久前打来长途电话,对他表示问候和理解。马老师还对记者说:其实,我在心里早已不怪他了。他这一辈子也不容易啊。
记者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连声说:“没有。”冯老师的一生,真正做到了心如止水,而且无怨无悔。
第四篇:优秀作文-在路上[定稿]
在路上
不是青春选择我,而是我选择青春
----题记
生命不仅仅是一滴滴的鲜血,它更是渴望燃烧的激情;青春也不仅仅是一声声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的源泉。
在青春的路上,我要飞翔。我要做那翩翩起舞的蝴蝶,为美丽的春天增添光彩;我要做那自由飞翔的小鸟,为纯净无暇的天空点缀美丽;我要做那无拘无束的分子,用热情谱出属于我自己的乐章。在青春的路上,我是自己命运的船长,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是的,人世间,沧海变桑田,高山变平地,一切都处于改变之中,唯一不变的是自己永远的、坚定的信念与梦想。
长征精神,就是在枪林弹雨中,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表现出大无畏精神!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理想精神,就是当你拥有雄心壮志的同时,也要勇敢张开双臂迎接困难的精神!是的,的确是这样,在青春的路上,如果因为生活将你的理想锋芒磨平,那么你将会在人生的岁月里随波逐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少年在青春的路上洒一路汗水,披一路风尘,嚼一路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烧。愿每一位青年都怀着自己的理想,选择方向,选择梦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斩荆披棘奋勇前进!
第五篇:初三作文:“在路上”优秀作文
在路上
北京市三帆中学初三(3)班
李安可
那时,你骑车送我上学,一路故意将车骑得东摇西晃。我坐在你身后,惊恐而欢喜地尖叫。那时我们多么亲密。后来,我们小手拉大手,一同走在上学路上。你念一句诗,我学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只用几分钟便背下了整首诗,可又要多少年,才能读懂它的意思。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不再让你帮我背书包,不再挽你的手臂,不再和你交谈,甚至表现得好像不认识你。我坚持要求自己上学,可你的短信在我上学的途中不断涌入我的手机,还让不让孩子独立了?
就像这天,你站在窗前看窗外的大雨,突然说:“一会我送你吧。”我一愣,继而找了一大堆借口拒绝,最后总结性陈词:“就这么点小雨,我不需要送。”然而你很固执:“我送你吧。”我盯着你坚定的眼睛,心中泛起大片大片的无奈。也许你只是想找个机会亲近我?也许你是想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我的关心?
我抓过书包和雨伞尽快下楼。可你还是追了上来,打一把黑伞,气喘吁吁地跑到我身边。你提了提我的书包,“重
不重?我帮你背。”“不用。”我努力使自己的语气冷硬一点。
两个人,两把伞,在同一条路上走向一个方向,却陌生得仿佛从不曾相识。你大概想和我聊些什么吧?可是又没有说话,是不是因为看见了我幼稚的不耐烦的眼神?最终,你只是不停地提醒“别踩到水”、“伞往上举一点。”
雨还在不停地下,模糊了一切。偶尔有穿着校服的学生经过,都是形单影只。如果我独自举伞,大概也是狼狈地低着头,行色匆匆。可是现在不一样,有人陪着我。你不像以往那样啰嗦,很安静。我悄悄移开挡住视线的伞,总会看到你黑色的伞角,以及淋湿的衣服,心里突然觉得很踏实。其实你本不用在外面淋雨,只是为了让我在冰冷的雨中不孤单。是因为愧疚,还是因为感动?我放下刚才的“矜持”,开始和你搭话。你的欢喜见于嘴角眉梢,话语又多了起来。我们一路聊着,直到遇到一大滩积水。你让我先别动,自己设法跨过,接过我的书包和雨伞,再把我拉上台阶。我们继续走继续聊,却是在同一把伞下,手挽着手。我们仿佛又回到从前,我的小手拉着你的大手,一同走在上学路上。在路上,我们的距离渐渐变远又渐渐拉近,只有那份淡淡的深情从未改变。在路上,因为有你的陪伴,我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