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言警2
名言警句
喜欢安静,喜欢远方,想要在自己的路上流浪,去追寻那个属于自己的梦想。
第二篇:诚实的名言警
关于诚实的名言警句和事例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民无信不立。——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事例不胜枚举。司马迁冒着生命危险直接评判汉武
帝;魏征犯颜极谏,如实指责唐太宗;戴就在威逼利诱下,宁死也不说谎
陷害别人。
诚实守信,大到对祖国的忠诚坚守,小到从不说谎,信守诺言。
孔子有一位学生叫曾参,他一生都诚实守信。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去集市购物,为了让孩子留在家里,妻子答应孩子回来杀猪烧猪肉给他吃。妻子回来后,却没有任何要杀猪的样子。曾参见了,连忙举刀杀猪。妻子见了,气急败坏地说:“他只是个孩子,用得着这么守信用吗?”曾参却说:“不能因为他是孩子就不诚实守信,我们应该诚实守信对待每一个人。只要你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去做,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1).小樱桃树的故事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在他小时候的一天,华盛顿在家里发现了一柄爸爸新买来斧子。很快,他就成了这打斧子的“主人”。带着它跑进花园,用它削小草、砍树枝,玩得可开心啦!玩着玩着,突然他想到:“父亲能抡起斧子砍倒大枝,我能不能抡起斧子砍倒小树呢?”正巧,在他的前面不远处有一棵小樱桃树,于是华盛顿跑上前,抡起斧子向小樱桃树砍下去,一下,两下„„刚砍了七下,小樱桃树就倒下了。当父亲发现花园被弄得乱七八糟,他十分喜爱的那棵小樱树也被人砍倒了,非常生气。他怒气冲冲地走进屋里,厉声问道:“谁把我的樱桃树砍倒了?” 华盛顿这时明白自己闯了祸。但他仅仅犹豫了片刻,然后突然抬起头看着爸爸,态度诚恳地说:“爸爸,我不能说谎,是我用斧子把树砍坏了的确我愿再栽上一棵,以后再也不砍了。”华盛顿的话音刚落,他父亲满脸的怒气顿时烟消云散,并称赞华盛顿,那诚实的行为胜过一千棵樱桃树的价值。后来,小樱桃树的故事传开了,“我不能说谎”也成了华盛顿为人者的写照。
2).中国古代诚信故事皇甫绩守信求责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
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
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3). 聪明反被聪明误 不能自圆其说 只能自食苦果
有一个叫吉姆的人,他很自私,经常说谎话,常常使用鬼点子欺骗别人。很多人都被他捉弄过,但是都拿他没办法。一次,他出门远行,要坐好长时间的火车。想买卧铺票,又嫌价格太贵,于是,他就想占用两个人的座位当卧铺用。他早早到达火车站排队,站在了检票口的最前面。检完票后,他便快步跑上火车,拣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然后又把自己的行李放在旁边的座位上,靠在上面装睡。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挤,很多人都站着,可是,吉姆却装作没看见,继续靠在行李上。旅客问他行李是谁的,他总说是别人的。有一位聪明的教授猜出吉姆是在撒谎,于是就想戏弄他,给他一个教训。吉姆是个烟鬼,从上火车开始就想去吸烟室吸烟,因为怕别人占他的位子,一直忍着没去。后来,他实在忍不住了,就离开座位去了吸烟室。吉姆离开后,那个聪明的教授把吉姆的行李都挪到了坐席底下和货架上,然后让一位老太太坐在那个座位上。吉姆回来后,发现行李被挪走了,就理直气壮地问那个老太太:“你把行李放到哪里去了?”站在旁边的教授很有礼貌地回答:“先生,刚才行李的主人说他有急事要办,已经在前一站下车了,他托付我把他的行李带到下一站丢掉。”吉姆听了,想说行李是自己的,又不好意思说,怕周围的人取笑他。下一站快到了,那位教授开始整理吉姆的行李,准备把行李送下车,吉姆开始阻拦,教授说:“这是别人的行李,您怎么阻拦我呢?”吉姆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把他的行李丢了下去。随后,他便不得不悻悻地随着行李下了车,虽然他还没有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他下车后,车厢里的旅客禁不住发出了一阵哄笑。
第三篇:态度的名言警(文言文)
态度的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
1.传不习乎?---《学而》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对生命的态度(人生观)
8.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9.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 梭
10.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11.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12.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13.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14.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15.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16.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 克
17.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18.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 语
19.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谚 语
20.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21.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英国谚语
22.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23.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佚 名
对金钱的态度(价值观)
24.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茶花女》
2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佚 名
26.有钱的人从来不肯错过一个表现俗气的机会。—— 巴尔扎克
27.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柏拉图
28.为什么一个人要富有?为什么他一定要有马匹,精致的衣服,漂亮的住宅,到公共场所与娱乐场所去的权利?因为缺少思想。你给他的心灵一个新的形象,他就会逃遁到一个寂寞的花园或是阁楼上去享受它,这梦想使他们那样富有,即使给他一州作为采邑,也还抵不过它。但是我们最终是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才发现我们没有钱。我们最初是因为耽溺于肉欲,所以才觉得一定要有钱。—— 爱默生
29.金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知道它的领域。并把它限制在那里;当它想进一步发展时,甚至要把它们踢回去。—— 卡莱尔
30.一个人要在年轻的时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气勃勃、趣味无穷,那才需要钱财啊。老天爷为什么不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让多数为首先获得财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后让他们在不需要再有钱的时候,变成一个穷光蛋死去呢? —— 马克吐温
人从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应是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钱买卖关系,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登天堂的话,那么天堂也就不是为政治经济学所支配的地方,那儿也就没有我们的事了。—— 狄更新
31.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区性方面军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 查尔斯·兰姆
32.一个非常喜爱钱财的人,是很难在任何时候也同样非常喜爱他的儿女的。这二者就仿佛上帝和财神一样,形同冰炭。—— 塞缪尔·巴特勒
33.金钱!金钱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是近似恶魔的一种发明。再没有其它东西比在金钱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骗,因而也没有其它方面能为培植伪善提供这么丰脾的土地。—— 马卡连柯
一切对财富的过于仔细的关心都散发着贪婪的气味,甚至以一种过于有意的不自然的慷慨去处理钱财,也是不得去费心指挥和关心的。—— 蒙田
34.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菲尔丁
35.如果您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 如果您失去了勇气.失去一切。——(德)哥德
36.有了金钱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金钱来购买。——莱曼特
37.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伊索寓言》
3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39.态度决定一切。——米卢
态度决定高度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
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其实只是态度之差。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最乐观的精神和最丰富的经验支配和把握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是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由别人造成的,是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是无法改变的。实际上,我们是谁并不是由周围的环境所决定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有一位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仍然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马尔比·D·巴布科克说:“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昂贵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所不具备的东西。”可是,成功实际上是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成功是正确态度的结果,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功,固然有其他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受他自己的态度所制约的。
我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在刚开始执行一项任务时的态度决定了最后的成败,这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人们在任何重要组织中的地位越高,他的态度就越佳。
难怪有人说,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环境——心理的、情绪的、生理的、精神的,这些都是由我们自己的态度来决定的。
有积极的思维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积极思维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但并不能保证他凡事都心想事成;如果你抱消极的态度,则必败无疑。
积极心态是人们自我行为有效性的坚实基础,是人们在生存、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取得成就的可靠保障,是人们获得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奠基石,而消极心态导致人们自我行为的盲目性,是人们在生存、生活、事业等方面取得成就的绊脚石。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如何培养积极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每个人事业发展的前景,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在现实生活中,要想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要掌握好态度这把万能的金钥匙,用它来正确处理好工作、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对待工作的态度必须敬业。敬业体现的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具体说,就是重视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一件神圣而有意义的任务来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一遇挫折和困难,不是畏缩不前就是怨天尤人,却很少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因此,只要对工作和生活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人生总会有其高度!只要掌握好态度这把金钥匙,就能创造辉煌灿烂的成就!借用一位哲人的话来对此作一总结:“无论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马丙学
整理
第四篇:名言警句中的哲理
名言警句中的哲理
1、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哲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哲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3、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哲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掩耳盗铃;画饼充饥【哲理】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5、画蛇添足【哲理】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6、闭门造车【哲理】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7、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哲理】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哲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9、杞人忧天【哲理】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0、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哲理】这首诗体现了生物的运动变化是有某种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的,生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1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哲理】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12、“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哲理】体现了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3、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这样写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归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哲理】这首诗主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4、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哲理】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6、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哲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17、画饼充饥 【哲理】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18、掩耳盗铃:【哲理】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19、曾子 : “富润屋 , 德润身。”【哲理】 正确的意识对提高自身修养的作用。20、老百姓 :“ 方针政策对了头 , 吃喝穿用不发愁。”【哲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1、气者,理之所依也 【哲理】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22、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哲理】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3、恩格斯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哲理】不管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23、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哲理】宗教观念仍然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24、“有信路路畅通,无信步步难行” 【哲理】体现了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5、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哲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26、拨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哲理】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27、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哲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
28、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哲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9、“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哲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哲理】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条件。
31、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哲理】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
32、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哲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33、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哲理】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3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钓多识鱼性,樵多知树名” 【哲理】这几句话共同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3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哲理】这句话揭示的哲理是认识来源于实践;科学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36、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哲理】这一观点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7、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哲理】他的观点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8、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哲理】这段话体现哲理有认识是变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9、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哲理】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40、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哲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哲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42、《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哲理】这表明了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3、“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哲理】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4、“守株待兔” 【哲理】错误在于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45、“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哲理】这句话肯定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但没有看到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46、“无风不起浪”、“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哲理】: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47、瑞雪兆丰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哲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48、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哲理】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4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哲理】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哲理】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5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哲理】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5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哲理】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53、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哲理】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4、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哲理】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55、“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哲理】这段话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56、亚里士多德说:“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部分,假如是只死手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了”。【哲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57、“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哲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58、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哲理】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59、舍卒保车【哲理】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60、坐井观天【哲理】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61、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哲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62、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哲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6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哲理】体现了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64、世异同事异,事异则备变。【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5、龚自珍:“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6、白居易:“古歌旧曲请君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6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哲理】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68、刻舟求剑” 【哲理】错误在于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6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70、杜苟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7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哲理】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72、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哲理】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7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哲理】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74、好事多磨;一波三折【哲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75、“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哲理】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它不懂得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7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哲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认
识到事物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7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哲理】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78、田忌赛马【哲理】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79、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哲理】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80、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哲理】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8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哲理】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哲理】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83、“欲速则不达”,“少时偷针,长大偷金。”【哲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8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哲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5、“奢糜之始,危亡之渐”。【哲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86、“治大国如烹小鲜”;“过犹不及” 【哲理】做事情要注意火候。要坚持适度原则。
87、苏轼:“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哲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88、黑格尔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哲理】这体现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统一的关系。
89、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哲理】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90、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哲理】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1、老子: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哲理】这一段话体现哲理是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92、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哲理】这段话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93、孔子:“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哲理】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9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哲理】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95、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哲理】这主要说明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96、“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哲理】这些名言揭示的共同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97、“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添烦恼,只缘护盾米挝并、它是庸人爱自扰。”【哲理】此诗的错误在于幻想没有予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98、“讳疾忌医” 【哲理】的错误在于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告诫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99、毛泽东说过:“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哲理】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0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哲理】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101、满招损,兼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哲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0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哲理】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103、《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哲理】这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4、《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哲理】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105、“兵来将挡,火来水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哲理】体现的哲理是事物包含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6、“张冠李戴”、“良莠不分”、“不分皂白” 【哲理】错误在于抹杀了事物的特点,没有看到事物包含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107、“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哲理】共同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哲理】告诉我们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109、《雪梅》中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哲理】这首诗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
11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哲理】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111、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哲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112、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哲理】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113、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哲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14、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哲理】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115、白马非马【哲理】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116、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哲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117、列宁说:“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哲理】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118、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哲理】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119、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哲理】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120、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哲理】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121、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哲理】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122、《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哲理】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123、“吹毛求疵” 【哲理】错误在于混淆了矛盾的主次方面,看问题抓不住主流。124、白壁微瑕;瑕不掩玉【哲理】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哲理】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125、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哲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26、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哲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27、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哲理】错误的生态价值观。
128、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哲理】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向。129、大公无私;舍生取义【哲理】我们应该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130、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哲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131、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哲理】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
132、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哲理】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13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134、“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哲理】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135、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136、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哲理】这句话正确阐述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137、范仲庵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泽东评价刘胡兰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哲理】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树立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13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哲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139、时势造英雄【哲理】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第五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文预测:名言警句型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文预测:名言警句型英语六级考试已经近在眼前,各位考生在复习英语六级作文时,更应该掌握复习技巧,多看范文,勤加练习。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A Curse Can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200 words.范文:
A Curse Can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A famous saying goes that “A curse can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Simple as the saying is, its meaning is profound and thought-provoking.Evidently, it is meant to tell us that unfavorable conditions can one day prove to be favorable ones ant that we should not be indulged in depression after we have met setbacks.Actually, history abounds with examples to prove this saying.Taking a look around, we can also find examples too many to enumerate.Here I can think of no better illustration of the proverb than the experience of my own.Though performing well enough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I was only provided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enroll in a second-class university.However, I did not lose my heart.Instead, I found the remoteness and quietness of the campus a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my study.In terms of English, I have passed CET-4 with a high score.Now I believe I can do the same with my CET-6.Bringing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into a conclusion, we may say that a curse can also turn into a blessing.So, one should not indulge himself in bitterness and complaint after he meets setbacks.What he really has to do is to seek opportunities and turn adversities into favorable conditions.In a word, we should truly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proverb and take the right actions in our life and work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