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说来惭愧,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才看完了这部巨作——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用幽默诙谐的笔锋描绘了明朝300年的历史,用他通俗易懂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明朝的兴与衰。在读这本书的起初,我也是抱着了解明朝历史的态度去欣赏这部小说,但当我读到整部书结尾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作者所要讲述的那个道理:徐霞客在那个争名夺利,战乱纷繁,不被世俗认可的年代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诠释了人生的意义,朱元璋是这样做的,朱棣是这样做的。即便是那个背负着“亡国之君”骂名的崇祯,亦是如此。对或错,悔与不悔,选择自己的方式,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便是成功。
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它不同的见解。但我们应该知道成功有很多种定义,有些人终生都在追逐名利,他们生活得很快乐(也许),有些人毕生都在灯红酒绿,他们生活得也很幸福(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在平淡充实,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过平凡的一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其实,不必过分强求名利的大小,利润的舍与得,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感受人生,感受顺其自然带来的喜怒哀乐。或许这就是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李震烁沈阳业务部2013年11月11日
第二篇:读《只有一个人生》有感
读《只有一个人生》有感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 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充实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用我们的爱去谱写人生曲目,奏响生命的乐章。只有一个人生,我们是浑浑噩噩还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调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如何去感受人生、体味人生,做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体现了本文的主题。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回想起来,许多年里纠缠着也联结着我的思绪的动机始终未变,它催促我阅读和思考,激励我奋斗和追求,又规劝我及时撤退,甘于淡泊。倘要用文字表达这个时隐时显的动机,便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个人生。”莫名,这段话让我思绪万千,人生这个既不陌生也不熟悉的字眼再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就这简单的两个字竟概括了人的一生一世,也正是这简单的两个字让多少人牵肠挂肚、苦思冥想,也更是这两个字让有的人萎靡不振,让有的人积极进取。我们大概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同样的一瓶酒,喝了一半后,乐观的人说:“这么好的酒,还有一半啊!”悲观的人说:“这么好的酒,却只有一半了”。同样的东西,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人生也是如此,悲观主义者总是悲天悯人,哀声叹气,整日冥思苦想人生的虚无,却断送了生命的乐趣。而乐观主义者却恰恰相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为何不去好好地珍惜呢?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世界上最稀少、最嫌不够的东西便是这迟早要结束的生命,“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活要活得有价值,死才能重于泰山,死得其所。
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人这一辈子很多事情想不通的真的就别去想。我们的一辈子真的很短暂。卑微的人把人生当作了零,堕入悲观的深渊。我不想高傲的活着,却想着骄傲的活着。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思想,我们不可能因为自己的不高兴就不让别人怎么怎么做。我从来不想强求什么。我始终相信命中注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们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我只过了人生的一个基础,我不知道未来等待我的是什么。我不敢承诺什么。因为我知道人这一生有很多我们无法预知的事情在等待着我们。有时候我们要做的也许只是静静的等待命运的降临吧。有得必有失吧,你在事业或许成功了。相伴的可能就是家庭的不美满。我们就像一只猫,我必须要在这个墙上留下我的抓痕,在此之前,我才不会把爪子对向自己”。人赤裸裸地来,又赤裸裸地走,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我们毕竟在这个世界走过,驻足过,总会或多或少留下一点痕迹,留下一些能让我们的后人去寻觅、去缅怀的东西!
时光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留恋而停转,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厌恶而加快,这便是自然的规律,生老病死,盛衰交替,有限的生命该如何取舍,如何规划?毛泽东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中去”;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生活在于经历,而不在于名牌,真正的富有不是你得到多少,而是你付出多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就是最大的进步!
第三篇:《只有一个人生》小学生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闪回着这样的画面:一个人,安静的一角,一段足够长的时间,把它摆放在一边,写一篇我的读后感,像以往一样,献给曾荡起心湖涟漪的每一本书。模糊的记忆,蹩脚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及文字的力量。唯有,寂静的文字,才能清晰表达我的所感所悟。《只有一个人生》,书名就传达着哲理。女性,情感的载体,与理性的哲理,颇有水火不相容的感觉。读起来,便不忍丢下。丢下,也不想拿起。读它,需要凝神静气,从眼中进去的是文字,从心里流出的是感悟。书中第十一辑“未知死焉知生”回答了我所有关于生死的疑惑。庆幸觅得一个知音。为何我们避讳谈及这个话题?世上所有的苦难,都可以用逃避、忍耐、甚至用死来解脱。唯独死是既躲避不掉,又无解脱之路,除了接受,别无选择。也许,正是这种无奈,使得大多数人宁愿对死保持沉默。其二,我们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实在太习惯了,而对于死却感到非常陌生。陌生得不认识它了。为何我们惧怕死?我们死后不复存在,不能感觉到痛苦,不应感到可怕。但死的可怕,恰恰在于死后的虚无,在于我们将不复存在,一个独特自我的绝对寂灭,永远的寂灭。面对死亡,不是哲人的我们,不回避,也不用寻找它的理由。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我们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与限度。如此我们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我们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我们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此刻,邀请读字的你,轻拂去弥散周身消极情绪的薄雾,是否能和作者,还有我,一起清晰可见“向死而在”的场景?立足于死亡而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独一无二的价值。对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对于生的价值并非没有意义。
第四篇:让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
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
——教师轮岗制度背景下发展与管理的思考
李建成
[摘要]在轮岗制度下,教师发展的有效策略是激发内动力,让每个人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一是在探究适合自己的方式中成长。其途径为:确定教学主张,拟定自己的专业成长目标;建构教学路径,探究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实践教学构想,形成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式。二是在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中成长。其思路为:改善“成长方式”,促进自己专业成长;考量“最好自己”,挖掘个体生命潜能。[关键词]轮岗制度下 教师 适合自己的方式 成长
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很多,有社会体制方面的宏观政策,有多年积淀的学校文化,还有教师个体的价值追求等。宏观政策和学校文化属于外因,教师个体的价值追求是内因。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绩效工资的微薄差距对教师发展的促进已经很小;在轮岗制度背景下,教师因经常调动,学校文化对其成长的影响也很难发挥。此时,教师发展更多靠内因作用,即使“外因”有时也发挥作用,但这种作用亦需要尊重“教师成长规律”——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
一、在探究适合自己的方式中成长
教师轮岗使学校原有的培养模式不再适应新的团队建设需要。即使以后建立了适合的模式,由于“轮岗的常态化”,教师的再调动又会带来新的不适应。因此,每所学校不仅要不断探究新的校本发展模式,而且要建立引领教师自主发展的机制,尤其要引领每个人通过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探究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1.确定教学主张,拟定自己的专业成长目标
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说过:“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是一名教师或者教育领导者,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对于教师而言,个人的哲学信念就是自己的教学主张。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的发展首先应确定自己的教学主张,通过建构教学主张明确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教师的教学主张是内生的,源于教师个体的教育生命。用认识论观点看,它是一种个体建构,是由个体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文化习俗等建构而成;是教师根据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个体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自己对教育价值追求的“融合”。这种建构不是“拿来”,也不可“复制”,是教师对自己教育生活的设计。由于每个人素质不同,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迥异,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亦有差异,教学主张的建构方式和内容客观上也不易相同。但并不是说教学主张是“天生的”或“乱生的”,从本质上说,它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规律,建构时教师自我可以遵循和把握:一要学习《教育哲学》,进一步探究“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和“教育怎么样”,全面认识教育的本质。二要反思“教育经历”,了解教育自身的发展过程、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学校自身的教育追求、自己学习和教育的经历,深刻理解教育的意义。三要提炼“教育思想”,根据个体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凝炼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独特的教育见解。从上可以看出,教学主张建构过程,既是个体全面探究教育的过程,又是拟定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也是锤炼教学思想的过程,还是探究适合自己成长方式的过程。
2.建构教学路径,探究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
虽然人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很多的路无法到达“罗马”。有的路即使也能到达“罗马”,但弯路太多,花费的精力太大,不利于人充分而又更好发展。教学主张是教师个体教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专业成长应追求的“罗马”。教师提出了教学主张,只明确了教学价值追求,还必须围绕教学主张设计实现的路径,在路径的建构过程中实践教学思想,促进自己专业成长。一是在设计适合的教学方式过程中探究成长之路。教师围绕教学主张设计教学方式时既要体现教学主张的追求,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需求,还要考虑教师教学方式要求,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和自己为了适应学生学而组织教的需要选择和设计适合学生学的学习方式和适合自己教的教学方式。二是在建构适合的教学内容过程中探究成长之路。教师围绕教学主张设计教学内容时既要体现教学主张的追求,又要关注学生学习内容的需求,还要考虑教师教学内容的要求,让教师根据学生学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三是在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过程中探究成长之路。教师围绕教学主张设计教学方法时既要体现教学主张的追求,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需求,还要考虑教师教学方法要求,让教师根据学生学和自己为了适应学生的学而进行教的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适合自己教的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这种探究的过程是在设计教学方式,建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质上却是在培养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探索促进专业成长的路径。
3.实践教学构想,形成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式
“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语)。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主张是否科学,教学路径是否简捷,需要用实践去检验。“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克罗齐语)。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主张是否完善,教学路径是否完美,亦要用实践去丰富。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围绕自己的教学主张,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有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一要按照教学构想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理念决定行为。教师提炼的教学主张和建构的教学路径等构想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和依据,也是引导和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动力。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教学构想开展活动,尊重“预设”的“路径”,尤其要关注教学行为的“调整”,切不可“定势行为”。因为这个教学实践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让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符合教育规律,促进个体不断形成自己的成长方式。二要观照教学构想完善教学实践活动。观照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教师提炼的教学主张和建构的教学路径等构想是检验教学实践活动的一把尺子。操作时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不断体验和比照个人所持有的“构想”,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因为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教学构想的“观照”,不单是一种理论性的反思,也是一种基于实践层面的反思;不单是用自己的教学构想反思自我实践,也是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教学构想。这种“观照”是对“构想”和“实践行为”的“检验”,是对“理论思想”和“实践智慧”的“互补”。据上所述,实践教学构想是教师明辨观念、生发智慧、促进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形成、检验和发展自己“成长方式”的主要举措。
二、在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中成长
一些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成长方式”后,在专业上往往走上 “高原期”。此时,专业水平已发展到高峰,再加上自己是学校或这个地区的教学骨干,是学校的一种“文化符号”,轮岗对自己来说又是一种优势,学校管理制度对自身的发展已不能起引领和促进作用,迫切需要改进原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激活发展动力,完善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促进生命自主发展。
1.改善“成长方式”,促进自己专业成长 对一个人来说,不同时期物质生命对营养的供给需要不尽相同,精神生命对养分的供给需求也不一样。就教师“成长方式”而言,个体在不同时期“现实基础”不同,“成长需要”也不尽相同,“成长方式”更不应机械不变,同样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发展。教师成长方式的变革不是外力能够实现的,需要自我调节、自我改善、自我探究。一要对“成长方式”进行理性总结。教师通过自我提炼并在实践中建构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后,不要只停留在现有的感性认识层面,而应对自己几年建构的成长方式和建构过程进行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提炼和建构自己的教学理论框架,将实践认识上升为理性建构,实现质的飞跃。二要对“成长方式”进行实践提升。教师在理论建构基础上应再围绕所建构的理论和“成长方式”进行教学实践。这一次教学实践也不是简单重复式“实验”,而是在原来实践基础上的实践,是在现构理论基础上的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实践是感性认识飞跃后的经验实践,是理性认识提升后的理论实践。三要对“成长方式”进行变革发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再进行总结和反思,寻找成功的“范式”和存在的问题,架构新的发展方式——丰富、完善自己“成长方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形成具有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的“成长方式”。从“成长方式”变革过程看,它既是自我教育理论的建构过程,又是自我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也是自我“成长方式”的改善过程,还是自我专业水平的提升过程。
2.考量“最好自己”,挖掘个体生命潜能
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人总是“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人是衡量一切价值之价值。也就是说,人总是要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估价人自身。据此可以说,人衡量自己的标准是自己,用“最好自己”作为衡量自己工作和专业发展好坏的标尺。对于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而又承担教书育人任务的教师来说,每个人既有价值追求和成长需要,又有自我评判能力和认识需求。用“最好的自己”衡量 “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不仅有利于满足自我企盼得到尊重的心理发展需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追求,而且有利于促进自己运用评价发展专业素养的本质要求,同时还有利于促进自我发掘生命潜能的内在希求。在实践中,如何用“最好自己”考量个人发展呢?一是以“最好自己”作为目标,引领自己尽可能做得最好。教师在践行自己“成长方式”时,要以“最好自己”作为工作目标,时时事事都追求尽善尽美,把自己的最大能力发挥出来,把自己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这种全心追求的过程就是“促进专业成长”的过程。二是以“最好自己”作为标准,促进自己尽可能做得最好。教师在践行自己“成长方式”时,要以“最好自己”作为评价尺子,时时事事都力求尽其所能,并且用“尽力所为”考量个人的成长:一方面,看发展。让自己与自己进行纵向比,看现有水平和原有水平是否有提高,尤其要关注自我素质提升的程度,即关注自己绝对发展——专业水平前后变化的量,看自己个体素质的“增值”。另一方面,看潜力。每个人在某方面的潜力是不同的,就专业发展而言,有的人花很少精力,就能成为凤毛麟角,而有的人花很多精力,提升速度并不快。因此,我们不能只看自己现有水平,也不能只看自己发展程度,而要看自己发展潜力——完成任务以后还具有的潜在力量。具体说,就是用现在的专业素养和潜能所能达到的专业水平比,看是否有发展“空间”。这种考量实际上就是看自己的潜力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看潜能利用率——个体的努力程度。应该说,潜力利用率大小是衡量人努力程度的标杆,是评价个体素质的公正尺子。每个人即使不能达到“最好”,但可以做到“最努力”。从“最好自己”考量过程看,它既是个体建构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又是自我考量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方式”改善的过程,还是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过程。
总而言之,在轮岗制度背景下,教师发展和管理的策略很多,但让每个人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是一条重要而又有效的途径。
作者:洪泽县教育局副局长、洪泽县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研究方向:成长教育。
第五篇:只有一个人生 但由我决定
只有一个人生 但由我决定
高51陈欣
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时刻,本以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却被残酷的现实一当头棒喝。谁都无法摆脱命运部件的安排,因为社会是一部永动机。上帝给了我一个人生,让我追随滚动的机器前行。虽然如此,我依然相信,这个人生由我决定。
我们无法掌控来时的模样,但能用自己的力量造一个自己的天堂。既然我们活着,生命的画板就要靠自己着色,是我们自己来决定这部作品的优劣。
我很敬重那些身陷逆境仍泰然处之的人,他们随遇而安尽显英雄本色。柏拉图创想了“理想国”,《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尽管当时环境险恶,他仍然带着这个梦坚持走了下去。孤独的尼采由于自己的思想有悖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而被打压,但他超越时空的大脑帮助他写就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并成为震撼世界的哲学著作。饱受苦难的梵高,相貌丑陋,及其贫乏,依然在世俗的唾沫之下搞自己的创作。虽然他的努力在当时并没有取得当下的回报,但是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都感受到他所发出的强大磁场了,不是吗?
他们之所以受后人景仰,并非显赫的身份,帅气的外表,高贵的地位。而是他们充分把握自己稍纵即逝的一个人生。他们坚信:上帝也许会辜负人生,但一定不会辜负信念。只要你有“我的人生我做主”的信念,强者终有可为!
岂能尽如人意。我们常常会满腔热血奔着目标去,垂头丧气空手而归。但你能因为前方布满荆棘而停下跋涉的脚步吗?你要知道,人生不是一场情景喜剧,你要靠自己证明这是一部励志片。像开在荆棘里的花,越是流泪越仰望,因为人生不允许害羞,害羞也成不了气候。你要学习巴金先生“为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龙应台先生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信中说道:“终于发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席慕容也说过:“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选择的方向。”那么,我们从上帝那里接受了生命的恩赐,已走上这条“岁月挟裹我们一路向前”的路,难道该坦然接受宿命的安排吗?
只有一个人生啊,还有多少时光容我们挥霍?!那还等什么?既然已出发,那就挥起自己手中的长鞭,在意志的引导下,决定你未来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