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希望的田野上》读后感400字
我相信,每个在从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坦然的,自信满满的,胸有成竹的。自己的教学能够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能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发展。而这一切,最基础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丰富的教育理念,而读书就是获得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
真的感谢薛主任、郑校长春节送给全体教师的节日礼物—《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本处处洋溢着爱的书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一打开却怎么也合不上了,它给我带来的是心灵的震撼。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师生之情,师生之爱……
“温馨的瞬间”——一篇篇蕴含着教育思想、践行着教育理念的故事在浅吟低唱着爱的真谛。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智慧课堂”、“教育的觉醒”、“执着的美丽”——如何使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天堂。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第二篇:《在希望的田野上》读后感
《在希望的田野上》读后感
假期里,我闲着没事,忽然想起假期作业,要让每个教师认真的读《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读过几篇后,就被同行的一句句朴实而真心的话语所吸引,甚至被打动了,禁不住不顾一切地读了起来,读完此书我首先感觉到他是那么亲切,那么朴实。他们说的事是那么真实,他们虽未有华丽的词藻,但娓娓动听;虽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句句在理,这也是感动人的原因吧。
在这本书的教育故事篇里,一个个的故事虽是那么平常,但没一个故事都会让人怦然心跳。当我读过陈自科老师的《宽容能把坚冰融化》,我懂得了教师的宽容;读过张彦慧老师的《教师的责任》我又感到了自己的责任;读过贺风华的《最甜的水果馅》,我又感到作为教师的幸福。通过一个小小的回忆,我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同时有体会到了,正如一位老师说的教师职业的危险,他们都用真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在本书的课堂教学篇里,我又懂得了现在的课堂与原来的课堂太不应一样了,真想要改正自己课堂教学。在成长的足迹篇里,我又找到了我学习的榜样。例如周雪的《痛并快乐地求索》,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我还知道有许多的事她并没有说出来。还有像娄瑞红老师,王素玲老师,刘翠玲老师,申风利老师,他们的事迹,无一不被我感动,为了学生,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日,放弃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有了这样敬业爱生的老师,我们的教育能不进步吗?
总之,《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每一篇真实的故事,都能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第三篇:《在希望的田野上》
“四课”研讨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学设计之一
大福小学
郑俊芳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
二、教学重点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
三、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优美的歌曲,很好听,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放录音带)
请同学谈听后感,以引导同学对歌词感兴趣。
(这首歌很美,很欢快。从歌词我觉得这首歌讲的是农村的事,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悦。)
具体是什么歌词呢?
(比如歌中唱到“田野”、“冬麦”、“高粱”,还有“纺花”、“撒网”、“播种”、“打场”,以及老人举杯,儿童欢笑,小伙弹琴,姑娘歌唱。这就是劳动人民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
讲得非常好。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的歌词,叙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学习方法上与讲读课文有所不同,要求同学们利用本单元学到的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以自学为主,解决文中重点、难点。
(二)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1.出示投影片辨析字音。
2.出示词语卡片讨论词义。
世世代代:一代又一代,祖祖辈辈。
富裕:生活上应有尽有,非常充裕。近义词是富足;反义词是贫穷或者贫困。兴旺:这个词一般和发达连用,表示兴盛,旺盛。
抽穗:发育完全的幼穗随着茎的伸长,从叶剑鞘内伸出。
(三)读课文,了解歌词内容,学习第一节。
这首歌词共三节,分别有三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节“我们的家乡”,其他两节“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体会歌词的思想感情。请同学谈。
(描写家乡景象,抒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第一节学习方法。
第一,读熟,分析内容,质疑;
第二,有感情地读,体会思想感情;
第三,理解,背诵。
(五)自学第二、三节,回答问题。
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学二、三节,理解歌词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可提出问题以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1.为什么说“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抽穗,牛羊成长离不开农牧民的辛勤劳动,“西村”“东港”“北疆”“南国”东南西北,祖国的四面八方,到处都是“纺花”“撒网”“播种”“打场”忙碌的景象。人们都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为她打扮,为她梳妆”。这里是拟人的手法,实际上是把祖国建设得更好,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表达了人们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决心和自豪感。)
(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录音带,请同学欣赏,并随声哼唱。
(七)总结全文。
师:这篇课文描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祖国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同学们,我们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一下每一节的特点:
“四课”研讨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学反思
大福小学
郑俊芳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将田野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不同季节的不同田野特征和不同劳动动态。由于内容较平均,导致教学目的太泛,不够明确,应该以当前为切入点,对此季节的田野特征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充分表现好这个季节的田野特征。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再轻轻跟唱。能唱准歌曲的旋律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授课过程中语气轻重不够明显,遇到强调的地方要加强语气以示提醒。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要多改为开放式提问,否则会导致学生回答封闭,造成课堂死板,同时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希望的田野上》评课稿
大福小学
郑俊芳
这节课通过执教者的实践,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体现了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课堂教学突出了音乐课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歌的欣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音乐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
较好地把握了歌的内涵,突出了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唱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音乐的人文性。
“四课”研讨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第七册第三单元《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是一堂音乐综合课。
一、说教材
本单元通过综合性、人文性的主题教学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受,而且能够从音乐与相关文化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对比、观照中,了解其学科特征及相互关系。共安排了三个课时,在三课时中形成三种不同风格,特色的对比。第一课时的特色突出优美的抒情性;第二课时应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欢庆丰收的强烈的喜悦之情,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我把本课进行重新整合作为这次说课的内容。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秋天的感知水平及对各种打击乐器的兴趣,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因此本节课应从这两方面入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三、说教学目标
为使本节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打击乐器的了解。
2、情感目标:能用自然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技能目标: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1、由于学生以前的音乐学习只是停留在歌词的基础上,而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主要是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2、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固将本课的难点定为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说教法及学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通过观看图片、听唱旋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我运用了以下教法:
1、欣赏法:通过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讨论乐曲中主奏乐器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示范法:引导学生更直接的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并更好的掌握歌曲。
4、情景教学法:借鉴钢琴演奏与情景视频,引导学生更全面融入感受体验秋天,体会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联系。
学法:通过视听结合,学唱练习,感受情景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本节课学习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
(一)寻秋
1、提问导入:同学们,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天、秋季)那这首歌里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稻谷、田野„„)是的,秋天是收获的,也是美丽的。
2、认知和感受秋天(播放课件)
秋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让人遐想的季节。通过课件向同学们展示秋天的各种“姿态”,各种不同的场面。接下来同学们来认识和感知秋天的多姿多彩,感受秋天的美丽吧!在欣赏秋天各种图片的同时播放歌曲《西风的话》,引导学生边感受秋天边熟悉歌曲的旋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歌曲《西风的话》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秋声
秋天不光是美丽的,更是多情的,你听西风想和我们说话了,你听到了吗?
1、欣赏《西风的话》
2、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展示黄自先生的图片并进行对音乐家黄自的介绍,指导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音乐家,认识黄自先生,更好的学习他。同时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熟悉艺术歌曲的特点。激励学生更好的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为下一步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情感的抒发上面做了很好的工作。
由于前面对歌曲的介绍以及本次的播放,学生们对这首歌曲可以说已经是比较的熟悉,有了一定的理解。然后通过老师范唱的方法,学生通过感受,更进一步的体会歌曲的情感风格。然后分组演唱歌曲。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这首歌。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完全的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的情感风格。
为了围绕《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同学们一边聆听钢琴曲《秋的喁语》,一边阅读沈尹默的散文《秋》。同时伴随着音乐在心里默默的朗诵。然后请个别的同学有感情的大声朗诵散文《秋》。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出总结。这样学生并能够更加亲近的感受秋天,充分融入到秋天的氛围当中,从中感受秋天的多姿多彩。学生同时也能够深刻的体会音乐与相关艺术的作用、联系及表现特点。对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本节课的情感认知的抒发起到了很好的锻炼。
八、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秋天和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及特点,同时感知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联系以及表现特点。学生从中能够全面、准确、深刻的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受。
九、课外探究及拓展
聆听优美的艺术歌曲《西风的话》,引发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并能够喜欢艺术歌曲,喜爱民族音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国家的民族音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季节为我们人类所带来的益处。在地球环境一天天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更应该去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为全人类美好的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在希望的田野上读后感550字
一个人要想幸福地生活,他必须有所期盼,期盼着未来日子中的愿景,这是人幸福生活的源泉。同样,一位教师如何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呢?我想,就是在成绩面前永不自满,期盼着自己能做出更大的成绩,这就是希望,这种希望就是工作不断改进的动力。
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教学工作,你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你把教学工作程式化为传授知识,简单化为在讲台上讲课,那么你的工作将会变得枯燥无味,你的教学生生涯将会变得平淡无奇,你充其量是一个“合格”的教书匠。如果你终生从事教育的话,你的一辈子将会有无尽的等待,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假,等待着退休。你生命的颜色注定是灰色的。这时,你就会同当官的比权力,同商人比金钱,同农民比自在。那么,最终,一辈子的结论是:下辈子绝不当老师。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交流,是世界上最富创造性的工作。如果你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学就是不断提高自己修养的过程。并把这些经验形成文字,这时你就会发现教学工作充满了乐趣。尤其是在你在教师节收到你现在的学生和已往学生的问候之时。设想许多年以后,当你桃李满天下之时,当你功成名就之时,你一辈子的结论是:下辈子我还要当教师。
第五篇:在希望的田野上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
二、教学重点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
三、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优美的歌曲,很好听,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放录音带)
请同学谈听后感,以引导同学对歌词感兴趣。
(这首歌很美,很欢快。从歌词我觉得这首歌讲的是农村的事,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悦。)
具体是什么歌词呢?
(比如歌中唱到“田野”、“冬麦”、“高粱”,还有“纺花”、“撒网”、“播种”、“打场”,以及老人举杯,儿童欢笑,小伙弹琴,姑娘歌唱。这就是劳动人民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
讲得非常好。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的歌词,叙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学习方法上与讲读课文有所不同,要求同学们利用本单元学到的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以自学为主,解决文中重点、难点。
(二)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1.出示投影片辨析字音。2.出示词语卡片讨论词义。世世代代:一代又一代,祖祖辈辈。富裕:生活上应有尽有,非常充裕。近义词是富足;反义词是贫穷或者贫困。兴旺:这个词一般和发达连用,表示兴盛,旺盛。
抽穗:发育完全的幼穗随着茎的伸长,从叶剑鞘内伸出。
(三)读课文,了解歌词内容,学习第一节。
这首歌词共三节,分别有三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节“我们的家乡”,其他两节“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体会歌词的思想感情。请同学谈。(描写家乡景象,抒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第一节学习方法。第一,读熟,分析内容,质疑; 第二,有感情地读,体会思想感情; 第三,理解,背诵。
(五)自学第二、三节,回答问题。
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学二、三节,理解歌词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可提出问题以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1.为什么说“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抽穗,牛羊成长离不开农牧民的辛勤劳动,“西村”“东港”“北疆”“南国”东南西北,祖国的四面八方,到处都是“纺花”“撒网”“播种”“打场”忙碌的景象。人们都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为她打扮,为她梳妆”。这里是拟人的手法,实际上是把祖国建设得更好,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表达了人们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决心和自豪感。)
(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录音带,请同学欣赏,并随声哼唱。
(七)总结全文。
师:这篇课文描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祖国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同学们,我们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一下每一节的特点:
教学反思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将田野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不同季节的不同田野特征和不同劳动动态。由于内容较平均,导致教学目的太泛,不够明确,应该以当前为切入点,对此季节的田野特征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充分表现好这个季节的田野特征。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再轻轻跟唱。能唱准歌曲的旋律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授课过程中语气轻重不够明显,遇到强调的地方要加强语气以示提醒。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要多改为开放式提问,否则会导致学生回答封闭,造成课堂死板,同时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评课稿
这节课通过执教者的实践,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体现了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课堂教学突出了音乐课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歌的欣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音乐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
较好地把握了歌的内涵,突出了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唱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音乐的人文性。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七册第三单元《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是一堂音乐综合课。
一、说教材
本单元通过综合性、人文性的主题教学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受,而且能够从音乐与相关文化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对比、观照中,了解其学科特征及相互关系。共安排了三个课时,在三课时中形成三种不同风格,特色的对比。第一课时的特色突出优美的抒情性;第二课时应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欢庆丰收的强烈的喜悦之情,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我把本课进行重新整合作为这次说课的内容。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秋天的感知水平及对各种打击乐器的兴趣,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因此本节课应从这两方面入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三、说教学目标
为使本节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打击乐器的了解。
2、情感目标:能用自然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技能目标: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1、由于学生以前的音乐学习只是停留在歌词的基础上,而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主要是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2、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固将本课的难点定为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说教法及学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通过观看图片、听唱旋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我运用了以下教法:
1、欣赏法:通过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讨论乐曲中主奏乐器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示范法:引导学生更直接的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并更好的掌握歌曲。
4、情景教学法:借鉴钢琴演奏与情景视频,引导学生更全面融入感受体验秋天,体会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联系。
学法:通过视听结合,学唱练习,感受情景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本节课学习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
(一)寻秋
1、提问导入:同学们,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天、秋季)那这首歌里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稻谷、田野„„)是的,秋天是收获的,也是美丽的。
2、认知和感受秋天(播放课件)
秋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让人遐想的季节。通过课件向同学们展示秋天的各种“姿态”,各种不同的场面。接下来同学们来认识和感知秋天的多姿多彩,感受秋天的美丽吧!在欣赏秋天各种图片的同时播放歌曲《西风的话》,引导学生边感受秋天边熟悉歌曲的旋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歌曲《西风的话》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秋声
秋天不光是美丽的,更是多情的,你听西风想和我们说话了,你听到了吗?
1、欣赏《西风的话》
2、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展示黄自先生的图片并进行对音乐家黄自的介绍,指导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音乐家,认识黄自先生,更好的学习他。同时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熟悉艺术歌曲的特点。激励学生更好的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为下一步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情感的抒发上面做了很好的工作。
由于前面对歌曲的介绍以及本次的播放,学生们对这首歌曲可以说已经是比较的熟悉,有了一定的理解。然后通过老师范唱的方法,学生通过感受,更进一步的体会歌曲的情感风格。然后分组演唱歌曲。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这首歌。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完全的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的情感风格。
为了围绕《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同学们一边聆听钢琴曲《秋的喁语》,一边阅读沈尹默的散文《秋》。同时伴随着音乐在心里默默的朗诵。然后请个别的同学有感情的大声朗诵散文《秋》。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出总结。这样学生并能够更加亲近的感受秋天,充分融入到秋天的氛围当中,从中感受秋天的多姿多彩。学生同时也能够深刻的体会音乐与相关艺术的作用、联系及表现特点。对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本节课的情感认知的抒发起到了很好的锻炼。
八、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秋天和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及特点,同时感知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联系以及表现特点。学生从中能够全面、准确、深刻的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受。
九、课外探究及拓展
聆听优美的艺术歌曲《西风的话》,引发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并能够喜欢艺术歌曲,喜爱民族音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国家的民族音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季节为我们人类所带来的益处。在地球环境一天天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更应该去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为全人类美好的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