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大学教育学考研复习经验
浙江大学教育学考研复习经验
又是一年考研时,不知道现在准备考研的同学是否还在迷茫的路上,考浙江大学的教育学的同学,你们都准备到什么程度了?对于14年的考研,你们找到自己的复习方法了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今年刚考上的学姐的经验吧。
最是人间四月天。去年的四月我从12年勤思的颁奖典礼上学到了很多小的方法,更是汲取到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当时心中萌发的努力争取奖学金的想法今天竟然真的有机会实现,除了上天的眷顾,勤思辅导员和程老师的帮助,又怎能割裂得开?
1、计划
要是用咱们心理学的话来说,我就属于元认知发展得不好的娃。以前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监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心里又往往求全。常常是情绪高昂的时候,分分钟觉得干劲十足最好挑灯夜战,没什么预兆又会低落,全无学习兴致。这么跌宕起伏的剧情在备考过程中是致命的。
所以我几乎毫不迟疑地报了勤思的班。感谢我的辅导员。初期他给了我明确的计划,宏观的是整一年的,前期阶段如何如何,微观到哪本书就在哪几周得看完,甚至哪几天必须看到哪几章。慢慢到后来,他也会放手让我自己订计划,他给我把关。
其实这很关键。因为辅导员最终不是你,总是不可能完全了解你的状态。如果咱们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一个很准确的评估,就很难做下一步适合的动作。
而关于计划,网上都可以查到作为参考。
2、政治
政治很晚才开始准备。8月份的时候才听了一些辅导班的课,听过就放过去了。9月10月11月都是每天花很少的时间在看政治,最多一天1个半小时左右。这个不管是相对比我花在别的科目上的时间,还是相对一些网上的复习建议,也都是少的。哪怕是这样,我也只是看,没有背。
我以前觉得政治是一定要背的,不背答不上就没有用。但是回过头来发现,其实我一直花了很多时间来理解,大半年时间都在做这个功夫。
真正开始背是到了考前20多天的时候。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好窘迫,觉得时间各种不够用。然后我开始每天花8-9个小时背政治,什么核心考案啊,各种模拟题,用了10天时间足足背过了7遍,重要的题目默写。也是因为之前理解上下的功夫,这会儿开始背也没觉得有多艰难。
有句话真的是对的,越到后期,关键是最后一个月,对于英语的学习就是鸡肋,可能学3天也涨不了1分,但却绝对是政治的黄金时间,学1天可能就能涨4、5分。所以基础、强化和提高阶段,一定要把专业课和英语的功夫下足了,最后才能腾出手脚来搞定政治。否则到后期就容易手忙脚乱,没有抓手。
3、英语
英语开始得很早,比专业课还早。差不多2月就开始过单词,做阅读。我一直就是做真题,没有做过任何模拟题。做真题就已经要花很多时间了。根本没有余力去做模拟。
我学英语的方法是很笨的。从01-10年10年的阅读真题,都是3天做1篇,第一天做题解决生词读熟,第二天背诵阅读文章,第三天分析文章和题目,挑出长难句来做翻译。这样做完一遍,就差不多4个月过去了。这个过程中差不多每天花30分钟看单词书,并不刻意去记,因为在阅读中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
暑假7、8月,速度快了很多,我又把10年真题过了一遍,这次重点就不在单词上,主要关注题目的设置。
9、10月,一样重新做一遍真题,重点关注文章的结构对解题和理解文章的作用。同时,这部分真题已经做到第3遍了,要保持做题的感觉,所以补充了94-00年的真题来做,也是每天一篇,每周一年的速度,做着。11月,分题型把所有94-10年的阅读真题走了一遍,对不同题型的感觉明显清晰了很多,这个过程很重要。同时11月开始要花很大的功夫开始准备作文,虽然作文从暑假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着手有一点储备,但是作为重点我也是等到了11月。背诵一些模板还是要的。之后整理出自己的模式。
12月对英语来说,就是保持状态就好,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了。
4、专业课
专业课真心是大头。其实勤思给学员做的已经非常好了。
我从3月初开始着手专业课。一直是跟着勤思的进度在走。不疾不徐,从容有度。
基础班的课程我看了很多遍,结合课程,翻看参考书,在勤思的讲义上补充笔记。后来因为觉得只能在一台电脑上,而且必须坐在电脑前才能看,太不灵活,所以我就用手机录音把课程按照章节录下来,每天散步的时候,就听录音。听录音因为是没有画面的,散步眼前也没有讲义和书本,就必须得自己动脑去回顾。同时,听录音和看视频终究是不一样,听打开了另一个感官,最终印象也深得多。
这之后的强化班、提高班我也是这么干,所以其实勤思的课程我都是反反复复听过很多遍。有的时候在公交车上听得睡着了,但是心里感觉上是一致保持着一个学习的状态。甚至后来复试之前我还想要不要再听下录音,可是事有凑巧刚好存储卡坏了,也就作罢。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自己的梳理。
我整理过07-12年的真题,每一题都做过分析。考前12月的时候,整理自己觉得最有可能考的题目。这样之后,考试的时候碰到自己准备过的,简直得天独厚,没碰上,那大家都一样。
最后,就是一个做题的问题。尤其是大题,真的是要自己动手写。不动手总以为自己会了,“看上去很美”,其实思路根本不清晰,知识结构也不对。必须要动手当成在考场上一样完整地答题。一来是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二来答完一题也真的是很有点成就感的。
5、感谢
其实我自己的情况在之前并没有多说。我是在职考研。边工作边备考,居然并没有觉得怎么辛苦,除了自己心中的愿望如何迫切,真的得要感谢咱们勤思。感谢的话不需要说的怎么华丽。朴素的感情也许朴素的语言才最适合表达。
我的辅导员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来不会对人有什么苛刻的要求。我往往因为工作很繁琐,怕复习得不够好而对自己过于强求,辅导员每次都很能宽慰我。期间工作上发生了一些波折,也是他发邮件用他的经历引导我。包括之后初试结束了,其实他在勤思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还是很热心给我复试的建议、帮忙找复试资料。所有这些我都非常感佩。
2014年的考研即将要来,希望考浙江大学的教育学的同学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复习方法,最终能够一次性的成功圆梦。
第二篇:教育学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教育学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考研,不仅是一个考试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突破的过程;经验,不仅是自我的积累,更是沟通的钥匙;为了方便大家考研,暂时整理出来一些考研经验和大家分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考研的复习备考也是如此。具体到教育学的复习而言,根据个人情况的差异应有不同的复习计划。如果是跨专业考教育学,那么应该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四部分内容,熟读教材,对这几部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是第一轮复习应该解决的问题。等到考纲出来以后,结合考纲再有重点的看教材,标出重点,加强记忆,做好读书笔记。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应该在这个阶段记忆和理解。另外,对一些关乎教育的热点问题,应该给予必要的关注。如果有条件能够接触到相关的论文著述,那么可以阅读一些这方面的论文。这是第二轮复习时的主要内容。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在重复第二轮复习的内容基础上,突出重点,这一轮应强化记忆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并结合一些重点院校的历年真题,补充被遗漏的知识点。这个阶段复习后,对教育学的整个知识框架体系,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最后一轮的复习,主要是对以前的笔记、标记的重点等再次理解和记忆,并配合地做一些习题。以上是针对跨专业的同学而言。那么对于非跨专业的同学来说,大体的复习思路也是如此,只不过因为已经接触过教育学,对教育学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上,可以节省时间分配给公共课的复习。具体复习方法
首先要注意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研究生考试虽然是选拔研究型人才的考试,但是这种考试却一直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对教育学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必须有清楚和明确的认识,不能含混。其次要抓重点进行复习,教育学庞大的考试内容,如果不抓重点,那么很容易犯“样样通样样松”的毛病。所以在第一遍全面复习以后,余下的复习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采用记笔记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笔记不是简单的记录课本的内容,而是需要归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笔记来强化记忆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脑子里有一个教育学的清晰的框架和结构,而不会是一锅粥。当然,在具体的复习中,还有许多好的复习方法。这需要考生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汲取别人合理经验基础上完善自己的复习方法。另外,视个人情况而定,可以选择报一个教育学的辅导班。一般情况下,辅导老师会指导你如何把握重点,在复习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复习时间安排
在开头提到了四轮的复习方法,至于每一轮需要用多少时间,这要取决于个人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第一轮的复习时间比较长一点,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第二轮也是如此,因为在这一轮需要做笔记、记忆等,所以时间
会长一些。其余两轮的复习,考生可以根据前两轮的复习效果,来合理安排最后两轮的复习。总之,应合理的安排时间,给最后的总结阶段留出比较充余的时间。制定目标,合理安排时间期限。不管你是准备10个月考研复习还是三个月集中突击,如何合理高效的管理好时间是成功的基本保证。有几点建议提供给大家。
1制定目标,合理安排时间期限。
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要多久实现我的目标?没有为目标设定一个时间,可能是考研中最大的错误。对于考研同学们来说,尽早的排除各种迷茫因素,确定自己的考研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去制定可行性计划,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第一步。我们总能看到许多考生在决定考什么专业上要花掉几个月的时间,有的人甚至到报考时还不知道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我们说这样的考生成功几率很低。
2专注考研,一段时间内只做这一件事。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功?专注在一件事上的人!什么都想做什么都要做,其结果往往是什么都做不好,而如果在一定时间范围及能力基础上专注的做一件事,那么成功的几率会提升很多倍。我们承认,考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所以必须我们必须专注,同时付出足够的坚持与努力才能够接近成功的终点。这就对我们的精神以及体力都提出了高要求,不仅精神上要高度集中,专注考研,不要被外界的一些诱惑所干扰;就是体力上,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所以,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告诉自己,要集中全部注意力在考研这件事情上,只有专注才能成功。
3严格执行,当日事当日毕。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找很多推脱、逃避复习和学习的方法。比如拖延作息时间;在楼道口溜达以寻找无聊的可以聊天的人;还假装上网聊和考研相关的事情;阅读并不需要阅读的书籍和报纸;做复习中琐碎的事情等。还表现在有这样的心理,可以等到明天;这个先不着急,时间还来得及;要不,从下周开始执行?拖拖拉拉是时间的窃贼,是时间管理中的最重要的罪恶。我们都知道的警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拖拉是你前进道理上的阻碍,它只会纵容你懒惰,让你最终后悔莫及,所以,从现在开始,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4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
有目标,有计划,可是事情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像我们的备考过程中,不可能一切按照你的想法来行进。这个过程中,肯定有波折有困惑,如果战胜它们坚持下来成功就在不远处;如果不幸被它们打败,中途放弃了,那注定失败。当然,这些是大的决策上的事情,还有一些具体到我们每天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比如固定了每天复习的时间,但是却因为一些原因而中断,这种看似小事其实对你的进步来说都是有 影响的。但是只要我们不轻言放弃不懒散怠慢,坚定直到最后的决心,胜利绝不难为!
考研这个事情没有经历过是没资格评论的,考研不仅考验了我们的毅力,还有忍耐力、抗压力,有些经验或者体会其实还太多太多,不是这几百字便能一下囊括的,以后有机会的话再交流吧,最后,还是希望后来诸君多努力!坚持下去,梦总有一天会照进现实的!
我们准备2014考研的同学们,无论你现在开没开始复习,都希望以上建议能够给大家一些提醒,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合理有效的管理好自己的考研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理想的学校,加油!
第三篇:教育学考研经验
研究生考试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感觉像是几年这么漫长。这一年多来,有眼泪、有汗水、有放弃、有挣扎,可以说是五味杂陈。凭着坚定的信念,走到了现在。回头想想走过的路,经验教训都是一笔财富,写下来作为纪念,也希望对备考的学弟学妹们有点小作用。
我的总成绩是390,政治76,英语67,教育学基础综合247,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的课程与教学系,专业排名第2。实话说,英语发挥得不是很好,教育学专业课发挥的不错,所以算是中和了,对这个成绩我很满意。
1.复习时间跨度
我在2009年的暑假实习后就决心从工科跨专业考教育学,既想弥补高考的遗憾,也是为了让父母开心,更是为了自己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尽管决心下的早,可是大三上学期还担任着学生干部,所以考研看教材是从2010年的寒假开始的,2010年3月开学正式进入复习状态。大三下学期还是有不少课,而且老师经常点名,不得不去上课,在课上一般是看英语或者做专业课笔记。2010年的暑假,许多考研同学都在学校里与酷暑作战,而我天生是怕热的主,34度的天气就能让我汗如雨下。为了给9月后的复习黄金期存够精神,我的暑假是在家里度过的,处于半复习半休息状态。9月开始,复习强度明显提高,除了睡觉和吃饭,基本上都在考研自习室。10月中旬我姐姐结婚,回家1周,回来后感觉更加紧迫,没有特殊情况,晚上10点前是不会回寝室的。
2.复习心态
(1)希望每个考研的人在开始准备之前,先问问自己,考研是为了什么,也许我们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考研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很多时候需要内心的反复自省: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特别是跨专业考研,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当我面对全新的知识,看了2,3遍一头雾水,看了6,7遍还是记不住,无助的心情时时会出现,是“一定要尽力”的信念让我坚持下来。所以,面对至少6个月以上的苦读,每个人开始之前,一定要确立一个心态:一旦明确了目标,就一定要坚持下来。不管是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自己理想,还是为了逃避就业,只要你确定了一个目标,他就是你在茫茫考研海洋航行中的灯塔。
(2)考研的第一步,应该是要确立一个心态,米氏箴言:“态度决定一切。”尽管在考前,专业课的复习已经重复进行了10多遍,但是心中的焦虑未曾减少过,我多么想再要个半年。对于有考研决心的学弟学妹,我想说的是——考研人是永远不会感觉彻底准备充分的,所以尽力去准备就好。当然为了心安,早点准备也是好的。最佳的态度就是——尽力。
(3)“坚持”就是王道,坚持到最后走进考场的人大多数都有好的结果。“剩者为王”,这句话很有道理。许多人付出了半年甚至更多的的时间,却在最后放弃了考试。其实考研的战场早在报名前就开始了,不断有人败下阵来,能够完成政治、英语、专业课考试的人已经胜利了大半。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人,好几人报了名却没去参加考试。我的考场里空了3、4个位子,而我左边的考生考完英语后,就没来参加专业课的考试。
但是,没有经历过考研的人根本不会懂“坚持考研”这四个字的分量。说说容易,做来难。离考试还有10来天的时候,我嘴巴和舌头长了三个口腔溃疡,右脸的淋巴结肿大,脚趾和耳朵上各长了2个冻疮,手脚只有在被窝里时才是暖的。有一天晚上我回到寝室,听到室友说还有十来天了,眼泪就止不住的掉,时间不够,而身体又不好,怎么坚持这么难?现在回头想想,庆幸自己从未放弃,真的是,信念,使我不倒下。
3.复习计划
网上经常会有别人总结的复习阶段时间表之类的,那些都是别人的,只能作为参考,想在最开始制定一个严密的贯穿始终的计划是不可能的,关于整个复习阶段的计划,心中有一个模糊印象就行了。关键是短期计划,把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列出来,完成一项划一项。经过仔细考虑制定了确实可行的计划后,不要考虑其他的,每天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就行了。我没有一
个长期的具体计划,但是每天睡前和起床前都会把一天的学习安排好。而且对于每一本复习用书的看书计划和进度,也是心中有数的。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来确定是选择哪种计划方式。如果惰性比较重、学习能力不佳,那就将计划定的细致点,而且若未能完成计划就将惩罚措施定的严厉些。我会在完成一周计划,或者看完一本书时好好奖励自己,比如给自己买好吃的,去趟超市逛逛等等。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4.复习教材
(1)政治
我政治的书买的很多,本人是属于比较没安全感的人,所以买书也是力求心安,不管看没看,买了总比没买的好。但是最后好几本都没来得及看。
A 大纲解析(精读版)世界图书出版社
因为政治的教材不全,所以8月就买下了它,当做教材来看。买了考试中心的大纲解析后,还没看完它,所以到现在他还是很新。
B 考试中心的大纲、大纲解析、考试分析
大纲解析看了一遍,是一边看一边做题的。而大纲和考试分析基本上没看,因为时间有限。
(2)专业课教材
教育学考研,除了教育技术学、部分院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学校自主命题,其他专业都是全国统考,这对增加了考试准备过程中的明确性和公平性,省去了托关系找学校寻求专业课笔记和考研真题的时间。但由于国家命题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没有指定参考书,这带来了一些迷茫。教育学教材种类繁多,我在网上浏览了很多人的推荐,买了以下几本,供学弟学妹参考。
A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王汉澜。
这是80年代的版本,实话说内容比较陈旧、思路也很老套。因为我国的教育学深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但是听学姐们说现在很多的教育学原理书还是以它为基础的,所以我最后还是选择买下它。书中和大纲教育学原理的考点重合度不大。但是作为教育学入门书籍,我还是推荐。
B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这本书强烈推荐。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专业课教材。我是把教育史当作故事书看的,很好看,也让我对教育学充满了兴趣。但是有500多页,知识点繁多,想想记忆量这么大,压力非常大。孙老师的书基本把大纲的中国教育史的考点覆盖了,而且新版本中增加了些插图,可观性较强。
C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这本书也强烈推荐。这是我看的第二本专业课教材。之所以先看教育史的书,是因为从小就对历史有很大的兴趣,教育史的书也会让我保持对教育学的热情。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教育史的分值只有100分,但是考点非常大,先看就可以先减去大头了。吴老师的书也基本把大纲的外国教育史的考点覆盖了。700多页,我基本上规定自己每天20-30页,一边看一边填写大纲要点。
D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这本书的前十三章基本上覆盖了考点。有人说看这本书最崩溃,对我却不然,所以说别人的话只是建议,只有亲身实践过才有发言权。我每天看50页左右的心理学。它每一章后会有几题练习,对于知识点复习比较好。刚开始接触教育心理学,的确不是很好懂,但是渐渐的我发现它挺有意思的。
E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这本书是所有教材里最薄的。看书的速度也可以很快。它与大纲的考点比较接近,但是还是
有不少知识点需要到别的书里去找。教育研究方法是门实践的学科,我觉得它的考察也是以应用为主,所以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应用能力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要提醒的是,要买的书里有“导论”两个字,否则就不是同一本了。
F 2010年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
我3月开始准备,那时2011年的考纲还没出。自从2007年统考已有4年,考点制定的比较成熟了,推测2011年的变化应该不大,所以我先买了2010年的。后来证明我是对的,2011年和2010年的考纲没有任何变化。尽管这本书是最薄的,但是我敢说他是最重要,看它的次数也是最多的。看到最后它的封面脱落,基本上每一页都发黄、有破损,很有成就感。G 2010年教育学基础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为教材无法把所有考点覆盖到,我从5月开始看大纲解析。很多人说北师大的解析不好,个人觉得还不错。统考5年了,各个出版社的解析还是“抄书”很严重,从教材上直接复制下一段一段的话。所以看教材很必要,做过2011年真题就会发现有不少选择题是从解析上找不到的,只有教材上才有。北师大解析最大的问题就是练习题中的简答、论述题没有参考答案,需要自己在教材中去找。而且它在考点后标明的“重点”、“识记”等字样,仅供参考,不要太在意。
H 2011年教育学基础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解析,厦门大学出版社
一本解析是远远不够的。我选择厦大解析,一方面是因为他每一章后有练习题,而且答案详尽。另一方面是因为每章后有相关真题解析,以及书后附赠2007年至2010年真题和答案,方便我在考前再次研究。实话说700多页的解析还是有不少“废话”,没有北师大的精简,而且错别字不少,但是看得出他们的诚心。
I 三人行冲刺班资料
我报了三人行教育学的冲刺班。冲刺班的资料很薄,我边听视频边看了1遍后,又自己看了1遍。辅导班的选择着实花了我不少心思,最后还是选择了三人行。关于辅导班的事情后面再提。
5.各科复习经验
(1)政治
政治的复习我是从8月底看大纲解析开始。有几个室友参加暑假的强化班,看着他们信心满满的样子,心里很慌。但是我知道像政治知识点识记之类的事情是急不来的。所以我还是很阿Q的安慰自己,时间仍然还有很多。
我觉得记忆的好方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重复。我大纲知识点看了2遍,做了一部分题,感觉不太好,脑子里完全没有政治知识体系,一团浆糊。眼看着12月马上就要到了,我心里很紧张。为了理清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我报了冲刺班。连续两天,听了老师的讲解,脑子里的考点清楚了不少。但是因为辅导班时间有限,单单靠老师蜻蜓点水式的概括,根本是不够的。“功夫在课外”。上完辅导班后我认真看完了冲刺班的资料,开始了辅导班老师所划的重点知识的背诵。
元旦后,各个辅导机构的点题书都陆续出来了,大家可以都试着做一下。
我在政治上花的功夫不算最多,可以说它的投入产出比是比较高的。
学习建议:
A 别想一口吃成大胖子。别指望你看了几遍就能滚瓜烂熟。量变到了一定程度才能有质变,所以一定要重复一定的量。
B 我每天11点准时躺下,但是那时寝室楼还是很不安静。既然睡不着,我就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我白天边读冲刺班的资料边用手机录音,晚上闭着眼睛边听边记。有时醒的早睡不着,我也会听政治录音。
C 有人能把知识点一字不漏的背下来,我做不到。对于记忆的事儿,我都是靠重复看,到了
一定的量后,自然能记住关键词句,就能说出个大概了。政治知识点很多,如果知识点一个一个过关,太慢,又没成就感。当然单单眼睛看,效果也不好。我一般都是拿着尺子,边看边划出重点词句,嘴巴也会轻声念叨着这些关键词。考研后我的尺子的刻度已经都磨掉了。
(2)英语
我对英语的期望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在英语上花的功夫很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从初中、高中、大学四六级以来英语一直是我的强项。最后的成绩勉勉强强吧。其实考完后我就后悔,英语作文背的好几个句子应该用进去的,但是一紧张,都忘了。有篇阅读理解我的5个答案全是D,害的我做完型的时候也一直在想这篇文章,导致完型有好些都是猜的,没静下心来看。学习建议:
A考研英语和以前的英语成绩没有直接联系,要记得千万别把四六级成绩做参考,因为考察的方向、出题思路完全不同。我的成绩没有想象中好,可能也与自己心中一直的优越感有关吧。所以如果你四六级不太好,甚至没过,不代表你的考研英语不会过线;如果你的四六级很好,托福啊,雅思啊都不错,不代表你的考研英语一定能80多,90多。自卑和过分自信对你的考研都是不利的。
B 相信真题的价值是众多过来人强调的。我也不能不强调。我英语的学习资料除了单词之外,就是真题了。考前真题看的次数(包括做的次数)至少5遍,其中摘出的单词、长难句看了至少4遍,几个很好的句型我也背了下来。
C 作文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的,我每周写1-2篇,题目都是真题。然后自己点评,看三本解析中的范文,记下好词好句,再修改自己的文章。
D 充分利用同学资源。室友的朋友报了英语点题班,我们从她那要来了资料,然后根据辅导班老师给出的热点话题写下关键句、词,最后熟读、背诵。与同学之间交流资料是节约时间的好方法,“没有一个人是座孤岛”,我始终相信。
(3)教育学专业课
前文中提到过我的记忆方法——理解、重复、记住关键词句。对于专业课也是这样。教育学有300分,五门学科——教育学原理100分,教育史100分(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40分,教育研究方法30分,有30分的任选题(心理学和研究方法各一题)。全部都是文科的知识理解记忆,如果真的靠死记硬背是拿不了高分的,如果一点也不记那成绩也不会是理想的。
我的本科是食品工程,从工科一下子跳到文科,学习方法上需要很大的调整。我首先是看教育学五门学科的教材,先做到入门级,对教育学有个初步了解,然后看大纲解析,做笔记,最后看笔记,列大纲、做习题,最后再看大纲。粗略一计,在考试前,我每本教材各看两遍,两本大纲解析各看2遍,看学姐的笔记1遍,修改笔记两遍,看笔记4遍,做习题两遍,最终考点复习次数大概有10遍以上。
学习建议:
A
(1)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统考中的重头戏,同时,这门学科也是比较灵活的,很多人反映,大纲里要求的东西要在好几本书里才能找全,比较琐碎。我买的是二王的《教育学》,它与考纲的考点不是很接近,但是入门还是不错的。原理中主要的考点我是通过整理学姐的笔记以及两本大纲解析而得到的。
(2)教育心理学是比较灵活的学科,陈琦、刘儒德的《教育心理学》那本1-13章都要看,对着大纲找对应的部分。刚开始我看的不是很懂,坚持下去我发现还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里面有些案例能加深印象。其余找不到的考点我看的是学姐的笔记以及两本大纲解析。
(3)研究方法重视实际应用,从07年和11年的统考试卷中可见一斑。所以重要的不仅仅是看书,更重要的是应用。
10、11年有了研究方法的选择题,对于基础的知识点也是不能
放过的。主要以裴蒂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为主,大纲涉及到但是《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没有的部分,我参考了学姐的笔记和两本解析。我教育学研究方法最后看的,要注意结合实际。
(4)教育史当作故事书看。教育史需要大量记忆很多东西,但知识点不是特别的难,但要多注意中外的对比,以及同时期不同思想的对比。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和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基本上可以涵盖大纲知识点。看完两遍简单的背点基本概念以及理清历史顺序,第三、四遍结合着做题和背诵(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思想比较、赫尔巴特和夸美纽斯的思想比较)背第一句,后面的结合史实和你的理解,第五遍自己给自己划重点。
B大纲没出来前,可以先以去年的大纲为准看基本教材,能看多少是多少,把要点用铅笔划一划。在大纲出来后市面上没出来大纲解析前这段时间很重要,自己先对着大纲在各种基本教材上找答案,然后,会有一部分在书中找不到答案的可以在解析等材料中找答案,总之,就是综合各种材料总结出一本属于自己的大纲解析。
C能给一个没学过教育的人讲明白你看的内容,就标志着你看的够了
D第一轮把指定书目大概通读一遍,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这部分我是在5月底完成的。在通览参考书的同时可以扩展一下知识面,这对于加深理解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有帮助。
第二轮将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笔记,按照书本上的结构体系把知识点一一总结。这一轮从暑假就开始了。在总结笔记时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是把往年的考题在笔记中标明,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于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第三轮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来后,我们会对整体知识有个宏观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这轮花费的时间不多,但仍然要用心,要自己动手动脑,不能简单地把书目照搬。第四轮每个考点后用简洁的几个字概括,大概单面的A4纸有70页,这份简要笔记我是在考前半个月整理完毕,考前看了3、4遍。
6.复试经验
表现的大方、自然、谦虚肯定没错的。
华东师大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是合二为一的,我表现的比较紧张,老师很和善,重复她的问题,总体上我表现的不是很好。
专业课的笔试是5道论述题选3题,A4白纸随你写多少。我选的题目是关于数学史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其实考的就是你对于新课改的一些想法,所以了解我国课改的进展是很重要的,当然阅读导师的论文也是必须的。总之,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答出特色就行。
专业课的口试是在我导师的办公室进行的,总体上气氛比较轻松,就是老师想更深的了解你,所以我深呼吸了下,就不紧张了。导师告诉我他的父母和我是老乡,我一下就感觉好亲近。导师让我自我介绍,然后问我为什么从食品考到教育学来,最后问我有没有发表过论文,最近你看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另一个老师问我认为数学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答了要形成正确积极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用他们的长处来激励他们弥补短处。可是那个老师觉得我的答案适用于任何一门学科,我诚恳的承认对于数学教育还没有想好最重要的是什么。
小插曲:13号下午参加综合能力测试的时候,系办的老师进考场来提醒我们14号的专业课笔试及口试,一定要认真对待,今年生源好,会刷去很多人。然后一一针对课程与教学系的每个方向,予以提醒。问到数学方向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女生举手,她问我本科专业,当听到“食品”的时候,她惊讶的说“你胆子真大啊,没有数学背景的还敢考数学教学,明天做
好心理准备吧,如果对手是数学本科的,肯定不会要你的”。听了她的话,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考完能力测试,我冲进厕所,哭了一顿,安慰自己不管怎样不能放弃啊,一定要给自己的努力一个交待,无论结局如何。事实证明,导师更加看重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和态度以及研究兴趣。当然还是要提醒大家,报考时也要看清,不要盲目报考,毕竟跨专业报考是很有风险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当你找到了适合你自己的方法的时候,也就是发现了最好的方法。考研路,选择的是对是错,没有人能告诉你,只有你自己体会过了才会明白正误,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过之后才能知晓。衷心的希望学弟学妹们心想事成。最后,用一句话结尾吧,是我知道成绩后,我姐姐送我的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
第四篇:二战浙江大学心理学考研经验范文
浙江大学心理学考研经验
依然清晰的记得考研的备考过程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历历在目,就像在眼前,用了两年的时间终于考上了浙大的心理学研究生,我是一名二跨考生,二战,呵呵,总算考上了,我考上以后,很多师弟和师妹都来问我考研的一些问题,我把给他的回答,自己整理了一些,希望能够对参加2013年心理学考研的同学有一定的帮助吧。
一、关于参考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是学校指定的吗?
心理学研究生考试是统考,就是说无论考那几个学校,在初试的时候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跨考心理学的原因之一,据说还有几个学校是自主出题,有点不入流啊,呵呵,据博仁心理学考研辅导老师介绍,初试统考从07年开始的,专业课考的是心理学基础综合,包括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统计与测量、实验心理学共四门,相对应的参考书心理学导论推荐看《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这本书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考研心理学的最重要的参考书;在心理学导论中还有一部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点,可以用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大出版的,包含了大纲里边所涉及的所有内容,我还看过梁的《心理学导论》,这本书可以扩展一些知识。发展心理学可以用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这个有几个版本,用人教版的就可以了,当然还有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是精装版的,也可以看。教育心理学用的是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的;实验心理学可以用张学民的,据说这本书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的,再推荐一般朱滢的,这本书我认为也挺不错;统计用的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师出版的,测量用的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大出的,这些书基本上可以满足考研了,以这些参考书为主就行,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时间充裕的可以多看点心理学的书,总会有帮助的,但是不要有这样的思想:万一看了不考不就白看了,这种思想不能要的。
二、我是文科生,统计测量会不是很难学?考数学知识吗?
我最初考心理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顾虑,就是统计测量会不是很难,有数学的一下思维,记不住公式怎么办?其实,这些顾虑是没有必要的,通过我个人的复习经验来看,主要记住一些重要的公式就行了,如果公式比较复杂,考试的时候一般会给出来,关键是要学会运用这些公式就行了。
三、为什么我看到的三科分数加起来不等于总分呢?
心理学研究生考试初试的时候考三科,政治、英语、心理学专业课,拿2012年的心理学复试分数线举个例子吧,今年A区的最低分数政治、英语各40、专业课120,总分300,考研要同时通过四个分数线(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才有可能参加复试,这三科相加:40+40+120=200,总分并不是三科的简单相加。所以,政治和专业课一定要多拿分,毕竟专业课满分300分,英语保证过线,因为我英语不好,所以是这样的思想。
四、关于各科该怎么复习?
先说政治吧,我觉得自己的政治复习的不错,没有报辅导班,去年考了70+。因为我是学文的,感觉对政治有天然的“感觉”。首先,先把政治的基本知识框架建立起来,每一科又有哪些主要内容。其次,要关心社会问题,我每天学习累的时候,都上上网环境一下,看看新浪、搜狐的新闻频道,看看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一写重要会议,比如每年的人代会和党代会,必看,也是必考的内容,本人不赞成考研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关于英语,本人的英语不太好,相信很多男同胞都一样,英语不好。所以要采取一定的战略,就是首先保证英语能够过线,其实考研侧重考阅读和写作,我当时报了一个英语基础辅导班,老师强调要分析真题,所以我对近5年的真题都做了一遍分析,翻译了所有的阅读,其实能够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来(我自己这么认为),写作部分因为有30分,这部分一定要重视啊,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了一些作文主题和不同类型的作文该如何写,还有点作用。
关于专业课,这部分是重中之重,前面我也说过,毕竟300分,这是提高总分的科目,这里,我说说是怎么看书的吧,第一遍,我看书用了10多天,就像看小说一样,报买来的心理学考研参考书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只是想了解概况,没有记笔记。第二遍开始精读,用了3个月的时间,这一遍任务比较重,需要把书上所有的内容都看一遍,对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比如卡方检验、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并做了记录,这样以便于第三遍看书的时候有侧重点,或者看到后面某个章节的时候就理解了前面的内容,当时也是报了个心理学辅导班,在北京参加的博仁心理辅导的面授,老师总体上讲的还行,下课后时间和老师交流问问题,也认识了几个研友。第三遍用了2个月,我开始整理比较了,同时对第二遍不懂的地方,查阅资料,搞清楚这个知识点,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推荐参考书的时候,总是多推荐一本,因为不同版本的书,对知识的叙述详略程度不一样,有的可以互补,但是也有一些版本的书观点有冲突的地方,这部分内容,我个人觉得一本不会考,因为没有统一的答案,呵呵。第四边看书,就相对轻松一下了,边做题边看书,强化、巩固知识点,而且,这个时候开始做考过的心理学考研真题了,可以测测自己。最后就是考研冲刺阶段,最后一个月的时间,我边看心理学考研大纲遍回忆知识点,回忆不起的知识点就去翻课本。
五、关于心态
我的体会是坚持和禁得住诱惑,我是二战,用了两年的时间考上很多同学找到工作,特别是在毕业后开始二战的初期,心里一直在想是否坚持考研,还是找工作?最后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考研想法,在第二年准备的时候,有一些人说还是别考了,考上也不好就业什么之类的话,我不这么认为,研究生学历毕竟比本科高一个档次,机会也会多一些,考研过程中,当我做题错的一塌糊涂的时候,也是信心不足,打击挺大的,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了。所以,对于打算考研的同学,希望你们有顽强的毅力来坚持你的梦想。
备注:本文为博仁学员专稿,转载请注明“博仁教育”为保护学员隐私,隐姓名。
第五篇: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
耐不住寂寞的人最寂寞
1.选学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报那些只招几个人的专业
有些同学在选学校的时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标准一降再降,或者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选了名牌大学,正式报名的时候又动摇了,报了一所二流学校,结果到最后连那个较次的学校都没上,为什么?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一旦你在学校选择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复习的时间和质量绝对会随之而下,其实你选什么档次的学校都差不多,如果选了好学校,复习时间不自觉的就会上去了,所以大家选学校的时候尽量往好了选,尤其是在研究生如此泛滥的今天,我认为一个烂学校的研究生是绝对不值得读的。
2.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
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运转起来的齿轮一样,保持一种连贯性,千万不要停停歇歇。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每天4小时,逐渐递增,但进入状态之后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智商高点的可以6~8小时,一般人最好还是8~10小时。能坚持每天12小时以上的,那我只有2个字:佩服。
3.要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计划不要定时,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务要定好并按时完成)。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
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每本书要看多少遍,这是总计划。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
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
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计划可以变动,但分期计划千万别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越积越多。最后你可能会郁闷的吐血而亡。
4.考研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心浮气躁。
考研成功的理由有成百上千个,但考研失败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考研最大之忌:三心二意。
我觉得考研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心浮气躁。不管是已经毕业的还是在校的学生,这一点都是考研大忌。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把考研当成一个平衡的手段,老觉得考不上还可以工作,实际上这种心理对考研的影响是很大的。考研是一件艰辛的事,耐不住寂寞的人和心浮气躁的人考研,往往不能把心事放在复习上,别看他整天在教室呆着,但效果究竟如何呢?在考研教室里趴着桌子睡觉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有一些考研的复习时老爱灵魂出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真不了三天就想轻松轻松,可能是平时散漫惯了。考研考的是人的毅力,要坚持,虽不可能是天天如一日,但也不能只有三天的热情吧!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大胆的选择,要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这是很重要的。考研需要耐力,信心,忍受寂寞,学会放松。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专心考,不要朝三暮四,花其它的心思,我知道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却很重要。考研就是两个字“坚持”。
5.复习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理解。
不要太迷信前人,也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人怎么着怎么着。很重要的一点是问问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的人,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书,千万不可以盲目跟从别人的经验和进度,那样不但扰乱了自己正常的学习计划,也会影响了别人的情绪。
6.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不要“夫妻双双把研考”,不要“先找份工作再考比较保险”,不要“考不上我还可XXXX”,不要到比较吵的图书馆去自习,不要老是跟别人攀比。当然根据个人情况研伴是可以找的。
我整个的考研期间基本都是一个人复习的,当时我上自习的教室由于位置较偏的缘故一直都只有我一个人,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任何人来打扰我,我个人对这样的环境是非常非常满意的。当然人与人是不同的,如果你认为跟别人一起复习效率更高的话,你可以按你的想
法去做。
考研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中间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其中有时你也会很烦躁,希望有人在身边和自己一起努力,提醒自己曾经定下的目标和当初的梦想;在遇到困难时有人与你并肩作战,可以排除孤独感,增加必胜的信心;同时在比较中前进,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虽说考研最好结伴,但要睁大双眼选择。意志不坚定的不要选,你不仅要帮他增强信心上,而且说不定你的意志也会被他给摧垮了;边考研边找工作的人不要选,这种人不会全心投入考研,最后很有可能结伴去找工作了;别做考研中的电灯泡,一来妨碍了别人,二来让你倍感凄凉与冷落,影响复习的心情;慎重对待男女同考,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试想两个人亲亲密密一边嗑瓜子一边看辅导书,效率到底会怎样呢?
7.心态最大的不同是心态。其实考研不是拼智力,而是拼体力、拼心态。现在复习的同学们可能还感觉不到这一点,但是等到11月-12月你会发现自己有支持不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心态就非常的关键,这个别人是无法帮忙的,只能靠自己去调整。要记住,无论如何要坚持到底。
其实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
最后一句:耐不住寂寞的人最寂寞。祝大家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