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诚地展示自己
每日名言
他只有能看见无法看见的,才能成就不可能成就的。
每日自励
己所欲,施于人。
每日短文:真诚地展示自己
* 保持本色不做作
内在的气质是最宝贵的。一个真正懂得与他人相处的人,绝不会因场合或对象的变化而放弃自己的内在特质,盲目地迎合、随从别人。保持一个真实的自我并不等于要使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或标新立异甚至明明知道自己错了或具有某种不良习惯而固执不改,而是保持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健康的个性。那些具有个性的人,也具备一定的魅力。
* 不要不懂装懂
不懂装懂的人是令人厌烦的,特别是在长辈、知识渊博的人面前,更不要班门弄斧,以免贻笑大方。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或学问,哪怕是在同辈面前,也要不耻下问。
在长辈面前感到说话困难的原因是难以寻找共同的话题。与其如此,倒不如当对方说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后,就老老实实地请教说:“那么,请教教我吧”。
* 不掩饰自己的缺陷
真诚表现在内心上,过分的掩饰外表反而适得其反。如果太过计较,难免跌入自卑深渊。
身体矮小的男士,如果穿上超出常规的高跟鞋“垫一垫”,会让人觉得比身体矮小还滑稽。
皮肤黑黑的女士,如果涂上一层厚厚的白粉掩饰,容易让人产生粗俗不堪的印象。
忘掉自己的缺陷,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把精力集中在更有意义的活动中,这便是最好的办法。
* 不要否认自己的过错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硬着头皮不认帐,甚至还要为自己争辩,致使矛盾得不到解决,彼此的隔阂不能消除,相互之间的交往是谈不上了,还让人觉得此人蛮不讲理,像个无赖之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你错了,就很快地、很热诚地承认。这样你获得的友谊将使你分外满足。
每日书摘:被“健康思想”挽救的少年
一位医生的病人中,有一个昏迷不醒的17岁少年。这名少年的父母已经离异,他为此而苦恼竟至于病倒了。医生把他散居各地的家人叫来,疼爱这个少年的邻居也来了。医生坐下来为少年诊断后说:
“从所有的医学症状上看,这个孩子挨不到明天早晨了。可是说实话,以一个医生的眼光来看,这个孩子是不应该死的。他只是缺乏生存意志而已。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立刻为他输血。”
大家都愿意给他捐血。但医生说的输血并不是指血液,而是要注入“健康的思想”。
“如果能在这个孩子的下意识中注入健康的思想和信仰,就可能产生奇迹。”
少年的邻居是一个农夫,他也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他宽大的手掌里拿着一本《圣经》。他几乎把整本《圣经》都熟记在心了。他满怀爱心地翻开《圣经》,在少年的床边跪下,将提到生命、信仰、爱与希望以及慈爱、悲悯的章节,朗读了很长一段时间。家人也围在病床边,每个人都振作起来,将爱心和信念,注入到少年的心里。
天快亮时,少年张开眼睛环视四周,微笑了一下,然后安稳地睡着了。
医生说:“他已经度过了危机,‘输血’成功了,这个孩子得救了。”
坚定的信念是极大的治疗力。依据我们思想的种类和品质,决定我们是否能长寿。
撰写《幸福依你的心》的畅销作家拉尔夫·吴尔德·托拉因这样写道:
“你是否希望自己青春永驻,步入壮年以后也拥有青年的喜悦与快乐呢?如果是这样,就必须注意你的精神生活。”
第二篇:如何展示自己
如何展现自己
我在学院看见有这样一些男女穿的花枝招展,风采奕奕,心里有些感触。我认为 所有的人都愿意把自己打扮的漂亮些,穿点新衣服自感精神十足,自感自己添了几分人才。的确穿点和体的衣服能折的自己身上的不 足,能掩饰自己感觉不到而别人认为的缺陷。我认为穿的再漂亮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正反面,心灵的美才是人真正的美,不论穿的怎样它都会叫人折服,当然我并不反对在这进步的社会里美化自己是错误的,穿的得体,并有均匀苗条的体才,也难免叫人从背后加以欣赏,肯定回头率会高的。我想说的是表里统一,即有外在的靓丽,又有内在心灵的美,这才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这才是一个叫人正反两面欣喜欣赏的人,因此不管你是艳如桃花的绝代佳人,还是长相平平的淑女,只要有表里统一的美,那才是真正的美。我感觉人一生的美应该是一切从精神开始,从肉体结束。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有以下最起码的几点
表现:一是坦然诚实,光明磊落,心胸广阔,做人正直。
二是有爱心。爱心它包含着夫妻之间,父母之间,人世间等等的爱心,它体现在一些细微的环节之中,使人感觉到的一种感受,有一种使人心情愉快欢乐的感觉,那才是一种爱心的体现。
三是呵护体贴。一个社会,一个家庭,都需要有呵护和体贴。尤其是当人遇到挫折或着是失败或着是寂 寞时,最需要的是有人呵护
和体贴,得到帮助,得到鼓励,使他克服困难,忘掉烦恼,这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四是知识广有才华,生活在当今的社会里,人们都应该有丰富的知识来装备自己,丰富自己,学问的渊博有助于改变社会,改变一个人气质,使社会进步,使人显得更加雍容华贵,也能显出人美的一面,否则即使你拥有一切外在的美,独独少了这一项,张口三不知,甚至举止不雅,根本不能体现自己美的一面。
五是,总之人的魅力也在于人的精气神,精神是一种动力,精神是一种灵魂,精神也是一种人的催化剂,精神它才是人们展示自己魅力的支柱。
怎样推销自己
端出巷中酒,醉你三五杯——展示一个才华横溢的自我竞聘,优者赢。演讲中必须恰当地展示自己能以“醉倒群芳”的实力,用自己优于别人的条件服人,用自己竞得岗位后高于别人“多筹”的思路与措施服人。这有三个原则:一是实在,介绍自己的实力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而且要做到“实”得“可信”。二是艺术,比如运用心理学上的攻心理论,先抑后扬,先贬后褒,腾挪跌宕,做到“实”得有“度”,“实”得“文明”。三是心机,在竞聘演讲中,评委总是有意无意地将第一位演讲者作为参照对象。因此,前面演讲者“露才”时必须要有超人的气势,让后来者被逼得撑不起
腰,后来演讲者千万不要只注意“集大成”,而忘记了自己的构思和长处所在;要注意观察评委对前人的反应,就其兴趣所在,结合自己展开;还有,别忘了当止则止。下面是一位竞聘办公室秘书者的演讲片断:
人气礼智信,全都让你评——展示内涵丰富的自我人格与气度、礼貌与聪慧、信用与机智等素质、修养,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主要因素,考察竞聘人时,当然要关注到这一切。因此,竞聘人演讲时,要以自己的内涵力量去打动并感染评委和听众,既要展示才华,也要展示德性。竞争固然无情,但不可以诽谤和贬低别的竞聘人的方式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参与竞争的过程中,有些细节也不可不注意,很可能评判者就是要从这些细节中来考察你的素质。比如在现场设置一些“举手之劳”的事看你“躬腰”否,故意让你久等看你烦躁否。现在竞聘者中大学生研究生多得很,恐怕用人单位更希望找到有才更有德有境界的人。某行署办公室招聘秘书时,办公室领导有意在通往主考室楼梯上安排上访者,拦住他们要见主要领导“理论理论”。不少应聘者以我现在还不是办公室的人为由,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走,或挣脱逃身。只有一位从事过办公室文字工作的年轻女同志耐心询问上访者的苦衷,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俨然以自己是行署办一员的身份耐心细致地对他们作解释说服工作,并表
示一定将他们的意见转告领导,请求领导督促当地尽快解决。不想这些上访者得寸进尺,说肚子锇,她便为他们买来方便面;说没有返程路费,她掏出50元钱给他们。她在演讲中有这么一段:做人,人格是第一位的。我一直这样评价自己:水平三流,知识二流,人品一流;我深信行署办需要高水平的文秘人员,我过去那些所谓的辉煌肯定微不足道,但是我也深知,行署办文秘人员的工作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修养。
评委当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打开了电视机,她才发现楼内楼外的言行都在评委的监视之中。她被现场录取了,因为她把握住了应有的谦虚、尊严、理智,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扯下假面具,坦诚露个性——展示一个颇具个性的自我耳目一新、与众不同是征服评委的妙策。思维的独辟,观点的独到,表达的独特,是竞聘者努力的方向。下面是一位高中毕业生竞聘村委会主任的演讲词片断:我从没有担任过村干部,缺少经验,这是劣势,但正因为从未在“官场”混过,一身干净,没有官相官态、官腔官气,更不可能是官油子;少的是畏首畏尾的私虑,多的是敢作敢为的闯劲。正因为我一向生活在最底层,从未有过高高在上的“体验”,对摆“官架子”看不惯,弄不来,就特别有民主作风。因此,我的口号是“做一个彻底的平民村委会主任”……这位竞聘者的演讲词,可谓是“官念”新颖不俗。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
时运随遇来,风火闯一番——展示一个意气风发的自我精神状态影响着竞聘者的命运。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体现了风风火火闯事业的饱满激情与蓬勃向上的自我形象,会给评委留下好的印象。请看一次竞聘办公室秘书的最后一位竞聘者的演讲片断:人们找到了竞争这种生活方式,我当然不会放弃属于自己的那份公平。我清楚,评委不会无缘无故地偏爱一个人,但是好感的砝码必然会加在信心十足、言行一致人的身上。我认真地研究了你们招聘这个职务的条件,也仔仔细细地分析了前面的竞争伙伴,我们相似的地方很多,说心里话,我们都想赢。但这是特殊的选人,需要的是言行一致、行过于言的人,而不是虚言巧语,言过于行的人。我敢来竞聘,是因为我有闯劲,又有干劲,我做人的原则是说真话干实事。所以我相信这次竞聘演讲给我带来的不会是别的,而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讲。
这位竞聘者激情奔涌,精神饱满,他那坦然的气质,潇洒的风度,强烈的自信,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竞聘演讲必须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用心去投入,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二是随机应变,巧妙推销,充分展示你的聪明才智。这实际上是心理学中两个原则的运用:求同原则与求异原则。竞争固然要说自己行自己好,但愚蠢者总是喜欢不着边际地自我吹捧;而聪明者往往不是轻易地说自己是个人才,而是先谈劣势说不足,曲径通幽,等到评委觉得你诚实时,再全方位展示自己,效果当然好了。
第三篇:真诚地赞赏他人
真诚地赞赏他人
颛桥中学 褚琛婷
一个平常的中午,我在中预班级的走廊上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我的前面坐了个小气鬼,前面的左边是个神经病,前面的右边是个……” 这样的批评和议论其实经常发生在学生之间,大家把批评别人当作闲聊,好似无关痛痒。这让我想起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中曾提到,也是心理学研究发现的:人都有个通病,总会看到别人不好的一面,而忽视别人好的一面。对不好的那面就夸大并好评论。
但其实,人的需求是正与其相反的。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肯定,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就是杜威所说“被人重视的感觉”。
然而,在我想教育这个孩子的时候,我却也发现,其实不单单是孩子的错。每个孩子的行为和语言其实都是习得而来的,所以他之所以会这样去指责他的同学,一定是他有学习的榜样,那就是老师和家长!
老师和家长也不正是总在指责他们,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每个孩子受到的批评总是比赞赏多。
“你作业怎么总是做这么慢!”
“你考试又没考好,怎么老不用心读书!”
“我要说几遍你才懂,你笨得不行了!”
我们总是对世界充满抱怨,有时候家长和老师会无意中在孩子的面前说一些抱怨的话。
“工作怎么做也做不完,我要忙疯了!”
“我们老板就是个神经病!简直无法理喻!”
“上司是个苛刻狂,什么事都要做到完美!”
“社会真不公平,怎么有人什么都不用做可以拿这么多钱,我做死做活就这么点!”
这些老师和家长们无心说出来的话,其实在孩子们听来却是非常刺耳的,并且也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了烙印。
教育总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想要教好下一代,那么先要做好这一代该做的榜样。
所以我认为作为老师、抑或作为父母,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待人处世的原则一: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
我们在随意批判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正是在诋毁自己的形象。你只会成为一个在别人背后喋喋不休的小人,而不是友善正直的人。当你在对别人说三道四的时候,他也许也正在说你的不是。话从口出,也可以口口相传,说过的话总会传遍千里。所以别人知道你在议论他,那么他当然也可以议论你。如果你只顾完善自身,那么你不论断他人,他人就不会论断你。
其实你的本性里有许多真善美。但是在你批评别人的一句话中,你就成为他人眼中的小气鬼。闲言碎语的发起者,永远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因为首先,你没有尊重别人。
人人都会做错事情,当你在指责别人之前,请先想想自己的错误。你是否做到了他没有做到的,你是否有资格去说他人的不是。
如果他人真的犯错,那么也请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请你不要随便就指责他人。
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B.F.史金勒经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愤恨。另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希尔也说:“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都害怕受人指责。”
让我们记住,我们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人类。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曾因受到苛刻的批评而放弃写作,另一位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敦年轻的时候并不圆滑,但后来却变得富有外交手段,善与人应对,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诀就是:“我不说别人的话坏,只说人家的好处.”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但是,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有修养自制的功夫。
待人处世的原则二:真诚地赞赏他人
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
查理.夏布是全美少数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商人。1921年,安德鲁.卡耐基慧眼独具,提出夏布为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夏布才38岁。为什么安德鲁每年要花100万聘请夏布先生呢?难道夏布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天才?还是夏布先生对钢铁生产比别人懂得多?都不是。夏布先生说,在他手下工作的许多人对钢铁制造其实都懂得比他多。
他之所以获得高薪,主要是因为他善于处理人事。关于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讲了下面这一段话:
我想,我天生具有引发人们热情的能力。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
来自长辈或上司的批评,最容易丧失一个人的志气。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奖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赞美而讨厌吹毛求疵。如果说我喜欢什么,那就是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
这就是夏布成功的秘诀。但是,一般人是怎么做的呢?正好相反。人们总是喜欢看到别人的失误或者缺点,并且对此大加批评和指责。而对于别人的优点或者奉献则默不作声。
有个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农妇在劳累了一天之后,为干活的几个男人准备了一大堆干草当晚餐。愤怒的男人质问她是否发疯了,农妇回答道:“嘿,我怎么知道你们会在意呢?20年来,我一直煮饭给你们吃的,你们从不吭声,也从没告诉我你们并不吃干草啊!”
这只是一个寓言,但告诉我们的却是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总是在接受来自朋友和父母的帮助或者好意,但却从来不知道要感谢或者称赞他们。因为我们总是太习惯,太不以为然了。没有人是应该为我们做什么事情的,所以我们不能忽略称赞和感谢他们的言语。这样的言语胜似晨星的美妙音乐,永远在他人的记忆深处歌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忽略的美德之一便是赞赏他人。当父母为你做一顿饭,或者朋友帮你拿书包,借你学习用具的时候,不防都称赞他们一声。可以说谢谢,也可以说,你们做得很好。你的关注和赞赏是最令他们高兴的,他们也将更愿意为你做些事。给他人以快乐,这是合情合理的一种美德。
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友谊的火焰。当你下次再度来访时,会惊奇地发现它会留下多么明显的痕迹。
伤害别人不仅不能改变他们,更不能鼓舞他们。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贡献出来的好与善,我们都应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
爱默生说过:“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如果这话对爱默生来讲都是正确可行,那么对我们每个人则更是如此。让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尽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言语珍藏在记忆里,终生难忘。
如果每个人都能真诚地去赞赏别人,少一些吹毛求疵,少一些闲言碎语,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很清静,我们的下一代也将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成长,不会变成可悲的只会抱怨的人。
第四篇:IT企业怎样展示自己
IT企业怎样展示自己?
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展览会印象
第16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展览会煞是热闹。国内外160家从事计算机通讯网络及软、硬件的开发商,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3个展馆,布置得如同科幻电影里外星人的太空站一般,令人目不暇接。
随着摩肩接踵的参观人群,记者对部分参展厂商进行了采访。所有被访厂商在谈及此次参展目的时,几乎一致表示主要是为了展示形象。然而,走遍了3个展馆,记者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参展商的动态展示手段普遍缺乏新意。绝大部分参展商只是在展台前安排几个工作人员,向过往人群发送文字资料。据记者对一些参观群众的了解,他们中大部分人主要是希望通过参观展览,获得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使自己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然而,无论是在两个专业馆,还是在大众馆,除了联想集团的技术人员在自己展台的大屏幕前,介绍联想的技术和产品、回答参观者的提问,记者没有看到其他商家开展科普性的宣传。所有参展商对自己所拥有的技术的介绍,似乎都只是给专业人士看的。
据本次展览会的组织者介绍,此次展览基本上代表了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其中包括DSL、CABLEMODEM在内的宽带接入技术,这都反映了目前世界信息技术的先进水平。但是,人们找不到一张有引导意义的展览介绍或一目了然的导游图。有观众反映,这样的展览会更象是一个科技大迷宫。看得出来,有些厂商的确在千方百计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有的请来流行乐队在展台前狂歌;有的安排了一群美丽少女在展台前劲舞;还有的公司雇用几个杂耍艺人,踩着高跷在展馆走来走去。如果看到哪个展台前有人排着长队,基本上都是为了抽奖的。这样的热闹场面,也许更容易让人想到庙会或大集。作为引导时代潮流的信息企业,在向市场传播自己的信息过程中,能否想出更加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呢?(
第五篇:五分钟内展示自己
面试免遭考官“秒杀 五分钟内展示自己
大学生现场招聘会,与网上竞拍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数万学子同时竞争为数不多的机会,他们在经历了长达一二个小时的排队之后,等来的可能只是数分钟的面试,在这个极短的交流过程中,hr有可能直接“秒杀你,你也可能“秒杀hr。
“秒杀存在于各种招聘面试中,但大学生现场招聘会更常见,尤其是知名企业摊位前,往往排着近百人的队伍,有的学生递上简历之后,hr有可能只提一个问题就草草收场,让你回去静候佳音。
“在你的经历里,哪一个事件可以说明你具有领导力?研究生小沈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面试佛山移动的经历,小沈花了近两个小时才一点一点地挪到了hr面前。hr礼貌地接过简历,眼光直接扫在了过往经历一栏。没有往常的自我介绍,hr直接让他举例子证明自己的领导力。小沈之前没有准备过这类例子,面试很快结束了。据了解,在大型招聘会中,hr通常会边看简历边让你做个自我介绍。看简历的时间为15秒钟,最多不超过30秒,当他捕获到感兴趣的信息时,便会就此追问。如果没有引起兴趣,“秒杀也就开始了。一般来说,5分钟之内,hr基本可以确定这个人是否有机会进入下一轮面试。而结果会显示在hr在你的简历所做的标记或所放的位置。
hr凭什么“秒杀你
“企业在招聘会选人,都有素质模型,比如这个岗位需要的是张扬的,还是有耐性的。如果公司很潮,学生木讷则不行。hr一般是结合素质模型和简历,来判断应聘者。广州锐盛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卓祺是一名资深猎头,他认为,hr在短时间内“秒杀,有可能是整个公司在招人,hr此时要做的是初步确定人选。如果是部门招人,一般会严谨些,深入考察应聘者的背景、风格与部门的匹配度。
“秒杀hr简历很重要
招聘会中的“秒杀现象是双向的,大学生也可以凭着出色的简历和优秀的个人素质征服hr。那么,大学生如何做到“秒杀呢?简历是大学生做到“秒杀的最重要的工具。以销售岗位为例,学生做过的科研项目和发表过的学术论文,显然不是hr的兴奋点,学生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则要用最显眼的字体表示出来。卓祺认为,毕业生要在五分钟内展示自己,要“秒杀hr,就得把自己最真的一面展示出来,面试中使用太多技巧反而不好,既使以后进入公司也可能融入不进去而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