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王学朋

时间:2019-05-15 03:3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王学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王学朋》。

第一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王学朋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年轻教师,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确实受益匪浅,读了这本书,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的思想在不断的撞击中反复锤炼,去腐存新。在读书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对照书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在不断的对比与学习中,我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学生成长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动,也为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毛躁与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读完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两年来深深困惑着我的问题突然间有找到了方向。

在读的过程中,最有感触的就是“学习”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既有提到学生的“学习”,更有教师本人的“学习”,但是两者都共同指向教师这一群体,教师的学习关乎学生的学习。提到教师的学习,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中说“怎样进行终生备课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

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学习――这并不是机械地把只是从教师的头脑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里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的特征,就是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自尊感,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教师的任务在于,要敏锐而巧妙地,坚持不懈而严格要求地培植儿童的智力和道德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很有自己的见解。在《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一文中,提到“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使他自己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简而言之,就是要动用爱的力量推动孩子学习进步,对孩子进行乐观、阳光、人性化的教育。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沟通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让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任教半年来与家长朋友间围绕孩子成长的谈话,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用心良苦啊!

细品书中的章节,你会发现,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一直在不断的调整改革,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而言都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理论大师,读过此书后,你定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像是在与教育大师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苏大师的确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更鼓舞着千百万教师前进!

书中还谈到对“后进生”的教育,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比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多2、3倍;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为了防止遗忘,需要在教过教材后3、4个星期(而一般是3、4个月)就进行巩固性的练习。对这些儿童来说,我们首先是要改变我们的看法了,对“后进生” 的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地认为转变“后进生”就是为其补课,提高成绩。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们应该知道,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对于学生我们应采更多的是要发现他们的的优点,哪怕是肯定平常学习生活中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也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教师的肯定是对他们一种莫大的鼓舞。小学生年龄小,易受暗示,喜欢被肯定。其次,其次,精心地为所谓的“后进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耐心地因材施教。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症下药,各个击破。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弱势也是不同的。对于这些后进生们,应当经常注意平时作业错误的地方,总结归纳弱势所在。然后进行有针对的练习,加强巩固。

再次,借助集体的力感染后进生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操作起来也是有很多难度的。首先要把学生按照成绩分成小组,要以好带差;让学生养成互助互学的良好风气,让好学生理解“教学相长”的内涵。自然他们就愿意交了。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大家庭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样整个班级的学期氛围也会越来越高涨,后进生也能得到充分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有着前瞻性的思路,对我们当前的教育工作仍有指导意义。活到老,学到老。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的学生,要做一位好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需要我们老师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这个多姿多彩的知识海洋。《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真是让我爱不释手,它能让我掩卷沉思时刻反省自己,深刻看清自己的不足。捧读此书,犹如在与大师对话,这是一场无声的对话,但却可以感觉到心灵穿越时空彼此相通了。我想,当你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那无私奉献自己的人生,领略了他的卓越成就,你也会同我一样对他产生无尽的敬仰之情,他是良师也是益友,他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育得失,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与众不同的声音,我相信每一位爱教育的人,都一定会爱上这面镜子!

第二篇:给教师建议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认真品读了魏校长推荐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这本书给我留下阿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为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付出了努力与艰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成功无捷径的真谛。雷夫先生每天为了自己的学生早上三点多从家里出发,倒好几次车在早上六点多赶到教室,晚上六点离校。节假日还带着学生到学校去上课,这些都是免费的。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爱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爱那些调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了。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态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弃,不抛弃。其次就是教会孩子善待他人。雷夫先生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首先让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他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书中他从教的小学处于一个充满贫穷与暴力的地区,56号教室里的孩子大多来自移民家庭,成长的环境并不好。但这些孩子经过雷夫的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在他看来尽管教书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却是甜美的。是的,自古瓜儿苦后甜,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反思我们的教育,真感到汗颜。

每个老师都会遇到学生犯错的时候,如:学生没写完作业或忘记带作业、与同学闹矛盾、不遵守纪律„„当这些事情发生时,你会怎样处理?我以前的做法是——严厉的斥责、批评。但效果却是差强人意,这些错误学生还是屡屡再犯,甚至是变本加厉。雷夫告诉我们当孩子们犯错误时,并不可怕,而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这时,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斥责与批评,而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正确的引导。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是呀,爱是教育的根本。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高低,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不能有高低。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要胜过爱子,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我们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有你这个教师。尤其是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于那些发展慢的学生,我们只有爱之切,才有可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与激情,才能冰释他们心底积淀的自卑,大胆地去寻找失落的绿洲,才能使他们奔向健康发展的人生之路。

虽然只看了书的一半,但让我感觉到:书中到处洋溢着一个“爱”字。虽然我也口口声声地说,我爱自己的学生。但看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我自愧爱得还不够深,没有用心去真正地爱每一个孩子,尤其是班上的后进生。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雷夫老师对学生的爱,随处可找。它让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真正地把自己与教育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把一切都献给了学生。爱,让我觉得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真诚地、用心地去爱学生。才能创造出与雷夫老师一样的奇迹。

宋年华

第三篇:王秀芹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阅读”中人生

读苏霍林姆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

阅读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有感

山东省莒县一中数学组王秀芹

一、对“阅读”的思考理解。

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健康的个性心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智慧,完善人格。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总结如此详尽全面的一本书,让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对于里面的很多建议,本人也颇有体会!尤其是阅读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阅读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是使人生活的智慧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让人看别人的人生,思索自己人生的真谛,活的更从容。有人说:“孩子在三岁时多认识几个字或者多背了几首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30岁时有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这句话之经典,道破了终生学习的本质。所以在平常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包括各种书籍、杂志、报纸,还有学习方面的各种课外辅导材料等等,尽可能的让学生多涉猎一些课外的知识,让学生能站在一个高度上去学习、生活。

二、教学中的应用。

史小航同学初中时是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全级中位居前二十名。该学生头脑灵活,比较擅长理科知识,但相对理科而言,语文和英语较弱,特别上了高中后成绩很不理想几次考试都是是语文和英语拉分。通过几次交谈了解到,史同学平常很少阅读,学语文、英语就是学学课本,理科也就是做课后题,还有学校发的基础训练,老师让背个句子,词语什么的,顶多再摘抄一点语文报上的名句。再加上是理科生,班主任对阅读课外书报管得很严,严禁在教室看名著、报纸等,在有的班级甚至连一本《读者》、《青年文摘》都很难找到。也有一些学生敢冒天下之大不为,偷偷阅读一些杂志,但都是秘密的,要是被班主任发现就惨了。所以很多学生觉得阅读课外书集,就是不务正业,一些小学初中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也不敢再冒险去阅读,把自己置身于题海当中。作为班主任建立班里良好的学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做好阅读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一味的封堵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

于是对于像史同学这样的学生,首先对他进行了纠正认识,让他明白读课外书不是不务正业,而是一种学习,它还有很多好处。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读书有哪些好处呢?

1、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

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2、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3、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可以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4、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读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能使我们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水平.著名作家金庸就是一读书迷,在别的孩子成群结队在街上打闹时,他就在家读书,他的父母赶都干不出去,从而写出了14部武侠经典。读书的好处还有一点,就是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做准备.“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我们伟大开国领袖毛主席就饱读诗书,从而铸就过人的头脑和谋略。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在领悟了读书有那么多好处后,史同学才恍然大悟,难怪自己只学课本成绩一直提不上去,下决心将“读书”进行到底。我又对他所读的书进行了指导,平常睡前可以读一些报纸;课间自习可以看些有意义的杂志,也可读一些英文杂志,提升语感;因为名著比较长最好放在假期中来读,还有一个假期要读几本书,高中阶段哪些名著必须读完等等。数理化三科每科必须至少有一本课外资料,平常多自主学习课外知识。通过半个学期他的语文

和英语成绩就有了明显的提高,总成绩也进入了全班前十名。他告诉我说,现在他觉得找到了方向,自己的很多想法也变的成熟了,自己真的成长了很多,而且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实践成效

史小航同学算是通过读书获益者之一,同样的理论下,也有一些学生因为没取得预期的效果终止的。其实,失败的原因无非有这几个:(1)平常作业比较多,没时间去阅读,不知道找零碎时间去读。(2)坚持了两个星期,急于求成没有得到该有的回报就放弃了。(3)读了一些网络玄幻的书,误入歧途,学习大受影响。(4)喜欢上读书,不愿做题,荒废了学业等等还有很多原因,都会直接导致你阅读习惯的形成。

四、启示

阅读确实是一个好习惯,无论一个学生以前有没有阅读的习惯,都不要紧,关键是从现在开始慢慢去形成就不会晚。每一个习惯的形成都是由一定的量变到质变的,作为家长或老师要及时的送上表扬和肯定,并对所读的书籍做好指导,让孩子远离一些“文字毒品”的侵害。当然最好从娃娃抓起,那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每个人扬起“读书”的风帆,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风破浪。

第四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姜兆艳

说实话,我本以为《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晦涩难懂的教育理论书籍,而且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静下心来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寒假里,为了陪孩子养成读书习惯,我随手拿起老公从学校借来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可当我翻开书籍,仔细品味却让我有如获至宝、如遇知音之感。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说说容易做做难。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

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应付上级领导的突击检查……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每天的工作如此忙碌,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效果肯定不同。大师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学生来?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

第五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几天,我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著作——《给教师的建议》。虽然我读的还不多,但这位教育大师的一些教育思想以及他不懈的教育实践,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全书共分100个章节,对现在的我来说每个章节都是神奇的。特别是第33条“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和第22条“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中的每一句话都令我久久难忘,不断地探寻着、思考着。

作为一名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我有着满腔的教育热情,浑身充满干劲儿,当我想到自己走上三尺讲台,拥有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生时,心中涌起阵阵的莫名的激动之情。可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神圣的,我所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渴望求知的孩子们,怎样才能真正挑起这个重担?“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点燃了我心灵的火花。其中特别强调了新教师应该每月至少读三本书,并细致地讲解了这三本书的类型包括:(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文中还强调了对新教师的几点要求:

1、每过一年,都争取让自己的科学知识变得更丰富。当教育工作满十年的时候,教科书会“薄得”像识字课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一辈子都在备课。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科学知识,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脑力劳动;课堂的中心将不再是对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应当努力向它攀登。

2、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出来的教师,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做到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心理,贴近他们的心灵,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3、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在学校工作的每一年里,都应当使你的教育劳动的“工艺实验室”不断地充实起来。教师必须不断思考、发现、积累供全班学生和个别学生使用的大量习题和例题,并且能巧妙地在对学生进行个别作业时使用这些习题集。

我很庆幸自己在没有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前就读到了“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这一条内容,我想它将成为我毕生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孩子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这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如果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有天才的生物教师,也许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多么朴实却又深刻的话语呀!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呢?读了本章节后,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激情影响每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应表现出你

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充满激情的课堂,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轻松的课堂气氛,丰富的背景补充,与学生交流时的积极状态„„都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我热爱这个学科,这个学科太有意思了,我从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收获很多,你也会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个学科的,跟我一起交流探讨吧!”即使你没有亲口说出这些话语,只要你有这种想法,这种心理状态,在你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会自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2、努力备好每一堂课。我们在备课前,既要静下心来钻研教材,又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的语言素养好,他上起课来会很轻松,学生听得也明白,相反,语言能力差,不仅会影响课堂效率,而且也会让学生不喜欢这个教师和这门学科。充分的备课和巧妙的语言设计能让教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从而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3、用爱播种每粒种子。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用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我的心理学老师曾经给我们介绍过一本叫《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的书,我也大致浏览了一下,还记得里面有这样几句话:蹲下来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如此美好,蹲下来你会发现孩子的心和你那样贴近。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我们应该经常在课间和学生交流,和学生交朋友,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学生一起游戏,慢慢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我们的真诚,让学生喜欢我们,近而喜欢我们的课。

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拥有属于他的灿烂天地!“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孩子像向往幸福的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 说得多好呀!作为一名教师,能使自己的教学达到这种程度,那将是无比幸福的事情!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启示和震撼。这本书我要一直读下去,反复的读下去,吸取书中的精华,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下载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王学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王学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书籍------人类的朋友,人类进步的阶梯。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更是给我们教师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即......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编号:076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了深深感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阅读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感触颇深。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世界教育大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利用假期,静下心来,认真的拜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读后感触颇深。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此......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彭莉娟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自己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谈了一百条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都有生动的实际......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坦白地讲,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不是一个会在读书后习惯总结与反思的人,就是说读了白读的那种人。尤其是教育类的书籍,从前到图书馆借书我都是绕着......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爱之旅,传播人生真谛 ——读《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