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讯社工作总结[大全]
工作总结
回望昨天,时间如流水瞬间流逝,我在通讯社的工作很快就要告一段落了。在这短短的工作时间里酸甜苦辣调味让我平淡的生活变得多汁多味起来。它值得我认认真真的再思考和总结一次,理清自己的思绪,找到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方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
加入通讯社,我真的很开心,因为我在通讯社找的适合我的用武之地,写作。它也让找到更多的信心。很荣幸能在部门中得到重用,所以感谢部长们对我的莫大信任,这让我感到浓浓的责任感。通过在部门中不断的学习、培训、练习,我的新闻稿也有不少的提升。俗话说的好:骄兵必败。一份成功来源于虚心的学习和长久的坚持。现在对于博大精深的新闻稿,我只能懂得皮毛,但是在我不断的学习之下应会有质的飞跃,因为量的积累总将会形成质的飞跃。在各种培训中也学到不少东西。对于个人而言,在对待部门工作 时是严肃认真的。在我写稿时是认真思量过的。对于这份工作我是喜欢的,所以我必定会将它做好。这是个美好的开头!希望有个同样美好的结尾!在通讯社时,我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慢性毒药!要远离!虽对它喜爱,但是效率不高,有待提高。由于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影响,我的发稿时间都比较晚,这是个不好的现象,个人觉得这叫“明知故犯”。对于部门的有些工作做得不够积极,甚至有时候态度不端正,我们应将这种不好的现象扼杀在摇篮中。本人自我检讨脾性较慢,做事过于淡定,所以看着对工作的热情很不够。在工作的基本的奉献精神不够,斤斤计较。礼貌性的东西还是不够,怪异心理时常出现。以上的种种问题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改正,请对我监督和信任。
问我想将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我对这个没有太多细致的认知。我只想在部门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帮助和丰富我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做部长!!啊这个不知可以有吗??部长这个职称对于我来说就是这个部门的组织人,领头人,但是和大家一样的伙伴。做不做部长都是其次,我最想做的应该是能够让部门的人感到骄傲开心的加入这个美好的地方,团结温馨一起工作。个人认为这样的工作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第二篇:通讯社工作总结
陈克伟的工作总结
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我个人而言,是收获的;对我们大学生通讯社而言,是丰收的。我们大学生通讯社召入了一大批新生力量,我在大学生通讯社这样一个大的家庭中,学到了许许多多。
一、主要工作回顾:
2011年3月,大学生通讯社官方微博正式开通。
2011年3、4月,在丁小卫社长的指导下,积极申报、筹备我校2011年社团巡礼节、社团评星答辩,优秀社团申报工作。
2011年5月,我与陈奕橙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参加第三届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年会,与来自全省46所高校的校园媒体人共同交流校园媒体的发展。
2011年5月,代表东校区大学生通讯社赴南校区参加大学生通讯社三校区联谊。
2011年7、8月,积极筹备大学生通讯社网络宣传,起草网络宣传的规章制度。
2011年9月,积极参加我校大学新生的入学新生导刊的发放,校报征订以及新生入学采访等工作。同时利用新媒体,开展了“#2011江科大的军训#”话题的微博。
2011年10月,积极筹备大学生通讯社“对话学生会主席”专场展示会,负责活动的外联、场务等工作。配合江苏校媒,在我校开展新媒体的推广。
2011年11月,赴江南大学参加新媒体宣讲会,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学习、推广应用新媒体。
2011年12月,赴东南大学参加江苏校媒举办的“江苏高校社团发展论坛”,与全省46所高校学生组织共谋社团发展的前景。
2011年12月,顺利完成大学生通讯社财务交接。
二、大学生通讯社一年内所取得的成果:
大学生通讯社活跃在学校学生活动的前沿,为学校的学生新闻报道工作做出了很多贡献。
2011年6月,大学生通讯社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级社团”,良俗三年荣获“优秀学生社团”。
2011年10月,大学生通讯社在东、西、南、张家港校区等四个校区招新纳贤,经过报名、笔试、面试等程序招入一批新的力量,其中东、西两校区在编社员人数99人,南区在编人数46人,张家港校区在编人数177人。
2011年12月,在江苏高校社团发展论坛开幕式上,大学生通讯社被评为江苏省“微社团”项目人气社团“三等奖”,镇江地区高校仅我校大学生通讯社获此殊荣。
三、我的工作:
一年以来,我积极配合指导老师的安排,在东区开展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跟踪报道,及时反映、报道我校的学生生活,同时与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达成长期合作的关系,同时,中青网校通社也将我校大学生通讯社作为高校学生记者驻江苏科技大学的一支学生记者团队。
此外,我还在学校积极推广腾讯微博、微博校园等新媒体的应用。及时、准确、客观反映我校的学生生活。同时,推荐兄弟社团、学生组织共同入驻微博校园。
在完成以上一些工作之外,我还积极向校报、航标灯、中国青年网、校外报刊投稿,其中被校报、航标灯录用稿件35篇,中国青年网20余篇,校外报刊5篇。
四、工作展望:
为了完善我校大学生新媒体的应用,规范新媒体的使用,大学生通讯社将在下一学期增设网络宣传部(简称“网宣部”),并由专人负责、定点网络值班制度。负责发学校的一些新闻报道,及时转载航标灯上的新闻,以及学校所见、所闻、所感,注重学校的舆论导向作用。
为了完善我校大学生新闻采写、发布的统一,报校党委宣传部批准,成立“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新闻中心”,充分利用我校大学生记者、通讯员资源,将资源整合、合理利用。
陈克伟
2012年1月16日
第三篇:通讯社工作总结
近期工作总结
近期我社参与的主要大型活动有第三十三届校运会和第七届“高校杯”暨“校长杯”羽毛球比赛。
在三十三届校运会期间我社成员的主要工作是:校运会期间负责主持运动会开幕式、播颂并统计各院系送交的稿件、采访各位校领导及各个院系各个项目的运动员。每个被分派到任务的社员都尽职尽责,认真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为校运会的圆满举办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在运动会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中,个别同学向自己所在的部门负责人申请用宣传部的名义向所在的院系请假,但到部长或社长给分派任务时又以自己的各种理由来推脱,以至于工作暂时不能正常进行。
2、在工作进行中显得比较混乱,纪律松散。以后勤工作为例,每天的后勤人员都不知去向,一直要通过几次电话联系才能赶往现场,在产内工作的人员的饮水问题一直都比较麻烦。
3、社员的专业素养还不够熟练。一采访组为例,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能及时赶往采访现场,以至于失去很多有效信息。
在我校举办的“高校杯”暨“校长杯”羽毛球赛中,我社以新闻编辑部为主的人员组成的采访小组对比赛现场进行了相关的采访报道为我校的信息传送和新闻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贡献突出。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一个问题:
个别组长态度不端正,对这次重大活动不够重视。在采访之前根本不去了解采访对象,不作详细的采访计划。在采访的时候即兴发挥或者随便拉一个组员凑合一下就了事。这种现象是级不分责任的表现,严重影响了我社的工作。对此我在此提出严重批评。
综上,在近期的活动中,虽然我社贡献突出,但也不乏出现很多问题。究其原因,重点是社员责任心不强,纪律涣散,专业素养不够所致。希望在后期工作中,各位社员能够严于律己、尽职尽责,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力争把我社打造成一个活力四射,纪律严明的优秀社团。
第四篇:2006年通讯社工作总结
2006年通讯社工作总结
发表日期:2007-10-24 17:44:06
过去的一学年里,大学生通讯社,在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响应“构建和谐校园”的号召,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始终注意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发挥舆论先导作用,牢牢把握宣传阵地,唱响主旋律,积极为学校营造一个安定、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现实工作,使工作在理论上有新突破,在实践中有新发展。突显宣传新成效。部分活动总结:
2005年12月23日,禹跃昆代表大学生通讯社与东北师范大学大学生记者团等十余家长春兄弟院校的记者队伍,一同参加了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记者团成立十周年庆典晚会。在会上,各兄弟院校记者团代表在一起畅所欲言,交流经验,建立了亲密的联系,增强了互相之间的友谊。
2006年5月份,通讯社举行了采访吉大老干部活动。期间南湖记者站站长张召和两名见习记者采访了原长春邮电学院社会科学部主任、经济学教授,现任吉林大学南湖校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会长的马寒之老先生。他在1956年的从教之初即为自己定下了人生的“三星志”: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诗人。所以,在他50年的教旅生涯中,“三星志”始终是他的人生航海明灯。
2006年9月份,南湖大学生通讯社换届,由大2的8人组成了新的一届大学生通讯社组织机构。同期举行了见习记者的培训工作,请到了大学生通讯社第一任社长姜忠孝。南湖通讯社大一新生的见习记者参加了记者培训会。10月选定新成员8名参加记者培训。期间再吉林大学60年校庆之际,本社团内配合校报报道了南湖校区的一系列有关校庆的活动,很多社员也都有自由投稿。
2006年12月至1月联合六校区,举办了吉林大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这次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热情关注和肯定。来自各学院、中心和校部机关的教师、干部、学生及部分校友1000余人通过网上投票或填写报纸上刊发的选票参加了投票。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南湖通讯社里无论是社长,正式记者,见习记者都时时关心身边的点点滴滴,并且把它们形成文字。在这学年见于《吉林大学报》的文章有《吉大是我家》《校诞六十年感怀》《新生生活面面关心》《奋进不息筑“三星”》《吉大经典建筑篇之南湖校区文化长廊》《知荣知耻 从我做起》《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报告会在我校举行》《轮椅上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记“成功校友报告会”上的王树明》等几十篇文章。
我们将坚持“更高的定位,更多的创新,更强的凝聚,更深的融入,更实的作为”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通讯社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切实做到反映同学心声,为同学服务,努力构架沟通学生与校党委,团委的桥梁。
南湖校区通讯社
通信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 发布
二、采取项目化运作新模式,取得工作新成效
很多人认为:在大学生通讯社里只能写东西,虽然能锻炼自己,但是很枯燥乏味,就连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在两个月前的一天,蔡部长和我谈话,建议我搞个座谈会及看,《中国青年》这本杂志,在11月份的座谈会以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个活动的意义,下面的成员由开始的一盘散沙慢慢的变得凝固起来,在之后慢慢的品尝《中国青年》后,我开始慢慢借鉴一些优秀人士的做法,在通讯社内部开展了“集体郊游”“每周电影”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活动,使大家充分的对通讯社产生兴趣,同时也充分体现我们通讯社系统性、主体性、灵活性、扎实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增强通讯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三、加强通讯社成员业务能力培训,完善校园宣传阵地建设
刚成立时的通讯社成员多,但真正能动笔写好文章的人不多,怎么办?这样的团队能很好的支撑下去吗?正当我困惑的时候,熊老师主动给我接触,并承诺每周给我们通讯社成员上培训课.此后,每个周六下午,无论刮风下雨,熊老师依然能出现在我们的培训课堂上,向我们讲述新闻写作的基本手法以及他从事30年记者生涯的经历.也正是熊老师对我们的这般关爱和我们指导老师张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通讯社成员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交上来的稿件不仅有了质的飞跃,还有了量的提高.我们的新闻稿件不仅供给了学院的各个媒体所用,而且在《仙桃日报》也多次登版,这大大提高了大学生通讯社以及整个学院在仙桃市的地位.有了一定的实力后,我们开始注重内部宣传,我们在学院的两个黄金地段设立了宣传栏.在书山大道的宣传栏上我们及时张贴着对校园重大新闻的报道.学院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也多次在我们的宣传栏上出现.我们通讯社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更进一步的宣传了我们通讯社的工作成效.四、完善内部工作机制,打造项目精英团队
为了加强通讯社内部的管理建设,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干部任用机制,取消原先的“定编定岗”制,坚持能者上的任用原则,以此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的战斗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就是本着这个原则,我对一批工作不积极的学生干部进行了调整,也因为这个,我挨过几次批,但看着下面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如张桃芳胡联炼李耀峰)等一大批学生干部在新的岗位上不断的成长,我心里感到无限的喜悦.五、集中所有的精力,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有一位学长预言说:“下学期在学院里学生会团委会通讯社三驾大车是并驾齐驱的.”听到他这句话我压力很大,因为根据现在我们自身的情况分析,我们通讯社和他们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但是既然他为我提出了这个口号,这个目标,我们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奋斗,在以后通讯社广阔的道路上去开辟更辉煌的天地.下学期我们也设想着一些学生活动,比如说“感动校园十大学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大学招生演讲赛”等,希望借助这些活动,更深层次的把通讯社给推出去.最后,我说两个感谢,两个希望:“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领导老师对我们通讯社的关怀;感谢全体成员在通讯社的努力.希望所有关心我们的领导老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希望通讯社全体成员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先锋通讯社2007工作总结
2007工作总结
2007即将结束。在这一年中,我先锋通讯社在校团委和学生处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不少辉煌的成就,同时存在着很多不足,有待改进。
我社成立于2007年4月10日,到目前为止,尚不足一年。我社以活跃校园文化为目的,着力为学校培养优秀人才,是一个直属校团委和学生处的综合性社团。我社成立时间较晚,学校的各项设施也不齐全。在这样的背景下,全体社员积极参加各项工作的谋划。众常委秘书处办公室人员紧密团结在社长核心周围,社员们踊跃参加各项活动,服从指挥,体现出我社优秀的精神风貌及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鉴例,令人欣慰。我社是一个年轻的社团,是全体社员戮力同心才创下今天的局面。今后,我们还有更漫长的路要走,这都需要大家上下一心,坚持我社固有的特色。需要时刻谨记的是:我社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要坚持走的路线是漫长而曲折的。
为了使今后的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现将我们今年各项工作汇报如下,通过这些活动来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审核、借鉴、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总结不足,发扬长处,永葆生机,继续前进:
1:智慧大比拼,丰富社员们业余文化生活,咱展示社员们的才能。2:邀请黄淮学院学团通讯社来我社开新闻写作经验座谈会加深对学团通讯社的了解,加强与学团通讯社的交流。
3:先锋学团兄弟联谊,进一步密切交流,丰富业余文化,增进两社社员沟通。4:首届文艺大聚会,提升社团凝聚力,使新老社员彼此有很好的了解。5:创办两期以反映十七大及我校筹办职业技术学院为主题的板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宗旨。
6:首届“先锋杯”辩论会,提升社员思辩能力。
7:各周例会安排部署工作,总结上一周工作进展,指导下一周工作重点。8:提拔任命新一届干部,完成交割工作。
9、修改章程,成立修改章程委员会小组.。
10、与文法系星空文学协会进行联谊。
11、协助团委、学生处服务于学校工作等。
近一年来工作的展开,使我社逐渐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全体社员从中也获得很大益处,以上述活动中,我们应看到:
1、在今后要举办活动的时候,应做充分准备,以应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出现了问题要及时指正。
2、进一步扩大社团影响力,使社团的活动不仅局限在锻炼社员,而且要有益于全校师生,树立良好的团队形象,使更多的人自发参加到活动中来。
3、各顶活动的开展须紧密围绕社团宗旨,有序、健康、公正、和谐、稳妥地进行。确保社员同心同德,上下一体,和睦相处,目标明确地前进。
4、加强维护社团良好形象,使社员参加各项活动确实受益,培养集体自信心和创造力,凝聚力。
5、社团内部出现问题,社员及干部负责人不能逃避责任,要最大限度承担过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降低危害度。回顾这一年的总体情况,还是值得人欣慰的。虽然其中有不足不妥之处,但瑕不掩瑜,催人奋进。我社应继续本着为学校培养优秀人才的良苦用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配合校团委和学生处进一步,搞好校园建设和社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
1、积极参加社力活动,力戒自由散漫,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2、敢于坚持真理,大胆探索,力戒消极保守,发扬开拓进取精神。
3、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勇挑重担,力戒贪图安逸,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4、养成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执着认真的工作作风,力戒浮躁不专,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我社的发展尚不完善,仍需再接再厉!
先锋通讯社
2007年12月
江南大学团委通讯社2006工作总结 团委通讯社重整以来努力推进内部的整合,在一年来的工作中不断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关系以期达到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一年来,在团委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各方面的工作较之以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团通社整体架构初具规模。
一年来的工作和成绩
一、加强内部整合,搭建媒体平台
自2005年团通社确立架构以来团通社就尝试不断创造机会和条件增强各部门的融合和协作,通过建立内部的例会制度和类似部门的交流制度来增加大家的认同。一年来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各项常规活动中加强交流,在全体性活动中加强协作,在工作中增加对团通社的认同。
团通社初步整合了校内的宣传部门,职能上虽有所区别但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体的媒体平台,在这个基础上总体实力增强,对外也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对内则给所有的成员提供了更大的创造舞台。
二、加强常规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在整合的同时着重加强引导各部门本职工作步入正轨,提高工作水平。由于团通社各类长效机制尚待完善,各部门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当前的工作是保持稳固的关键。《江大青年》《蠡湖》分别出刊3期,特别是在半年交接时大家仍然克服了困难维持了杂志的运行。《江大青年》编辑部在八月末接到通知筹备新生专刊,在各方面沟通不畅的情况下,早到的几名同学利用10天的时间完成了从资料搜集、编辑、排版等各环节的工作,保证了在新生入校时按时发放到新生手中,对他们的大学新生活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蠡湖》杂志同样在众多志趣相投的同学的努力下支撑着这样一份在高校中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刊物,并克服资金困难自主发展,在运作模式上作了很多有成效的探索。
广播电台归并团通社后同时启用新设备,在新老两届同学的努力下顺利播出并成为校园的强势媒体之一。陈炅在任时亲自跑遍校内每一个音箱试听调节音量并专程前往北大等高校学习经验,一年来广播台的工作逐渐走上正轨,逐渐培养了一批合适合格的播音编辑人员,工作成绩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在招新和上下沟通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记者团自严丹丹接手以来,克服人员上缺少和集中于文学院等困难,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主办的团学快讯也趋于稳定正规,运作上基本确定了制度规范,保证了每周一期《团学快讯》没有间断。在做好收集团学通讯稿件的同时,记者团发展了各院系的信息员及时提供本院系活动稿件并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在下半学期的工作中记者团的成员及时参与了校内众多的晚会和会议活动,并在校报和快讯的通讯发表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另外,办公室、外联部和素质拓展部的同学在内部管理、活动宣传、活动组织筹办和对外联络上做出了努力。在陈思思的带领下,几个部门的工作逐渐成型,高芬在筹组外联部及接下来的外联工作中付出颇多,任静在晚会筹办后台组织中作了很多努力,工作十分尽职,为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保障。
常规的工作项目繁多,团通社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还有近两百名其他同学在各自爱好的部门默默工作,也是大家的共同努力保证了团通社的运转。
三、主办各类活动,发挥部门功能
1、召开团通社全会,完成换届
下半年团通社召开了高规格的任免大会,顺利完成了换届。在筹备过程中办公室的同学
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会议的成功打下了基础。2、筹办校园媒体文化节暨自强人物评选
基于筹划多时的校园媒体文化节设想,借团中央发文的倡导团通社联合爱国者主办了江
南大学自强人物的评选,在向各院系发出报名通知及网络和短信评选后,最终评选出了10名在各方面自立自强的先进同学,并于12月15日在校文浩馆举办了盛大的颁奖晚会。
3、开展《江泽民文选》学习征文
为配合校内开展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的活动,团通社起草团委发文举办了《江泽民文选》学习征文,各院系踊跃投稿,截至12月末已有数千份稿件。按计划定于2--3月份评选结束。
4、发起进行校园刊物梳理整顿
随着校内文化气氛的浓郁,各种学生自办的刊物混杂着校外的商业宣传资料在校园内泛
滥,为了倡导秩序和给广大同学以明晰的认识,团通社发文要求各院系、各学生组织将自办刊物申报校内刊号并报宣传部审批,进一步规范校内发行秩序。
5、通力协作,迎接本科评估
迎接2006年11月12日—17日的本科评估是江南大学本最重要的工作,团通社根
据团委的安排较早的参与了准备工作,在各方面的宣传中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以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江大青年》安排了出刊计划从侧面展示了我校的发展状况;广播台调整了节目计划,并安排了早播和晚播及时提醒广大同学,负责播音的同学也是不辞劳苦每天按时早出晚归,配合了学校的迎评;另外在各种活动的举办和开展中团通社还及时协助了校内其他部门的工作,保证了文艺汇报晚会等活动顺利开展,为我校的迎评成功作出了努力。
6、推进主题教育的开展,总结迎评精神
评估圆满结束后,团通社及时推进了迎评精神的总结,以期在今后的发展中保持和发挥
这种精神,并把其作为本学期主题教育的升华。各院系的感人事迹和精神总结及时归结后将以适当的形势刊发。
四、全员共同参与,提高综合素质
1、首次实行整体招新,扩大整体的影响力
下半学期初进行招新时团通社整合各部门共同进行了招新活动,各部门的同学一起努力
安排了细致的工作流程和清晰的负责制度,发放了近千份报名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整体的形象初步被认同。
2、开展联谊和培训活动,各部门内部融合交流
学期中各部门普遍开展了一些联谊活动以便加强部门的统合交流。与此同时,办公室筹
办了《蠡湖》、广播台以及外联部的多次交流活动,提高了共同的认识,对在与商家接触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交流。为了提高大家的业务素养,团通社先后联系无锡日报、江南时报以及培训公司等专业人士给大家开了培训讲座,重点讲解了写作、人生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3、着手素质提升计划,为同学提供学习锻炼的平台
随着工作的推进,团通社开始为建设一个富有活力激情的锻炼平台而努力,开始着手素
质提升计划筹备,在读书、主业学习、业余志趣、生涯规划等方面共同提高,将在下学期进一步实施。
工作中的主要不足
由于历史的传承并不是十分顺畅,人员众多,团通社的融合度还有待加强,整体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各部门的工作协同能力不强;整体的制度建设和流动机制还不完善;对外的宣传渠道不够畅通,职能发挥还有比较大的空间;在总体平台建设和吸引同学参与的机制建设上还需要加强。
今后一段时间的规划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团通社主要的目标是加强内部融合,畅通上下联系的渠道,建立和
完善激励机制,为所有同学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对外要进一步树立形象,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塑造团通社的品牌活动和品牌形象;在人员输出上建立制度,让每一个进入团通社的同学有所得有所成,真正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提高素质。
[上一篇]关于校园刊物的公告
随着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在即,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通讯社顺利完成了一年来上级所布署的各项任务工作,向领导和同学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回眸走过的一年,学生工作部(处)通讯社在学生工作部(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办华农最好的刊物”重要思想。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管理事务、组织运行的能力和水平,打造坚实的业务基础。发行出版了华农大最具影响力的刊物《学生工作通讯》和《学生工作简报》,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较往年都有了质的飞跃。而在这辉煌成绩的背后是我社全体社员和学生工作部(处)邓基泽部长以及指导老师思教科钟惠萍科长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一、努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过去的一年中,学生通讯社在继承往年优良作风的传统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求创新、促发展,使通讯社工作有了极大的提高。通过精心策划,严格把关,我社重点出版的两种刊物《学生工作通讯》和《学生工作简报》有了较大的提高。期间共出版《学生工作通讯》六期(第158期至第163期),《学生工作简报》六期(第十二期至第十七期)。我们在编辑出版时努力使每一期都有一个新点,一个亮点和一个焦点。在第十二期的简报中(2001.10出版),我们以“迎接新生”为主题,通过《解迷人》等一系列文章为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新同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进行指引,尤其是附赠的由学生工作部(处)编制华农地图更是受到新生们的普遍欢迎。在上级主管部门学生工作部(处)的大力支持下,本期迎新专刊在大一新生中获得了轰动效应。在随后的第158期《学生工作通讯》中(2001.10出版),我们积极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上的讲话,使广大同学对我们党八十年来风雨兼程、硕果累累,并在新世纪不断谱写新辉煌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同学们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和毅力。在第159期通讯(2001.11出版)和第十三简报(2001.10出版)上,我们着重报道了有关新生军训的相关信息,并且对近段时间校园内所发生的各种焦点事件给予了新闻接触,并以简报的形式就老师和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报道,例如大家比较关注的勤工俭学、贷学金、助学金方面的问题。
经历寒假,跨进2002年,学生工作部(处)通讯社在第二学期的工作中更是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其中的最大亮点就是我社在多期通讯和简报上追踪和深度报道了由学生工作部(处)精心推出的“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多期连续报道(第15期简报2002.4出版,第161、162期通讯2002.4、2002.5出版)使人文素质在华农的校园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学习高潮,处处都能感到人文的气息,为骄阳的初夏涂抹上了畅快的一笔。在“人文素质专刊”中(第162期通讯)我们集中报道了学生工作部(处)举办的“人文素质演讲比赛”与“人文素质征文比赛”,通过优秀的征文、精彩的演讲展示了今天华农良好的人文气息与氛围,使大家深切感受到华农的人文水平通过本次活动已经发生了质的升华,华农的人文阳光将会更加灿烂。通过对学生工作部(处)邓基泽部长的专访,使广大师生了解到了学生处对在提高人文素质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并且也深切感觉到了学生处的领导为本次活动所付出的辛勤汗水。我社在这段时间以多种新闻体裁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将全程活动公开,生动、具体奉献给广大读者,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随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关注学生生活,联系同学办好实务(第十六期简报2002.6出版)。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给老师当好“帮手”。对同学们反映的热点问题,积极进行报道处理,实实在在地帮助同学解决困难,维护和树立了良好的学生工作部形象。最新一期的通讯(第163期2002.6出版)以“毕业生文明离校”为主旨,倡导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给母校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人文素质教育之风的吹拂下,能够遵守公民产道德的基本要求,做到文明离校。
二、积极探索途径,努力发展多元文化
我社在办好重点刊物的同时,经过严密的筹备,在全体社员共同努力,学生工作部(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新刊物《心跳》杂志终于在2001年9月破壳而出。第一期以军训为主题,正面刊登了2001级新生在军训中的酸、甜、苦、辣,记实性地报道通过军训增强了学生体魄,培养了新生团结、上进、乐观、果敢、博爱、互助,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和生活精神,提高和增强其在大学期间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一期《心跳》的出版与发行,对促进我社的全面发展和增强华农的文学底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11月下旬时《心跳》第二期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顺利出版发行。本期以“关注贫困”展开了重点讨论:大学生由于贫困而陷入困境是不幸的,而因为贫困,他们早于其它人学会了照顾自己,学会了为父母的艰难着想,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去自食其力。我们热爱生活的大学生,一起来关注贫困。通过贫困的关注,唤醒了全体学生最朴素的阶级感情,积极帮助贫困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抛弃贫困的包袱,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及人民。本期刊物也引起了校级领导的极大重视,切实地从物质和精神上帮助贫困生,不让他们因为贫穷而耽误学业,甚至辍学。
本我社强力推荐的另一刊物就是《视窗》第二辑,该书是代表我社最高水平甚至可以说是全华农大鼎极水平的精品书刊。她共收录了十一个学院的五十篇优秀文章,以学生视角,打开心灵的天窗,去看待身边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动态和生活动态。该辑文稿从策划、征稿、编辑到复印均由我社社员一手完成的,大家为此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虽然苦却有发自内心的满足感。该书获得了老师同学的普遍好评,学校领导在翻阅后,还纷纷为本书留言题词,表达自己对当代大学生的关心和勉励。
在刚刚结束的2002级新生军训中,学生工作通讯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二十多天的军训中,我社共编辑出版了《阳光绿营》四期(2002.9出版)。(作为学生军训专刊的)该书作为军训期间的舆论旗帜。自始自终,我们都抱着军人的理念去策划、选稿、编辑。我们编辑组的同志不知疲倦,为了期刊能够顺利、迅速地印刷而通宵达旦。不过,劳累之后得到的却是广大领导、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赞扬,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使我们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另外,我社还在华农大的红满堂网站上开辟了自己的BBS公告牌。)
三、;加强交流传播,对外宣传力度显著加强
为了扩大学生工作部(处)在全校的影响力,提高我社在华农的知名度,我们在2001.9---2002.9共贴了26张海报、字画及标语等。并且还组织全校相关部门召开了不同主题的讨论会,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001年9月,为迎接2001级新生和军训期间欢迎武警中队莅临我校,在黑山、五山等宿舍区,教
一、教二及图书馆章贴迎新海报6张,欢迎武警中队标语两张,军训表一张。在我社招新期间又出了3版的招新板报。为扩大2001.11文学交流会,设计章贴了海报两张,等等。在今年5月举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活动”期间,我社人员加班加点在各大宿舍区,教学楼和图书馆公布了“人文素质演讲比赛”及“人文素质征文比赛”的获奖名单,共计12张。在2002级新生入学和军训期间又及时章贴了迎接海报4张,招新海报两张,欢迎标语两张和军训板报6板。
在出版大量海报、板报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召开了交流会。为了加强各院系文化交流、探讨刊物如何创作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我们在2001.11.25邀请我社指导老师钟惠萍老师、党办信息部和各院系通讯社举办了文学交流会,成效斐然。今年9月26日,我社又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英语水平与四级过级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在一年来,我社把提高社员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队伍建设的首要目标,不断加强社员队伍的思想作风、业务能力,组织纪律建设,使社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去年的招新过程中严格筛选,认真考核,共在八十多人的报名者中精挑细选出十八名具有较高能力的01级新社员。一年中,我社共组织召开例会19次,促进了新旧社员的融合,顺利地进行了新老交替,使整体水平有明显改观。
我社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开展了许多有益的课外文娱活动。例如,去年十二月的溜冰比赛,今年4月20日的篮球比赛以及5月18日的欢乐谷之行。通过比赛的进行,活动的开展,我社社员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友谊日益深厚,一个温馨健康的大家庭让人羡慕不已。
虽然学生工作部(处)通讯社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许多辉煌成绩,但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一是在某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面还存在经验上的不足;一是对于刊物的出版发行在某些环节上还有一些漏洞。不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坚定不移的贯彻和执行学生工作部(处)所颁布下达的任务,干好本职工作。改正错误,克服不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通讯队伍。
第五篇:通讯社工作总结
通讯社工作总结
本学期通讯社进行了较大的人事变动和工作调整。大一新生干事的加入为我社增添了新的活力。通过社长,副部及全体干事的共同努力,本学期通讯社较好的配合学生会其他各部门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
为了学生会结构的优化配置以及更好的发展,也为通讯社的发展壮大,本学期将活动照相的任务交给了通讯社。这样一来通讯社的主要工作就分为写通讯稿和拍照。
本学期活动较多,九月份学生会举办了 “迎接10级新生工作的活动”,“管院领导慰问军训师生”,十月份的“第四届博奥杯拔河比赛”,“ 第三届“友谊杯”研究生篮球赛”,“ 第六届“岳麓杯”辩论赛”,十一月份的“成城杯足球赛”,“新星杯篮球赛”,“第三届龙腾杯ERP沙盘模拟大赛”。“ 第十一届‘璀璨之星’校园主持人大赛”,“第三届羽灵杯羽毛球赛”,“ 四六级夺宝”,“ 第十六届“新星杯”校园歌大赛”,“学生会logol创意设计大赛”。每一次的活动都能看到我们通讯社的身影,每一个社员都认真的做好每一次工作,配合着学生会活动的成功举办。
在大一新生干事培养方面,要求每周每位干事练笔写通讯稿,由各自负责的副部修改辅导;还组织了干事们对本学期上传到网站上的,即经过郭老师精心修改的较为优秀的通讯稿以及其他知名大学网站上的通讯稿加以学习,通过总结其亮点和其规范的模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写稿方法,从而使社员们的写作水平在理论上大大提高,倘若假以时日,得到充分的练习和实践,稿子质量必然会越来越高。照相方面,除了让干事经常进行练习相机的基本操作之外,还由社长组织开会,对模式的合理选择、拍照的角度、镜头的选取等做总结指导,在摄影技术方面也是精益求精,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了快门速度调节、曝光值控制、镜头长短的调节、光圈大小的择用、拍摄方向与合理利用光线、根据不同的活动站上佳的位置等等。此外还鼓励干事积极参加各项管院的活动。
关于下学期的工作重心,是以校运动会为主,将运动会的后部工作做好。我们深刻认识到通讯社之于学生会,犹窗户之于房子,我们的报道和宣传能让人们更加了解经济与管理学院及管院精神,正因如此,我们更感责任之重大,我们通讯社将总结过去一学期好的经验并审视过去一学期工作中的不足,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更积极的配合学生会工作,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我们全体通讯社成员会共同努力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