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使命同行》读书笔记(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3:3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命与使命同行》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命与使命同行》读书笔记》。

第一篇:《生命与使命同行》读书笔记

《生与使命同行》书笔记

这周,我读了《生与使命同行》这本书,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让我认识了许多默默无闻,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他们不辞辛苦,不求名利,一心只为让自己的学生好好学习,让自己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教师”称呼的分量与艰辛,也更加坚定我要做一名教师的信心与终身从事教育的决心。

本书首页以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时的讲话开始:“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次受到表彰的教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优秀品质,党和人民感谢你们。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先进楷模为榜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培养高尚师德,不断增强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贡献。”短短的几百字,充分表达了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的肯定以及对教育工作者更大的期望。

本书内容以十位教师的经历一一展开的。首先是特级教师于漪开始。

于漪老师是60多年前,非科班出身的语文老师。她的故事平淡、朴实,没有太多跌宕,有的只是平静地坚守和不变衷肠。终于,她从“不得门径”到“登堂入室”,她用“明灯相伴过午夜”的板凳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60多年中,她乎赢得了党和政府能给予人民教师的所有荣誉,但却不改初衷,始终一身正气,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不为名利所羁绊,不因掌声而止步。

第二位讲的是中国版的乡村教师王生英。30多年来,在太行山下、红旗渠旁,这位残疾女教师,20多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用全部的心血和力量,保证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

第三位是农民的“葡萄教授”石雪晖。她是教授、博导,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受到总书记亲自接见,然而人们常常看到她的身影时却是满头大汗,大热天还穿着沾满了泥的雨鞋在葡萄架下忙碌的样子。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了无数农民的幸福,她用她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她那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装进农民口袋里”。

第四位介绍的是永远跟学生子一起的任维鼎。他是一个穿着上很随意,个子矮小、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人。他在08年和09年分别获得了“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全国模范教师”的称号。他对人总是很平和,但是他对待学生却永远是做事风风火火,时刻惦记着学生。

第五位讲的是智慧园长吴绍萍。她28年如一日冲在教育一线,用对孩子朴素的爱,对工作最本真的爱,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令人感动。

第六位是大别山师魂汪金权。他不为名利,放弃黄冈中学的工作机会,主动申请到山区学校任教。他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方法,并在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10多万元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就像程墨形容他的话:“有一种感情,如果不酣畅的表达出来,你会憋得难受;有一种人,如果不真实地叙写出来,你会觉得内疚。”

第七位,让数学奠基民族素养的姜伯驹。他站立在讲台50余载,着眼于数学学科对国家建设的贡献。他甘为人梯,鼓励创新,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才。

第八位使用尊重成就职教学生的高级教师徐英杰。他像无数教师一样,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赞许。用他过硬的人格以及亲身力行,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第九位是特教孩子的校长妈妈黄金莲。她从事特教工作20年里,创造了两个百分之百的神话:除部分学生升学外,毕业生就业率百分之百。凡入校学习的残疾学生,百分之百送回家长手中,一个也没有失踪。

最后一位讲的是雪域高原的魅力教师普琼。他在海拔5000米,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这位34岁的藏族汉子用平凡和坚守描绘着美丽的教育人生。

以上便是本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全书的阅读,这些默默地、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教师深深地打动着我,影响着我。作为即将步入教师行业的我,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让自己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最后,我引用普琼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我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我最大的情就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之情,就是对农牧区孩子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之情,就是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之情。”

第二篇:生命与使命同行

生命与使命同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与使命同行》。

泰戈尔曾经说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的低垂着他的绿茵。”

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和热爱,大学毕业后,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因为我懂得只要和历史共脉搏,和祖国同呼吸,平凡亦能托起伟大!

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便怀着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尽我所能,让每一个学生能成才,让每一位家长都放心。如今,身为姬家一中的一员,我为自己能加入这样一支和谐奋进的精英队伍而自豪,这就更加鞭策我,要时时努力,事事尽心!作为毕业班的教师,我们将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以十二分的责任心和爱心,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创新业绩。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只有教师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被评为2009中国教育新闻人物的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这样说:人一辈子总是要面对选择,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教师事业是兴国大业,是真善美的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育英才,是人生智慧的闪光,是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不懈追求。正像于漪老师说的,教书育人是真善美的事业,是日日行善的事业,更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这样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用爱去宽容他们,呵护他们,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我相信: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

还记得2012年的5月8日,张丽莉冒着生命危险,救下学生,最终造成双腿高位截肢。事后,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荣誉也接踵而来,面对这些,张丽莉看得很淡,她说:“不要把我当作英雄,我只是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希望自己赶快好起来,回到讲台,继续为孩子们上课。”面对危险,她毅然决然的保护了学生却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这不正是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本能体现吗? 以一句“只是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描述自己,不正体现了这位年轻教师强烈的使命感吗?

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经由一名大学生华丽的转变为一名教师,无论是从专业知识、工作态度、还是为人处事中,都受益匪浅,这一年我收获的不只是初为人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更是一份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不管漫长的道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古代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如今张丽莉和于漪老师的“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更加激励着我勇敢前行,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任何事物所无法替代的,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我的心是一盏烛光,虽然只能微微发亮,却为迷失的人指引方向,让脆弱的人不再迷茫”。

尊敬的各位老师,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以良好的师德撑起教育的蓝天,用爱心打开心灵的窗口,用行动表达对教育的热爱,我工作着,我辛苦着,我幸福着,我快乐着,因为,生命与使命在同行!

第三篇:读书笔记--生命与使命

生命与使命同行学习心得体会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似一位长者,谆谆教导;似一位导师,循循善诱;似一位知己,心心相印。手捧《生命与使命同行》一书,轻轻翻开,细细品读,用心体味那些宝贵的教育箴言,用情感受每位楷模教师的教育事迹,每个名字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我爱不释手地拜读着这本好书。合上书本,细细回想,一句句智者的名言,一种种教育的智慧和艺术,一颗颗一心为学生、为教育的真心,顿时让我感到教育真的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对于初出茅庐的我,在此只能蜻蜓点水地结合其中一两个案例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书中的任维鼎就是这样一位“永远跟学生在一起”,用一颗坦诚的心赢得千千万万个学生的心的四川教师。对于工作十年的我,还在为当下教育模式所困时,任维鼎老师的事迹顿时让我豁然开朗,观念决定一切,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工作的人,才能在你的工作领域发光发热。正因为任维鼎老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有一颗永远跟学生在一起的心,才使他冒着生命危险紧急疏散和抢救地震中的师生;正因为任维鼎老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有一颗永远跟学生在一起的心,才使他在震后积极投身到灾后复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正因为任维鼎老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有一颗永远跟学生在一起的心,才使他积极引导学生坚定信念,走出地震的阴霾……记得当记者问任维鼎支持他坚持不懈做好教育工作的信念是什么时,他坚定地答出了“喜欢与责任”。是啊,难道不正是因为这种观念,才让他为学生找到被孤独、被冷落流淌的出口,为他们撑起一把躲风遮雨的大伞,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上一片希望的花园。

热爱教育事业的任维鼎老师让我们为之感动,而把细节当成一种习惯的特级教师于漪却让我受到了深深的启发。她的故事平淡而朴实,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有的只是平静的坚守和不变的衷肠。然而,她那注重细节的习惯和永不满足的信念,让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至今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从对教育的“不得门径”到“登堂入室”,到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细节始终是她所注重的。备课中,她“一步一陟一回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语言上,她的“废话记录”使她的课让学生听起来“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行动上,她伴随着“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逐成丈匹”的“笨”功夫,终于在语文教育的茫茫田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为教育的细节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教育理念,是透视教育理念的放大镜。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只有细节,才能让教育真实;也只有细节,才能让教育生辉!所以,在教育中,我们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有做到的。以小事为突破口,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做文章,这样才能成功。

于漪老师曾经给贵州边远山区一位中学语文教研员写过一封信。信中,她动情地写下这样的一句话:“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教好一门课,“永不满足”的精神是必须遵循的信条。“永不满足”这个坚定的信念,让于漪老师不断地向外,拓展世界;向内,发现内心,也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永不满足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教师的道路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光荣之路。为什么非语文“科班”出身的于漪老师能在语文教育领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于漪老师有一颗永不满足的心。于漪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师要有拼命汲取的素质与本领,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至微量元素。只有自己知识富有,言传身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到《世说新语》、《世界教育史》、《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于漪老师广泛品读,享受着读书之乐。拓宽视野广泛地学,在某个意义上说,对语文教师更加重要。语文教师的知识仓库里货物不能不“杂”,而且要杂而有章。这就需要广泛地阅读,有条理地储存。

其次,永不满足还要进行不断地回顾与反思。当有记者问于漪老师“对学生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时,她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认为于漪老师“学做教师”中关键一环就是要不断地进行回顾与反思。教案改了又改,教后记录下自己教学时的点点滴滴,她的成长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实践+反思=成功”的教师发展公式,也让我深受启发。作为已出茅庐的多年仍在学科研究方面毫无建树的我,教学回顾和反思可以激发我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教学回顾和反思也可以激活我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读着这本书,看着这些与我们同行,走在前面为我们开路领航的人,品味着这些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事例,我顿时体会到教育真的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对于刚加入教师队伍的我们,不需要荣誉的光环,因为那只代表你的过去;不需要为自己夸夸其谈,因为与这些优秀教师相比,我们差距甚远。然而我们还年轻,我们要乘着现在、还有以后的每一天,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做一个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孩子,无愧于社会的人民教师。当我们挥手告别又一个四季轮回时,不说疲倦,因为生命之舟又要重新启航,让我们迎着初升的红日踏歌而行,生命与使命同行,人生因进步而精彩!

第四篇: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有道是: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事能知足心长惬,人无贪欲品最高。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而使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怎奈,这些比为食而亡的鸟高明不了多少的人拿着人民赋予的权力,胡作非为,最终导致小节不守,大节难保,如同坐上了魔鬼的滑梯,直滑到自己无法预料的地方。

面对职务犯罪,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党和政府治理腐败不力的现状越来越不满,反腐败、反职务犯罪依然任重道远。在党的十八大及党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落马意味着,在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反腐败没有禁区一切以党纪、国法红线、底线,不论涉及到谁,不论他的官有多高,权有多大、资格有多老,只要触了红线。破了底线,就会被绳之以法,绝不姑息、绝不容情。一批省部级高管落马,乃至副国级,甚至正国级的官员落马,充分证明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和铁碗力度。“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理念是金科玉律,我们党有充分自信,有高度的自净能力。“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我们的党有决心,也有信心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一名党员干部,我们理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清正廉洁,抛弃侥幸心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侥幸的心理都会酿成大祸,决不能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

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了,一些腐朽思想泛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违法违纪现象也屡见不鲜。前车之辙,后车可鉴,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应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虽然出现的腐败分子和贪官不少,但各级党组织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队,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纷纷涌现出了一大批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的先进个人,所有这些典型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习他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学习他们严格自律、拒腐蚀永不沾的优良品质,学习他们刚直不阿、秉公办事的革命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始终把握好人生的总目标,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不论在什么时候还是在什么地方,都必须时刻以法纪和正确的行为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尤其在政治上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要以低标准知足常乐,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清醒头脑,不为所扰。否则,就会纪律涣散,虚荣心膨胀,就很容易导致思想上蜕化变质,最终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自律防线溃于蚁穴,要时刻警钟长呜,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并时时处处能以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结常挂心头,自律切莫放松,争做一名清正廉洁、勤政廉政的好干部。

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想抵御住物欲横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抑制住欲望、把持住关口,过好“人情关”“金钱关”“名利关”,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自律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强化奉献意识。加强监督,强化勤政意识。真正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干实事;真心诚意为人民,扎实苦干求发展。

第五篇:生命与使命同行体会

生命与使命同行体会

在人生跋涉的征途中,我选择了做教师,相信,不管未来怎样变化,我都要用心地去做,才能无愧于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生之行。在人类薪火相传的文明史上,教师的劳动琐碎而艰辛,智慧而崇高。教师们坚守三尺讲台,放飞孩子的梦想,用生命诠释人生的价值。

还记得这么一个人,倪萍曾深深给他鞠了一躬,师生们都说他是一团火,他把温暖送给了贫困生,把关爱送给了残疾人,把真情铺满了十万里的招生和家访之路,他就是曾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王强老师。大家也一定不会忘记,汶川地震,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学生献出生命的谭千秋老师„„而我却无法忘记这样一个人,师范毕业的她,主动向组织要求回到大山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她带领着孩子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她常对孩子们说:I want to stay with you!(我愿与你们同行!)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所任教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前年,她带初三毕业班,父亲病危,她没请一天假去照顾瘫痪的父亲,孩子们毕业了,父亲也走了。当安葬老人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她抱着父亲的遗像失声痛哭:“爸爸,女儿来看你了,你为什么不等等女儿呢?女儿还想再给你洗洗脸,擦擦身子呢„„”。36名学生也一起长跪为老人祈祷。风吹落了她的眼泪,却吹不散她对孩子们的爱。她就是我的同事王咏梅老师。

是他们,正是他们用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空,筑起一个希望,创造一个未来。他们的肩头扛的什么?是一份责任。然而,让我们再回头看看现实吧,生活是让人喜来让人忧。

可喜的是,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核导弹的实验成功,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向世人昭示中国经济的腾飞!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担忧:一份又一份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学生与欧美国家学生相比,缺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少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缺失,将使中国无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如果连“培养人”这一点都守不住的话,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再看看现在的课改,我们的教育界究竟发生了变化没有?有,那也最多是专家听课,观摩课、汇报课上“热热闹闹”的展示,反倒让人觉得“追求应试教育”的味道越来越浓。我弄不懂了,是课改错了?不,不是课改好不好的问题,不是培训不到位的问题,不是各级不重视的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越来越多的教师失去了必要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所有的教师们,是该好好地坐下来,伏下身子想一想了。我们的肩头要扛些什么?要扛上一份使命!因为教育事业的兴衰,事关下一代的成长,事关人民素质的提高,事关经济的长远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教育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我们一定能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我们像一只响箭,一往无前的出征,我们不是风中的墙头小草,摇摆不定,为托起明天的太阳,我们所有的教师们勇敢的出征!让祖国的未来与教师的使命同行!

下载《生命与使命同行》读书笔记(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命与使命同行》读书笔记(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用心诠释爱 怀着一种神圣感鼓了这本书,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答案是:“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时刻不忘......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站在这儿,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为同学们讲故事的情景,可是今天,当我再次站在讲台上,讲述的不再是用美丽词汇编写的童话,当然也不是一次竞争的演讲,我仅仅是在用我的......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寒假期间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作为一名毕业后将步入中学讲台的师范生,我深有感触。“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生命与使命同行》有一个问题人们反复在思索,那就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谆谆教诲育英才 三尺讲台铸师魂 ——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本周一,我们全校老师共同观看了于漪老师的专辑《生命与使命同行》,使我心潮澎湃,感受颇深。于老师的精湛技......

    生命与使命同行物理5篇

    要上学所,的走开我想偷!根部进行处理!而且便宜,吃过吧米,和帅后宫动。十二卷上永历!歌曲中的某些!设备叫字,笑得眼睛里。者为说臭豆。装魔兽里。 首良马穆天。你间谍;列腺炎这,雳擎天......

    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一本好书,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文字记录的人和事,更是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深意;一本好书,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目光所企及的白纸黑字,更是脑海中无穷......

    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1 怀着一种神圣感我拜读了于漪老师的《生命与使命同行》,书中那些默默地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教师深深地打动着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