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具有超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自我介绍(推荐)
你是一个爱国者吗?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如果你作为一名中国人,那就肯定爱自己的国家。下面就是一名爱国主义者的自我介绍,供大家参考一下: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法规,能很好的服从学校及各项规定的管理。真诚待人,乐于助人,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珍惜集体荣誉,能维护集体利益。常能够很好表达个人观点,并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及处境,善于与他人交流与合作,能做到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能够建立融合的人际关系。能够细心观察生活和积累生活经验,去感悟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会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参与探究讨论活动,能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乐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实践能力,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愿望,能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在实验活动中能大胆动手操作。
总而言之,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当然在学习之余,也常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文章来源于:http://xiexiebang.com/ziwojieshao/
第二篇:教师应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范文)
教师应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种动力源泉。一个教师只有对祖国的爱,才能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前途和命运统一起来,才能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有着血肉一般不可分割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祖国,没有社会主义,教师的个人价值就无法实现,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祖国的利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看成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把教育事业看成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甘愿为此奋斗一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教育性、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教育工程,也是一项大面积、区域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全学校、全家庭、全社会、全方位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教育氛围。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作为教师,肩挑两副重担,但主要是利用教学阵地发挥好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作用,突出教书为育人。而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起点。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英勇斗争,了解我国伟大而艰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培养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憎恶一切丧失国格、人格的行为,立报国之志。首先,教师要时刻激起学生爱国之情。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阵地,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实际出发,发挥纪念场馆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做到将固定基地与非固定联系点相结合,大型集体活动与小型分散活动相结合,校外基地教育与校内教育相结合;内容上,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确立报国之志,做到把中国人民落后挨打史与召集强大的国际地位变化相结合,把帝国主义欺辱中国的历史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相结合,把宣传南京历史的变迁同坚持改革才能发展、才有出路的教育相结合,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树立报国之志相结合。小学德育的着眼点是培养“四有”的新型人才,就应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因为,热爱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注重对学生平时的爱国主义教育,时刻激起他们的爱国之情。因为当今的独生子女都很自私,大多数学生由于长期娇惯,怕苦、怕累,只为自己着想,不顾集体利益,因而,我充分利用每月学生制定磨炼教育小目标的时机,指导学生月月制定恰当的爱国主义教育训练计划,并记详细的训练记录。学生之间互相检查、监督、评比、帮助,让学生在集体中改缺点,体会集体力量,达到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教育目的。班会时,进行争章比赛,同学间互相贴章,提醒学生努力实现目标,锻炼自己意志,进而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播撒下爱国种子。其次,教师要以文酝情立报国之志。有人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中华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爱国爱民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较多。“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意利用教材和电视新闻诸多素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内化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讲读课文时,更应不失时机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教育学生要继承革命传统,时刻想着祖国;教学《梅花魂》一文,使学生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激起爱国之情;以《为人民服务》一组范文为例,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甘愿为国家振兴而读书。这些结合不矫揉造作,水道渠成,学生读其文,感其行,教其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要铸造师魂播撒爱国种子。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的形象不单是外表上的,更应是心灵上的、人格上的。一位有爱国热情、爱事业精神的教师,就会培养一批忠实、爱国的好人才。古代名师杨雄就把教师释为“师者,人之模范”,要求教师把径明行修,德高望重的优美风格与优秀品质集于一身,这种优美风格优秀品质正是我们所讲的师德。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这样亲知和实践着,使良好的师德也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教师心中的赤子就是学生,对于他们亲而近之,教而导之,爱而护之,是为人师者的道义和乐趣所在。教师是精神文明的使者,教师自身的修养就在于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以身作则,无时无刻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才会有为国家努力学习的宏伟志向,这样的教育力量远远大于任何无价值的劳动,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在学生心灵上播撒下爱国种子,他们才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
第三篇:鲁迅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人士
鲁迅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人士。他曾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到达东京学习,而又带着无奈离开东京到达仙台。在那里,他认识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藤野先生。而在仙台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深深地震撼了鲁迅那颗爱国心。当他获得成绩时,一封匿名信的到来却让他受人质疑,这使他感到救国的迫切,维护祖国尊严的热情;同日本学生看电影时,因刺杀中国人而引来阵阵欢呼,使他受到极大的震撼,他的民族尊严受到伤害。他决定放弃医学,另寻一条救国之 路——文学。
看到文章中鲁迅在文字间所流露的爱国心,使我感到无地自容,他是那样的神圣与高大。他热爱祖国,他愿为祖国付出一切。他想为祖国添上繁荣的一笔,他也在为此奋斗着!努力着!他自豪地成为一名中国人,“祖国”二字在鲁迅的心中已经烙上了深刻的印记,他站在黄河的浪头,长城的巅峰!他时时刻刻不曾忘记自己的祖国,祖国也将永远记住他!是的,他是一位勇士,勇敢地将自己的爱国情怀暴露在阳光下;他是一名智者,用自己的智慧装点着祖国的江山;他是一位行动之人,他将自己的爱国情怀付诸在行动上,让自己的理想在努力中实现,让自己的梦想照进现实。
鲁迅爱中国,我们也爱中国,鲁迅将自己的爱铭记在心中,并且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而我们的爱是否还停留在口头上,我们是不是也该把爱国情怀铭记在心间,然后让自己的爱出现在行动里?可现在太多的人已不再为祖国奋斗,我们是不是也一样?我们希望那些人抬起头看看远方的道路,再低下头为祖国奋斗吧!我们现在该做的不是高喊口号,而是像鲁迅当初在仙台一样努力学习,真正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奋斗,不要到将来无力可施、无才可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将爱国情怀铭记心间,并且努力奋斗,总有一天,我们会像鲁迅那样让祖国因我们而闪闪发光。
让我们将爱国情怀铭记心间,让我们将爱国情怀付诸在行动上把中国推向世界之巅!
查
第四篇: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即为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是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表现,我们应该有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爱国主义要求人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变成自己的行动,努力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自卑感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同国际主义相联系,既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又是一个坚定的国际主义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现阶段,爱国主义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不遗余力地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抗震救灾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危难中方能显现出中华民族最爱国的一面。在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灾情传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迅速决策、全面部署、集中各方面力量,全力抗震救灾。举国动员起来为受灾民众做出自己的贡献,爱国主义精神使中华民族在以人为本的信念下集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不畏艰难,奋力拼搏,伟大的抗震精神感动天地,讳然行布于神州大地,举国同钦,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新时代的集中体现。
在科技领域爱国精神也有着突出的体现。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然而,钱学森万万没想到,他的回国意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在他准备踏上回国的旅程之际,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他们硬说里面有机密材料。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湮灭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完美的体现,终于,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正如钱学森所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他将他的科技成果献给了祖国,他将他自己献给了祖国,他为祖国迅猛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更应该学习到他身上那种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生产生活方面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无处不在。袁隆平先生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他是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他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袁隆平有着极强的爱国心,为了温饱问题,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处于新时代的我们,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
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就认为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事实上,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第五篇: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献身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美德之一。在古代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如不畏强暴的晏婴,英勇抗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保卫北京的于谦,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横戈戍边抗清的袁崇焕,少年英雄夏完淳,“也留正气在乾坤”的张煌言,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等,他们的爱国献身精神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特别是在近现代的历史上,当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时,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越加激发而不可动摇,越发显示出它的战斗锋芒和精神力量。从孙中山、黄兴、邹容、秋瑾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到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董必武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将振兴中华的责任置于肩上。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爱国事业方面做出伟大成就,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阶级和政治集团在这方面曾达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