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辅导个案实践案例
心理辅导个案实践案例
——从愤世嫉俗的叛逆女孩到积极上进的乐观女孩
一、案例介绍:
小陈,女,15岁,是一位外貌文静的女孩子,平时出勤上课学习表现均良好,但是情绪不稳定,易怒,说话没有分寸,性格尖锐,朋友较少,不具有亲和力。追根究底原因在于家庭环境不佳,父母离异,从小与母亲生活,但近期母亲因病去世,不得已与父亲生活,但是由于奶奶对她态度不佳,使得在家里得不到应有的待遇,经常想念母亲,将自己的不满委屈转换为愤恨发泄在周围一切看不顺眼的事上。在学校多次与其他学生发生口角冲突。
二、案例分析:
在我与她的沟通下,我感觉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安全感
2、对他人没有信赖
3、渴求关爱却又害怕受到伤害
4、自我保护意识太过于强烈
由于外界环境的变故与遭遇,使得她无法有安全感,年纪轻轻却遭遇失去亲戚的痛楚,幼小不成熟的心理难以承受打击造成心理失常。由于进入新家之后,新家人(奶奶)对她的恶意对待使得她对其他人的信赖能力也打了折扣,对自己产生怀疑,也对他人产生怀疑。在这种变故下,她需要安定与关爱,但是内心已经十分脆弱,所以更加倾向于保护自己,而非主动接受他人。
三、辅导方法:
1、多与她沟通交流,了解她的生活情况,关爱她的生活细节,让她得到关怀,感化内心悲观的想法。
2、肯定她在生活中做的努力,并给与信任,在她能力范围内承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协助班主任,同时让她在班级中得到一个比较正面的地位。
3、转移她对生活不安的情绪到努力学习奋发自强上,生活的经历使她渴望独立,而作为老师就是引导她独立成长的关键,督促她认真学习,并注意对她进行知识辅导。
4、让她学会以和善的一面对待他人,体会只有自己的行为改变,世界才会改变的道理。在此过程中,交到朋友,在朋友的关怀下,慢慢解开自己刺猬的外衣。
5、与她家长私下联系,请对方正视家庭问题对小孩成长的影响,为了孩子的明天应该调整家庭作风。
四、实践小结:
青少年时期的种种问题行为大多数是在家庭问题中产生的,本身所处的叛逆期使得他们的问题会得到放大,如果不稍加管制就会成为性格的一部分,品德的一部分。对此,老师必须重视每一个问题小孩背后的家庭问题,在发现问题时,应该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以老师的角度在以给小孩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下,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最不能以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更不能从内心抗拒他们,想改变他们的第一步就是接受,接受他的好与坏,在取得小孩的信任与尊重后,再对他进行关爱教育。同时,还应该朔造良好的班风,使得学生在正确的班风下得到感化,另外,积极主动多准备团体活动,使得班级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第二篇:小学心理个案辅导案例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
一、基本情况
雍娜,女,四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较努力,每天都认真完成回家作业,字迹端正,清秀,上课能专心听讲,偶尔举手发言,回答问题轻声细语,学习成绩中上。在校能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行为文明,在学生中人际关系较好,大家都愿意与她交朋友,有一定的兴趣爱好,特别喜欢唱歌和跳舞,在学校的才艺——艺术节上一展甜美的歌喉,优美的舞姿,令全场小观众们都拍手称赞。但她和老师交往不多,不会主动与老师交谈,在老师眼中性格比较内向,不爱在公共场合侃侃而谈,找老师反应问题也总要有其他的女同学陪伴。
二、主要问题
刚升入四年级时,班级中的班干部例行改选,在激烈的干部竞选中,她没被选上中队干部,整天闷闷不乐,做任何事都无精打采,上课经常走神,学习成绩下降。老师发现了以后,找她进行了第一次心理辅导,雍娜的表现是垂头丧气地走到老师面前:
辅导老师:你请坐下。老师发现你最近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雍娜:老师,没什么。(声音很轻,摇摇头,摆弄起衣角)
辅导老师:老师发现你今天上美术课走神了,大家都很开心的在画画,你眼睛直呆呆的,在想什么呢?
雍娜:没有啊,我只是画不出在想问题。
辅导老师:那你在想什么问题?你能说得具体点吗? 雍娜:没什么问题。(声音更轻了)
辅导老师:老师发现你不喜欢画画了,画的作业也没以前认真,色彩也不亮丽了,这是什么原因? 雍娜:(低头不语)辅导老师:老师很了解你的心情,你不愉快的原因同学也告诉我了,是不是因为中队干部没被选上? 雍娜:没有,我从来没放在心上过。
辅导老师:老师上学的时候同你一样,有一次竞选小队长的时候也落选了。回家我向妈妈诉说了委屈,妈妈和我讲了很多,最终我走出了失败的阴影。雍娜:(低头不语)
辅导老师:好吧,今天我们的谈话就到这儿。
三、背景资料
雍娜是二年级时从外校转来我校的。家里虽有电话,父亲也有手机,但雍娜从不轻易肯把手机号码告诉同学,说是妈妈不让的。母亲对孩子学习要求很高,期望孩子认真读书,考出好成绩,也乐意投资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参加过上海电视台等联合举办的“绿叶艺术团”,学当小主持人,练习朗诵,体形等。雍娜母亲反映其在家有独立生活能力,自己的事能自己干,但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母亲非常不满,希望老师教育。
四、初步分析
雍娜由于在四年级初的班级中队干部改选中落选,因此情绪低落,在第一次辅导老师辅导时不愿承认失败,不敢直面挫折,从她平时的表现可以看出她面对挫折采取了消极态度,主要表现为退缩、漠不关心与无动于衷的冷漠。觉得自己不可能再提出更高的目标,长此以往,会变得保守、封闭、自卑、丧失自信、减弱成就动机水平。
通过家访,我还了解到雍娜的母亲竞选前要求其能被选上中队文娱委员,落选后,对她大加指责,说她没本事,不会拉选票,表现出强烈的失望感,这更增加了雍娜的心理负担,沉浸在挫折的阴影中。
五、辅导技能和实施
1、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
学生的有些挫折是家长人为造成的,家长给孩子的目标定位过高,造成孩子遭受挫折,丧失自信,减弱成就动机;而成功往往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因此,我积极与其家长联系,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成功机遇,如:和孩子一起画出她喜爱的物品,和孩子一起做画画游戏等。在班级的美术课中,我请她做主持人,评讲学生作品;当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时,我看到台上的她终于露出了一丝别不易察觉的微笑。我觉得解开她心结的时候到了,我又和她进行了第二次心理辅导,她推倒了那堵用自尊砌就的墙,终于向老师敞开了痛苦的内心,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我成功地跨入了心理辅导的第一步,赢得了学生的信赖。
此后,我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关心和注意她,只要她有小小的进步,就在班中表扬,还给她讲了放风筝的故事:老师最喜欢在公园、草地放风筝了,老师小时候一直梦想自己能像风筝一样,可以飞起来,飞到很高的天空。风筝之所以飞得高,是因为离不开放风筝人的帮助。如果你是那只展翅高飞的风筝的话,那么老师就是在下面为你放风筝线的人,相信老师永远是你的支持者。
2、指导学生善于分析挫折。
挫折并非都是坏事,它是人生智慧的保姆,是强者的磨刀石,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强者面对挫折和失败,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找出不足,雍娜没有被选上中队干部是什么原因呢?我帮助她分析:(1)班级能干的班干部竞争激烈。(2)与同学人际关系是否融洽?是否乐意帮助他人?(3)学习成绩是否优秀。(4)有无特长等等。经过分析,提高了她的认识水平。
挫折是一般强大的内动力。强者面对挫折能激发人的活动和意志,虽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意志更为坚强,如:孔子因厄运而作《春秋》,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屈原被贬而写《离骚》,歌德因初恋失败而写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些都是我们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范例,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3、给学生调整目标,期望要适当。
家长和学生的目标定位有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偏高,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偏高,自我感觉良好,正是他们的一个弱点。期望越高,由于能力所限无法达到目标,失望越大,由此而产生的挫折感就越强。因此,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确立适当的目标,并学会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行为,这是减少挫折压力的有效措施。我和雍娜商量,请她根据自己的实力下次在班中竞选小队长,她欣然接受了,并在小队长竞选中如愿以偿。
经过多次心理辅导,笑容又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从上述心理辅导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案例如何都有着其共同之处:
1、心理辅导的对象(即求助者)是一些有着一定心理问题或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帮助的正常人。在学校教育中更是如此,它主要是帮助学生消除某些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学习新的行为,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2、心理辅导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这种人际关系是以求助者迫切需要得到帮助、主动来访为前提、在特定地点和时间内建立的具有隐蔽性和保密性的特殊的人际关系。
3、心理辅导是在心理学有关原理、技术的指导下的活动。它是以会谈的形式进行,包含对求助者的关注、倾听、对求助者问题的分析与评估、辅导员用各种心理辅导技术如行为矫正、心理分析等技能帮助求助者。
4、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往往不是一次会谈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了解求助者的各种信息、不断沟通交流、确定辅导方案、开展心理辅导。
第三篇:个案心理辅导案例设计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方案
——人际交往障碍的辅导
背景
孩子是初一男生,出身于军人家庭,聪明机灵,但上课爱动,爱说话,经常干扰老师讲课,各科老师都到班主任那里告他的状;不写作业,学习成绩不好。非常冲动,曾经在课堂上跟老师顶撞,发生冲突。在班上,是个小霸王,拉帮结派做龙头老大,不断和班级其他看不顺眼的同学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每次都以动手打架为结局,有次还把别人打伤。被老师批评教育多次不见效果,家长非常着急,跟班主任苦诉自己也管不了孩子。
分析
孩子每次发生冲突时,我都是先问清楚事情的缘由,通过对他行为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了孩子的行为方式。他经常首先发起挑衅,然后双方冲突。我想这样的行为方式和他的成长应该有很大关系的,我通过平时和孩子谈心的方式,还有多与孩子家长和以前小学老师沟通的方式,了解他的成长情况:
1、特殊的成长历程。孩子的父母一直都很忙,没多少时间对小孩进行教育。自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上初中以后就在学校寄宿。
2、多人参与教育且教育方式各不相同。爷爷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对孩子的要求是严格;奶奶对他非常娇惯;妈妈不常见他,所以对他很放纵,从小给他买很多好吃的,刚懂事就给他不少钱;和爸爸关系比较疏远,爸爸是个军人,平时不苟言笑,说话语气口号式命令式,脾气比较暴躁,对他的教育以打骂为主,比较暴力。所以他害怕爸爸。
3、孩子在小学的时候,由于奶奶妈妈的骄纵,他从小就是家庭的中心,习惯所有的人和事符合自己的要求。入学后,他不会和别的同学相处,在班上当起了小霸王,经常对别人指手画脚,稍有不顺就暴力解决,这样他的行为慢慢被定型。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于是老师通过各种方法想让他认识到自己错了,但是这时他已经无法接受还有人说自己错了的事实了。
诊断及辅导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如果发现了孩子的问题,我们就要及时反思家长的行为,反思家庭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而不是紧紧地盯着孩子不放。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我召开了一次孩子的家庭聚会: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提出建议,希望他们在教育上首先应该统一做法,奶奶在教育的问题上不能再纵容,对孩子的爱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照顾,还有心灵上的沟通等方面。而爸爸妈妈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多进行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因为我认为孩子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同时也是孩子的反叛期。如果还是进行粗暴的教育,除了使孩子依样画葫芦外,还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起不到任何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在青春期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对他进行单纯的说教讲理,可能很难听得进去。所以首先家长应该作为孩子的好榜样,言传身教地让孩子认识到怎样才是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另外,在平时的活动中多对孩子进行教育熏陶。
2、由于孩子是寄宿的,所以我可以在平时多对孩子进行训练。例如有一次,孩子在宿舍又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和其他同学打架了。我分别找到了两位当事人了解情况。孩子一来到我这里没等我发话就开始很冲动地拍桌子骂同学不对:“他„„„„”吧啦吧啦讲了一大堆。我一直冷处理。他见我一直没回话,觉得很奇怪,一边讲一边观察我的反应。后来越讲越慢,越讲越小声。我见他冷静下来了,就和他说:“把这件事用‘我,„„’描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清楚自我的行为。他用第一人称描述完后,我再对他说:“你一直都是在讲这件事别人错在哪里,现在你回想一下,你自己有没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这件事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他一直想了5分钟后才慢慢的开口:“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是我先用语言挑衅××的,是我先动手的„„”。然后我又要求他至少找出两种更好的解决办法。其实他和同学冲突的最本质问题是他没有合适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相处,而我要做的就是慢慢帮他建立与人交往的合理模式。让孩子学会合适的行为。
个案启示
1.每个个案都有其特殊的地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辅导前应了解清楚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找到根本原因再决定对策,进行辅导时,也不能一种方法应用到底,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析他们问题的原因,及时观察其心理变化,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2.个案辅导时老师与学生是双方互动的过程,没有信任、真诚和尊重,辅导工作会寸步难行,这就需要老师具有相当的亲和力和沟通技巧。在进行人际交往辅导时尤其应该注意这点,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本身就是一种交往的过程,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理解,那么学生就不愿与教师交往下去,辅导也就无法进行了。3.人际交往辅导有很多技术可以采用,如系统脱敏、角色扮演、合理情绪疗法、空椅子技术等,在运用时要基于事实灵活采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4.帮助学生的心理辅导有连续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咨询与现实中的行动结合起来,不但使学生改变不合理的交往观念,还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正确的交往技巧和他人交往,改善人际关系。
第四篇:心理辅导个案
一个肚子疼的孩子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个案 宁波市江北区中心小学 徐缨
一、个案呈现
小玉(化名)是我班一位二年级的学生,周五上午,小玉肚子疼,一直趴在桌子上不断地哭着。于是,我请家长接他去医院看病。
周一早上,他仍旧没来上学。他爸爸来电请假说是在妇儿医院看病晚些来,经询问双休日正常。
第二节课,他来了,肚子还是疼,数学课上不住地哽咽着。
第三节是语文课,自学课文时,我看到他趴在那里还在抽泣。于是我走了过去,哭声放大。我没有理睬。这时同桌紧张地举起小手,我轻轻地安慰道:“没事的,医生已经检查了,他没病,你放心上课,不要因为他而分心。”继续上课,随之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似乎睡着了。
语文课,我带着他来到办公室,为他倒了一杯水,关上门,面对面地交谈: 师:跟我聊聊你的肚子疼好吗? 玉:嗯。
师:回忆一下,寒假里,春节里,肚子疼过吗? 玉:没有。
师:都是在上学阶段肚子疼是吗? 玉:嗯。
师:每次肚子疼,爸爸都带你去医院吗? 玉:是的,还做过胃镜。师:这次肚子疼药吃了吗? 玉:打过吊针,吃过药。师:今天上午医生怎么说?
玉:医生说没关系。我一喝冷茶,吃油腻的就要肚子疼的。
师:医生说没关系,这下你该放心了吧。跟我说一遍:我没病,我很健康。玉:(迟疑片刻,轻声嘟囔着)师:那么,去上课好吗? 玉:(眼珠子一转,用手点着嘴唇,不吱声,也不起立。)师:你还想说什么?
玉:没有。可是,我还是肚子疼。
师:你马上就不疼了,下节是科学课,走,我陪你去。玉:(又犹豫一下)我想上厕所。师:行,我等你。
过了一会,我看到他从厕所跑了出来,看到我了,连忙放慢脚步,就这样一步一挪地走上了二楼。我把他送进了三楼教室。
中午,小玉的爸爸接他去吃饭,结果说饭吃不下,只吃了一些药。交流中,了解到双休日很正常,到周一早上,肚子就开始疼。
下午,品德与生活课,集体交流:
师:这个寒假我过得十分快乐。看书、看电影、打游戏、睡懒觉,真是自由自在。
生,下面随声附和:我也是我也是„„
师:可是一上班就不适应了。六点半闹钟把我从梦中惊醒,真不愿钻出被窝。生又一次附和:是的是的。
师:我用了将近一星期适应了,调整了生物钟,十点钟必须睡觉,不打游戏了,并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我很自豪,因为我战胜自己身上的小懒人。
小王:我用了四天时间调整生物钟,好累!小赵:我现在已经适应了。„„
师:一年多来,我们班上发生了许多的事情,我们为你们的坚强和勇敢而自豪。运动会上,格格(小玉的同桌)摔倒了又爬起来继续跑。小项出鼻血了,塞上棉花,又继续认真学习。上学期期末大多数同学都得过重感冒,很多同学都不顾发烧、头昏脑胀带病坚持复习。(当然,我们不赞成这种做法。)
大家都知道这几天小玉肚子疼,医生已经检查说没关系的。今天,他两顿饭都没吃,还坚持在这里学习。你们有什么想对他说吗?
小李:小玉,人是铁,饭是钢,你不吃饭不行,这样上课什么都听不进的。小夏:你要坚强,医生说没关系,你应该好了。
大家七嘴八舌,话语中流露着关爱和鼓励,渐渐地,小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第二节课下,看见他在飞快地抄作业,我及时地表扬,并请他带好书到办公室补课。
第二次交谈:
师:今天大家的劝告你能接受吗? 玉:(点点头。)
师:我也想对你说,你很正常,你是一个小小男子汉,一定要坚强哦!玉:(又一次点头。)
师:(倒开水)吃点东西,这饼干小薇、小易都吃过,都说很好吃的。玉:(开始吃饼干,喝水)
接下来几天,他天天来上学,我密切关注他,随机减少他的作业。
二、个案分析
那么,小玉为什么在家正常,一上学就肚子疼呢?我通过访谈、查资料、询问等方法,分析如下: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是个很腼腆的小男生,性格内向,从不轻易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独来独往,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更不愿意大大方方地与老师进行眼神的交流,说出心里话。课堂上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活动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后来在与家长交谈中了解到,他在假期里大部分时间用来打电脑游戏,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也做得很马虎,开学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但又担心老师检查和批评。他的肚子疼不是装的,是真的一到上学时候就感到不舒服了。
2.家庭因素
小玉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在他幼儿园时从江苏举家迁徙来甬,在企业打工。由于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自愿当孩子的家庭“助教”,许多应该由孩子独立完成的内容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多年“保姆式”的教育使孩子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等,结果出现了教育的负效应。另外,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他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过重的压力在孩子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导致孩子肩负重担,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厌学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对于这样一个内向、默默无闻的小男孩,作为教师了解不够,关注不多,一年多来,他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学困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
综上所述,这种肚子疼的多数都是学龄儿童。由于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原因,导致出现厌学心理。这类孩子在学龄阶段为了减少心理的痛苦,心理自我防御机制被启动,出现心理退行,并转化为肚子痛的躯体化症状,以避开学校对自己不利的环境,躲在家里看电视或上网打游戏宣泄苦恼。这种症状在临床上被称为神经性疼痛,因此药物对这种疼痛是没有作用的。
三、辅导策略
针对这样的病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给他以更多的关爱,更多地赞扬和认可孩子,避免放大他们的缺点,通过寻找他们的长处使他们重拾自信。同时,应该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同时再辅以一定的治疗很快就可以康复。
1.给予关爱
老师是孩子除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人。师生关系也是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之一,通过与老师的交往,学生希望在老师那里得到父母般的温暖和朋友般的关爱,使精神更加愉快,生活更加充实,希望从老师这本无字的书中,学习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从而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教师应多与孩子亲近,让他感到一种亲近感,从而放松戒备心。课下和他一起做游戏,谈家常;上课多关注他,多鼓励他,多提问他;多与他有一些肢体上的接触,可以拥抱他,抚摸他,使他真正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这样他就会打开心结,愿意和你接触,有什么心里话愿意找老师说。同时爱上学校和班级。
教师不仅多和他接触,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和他一起玩,帮助他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温暖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健康成长愉快生活的好园地。
2.榜样激励
鼓励这部分孩子多与独立性较强的同学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解决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向他们学习自立、自律、自强的精神。同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他们的独立意识,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同时,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另外,在学习中,请身边的榜样与他找一对一的好朋友,专门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3.减轻负担。
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应该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老师和家长也要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富教于乐,劳逸结合。
4.家校沟通
良好的家教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谓是要风得风,唤雨得雨,家长对他们是百般宠爱、迁就。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没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往往容易受外界的诱惑,而使自己的人生轨道发生偏离。他们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的。我多次和家长沟通,让他们知道,每个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有些爱只能放在心里,该严格的时候绝对不能姑息。我请他们一定要密切配合,一是坚决控制他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二是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答应让他留在家里。三是及时鼓励和表扬生活和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他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上课专心听讲,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各种活动愿意参加,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面对小玉的进步,让我更加认识到关爱和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小玉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8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
案例介绍
胡某,女,11岁,玉泉小学五年级(3)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不够稳定。性格内向,胆子小,害羞。在学校里,很少与老师、同学们交谈,老师找她谈话,她一声不吭,面无表情。上课时无精打采,眼睛无神,对什么事情总是提不起兴趣。平时独来独往,爱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自己很少参加。她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因而有点自卑。父母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不够重视,父母忙着为生计奔波,而忽略了与孩子的内心交流,她终日闷闷不乐,从来没有看见她脸上有笑容。
案例分析
胡某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因而觉得生活了无意趣,在情绪上以抑郁、悲伤为主要心境,在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动,遇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以悲观的眼光看未来。其次,家庭环境不好,父母对她关心够,不重视感情沟通,使她缺少亲情。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前途、希望看得非常悲观,自卑感随之产生。辅导方法
1、经常交谈。不定期地找胡某交谈,对她表现出亲切,关怀的态度,并诚恳地说明老师愿意帮助她,使她产生信任感。
2、设计心理问卷测试。由于胡某不愿说话,一问三不答。根据其性格特征,从她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文娱活动等各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问答,让她参与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全面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3、开展“一帮一”活动。安排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她同桌,给同桌布置任务,让他每天与胡某说五句话,话题随意,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通过训练逐渐激发胡某与人说话的欲望。
4、指导交友,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课外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打气排球、跳绳、邀请同学到家里参观小动物等活动,让胡某与大家一起参加,增进交流,使之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并感觉生活美好,友谊可贵。
5、关注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课堂上,尽量给胡某表现的机会,对胡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进行夸张些表扬,使同学们羡慕她,接近她,让胡某增加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6、指导掌握学习方法。经常给她讲授解题思路,点拨难题,并做好方法的归纳、总结。让她学得轻松,使之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
7、保持微信联系。与胡某微信交流,让她把自己忧伤的事以文字形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并在交流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教会她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遇到不愉快的事,应多从好的、积极的方面着想,保持开朗的情怀。鼓励胡某把自己高兴的事向知心朋友、老师、家长诉说,让别人共享欢乐。通过交流,拉近与胡某的距离感,给她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扭转。
8、开发家庭环境中的支持力量。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得到家长配合,让家长对胡某多施予爱心,从生活细节、学习方面入手,让她逐步感受到父母的浓浓暖意,体验到亲情的温暖。辅导效果: 通过一系列活动设计胡某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开朗了许多。找她来谈话,已经有问必答。她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并经常与她们一起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更为可喜的是,她会主动向老师问好,同学们还能常常看见她那盈盈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