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拆掉思维里的墙(学习心得报告)
《拆掉思维里的墙》学习心得报告
用两天时间把这本《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看完了,有点小成就感,对于我这种拖拉型的人来讲这么短的时间能看完一本书实属不易。当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自己的思维有撞墙的感觉,比如想学一门艺术或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时(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弹钢琴和绘画),却担心不切实际或没有条件而放弃,在这方面的天赋从此被时间埋没,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遗憾;再比如想把事情和工作做的更好些,却因为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而退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疑虑和担忧,即使有时坚持下来而取得了些成绩的,但却从没有想过换个思维和做法其实也能达到目标。而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接触了几个特别有“意义”的新名词,例如:沉没成本,心智模式,未来价值,以及提到的等死模式和穿越模式。看完后发现这些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我一个也不少,大体说是我们通常会局限在自己所看到的小圈子里,就好像走进迷宫,而当你过了这个时局,站在一个相对高的高地往回看时,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书中涉及一些非常现实的话题,诸如房子,职业规划,事业与职业,父母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的冲突,公平公正等。犀利的分析出现代“快节奏化”生活下所滋生的困惑以及解决方法和一些应该坚持的价值观。在这里,我是特别推荐那些对自己还有要求,求上进的人去看看这本书的。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强调了人的思维模式不要固定不变,要经常随事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要变换角度,不然就会思维定位,给我们认识事物和人造成一定的阻碍。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客观事物的存在并不因为我们而改变,只是因为人的心智模式不一样,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文中讲的很多话都很独特,也很现实,让我深受启发。比如,他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地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正视。对于安全感,他说,是要靠给予别人而做到的,而不是靠别人的给予。还有时下流行的星座性格,他所说的绝对让你大吃一惊,原来我们认同什么性格,我们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这绝对是本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工具书,也是告诉你现实原本的模样的书。我看了很久,突然明白,原来这本书表现的,就是邓小平爷爷所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还有点印象深刻的是,举例中的兴趣一族和没兴趣一族的对比,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个事情不敢兴趣,是因为我们觉得他没有价值,所以我们不愿意投入。我们整日觉得生活空虚而彷徨,觉得日子无趣而牢骚不断,抱怨生活没有乐趣。但是乐趣来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尝试是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的。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成果。不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智慧。不管成不成功,投入能带来快乐。正是因为对事情好奇,投入,生活才丰富多彩,日子才充实美好!
我给自己总结了几点规划:
1.打破原有的思维(首先信心很重要,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须一点改变,你的人生也许就此大不相同;但此处所指的打破原有思维也并非是要把自己完全否定,而是寻找更好的思维和发展方式。)
2.学会管理时间(高效的利用自己时间很重要。我不是提倡机械化按部就班,而是要找出自己时间的漏洞,反复练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3.多读书,培养兴趣(当你完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去时,不管这个事情多么简单卑微,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4.榜样的力量(学习别人的成功秘诀,其实就是别人都知道而不去做的一种正常方式。)
5.实践——验证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枪实战的干一仗,才能有更实在的体会,按古典老师的话来说: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当别人做不到什么的时候,他们就想要告诉你,你也不能。如果你想要些什么,就得去努力争取。就这样。”套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中的一段话。坚守你的梦想,只要你一直在人生之路上前行,你就是成功的。因为成功不在前方,成功就在当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换个方式去行动、换个心情去感悟,“拆掉思维里的墙”,你就会发现“墙”外的世界更华丽,也许成功就是这样简单。
当初吸引我看这本书的就是前言那里那些经典的语录,文中有太多经典的语录以致于我做笔记做着都想把整本书给再抄一遍.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深刻的语句:
★与其等待下雨,不如自己浇花。
★有目标的人穿越困难航行,无目标的人躲避困难漂泊。IMPOSSIBLE与I’MPOSSIBLE只差一点,那一点就是你生命的目标.★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二分之一,那么坏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三分之一,而完美的开始则什么都不是,因为完美的开始是永远不会开始的。
★那些希望通过换地方来找公平的人,就像泰坦尼克号上的落海者,他们从一个船舱,逃到另一个船舱,慢慢发现这个地方也在下沉。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
★如果你在一两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英;如果你在三四个行业做过十年,你是精华;如果你在不同的五六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神病--企业讨厌不断开始的人,滚石不生苔,转行不聚财。
★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生命不是用来等待,而是用来穿越的。穿越也许会有短期痛苦,但是等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永久损失。
★恋爱有三种境界。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和白头偕老。你需要一见钟情很多人,两情相悦一些人,然后才会白头偕老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年轻的时候你可以一见钟情,但是到了年纪你就该两情相悦一段,然后选择和一个人白头偕老。最糟糕的方式莫过于这样:年轻的时候你遇见谁都想白头偕老,年老的时候,你还是看到谁都一见钟情。
★幸福是一种能力。如果你的身体营养不良,也许是因为你吃得不够好,但大部分时候,都是你的胃出了问题,你缺乏把食物转化为营养的能力。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出了问题,也许并不是因为你赚得不够多,名声不够大,而恰恰是因为你缺乏一种把物质转化为幸福的能力。
★如果你是金子,你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让自己发光的方法。这已经不是一个三顾茅庐的年代,今天的诸葛亮需要博客、微博和影响力。
最后,用我最喜欢作者的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心智之墙叫做“安全感囚徒”,您的心智里的安全感把您囚禁了起来!您的心里有很多关于恐惧的片段,这些片段会在您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重新回放出来,又或者您甚至连想都不敢往后想,如果„„那会怎样!还是不要去做了吧!这个模式会让您陷入一种“想吃又怕胖”“想成功又怕累”“想说又不敢说”的僵局。您想做很多事情,但是却总是怕这怕那,最后往往一事无成。
这堵墙建成于:安全感不是坏事情,这个心智模式的形成是源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一般是由于您在过去的某个时候特别需要安全感导致的,那个时候您学会了看问题总看到事情最糟糕的一面,并且不断的回放这些恐怖画面,这可以让您不至于做傻事,自我保护。今天很多人还害怕出现在电视上的蜘蛛和蛇,就是当年原始人留在我们基因中的安全感模式发挥的作用。
这堵墙保护您:安全感在保护自我方面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安全感模式让您可以提前避免一些可能的危险,让您在逃脱一次危险后依然随时对于外界保持警惕,以便于在下一次危险中间得以自我保护。
这堵墙阻碍您:在一个更加安全、多元化的年代,安全感囚徒让您损失的是大量的机会,其实很多人能力没有您强,但是他们却没有您的这份恐惧,所以轻松搞定。这让您更加焦虑,却又更加恐惧。
拆墙建议:
参考书里面的六条拆墙建议:
1.小范围的冒一冒险
2.远离那些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3.远离那些可以制造恐惧的东西
4.列出来那些您担心的事情,看看有多少真实发生了,,有哪些只是担心?
5.做一个恐惧保险箱
6.问自己的两个触底反弹问题
★心智之墙叫做:“受害者”,有受害者模式的人,拥有悲剧与自毁的个性。他们最常见的动作就是叹气和摇头。他们的生活主题就是“因为别人、世界、过去,所以我„„”。他们喜欢聚集讨论别人的短处,喜欢抱怨自己的悲惨,喜欢感叹世界的不公平,却很少为这些事情做些什么。因为好像只要这样子,就能够收获到旁人的关注了!
这堵墙建成于:“受害者”这堵墙什么时候建成的呢?这也许会追朔到早早早年。早到也许当我们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开始。一旦出问题,我们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找到一个借口。然后指责他人,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内疚感和不快。中国的文化也很大程度的帮助了受害者倾向,我们的民族文化倾向于同情弱者,这也意味着对受害者特别的有好处。
“受害者”模式受家庭的影响非常大,您会看到很类似的模式在您的父母身上发生。
这堵墙保护您:每一个人都需要深切的关注与被关爱。“受害者”模式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运行——如果摔倒,我们会通过大哭表达自己的不满,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如果没有人看到就自己玩去了。“受害者”模式在糟糕的外界环境下,可以很好的帮助您接受外界残酷的现实,获得让自己喘息的机会。对于那种生活在自认为无可改变的世界中的人,的确不失为一个生活下来的好方式。
这堵墙阻碍您:“受害者”模式的最大限制是让自己丧失生活的控制权与力量。因为一旦您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角色,您也就放弃了自己去改变些什么的能力和希望。您的快乐、幸福和福祉也都放到了他人的手中。这也是为什么受害者经常有一种生命无力掌控的无力感的原因。
拆墙建议:
1.找到自己的最受害,最无力的情景,您最容易抱怨什么人?在什么时候?
2.很多受害者喜欢一次次的重复受害经历,留意到这个倾向,并停止它。
3.好奇一下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件事情完全不受您控制的?
4.在生活中间尝试留意一下:有没有和您一样境况的人,却有不同的反馈模式?
5.积极寻找下一步您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关注那些您不能做的事情。
6.找到一个安全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散步健身和保持睡眠都是很好的方式。
第二篇:《拆掉思维里的墙》学习心得
《拆掉思维里的墙》学习心得
在没有阅读《拆掉思维里的墙》之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自己是否被思维的墙禁锢?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感觉自己正在经历书中提到的每一种思维定式。比如,毕业后买房,享受安逸和稳定的工作,羡慕机场书店播放的成功学视频,听到朋友说工作环境好自己心生嫉妒,领导一句批评我就能影响我一天的情绪,永远做一个听父母话的好孩子,面对困难时抱怨不公平自己却止步不前等等,因此,我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渴望得到答案和解决方法。
第一种,思维里安全感的奴隶。对于毕业后立即买房,成为房奴;在稳定安逸职业虚度时光;大多数美女不识路等这些社会现象,都是源于安全感的定式思维,人们都认为这些现象成为必然。其实通过思考和推敲,这些社会现象完全可以呈现不一样的一面。人们可以尝试小范围地冒一冒险,远离那些太容易获取的安全感,结果发现原来你可以生活的更好,并不是思维中的那样。
第二种,让有趣的生命铺面而来。Intereresting兴趣指以最高形式(est)投入到当前(ing)的事情中去。很大部分人的行动都是结果导向,做事情仅仅是想要得到预期结果。然而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他会担忧达不到预期结果,这种担忧之墙往往会把你和快乐隔离开来。比如有人看电视剧,看到第一集就忍不住看了大结局。当看完大结局,他就没有兴趣欣赏过程,因为这些都不重要,他追求仅仅是结果罢了!这样就失去了看电视的乐趣。乐趣来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有趣之人,生命对你感兴趣。有趣之人,在冒险面前,勇敢尝试,失败了,收获乐趣智慧。成功了,收获成果。而无趣之人,在冒险面前,带着忧虑进入或者不进入,成功了,他会很疲惫。不成功,他会更沮丧。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开始用不感兴趣来搪塞时,生命也对他不感兴趣。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拒绝一切机会,那么他就拒绝了一切,他就会被社会淘汰。
第三种,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当你看到一个事物或者人,你的过往经验自然而然会引导你并得出你心中以往的结论,从而表现出思维定式。这就是心智模式,我们看到的仅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潜意识带给你的永远都是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我们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处理我们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后在我们脑子里面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我们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模型,然后根据这个创造出来的世界生活。心智模式的有三种来源,直接体验、间接体验(读书,交流,别人介绍)、自己的摸索。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过去,但是我们却能改变对于我们过去的看法,这才是心智模式的伟大之处。
第四种 成功学不能学。现在的成功学大师,常常激励大家获得成功靠得就是坚持,成功很简单,然后编写某某名人坚持的故事。其实坚持一定能成功吗?坚持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如果我们要成功,我们既需要勇于坚持,也要勇于放弃,放弃那些错误的坚持。时刻回顾自己梦想,修正自己的轨迹,这样才可以成功。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什么是你的真正目标?就是那些你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目标。让自己成为一个能担当责任的人!这才是成功的真正目标。假想一下,如果你被放到一个荒岛上,你的目标是什么?是有一千万现金,还是当一名CEO吗?当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外界,你会把自己陷入一种不可控制的焦虑,一种得到前恐惧、得到后空虚的生活当中。你的天花板是别人的地板,而你总是在向上看,从来没有留意过窗边的风景。只有当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内心,你才能够真正获得可以掌控的幸福,获得那种贯彻始终的幸福生活。你可以安心地靠在窗口看看风景,然后更快上楼。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成功是生命的速度,成功此刻在你的脚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第五种 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兴趣的三个境界:兴趣(一见钟情)是给你好奇的东西,让你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兴趣被快乐地强化以后,就会成为乐趣;乐趣(两情相悦)会让你在其中获得快乐,你可以快乐地进入其中;志趣(白头偕老)会让你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然给你觉得你可以投入一辈子。对于未知职业或者事物的选择,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不做选择、观察的空间和底线,在这个之前,不要做选择的决定,一旦过了这个底线,就大胆地开始选择,这就是最好的选择模式。通过观察,找到自己的基准线和底线,在身下73%选项中做出决定。千万不要妄图在入职时制定5年或10年的职业规划,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还是别做计划吧。道是不会改变的,你的价值观和人的天赋,即三岁看老;法会简单地改变,你做事的方法、态度等,环境的变化导致你做事的方法变化;术经常发生改变,具体的实践操作的方法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
第六种 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句批评,一句责骂,而生气影响一整天的生活质量。如果我们的情绪总是受别人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生活将被别人控制,我们将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他们的心智模式是:外界、别人来掌控他的生命。这种人通常使用虚拟语气来推卸责任。很多人对生活和工作不满意,通过从一个地方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却从来没有开心过。因为,他们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外界,导致了自己触发痛苦的按钮,从而不断选择逃避!受害者总是把责任归咎于外界,导致了自己的不如意,被淘汰;掌控者总是把责任归咎与自己,这样的话他就会不断成长,同时,会受到他人的尊敬,从而能够给他带来更好的命运;做坚强的掌控者,而不做自怜的受害者,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不公平是我们生命的契机,是生命提供给我们,是一个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机会。
第七种 幸福是一种转换力。
你是否活在父母的剧本里吗?在人生的董事会上,你永远是最大的股东,可以选择你要走的路。虽然会错误和失败,但是错误和失败是人生学习的一堂必要课程和方法。而幸福在于你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以最小资源获取幸福,享受目前的幸福。而不是要不比别人过得好,攀比是永无止境,这样的话你永远活在忙碌的攀比过程中,导致你的失败!人们通常生活在社会系统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根据社会规则进行生活。在社会系统里,对人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社会价值观,有钱,有权外在价格;人的意义是提供生存发展的条件,工资、房子、车子、名声;人的成果就是工资、房子、车子、名利和权利。而自我系统完全不同,它的评价标准是多元自我价值观;人生的意义是提供生存发展的动力,如动力、激情、快乐、自信;人生的成果是爱情、亲情、友情、自我认同和宁静。
在面对困难是,与其等待浪费时间,产生焦虑,不如主动出击,好的开始意味着你成功了一半,坏的开始时意味着成功了33%,所以,等待成本是最昂贵的。
针对社会上的定式思维,只要多问为什么,多问如果不这么做,会怎么样,那么,你就能跳出思维里的墙。
第三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报告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报告
在阅读这一本书之前,我对此已有耳闻。但是真正的看过了之后,我才发现,看时可以一直融入作者的思想,看完之后会带来很多的思考。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本书让我明白了,自己思维和行为中有很多的障碍。会生活中无法展示出我应有的能力,这一点就是我自己所谓的“墙”。这一点会障碍到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幸运的事情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在自己的墙是怎么一回事,也大概明白了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做出改进。
一、我在这一本书中的收获:
1、不管是在做什么事情,在做的过程一定不可以放弃,世界名人:肯德基的老板、爱因斯坦、史泰龙、陈安之、安东尼罗宾。已经用他们活生生的实践例子证明了这点。一个人有追求当然很好,但是最好的还是要将它实践出来,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将它通过自己行动实现出来,不断的去尝试。在做事情的可以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只要不断的尝试最终将变的更加的好。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当别人做不到什么的时候,他们想要告诉你,你也不能。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去争取。就这样。——当幸福来敲门)
我自己认为这一点讲的很好,但是于上面的那一点也是一脉相通的,但是这里就是将它总结升华出来。给我们传递的信息也就是,在做事情时要努力,尽量做到最好,这样就可以突破自己限制,突破自己所谓的墙。
2、为一些未来的事情做好准备,一个人要打仗需要弹药和火力的支持,而人生也是要在规划好的基础上做出行动。
(如果人生是路程,你的视野好比是探照灯。——拆掉思维里的墙)
明确并详细的规划好的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在地图上画好了方向,就会知道自己要去哪?相反没有规划好自己人生的方向的话,会像是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没有方向感,走一步是一步,走到哪就是那。最终终将走上一条不归之路。像是一群的兔子追一个萝卜,一只狗看见了,也和他们一起去追了。最终这狗会开心吗?越卖力越南辕北辙,原因就是来自于,缺乏方向感,丧失了方向一路往过追终将会后悔。也让我明白了方向感是最重要的,是做一起事情的最最基础的一点。
3、不要生活在别人的剧本里,不要为了别人的想法而做事,为了完成别人的任务而这样就会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走的是别人的路,这样就会生活的很累。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不要为别人而活。
(在面具之下,你又是过着谁的生活。——拆掉思维里的墙)
这一点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是,有了自己的人生路程。但是不可以被别人给限制住了,搞得自己动荡不得。像是遥控中的小汽车被牵线的木偶。我自己也知道了,这一点是我自己需要注意的,在生活中自己做主的时间多一些。
二、我的“墙”是什么:
1、生活在别人的剧本里,没有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我曾经也认为过。这样做很苦,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写这剧本的人是我自己的父母,我心目中认为的“神”。对于他们的命令,作为小子的我,也只能在所不辞了。最终就被这样被限制住了,从出生到现在都被这样安排着,没有生活过是自己规划好的生活。
2、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旅程,这一个旅行又是充满了未知和恐惧,有一个又一个的不定因素,使我产生了很多的恐惧。也影响到了我很多方面,导致自己怕很多的东西,怕老师、怕家长、怕同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怕自己,怕自己不好,怕自己被骂,怕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做不好。同时又在我自己的心中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放大自己对于未来的恐惧。总是会觉得自己做不好,结果预料的很惨,这样就更不喜欢去做那一件事情了。每一天都不得安宁,提心吊胆的。导致我最后觉得自己只要不差就可以了,不被骂就好了的态度。这一点障碍了我,让我不敢做很多的事情。
3、一个人的大脑模式好比一台电脑,一个人的心智就是一个人的系统,如果一个本来是win8的系统,限制成了win98系统。功能就大大的受限了。在文中举得极端“猪”例子,告诉了我不要被自己的思维所限,不要用下意识去做事情,不然结果不是很好。在四分钟一英里的故事中,告诉我在平时不要感觉自己不行,不要提前自我否定了。但是我自己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喜欢自我否定,举得自己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如:有时候摔跤,背书,辩论。觉得自己肯定不可能可以,最终结果不是很好。
三、应该如何拆除这三堵墙:
1、首先我应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既然我会生活在别人的剧本里,肯定是我自己的剧本不好,所以被别人用它更好的剧本取而代之了。如果想要别人不要帮我设立剧本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剧本一定要好。具体做的方法:在自己剧本不好的之前,先同意一个比我好的剧本,同时我自己也要思考。再我有自己的好剧本之后,就要开始生活在这一个剧本里,过自己的生活。
2、人身既然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这样就正是需要我们的探索,对于一个已经知道世界就没有了探索的意义,没有发现的未知事物的成就感,所以上帝最起码是公平的。对于这一点我应该做的是,顺其自然,做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就不会有空具的感觉。在这之上在制定一个航海图,知道我自己探索的方向,最终肯定会有收获,抵挡梦想的彼岸。
3、如果提前未雨绸缪了一个不可能的未来,最终肯定不会达到。这一点我也意识到了,所以如何突破这一个思想,需要我的努力。但是我可以用自己已经做过的例子来模仿。如:一开始觉得摔跤很恐怖,感觉自己不可以,结果被打一个死惨。如果改变自己的心态,认为摔跤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方法,结果没有这么惨。这一点虽说是很小的一点,但是对于我自己的借鉴肯定是有的,告诉了我,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局限自己,感觉简直可以,就可以突破自己的这一堵墙。
董一铎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第四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语录
<拆掉思维里的墙>语录
1.恐惧就是这样一个懦夫,当你触及它的底线,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然后开始准备和它大干一场的时候,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2.在课程中结识人脉的收获往往和课程一样重要,但是人脉需要持续的活动来维系。
3.不要问为什么他没有给你安全感,那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安全感。
4.切莫把爱自己当成了爱别人,别对别人间接索取什么,就像爱的乞丐一样。
5.喜欢是指向行为,而爱则是指向一个人的本身;你可以讨厌一些行为,同时你可以爱着这个人。
6.能力 = 天赋 × 时间。
7.如果想搞废一个人,那就提供一个没有经济压力、随时可以上网看书吃饭的房子吧。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启动安全感模式的核心是 :自信。
10.一个人虽然害怕但仍勇于前进,这才叫勇敢。
11.安全感不是从别人身上要什么,而是内心深处,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安全感不是从别人身上拿到什么,而是为你能为这个世界给予什么;安全感不是要回来的,是给出来的。
12.当你真正完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去时,不管这个事情多么简单卑微,你都会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任何一个瑜伽都会告诉你,即使认真地投入你的呼吸——这个每天你做过无数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无数的乐趣。
13.源: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慧:用功。源:如何用功? 慧:饥来吃饭困来眠。源:一切人总如同师父用功否? 慧:不同。源:有何不同? 慧:诸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谁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这让他们无法从任何东西中获得乐趣,自然也就无法对什么都感兴趣)
14.尝试,在成功的时候收获到成果,在失败的时候收获到智慧,而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收获过程中的快乐。
15.——你为什么那么喜欢上网?——在这个鬼大学,除了上网还可以做什么?——听说你挺喜欢读书的,为什么不去读读书呢?——因为......因为图书馆太远了,不方便——我听说网吧好像比图书馆远些——哦,是......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喜欢读书的——那你还有什么兴趣呢?——我比较喜欢街舞——原来是这样,听说学校街舞队培训不错,你为什
么不去试试看呢?——我知道,不过每天晚上都练习太晚了,影响学习——我听说你晚上经常上网到三点,好像比街舞晚一点吧——......是的,其实我也不太喜欢街舞——那你喜欢什么?——在这个鬼大学利面,除了上网,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16.当一个人面对新事物无力投入,或者害怕投入了也做不好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对新事物的漠不关心。每天问自己,到底是没有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
17.快乐来源于“紧张感的释放”,一旦一个需求已经完全被满足,紧张感就会消失,快乐也就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了持续的兴趣。
18.人们宁愿自我欺骗,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骗的。因为他们活在自己的“思维之墙”当中。
19.有些时候,虽然我们的眼睛在持续地阅读,但是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加工所有的字母。
20.我们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处理我们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后再我们的脑子里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理解。这就容易造成偏见或误解。
21.色就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心智的模型,一切心智的模型对于你来说,都是实在的世界。
22.愿上帝赐予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并且赐予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异。
23.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成功是生命的速度,成功在你此刻的脚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24.作为一名智者,应该知道,有些时候,坚持的是结果,放弃的是方式。
25.打着爱的旗号来伤人,而且还坚持不懈。佛教中间三毒之一“痴”,就是指这种执着于形式而不是结果的行为。
26.如果今天你还有家人需要负担,毕业工资不定,福利保险一个没有,创业需要场地,资金还没有来源,你当然也可以成功,但是请不要模仿比尔盖茨——“我有翅膀,你有么?”
27.“suc”代表“靠近,接近”,“cess”代表“走”(success)
28.如果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外界,你会把自己陷入一种不可控的焦虑,一种得到前恐惧、得到后空虚的生活中。
29.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People can not do something
themselves,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 not do it too.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30.尝试总是冒险的,但不尝试是最大的冒险。有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每天走进教堂,对他的上帝祈祷“主啊,我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我这辈子从未做过任何坏事。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你能让我中一张彩票!他在世的时候天天这样祈祷,还是一无所获。死后他见到了上帝,于是很生气地质问上帝”为什么我那么虔诚地祈祷,你却从来不帮我?”上帝无奈地说:“我愿意帮你,但你至少先买一张彩票吧?”(如果你只有确定能够中奖才去买彩票,上帝也帮不到你)当然,我们说的是理性投资,切记不能慌乱尝试。
31.森林无回头路选苹果原理。最好的方法是,当你进入一个未知领域时,给自己一个不做选择,只做观察思考的空间和底线,在这个之前,不做抉择,而1/3一过,一旦有过了这个底线的出现,就大胆开始决定。
32.求职创意方法:1 职业访谈 2 给名人写信 3 混专业职业论坛或博客群 4 参加培训与学习,建立人脉 5 加入俱乐部 6 义务工作进入 7 成为客户 8 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33.你的天赋与社会需求结合点,就是你的职业所在。
34.“道”:是不会变的,即人的价值观和人的天赋;“法”:会简单地改变,指的是人做事情的方法、态度等;“术”:会经常地改变,指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法。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
35.决定我们以后成就的完全不是工作的起薪,而是工作的平台、发展机会或者是眼界——这才是一份工作对于人未来的价值,起薪是最不需要看重的东西。
36.如果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水杯,他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有人说应该去装水,有人说应该分享给别人,有人说用最好的方式利用水......答案是什么?一个人手里拿着水杯,他应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喝水杯有什么必然关系?(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这样的水杯,我们害怕失去而死死地盯着这个杯子,限制我们的眼界,僵化我们的思维,阻碍我们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有人的水杯叫感情,有人的叫做专业,你的杯子叫做什么?
37.沉没成本其实已经是已经损失的成本,为了这个损失而追加成本,最后只会头破血流。
38.害怕损失的人,损失最大——怕痛的人最容易死。
39.哀叹是不是一种沉没成本?无比怀念一个恋人是不是沉没成本?面子是不是一种沉没成本?抱怨过去是不是一种沉没成本?
40.人对损失的感受比获得的感受要强烈约4倍。
41.如果你不知道去哪儿(或者要做什么,为了什么),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你也不能把握你的人生,你只能被摆布,被左右。
42.有高兴和心烦按钮的人,如果总是别人触动这些按钮,那我们的生活,是由谁掌控?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生活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生活经常失控,他们的心智模式是:外界、别人来掌握我的生命,导致我现在的状态。
43.如果你愿意,你现在就能够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深深陷入抱怨与自怜中,拒绝受害,掌握你的生命。
44.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不公平的世界,所以我们总希望在另一个地方,幻想在那里有我们追求的真正公平。当你出国后,你会发现,当你真正达到这一切的时候,原来你依然面对一个不公平的世界。
45.我们无法让这个世界永远公平,我们也找不到一个永远公平的地方,我们需要学会的是一种对不公平的免疫力。(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我们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
46.问问自己,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最没有掌控感,最没有力量?那就是你的受害者模式。
47.受害者情绪往往会随着一种凄凉的自恋情绪,一旦有这种感觉,就要注意,你的老朋友来了!(受害者模式)
48.人有社会系统(男人)和自我系统(女人),社会系统好像我们的手,负责从外界获取食物进入体内,而我们的自我系统好像我们的胃,负责把食物转化为营养。幸福是一种转化力,千万不能只获取,不消化成幸福!
49.社会的你其实不喜欢成功,你喜欢的其实是比别人成功,而自我的你其实也不喜欢成功,你喜欢的是成功的过程与希望。对幸福来说,成功就是越来越近。
50.社会与自我两套系统在人进入社会后是矛盾的,要学会协调,不然自我就会慢慢萎缩,社会会越长越大,最终自我将封闭,永远告别幸福。记得兑换幸福吧!
51.等待的焦虑会继续消磨这个人的信心和能力,一直到她终有一天完全放弃为止。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52.把开始当成结果,我把他们称为“开始爱好者”,“开始爱好者”最喜欢的事,就是制定计划,计划越长越好,课程越贵越好,因为一个计划意味着一个开始。最讨厌的事情是落实计划,因为落实计划这个事情实在比制定计划难多了,所以“开始爱好者”一般不选择坚持,他们会选择另外一个开始,久而久之,“开始爱好者”们越来越喜欢开始,也越来越无法坚持。
53.你在几栋情况下做出的决定,根本不足以让你坚持下去。只有那种不可抑制想开始的开始,才是有结果的开始;而那种能够等几次就没有了的开始,基本上属于冲动。
54.刚经历失败,你认为自己再无法承受另外一个失败了,所以你害怕一切不够完美的开始,你多么希望等到有完美的时候才开始,以至于你不能够开始了。(丘吉尔画画)
55.价值来源于内在系统,价格来自于社会系统。很多时候,价格和价值不总是对等的。聪明人根据价值选择合适的价格,蠢人则通过价格选择没有价值的东西。
56.自我、家庭与团体和职业,是人生的三个支架,任何一边也不能偏废,必须并排发展,以免造成注意力不对称,成为单脚架的残废人。
57.爱不是给出去的,而是溢出来的。只有充满自己的心灵,然后溢出去的,才是爱。
58.年少的我们......不知道成功的意义就在超越自己......我们永永远远,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争取一种意义非凡的胜利,前方没有终点,奋斗永不停息。
第五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看完古典老师的作品——《拆掉思维里的墙》,我很受感触。我认为古典老师正是这个时代中为数不多的独立思考者。任何困于现状无法突破或者试图追求更大成功的人,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它将有助你改变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推倒束缚自我的思维之墙,就会发现改变命运的钥匙。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一种好的思维方式是如此的重要。记得小时候,因为父母为我提供上学的机会,我才能够有机会学习知识。然后进入初中,但我不知道这样一直学习意味着什么。后来,我又进入高中,因为只有通过高中三年以后的高考,才可以进入大学,所以我拼命地学习。可是即使进入大学,以后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也许以前是父母在引导我前行,所以我的思维处于被动状态。但现在,作为成年人,我必须要锻炼自己,让自己拆掉思维里的墙,从而不断超越自己!
古典老师在这本书里谈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譬如:买房、爱情、工作、如何提升安全感以及如何才能成功等等。通过阅读,我产生好多对自身现状及未来的思考。或许会有一些担忧——对未来的担忧,但我也会克服它们,自信、快乐地生活下去。
正如俞敏洪对此书的评价:让我们的生命有自己的价值。诚然,既然上帝赐予我们生命,我们为何不珍惜?我们应当珍惜每一秒钟,换一种思考方式,努力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样你才会对生活充满无限的渴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