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拆掉思维里的墙 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可以这样活
————读后感 施臻老师推荐了这本书,我拿到书一打开就被那简单却富含哲理的插画吸引住了,深深的被吸引住了,于是我带着期待读完了这本书,它的确是一本“人生的开窍手册”。古典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让我获益匪浅,也让我对自己以前思维的桎梏有了很深的了解,只有拆掉思维里的那堵墙,才能看到与别人不同的世界,才能跳出那些框框架架,才能豁然开朗于心间!
1.做一个敢于冒险者,而不要守着安全感过日子
书本的开头就是现在社会人们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买房,你是把你的梦想葬送子长年累月的房奴生活中,还是把梦想在最好的年代实施?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两个类似的人,一个因为买房丧失了最好的有旺盛的学习力与拼劲的年代,在我们最需要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目标,开始尝试创业的年代,一套房子消灭了我们的梦想;而另一个人则抓紧了机遇,用最好的年代创出了更加的成绩。房产大佬王石也曾抛出惊人之语:“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40岁之前租房为好。”的确是惊人之语,在一个房产业大佬看来,买房竟是成就事业的最大阻碍,一旦我们被一个房子套牢了,那么你天天想的就是怎样多省点钱还房款,怎样多赚点钱,小心翼翼,千万别丢了工作„„当你始终想着这些东西时,你的工作没有了激情,没有了创新,因为你输不起,一旦失败,房子怎么办,家人怎么办??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加入购房大军中呢?很多人的安全感就来自于买一套房子,自古即有安家立命之说,因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我们的朋友都告诉我们,没有房子是没有幸福生活的资本的,人云亦云,我们把买房当成我们走向成功的垫脚石,可实际上呢,它反而是一个绊脚石,一个你走向成功必须抛弃在一边的包袱。我们总是不敢走出让自己觉得安全的领域,我们只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来回打转,转来转去,我们一直还是那个过去的自己,而有时候外界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就像,以为结婚了,我们就可以不去经营爱情,不去努力巩固家庭关系的平衡,我们以为结婚了我们就安全了,可是当我们在守着那份安全感的时候,外在的环境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当有一天,突然我们开始感觉到不安全了,那时候我们开始怀疑了,怀疑生活,怀疑爱人,其实最值得怀疑的人是你自己!
2.有一个健康合理的心智模式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让买房成为我们安全感的寄托呢,因为每个人都会恐惧,我们恐惧的底线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安全感都不是要出来的,而是给出来的。那么,这些恐惧来临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被逼到命运的墙角?有没有试过触碰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的底线?格鲁夫的思考,把英特尔公司拉上了世界的屋脊。是啊,作为一个拆掉思维里的墙的先行者,格鲁夫成功的为我们后来者指定了一条坚实可行的路。我们的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世界,而且,这个自建的真实世界,又反过来印证着这个模式。心智模式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智慧的智慧。有很多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却在别人身上羡慕的发生?优秀的人有一套优化得非常好的后台程序,这些程序清晰、干净,不占内存,直指目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维程序,他们总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压力下面有完全不同的心态,对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对同样的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3.从投入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和兴趣
而根据古典老师的这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还需要有与众不同的心智模式:即投入。当我们一个人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资来做事情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把工作做的很好,也自然而然的得到最多的报酬。在以后走向社会的工作生活中,我要把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工作是我的兴趣而不是为了达到赚钱糊口的目的。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不是无能之人。So每天我都要问问自己,我到底是没有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这是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甚至以后做每件事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无兴趣去做的事情要放手,就像买房一样,做无趣的事时间长了我们的梦想就没了。“我们的奋斗就是要把奋斗变成不奋斗”,搜狐CEO张朝阳,因此,在我的生命中必须找到一个长期的深层次的不能被满足的乐趣,让这个永恒乐趣带领我穿越生命的无常,迈向人生的彼岸。兴趣,interesting,就是以最高级的形式投入当下你做的事情,乐趣的来源是享受当下的投入。
4.重新定义成功
什么是成功,在我们以前的思想中,成功就是达成所设定的目标。而现在,成功是当下,是我们追求优秀的过程,就像做出一道数学题,高中的时候,我们每想到一种解题方法,就会雀雀欲试,别提多兴奋了,每完成一个步骤,就会很开心:而从我上了大学后,抛弃了理科的东西,对数学早已没有了那种高中的时候的疯狂了,因为我已不是曾经年少的我。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实现目标的过程,不断的靠近梦想的过程,所以成功在当下,不要寄托于哪一天,现在就很成功。我们要捍卫我们的梦想,如果我想要些什么,就得努力去争取。成功需要我们自己无来由的坚持。全身心地投入当下,不要追悔昨天,也不要忧虑明天,我是个沉闷的人,最近也正好被感情这件事折磨着,我喜欢一个女生已经有5年了,从高一的时候开始一直到如今,她也知道我的心意,但是她委婉地拒绝了,但因为我们考到了一个学校,我平常还是对她特别关心,这也算是旧情难忘吧,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这份感情自动升级了,我已经深深地爱上她了,现在当然是没什么成果了,她也有自己的男朋友,很多朋友啊同学啊都说我傻,但我自己却从不后悔,我对她的爱是我的成功,她对我的拒绝是她的失败,我不会去追悔已失去的昨天,不管未来怎样,我爱过她已足够,我成功过!
5.寻找你一生的事业
每个人都是拥有无限的能力和资源的,没有人例外。一个人可以暂时没有工作,但他可以拥有家庭,拥有健康,也可以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份好心情;一个盲人虽然没有双目,但他可以为人类和平而祈祷,可以拥有悲天悯人的宽广胸怀„„亚里士多德说:你的天赋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就是你的职业所在。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有先天就拥有的,有后天形成的,并不是每个人一出生都是聪明绝顶的,我们的天赋需要我们后天去培养,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冒险,不断的在得与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一次次的跌倒爬起重新出发,很多事情在嘴上说的时候特别容易,我一旦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会,全力以赴,可是呢,我们却从不去尝试,从不去发现,你都没有想过去发现,你如何开始竭尽全力、全力以赴。就如同谈恋爱一样,你不去发现她的美好,怎么可能真心去爱她,呵护她,又何谈以后的幸福呢。就像古典老师说的那样,你总是一见钟情很多人,两情相悦一些人,白头到老一个人!
6.做你生命的主人
我很多时候不知应该做些什么,其实都是自己在放松了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思想是很简单的,就是我们要实现生命的价值。可是社会是复杂的,有些事情是永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会在很多的时候怅惘茫然。可是人的可贵就在自己的追求不灭,行动不止。看看我们的身边,很多的人看似快活其实各有自己的烦心事,怎么让自己永不烦恼是我们有无智慧的标志。记得有人说过一个坚强的人,任何人也不会使他真正的潦倒的。是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做好我们自己,即使是别人强迫你做的事情,你只要把它当作是对自己的历练,是对自己的提升,开心的去有创意的去做它,那么它也会让我们很有收获的。这就像爬山一样的,爬山很累,可是美丽的风景却让我们无比的开心,古人的那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改变命运只有靠我们自己。五湖明月在,渔歌会有时,问题是我们的五湖,我们的明月是不是很澄澈,很亮丽。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我们的鹤有没有力量排云去,我们的诗情有没有洁美无限,我永远相信,有付出便有收获,有追求便有亮丽,生命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在变化,生活正像月亮的脸悄悄的在改变„„生命的精彩不就在于这途中的点点滴滴的快乐和收获吗?
7.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我经常听人说起海的故事海究竟是什么呢?”大鱼说:“你就生于海也归结于海,而你却不自知,还去哪里找海呢?”我们每个人就在快乐幸福着,却还要到处寻找幸福,当我们心中一片清宁的时候,幸福自然就找到了,你也就真正地找到了你自己。想想我们是不是那条小鱼,是不是生于海,归结于海呢?
我们每个人都很盲目,当发现别人买了一个新手机的时候,我们也会去买,当好多人都说这个领域在未来比较吃香的时候,我们都会“义不容辞”的去选择这个领域,可又何曾知道,未来的趋势谁可以预测啊???我们每次跟风的时候,我们都有听自己内心的想法吗?难道他们走的就一定是正确的?那条路适合你吗?值得你去做吗?有意义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走自己的路,我要有自己的价值,就像古典老师说的那样,你要长成你自己的样子,你要去发现什么是你想要的,什么是值得你追求的?
8.去尝试吧,行动起来,而不是等待
你是不是老是觉得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总是在别人身上羡慕的发生?那些人和你有什么不同呢?每一个人都带着一块镜片来看世界,然后用一套自己的程序来构建自己的世界。可是啊,人家是想到了就去做了,有想法就立即付之于实施,而我们呢,总是天马行空的一大片幻想,可是做的时候却明日复明日,让你自己都无法适从,生命不是用来等待的,而是用来行动的,穿越过去的怯懦,过去的犹豫,穿越到自信而充满希望的未来。有时候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去尝试、去完成,而是我们心里面害怕、我们心里面恐惧,我们害怕恐惧一些自认为做不到的事失败后的后果,我们害怕恐惧别人的目光别人的看法,我们是为我们自己而活,不是为别人,我不应该让别人掌握了我的主动权。要敢于尝试,即便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做得很糟,可那又怎么样,我们收获了勇气,我们收获了经历,我们收获了成长;我们总是害怕付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往往忽略了我们在付出过程中那些看不到的收获,当我们结束一段爱情的时候,我们已经不是那个过去的自己了,我们已经成长了!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们总是一个开始的爱好者,我们自己经常会买些书,可是我们从来都好像不看,因为我们拥有了书感觉好像就拥有了知识一样,而看到别人看的书后,别人觉得好看呐,我们又想去看,真正又买了之后又扔在一边,如此往复循环„在尝试的过程中,还要有坚定地意志,不要犹豫,要相信自己!就拿我本人来说,我经历了不少的挫折,也让我懂得了很多,以一个事来体现一下,我帅哥一个、不是,自幼在家帮忙比较多,皮肤晒得比较黑,有次去武汉玩的时候,被一个欧莱雅的店给拉过去了,说是做活动免费对皮肤进行检测、保养。当时也想了免费的不用白不用,我进去之前是抱着不出一分钱的想法的,可是最后的结果呢?很让人伤心,的确,我动摇了,我长得又不帅,皮肤还黑,这是我的硬伤,就是由于犹犹豫豫的被那个店给忽悠了200块,我的意志太不坚定了,直到现在为止,也仍然还有些!不过这次的吃亏也让我记住了,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别人的花言巧语就让你左右摇摆,找准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方向!所有,在追逐梦想的路途中,我要敢于去尝试,要坚定信念,更要奋斗,努力!
9.实现自我
人总有一死,所以为何不真正的活过一次?做你自己,活出你本来的样子,用爱和对生命的热忱拥抱生活吧,生活也会拥抱你!古典老师讲得金子论尤其让人印象深刻,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么?高中的时候老师老是那这个来鼓励激励我们。如果你是金子,你的常态不是发光,而是不发光!只有达到一定的含金量,才会成为发光的金子,当你被挖掘出来,你要经过很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要让你身上的杂质,不好的习惯、污点被熔掉。然后还要成型、打磨、抛光、最后才成为很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其实我们都是金子,想发光还有个复杂的过程。而藏在地壳中的金子才是最多的。所以啊在实现自我的时候需要磨砺,其实我们都是金子,想发光还有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流血流汗,需要我们去奋斗。人人都是规划师,关键是自己学会规划和修正,先要打破思维的僵局。拆墙很重要,建墙更重要。破旧立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破有立才能继续,光破不立,还是一团乱麻。人们经常羡慕别人功成名就,抱怨自己时运不济,遇人不淑。其实换个角度去思考,换个方式去行动,换个心情去感悟,“拆掉思维里的墙”,你就会发现“墙”外的世界更华丽,也许成功就是这样简单。人就是这样,我们是自己生命的导演,我们的故事需要我们自己来演绎,我们才是故事的男主角,不能让其他人抢走了我们的主动权,怎么做怎么走我们自己规划设计,找到真正的自我,让这个世界少了你而感觉到遗憾!
我的读后感是以从网上搜到的九个模块为基础,自己填写而成,选择不对,努力白费。我选择了这本书作为突破桎梏的蓝本,起码到现在我自己认为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像古典老师说的,一个人可以为自己认为的事情而努力,但一旦发现错误的时候要立即停止,错误的努力不不努力要可怕的多,如果方向错了,那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的。就跟南辕北辙一样,因此在给自己定位时,一定要找准,然后去实现它!
正如俞敏洪对此书的评价:让我们的生命有自己的价值。诚然,既然上帝赐予我们生命,我们为何不珍惜?我们应当珍惜每一秒钟,换一种思考方式,努力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样我们才会对生活充满无限的渴望与期待„„
第二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有感
今年公司发了一些新进的图书,本人挑了一本,花了大概三个多小时读完了《拆掉思维里的墙》。
读这本书,感觉有点前后杂凑,前后总感觉文风不一致。特别是中间一段文字,不知所云,可能是因为没有目录的原因吧,不过没有目录也应该让读者看懂吧,还是文字编排有问题。还有就是书最后的一段,感觉有点像是作者自己调入了一个自己曾无情批判的陷阱里,用一堆名人名言,总想给读者留下点激情,或者煽动读者去“成功”。
刚开始看的很有趣味,文中所讲故事很接近我现在的实际状况: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工资不多也不少、在考研这件事情上还心存侥幸、一心想着做自己喜欢的数学、有自己的梦想、需要在职场进行不断的学习、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训练或者培训等等,第一节的职业安全感奴隶看完的时候,心里也是对这本书心存期许,还推荐给了大姐和其他同事。真心说,很受启发,不过如果仔细一想的话,其实如果按照文中所述的方式生活:不要买房、不断学习、年轻奋斗、花费金钱和时间积累人脉资源、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一切好像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要为了有更多的钱、更好的前程、更优秀的人生而奋斗。可是我是那样的人么,可能有时候是吧,比如在学业上、工作上偶尔会有这样的想法(学业不成功去搞数据库、数据挖掘等和数学相关的工作)。但其实我更多是一个喜欢幻想、神经质、对文字和艺术顶礼膜拜的小小的人,狂想者抱着吉他沿街流浪和去远方旅行、守着一大堆数学符号在草稿纸上感觉无比美妙的世界原理、手持话筒面对着空空的墙壁唱出最有深度但好听的rap。看看我买的书:《海子》、《沉思录》、《股市大全》、《时间简史》,两本算是文学性质的吧,时间简史虽然算是物理,但也算是一个对数学狂热的人诗意的追求,买股市大全也是为了想把无比美妙的数学原来与现实勾兑起来。可能把自己分析的太过了,不是有那句话么,stop over analysing ,life is simple。不过一切都是不定的,可能若干年后,我真的就喜欢上了职场、工作,现在还是多读点书,不管什么方面,都接触一点,对自己有好处的。
文中讲到第一个不建议青年人买房的故事,作者仔细分析了两个青年人的月平均消费以及消费方向,我感觉总是充满了一种投资的味道在里面,我向来对这个不感冒的,尤其是同事提到的车啊、房啊什么的,所以,我感觉自己内心里注定是个不喜欢安定居所的人。
下面还是摘抄一下书内的经典句子吧:
(1)年轻的时候,整是我们最有旺盛的学习力和拼劲的年代,是我们最需要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目标,最有机会开始创业的年代,大部分购房者都与这些机会永远相隔。(2)个人发展的几个关键词:创业、转换行业、快速升值。
(3)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不买房,买梦想。(4)高晓松说的一句话: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下一个角落是我的,我妹没买房,但我俩走遍了世界。
(5)经济部独立一位着梦想不独立(这个我深有体会,大学的时候喜欢音乐,但从来没正式的抱过一个学习班啊什么的,也不是自己没机会挣钱,只是挣钱太少,总感觉自己花的钱还是父母的,所以总是不敢花)。
(6)最希望共事的一群人和一个最大的梦想,所有这一切,都是房子所无法比拟的。
(7)购房购的是一种心理安全感,安全感真的来自于一套房子么?即便房子可以换回安全感,那么出卖梦想值得么?
(8)为了消费安全感,我们付出这么大代价,典当自己的梦想,典当自己最快发展的时光。
(9)职业安全感奴隶、爱奴
(10)人在最痛苦的时候,在身边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一定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依赖任何人生活的能力)
(11)尝试:上帝不是要你成功,而是要你去尝试。(12)试试看给那些可去可不去的职业打电话,是这推销一下自己。
(13)在安全的地方,试一下冒险。
(14)当你有恐惧感和紧张感的时候:fuck you ,that is me anyway.(15)你如果受了伤,你也帮助他人减轻痛苦。(16)安全感是给出来的,不是拿回来的。
(17)乐趣来源于权倾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18)成功的尝试带来成果,不成功的尝试带来智慧,不管成不成功,投入带来快乐。
(19)为你的生命找一个长期的深层的,不能被满足的乐趣,让这永恒乐趣带领你穿透生命的无常。
(20)成功学不能学。
第三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道理很多,自己去懂
肖政宏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了。拿我们自己来说,身边有许多不同的人,每天会发生不一样的事,哪怕你说你只是吃喝拉撒在家宅一天,你自己可能在这个狭小的领域里没怎么变,但在你所处的领域之外不是。我们开始收到好多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你认为好的,有你认为坏的,有的,你甚至无法去评判它是好是坏。所以,在喝够众多鸡汤与毒鸡汤后,我明白一件事吗,道理很多,自己去懂!
好了,言归正传,说到《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首先是许多大V,学者推荐,从他们的推荐语中其实就可以简单知道这其实一本告诉你,或者说,分享一些故事,用现实例子,引经据典,来解答一些当代青年或者工作者的疑惑吧!这里的疑惑,恐怕也就是基于我们从小建立起的一系列思维搭建,当我们不断长大,突然或者不断遇到变化的现实社会中新的思维逻辑从而产生的一种碰撞。我们开始分不清到底谁对谁错,于是作者古典结合过往的经历,所见所感,告诉我们去拆掉那些固有思维的墙。
我想分章节来探讨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东西。
首先第一章,讨论了我们很多人会有的安全感的问题。在梦想面前,我们是选择现实安定,还是选择挑战突破?在爱情面前,我们是选择死死抓住不放,还是选择给彼此一些空间。书里告诉我们,安全感是自己去创造的,而不是凭空拥有的。正如书里有人说,房子让我有个家的感觉,这使我有安全感,对爱情的强烈控制欲占有欲,让我有安全感,没有了安全感,就感觉很恐慌,很不安。但在另一面,有人在别人买房当房奴的时候提升自己能力,学习东西,周游世界,生活过的多姿多彩。有人在别人被爱情死死禁锢时面对异地恋都已经能过得甜甜蜜蜜,和和美美。这些人觉得自由,挑战,才是他们想拥有的安全感,他们能在这些过程中拥有而不是一味的去索求。
第二章讲述有趣的态度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和意义。身边有许多人兴趣很少,对于许多东西都不是很有兴趣,他们的生活可能只是简单的一天天流逝,而这个时候,有人已经完成环球旅行去过了很多地方,有的人不断写作已经获得金奖将要成为一名作家,有的人喜欢唱歌不断参加比赛有天就真正成为一名歌手。兴趣可以是一种爱好,有趣可以是一种态度,我们需要对生活保持一种热情,满怀热情骄傲的生活。
第三章谈心智,其实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讲一个人的成熟。我们如何看待星座,如何看待金钱,我们如何看待爱与被爱。当我们真正看清楚如何去面对这些事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种心智的成熟。一个人的成熟包含好多面,这个范围很大,简单的说,他可以是我们看待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原则,一种理念,也许就是所谓的三观。心智成长培养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思维重组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拆掉一堵旧墙,建起一堵新墙,以一种更客观,更正确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
第四章,说成功。想必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都已快过时了,因为后来我们明白,反思总结成功前的一两次失败,那种失败才是成功之母,不断失败没有进步的那不是,我们常常励志,但却忘了去实践反思。我们也都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前提条件,找对方向,不断收获。是金子总会发光,首先那得是颗金子,其实还得挖出来,不断清洗,打磨,才能发光,这才是成功。成功的故事很多,实现自己的才是你应该做的。
第五章,工作,职业。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如今我们会面对今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再工作的问题,是选择工资高的工作,还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在一个地方不断停留,还是不断变化挑战。这没有确定的答案,每个人可能因为不同的人生追求而有不同的选择,对于我,我倾向于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不断往上走,不断学习挑战。但我也学会等待,也许现在的工作可能不太好但谁知道今后呢?也许那时候你会喜欢上它。我学会坚持,如果是对的,我绝对不会轻言放弃。总的来说,当我们今后走进社会,职业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阶梯,一个踏板,如何实现在这背后我们要追求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六章,活着的态度。我们有喜怒哀乐,生活中遇到的事会不断改变我们的一个态度,一个心情,这时候我们是不是该想,人生很长,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活着,快乐活着。悲伤失落有,但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它变到最小。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太多,但是公平也很多,每个人出身不一样,但追求幸福的权力一样,我们也许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不公平,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看待这个世界不公平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幸福快乐活着。
第七章,幸福。其实就是生命的一种体验,感受。书里告诉我们跳出原有的设定,对损害自己幸福的事说不,我们要做好自己,去拥抱世界,双赢是获得幸福最好最快的方式。上帝最残酷的给别人美貌,给自己丑陋,生活不断的对比,我们不幸福。但很巧的,幸福是一种感觉,我们学会去改变一种看法态度去拥有抓紧我们自己的幸福,某种程度上说,幸福不是被别人偷走的,而是我们自己弄丢的。
第八章,尝试。书中把它强调在成功之前,虽然如此,其实尝试不只是面对成功,成功只是我们在尝试一件事后的一个可能的结果。成功需要尝试,我们会在尝试中发现新的东西,那其实就是尝试的收获。文中也说,坏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所以,别怕失败,去尝试吧!
第九章,说规划。我们常说人生规划,为什么要规划,因为我现在明白,规划能让我们知道要走什么路,朝哪个方向走,怎么走,它能让我们离梦想更近一点,走的弯路更少一点,为此我们规划人生,不断发问,残酷的世界需要我们温暖的规划,我们才能走的顺畅,遥远。
《拆掉思维里的墙》是本好书,也许会被披上鸡汤文大合集的今天它依然给我们许多行走在人生路上的迷茫青年男女一些提示,一些启发,它能在某些我们都懂的道理时推我们一把,在某些不太懂的地方给些方向,供我们选择前行。正如我标题所说,道理很多,自己去懂,当我们拆掉了思维里的旧墙,那面新墙,最后还得我们自己重新去修!
第四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原来我可以这样活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对于幸福、成功、事业,我们往往纠结于世人的看法……这些固定的思维方式,在我们脑海中处于相当强势的地位,它们驾驭我们,操纵我们,束缚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剥夺我们的热情和希望,让我们在碌碌无为的平庸状态中变得心安理得,在浑浑噩噩的麻木生活中变得浑然不觉……这可怕的固有思维模式,就象建在我们头脑中的一堵墙,严严实实地挡在了我们寻找幸福,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上。你甚至会认为,我这样的人或许就应该这样活,因为这就是我的性格,我的命运。《拆掉思维里的墙》将为你开启一条崭新的思路。在古典辛辣的描述中,我们惊觉习惯、麻木以及无所作为的可恨和可怕,并且在鲜明的对比中,坚决地走出这个虚幻的天堂,勇敢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一、内容简介
对于目前的生活,你是否缺少安全感?你会经常觉得累吗?结婚一定要买房吗?坚持一定会成功吗?努力一定有结果?只有有钱才能够幸福?老板可以掌控吗?小人物就无法对抗不公平吗?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但却因为家人不得不这样过下去吗?每天都在混日子,却幻想有一天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就一定会全心投
入?……如果有一个回答是“YES”,那么《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就是你想要的。
也许,连我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那些困惑背后,往往藏着一堵堵思维里的墙,阻碍着我们,把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了。拆掉思维里的那些墙,你就可以获得成功、快乐、自信和幸福。从“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须一点改变,你的人生也许就此大不相同。
二、作者介绍
《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现为新精英生涯总裁。美国生涯教练国际认证CBCC中国首席导师,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师。国内不超过10个同时拥有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高级职业指导师、注册心理咨询师与企业教练4个认证的生涯发展专家,被业内认为是‚中国职业规划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CCTV《科技博览》、北京台《天天阅读汇》、凤凰台《一虎一席谈》邀请职业发展专家,《中国教育报》《新前程》、新浪教育、中华英才网等媒体职业规划专栏作家。
三、目录
第一章 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 第二章 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第三章 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第四章 成功学不能学
第五章 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 第六章 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第七章 幸福是一种转换力
第八章 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尝试 第九章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四、心得
开篇所讲的安全感,对我启发很大,我是一个经常会向自我营造的安全感屈服,依赖性很强的人,按原文的话讲是自信心不足,内心的力量不够强大,算得上是一种自卑吧。这一章作者找回了被浮嚣所掩盖的一个很强大的事实:就是任何一个人都有能力一个人活得很好。提到这里,作者也谈及了婚姻与爱情的经典话题,1)依赖不是爱2)不要把爱自己当成爱别人3)把喜欢与爱搞混,喜欢是指行行为的,爱则是指向一个人的本身。后面作者相应的提到了怎么样提高安全感,怎么样战胜恐惧,怎么样建立自信,从依赖中独立出来等解决方法。我认为这一章最主要是让读者认识到被安全感奴役,自信心不足等一系列不容易被发觉的问题,至于解决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中有几个方法很具有参考价值和生活智慧。
第二章的讲的是兴趣问题,和老生常谈的有所不同,作者通过对
比有兴趣一族和无兴趣一族的生活现实向读者呈现残酷的反差事实。其中一针见血的指出根本性问题在于投入。其实我觉得有兴趣和无兴趣所指的有点像事业和职业。大多数人所选的职业或许是出于无奈,但是在职业之外,每一个人都有坚持自己事业的权力。通俗一点的讲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不为了这份学习后的成果,就为了学习这一个快乐的过程。也正是因为不在乎学习成果而成就了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学习不是一件强迫性的事情,快乐就是最强大的驱动力。
第三章讲的是心智模式以及不同心智模式所对应的不同生活方式。刚看到导言就想起以前看过一本关于幸运的书,也想到了吸引力法则。先前所有的怀疑顿时找到了一个算是‘科学’依据,幸运和吸引力法则并不全是虚张声势,空穴来空。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你的心智模式就像一个过滤器,不自觉的过滤掉自己不关注的信息。心智模式也被人们称为思维方式或思维定势,而不同的心态就是心智模式的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时我们说要学积极的态度,其实我们真正要学的不只是态度,而是这种态度背后的强大的心智模式。认识到这个强大的‚心智模式‛的特点,我们就能运用它。每一种心智模式都有局限,最明智的作法就是辩证法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
应该经常保持警惕,及时洞察心智模式下的局限性因素,避免墨守陈规。
第四章涉及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成功学的毒害。特别欣赏里面的一个观点;成功就是越走越近,成功就存在于过程之中。有自己的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去实现它,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成功。还有就是不要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外界,只有当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内心,你才能够真正获得可以掌控的幸福。摘录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如果你有一个梦想,那就去捍卫它,如果你有一个目标,那就去争取它,走起来,当你走在人生之路上,没有必要去羡慕那些走在高处的人,也没有必要轻视那些走在你后面的人,因为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成功是生命的速度,成功在你此刻的脚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当你疲惫,那就歇息,当你快乐,那就小小地忘乎所以,只要你继续前行,你就是成功
第五章的标题是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里面提及了很多刚入职场的新人容易犯的错误,也涉及了如何求职,如何做职业规划,如何在一个好的职业上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非常现实。打破后悔模式和错过模式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不做选择,观察的空间和底线,在这之前,不要做选择的决定,一旦超过这个底线,就大胆的做选择。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一概而论。具体的还得根据事情轻重缓急灵活运用。可以更清楚的认知职业内幕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六章讲的是如何做自己的主人,掌控自己的情绪和生活。快乐是可以选择的,是每个人不可剥削的权力,你选择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在这里作者提到了公平,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必须接受这个现实,与其争论公平,倒不如做一些让这个世界尽量公平的事情。
第七章幸福是一种转换力谈及了当代社会青年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矛盾:自我价值观与父母价值观的矛盾。我们知道了对父母的逆来顺受,其实只不过是对自己和家庭的一场漫长得没有终点的伤害,只有我们真正找寻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才能带给父母真正的幸福;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里不仅存在一个‚自我系统‛,还有一个潜在的‚社会系统‛,在左右自己对幸福的满足程度以及对事业成功的追求程度;我们知道自己应该追求的东西,不一定是最为昂贵的东西,而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第八章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尝试。讲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拖拉。里面阐述了等死模式和穿越模式,非常客观的指出与其在等待中痛苦挣扎,不如在行动中拼搏。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战胜拖拉〉里面就很好的诠释了等死模式的痛苦: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的
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第九章的题目是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有句话说得很好: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为你的不坚持,却让别人进来布置,但是你不要忘了,在里面住一辈子的人还是你自己。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坚持的东西,为什么你的东西要任由别人来给你贴标签呢。你是为你自己而活,而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幸福不是指比别人幸福,而是你认为什么是幸福,那就是幸福,它不是个比较级,不需要参照物。
五、分享
(一)本书经典语录
★ 从职业发展来看,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不买房,买梦想。★ 人们购买的,其实是内心的“安全感”。为了消费安全感,我们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典当自己的梦想,典当自己最快的发展时光。★ 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
★ 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 能力=天赋*时间,如果有一件事你没有成功,那不一定是欠缺天赋,而是欠缺时间。
★ 远离那些让你容易获得安全感的事情!包括过于关心你的父母、一张可以任意刷的卡、一个不会犯错误的任务和一个养老般的工作。那会驯化你成为安全感奴隶!
★ 生命就好像镜子一样,有趣之人对生活保持着极高的投入度,全
力拥抱,生活也全力拥抱他。无趣之人用“没兴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绝,所以生命也躲开他。
★ 坚持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释迦牟尼放弃王位,坚持了智慧,鲁迅放弃医学,坚持了救国,李开复放弃了法学,却坚持做最好的自己,所以他们可以安然的放弃,投入更好的方式。他们知道自己坚持的是结果,放弃的是方式。
★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 回顾你的生命,那些让你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是不是都是来自于生命深深的底部?那些最艰辛的日子你默默地坚持,那些黑暗的日子你的眼睛里面闪着理想的光。回顾过去,那是你生命中间一无所有的时刻,也是你生命中间走的最快的时候,而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 当你疲惫,那就歇息,当你快乐,那就小小地忘乎所以,只要你继续前行,你就是成功
★ 成功就是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二)媒体评论
有的书好玩,但看过之后你会忘记。有的书对你有帮助,但阅读之时饱含艰辛。这本书,你读的时候会充满兴趣,合卷之后会引发思考。特别对年轻人来说,本书中所阐释的观点和丰富的事例,我相信会在某一个点上触动心灵,甚至会改变你生命的轨迹。
——著名作家 毕淑敏
人们经常艳羡别人功成名就、飞黄腾达,抱怨自己时运不济、遇人不淑。其实按照本书的介绍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换个方式去行动、换个心情去感悟,“拆掉思维里的墙”,你就会发现“墙”外的世界更华丽,也许成功就是这样简单。
——当当特约评论员 粉红猪猪侠
(三)拆掉思维藩篱,快乐高效工作
1、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很多人会抱怨,目前的工作并不是我喜欢的,我不会在这个岗位干一辈子的,只是目前生活所迫无奈的选择,所以,对于这份工作,我无法投入热情。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就应该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无论喜欢与否,你花费的是你的时间和生命,既然不能选择,那么,就努力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绚烂一些。无论哪种工作,它都是打开我们人生眼界的一扇百叶窗,提供给我们百味人生、接纳百种个性的机会。你投入了热情,你就会从中发现乐趣,收获快乐,从而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2、精细化营销,需要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精细化营销在企业的
营销活动中提的越来越多。一个营销活动,上级部门的文件中,营销流程已经详细到每个细节。但是,每个地市、县区,甚至城乡的客户群体,其消费观念和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别。那么,营销效果肯定也是参差不齐。所以,作为一线营销人员,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多一些创新精神,根据各自的地域特色,找出业务的不同切入点,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否则营销活动将流于形式。
3、享受学习的快乐。学习是提升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学习,就是在退步,在日益和时代脱节;不学习,就会逐渐丧失工作的能力。市场营销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学习业务知识,学习营销技巧。在工作中的学习,有时是不为了这份学习后的成果,就为了学习这一个快乐的过程。也正是因为不在乎学习成果而成就了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学习不是一件强迫性的事情,快乐就是最强大的驱动力。只要保持这份快乐学习的心态,努力去丰富自己的内涵,终有一天,你会惊觉你耕耘的那片土地上已是花开满园。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思路大胆,内容震撼,读后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事业的成功,还包括如何寻求内心真正的平静和幸福。在成功的道路上,你需要的或许是勇气,胆识,取舍,努力。而在幸福的道路上,你需要的却是满足,珍惜,智慧,慈爱。
第五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感谢夏璐同学的推荐了这么好的一本书,引用夏璐同学的一句话:很久没有这种酣畅淋漓、沁人心脾的感觉了,《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要说拆掉思维里的墙,首先要说的是,这墙是怎么样的一堵墙呢?它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当中(废话),影响我们内在的情绪和外在的行为,影响我们内在的价值观和外在的追求。
总会有这样的事,当付出很多之后,到最后发现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当钱赚多了,也不一定过得比没钱时开心。为什么会这样?要搞清楚这个,首先要先了解,开始时,为什么要追求最后得到的那个目的?因为别人都说这样好,因为别人都觉得这样会很牛逼,因为亲朋好友都喜欢看到这个样子,因为得到后会感觉头上有光环,所以有了开始的追求。但最重要的人没有考虑到,那就是自己,自己喜不喜欢,自己有没有兴趣,不清楚。另外,古典(书的作者)老师说要平衡好自我、家庭和职业(包括团体)这三者的关系,任何一方面不好,都会造成很多不开心的事。
对上面的问题进行引申,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做法不尽相同,古典老师说是因为“心智模式”在作怪。心智模式,好比电脑上的软件,如果有这么这么的操作,那么就会有那么那么的结果。古典老师把人比作电脑,心智模式便是影响我们情绪或行为的软件程序。譬如看见美女就喜欢,看到脏兮兮的人就讨厌,看见好车就喜欢,看见开车的人是自己的情敌就讨厌。有些东西有人喜欢有人讨厌,那就是各人心智模式不同引起。
如果上面的说法是真的,那么我们的软件(心智模式)能否升级或者更换呢?事实上是可以的。
当你总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不行的时候,你每次跟别人沟通时都会这样提醒一下自己:“我沟通不行的”,于是你就每次都跟别人沟通得不好了。换一种想法,每次跟别人沟通前,都告诉自己:“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我没什么比别人笨的,我跟别人沟通没什么障碍。”于是你会发现,你跟别人沟通会越来越好的。
上面说的是升级软件,那怎么样是更换软件呢?
当别人都说过年吃发菜好,吃了会发财,但其实吃其它的菜也很好,甚至不发财也可以过得很开心幸福,只要两小口子和和睦睦、互相珍惜、知足常乐,这简单美好的生活不是发财就可以有的,读后感《《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当别人都说iphone好,进名牌大学好,买房子、买车子、早点成家立业好,其实那不一定好,或者说不一定合适自已。可不可以换个心智模式,追求自己切实喜欢的,那怕是平平凡凡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都有许多美好在里面。
书上还说了很多观点,比如
关于投资,年轻的时候应该把资源投资到发展的东西上,而不是投资让自己安定的东西。
关于爱情,“喜欢”是指向行为的,而“爱”是指向本质的,爱是给予而不是获得,在没有另一方时,自己也不会感觉缺少什么,但会因为互相的给予让彼此更幸福。
关于缺点,要有不服输的精神,从各方面寻找原因,总结经验,让自己做得更好。
关于社会公平,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也不能老去抱怨,应该学会去改变。关于逆境,尝试从别人的角度去想,要怎么做才能改变逆境,只要这样,才能那样,如此去想,要相信,命运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
关于幸福,幸福来自于对社会物质的转换能力,这就是说,并不是你在社会上获得的物质越多,你会就越幸福,你还需要有这个将物质转换为幸福的能力,让自己内心幸福;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再穷,也可以是很幸福的;幸福常见的杀手是跟人比较。
换种思维,跳出那面围着自己多年的墙,或许可以活得很精彩。
古典都是幽默风趣,给我们写了不可多得的好书。这里小小几段文字,写下的不多,感兴趣的就要去看原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