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1这一周我阅读了书籍《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给了我很收获。《拆掉思维里的墙》里的内容主要帮助我们看清我们自己思维里的一些模式,并且帮助我们分析这些我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思维模式。
其中让我最有收获的是书中的第六章“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着”,这章主要讲述着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的心智和思维模式。
其中一种模式是大部分人都有的:他人掌控你的情绪。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是很多人的喜怒哀乐都被别人掌控。有人骂你,你就会生气;有人夸你你就开始;今天开车的时候堵车你就会抱怨。这些都是外界控制了你,就像堵车和不堵车一样,如果堵车你就不爽,如果不堵车你就开心,那么你就被他人掌控了。如果这样的话,别人要你开心,你就开心,别人要你生气,你就生气。
这样被他人掌控情绪的人,都装有一个受害者的模式,他们把自己当做受害者,遇到问题总是怪他人,不去寻找自己的原因,或者不去想办法解决,总是在抱怨。遇到问题会抱怨、推卸责任,这不管我的时,实在是太累了。
我也有这样的模式,在平常我遇到一些问题我也会抱怨,怪外界的原因。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我成为一个推卸责任的人,这的行为还会让我的成长缓慢,因为一直抱怨去找自己的原因,这样自己的问题还在,得不到改善,下次依然这样。
书中还讲述了很多人很多根深固蒂的思维模式,以及一些思维中的“墙”。
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换个方式去行动、换个心情去感悟,“拆掉思维里的墙”,你就会发现“墙”外的世界更华丽,也许成功就是这样简单。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2刚看到《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的时候很惊喜,虽然我们都或多或少知道潜在意识会对生活产生影响,但是那究竟是我们心里的一堵墙还是一道光,却未曾去思考辨别。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此书的第三章: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们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篇文章一段读阅前后两个字写反了,就像刚才那样,你发现了吗?我们的大脑依然会将“读阅”读成“阅读”。很神奇,我们看到的并不完整真实,而是常常由于我们的思维惯性构建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就像书中所说:你永远只能看到真实世界中你想要看到的那一部分。听起来很神奇,但仔细回想,当你开始打球,你会发现你遇到背着球包的人变多了,当你对烘焙感兴趣,你的世界里出现了很多烘焙爱好者。乐观的人总能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悲观的人常常发出就只剩半瓶水的感叹。这些隐形的意识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们的思维,最后影响到行动。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4分钟跑完一英里是人类的极限,但班尼斯特在科学论证后把时间缩短到了61秒,停滞不前后,他忽然意识到他的潜意识一直在限制他,最后他成功突破了60秒大关。这往往就是现实中的我们,遇到一项工作,若要先设定了一个我不会的框框,我们就会永远停止不前。也会有些人努力奋斗过后遇到了困难,此时若你的潜意识是放弃,结果就会草草了事,但若你的潜意识里是遇到事情不退缩,而是去想去做去尝试,不把自己设置局限,我相信事情的结果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若想要自己的世界变好,就要修炼自己的潜意识,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具有正能量。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世界会随心境改变,但不会随意改变,就像60秒人跑不了四英里一样,人是有极限的,但这极限往往要比我们所想的厉害的多,所以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享:愿赐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愿赐我勇气,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愿赐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异。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3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判断法则,或基于生活的经验,或基于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拆掉思维里的墙》中提到了很多有趣的观念,作者幽默地讲述了很多关于思维的秘密。读完后,让人不禁反思,不是每个人人生的不同导致了个人的快乐或不快乐,命运更多的是由心智模式决定,你的`内心是不是有足够的勇气去拆掉自己预设的层层障碍,成长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也是我们一直以来会犯的一个错误。我们总认为暂时没有取得成功问题不在于自己,不是自己不够努力,我们只是在等待兴趣的出现。就好比工作,一旦我们发现了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们才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在这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工作岗位上得过且过。事实上,是我们都颠倒了工作和兴趣的因果关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短时间内就能找到终生的事业的概率几乎等同于中彩票的概率。只有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才会发现工作的乐趣,才会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才能保持最初的热情,一如既往地热爱工作。
看完这本书,解答了内心的很多疑惑。一切就如同书里说的那样:“也许,我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我们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然后又反复强化,最终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构建的那样。这个世界里,却唯独没了我们本来的样子。”或许,我们都该勇于拿起这把锤子,打破思维里那堵结实而厚重的墙,勇于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坚持自己的内心,成长为自己理想的模样。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4最近读了一本名叫《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书,书如其名,作者在轻松愉快的聊天氛围中为读者展现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模式,引发了大家对生活对工作甚至于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很多思考。我也有幸颇为受益,在这里想谈谈我的感悟。
“任何一个瑜伽教练都会告诉你,即使认真的投入你的呼吸——这么你每天做无数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无数的乐趣。”作者提出在职场和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有兴趣一族和没兴趣一族两种人,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对他的工作或生活是否感兴趣根本上在于他是否投入自我,身在其中。有趣之人敢于尝试和冒险,他们将自己投入进一件事情中,如若事情顺利,他们便收获成功,如若事情不顺利,他们也能收获经验智慧,进而不论事情结果如何,有趣之人总能在其中感受到收获和乐趣。而无趣之人往往因为担心失败,连尝试也不敢去尝试,当然就不会有任何乐趣可言。
作者还分享了其在招聘团队成员时宁愿选择最初能力不是最好,但肯接受低薪做事的人的理念。“当一个人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资来做事情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会收到最多的报酬。”这与有趣之人才懂得投入工作,与工作相互成就的理念相互呼应,让人深以为然。
还记得在禄口机场入职的第二天,科长让我们写下加入运行指挥中心的感想和对这份工作的理解和期待。我凭着大学时的实习经历一腔热血地写下了很多看似“高大上”实则浅显空泛的话语。那时只是幼稚地认为指挥中心是机场的“大脑”,是负责所有一线保障工作指挥调度的中心,是机场与空管、航空公司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内心因为能够成为一名指挥员而感到非常地光荣和自豪。
终于正式成为见习指挥员后,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光鲜而轻松。从航站楼的玻璃幕墙损坏到航空器在半空中遭遇的鸟击,从航空器的加清排污到油量餐食配载,从逐条核对次日航班信息到所有航班停机位的预先分配实时调整,从正常性航班信息统计到应急救援方案的不断更新培训考试演练……指挥科的工作专业性要求高工作内容又繁多而琐碎,指挥员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规章制度,熟悉明了航班运行保障中空管、航空公司、机场各家工作内容的同时,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做好每一次沟通,正确传递每一个信息,保障好每一个航班。正常性统计席、次日计划席每天都要仔细核对、统计大约500条航班信息,每条航班更是包括了航班号、机号、航线、计划/预计/实际起飞落地时间、挡/撤轮挡时间、是否起飞/关舱门延误、延误原因等等数不清的分支信息;航班高峰时段或是遇上雨雪天气、意外状况,协调席、资源分配席7台电话、4台对讲设备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塔台、机组、代办、地服、廊桥、现场……都在“呼叫中心”;更不用提暑运春运或是动辄天气不好时,通宵是每一位指挥员的家常便饭。
一次朋友小聚聊起工作,对方薪水比我高,工作比我清闲,却整天觉得工作生活毫无意义。当我向她解释我的工作内容时,她又惊叹我的工作如此枯燥辛苦。接着,一个晚上都成了负能量灌输大会,休息日过得比工作日还心累的我带着满脑子的想不通回去了。
第二天工作恰逢晚上雷雨,天气骤变,出港航班返航,到港航班备降外场,班组成员全部聚集在AOC大厅共同关注天气情况、协助受影响航班的保障。8双眼睛一同盯着进离港航班监控系统,等待着天气转好,第一架飞机的安全落地。大屏幕上一架架的飞机和大厅里的同事们同样繁忙同样井然有序,我好像突然明白了自己坚守这份工作的理由。
对于机场而言,绝大部分的一线保障工作都是繁杂琐碎而又辛苦的,但正是因为成百上千个琐碎的工作被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智慧整合到了一起才能够保障航班的安全准点,才能为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出优质的服务,将禄口机场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机场。因为我们将每一个自我投入进了禄口机场这个集体中、投入进了每一份枯燥琐碎的工作中,才能在不断的学习进步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智慧,才能在其中感受到那份集体的成就荣誉给个人带来的喜悦和感动。
年轻人,跳出周围的环境给你的思想套上的枷锁吧,拆掉思维里的墙,不要仅仅用世俗的标准冷眼旁观你的工作生活。全力地拥抱你的工作和生活,带着你的青春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它们,你会发现它们也会热情地回你以拥抱。奉献出你的青春,成就你的自我。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5难得的,一学期结束了,第一次读完一整本书,这次是在几百本电子书中挑了标题还比较吸引我的这本《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从字里行间可以了解到他曾经是老师,后来选择辞去收入丰厚的工作转而创业。
书中谈及的恰恰是我现在亟需关心的话题,有关择业,有关买房,有关规划自己的生活。
“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40岁之前租房为好。”——王石
作者不仅十分赞同这种说法,还更加“危言耸听”地说:”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他认为,当我们因为房供每个月只有区区一点结余的时候,我们也就必须小心翼翼地避免所有的大额消费或是出游行动,或是工作中所需要的不便宜的职业培训,乃至一次难得的跳槽机会。如果你每一次都以“房贷压力”为理由拒绝这些体验,久而久之,你也会被新浪潮淘汰,到那时,你便可以蜷缩在你那唯一仅剩的房子里,感受那独特的安全感。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宁愿租房不要买房”的经验谈,是在看《金星秀》的时候,当众人眼中的成功舞蹈家金星说她几十年都是在租房住的时候,我也不禁惊讶。
难道是买不起嘛?当然不可能。但是她有一整套的理论,尽管已经记不太清,但我已经被彻底说服。买房,的确,你似乎给自己造了一个美好而稳固的梦,但这梦是否真实美好?离开父母的扶持,你能负担起的也许只有离市中心十分偏远的小两套,从此开启日夜兼程的通勤生活。
也许你说不怕辛苦,但是时间成本呢?每天多少小时花在路上,而回到家后又因为精疲力尽根本无心深造,日复一日,除了房贷越来越少,得到了什么?
那如果你选择依赖父母的实力,让他们帮你买房,作者总结的极好“这种人基本上前途和发展由父母控股,因为经济不独立就一定意味着梦想不独立。”父母可能说的话想必我们也不难想象:“房子是我给你买的,工作是我给你找的,让你听话难道不应该吗?”
请问你,准备好被绑架一辈子了吗?
就在我的身边,我的朋友,口齿伶俐,人也机灵聪明,刚过三十,在父母的帮助下娶妻生子买房买车,然后准备把自己的聪慧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在麻将桌上度过余生。他曾在我面前,感叹过想要出去闯闯,但是即使机会来了,他有说走就走的权利吗?没有。
买了房,似乎就意味着从此安了心,一辈子定下来了,接下来就要按部就班结婚生子,然后退休跳广场舞。并不是反对这个过程,只是时机还不到,心会有不甘。
个人感觉,作者整本书边就着“突破常规”这个主题,传达了他的诸多感想,然而逻辑性却并不那么强,不能称得上浑然一体。可以感受出,作者是个经历丰富并且善于总结的人,许多的语句让我感觉精彩绝伦,便纷纷摘抄在本子上:
“你想要在婚姻里获得的东西,一定要有能力自己给自己。”
“吃饭的时候吃饭,喝水的时候喝水,这就是一种修行。”
“恐惧就是一个懦夫,当你触及他的底线,能够接受最坏的结果,并且准备和他大干一场的时候,他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他称之为“yesbuter”的一类人,这类人常挂在口上的话便是“yes, but...”面对他人的建议或是想法,他会礼貌性的同意,然后不假思索的拒绝,同时为了显得不那么无理,他会找出丰富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以前的我,常常会陷入和yesbuter的争执中,企图用各种道理去说服他们,到最后我发现,他拒绝接受并不是因为道理他不懂,而是他不会那么轻易改变,因为改变突破了他的舒适区,对他而言充满了风险。
我曾不止一次遇到这样向我咨询意见的人:我该选A还是B,我很纠结。我给他比较分析以后,推荐A,他会说A是不错,但是B有这些优点....那我只能说,既然你觉得B更好,你就选B吧。他就会接着说:可是B又有许多缺点...直到把我绕晕,他最后会用一句话总结:真不好选,我还是再想想吧。剩我一个人在原地眩晕。在我看来,在人生的任何一个抉择面前,你的任何选择,都是同时选择了利好和风险,不论是比较哪一个利好更大还是比较哪一个风险更小,都需要能够承担风险的勇气。如果你只想找到一个只有好处没有任何缺点的方法,那我劝你还是原地不动比较安全。
”愿上帝赐我一个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赐予我无限勇气,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并且赐予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异。”
第二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看完古典老师的作品——《拆掉思维里的墙》,我很受感触。我认为古典老师正是这个时代中为数不多的独立思考者。任何困于现状无法突破或者试图追求更大成功的人,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它将有助你改变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推倒束缚自我的思维之墙,就会发现改变命运的钥匙。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一种好的思维方式是如此的重要。记得小时候,因为父母为我提供上学的机会,我才能够有机会学习知识。然后进入初中,但我不知道这样一直学习意味着什么。后来,我又进入高中,因为只有通过高中三年以后的高考,才可以进入大学,所以我拼命地学习。可是即使进入大学,以后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也许以前是父母在引导我前行,所以我的思维处于被动状态。但现在,作为成年人,我必须要锻炼自己,让自己拆掉思维里的墙,从而不断超越自己!
古典老师在这本书里谈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譬如:买房、爱情、工作、如何提升安全感以及如何才能成功等等。通过阅读,我产生好多对自身现状及未来的思考。或许会有一些担忧——对未来的担忧,但我也会克服它们,自信、快乐地生活下去。
正如俞敏洪对此书的评价:让我们的生命有自己的价值。诚然,既然上帝赐予我们生命,我们为何不珍惜?我们应当珍惜每一秒钟,换一种思考方式,努力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样你才会对生活充满无限的渴望与期待……
第三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感谢夏璐同学的推荐了这么好的一本书,引用夏璐同学的一句话:很久没有这种酣畅淋漓、沁人心脾的感觉了,《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要说拆掉思维里的墙,首先要说的是,这墙是怎么样的一堵墙呢?它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当中(废话),影响我们内在的情绪和外在的行为,影响我们内在的价值观和外在的追求。
总会有这样的事,当付出很多之后,到最后发现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当钱赚多了,也不一定过得比没钱时开心。为什么会这样?要搞清楚这个,首先要先了解,开始时,为什么要追求最后得到的那个目的?因为别人都说这样好,因为别人都觉得这样会很牛逼,因为亲朋好友都喜欢看到这个样子,因为得到后会感觉头上有光环,所以有了开始的追求。但最重要的人没有考虑到,那就是自己,自己喜不喜欢,自己有没有兴趣,不清楚。另外,古典(书的作者)老师说要平衡好自我、家庭和职业(包括团体)这三者的关系,任何一方面不好,都会造成很多不开心的事。
对上面的问题进行引申,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做法不尽相同,古典老师说是因为“心智模式”在作怪。心智模式,好比电脑上的软件,如果有这么这么的操作,那么就会有那么那么的结果。古典老师把人比作电脑,心智模式便是影响我们情绪或行为的软件程序。譬如看见美女就喜欢,看到脏兮兮的人就讨厌,看见好车就喜欢,看见开车的人是自己的情敌就讨厌。有些东西有人喜欢有人讨厌,那就是各人心智模式不同引起。
如果上面的说法是真的,那么我们的软件(心智模式)能否升级或者更换呢?事实上是可以的。
当你总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不行的时候,你每次跟别人沟通时都会这样提醒一下自己:“我沟通不行的”,于是你就每次都跟别人沟通得不好了。换一种想法,每次跟别人沟通前,都告诉自己:“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我没什么比别人笨的,我跟别人沟通没什么障碍。”于是你会发现,你跟别人沟通会越来越好的。
上面说的是升级软件,那怎么样是更换软件呢?
当别人都说过年吃发菜好,吃了会发财,但其实吃其它的菜也很好,甚至不发财也可以过得很开心幸福,只要两小口子和和睦睦、互相珍惜、知足常乐,这简单美好的生活不是发财就可以有的,读后感《《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当别人都说iphone好,进名牌大学好,买房子、买车子、早点成家立业好,其实那不一定好,或者说不一定合适自已。可不可以换个心智模式,追求自己切实喜欢的,那怕是平平凡凡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都有许多美好在里面。
书上还说了很多观点,比如
关于投资,年轻的时候应该把资源投资到发展的东西上,而不是投资让自己安定的东西。
关于爱情,“喜欢”是指向行为的,而“爱”是指向本质的,爱是给予而不是获得,在没有另一方时,自己也不会感觉缺少什么,但会因为互相的给予让彼此更幸福。
关于缺点,要有不服输的精神,从各方面寻找原因,总结经验,让自己做得更好。
关于社会公平,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也不能老去抱怨,应该学会去改变。关于逆境,尝试从别人的角度去想,要怎么做才能改变逆境,只要这样,才能那样,如此去想,要相信,命运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
关于幸福,幸福来自于对社会物质的转换能力,这就是说,并不是你在社会上获得的物质越多,你会就越幸福,你还需要有这个将物质转换为幸福的能力,让自己内心幸福;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再穷,也可以是很幸福的;幸福常见的杀手是跟人比较。
换种思维,跳出那面围着自己多年的墙,或许可以活得很精彩。
古典都是幽默风趣,给我们写了不可多得的好书。这里小小几段文字,写下的不多,感兴趣的就要去看原书啦。
第四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有感
今年公司发了一些新进的图书,本人挑了一本,花了大概三个多小时读完了《拆掉思维里的墙》。
读这本书,感觉有点前后杂凑,前后总感觉文风不一致。特别是中间一段文字,不知所云,可能是因为没有目录的原因吧,不过没有目录也应该让读者看懂吧,还是文字编排有问题。还有就是书最后的一段,感觉有点像是作者自己调入了一个自己曾无情批判的陷阱里,用一堆名人名言,总想给读者留下点激情,或者煽动读者去“成功”。
刚开始看的很有趣味,文中所讲故事很接近我现在的实际状况: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工资不多也不少、在考研这件事情上还心存侥幸、一心想着做自己喜欢的数学、有自己的梦想、需要在职场进行不断的学习、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训练或者培训等等,第一节的职业安全感奴隶看完的时候,心里也是对这本书心存期许,还推荐给了大姐和其他同事。真心说,很受启发,不过如果仔细一想的话,其实如果按照文中所述的方式生活:不要买房、不断学习、年轻奋斗、花费金钱和时间积累人脉资源、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一切好像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要为了有更多的钱、更好的前程、更优秀的人生而奋斗。可是我是那样的人么,可能有时候是吧,比如在学业上、工作上偶尔会有这样的想法(学业不成功去搞数据库、数据挖掘等和数学相关的工作)。但其实我更多是一个喜欢幻想、神经质、对文字和艺术顶礼膜拜的小小的人,狂想者抱着吉他沿街流浪和去远方旅行、守着一大堆数学符号在草稿纸上感觉无比美妙的世界原理、手持话筒面对着空空的墙壁唱出最有深度但好听的rap。看看我买的书:《海子》、《沉思录》、《股市大全》、《时间简史》,两本算是文学性质的吧,时间简史虽然算是物理,但也算是一个对数学狂热的人诗意的追求,买股市大全也是为了想把无比美妙的数学原来与现实勾兑起来。可能把自己分析的太过了,不是有那句话么,stop over analysing ,life is simple。不过一切都是不定的,可能若干年后,我真的就喜欢上了职场、工作,现在还是多读点书,不管什么方面,都接触一点,对自己有好处的。
文中讲到第一个不建议青年人买房的故事,作者仔细分析了两个青年人的月平均消费以及消费方向,我感觉总是充满了一种投资的味道在里面,我向来对这个不感冒的,尤其是同事提到的车啊、房啊什么的,所以,我感觉自己内心里注定是个不喜欢安定居所的人。
下面还是摘抄一下书内的经典句子吧:
(1)年轻的时候,整是我们最有旺盛的学习力和拼劲的年代,是我们最需要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目标,最有机会开始创业的年代,大部分购房者都与这些机会永远相隔。(2)个人发展的几个关键词:创业、转换行业、快速升值。
(3)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不买房,买梦想。(4)高晓松说的一句话: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下一个角落是我的,我妹没买房,但我俩走遍了世界。
(5)经济部独立一位着梦想不独立(这个我深有体会,大学的时候喜欢音乐,但从来没正式的抱过一个学习班啊什么的,也不是自己没机会挣钱,只是挣钱太少,总感觉自己花的钱还是父母的,所以总是不敢花)。
(6)最希望共事的一群人和一个最大的梦想,所有这一切,都是房子所无法比拟的。
(7)购房购的是一种心理安全感,安全感真的来自于一套房子么?即便房子可以换回安全感,那么出卖梦想值得么?
(8)为了消费安全感,我们付出这么大代价,典当自己的梦想,典当自己最快发展的时光。
(9)职业安全感奴隶、爱奴
(10)人在最痛苦的时候,在身边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一定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依赖任何人生活的能力)
(11)尝试:上帝不是要你成功,而是要你去尝试。(12)试试看给那些可去可不去的职业打电话,是这推销一下自己。
(13)在安全的地方,试一下冒险。
(14)当你有恐惧感和紧张感的时候:fuck you ,that is me anyway.(15)你如果受了伤,你也帮助他人减轻痛苦。(16)安全感是给出来的,不是拿回来的。
(17)乐趣来源于权倾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18)成功的尝试带来成果,不成功的尝试带来智慧,不管成不成功,投入带来快乐。
(19)为你的生命找一个长期的深层的,不能被满足的乐趣,让这永恒乐趣带领你穿透生命的无常。
(20)成功学不能学。
第五篇: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在历史中找根源,从现实中找方法
——读《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的确非常值得一读。以前也看过一些类似的书籍,但都只是草草浏览,没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字里行间闪烁着人生智慧,能常常让人读到触动心弦的语句,即使在放下书本后还能回味良久。
一本好书,一本成功的书,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在此我不想就书本的内容本身做过多的叙述,只是想谈谈此书带给我的思考,并粗浅的从时间维度上梳理一下它的现实价值。
古典提出“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是当今社会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住房难、房价高是一个多么深入人心的话题!那么中国人看重房子,急于买房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我想我们或许可以从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上找找答案吧。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让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农耕文明的火种在炎黄子孙中代代相传,当年富饶的中原地区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高中课本中就曾叙述过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土地历来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基,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实行,正是经济对政治影响的表现,在这样政策环境的长期影响下,我们的民族性格中形成了对土地的依赖。商人因此地位地下,他们经商积聚的财富都是为了置办土地,由商人变成地主几乎成了一个不变的规律。人们从土地上寻找一种踏实,寻找一种内心的安稳。我国近代的实业救国、洋务运动等的失败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这样的民族性格驱使着商人把金钱用于买田置地而非扩大再生产。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公有化,地主成为一个历史名词逐渐离我们远去,由此人们把对于土地的渴望转变为对于房子的渴望。有房才嫁女,有房才安定,有房成了幸福的基础,有房成了许多人奋斗的目标。这也就造就了现如今房地产业的火爆景象,国家数次出台政策抑制房价,但是收效甚微。这其中或许有挡不住的刚性需求,但根植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性格中对于土地的需求无形中也加剧
了买房热。
由此,古典提出房子消灭梦想无疑是对这一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性格的一种挑战。但是不可否认,时代在发展,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房子真的是我们最好的归宿么?安稳与踏实有很多种,不是只有房子才给的了。就像书中写的巴菲特一样,我想住在灰色小楼里的他一定比许多住在大别墅里的暴发户心里踏实的多。古典希望我们破除的就是一种房子给我们的安全感,或许房奴们辛苦并快乐着,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已将自己的未来奴役。
房子是压在年轻人肩头的一坐山,就业又何尝不是呢?
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一直将出仕作为读书人的毕生追求。当年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就将安定天下视为己任,为后代所有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的科举制为所有的读书人开辟了一条功成名就的大道,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寒窗苦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当然有朝一日考取功名,还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通过这样一种巧妙的手段揽天下英才于囊中,同时引导着他们朝着封建统治需要的方向发展。不得不佩服封建统治者高明的政治智慧,一代代的读书人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被批量化的生产出来,一等品入朝为官,二等品坐镇地方,三等品不妨开个私塾继续生产,说不定还能出个一等品也算是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种安慰。
深究这些读书人的心态,其实无论多么宏伟的志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归结到物质上是一种吃皇粮的光荣与安稳。中国古代的官员只要任上无差错,为官一般是一个可以做到告老还乡或寿终正寝的安稳职业。这也难怪那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头悬梁、锥刺股也在所不惜。更何况在一个讲出身、讲家世的时代,“士农工商”这一人为顺序又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中写下来浓重的一笔。入朝为官由此成为一种无上光荣的职业,哪怕俸禄微薄,但精神上是富足与安稳的。从商虽然可以过上不错的物质生活,但确是一种不被政策支持的职业,不仅地位地下,财产也缺乏法律保护。
这一民族心理投射到当今社会,考公务员热无疑是它最好的佐证。如今的大学生纷纷将考公务员作为自己毕业后就业的一大选择,甚至早在大三就开始花力气准备公务员考试。我的父母也希望我能在毕业后考取公务员,原因很简单:安定。没错,公务员和铁饭碗几乎划等号,我们依赖这一职业所带来的安稳,我们
也依赖这一职业所带来的体面。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从商已变的无可厚非,甚至金钱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但是公务员这一职业依然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不得不说是这一民族心理使然。
关于这一方面,古典有“职业安全感奴隶”的阐述。我们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是有着工资不高但是安稳的工作,我们不想过他们那样的生活,但又害怕做出改变。其实是我们太渴望安稳,又太缺乏安全感。“安全感是一个力量强大的主子,他用一个看不见的牢房来囚禁他的奴隶们,这个房间用恐惧做墙,用恶毒的信念做水泥。”这一次古典希望我们冲破对职业安全感的束缚,又一次挑战了民族的传统观念,他鼓励我们尝试,但不是盲目的随便尝试。很认同他的这句话:“你的潜能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他,他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其实给我们安全感的不是职业本身而是我们自身的能力,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里都自信,无能力的人则会时时自危。
最后我想来谈一谈“有趣模式与无趣模式”。这一现象的形成同样能从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找到答案。
我国是一个大陆性国家,出身于大陆上的民族与生俱来有一种安于现状的性格,于此相反的是岛国的民族一般更具冒险精神。因为土地与资源有限,地理条件迫使他们不断探索外面的世界。而富足的大陆使人们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小农经济更是进一步将人们束缚在土地上。从古至今,“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等一些词语常常被我们念叨在嘴边,一直被灌输于我们的脑海。我们这个民族一直活在天朝上国的自信中,的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但是走入近代,清朝的闭关锁国使我们背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清政府为何如此自信,不正是我国对地大物博的盲目自信与知足所致吗?
于是我们奋起反抗,但是当落后就要挨打被提出半个多世纪以后,当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中国的GDP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后,我们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那份忧患,那份自强的决心?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我们不必极尽所能创新救国时,我们心底的那一份知足安乐就又慢慢占据了我们的心灵。
如今有多少大学生上大学是为了充实自我、潜心学术?如今又有多少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己任?上学是为了毕业,经营企业是为了赚钱,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丧失了尝试的勇气。正如古典所说:“无趣之人常常是无胆之人。”我们总是认
为做好本职工作就好,对一些新生事物不屑于尝试,并将其归结为无趣。“乐趣来源于全情的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正式因为这样,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中国为何在基础教育上遥遥领先结果却在世界教育水平的比较上输在了高等教育?为何西方的孩子学得快乐,中国的孩子学得痛苦?我们的教育不鼓励尝试,我们的教育希望我们接受原有的东西,所以我们失掉了乐趣,失掉了创新,学会了知足,学会了安逸。是啊,我们原有的财富很多,但那都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如果没有创造,我们的后代岂非要坐吃山空、一贫如洗?国家提出素质教育,提出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正是意识到这一现状的表现。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克服这一民族性格,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是古典想告诉我们的。
书中的每一类问题几乎都可以从我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找到根源,历史是现实的镜子,通过历史我们可以投射现在,在时间的维度上我更加深刻的理解本书,作者的每笔一都有对现实热点的思考。
古典的书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点明了我们民族性格中束缚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因素,对其作出驳斥,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去克服这些根植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弱点,具有很强启迪性与可操作性。他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他的方法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他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思维,帮助每一个中国人更好更快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高速发展的时代,更自信地迎接全球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