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平凡中见证伟大
在平凡中见证伟大
—读雷锋,学雷锋
文峰小学六
(三)班刘轩宇
有一位战士,他极其普通,可说起他的名字,却家喻户晓,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他就是——雷锋叔叔!他是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个历史无法抹去的记忆。
记得我是含着泪和感动把《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这本书看完的,走近他,才发现他平凡中的伟大,他是个平凡普通的人,却做出了许多不普通的事,让我在感动的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以后的所作行为有所提醒。比如雷锋处处不忘节约,把自己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不知补了多少次,但雷锋还是不肯扔掉。他从小事做起,为集体,积累着财富,以勤俭节约为准则的人。看看雷锋,再想想我们现在这种穿得暖,吃得饱的幸福生活,好像已经忘掉了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再想想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着这么优越的环境,而还不好好学习不感到羞愧吗? 虽然现在和过去有所不同,社会随着时代发展改变了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牢牢记住:学习雷锋好榜样,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该从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着许许多多的雷锋,不信你看:他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了遗漏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擦干净了一扇扇门窗;他们伸出节俭的双手,主动关掉了教室里、走廊上的“长明灯”,积极回收废品变废为宝。他们伸出灵巧双手,认真地修
理着教室里损坏的公物:他们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关爱他人,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情景时有发生;教室里,他的一句提示,让别人找到了走出迷宫的方向:他的一声鼓励,让别人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他耐心的讲解,让别人爬上了获取新知识的阶梯。这些点滴小事不都折射出我们学生的闪光心灵吗?
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取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榜样的力量,中华民族更是如此。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见证一个个奇迹。2012年是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却涌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大家赞美的事,学习的人。最美老师——张丽丽,为了救出自己的学生,当危险来临的一瞬间她毅然用自己身体挽住了学生的生命,但自己却失去了一双腿。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孟佩杰,遵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在贫困中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迎接这种种不幸,她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清洁工阿姨每天手持扫把,往返于大街小巷。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她都从未间断过。正是她的辛勤工作,换来了今天这条干净整洁的路。
可以说,雷锋的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随处可见,随处可寻。存在于每一个汪水塘里,充满着海洋的气息;存在于每一捧流沙里,涵盖着沙漠的体温;存在于每一粒沙子中,萦绕着高山的灵魂。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尽管简单,尽管质朴,却绝不是凡人庸人的道德。这是一个人的良心,一个人心中不灭的一盏灯。让我们人人攒聚片片落红,以自己的平凡去孕育生命的伟大;让我们人人拘捧汩汩清泉,以自己的平凡去塑造完美的人生。让我们带着雷锋精神,踏着落红的痕迹,用我们的爱心去播种希望,收获不凡。
指导老师:班向森
在平凡中见证伟大
—读雷锋,学雷锋
文峰中心校六
(三)班刘轩宇指导老师: 班向森
第二篇: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把学生培养成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有道德、有理想的有用人才,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新时期的教师更应努力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开学前夕,幼儿园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学习。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事迹更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的教师这个平凡职业的伟大,这份艰辛工作的幸福。5月8日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
张丽莉不用后退一步,哪怕是站在原地不动,她都没有生命危险。可她毅然选择了飞身上前,将即将被车撞到的两名学生奋力推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重重碾过。她的行为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她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张丽莉把一点一滴的教育积累、细致入微的管理服务、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融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历程,更在千钧一发之际,以勇于牺牲的行动演绎了师者父母心的全部真谛,把师爱师德师魂演绎到了极致。张丽莉用无言的英雄之举立起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精神旗帜、道德标杆,让太阳底下光辉的职业更加灿烂。“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张丽莉的示范作用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在其精神园地里根植了道德修养的美丽种子。正是他们的大美大爱,犹如一根根擎天巨柱,撑起了我们这个社会道德的蓝天,让我们在灰暗的感叹中惊喜地看到一道道人性光辉的闪耀。也正是他们一次次善良和美丽的义举,在一次次激发我们社会一种向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一块块铺路基石,当这样的基石一天天多起来时,我们前行的道路就会越发平坦,我们的内心就会生发更多的希望和鼓舞,我们的生活才会拥有温暖和感动,我们头顶的道德天空也就会更加蔚蓝,我们这个社会也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她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伟大。
第三篇:平凡中的伟大
河南省“学习雷锋见行动、‘三平’之中做贡献”主题
征文
作品名称:平凡中的伟大 单 位:企管系2011级旅游管理 姓 名: 王培 职 务:心理委员 职 称:
通讯地址: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038信箱
邮 编:451191 联系电话***
平凡中的伟大
有句俗话说的好:“不是生活中没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不管是位于什么样的岗位上都是如此。比如说画家以绘画漂亮而感到自豪;农民以自己的庄稼长的旺盛而心满意足;教师以敬业奉献而无愧于内心……所以你用心去仔细观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雷锋——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的培养教育下,他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他不忘阶级苦,懂得“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连队分配他当汽车兵,他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担任班长后,大胆管理,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他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关心群众,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并身体力行,认真实践,“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钱,寄给受灾人民,送给家庭困难的战友。他经常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部队驻地附近车站,扶老携幼,迎送旅客。他出差时,一上火车就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曾担任校外辅导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励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他谦虚谨慎,从不自满自炫,受到赞誉不骄傲,做了好事不留名。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岗位?”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一粒粮食、这颗最小的螺丝钉,但他的精神长存。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雷锋”。她,付艳枝,一名乡村教师,清瘦的身材,朴素的外表,敦厚朴实,甚至有些小的木讷,至今已在襄城县茨沟乡常庄小学耕耘十五个年头。她是平凡的教师,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每天做着在别人看来很琐碎的工作,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教育,教学,教研,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十五年来春去秋来,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大孩子,迎来了一群又一群小孩子们。每当出门总会听到学生家长和孩子们亲切地打招呼声“付老师好!”时,她的脸上不由自主洋溢着幸福,教师这一职业已和她融为一体,教师即是她,她即是教师,她真正明白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所在和生命的意义。她说:“我庆幸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的生命因教师这个职业更明亮!”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行为当中,我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也是从他的具体行为认识的,这样人们理解的雷锋精神比较具体,把扶老携幼、扶微救困、帮助别人做一些事也是学雷锋,雷锋精神自然朴实无华,并不是人为刻意制造出来的,它体现雷锋的人生理念。雷锋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无法象他那样做到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理念无法达到像他那样忘私的地步。我们用伟大形容雷锋,也说明不是人人能达到雷锋精神,我们只能有一部分行为达到雷锋精神的要求。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诱惑,时刻考验着我们,平静意味着淡泊名利,远离尘嚣,安于本职工作,但平静的心内要有一团火热的情才会更富有创造性。
其实,在中国一直都有雷锋式的人物,他们普通而平凡,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普通人身上的这种精神在维持着、体现着我们社会的温情和文明程度。虽说已时过境迁,但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依然愿意把社会的价值呼唤、时代的道德理想赋予雷锋精神这个载体。雷锋精神与其说是系于雷锋一人,不如说是我们国家从古到今薪火相传的精神谱系。
这些精神与“三平”精神是一致的,是辩证统一的。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教育大家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实践中践行“三平”精神,无疑就是学习雷锋的生动体现。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以身作则,实践“三平”精神,不以平凡而不为,不以平静而不为,不以平常而不为,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第四篇:平凡中见伟大
平凡中见伟大
——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近日,学校组织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感悟她那平凡中见伟大的高尚品德。说起来,我当老师也有快12个年头了。生活中,我不断感受到周围人们对教师这个行业的向往以及尊敬。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让教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令人感动呢?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劲头?是对教学不懈钻研的激情?学习了吴邵萍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我们对孩子、对学生最朴素的爱。正是这份持久的爱,才能换来心与心的贴近,才能支撑起所有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不渝。
吴邵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
也许我穷极一生也不能达到吴邵萍老师那样的境界,但是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已取得的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所以我可以学习她那无私奉献的师魂精神;学习她那关爱学生胜过自己子女的崇高品格;学习她那潜心钻研的永恒的追求精神;学习她那真正做到了工作即事业的的高尚情怀。
我做不了专家,但我可以做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进步的“操作工”,因为我至少还有爱。我可以尽量发挥自己已有的能力;努力学习必须有的能力;争取获得更高层次的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人生,为自己的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写在论文里的话。一个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一个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老师对他们是非常关怀的,老师是爱他们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顾严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人民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更加应该“铁肩担道义”。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就会忠诚于教
育事业,自然也就会“笑脸看儿童”,对于学生的爱也就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会是只表现于职业化的僵硬的笑脸。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源于教育责任,对于学生的爱也是为了完成教育责任。没有责任的担当,爱就会只是形式化的,虚假的;同时,没有爱的真诚,责任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落实,教育任务也不可能完成。因此,我认为:教育必须是爱与责任的完美结合。
总之,让我们学习吴邵萍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品德,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第五篇:平凡中见伟大
平凡中见伟大
——记株洲县南阳桥乡南岸中心小学刘立飞
刘立飞,女,1964年生,1986年9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小学高级教师。先后在在太湖(1986.9-1997.7)、仙井(1997.8-2002.7)、南阳桥乡任教。2002年下学期调入至今在南阳桥乡南岸中心小学工作。
刘立飞老师从教几十年,一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勉正直,乐于奉献,在我们学校,年纪最大;来校路途最远,要转几趟车,不管是寒暑春秋,却总是来得最早,几十年如一日,从不迟到、早退,从不把困难交给学校;她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曾多次获县、市、省奖,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老师”;在2004年获市“优秀教师”(记三等功),是一位值得赞扬的好老师。
教学思变
“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它既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手段。只有勇于探索,才能课越上越好,教学质量愈来愈高”。刘立飞深有感触地这样说过。于是乎:在教学上,她能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认真备课、讲课,使教学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特点,探讨线索导学法。采纳“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八字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教得轻松,学得活泼,课堂气氛活跃,知识性,趣味性强,富有吸引力。勤于思变,总结出了一套四步复习1
法,一堂课分“导、议、竞、练” 四个环节。这方法的运用,一改复习课的“满堂灌”和“填鸭式”,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她所任教过的班学习兴趣浓厚,班风班纪好,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爱生如子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刘立飞虽然不是神,但她却把爱学生当做教师生涯的起点,把关心学生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修课。她所任教的班级内,经常会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心。
曾记得:1988年,她任教三年级,当时班里有一名叫颜玉的男孩,他上课纪律松懈,课下性格怪癖,与同学极不和群,而且爱与同学打架。他的这种行为无疑引起了细心的刘老师的注意,为了 “对阵下药”,她及时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
在家访中她了解到:颜玉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原来与他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从小就没有妈妈,与爸爸相依为命,由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原因,爸爸经常外出打工,只留下这么小的孩子,独自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刘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心疼了:原来因为缺少母爱,颜玉才形成了这种性格。心想:唯有母爱的呵护,才能让这棵幼苗健康茁壮的成长,唯有母爱的滋润,才能抚慰孩子心中的不平,弥补孩子心中的缺憾。暗下决心: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刻意的去关照这个孩子。她向其他同学讲他如何的聪明能干、如何的懂事孝顺,树立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颜玉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性格变得越来
越开朗,和同学相处的也越来越好。尤其是他把老师当成了妈妈一样的知心人。他的爸爸更是充满感激,逢人必夸刘老师。正是因为这件事,学生和家长对刘老师好评如潮,更是信任和拥护。
又曾记得:他曾任教的班里有一个可谓是别人眼中的“坏孩子”的学生。他父母离异,缺少关爱,家庭的不幸,使这个孩子比较偏激,经常说脏话,看谁不顺眼就寻衅打架。如果不想办法感化他,孩子有可能走上歧途,那样就会耽误孩子一生。当她知道孩子缺少亲情,于是在每次找他谈话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拉拉他的手,或者抚摸他的头,或者从家里带来好吃的给他,见到他的衣服撕破给他缝好,发现他的闪光之处及时表扬。他在劳动的时候从不偷懒、不怕脏、不怕累,而且干活有窍门,抓住他这一闪光点,她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以后劳动的时候,他更积极了。她以此为契机,鼓励他说:“劳动时你那么出色,别的困难也一定能克服。”老师的信任给了他改正错误的决心。不久他变了,变得令人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当初的他!可以说是爱心和信任改变了他。
忘我工作
1991年,刘老师产假返岗,扔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婆婆,毅然回到了工作单位,因学校离家远,当时交通不方便,每个星期只能回家一趟。望着儿子嗷嗷待乳的样子,她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又无可奈何。
1997年,一个寒冬的夜晚,外面正下着大雨,儿子突然生病住院。天下那个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儿女的,她得知后马上租车回家看望,可第二天又迅急返回了学校,照常上课。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从没因私事缺过一节课。在同事的印象中她的身体非常好,人是吃五谷杂粮的,哪有不病不痛的,只是她强忍着,不到必不得已不说而已。去年,她的左眼长有一个小淋巴瘤,同事催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尽快做手术,她总是往后推,直到星期日才到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术后医生要求休息几天,一到星期一她又来到了学校,照常上班。由于伤口未愈合,动过手术的左眼上还蒙着纱布,不难想象,眼睛肯定非常难受。
特别是本学期,她因工作需要安排在幼儿园工作。期初招生开园工作非常紧张,家中丈夫却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有一项检查,要做全身麻醉,需人照顾。按理作为一个妻子应该陪伴在丈夫身边。但孩子们离不开她,她更离不开孩子,在事业和家庭发生矛盾时,她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这是一次艰难的选择,她咬咬牙把丈夫交给了亲戚朋友照顾,自己依然默默地全身心的投入到幼儿园的工作中。早上很早就跟园车接幼儿入园,下午还跟车把幼儿一个个送回家。直到很晚才回到株洲的家中。遇到工作忙碌的时候,星期天还在学校加班布置教室。半个多月来,她默默地承受着劳累,家中的困难从未向组织提出过照顾,就连同事也不知道她的艰难。直到有一天,不经意的一次交流中,我们才知道了她家的境况,都为这样一位老师感叹不已!刘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为自家想得少,一心忘我工作的人。
爱的芬芳
刘老师走到哪里,就把爱撒到了哪里。她在幼儿园工作以来,和同事相处友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同事有困难,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她总是热心地予以帮助和关心;在工作中如有问题或困难,总是能以征求意见、商量的态度来处理事情,从不自尊自大。
对待幼儿如同朋友,“不要以为孩子小,看似什么都不懂,其实他(她)们什么都懂,只有你以朋友的方式关心她们,爱他们,她们也才会和你做朋友。”这是她在幼儿园工作以来经常说的一句话。她关心、呵护班里的每一位孩子,只要有哪一个孩子请假未来园,她总会主动地和家长联系,询问幼儿的情况,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园学习、生活的情况和状态,细心地做好每一位家长工作。能蹲下来和孩子们聊天,一起商量游戏的开展情境,尊重孩子人格,总能面带微笑的对待孩子们,深受班级孩子和家长的喜欢。在与幼儿的朝夕相处中,孩子们和她已经形成了像朋友间的依赖和信任。她在教学心得中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概:“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把琴,只要拨动了他们的琴弦,必然会发出动听的音响,这其间的奥妙就在于教育者如何去拨动琴弦”!这正是她以实际行动对教育“爱”的事业最好的诠释!
结束语
其实像以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为家庭贫困的学子买文具、为身患重病的学生捐款,把生病的学生送去医院,把一个个迷失方向的孩子引向光明„„
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母亲胜似母亲。她把无限的爱与关心送给了每个学生。她像一枚红烛,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温暖和光
明;如一朵红莲,把美丽和馨香献给了周围的人;似一场甘露,滋润着校园里的一颗颗幼苗!
她虽没有什么英雄壮举,但凭着她的爱与执着,做好了教育工作中的每一件平凡事就是不平凡,真是平凡中足见伟大!不愧是“最美乡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