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为新时代师范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现代教育观?
作为新时代师范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现代教育观? 1. 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科学性。
2.现代教育观: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更需要具备优秀的素质与能力,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学能力,也有个人修养。随着社会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学生的眼界逐渐开阔,教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文理兼顾,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了全面而丰富的知识后,教师还必须考虑如何把现代知识既快又好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技能。本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对教师素质能力的理解。
第二篇:作为大学生应该怎样理性爱国
作为大学生应该怎样理性爱国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在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激励着我们的爱国人物和他们的历史。爱国精神也因此成为中华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在任何时代,爱国应该永远植根于我们的心里。
在现代,作为时代宠儿的我们,当代的大学生,社会的精英,未来社会的引领者,理应胸怀爱国的精神。一名大学生的素质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成绩的好坏上,也应该体现在做人方面。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以及爱国的精神:崇高的理想让一个人有更高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让一个人不被外物干扰,顽强的意志让一个人不被时间拖垮,爱国的精神让一个人思想高尚,心系天下,造福人民。
在任何时候,时代都需要爱国的人才,一个朝代因文官武将的忠贞爱国之心而兴起,因百官的自私自利之心、贪图享乐之心而衰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坚定的爱国之心使一个人生出浩然正气,作为一个堂堂男儿立于世间,拥有千秋万代的美名世世流芳。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不好好爱惜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怎么对得起他对我们的呵护。
所以我们应该怀有爱国之心,但爱国不能盲目,如果以爱国为名而胡作非为,那么这种爱国已经蜕变成一种暴力行为并且失去了它本应该蕴含的崇高意义。前面赘述了好多爱国的精神以及意义,那么现在有一个首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什么才是爱国?
爱国是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更美好,国民生活更幸福,是为了捍卫领土和国家主权,是为了捍卫同胞的公民权利。那么我们的爱国行为手要做到的就是对国家的发展有利,对人民的生活有益,绝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很多时候,一些爱国行为起初是为了本民族,本国家利益声誉不受侵犯,却因为违背了爱国的基本目的结果遭致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就比如说阿拉伯国家那些恐怖组织,起初是为了保护伊斯兰文化不被亵渎,但因为他们的极端行为,伤害了他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因此遭到各国的谴责和抵制。
最近我国和日本因为钓鱼岛事件摩擦不断升级,国内部分民众也因此反日情绪日渐高涨,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出现示威游行,本来适时适度的示威游行也是法律所允许的,也可以起到让世界倾听我们人民的呼声。可是就在这游行队伍里面却出现了打砸抢烧事件。这不仅没能起到游行应有的作用,反而使其他国家的人看到我国部分公民素质的低劣。不利于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的形象;其次,打砸抢烧毁坏的是我们同胞的财产,构成了对他人利益的侵害;再次不利于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众所周知,钓鱼岛事件是日本政府的右翼势力为了缓和国内经济政治矛盾转移国内民众视线而采取的行为,日本的民众并没有参与到这里面,所以反对的对象应该是日本的右翼势力而不是整个日本。如今,中日两国的经济交易愈加紧密,一味的反日不仅损害日本人民的利益,也损害中国的利益。
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的爱国,首先不应该盲目地对待中日摩擦,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在得出正确的判断之后,再进行行动。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信息素养
一、引言
当前,信息爆炸对人的综合素质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国民是否具有足够的信息素养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其信息素养是国民信息素养的重要体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从信息素养定义、特征,到信息素养理论与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结合,再到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与实施,都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总的说来,对信息素养自身理论研究关注得较多,而对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等研究较少,而且理论研究成果尚待澄清。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内涵的分析,深入探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1974)最先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认为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Kalthau(1987)认为,图书馆技能和计算机技能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Doyle(1992)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并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3]。Bruce(1994)提出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的七个关键特征:独立学习能力;完成信息过程能力;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能力;促进信息利用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4]。余玲(2004)则把信息素养理解为信息文化,更多地强调文化的理念[5]。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素养首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是传统个体基本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它要求个体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能够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并以此做出决策。
(二)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从知识的角度看,大学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要求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具有前沿性的知识。大学教育传授的内容很多是属于未定论的前沿性的知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授课老师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老师不可能像高中或初中的教师
那样一本教材连续讲授几年,必须依据教学的要求及时更新所授知识的内容。
2.要求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具有实践性的知识。大学教育要面向工作岗位的实践,这就要求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能完全是理论知识。所以大学教师必须结合专业要求,制定大量的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3.要求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复合性的知识。大学教育不仅要求传授知识,还要使大学生获得相应的工作能力。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迫使大学传授复合型知识。对于一个大学教师而言,仅仅传授刻板的教材,不能使学生增长实践技能;仅仅传授实践技能,又不能使学生获得具有一定高度的知识体系,这将限制其未来发展,所以大学教育要传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
从信息素养基本概念和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内涵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如图所示)。
1.信息素养是指把被动信息获取式教育观念转变为主动信息探究式教育观念的一种个人能力,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整合教育方式,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受教育者能力的发展。
2.信息素养既是个体查找、检索、分析信息的信息认识能力,也是个体整合、利用、处理、创造信息的信息使用能力。
3.信息认识能力体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使用能力体现为信息能力。所以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两个方面。
大学生信息素养内涵示意图信息意识是在信息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性技能,属于底层技能;信息能力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高层技能。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构成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又会对信息使用与信息处理过程具有反馈作用。信息使用和信息处理依赖于信息源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在社会能够提供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个体在对信息的使用与处理过程中形成了信息素养。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一)利用学校教育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从学校教育的形式看,主要包括课堂教育和图书馆教育两个方面,这两个方
面的教育可以形成具有前沿性的大学生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1.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大学生所获得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如果高校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信息检索工具、信息资源位置及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信息技术的内容,那么大学生信息素养会得到逐渐的提升。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在整体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2.通过图书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具备足够的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能力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可以通过组织新生入馆教育和指导,并进行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介绍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动力;通过组织信息检索、专题讲座和培训班来提高大学生利用图书情报资源的技能。
(二)利用社会环境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1.通过提高社会信息化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社会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处于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环境中,大学生在信息的选择范围、信息环境、硬件设施上都会有优越的条件,自然容易形成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社会信息化程度,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2.通过强化社会公众的信息意识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它更强调人精神意识层面上的文化底蕴、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一个良好的信息氛围能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要从全社会考虑,从社会共同发展的角度,提高全体公民的信息素养,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3.通过健全公众网络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互联网不仅仅是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接受信息教育的平台。网络文化、网络技术、网络普及程度和发达程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会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建立完善的公众网络,使大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
(三)利用大学生自身特点完成信息素养培养
1.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信念,提高自控能力。自我学习的时候,自我教育者会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有趣,有很大的热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因厌倦而迷恋网络游戏或聊天等。所以自我学习者一定要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强化自控学习信念,对信息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使对信息的积极态度形成习惯。
2.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使之能够从大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庞大信息的同时,也承受着大量垃圾信息的干扰。很多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且信息资源更新缓慢。这就需要自我学习者具有很强的信息辨别能力,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快速鉴别出信息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准确,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准确判定信息的价值,提高对垃圾信息的抗干扰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受信息过载现象的干扰。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有必要提高对信息的批判能力,准确把握信息的内核,防止和解决信息迷航和信息过载现象。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对于自主学习非常重要。在主观上要减少对教师的依赖,逐步提高自身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减少被无关信息干扰,学会合理分配自身有效的注意力资源,明晰自身需要哪些信息,调整学习步调,合理思考与消化信息,做信息的主动鉴别者、吸收者,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篇:新时代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师德学习心得
学习《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师德》心得体会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观,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内涵,但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何种职业,道德观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师德内涵必然融汇于整个社会公德之中;而教师的特殊职业与地位,则决定着师德必然对整个社会公德产生极大影响。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而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提升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富有一颗爱心。教师的人生就应该是一部爱的经典,爱教育,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只有倾注了全部的爱,师德修养才能在爱的奉献中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既然选择了教师作为终身的职业,就应当充分认识到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就应当有一种奉献教育事业的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对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乐于奉献、为人师表。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决不会做到爱岗敬业;一个仅仅将教书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的教师,决不会成为一名好教师,更谈不上有高尚的师德。诚然,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也是清苦的,但是只要有着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热爱,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对民族和未来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就会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就会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勤奋求实,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现人格的升华,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从而适应时代的要求,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是教育教学的前提。书中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才富有实效,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书中还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处。”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并努力去实践。具备了这样的师爱,就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满腔热忱,真正与学生交流、交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有力地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育的目标。同时,在这爱的交流互动中,教师的师德修养也会得到提升。教育需要爱。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高尔基说:“只有热爱孩子的人,才能配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因为,为了学生,教师必然注重和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会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职业道德标准,会自觉地做到为人师表,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第五篇: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具备怎样的法律文化素养
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具备怎样的法律文化素养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分工明确,有机运作的整体。领导干部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在推动社会发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进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今,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一个法治时代。当前,中央强调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法治保障,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领导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中肩负着重要责任。领导干部法律素养的高低、运用法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廉洁公正、依法办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减少和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因此,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文化素养,不仅可以增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自觉性,而且能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团结。那么,领导干部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法律文化素养呢?
一、正确的法律信仰理念。
美国学者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当人们不信仰法律以后,法律就将形同虚设,从而致使法治被人治所替代。法律的正义和目的性是法律成为信仰对象的内在要求。当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法律信仰理念,我们就会产生对社会正义的执着追求,自觉地服从法律的约束,从而法律的实施才能够最终实现。
二、良好的权利意识。
众所周知,领导干部的手中拥有者种种大大小小的权利,因此,培养正确的权利意识是领导干部自身法律文化素养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传统法律思想中,普通百姓的权利意识极为贫乏,而义务本位的思想却极为丰富。相反,统治者的权利意识极强,义务意识却近乎没有。当今社会,我们的社会主义宪法和法治的基本内容是权利,要培养和树立人民是社会的主体,享有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明确权利的正当性和可行性,对一切合法的权利大胆行使并且在其遭受侵害时积极诉诸司法程序解决,同时也对别人的正当权利予以尊重。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公民,自然也享有宪法所规定权利。但是出于其社会身份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拥有一些超出一般公民权利范围的权利,同时也肩负着超出一般公民义务范围的义务。因此,领导干部要充分认清楚自己人民公仆的角色,将权利的行驶和义务履行很好地结合起来,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良好契约意识
现代社会强调契约,它所要求的独立平等、诚实信用、意思自治,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商品市场经济的交换活动是通过契约的形式连接起来,而契约具有平等、自主、自愿、互利、互相制约等特点。其法律涵义在于通过明确契约双方的权利义务,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法律角色,从而有效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契约意识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建立和完善的必不可少的法律意识。同时,契约意识也是国家民主法治的重要的思想基础。契约意识的普遍化,将使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有必要的约束,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有序状态。领导干部应当通过培养自身良好的契约意识,充分认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积极为人民服务,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推动社会运作和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四、正确的诉讼意识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人们对诉讼抱有一种深深的偏见。不管有理与否,都认为是很不光彩的事情,并往往把诉讼和受惩罚联系在一起。这种法律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这样也就失去了运用法律对其权利和利益的有力保护。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走向市场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现代社会,通过司法途径即通过诉讼解决纠纷应当是最正规的途径,因为司法机构能够为纠纷当事人提供相对公正的决结果。社会秩序是一种法律秩序,社会矛盾如果只通过非正当、非法律途径解决,往往是对正常法律秩序的破坏。因此,树立正确的诉讼观念,既是维护个人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需要。作为领导干部,应当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一些社会矛盾,应当通过法律诉讼程序来解决。特别是在涉及自身或是自己亲朋好友利益纠纷的时候,更应当接受法律公正的裁决,切不可以权谋私,为了自身利益而动用社会关系阻挠法律正常执行,蔑视法律,肆意践踏法律尊严,破坏社会秩序。
五、善于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从历史上看,古代的中国社会主要宣传以德治国。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末年,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由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学家奠定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经过汉代学者初步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论证,再经过宋明以来诸多思想家的理论思辨和逻辑分析,最终形成一个内容庞大、逻辑严谨的思想体系。中国古代德治思想要求国家统治者和社会管理者,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性情,先成为仁德贤明的君主或清正廉洁的官吏,然后,再用已修之身去管理国家、社会和人民,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同时,以德治国的思想还主张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爱国图强、尊贤惜才、提倡廉政、反对腐败。但是,由于缺少法治做基础,道德便成为政府控制社会各阶层、平衡矛盾冲突的手段,道德被政治化了,它还要担负起本应由法律承担的职责,以至于不堪重负,无法改变政治权力的现实运作规则。在当今社会之中,古代以德治国的一部分思想依然可以很好地适应我们的社会现状,而且在有的方面甚至可以做得比法制更好。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是以国家机器(警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靠法律制裁这种强制手段起作用的,它重在对人们犯罪后的惩罚,以发挥它的警示作用,从而很好地维护社会秩序。所以,在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活中,法治是必不可少的。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乃是科学的治国之道,领导干部应该具备这项法律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