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养
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养?一个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知识素养、教学技能素养、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具体涵盖先进的教育理念、多元的科学知识结构、全面的专业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四个方面。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信息素养
一、引言
当前,信息爆炸对人的综合素质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国民是否具有足够的信息素养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其信息素养是国民信息素养的重要体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从信息素养定义、特征,到信息素养理论与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结合,再到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与实施,都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总的说来,对信息素养自身理论研究关注得较多,而对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等研究较少,而且理论研究成果尚待澄清。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内涵的分析,深入探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1974)最先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认为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Kalthau(1987)认为,图书馆技能和计算机技能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Doyle(1992)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并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3]。Bruce(1994)提出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的七个关键特征:独立学习能力;完成信息过程能力;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能力;促进信息利用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4]。余玲(2004)则把信息素养理解为信息文化,更多地强调文化的理念[5]。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素养首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是传统个体基本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它要求个体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能够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并以此做出决策。
(二)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从知识的角度看,大学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要求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具有前沿性的知识。大学教育传授的内容很多是属于未定论的前沿性的知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授课老师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老师不可能像高中或初中的教师
那样一本教材连续讲授几年,必须依据教学的要求及时更新所授知识的内容。
2.要求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具有实践性的知识。大学教育要面向工作岗位的实践,这就要求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能完全是理论知识。所以大学教师必须结合专业要求,制定大量的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3.要求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复合性的知识。大学教育不仅要求传授知识,还要使大学生获得相应的工作能力。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迫使大学传授复合型知识。对于一个大学教师而言,仅仅传授刻板的教材,不能使学生增长实践技能;仅仅传授实践技能,又不能使学生获得具有一定高度的知识体系,这将限制其未来发展,所以大学教育要传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
从信息素养基本概念和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内涵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如图所示)。
1.信息素养是指把被动信息获取式教育观念转变为主动信息探究式教育观念的一种个人能力,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整合教育方式,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受教育者能力的发展。
2.信息素养既是个体查找、检索、分析信息的信息认识能力,也是个体整合、利用、处理、创造信息的信息使用能力。
3.信息认识能力体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使用能力体现为信息能力。所以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两个方面。
大学生信息素养内涵示意图信息意识是在信息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性技能,属于底层技能;信息能力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高层技能。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构成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又会对信息使用与信息处理过程具有反馈作用。信息使用和信息处理依赖于信息源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在社会能够提供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个体在对信息的使用与处理过程中形成了信息素养。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一)利用学校教育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从学校教育的形式看,主要包括课堂教育和图书馆教育两个方面,这两个方
面的教育可以形成具有前沿性的大学生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1.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大学生所获得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如果高校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信息检索工具、信息资源位置及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信息技术的内容,那么大学生信息素养会得到逐渐的提升。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在整体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2.通过图书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具备足够的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能力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可以通过组织新生入馆教育和指导,并进行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介绍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动力;通过组织信息检索、专题讲座和培训班来提高大学生利用图书情报资源的技能。
(二)利用社会环境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1.通过提高社会信息化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社会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处于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环境中,大学生在信息的选择范围、信息环境、硬件设施上都会有优越的条件,自然容易形成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社会信息化程度,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2.通过强化社会公众的信息意识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它更强调人精神意识层面上的文化底蕴、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一个良好的信息氛围能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要从全社会考虑,从社会共同发展的角度,提高全体公民的信息素养,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3.通过健全公众网络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互联网不仅仅是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接受信息教育的平台。网络文化、网络技术、网络普及程度和发达程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会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建立完善的公众网络,使大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
(三)利用大学生自身特点完成信息素养培养
1.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信念,提高自控能力。自我学习的时候,自我教育者会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有趣,有很大的热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因厌倦而迷恋网络游戏或聊天等。所以自我学习者一定要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强化自控学习信念,对信息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使对信息的积极态度形成习惯。
2.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使之能够从大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庞大信息的同时,也承受着大量垃圾信息的干扰。很多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且信息资源更新缓慢。这就需要自我学习者具有很强的信息辨别能力,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快速鉴别出信息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准确,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准确判定信息的价值,提高对垃圾信息的抗干扰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受信息过载现象的干扰。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有必要提高对信息的批判能力,准确把握信息的内核,防止和解决信息迷航和信息过载现象。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对于自主学习非常重要。在主观上要减少对教师的依赖,逐步提高自身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减少被无关信息干扰,学会合理分配自身有效的注意力资源,明晰自身需要哪些信息,调整学习步调,合理思考与消化信息,做信息的主动鉴别者、吸收者,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篇:教师应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范文)
教师应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种动力源泉。一个教师只有对祖国的爱,才能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前途和命运统一起来,才能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有着血肉一般不可分割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祖国,没有社会主义,教师的个人价值就无法实现,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祖国的利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看成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把教育事业看成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甘愿为此奋斗一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教育性、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教育工程,也是一项大面积、区域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全学校、全家庭、全社会、全方位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教育氛围。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作为教师,肩挑两副重担,但主要是利用教学阵地发挥好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作用,突出教书为育人。而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起点。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英勇斗争,了解我国伟大而艰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培养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憎恶一切丧失国格、人格的行为,立报国之志。首先,教师要时刻激起学生爱国之情。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阵地,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实际出发,发挥纪念场馆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做到将固定基地与非固定联系点相结合,大型集体活动与小型分散活动相结合,校外基地教育与校内教育相结合;内容上,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确立报国之志,做到把中国人民落后挨打史与召集强大的国际地位变化相结合,把帝国主义欺辱中国的历史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相结合,把宣传南京历史的变迁同坚持改革才能发展、才有出路的教育相结合,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树立报国之志相结合。小学德育的着眼点是培养“四有”的新型人才,就应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因为,热爱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注重对学生平时的爱国主义教育,时刻激起他们的爱国之情。因为当今的独生子女都很自私,大多数学生由于长期娇惯,怕苦、怕累,只为自己着想,不顾集体利益,因而,我充分利用每月学生制定磨炼教育小目标的时机,指导学生月月制定恰当的爱国主义教育训练计划,并记详细的训练记录。学生之间互相检查、监督、评比、帮助,让学生在集体中改缺点,体会集体力量,达到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教育目的。班会时,进行争章比赛,同学间互相贴章,提醒学生努力实现目标,锻炼自己意志,进而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播撒下爱国种子。其次,教师要以文酝情立报国之志。有人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中华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爱国爱民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较多。“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意利用教材和电视新闻诸多素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内化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讲读课文时,更应不失时机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教育学生要继承革命传统,时刻想着祖国;教学《梅花魂》一文,使学生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激起爱国之情;以《为人民服务》一组范文为例,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甘愿为国家振兴而读书。这些结合不矫揉造作,水道渠成,学生读其文,感其行,教其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要铸造师魂播撒爱国种子。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的形象不单是外表上的,更应是心灵上的、人格上的。一位有爱国热情、爱事业精神的教师,就会培养一批忠实、爱国的好人才。古代名师杨雄就把教师释为“师者,人之模范”,要求教师把径明行修,德高望重的优美风格与优秀品质集于一身,这种优美风格优秀品质正是我们所讲的师德。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这样亲知和实践着,使良好的师德也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教师心中的赤子就是学生,对于他们亲而近之,教而导之,爱而护之,是为人师者的道义和乐趣所在。教师是精神文明的使者,教师自身的修养就在于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以身作则,无时无刻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才会有为国家努力学习的宏伟志向,这样的教育力量远远大于任何无价值的劳动,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在学生心灵上播撒下爱国种子,他们才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
第四篇:怎样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怎样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新课程目标要求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内涵是: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落实好这个艰巨的任务,提高我们教师队伍自身的素养已经迫在眉睫。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粗浅认识。
1、学无止境,要想提高自己,必须多读书。可以读一些与自己的教学理论专著,充实理论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以读一些研究教学、指导教学之类的书,这样的书,包括关于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教学。关于教学策略、技能指导的书也能够帮助我们。一些文学类的书也应该抽时间读一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侃侃而谈,适当拓展。
2、认真对待学校提供的培训学习机会。不能抱着应付的态度,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认真完成,及时总结学习心得,学习收获。这样才能真正地在课堂上提高自己。
3、每上完一节课应该及时地反思总结自己。反思自己的成功之处,反思失败的地方,想象下次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4、多听听水平比较高,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的课。多向他们学习,多向他们请教。
5、多争取一些外出锻炼的机会,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在不断地锤炼中提升自己。
总之,要对教育事业满怀热忱,对学生充满爱心,不断学习,踏实工作才能不断进步。
第五篇: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个人素养
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个人素养以迎接未来国家的飞速发展
(一)认真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自觉性。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越彻底,认识越正确,进行素质的自觉性就越高,在实践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时地识别错误倾向,少走弯路,免遭挫折。素质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努力,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如何,主要以社会实践来检验。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个“行”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和形成的。人们要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便谈不上自我修养,自我改造。在平时,大学生在学校的许多活动包括第二课堂活动中,都包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例如担负党、团、学生会、系班干部职务,工作实践、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如社会调查、教育实习、专题报告会、讨论会、看录象、电影、开展书评、影评以及文娱、体育的比赛等。每个同学参加这些活动,既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又表现了自己的思想品德,可以从同学们的议论中得到大家对自己思想品德的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自己思想品德的素质。
(三)掌握批评的武器,发扬“慎独”精神
思想品德素质,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品德素质的过程,主要是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对自己要进行正确的评价,即正确认识自己有那些长处,有那些短处,有那些优点,有那些缺点。“慎独”语出《礼记〃中庸》,原话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很警惕。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出人的灵魂。所以,君子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精神从防微杜渐,培养自觉自我改造精神来说是可贵的,是一种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境界的表现。
提高大学生素质并不是很难的事,关键是要大学生每个人付出实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慢慢累积,日久必成大事!相信一定能够成功大学生中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