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大学生活,谈谈大学生如何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履行什么样的责任
结合大学生活,谈谈大学生如何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一,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前提是人民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样,才能有共同奋斗的目标;才能增强凝聚力。入党积极分子要与其他共产党员一样,坚信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会胜利,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追求,并下决心终生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当我们有了这个信念的支持,我们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品性修养与政治理论水平。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阶段,更要加强优秀品格的锻炼,要时时刻刻以党员和“四有”新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加深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时时向优秀党员,优秀模范学习,这里不得不提,长江大学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十八位大学生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如果我们能拥有他们那样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是我们心中坚强的支柱。现今,面对这多元化的世界,人很容易迷失自我。因此,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以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不会被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环境冲昏头脑。
第三,我们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掌握为人民服务本领。大学培养了社会发展各领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如果学业荒废,或学艺不精,不能有效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即使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愿,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要提高自身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
第四,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习惯。首先,要做到对同学、对他人极端热忱。广泛团结同学,尽自己所能热心帮助同学排忧解难,真心实意地为同学服务。与同学互教互学,在学习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积极向同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联系同学,在政治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其次,要培养一种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奉献的精神。比尔盖茨哈佛大学演讲说道:“你们即将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工作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以工作成就来评价你自己,要更多地考虑你有没有努力消除世界的不平等,你怎样对待那些和你毫无关系的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得到什么,而在于他向社会贡献了什么。特别对于作为学生干部的我们,要有奉献精神,在其位谋其政,不要计较太多,怕吃亏。扎扎实实老老实实的下一番功夫,只有自始至终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认识溶化在自己的行动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体现热心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戴和信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必须要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新的领导观念。
最后,我想说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它的全部内容就要体现出对学习与工作的极端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情。党的伟大事业不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能够完成的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就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呢?梁启超以曾言:“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乃国家栋梁,中国之未来,我们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呢?
历史责任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很多时候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者不同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但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生活极不正常。作息时间无规律、日常饮食欠科学、娱乐休闲无节制„„本来青春年华该有的意气风发,我看不到。堕落颓废反而成为我们的主角,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或电脑游戏前日复一日的虚耗光阴。失去对人生的追求,迷失了自身的价值。很多时候我们只会想到自己,也无所谓的责任意识。说到人生目标和追求,我们很多都是说工作,房子,车子等自己的小天地。没有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对自己家庭的责任的确非常的重要,但同时同学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负责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一个人除了追求生存,还要思考我们对于当代社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我能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能为他人做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来提升自我,做一个承担起对社会的历史责任。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者。
为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珍惜学习机会,巩固专业思想,提高责任意识。从我作起,从现在作起,从点点滴滴作起。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必然要发生各种关系,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每个人,所从事的正当工作,对整个社会生活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社会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条件,为个体的成长发展提供基础与保障,没有社会的整体强大,个体的利益,个性的发展也受到限制。社会责任要求个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自觉维护他人利益,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的责任意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能再总是想着,国家能帮助我们什么,社会能给予我们什么。更多的,我们应该想想,我们能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什么。毕竟,大学生是中国人口中极少一部分能有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自觉的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职责,迎接新时期的挑战,以十二分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余温余热,实现自身价值。
大学生,应该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栋梁!大学生,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第二篇: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8、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答案一: 从根本上说,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上。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工作时,必须既要对党负责,又要对人民负责,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践中有时也会出现二者不一致的情况,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就必须按照党的宗旨的要求,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以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原则,把对人民负责放在首位,同时努力寻求二者的结合点。要正确处理好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不符合实际、损害群众利益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上级改正,而不能从个人利益出发,盲目执行错误决策;另一种是当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体现了群众的长远利益而同群众眼前利益有矛盾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努力找出将群众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的办法,同时积极向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群众的觉悟,实现上级领导机关的正确决策。实践表明,只有真正地对人民负责,才是真正地对党负责。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对上级负责而无视群众利益的倾向。这种现象在清河虽然不多见,但是不能说没有。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不能创造性地执行,而是照搬照抄,脱离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有的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对群众强迫命令,甚至投上级所好,投机钻营,把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变成了对上级某个领导负责。这种行为是对人民极不负责,因而也是对党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对群众负责而无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自己、对小团体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抵制;有的钻政策上的漏洞,打“擦边球”,为小团体捞取好处。这种行为干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实际上也就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党对人民都不负责的表现,必须坚决纠正。其二,践行党的宗旨,更要坚持以下五点要求:(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执政以后,党的干部掌握了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地运用权力为人民服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权力的所有者,领导干部是被人民群众推选、受人民群众委托、代表人民群众来行使权力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所有的领导干部只能掌权为民,绝不能以权谋私。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应该说,对于这一权力观,无人怀疑它的真理性。然而,实践中却常常出现权力使用偏离正确轨道的现象。这固然同制度约束不力有关,但也同一些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认识不准确、不全面有关。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基础上,领导干部必须明确三个观念:第一,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领导就是服务”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早在建国初期,他就把党的群众路线和权力观联系起来,从理论上加以阐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为人民服务已不单单是领导干部必备的观念,它已成为整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有的意识,领导干部只有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秀的服务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对于清河的党员干部来说,绝大多数都能坚持服务第一的理念,特别是在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否则,我们也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第二,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权力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然而,少数党员干部滥用人民对党的信任,滥用党的威信,官僚主义,居功自傲,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特殊化的资本,出现了违反党章,违反纪律,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现象;少数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关系颠倒过来,完全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对人民滥用权力。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把权力看重了,责任看轻了,必然导致享受多了,想党的事业少了;吃喝玩
乐多了,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少了;与灯红酒绿近了,离人民群众远了。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并非因为无权,恰恰是由于权力的使用者失去了责任感所造成的。他们看重权力而漠视责任,只想当官,不想做事,使权力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把权力与责任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掌权为公、当官为民、秉公用权、为民尽责。第三,公仆就是奉献的观念。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在总结其血的经验教训时提出的思想。我们党继承了这一思想,要求党的干部做人民的勤务员,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在这里,“公仆”意味着牺牲和奉献,它与趾高气扬、当官做“老爷”相对立。作为公仆,就必须廉洁奉公,而不能借用权力损公肥私。要想发财,就别当领导干部;要当领导干部,就要肯于付出,勇于牺牲,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人民。
答案二:
第一,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前提是人民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样,才能有共同奋斗的目标;才能增强凝聚力。入党积极分子要与其他共产党员一样,坚信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会胜利,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追求,并下决心终生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当我们有了这个信念的支持,我们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品性修养与政治理论水平。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阶段,更要加强优秀品格的锻炼,要时时刻刻以党员和“四有”新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加深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时时向优秀党员,优秀模范学习,这里不得不提,长江大学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十八位大学生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如果我们能拥有他们那样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是我们心中坚强的支柱。现今,面对这多元化的世界,人很容易迷失自我。因此,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以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不会被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环境冲昏头脑。
第三,我们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掌握为人民服务本领。大学培养了社会发展各领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如果学业荒废,或学艺不精,不能有效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即使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愿,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要提高自身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
第四,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习惯。首先,要做到对同学、对他人极端热忱。广泛团结同学,尽自己所能热心帮助同学排忧解难,真心实意地为同学服务。与同学互教互学,在学习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积极向同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联系同学,在政治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其次,要培养一种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奉献的精神。比尔盖茨哈佛大学演讲说道:“你们即将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工作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以工作成就来评价你自己,要更多地考虑你有没有努力消除世界的不平等,你怎样对待那些和你毫无关系的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得到什么,而在于他向社会贡献了什么。特别对于作为学生干部的我们,要有奉献精神,在其位谋其政,不要计较太多,怕吃亏。扎扎实实老老实实的下一番功夫,只有自始至终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认识溶化在自己的行动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体现热心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戴和信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必须要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新的领导观念。
最后,我想说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它的全部内容就要体现出对学习与工作的极端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情。党的伟大事业不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能够完成的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就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呢?梁启超以曾言:“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乃国家栋梁,中国之未来,我们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呢?
历史责任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很多时候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者不同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但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生活极不正常。作息时间无规律、日常饮食欠科学、娱乐休闲无节制„„本来青春年华该有的意气风发,我看不到。堕落颓废反而成为我们的主角,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或电脑游戏前日复一日的虚耗光阴。失去对人生的追求,迷失了自身的价值。很多时候我们只会想到自己,也无所谓的责任意识。说到人生目标和追求,我们很多都是说工作,房子,车子等自己的小天地。没有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对自己家庭的责任的确非常的重要,但同时同学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负责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一个人除了追求生存,还要思考我们对于当代社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我能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能为他人做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来提升自我,做一个承担起对社会的历史责任。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者。
为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珍惜学习机会,巩固专业思想,提高责任意识。从我作起,从现在作起,从点点滴滴作起。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必然要发生各种关系,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每个人,所从事的正当工作,对整个社会生活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社会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条件,为个体的成长发展提供基础与保障,没有社会的整体强大,个体的利益,个性的发展也受到限制。社会责任要求个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自觉维护他人利益,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的责任意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能再总是想着,国家能帮助我们什么,社会能给予我们什么。更多的,我们应该想想,我们能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什么。毕竟,大学生是中国人口中极少一部分能有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人,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自觉的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职责,迎接新时期的挑战,以十二分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余温余热,实现自身价值。
大学生,应该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栋梁!大学生,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第三篇:大学生党员如何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大学生党员如何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每个共产党员,在生活和实践中,都必须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它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是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比群众有更高的觉悟,是率领群众前进的先锋,群众效法的楷模和榜样。大学生党员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使命。
大学生党员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前提是人民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样,才能有共同奋斗的目标;才能增强凝聚力;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根本立场和先进性的标志;是共产党员的巨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也是共产党员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最集中表现。大学生党员与其他共产党员一样,要坚信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会胜利,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够实现,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追求,并下决心终生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学生党员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品性修养与理论水平。作为大学生党员,首先应该有良好的品性修养。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阶段,更要加强优秀品格的锻炼,要时时刻刻以党员和“四有”新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时时向优秀党员,优秀模范学习。当前,我们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的甚至出现思想困惑和信仰危机。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妄想与我党争夺年轻一代。我们一要加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以科学理论来增强武装头脑的自觉性。二要自觉接受党内生活的锻炼,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实践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三要立志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要从党的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中,不断增强对党最终实现最高目标的必胜信心。这样才能在理论上、思想上、与实践中保持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冷静观察,沉着应付;才能在改革开放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审时度势,把握方向,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在学习、工作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
大学生党员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首要的一条,就是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掌握过硬的为人民服务本领。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文化的竞争,是技术创新的竞争。作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生党员,必须要以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高度重视并积极投身科学进步与创新。大学生普遍文化程度较高、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较强、接受新事物较快,理应成为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的模范。社会主义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毕业后必须成为所学专业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来为振兴中华做贡献。如果学业荒废,或学艺不精,不能有效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即使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愿,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基本的人生责任都不能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大学生党员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有素质准备性特点,必须从这一特点出发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提高自身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取得优
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大学生党员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还必须要有扎扎实实的学习与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在学习与工作中,大学生党员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自己要严谨务实,还要鼓励与引导他人对学习与工作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及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它的全部内容就要体现出对学习与工作的极端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情。党的伟大事业不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能够完成的。因此,每个共产党员对待党的事业,对待党所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都不能凭个人一时的兴趣和爱好,要树立长远的、艰苦奋斗、百折不回的观念。共产党人就要具有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大无畏的精神。为了党的伟大事业,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不计名不为利,不讲价钱,不讲条件,这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大学生党员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必须做到对同学、对人民极端热忱。一个共产党员要甘愿做人民的勤务员。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的工作、人民的事业在前,个人的私事在后,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实际学习与工作中,广泛团结同学,尽自己所能热心帮助同学排忧解难,做同学的知心朋友,带动同学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真心实意地为同学服务。与同学互教互学,在学习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积极向同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联系同学,在政治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在社会生活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宣传党的思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树立起党的威信,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
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作为共产党员,必须首先要有向人民负责的胸怀和敢于向人民负责的精神,而不是像少数党员那样,谁有权就为谁服务,向谁负责;谁有钱就为谁服务,向谁负责,眼睛一味向上,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在群众面前又是一副面孔。这种人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所谓的热情、负责,完完全全是为了自己。这种党员不受群众欢迎,也无益于我们党的事业。大学生虽说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但也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意识,更不能在校园里搞起这种不正之风。大学生党员要起到表率的作用,树立自己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的思想观念,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要有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奉献的精神。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要干出一番事业,对社会、对人类要有所奉献,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得到什么,而在于他向社会贡献了什么,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一个奉献的人生。大学生党员应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毕业时服从国家的需要去就业,用党和人民给予的知识无私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带动同学自觉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我们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论者,从来不否认社会成员个人的利益、个人的爱好和情趣、个人的抱负和追求,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党的各级组织都十分尊重党员个人权利和利益,并尽量满足党员个人的抱负和追求。但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个人,他必须毫不犹豫地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使个人的理想、抱负和追求符合党的宗旨。作为大学生党员,必须热爱学校,关心集体,顾全大局,带动同学共同建设好先进班级。
人为什么活着,应该为谁活着,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搞清楚。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人吃饭为了活着,但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这虽是一句普通、朴实的语言,却道出了人生价值的深奥道理。一个共产党员,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产而活着,那么,它的意义就很有限了。只有为了国家,为全人类,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最根本的利益去活着,而又奋不顾身地工作着、奉献着,毫不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共产党人就要追求这样的人生,并努力去实践这种人生价值。
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制度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一个党员,任何时候都应该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甘愿吃苦,不谋私利,必要时要做出重大牺牲。在平时,能够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不为“香风”所诱惑,不被“糖弹”所击中,与特权现象、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作坚决的斗争。大学生党员要正确对待批评和荣誉,有了缺点、错误诚心诚意地欢迎同学指出并勇于改正,荣誉面前不争功,不自傲,带动同学共同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纪律作风。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立足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共产党人,才能取信于人民,才能有崇高的威信,才能有号召力,才能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发展到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形势发展非常快,新问题层出不穷。因而,工作的难度亦不断加大。这就说明了,要创造一种崭新的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迅速发展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对我们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不熟悉、不懂得的东西很多。光靠老的工作方法,光靠勤奋热情的工作精神和态度,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老老实实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并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一句话,就是要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增长新本领,掌握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事物的发展和要求;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才能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做好党组织交给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才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战士。
新的世纪,百年的梦想,千年的辉煌,等待我们去创造,今日大学生党员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品性修养与理论水平;在学习、工作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新一代大学生党员的精神风貌。壮大学生骨干队伍,促进正确的认识。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作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应如何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准则,也是工人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一论述是对我们党八十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深刻揭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的科学内涵。我们党一直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党的行动准则,历来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和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尺度,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
党所制定和实行的路线,纲领都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又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就会永葆生机与活力,就会无往而不胜。现在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
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客观物质力量。人类要生存,就要有吃、喝、穿、住、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人们若不首先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根本谈不上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
其次,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根源于和依赖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在精神财富的创造中,知识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离开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整个人类的精神文明以至物质文明的发展史就会全部改观。如我国古代著作的《本草纲目》就是历代的药物学家,医学家总结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而由李时珍加工整理而成的。因而广大普通劳动群众不仅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且还对这些原料作了初步的加工,甚至直接创造出精神财富的珍品。所以说,在社会精神财富创造方面人民群众是伟大的实践者和创造者,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不仅以平时的辛勤劳动培育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劳动人民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
制度的斗争。奴隶们的英勇斗争冲垮了奴隶主的反动统治,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上台创造了有利条件;无数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使封建王朝陷于土崩瓦解,为资本主义的兴起铺平了道路;工人阶级以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正如列宁所说:“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象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时期,人民能够作出从市侩的渐进主义的狭小尺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纵观历史的长河,人民群众、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人心向背,始终是社会发展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心的向背,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代表着每一历史时代的时代精神,预示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得人心者昌,逆人心者亡,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必然丧失民心,这是一条颠仆不变的真理。
二、是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它要求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它要求我们党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种利益的一致性,要求我们党无论观察问题还是处理问题,无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还是实施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根本出发点。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而英勇奋斗。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因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
党注意到,人民群众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应当看到,这些新变化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因而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还应看到,多样化趋势必然会产生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特殊利益,产生群众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我们应当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尊重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特殊利益,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又防止两极分化;既坚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积极引导和鼓励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把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特殊利益照顾好,增强人民的团结,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保持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急需解决的事情并不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不意味着可以对这些事情置若罔闻。也必须进行适当的,妥善的处理和解决。比如,职工下岗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可以说也是党在实现最大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但随着下岗职工人数的增多,这个问题就会转化成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它关系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 2003 年底为止消除职工下岗问题,就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要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党和政府要正确地处理这些利益关系,人民群众也要正确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经济利益是人民群众经济生活中的根本需要,政治利益是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根本需要。我们党既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又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政治利益。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切工作任务的根本目的,也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
三、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是奠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上的。党的群众观点,就是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它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以完成党的光荣历史使命。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对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其要旨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凝结起来,即为通常广义的群众路线,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辩证的统一。没有坚定的群众观点,就不可能在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反之,单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而没有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不能把工作做好。
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同最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在执政前,党长期处于敌人的包围、压迫环境中,党的一切工作有赖于党员发动群众去做,依靠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得以生存。党在工作中以向人民负责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成为人民的代表者。党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皆源于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针对执政后的特点,继续坚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党制定了干部参加劳动、与群众实行“三同”等具体制度,以密切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努力奋斗的结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成份和利益日益多样化。这种情况要求党既要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又要正确处理和调整不同经济成分,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使广大群
众共同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对此,党中央一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地位观和权利观,艰苦奋斗,务求实效,与群众同甘共苦,扎扎实实地为实现、发展、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工作。
在新的时期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与过去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在具体的措施和制度上,会有所不同。但这种传统,精神实质是应当而且必须继承的。最近,江总书记再三强调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那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际效果,不关心群众疾苦,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作风,其后果可以祸党祸国害民。中国共产党历来就坚决反对这些不良作风,党在历史上曾多次发动整党整风来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又开展了“三讲”教育,以期取得实效。党不仅抓思想教育,还不断完善同群众紧密联系的制度、机制和途径,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就能使党的决策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才有可能真正代表群众的利益,才有可能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
四、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最终体现。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它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新发展。它进一步揭示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本质内涵。
“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这就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首先,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必然也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这二者是紧密联系着的。一方面,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要求相适应的文化也生长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的同时,也必须自觉地做好先进文化前方向的代表。另一方面,先进文化又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其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体现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建设的落脚点,也是党的各项工作的落脚
点。我们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明确宣布自己是人民大众的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党。不过,在执政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如何坚持这一宗旨,特别是如何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结合起来,如何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代表他们的眼前利益,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在这些方面,我们过去有教训。我们之所以会在一个时期出现追求“纯而又纯”的所有制,追求每个普通群众都有“共产主义觉悟,”都有“无私奉献”的境界,就是因为把手段当成了目标,把人和他们自身的利益割裂开来,而没有把落脚点放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其实不能给人民带来利益的目标,只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目标,最终还是不能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深刻把握“三个代表”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始终坚持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三个代表”不仅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且把党作为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与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和作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结合了起来,也就是把党的宗旨与实现宗旨的途径,手段进一步联系了起来,从而使党的宗旨的实现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我们只有坚决地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去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得到体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才有实现的基础,党才能在新世纪担负起历史重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综上所述,我们从党的唯物史观,党的性质和任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来阐述把握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特别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总结历史经验,与时俱进,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新的概括。
第五篇:大学生党员应怎样去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大学生党员应怎样去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立足本职岗位,高质量完成职业任务,是党员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根本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精神尺度与物质尺度的统一。精神尺度反映了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在任何情况下都做一个有益于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物质尺度反映了党员为党、为社会、为人民服 务的实际行动以及所做出的具体贡献。大学生党员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首要的一条,就是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掌握过硬的为人民服务本领。社会主义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必须成为所学专业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来为振兴中华做贡献。如 果学业荒废,或学艺不精,不能有效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即使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愿,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基本的人生责任都不能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大学生党员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有素质准备性特点,必须从这一特点出发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为人民服务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党员现实行为规范要求。大学生党员同样必须随时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付诸实际行动,通过力所能及地关心他人、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行为来在同学中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不管置身何种环境,从事何种职业,乐做好事者总能给他人送去温暖,带来欢乐,驱走忧愁,留下欣慰。好事处处有,就看自己愿不愿意伸出热情的手。有心有意,情到手到,则不拘大事小事都能折射出一个人美好的心灵。
第一,在学业上要精益求精,无私奉献,这是最重要的。大学校园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党的宗旨的平台,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刻苦学习,完善自己,这是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力所能及地为普通群众多做好事。第三,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以党和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 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还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国家领导人制定的任何方针策略都必须依据我们的基本国情,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在没有出路的。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也给出了具体的描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她永远为人民服务。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一国两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的构想对中国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题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这说明在祖国的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了更完善的理论。经过以上对中国特色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它对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就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我们现实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其实和影响,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政治观的产生以及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大学生的阶段是我们人生中的主要阶段,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刻。所以,我们需要社会科学的基本指导,有了社会科学的基本指导会让我们有具体的努力的方向。一:对大学生今后学习的影响我们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它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让我们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升华。让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和今后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对国家的历史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的过程值得我去思考。由“中国特色”概念的提出到“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演变成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系列的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在致力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在不懈的努力。而我们更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专业文化知识和尖端的科学技术,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在正确的社科理论的指导下来完善自然科学的进步。从而来为国家乃至社会的进步做贡献。最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让我对社会科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它不仅是在知识上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它更在灵魂上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二:对大学生政治观产生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生成、转变、升华等都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塑造的大学生政治观决定着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饯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大学生政治观生成的引领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作为高校来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学生的政治观的结构与特性都在随时代的改变而不断的进步。大学生对基本的政治问题的认识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提高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积极的作用。三:对大学生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可能是文化的竞赛。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 魂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在现代社会中,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为此,我们大学生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御腐朽文化。第二,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建立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第四,贯彻科教兴国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第五,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 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形成前的雏形。一个理论的形成需要几代领导人的共同的努力。只有不断的精益求精,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理论才能让中国发展的更好,实现中国的崛起。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值得我去学习,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的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远大的,无论是对大学生的学习,政治观的产生还是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等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它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今后发展的方向。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