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8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应知应会内容(大全)
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应知应会内容
一、“两个至上”的内容是什么?
答: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二、“两个至上”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答:进班子、进岗位、进制度、进流程。
三、“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的树立与践行的关键是什么?
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识是否到位、观念是否更新、行动是否先行,直接影响到“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的树立与践行。有效推进“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进班子,是“两个至上”长效机制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建立“两个至上”长效机制的落脚点是什么?
答:“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进岗位,是“两个至上”长效机制的落脚点。
五、“两个至上”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答:有效推进“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进工作流程,是“两个至上”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
六、国家局党组对行业干部职工精神状态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答: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
七、“三个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
八、如何理解“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意义?
答:“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烟草行业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烟草行业的立身之本,是引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中国烟草的旗帜和方向。
九、如何将“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要求贯穿到制订完善各项制度和工作标准中?
答:按照“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要求,围绕卷烟上水平,审视企业已印发的各项技术、工作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以岗位规范,管理、技术、工作标准,员工行为规范为重点,进行认真梳理、分析比较、整改落实、完善提高,不断增强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的互补性和独立性,进一步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二篇:应知应会内容
应知应会内容:
1、总书记对好干部有一个20字的定义: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进一步明确了好干部的标准和时代内涵。
2、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3、“三个充分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查摆问题。二是要充分认识查摆问题的核心是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三是要充分认识“高质量”的主要内容是思想认识是否到位、开展谈心是否充分、对照检查材料是否深刻、开展批评是否严肃认真,这其中单位的一把手是关键。
4、“六个认真”:一要认真系统地进行再学习再讨论;二要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三要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四要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五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六要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5、“三个注重”:一是要注重深刻剖析检查;二是要注重抓好批评和自我批评;三是要注重加大督导工作力度。
6、“四强四优”:四强党组织—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和凝聚保障力强;四优党员“政治素质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岗位技能优”
7、“两高”:学历高、技术高人才
第三篇:应知应会内容
加油站安全设备应知应会
1、加油(气)站安全生产禁令(六大禁令)
1、严禁在加油(气)站内吸烟、在爆炸危险区域接打手机、使用非防爆照明器材和非防爆电器,违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2、严禁加油(气)站卸油(气)作业时不有效连接静电接地线和无人监护;严禁在卸油作业时利用收油罐进行加油作业,违者给予行政处分; 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3、严禁使用加油枪直接给塑料容器加注易燃油品;严禁给未熄火车辆加注油品,违者给予行政处分; 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4、严禁加油站员工使用客户加油卡代替员工卡加油;严禁挪用加油站货款、用预收款冲抵应收货款、以个人名义保留预收货款,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5.严禁擅自更改、编造计量、质检数据、破坏加油机流量计准确度、私自更换加油机电脑主板,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6、严禁员工私自拆除油罐车和运油船铅封(含电子铅封);严禁汽车油罐车卸油后,不按规定对油罐车设置铅封(含电子铅封)即驶离加油站,违者给予行政处分; 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2、员工熟记承诺书内容:
1.认真执行集团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遵守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以及人身安全、防火防爆、车辆安全等十大禁令,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2.自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技能。做到会报警,会自救、互救,会熟练使用防毒面具、呼吸器、灭火器等消防、气防设施。
3.忠于职守,严格履行本岗位的安全职责,落实‚一岗一责制‛。
4.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自觉抵制违章指挥,纠正违章行为。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5.按规定着装上岗,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熟悉各类预案大体内容(站经理);员工熟悉各自的职责
见本站消防应急预案,站经理熟悉各类预案、员工需了解各自的职责;如灭火预案各自站的位置及职责分工,了解清楚各自需干什么。考核时会抽查2个站进行灭火预案演练。
4、HSE管理体系的定义
答: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
5、HSE的涵义: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持续改进
6、HSE字母的含义H:健康S:安全E:环境
7、HSE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8、危害识别的方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工作危害分析(JHA)两种方法
9、消防器材四定管理:
定点摆放、定时检查、定人养护、定期换药
10、设备管理的原则: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
11、设备操作人员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12、设备管理‛四定‛:‚定人员、定设备、定责任、定目标‛
13、熟悉考核表中作业管理的1-10条
1)机动车熄火加油
2)站内严禁检修车辆、敲击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行为
3)禁止顾客在站内吸烟、使用手机
4)严禁在作业现场穿、脱、拍打化纤服装;员工工作期间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
5)不能直接向塑料桶内加注易燃油品
6)及时处理加油时发生的溢油、滴漏
7)禁止员工在爆炸危害区域使用手机,禁止在站内吸烟
8)摩托车推出加油场地再发动
9)卸油严格按操作规程
10)加油站卸油作业前拔出车辆钥匙
14、用火监护人职责(站经理)
1.用火监护人应有岗位操作合格证;了解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应参加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用火监护人培训班,考核合格后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用火监护人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3.在接到‚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后,应在安全技术人员和单位领导的指导下,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检查用火现场的情况;用火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监火时应佩戴明显标志;用火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确需离开时,由监护人收回用火许可证,暂停用火。
4.当发现用火部位与‚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相符合,或者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用火监护人有权制止用火;当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有权停止用火;对用火人不执行‚三不用火‛又不听劝阻时,有权收回‚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并向上级报告
15、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16、三基(站长):基础工作、基层建设、基本功训练。
17、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8、三不动火(站长):无合格的火票不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火人不在场不动火
19、‚四懂四会‛: 懂火灾危险性,懂预防措施,懂扑救方法,懂疏散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逃生。
20、加油站站级安全教育(站长)
时间不少于16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班组、岗位的安全生产概况,本岗位的生产流程及工作特点和注意事项;
(二)本岗位的职责范围,应知应会;
(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
(四)本岗位预防事故及灾害的措施。员工厂际调动工作后应重新进行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单位内工作调动、转岗、下岗再就业、干部顶岗以及脱离岗位12个月以上者,应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21、临时用工、外来施工和实习人员的加油站级安全教育(站长)
由站长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4学时。
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一)加油站危险部位(主要生产系统、关键设备)及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二)加油站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危险化学品和各种伤害能量)的性质及防护处理注意事项。
(三)着火爆炸、泄漏中毒、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四)安全作业许可证办理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五)生产装置的安全消防、气防卫生器材及设施的位置、使用程序和使用方法。
(六)作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22、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和现场监管的内容:查制度落实、查机电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查直接作业环节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查作业票、查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及现场监管情况。
23、安全监督检查和现场监管包括哪些内容?
答:查制度落实、查机电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查直接作业环节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查作业票、查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及现场监管情况。
24、安全检查分析(SCL)适合于对哪些范围进行分析?
答:设备设施、物质、作业环境、操作规程等。
25、工作危害分析(JHA)适合于对哪些活动进行分析?
答:该方法适合于对作业活动、检维修作业、分析化验或管理活动进行分析。
26、风险度的大小是如何得出的?
答:通过可能性与严重性的乘积,得出风险度的大小
27、接地装置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答:连接螺栓是否齐全、牢固,接地线有无损伤、碰断和腐蚀现象,跨接部位是否完好有效。对接卸场地移动的静电接地线,应观察有无断股等现象。
28、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十不准‛
一、不准录用无相关施工资质或资质过期的承包商进行施工或检维修作业。
二、不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进行施工作业。
三、不准施工单位未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开工批准证书进场作业。
四、不准无操作资质的承包商人员从事电气、起重、电气焊等特种作业。
五、不准未按规定在施工现场未设置‚公示栏‛和安全警示标志进行施工。
六、不准施工人员携带手机、香烟、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油库、加油站施工现场。
七、不准未按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进行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破土和高处作业。
八、不准各级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破土和高处作业审批人员不到现场进行确认和审批签字。
九、不准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破土和高处作业期间现场监护人离岗。
十、不准施工人员岗前和在施工期间饮酒。
承包商违反上述条款的,清退当事人,列入‚非准入‛名单,发生等级安全事故的清除承包商。我方员工违反上述条款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29、检维修与施工作业安全生产禁令
1、严禁未按规定办理施工作业手续、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就进行施工作业,违者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和无监护人在现场进行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破土和高处作业,违者对我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
辞退。
3、严禁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未对气体进行检测分析,进行用火和进罐作业,违者对我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4、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和防护用具进行电气操作及检修作业;严禁未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移动电动工具,违者对我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5、严禁油罐清洗、检修后不经验收合格就直接投入使用,违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6、严禁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非防爆通讯、照明器材和非防爆工具,违者对我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第四篇:两个体系应知应会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知应会
一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1.目的:通过开展双体系,查找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以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和职业危害,从而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2.双重预防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3.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4.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5.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作业活动应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重点考虑高风险作业)6.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7.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8.辨识对象: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危害因素)
9.辨识方法: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复杂工艺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10.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 11.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5类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
12.双重预防体系开展流程: 13.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14.危险源分级:企业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5级:1、2、3、4、5或A、B、C、D、E。其中,1级或A级为最高风险,5级或E级为最低风险。其中1级为重大风险,2级为较大风险,3级为一般风险,4,5级为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四级管控公司级、专业级、车间级、班组级。
一级风险由公司级直接管控;二级风险由专业级直接管控;三级风险由车间级直接管控;四级风险由班组直接管控。15.风险判定 ①确定重大风险
企业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为重大风险的情况外,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根据GB 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
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及以上的;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 构成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罐区; 一级以上动火作业、Ⅳ级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一级吊装作业等; 易产生硫化氢的作业场所。②确定较大风险[新增较大风险] 企业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为较大大风险的情况外,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确定为较大风险: 二级用火作业、Ⅲ级高处作业; 涉可燃有毒介质的盲板抽堵作业; 液态烃装卸车。
16.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哪五类:
①工程控制措施;②管理控制措施;③培训教育;④个体防护措施;⑤应急控制措施。
工程控制包括:
①消除或减弱危害——消除是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消除危险源,如采用机械提升装置以清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等;替代是能过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电流、电压、温度等;
②监测系统(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
③紧急切断(ESD)系统、安全仪表(SIS)系统、设置DCS控制系统;
④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
⑤视频监控系统; ⑥火灾警报和警示系统; ⑦自动喷淋系统 管理控制包括:
①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②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③安全互助体系; ④培训教育; ⑤承包高管一月一次检查; ⑥工艺参数上下限报警记录台账;⑦工艺卡片规定操作参数。教育培训控制包括:
①操作规程培训;②开停工方案、作业方案培训;
③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操作培训;④危险化学品作业培训并取证; ⑤仪表操作培训并考核取证;⑥专项培训、安全交底;⑦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个体防护包括:
①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②便携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 ③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应急控制包括:
①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②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③专职消防队、应急救援队伍级应急物资;
④现场设置消火栓、消防炮、洗眼器等洗消设施;⑤现场培训应急药品等。
二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事故隐患: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 上的缺陷。2.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 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 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3.隐患排查类型: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4.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5.隐患排查周期:综合、专业、专项、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6.隐患治理: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7.分级治理: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专业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8.隐患信息: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9.隐患分级(2级):事故隐患分: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隐患分类(2类):基础管理类隐患、生产现场类隐患。10.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11.依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存在以下情形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 10人以上的; ——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12.事故隐患分级基本要求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 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3.按事故隐患分类基本要求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14.事故隐患排查类型
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15.事故隐患排查周期
①操作人员现场每一小时巡检一次。
②车间、部门直接管理人员、电气、仪表人员每天至少两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项检查。
③生产部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并和日常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一起进行汇总。
④公司根据季节性特征,每季度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⑤公司每月组织综合性隐患排查或专项隐患排查,两者可结合进行。⑥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⑦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依据实际变化情况确定排查周期,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
第五篇:“两个体系”建设应知应会
山东钢铁集团永锋淄博有限公司 双重预防机制(两个体系)建设应知应会
班组长以上及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掌握:
一、基本概念
1、现提出的“双重预防机制”,即为原来的“两个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2.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进行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风险点是比危险源大的、更宽泛的概念,一个风险点包含若干个危险源。
3.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导致事故的根源,即能量或能量载体为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措施缺失或失效构成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4.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5.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风险评价方法:我公司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6.风险分级:根据危险性D的数值(评价结果)大小划分等级。
评价结果20-70为四级风险,70-160为三级风险,160-320为二级风险,大于320为一级风险。
7.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公司分级管控:一级、二级风险点由公司管控;二级、三级风险点由厂级管控;三级、四级风险点由车间管控;四级风险点由班组管控。上级管控的下级必须管控。
8.风险控制措施: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所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手段。
风险控制措施共五类: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
二、双重预防机制(两个体系)情况: 1、2016年10月-2017年7月 双重预防机制初步建设阶段。2、2017年8月-2017年12月双重预防机制推进试运行阶段。
— 1 — 3、2018年1月-2018年3月双重预防机制优化改进阶段。
三、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步骤
成立组织机构→编制体系文件→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控制措施→分级管控→编制隐患排查清单→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治理→体系定期评审
(一)成立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安全、装备、生产、监察、财务等部门领导及各生产厂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了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成员单位(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制定下发了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方案、管理制度、作业指导和考核办法,公司和各单位(部门)充分利用专题会议、调度会等形式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进情况进行协调和考核通报,全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二)编制体系文件、全员宣贯
双重预防机制初步建设阶段。公司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方案》《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分级信息表》《公司风险等级分布信息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点名册》《作业岗位基本情况调查表》等文件表格
双重预防机制推进试运行阶公司转发了山东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公司编制下发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方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作业指导与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
在全员宣贯方面,公司组织各单位推进小组成员进行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培训,并聘请专家对以上人员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了基础知识培训;由各单位推进小组成员对全体员工分层级逐级进行了宣贯培训,并全员进行考试。
(三)风险点划分
一是设备设施类,包括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如高炉本体、供风系统、喷煤系统、煤气柜、过跨车等;
二是作业行为类,包括常规作业、危险(特殊)作业活动,如点检作业、高温熔融金属吊运、易燃易爆区域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
(四)危险源辨识
针对设施设施风险点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将危险源所在部位作为检查项目、明确检查标准及针对该危险源所采取的现有控制措施,逐项排查辨识;
针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法),分析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明确针对该危险源所采取的现有控制措施,从人、物、环、管四方面逐项排查辨识。
(五)风险评价分级
— 2 — 选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风险评价,根据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对评价出的风险程度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
以上评价出的较大以上风险属于不可接受风险,必须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以降低事故风险。
(六)确定控制措施
根据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情况,从工程技术、管理、培训、个体防护、应急五个方面,重新制定了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全面管控。
(七)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一级风险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二级风险为较大风险、橙色风险;三级风险为一般风险、黄色风险;四级风险为低风险、蓝色风险。
(八)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将风险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和标准是双重预防机制的一项重大创举。
根据分级管控原则确定各层级隐患排查范围,根据危险源具体管控措施确定各层级隐患排查内容,根据风险程度和具体情况确定隐患排查频次,最终形成各层级、各岗位的隐患排查清单。
(九)风险告知
公司共有一级风险点3个,高炉、转炉和煤气柜,公司在南浴池广场对一级风险点进行了风险告知。
各单位对一、二级风险点和重点岗位的三、四级风险点进行了现场告知,每个岗位以风险告知卡的形式进行了风险告知。
(十)实施隐患排查
全员参与,严格按照隐患排查清单落实隐患排查。
(十一)实施隐患整改
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对于一般隐患,能当场整改的责令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当场整改不了,隐患排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单,给予一定期限限期整改,责任单位签字盖章确认,整改完毕责任单位填写隐患整改反馈单送排查单位,排查人员验收确认,形成闭环管理。
重大隐患治理流程:编制评估报告→制定整改方案→上报安监部门→公司落实资金→责任单位整改→公司组织验收
(十二)体系考核
— 3 — 为保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扎实开展,公司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作业指导与考核办法》,公司上下对培训教育、体系建设、隐患排查各环节严格督查、严肃考核,确保全员掌握、人人参与,保证隐患排查到位,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岗位人员应掌握:
一、现提出的“双重预防机制”,即为原来的“两个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二、本岗位风险点和危险源的等级和数量(管控清单为准)。
三、熟记本岗位《岗位风险告知卡》的内容
四、隐患排查治理流程。按照班组隐患排查治理流程要求进行。
公司各单位:
根据省安监局的安排,3月27-28日两天对我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进行评估,预计对各层级人员应知应会的抽查比例约为20%,根据专家提供的应知应会学习资料和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我公司应知应会学习资料,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全员进行学习,以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