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高考语文(冬季第二辑) 正能量素材
正能量
现在流行一个词:正能量。这个词有两个定义。首先它是一个科学名词,指的是“与暗物质能量相反的能量”——太专业了,咱真心不太懂。而大家用这个词时,表达得更多的是另一个意思:一切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促使人不断向上,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神九”航天员访港:播撒正能量
6月29日,神舟九号成功返回地面,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顺利完成,3名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在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空间实验舱中“留下脚步”。从“长征”到“嫦娥”到“神舟”,从无人试验到载人飞行,从航天员太空行走到“3人13天”进驻天宫一号,从无人自动交会对接到航天员手控驾驶飞船,就这样,中国的航天技术跻身世界第三,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独立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关键技术、全面掌握交会对接关键技术的国家。
8月11日上午,来自香港140所中小学校的1000多名同学齐聚香港会展中心,和一个多月前飞往太空、完成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的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真情对话。两个多小时的提问和回答期间,伴随着掌声与笑声。
“做航天员需要哪些条件”是香港的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航天员刘旺给出的答案是身体健康、知识丰富。景海鹏补充说,航天员需要从小有梦想,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奉献精神,以及战胜自己的勇气。他鼓励同学们从现在做起,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而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航天员光鲜亮丽背后枯燥、单调、艰苦的高强度训练。刘洋说,航天员们就是这样“年年月月如一日坚持着飞天梦想”。
许多同学对“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太空生活的难忘瞬间”等问题感到好奇,航天员们对此一一作了解答。
代表团副团长王兆耀在最后总结时说,航天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意义重大。他希望更多香港的中小学生将来能投身于祖国的航天事业。
景海鹏老练从容,刘旺幽默活泼。女航天员刘洋另有一番亲切,当她谈及自己的梦想由巴士售票员、大侠一步一步转为航天员的经过时,台下的小朋友都会心地笑了。心目中的航天英雄,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我相信,这几位航天员在香港为青少年播撒下的不仅仅是航天梦想的种子,也播撒下他们为祖国自豪、向科学进军的正能量。
90后共产党员作家:我就是正能量
近日,江苏扬州市90后作家谈叶闻开启了她的义卖行动。她计划在江苏8个城市义卖她创作的《前三国演义》(第二部《二马同槽》),并准备将义卖所得的书款用来筹建“留守儿童及孤残贫儿童中心”。
谈叶闻在17岁时就出版了30万字的《前三国演义》(第一部《龙尾田》),被人们誉为“小易中天”。进入大学后,她着手创作第二部《二马同槽》,利用大一和大二的寒暑假写下了这部26万字的小说。对于这本书的所有收益,谈叶闻表示将分文不取,全部用于捐资助学。
谈叶闻的善举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8年6月,谈叶闻就委托中国文联出版社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了500册自己写的书。第一本长篇小说《前三国演义》(第一部《龙尾田》)
用心 爱心 专心-1-
入围“扬州五个一图书奖”,并获得了1000元奖金,谈叶闻又将这笔奖金捐给了舟曲灾区。她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些对社会有用的事情,怀着感恩的心态去生活,去学习。”
谈叶闻这样充满“正能量”的90后优秀青少年,不就是中国明天的希望吗?那么,你也会是吗?不论事情大小、影响多少,只要我们有一颗为他人付出、为社会造福的心。我相信,你会!
作文素材 诚信中学生贴条致歉传递正能量
小编导语:“诚信中学生”之所以引发网友感动,显然不仅限于对个体的追捧和赞赏,更重要的在于,他的言行是这个时代所需。诚信中学生留条致歉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更多关于诚信的作文素材尽在巨人作文网。
近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17岁的学生徐砺寒在放学路上无意撞坏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车 不在,他没有溜走,而是选择在原地等待车主,因赶着上课,只好留下“联系纸条”欲赔偿。这件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该学生也因此被网友称为“诚信中学生”。
“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负责。”在后来的媒体采访中,徐砺寒这样回答为什么自己当时没有溜之大吉。这在诚信稀缺,甚至“打死都不肯认错”的今天,的确让人喟叹。有人用“最美中学生”形容他,有人用“社会的希望”形容他,总之,这些语词饱含敬重与欣慰,不加掩饰,但也不显浮夸,因为“诚信中学生”完全称得上是这个时代的榜样。
这倒不是说他的事迹有多么传奇,他的行为高高在上难以企及,而是他以最平凡的举动恪守着生活中最基本的诚信与道义,不仅体现了做人的良知与品格,更传递出社会信义的正能量。按照当下社会上某些人的逻辑,刮坏“无人值守”的豪车,能溜则溜,何必久等车主,甚至留下“道歉纸条”,没事找事?就此而言,徐砺寒对诚信的坚守更加可贵。
“诚信中学生”之所以引发网友感动,显然不仅限于对个体的追捧和赞赏,更重要的在于,他的言行是这个时代所需:哪怕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学生,也总可以通过分享和传播他的真实事迹来增进其社会效应,激活更多的人从“心”走向“行”。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心中虽有对诚信的道德追求,却常常处于休眠状态,需要正能量“激活”。
虽然“诚信中学生”不会是医治当前不诚信现象的灵丹妙药,即便其事迹广为传播,各行各业仍会有人罔顾社会信义。但是,“诚信中学生”之于国人“道德滑坡”的现状而言,带来的精神上的触动却不容忽视,“诚信中学生”已经引发的一连串后续是,车主感动之余,不让徐砺寒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免费帮忙修好车;网友争相转发……
我们激赏“诚信中学生”,就是要改变过去一种不好的习惯:要求其他人讲诚信,自己却若无其
事地走开,甚至走向诚信的反面。因为我们倡导诚信,不是停留在口号上的道德抒情,而是需要一种积极而具体的行动。从这个角度而言,徐砺寒这份“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的坚守,牵引了这个时代迷失的诚信,也自然要受到这个时代的敬重。
平凡的他,践行着北京精神,书写着北京良心。
7月21日,北京大雨倾盆。已经工作了8个小时的他看着街道上肆意横流的水,忧心忡忡,工友们却善意地开玩笑:“老李你真有福,这雨下得这么大,你也快下班了。”
是啊,快下班了,就可以轻松地回家了。在这个风雨肆虐的天气里,大家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快下班的老李看着街上上涨迅速的水位,他断定,下水道肯定被堵了。再堵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来不及多想,他就跳进水里,清理堵塞的排水孔。起初,他用清洁车上的工具、路边的树枝疏通了半天,就是不见效果,情急之下,他憋了一口气,弯下腰,半个身子浸入水中,他俯着身,右手摸索着雨水井盖,摸到井边,顺势抓住箅子,一使劲,提了起来。积水哗哗地流进下水井里,下水道终于畅通了。
干完了这些活儿,他放心地离去。他一点也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把车骑回单位然后就回家了。但他没想到,他掀起铁箅子、趴在积水中用手掏着堵在排水孔中的杂物的经过被一位名叫傅强的摄影师拍下,这些照片传到网上,傅强的这条微博被转发了近5万次,网友评论达到8000余条。
于是,他被“人肉搜索”了,很快,他的名字被搜索出来:李成友,47岁,山东人,1985年来到北京,做过装修工,干过园林绿化。2002年来到海淀环卫中心二队,成了一名普通环卫工,负责中关村南大街西侧辅路的道路清洁。当时的他拿出箅子后,搭在保洁车上,一点一点择干净箅子上的塑料袋、树叶、淤泥等杂物,又把这些杂物甩进保洁车里。安好箅子后,他继续向北。一路上,他清理了12个雨水箅子,积水在他身后渐渐下降。
当李成友被“搜索”出来成为名人,网友和媒体对他冠以“最可爱的人”时,不善言辞的他反复说着“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吗”。
也许,我们要搜索的,就是这种“分内”。假如官员们做好分内工作,重外表的同时重里子,加大地下的设施投入;假如规划设计的领导目光长远一些,设计标准再提高一些;假如大家都把“分内”活儿干好了,也许,李成友不会被搜索。
他浸在水中清理箅子的身影被路过的网友看在眼里,暖在心上,把他拍下来并传上网络,命名为“首都清洁工”,很快成为当晚微博热点,近万条评论留言称赞他“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当时我也没多想,就想着赶紧让人能走、车能跑,这不是我的工作吗?”李成友憨厚地说。
第二篇: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智慧阅读第二辑 绝境.
绝境
我常常想到“绝境”这个凄凉的境遇。想到绝境的时候,自然就想到了因处于绝境而生得壮丽、生得热烈的人们。比如苏东坡,被放逐到僻远的黄州,远离自己的家眷,处在了绝境的境遇之中。但是,这个绝境却成全了苏东坡。凄苦的黄州生活,那种富丽世界的轰然倒塌,这种混迹于樵妇渔夫间的身影,使他得以体察认识民间的疾苦,从而使我们这个民族,从此有了优美的黄州诗文。黄州这个绝境,使苏东坡的生命登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生高度。比如司马迁,因为兵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句体谅的话,被汉武帝下“蚕食”,受“腐刑”。这种对生命的极大摧残与耻辱,将才高气傲的司马迁逼到了绝境。他想到了死,但却又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贤者的遭遇中得到深切的体悟,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虽然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却从此绝了官欲,绝了俗欲,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生发出空前的力量与勇气,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司马迁因了那残酷的“腐刑”而走上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顶峰。再比如远在法国的那个因穷困潦倒被债主所逼躲到一个小破阁楼上逃债的巴尔扎克,到了只靠喝咖啡充饥的绝境,终于悟到了那世界的虚荣与奢华原不是为自己而设的。于是发奋写作,人类从此有了伟大的《人间喜剧》。
绝境,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耸起了一座座不朽的生命的丰碑。那些被逼到了绝境的人们,那些四面楚歌性情狷介的人们,那些已无路可走的人们,在绝境这个苍凉的荒野中,不仅没有走向毁灭,而是让自己的人生在这里升华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风景。
毫无疑问,绝境是一种铸造伟大人生的境遇。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发现了这个秘密,给千百年绵延不绝的战争提出了一个经典策略: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策略在不可尽数的历史战争中被使用过了,又一次次地提供了胜利者的印证。
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了路可走,才会拿出所有的智慧去寻找路径。彻底地没有了希望,绝望才会焕发出不可遏止的能量去寻找希望的光芒。失败了,败得一无所有,败得前功尽弃,才没有了任何先前的框架与束缚,全身心地去探索新的可能。人生中,心灵的坚强与勇气是主导方向的罗盘。一个人只要心灵不死,只要保持着心灵的不屈与英勇,绝境只能是给自己人生的又一次机会,又一种可能。因为,它是一个阶段的人生结论,而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是由无数个局部的片断组成的,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一种人生,不论其光芒万丈还是穷困潦倒都不是其真正的面貌,那只是其中一个阶段的写照而已。
绝境给予人的启悟是难以估量的,它是理性人生的转折点,是伟大人生的乐园,是使一个人摆脱平庸世俗的家园,同时又是渺小人生的葬身地。在这个境遇里,不可尽数的是那些为命运所掳,为人生所累,只看到局部人生的人们。这些人们,处在了绝境中,只是抓着过去的绳索呐喊,祈求给自己再一次机会,给自己留下一条路,于是都被过去的岁月很轻蔑地杀死在了绝境的墓穴里,成为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绝境成全的是那些杰出的英雄,也成全了那些世俗的过客。杰出的英雄因走进了绝境而顿悟,使自己的人生焕发出了灿烂的光芒;平庸的过客因走进了绝境而被逐出了这个世界。.
第三篇:作文_正能量素材
(一)并列式
例如:《焕发正能量》
①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③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焕发正能量的内涵十分丰富——
就是要积极而不消极;自信而不恐惧; 敢于面对而不逃避;善于建设而不破坏„„ ①是高尚者的人生追求 ②是企业家的发展愿望 ③是政治家的社会理想 ①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 ②是鼓动人们前进的风帆
③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奋斗的纽带 ①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 ②焕发正能量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 ③焕发正能量需要天时地利的帮助
(二)递进式
(1)按议论步骤递进 《焕发正能量》 ①是什么—
就是要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 ②为什么—
就是为了鼓励人们走好人生路做最好的自己; ③怎么样—
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三)对照式
焕发正能量的人生—— 总是积极向上的;
总是自信自强的; 总是敢于面对现实的; 总是敢于承担责任的„„ 段内的逻辑层次 安排的方法
(1)单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单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直是腊梅挺立寒风的傲岸,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定。这就是焕发正能量。(叙材料)台州硬汉子方孝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忠心辅佐惠王;但燕王朱棣兴兵夺取政权,欲法周公而令其起草诏书。孝儒悲恸之声响彻大殿,宁死不屈甘作鬼,愤然提笔一直书,“燕
贼篡位”我何留。(议论分析)冰样的坚贞纯洁,火样的激情四溢,几百年前谱写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正能量,至今还在历史的书页里闪耀回响!
(2)多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多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重山重水芳草绿,烈风急雨坠叶香。当宏大的理想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就应该敢于焕发正能量,坦然面对现实,重新确立一个切合生活实际的新目标,迎接新的人生挑战。
(多则材料)王维失意唱“阳关”,韩愈被贬走“秦岭”,柳宗元被贬呐喊“苛政猛于虎”,刘禹锡被贬和唱山歌“竹枝词”,白居易被贬愤吟“浔阳江头”,苏轼被贬高唱“大江东去”。虽然,贬官生活宣告了远大理想的破灭,更宣告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议论分析)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抛弃昔日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他们敢于焕发正能量,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找新的定位,在豁达坦然中,走进新的生活,踏踏实实去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成功的光环却成了他们最真切的挚友。
分析论据的方法之一 因果分析法
逻辑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
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关键: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假设分析法
n逻辑思路: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
n标志性词语:假如„„,那么„„
如果„„,怎能„„
试想、倘若 n关键:围绕论点假设,虚实对比中强调论点。平凡小事的加速发酵源于“正能量”
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所以,它才会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
犹太作家威塞尔曾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曾经一度,因“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极端事件,让我们有过道德下降的担忧和焦虑。同时,每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种渴望,渴望我们这个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暖,渴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任由世事变迁,爱与善终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从这件小事的加速度发酵、传播,不难看到它 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和产生的共鸣。
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
个人被感动之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让人“一看就暖和”的温柔,这 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温情。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评论,“总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正如有人认为,此事释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责任传递下去。
在现实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 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我们不盲目伟大,我们只做伟大的一个分子,我们的社会就会伟大,我们的民族就会伟大,我们的国家就会伟大。
让我们相信人性的正能量
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小悦悦事件”、“彭宇案”都曾经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好人得不到 好报,为什么周围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彷徨,似乎人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但张丽莉、王世伟等六位龙江英雄的事迹一次次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社会也好,人性也罢,都有着像硬币一样的正反面,我们不要以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有黑暗就有光 亮,有失望也有希望。而这光亮与希望,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 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正如本报在27日推出的《发现黑龙江之美·大爱 读本》对于六位英雄的解读,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原来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而在前几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来哈的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这种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经的比方,“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O型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
无论是英雄挺身而出的义举,还是民众爱心涌动的景象,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会形成道德与爱的强大气场。而
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终一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力量,无尽的希望,像水融入着水,像光簇拥着光。
让“正能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
在危难时刻克服身体严重不适,用生命最后力气刹住车,靠在路边让乘客安全下车,哈尔滨市32路公交车司机郑新鑫被追授为三星级公交 驾驶员称号。冰城再现最美公交司机。(2012年11月05日《黑龙江日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最美司机吴斌,德州“最美女医生”刘秀丽,邢台最美女医 生余文丽„„
最美司机、最美医生、最美教师、最美农民„„如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正释放着一种最有力的“正能量”。他们仁者爱人、光明磊落的情怀,不仅感人肺腑,而且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进而悄然形成了一种“见贤思齐”的“蝴蝶效应”。
何谓“正能量”?
即正面能量,正向能量。或者说,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温馨幸福的动力和情感,都是“正能量”。
任何一个时代中生成的流行语的背后都有深意,也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恰如物理学名词“正能量”,早已不是简单的本意,而已上升为充满象征意义的一种信息,与我们的情感密切相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它表达着我们扭转逆境的渴望,追求幸福的期待。
不是吗?
对于一个人来说,你知识很多,能力很大,能量很强。假如这种能量用在正道上,就是“正能量”,就会有所成就,利人利己,福祉无限;假如用在邪道上,就是“负能量”,不仅一生一事无成,还可能害人害己,祸殃无穷。
为什么有人满眼“灰暗”,有人却“阳光明媚”?为什么有人有太多的“伤不起”,有人却能乐观豁达地恬然一笑?为什么有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为什么有人并不富裕,却满脸洋溢着知足的微笑?笔者认为,其中有心态问题,但更因自身免疫力弱,周遭负面信息入侵较多。要知道,负面信息产生的负 能量,也会击溃一个人,甚至感染一个社会。所以,我们应把内心负能量华丽转变为正能量,并尽量缩短转化时间。
事实上,每人都带着正、负两种能量,也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只不过我们没有重视它,反而让负能量占了上风。物理学告诉我们,所有能量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有正有负,不生不灭,相辅相成,并可相互转换。你不可能凭空从外界抓来一把正能量贴在身上,也不可能把负能量完全地赶出你的世界。但可做的是,找回 并发掘自己的正能量,坚定我们的信心。
让自己充满正能量,首先要找一些正面的事去做。
对于一个单位、一个社会而言,“正能量”多了,“负能量”就少了,就没立足之地。比如,积极向上、善良诚信、公平公道多了,悲观无聊、猥琐阴鸷、贪婪自私就会少,等等。前者是正能量,散发一种强磁场。与这样的人交往,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能让人感受到浩然正气,让你活得风生水起,阳光明媚。激浊扬清的 “正能量”,能为整个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而后者正好相反。人心与社会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濡养,同时,也需激发、提升和传递“正能量”。它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有利于弘扬正气、提振士气、扬善抑恶,蔚然成风。只有“正能量”被积聚、被点燃、被运用,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充满力量和温暖,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精彩和幸福。
第四篇:2013高考语文 模拟作文精品欣赏 正能量素材
2013高考模拟作文精品欣赏:正能量
一、题目回放:“正能量”是如今流行的一个热词,它原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后来引申义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梦想成为现实的动力和感情。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各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这个国家、组织和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参考立意:
1.自我成长需要正能量。可以从自我角度落笔,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在正能量的支配下奋发努力的故事,或如何在前进路上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也可以写议论文,阐述正能量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负能量对自己的反作用。
2.社会进步需要正能量。可以从社会角度落笔,重点阐明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一个良性的社会需要开掘正能量,减少负能量。
3.人生发展需要正能量。在一个人的生命长河中,要积极寻找和积蓄正能量,唯有如此,才能鼓舞自己、发挥潜能,不断朝着人生目标奋进。同时,要自觉抵制负能量,不断校正人生航向。
4.漫谈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不同作用。阐明什么是正能量和负能量,两者有何不同作用;如何培养正能量,有效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如何克服负能量,变负能量为正能量,塑造美好心灵,促进民族进步,推动历史发展。
三、参考题目:
我爱正能量让“正能量”的芳香四溢让正能量溢满心田
增强时代正能量以“正”消“负”
四、较好段落:
纵览古今,伟人的正能量不断激发与传递,维持着这个社会的热度,维持着我们人心的温度„„从袁隆平身上,我感受到了坚持这一正能量,它坚定了我追逐梦想的信念;从曼德拉身上,我接收到了宽容这一正能量,它告诉我如何让人际关系更和谐;从罗斯福身上,我获得了刚强这一正能量,它教会我更坚强地去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跟随伟人的步伐,不要吝啬你的正能量,让它尽情释放吧!释放你我的正能量,让生命之花开出更绚丽的色彩,让整个世界处处盛开美丽的花朵吧。
——《尽情释放你的正能量》
如今,“正能量”已成为当下社会热议的对象。正能量是什么?正如材料所说的,它是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得到发展,让生活变得更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例如,“最美妈妈”吴菊萍伸手救人留给我们诸多感动,这救人于危难中的精神传递进我们的内心,促使我们社会更进步,这力量便是“正能量”。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增强时代正能量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增强时代正能量》
让进取的正能量溢满心田,你将收获成功的硕果。让乐观的正能量溢满心田,你将体悟生命的快乐。让希望的正能量溢满心田,你将赢得美好的未来。
——《让正能量溢满心田》
五、学生习作:
让“正能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
在危难时刻克服身体严重不适,用生命最后力气刹住车,靠在路边让乘客安全下车,哈尔滨市32路公交车司机郑新鑫被追授为三星级公交 驾驶员称号。冰城再现最美公交司机。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最美司机吴斌,德州“最美女医生”刘秀丽,邢台最美女医 生余文丽„„
最美司机、最美医生、最美教师、最美农民„„如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正释放着一种最有力的“正能量”。他们仁者爱人、光明磊落的情怀,不仅感人肺腑,而且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进而悄然形成了一种“见贤思齐”的“蝴蝶效应”。
何谓“正能量”?
即正面能量,正向能量。或者说,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温馨幸福的动力和情感,都是“正能量”。
任何一个时代中生成的流行语的背后都有深意,也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恰如物理学名词“正能量”,早已不是简单的本意,而已上升为充满象征意义的一种信息,与我们的情感密切相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它表达着我们扭转逆境的渴望,追求幸福的期待。
不是吗?
对于一个人来说,你知识很多,能力很大,能量很强。假如这种能量用在正道上,就是“正能量”,就会有所成就,利人利己,福祉无限;假如用在邪道上,就是“负能量”,不仅一生一事无成,还可能害人害己,祸殃无穷。
为什么有人满眼“灰暗”,有人却“阳光明媚”?为什么有人有太多的“伤不起”,有人却能乐观豁达地恬然一笑?为什么有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为什么有人并不富裕,却满脸洋溢着知足的微笑?笔者认为,其中有心态问题,但更因自身免疫力弱,周遭负面信息入侵较多。要知道,负面信息产生的负 能量,也会击溃一个人,甚至感染一个社会。所以,我们应把内心负能量华丽转变为正能量,并尽量缩短转化时间。
事实上,每人都带着正、负两种能量,也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只不过我们没有重视它,反而让负能量占了上风。物理学告诉我们,所有能量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有正有负,不生不灭,相辅相成,并可相互转换。你不可能凭空从外界抓来一把正能量贴在身上,也不可能把负能量完全地赶出你的世界。但可做的是,找回 并发掘自己的正能量,坚定我们的信心。
让自己充满正能量,首先要找一些正面的事去做。
对于一个单位、一个社会而言,“正能量”多了,“负能量”就少了,就没立足之地。比如,积极向上、善良诚信、公平公道多了,悲观无聊、猥琐阴鸷、贪婪自私就会少,等等。前者是正能量,散发一种强磁场。与这样的人交往,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能让人感受到浩然正气,让你活得风生水起,阳光明媚。激浊扬清的 “正能量”,能为整个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而后者正好相反。
人心与社会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濡养,同时,也需激发、提升和传递“正能量”。它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有利于弘扬正气、提振士气、扬善抑恶,蔚然成风。只有“正能量”被积聚、被点燃、被运用,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充满力量和温暖,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精彩和幸福。
让我们相信人性的正能量
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小悦悦事件”、“彭宇案”都曾经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为什么周围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彷徨,似乎人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但张丽莉、王世伟等六位龙江英雄的事迹一次次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社会也好,人性也罢,都有着像硬币一样的正反面,我们不要以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有失望也有希望。而这光亮与希望,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正如本报在27日推出的《发现黑龙江之美·大爱读本》对于六位英雄的解读,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原来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而在前几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来哈的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这种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经的比方,“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O型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
无论是英雄挺身而出的义举,还是民众爱心涌动的景象,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会形成道德与爱的强大气场。而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终一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力量,无尽的希望,像水融入着水,像光簇拥着光。
希望的能量
大科学家霍金曾说:“活着就是希望”。我在想象全身瘫痪的霍金是如何艰难地用两根手指敲击出这样温暖的一个句子。在可怕的疾病降临时,正是希望将霍金拉出痛苦的深渊,终著在《时间简史》,青史垂名。
希望,是一种支撑我们的正能量。我一直不忘“望梅止渴”的故事,正是魏军中的士兵一直怀揣着希望,想象着梅子的甜美,才终于走出无水的绝境。还有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的主人公,如果他在茂密的森林中失去了希望,与狼的对抗中放弃了生的希望,他又怎么能够创造奇迹最终生还呢?
希望,能让我们抵抗负能量的侵袭。史铁生,是一个让人十分心疼的大师。他在最狂妄的年纪突然失去了双腿,只能终身与轮椅为伴。若是常人,在如此大的噩运面前一定会怨怼老天,沮丧,消沉或者戾气十足。然而,希望终于令史铁生找到了对抗负能量的方法。史铁生曾说:“世间的路已不能用脚去走时,只能用笔去淌。发现这有利于史铁生,有利于世间最为躁动的一颗心归为平静。”笔,就是史铁生最大的希望。转动笔尖,他就像他的偶像刘易斯一样,在文学的世界里跑得极快跳得极高。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希望的力量呢?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太阳每天都在不辞劳作的升起”我们应该像太阳一样,永远对明天充满希望,不辞劳作。1970年,池田大作的学会受到攻击,他本人也病倒,高烧至39度,但是他一边按着冰袋一边坚持写作。他始终不放弃,希望之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着。一个人,只有坚持“不辞劳作”的精神,才能点亮希望的灯塔,才能散发最炽热的正能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温家宝总理曾无比坚定地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那时危机四伏,人心惶惶,沮丧消沉的负能量像金融危机一样在全世界蔓延扩散。然而,温总
理的一句话宛如定海神针。是啊,对未来的信心,对明天的希望更重要。有了希望,我们就能战胜那似乎不可战胜的黑暗。
活着就是希望。愿希望的正能量支撑我们前行。
美丽的女教师可贵的正能量
车祸瞬间,她推开学生,而自己双腿被轧。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身受重伤,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没有苏醒。连日来,她的事迹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张丽莉也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
她,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她,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5月8日晚上,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大客车,使这辆车向前面几个毫无知觉的学生冲去。电光火石之间,张丽莉老师冲上来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在那个生死时刻,张老师但凡有一丝迟疑,就来不及把学生推开,几个更加年轻的生命势必遭逢大难。然而她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自己身负重伤,保得学生安然。
这是一种视学生生命至高的不假思索的正能量,是一种将爱学生融入自己血液、化为行动本能的可贵品质,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也没有失传的大爱之举,是一种足以感动中国、值得所有人学习的高尚情操。她的舍己救人,让我们想起四川南充那位为了保护学生而被10多名歹徒持刀砍伤的郑经伟老师,想起汶川地震中那位伸开双臂保得四名学生平安却牺牲了自己性命的谭千秋老师。危险来临时,他们都采取了对学生有利而置自己于险境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师德”二字的千钧之重和崇高伟大。
张老师关键时刻的一推,并非破空而来的神迹,她日常就是一位敬业而慈爱的良师。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她为了保护一个学生,被一辆滑得刹不住的自行车挂破了裤子。现在看来,那几乎就是前几天这场灾难的预演。从几年前开始,她每月资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百元钱,寒暑假也不间断。一边关心学生成绩,一边关照学生生活,张老师为学生付出了智慧、金钱和心血,爱学生已经成了她的下意识。从张丽莉老师的几张生活照来看,她是一个容貌美丽、热爱生活的女孩。从张老师亲友、学生的叙述来看,她是一位心思细密、善于换位思考的女性。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她在平常总是不声不响地焕发正能量,而到了生死瞬间则是拼却性命的庇护。
张老师目前还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无私的行为,令人感佩,也促人深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负能量到处都是。我们一边抱怨人心不古,互信缺失,一边对周围加意防范,吝于付出。屡屡曝出的社会新闻似乎也在印证着人们的认识:昨天有个老人倒在地上没人敢扶,前天有人扶了倒地的人却被赖上,而大前天还有倒地的小女孩儿被碾压多次,过往车辆都不肯停,行经路人匆匆而过„„在这种弥漫着焦虑和冷漠的空气中,似乎谁也不敢再轻易向别人展开笑脸,伸出双手,而且谁都能找出不再微笑和伸手的“正当”理由。抱怨成了常态,提防成了共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简单的事情因为心理成本的增加而变得复杂。人们为这种自设的樊篱所苦,但又无力打破这种怪圈。
事实上,樊篱是可以清除的,怪圈是可以冲破的。张丽莉、谭千秋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面对张老师的高尚行为,我们都应对惯常思维有所反省: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未沉沦,把社会看得漆黑可能是因为观察的视角有误,如果你总是以悲观失落的心情面向世界,世界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更多的烦恼和忧虑。如果你总是以热情积极的态度走出家门,社会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不间断的进步和越来越美好的心情。
“最美女教师” 焕发正能量,她在生死瞬间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我们祝福她能
脱离生命危险,重新回到她的学生中。更希望她的美丽化作春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温暖。
传递正能量
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它才以加速度发
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因为它传递的是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犹太作家威塞尔曾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曾经一度,因“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极端事件,让我们有过道德下降的担忧和焦虑。同时,每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种渴望,渴望我们这个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暖,渴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任由世事变迁,爱与善终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从这件小事的加速度发酵、传播,不难看到它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和产生的共鸣。
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之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让人“一看就暖和”的温柔,这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温情。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评论,“总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正如有人认为,此事释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责任传递下去。在现实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我们不盲目伟大,我们只做伟大的一个分子,我们的社会就会伟大,我们的民族就会伟大,我们的国家就会伟大,让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第五篇: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冬季第三辑):8分23秒的震撼.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8分23秒的震撼
那年,我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拍摄风光片时,意外捕捉到了一段动人心魄的真实画面。
那天傍晚,一群野牛正沿着河岸缓缓前行,而在前方不远处,六七头狮子正藏在草丛里,等待着猎物的到来。有两只野牛带着一只小野牛,却不知道前方杀机四伏,它们欢快地向前奔跑,距离队伍越来越远,却离狮口越来越近。
没有任何征兆,埋伏的狮子们就纷纷跃起,三头野牛猝不及防,已与狮子狭路相逢。三头野牛急忙掉头逃跑,但是,狮子的速度更快,一头狮子几个起落,就追上了落在最后面的小野牛,并将其狠命地扑进河里。
小野牛在河水里挣扎着,几头狮子一起咬住它,它们要把这个战利品拖上河岸来享用。但就在小牛即将被拖上岸时,河水里突然一片翻腾,那是一条巨鳄从河中一 跃而起,它张开血盆大口,牢牢地咬住了小牛的尾巴,向河里狠命地拖拽着小牛。就这样,群狮与鳄鱼在河边展开了争夺小牛的拉锯战。几番撕扯,胜负已见,最终 是狮子多力量大,鳄鱼没有得逞,小牛被拉上了岸。
我看着镜头里那可怜的小牛,它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这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的必然结局呀。但我发现,镜头里突然有了新的内容,那刚刚逃走的两只野牛,竟带着近百头身强体壮的公牛狂奔而来,原来,它们在生死关头,丢下小牛逃去,并非是为了苟且偷生,而是去搬救兵。
众野牛如风而至,把几头狮子团团围在中间,一只野牛开始狂追一头狮子,这画面让人毕生难忘:在强悍的猛兽面前,这只食草动物的温驯软弱荡然无存,它双目 眦裂,踢跳嘶哮,吼声如雷,似威武的战将,而那狮子的威风,早已无影无踪,它在这头野牛面前落荒逃去。但是,剩下的狮子依然咬住小牛不肯松口。野牛们终于 发怒了。它们结成战阵,逼近狮子,又是一只野牛,对着狮子疾冲上去,它牛角用力一挑,一头狮子就飞到了空中,然后狠狠摔到地上。几个动作,在瞬间内一气呵 成,让人忘记了这竟是一只野牛。
群牛嘶鸣,开始发动进攻,在雷霆万钧的气势下,剩下的几只狮子终于面露惶恐,它们无力地抵抗几下,便松开口,四散逃窜了。如血的残阳中,野牛们如一头头勇猛的精灵,它们用勇敢与力量,演绎了一场悲壮的生命之歌,令人动容失色。
挣脱狮口的小牛,又摇摇晃晃地重新回到了牛群之中。野牛们把小牛护在中间,继续向前行进。此时,败落的狮子们只能在远处巴望着浩浩荡荡的牛群渐行渐远,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凶悍与霸气,取而代之的是颓丧和失落。
我看了看摄像机上的时间,从小野牛落入群狮和巨鳄之口,到众野牛奋力救出小野牛奇迹逃生,这一过程只有短短的8分23秒。
8分23秒的牛狮之战,完全颠覆了我曾经对于强者和弱者的定义。强者与弱者,原来并不决定于体魄的强壮或孱弱,也不在于其食肉还是食草。强与弱,是一种 精神与意志的较量。有些个体,看似软弱,可它们一旦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会是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再强悍的对手都会被折服,被击 败。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