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讲述》读后感
《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读后感
罗庆玲
2010年的寒假,我利用休息时间认真阅读了《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一书。从浏览精彩的课堂片段感悟名师们是怎样将新课程教学理念,实实在在的贯穿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的。
虽然不是每个课例我都都能理解,但是我最直截的感觉就是,名师之所以是名师,他们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1、能坚持学习,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他们身处教学第一线,却始终能站在教科研的最前沿,始终以最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实践。
2、他们都能视教育为事业,对待孩子的问题总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始终以学生为主导。
3、从这些优秀教师成长的足迹感觉到,他们善于积累,能坚持进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对比我自己的教学经历,虽也做过一些偿试,但始终不能坚持;要从有经验的教书匠提高为研究型、学者型的名优教师,我的差距太大了。在教学时,有时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总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不能用孩子最易于接受,最感兴趣的方式去传授知识。
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对于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但是要切实做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作充分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课堂学习效率不是走形式,也不是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场面。课堂的精彩之处在师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学生思维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真正引领学生探索思考的、牵着学生思绪走的还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让一个个由浅入深的、有价值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的平台”,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时刻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掘教材,把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东西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石,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前沿者,首先要多读书,读有价值的书,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到一个与时代同步的崭新高度,确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授课的行为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其次向名师、教学大师们学习,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时刻自己提醒自己“哪种方法孩子们会比较喜欢”,“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等。总之我要自己做一个学习型的老师,当然也要求自己是一个快乐的老师,时时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我的学生。
第二篇:名师讲述读书笔记
假期在家阅读了一本题为 《名师讲述: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的书籍。这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先后有十余位博士生导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专家、名师参与案例撰写和点评。它分为四辑,分别是:行走在精神的桃源圣地、走近走近,温暖地注视、唤醒心灵的美丽、以雪的方式灌溉。每一辑都分别收录了多篇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各具风格、内容鲜活。每一个案例 都 会给我们这些站在一线的教者带来新的思索,生成新的教学行为。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如果套用固定不变的模式,达到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创新的的教育理念,才可能找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名师讲述: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 引用多位名师的教育案例,从几个方面对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进行讲解分析。对我们教师有着很好的警醒作用。概括如下:首先,用脑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丰富教育手段,真正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用心去理解学生,给予学生平等与真诚,不带有伤害的教育手段,必定会让学生接受;第三,用情去呵护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对待学生,学生也会用真情来回应。书中的理论知识简明扼要,案例分析典型,针对性强,让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借以提高。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想想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违反纪律,习惯性地对他们大声呵斥和责骂,心中总带着“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的心态去处理。“一吼二批三罚”是我们处理问题常用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只会招来学生的反感和叛逆。因此,我们处理问题时,要多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对于课堂的突发事件,老师一定要有一双犀利和敏锐的眼睛,要看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作为教师,必须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耐心倾听来自教育对象生命深处的声音,尽心呵护每一个年轻的生动的心灵,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为洋溢人性的光辉而变成心灵的“天堂”。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教师,要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承认差别,然后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会有生命的尊严,才会找到自己成长的道路。
这是钟杰老师和李华老师根据自己平常的教学而总结的经验。也是我个人看了本书最有感触和认同的思想和看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 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舒展心灵,快乐学习。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孩子的心理是脆弱的,我们要给予关怀,送去帮助,送去温暖,平稳学生的心理,唤回学生学习的快乐。这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和品质。其次,要理解尊重。理解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要理解就应学会尊重,尊重孩子的生命,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隐私,尊重他们的意见。要尊重一切孩子,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品德有缺欠的学生。多些尊重、理解、赏识、宽容,这是学生爱学习的源泉。
总得来说,读了本书,让我思考连连,获益多多。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习惯。
第三篇:《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读后感
做学习的主人
——读《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榆林市第七小学
薛亚军
观:初读书名的启示
“名师效应”,具有潜在激励的作用。“名师”的课堂有诗一样韵味,水一样的流畅;有激情,有思辨,有幽默,有震撼,有感动;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出神入化的境界„„“名师”的背后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有关注心灵,关爱每个学生的胸襟;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坚定;有治学的严谨和生命的创新。阅读中,我们能从书中汲取哪些思想精华?
肖川教授有言:“学生”一词可以从人是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精神的存在三个层面来解读。学生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学生学习——遵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学生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生成为怎样的一个社会的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已日渐成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主流,而自主学习是 “学会学习”中值得倡导的一种方式。我赞同学者庞维国对“自主学习”的概括: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阅读中,我想明白怎样让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走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名师工程”系列之——《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我们在阅读中聆听名师讲述,解读案例,静心思索。
思:综述阅读的收获
通过唤醒自我(唤醒内因、激发学习动机)、回归生活(营造学习氛围,是生活中的课堂)、巧用策略(解决怎样提升能力的问题)、自我管理(班级自主管理方式、将自主学习上升到一种境界)四大章节之解读,归因汲取的理念,综述学习的收获。
一、唤醒自我,沟通心灵是前提。
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时总是用问答法让学生“知不足而后虚心求知”,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抓住有利时机,不着痕迹地触动学生心灵深处,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呢?设置目标、体验中、触动中、自我选择中觉醒;注重心灵的沟通,动之以情、自己领悟个中道理;教育公平、关爱唤醒;自我调整需要及时反馈持之以恒;激励激发、成长自信;关注优点,在认可中长进。
二、生活为本,大胆放手促探究。
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意义。角色的转变,教法的更新,教师的引导是保障,是学海上的明灯。在做中学,自己建构新知。设计问题情景,解除束缚,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答案。
三、引导策略,匠心独具有奇招。
这是解惑的重要章节。首先还是学生目标的确立。家校联合,在鼓励中提升、自我监控督导中实现、辅助学生自主确定目标且帮助调控。因材施教长处带动短板、创设环境、放飞个性、鼓励创新、自主探索、体验中反思、灵动开放的课堂生成等。
四、自我管理,持之以恒见提升。
实行民主自治提升集体自我教育的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实现人格塑造,管理时间拥有主动意识,计划管理让自主学习在规律中进行,集体管理在组织中实现学生自我调整。
悟:在音教中的运用
一、个性化音乐档案——促进学生对自我个性的全面认识。案例《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对个性化作业进行大胆的改革。有一个念头油然而生:音乐教学中的个性化作业如何操作?因为现在音乐教材不能随生保存,学生课后想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为了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做描述和记录,弥补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也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关注自身音乐素养的积淀。我期望和学生一同构想创作,完成一本有保存价值的“音乐成长档案”。建立档案袋可以从中年级开始,这也是学生认识自我个性特长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使用中依据标准和要求评价自己的作品,从而发现自己这一时期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时期的学习,明确改进目标和途径。档案的基本内容可以是:①个性简历:生日等个人信息、对音乐作品的喜好等个性化栏目。②星光灿烂:是评价夺星榜。也是参加各种音乐活动的照片、获奖证书的呈现。老师的课堂奖励、小组合作中同伴互评的奖励、组内竞争时夺得的团体奖,均可在此体现,每学期累计进行评选。③歌海拾贝:记录课堂的音乐知识、摘抄歌曲词谱、收集记录相关学习资料等。④我的创作:记录自己参与音乐活动的情况与感想、课堂中的即兴创编。⑤我的歌声:把每学期的演唱、演奏情况录(摄)下来,比较阶段性的进步,了解自己潜能建立学习自信心。⑥音乐学习评价单。在课堂实践中,我将尝试这些构想。
二、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
案例《让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和学习》又引起了我的深思。华应龙老师以特殊的“职业眼光”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创设情境,给学生创造思考、论证、批判、反思、质疑的机会。我想,在音乐学科中应以艺术审美核心为指导营造环境,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引导学生探究,老师首先要具有探究的精神。课前要反复聆听音乐,到作品中感悟深刻内涵,了解生成背景,综合姐妹艺术,懂得去粗取精。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指对待相同的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音乐也是这样,“一千个听众,就有一千种心灵的感受”。一曲可以多用。
曾经指导学生聆听《匈牙利舞曲》第五首,当时我们的教学任务是学生能听着音乐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教学中发现学生第一次聆听音乐时想象的竟是狮子大王出现在大森林里,小动物们害怕地四处逃窜。于是我突然灵感闪现,课后可以运用这段音乐和学生共同创编一个“森林里的故事”,分不同角色想象表演,排练小小音乐剧。教学中,我又发现了这样一首可以再利用的乐曲:《母鸡与公鸡》。当时第一遍欣赏,我问学生:会想象到怎样的情景?答案五花八门:警察捉小偷、猫捉老鼠、老虎和蛇等等。于是这次我决定把它用到《小花猫和小老鼠》歌曲教学中,让我们的故事从“猫和老鼠”迁移到“猫捉老鼠”的情景。这的确很有意思,音乐与故事的融合,激发了想象完善了音乐表现。真是:音乐作品何其多,取材选材由我说,日常做个有心人,曲到用时方不少。
有一句话很好地阐述了学生全方位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作用——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明白;让我参与,我会完全理解。课堂上只有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别开生面、优质高效的音乐课。低年级课堂习惯先行,动静协调掌控,音乐的学习要在唱、听、动的有序安排下进行。用dong模唱旋律感受小老鼠出来活动的音乐场景,用miao模唱小花猫片段,这些内容均起到辅助歌唱的良好效果。所以教师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考虑学生自主参与体验的需求,体验中理解音乐知识,感悟音乐形象,发挥创意想象,感受审美愉悦。
求:做学习的主人
本书的主题是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我想,作为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把握学习策略、具有终身学习愿望、具有理想信念和生命价值观的人。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然后朝着明确的目标付出努力,那他距离成功已经不远了。开卷有益,让我们默默打开书籍,唤醒自我、回归生活„„
第四篇:让课堂“乐活”起来——《名师讲述·愉快课堂》读后感
让课堂“乐活”起来
——读《名师讲述·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有感
宜兴市范道实验小学闵欢
“乐活”是一种西方传来的新兴生活形态,它是一种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态度。在《名师讲述·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一书里,我赫然看到了一个个生动的“乐活”课堂。它们当中,有的是以深入浅出的引导让学生迅速融入新课,有的是借用生活趣事巧妙地做到了寓教于乐,有的更是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担任小老师,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当然,精彩还远远不止这些,通过这么多生动详实的教学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快乐。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讲:快乐的课堂不一定是成功的,但成功的课堂一定不能缺少快乐。那么,课堂的快乐从何而来?阅读该书,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快乐来自尊重,做一个为学生服务的老师
我们有的老师经常会这样抱怨“这书我没法教了!”很显然,不和谐的课堂造成了教师的不快乐,但是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同样在抱怨“这书我没法念了”呢?一个“教书”,一个“念书”,到底谁是主,谁是客?我想,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通过学习新课改的精神都心知肚明的,既然如此,我们有没有反思一下,我们喊着“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响亮口号,而真正去做的时候,会不会在不经意间忽略这一点呢?课堂的这种不快乐不和谐,是不是就是我们的“喧宾夺主”导致的呢?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刚从中学下来,一些教学习惯还没及时调整,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本以为学生都应该答得比较好,结果大失所望,学生回答得面目全非,自己气得七窍生烟,让我怎么快乐?但是这能怪学生吗?不能,只能怪自己,没有更新观念,没有改变思路,没有对症下药,忽略了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差异。俗话说,没有不会学的孩子,1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要说,没有不快乐的孩子,只有让孩子不快乐,而且自己也不快乐的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不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引导和服务为己任,这才是营造快乐课堂的前提。
二、快乐来自满足,做一个给学生希望的老师
课堂的不快乐,多半来自失望。老师认为学生应该做到的,学生没有做到,老师因失望而不快乐;学生觉得老师苦口婆心讲授的,自己却始终不能接受,学生因失望而不快乐。这就好比以教师为圆心,以“应该”为半径,画一个圈,我们的课堂就此画地为牢。能力较差的学生觉得这个圈太大,摸不着边际;能力较强的学生又觉得这个圈太小,想挣脱牢笼。这个矛盾如何解决?答:学生为主体。不妨以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圆心,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半径,让他们自己画圈,变“你该知道”为“我想知道”。老师要做的,就是带给学生希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因材施教,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比如:在布置新课预习作业时,老师除了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并将学生提问分类整理。上课时,学生可以解决的,老师不讲;有困难的,适当引导;开放式的问题,各抒己见,甚至可以辩论。久而久之,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自然会从学习中找到快乐。当“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根深蒂固,它就会自然地贯穿于我们的备课、授课、批改、讲评等所有的教学活动中,“乐活”课堂水到渠成。
三、快乐来自幽默,做一个让学生敬爱的老师
说到幽默,我不禁想起了周立波对郭德纲的调侃,立波兄说道:虽然北方相声和海派清口都能让人乐,但北方相声就像大蒜,自己吃得痛快,别人却被熏得够呛,海派清口就像咖啡,再多的苦往肚里咽,把一片芳香洒满人间。我想,大蒜固然劲爆,但口味未免太重;咖啡确实高雅,也未必人人爱喝。课堂教学需要的幽默,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积极健康的,其根本目的是调节气氛、活跃课堂,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
探究的兴趣。这也正是“乐活”的宗旨,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课堂又何尝不需要一种“可持续”的快乐呢?记得我在讲《负荆请罪》一课时,说到假如蔺相如和廉颇对着干,在朝廷上针锋相对,文武百官无不怨叹:“斗斗斗,又在那斗,有那份闲心,不如回家斗地主去!”学生们捧腹大笑,我立刻跟上一句,“蔺相如和廉颇能这么斗吗?”
“不能。”
“对,不能斗,要„„”
“和!”
“正如文中所说„„”
“还是‘和为贵’嘛!”
一个小小的玩笑,一下子把文章主旨突显了出来,以致后来班里一有同学发生小矛盾,总有人要学蔺相如的语气来一句“还是和为贵嘛”。
我不敢说我这个“斗地主”比春晚赵本山“情窦初开的‘窦’是‘斗地主’的‘斗’”高明多少,但是不经意地幽他们一默,却产生了不小的效果,这也是我没想到的。这更让我意识到,营造快乐课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审美情趣,注意平时的学习和积累,还要能抓住灵感,少一些按部就班的套路,多一些灵光一现的生成,给学生惊喜,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以上就是本人读《名师讲述·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的一些感悟,希望在课堂教育中有过不快乐的老师能快乐起来,一直快乐着的老师能够更快乐。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在快乐中教,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学,在“乐活”的课堂中,我们的教育一定能事半功倍,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第五篇:《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读后感
最近我拜读了《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喜欢,很有收获。你看看它的目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唤醒自我、在触动中觉醒、成功激励自我、体验中获得教训、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唤醒自我意识、让学生自己领悟个中道理、在关爱中促进学生自我转变、创造显示自我的条、如何撰写评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回归生活、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建构新知、让学生在民主的堂气氛中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情景,实现自主学习、成功其实也很容易、自我观察中发现答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巧用策略、激发成就动机,促进自主学习、目标激励自主、如何帮助孩子自定学习目标、运用目标差异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巧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问题解决中的自我监控、让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和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我确定目标实现知识建构、调节自我情感,实现自我发展、在自我评价中解决问题、做班级管理的主人,真正实现自我发展、学生自主选择作业、让学生自主管理和利用时间、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等等。这中间有不少就是作为教师的我需要加强的。它让我读有所获,并不断的反思。
本书针对不同教育能力、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育对象,有针对性的进行选题,比如棘手学生问题、堂如何切入及引导艺术、班主任的教导、堂互动艺术、提高堂效率等等,这些鲜明的主题从教育的细节出发,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每篇都从案例自述、教学反思、教学延伸、专家点评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尤其案例后的各个环节给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比如在《在触动中觉醒——心灵感化,激发学习的动机》一后的专家点评: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定目标、分阶段,主动学习、并逐步提高。看,这些理论知识单独读起枯燥、空洞,可当它们与该教师的教育案例一结合,就变得生动可亲起,觉得可操作性强。
在教学中我常常抱怨:“我都讲了好几遍,他们怎么还是记不住?”“我反复强调了多次,怎么考试时还是犯同样的错?”是啊,学生是一个个鲜活而又独特的个体,用统一的眼光看待他们,用一刀切的方法教育他们,能行吗?在细细品读此书的过程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学习那么多知识为什么很快就被遗忘了?这是由于它与学习者的“自我体验”无关,与体验无关的知识便无意义了,能记得住并灵活应用吗?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他们,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他们才是教学的中心,而我们的职责在于“引路”,“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给学生创设一个真正自主学习的情境。比如:上时多点合作互动、设置疑问陷阱、竞赛、游戏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快乐参与,让我们的学生们动起,多发言、多动脑、多动手,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我看到《别开生面的体验》的案例时,我的感触很深。你看,陆老师面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常去摇小树的捣蛋鬼并没有斥责,而是让他们在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这让我想起了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的一句话:“不要对孩子进行任何语言教训,让他们从经验中得到教训。”陆老师的智慧正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从体验中获得经验,从而认识自身的错误所在。不仅如此,很可贵的是陆老师对事情做出判断时是站在学生还是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认为,小孩子破坏小树的行为不是明知故犯,而是出于好玩,管不住自己的行为。是啊,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每次学生犯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蹲下,和学生、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平视与理解他们的行为,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有些学生会犯错误、也不善于学习,但这只是暂时性的,他们也是渴望学习、也将会成为善于学习并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这,需要教师运用智慧与学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