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电影观后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
观《萧华挺进冀鲁边》有感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
班级:2011级1班
姓名:马原野
学号:11016039
时光运转,回到抗日战争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有太多的英雄值得我们去仰慕,有太多的精神需要我们继续发扬。通过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所观看的电影《萧华挺进冀鲁边》,我不仅懂得了在那个时期像萧华一样的英雄为我们的战争胜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更了解了我们在民族独立过程中的步步艰辛。
这部主要描写了在1938年的7月,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任命年仅22岁的萧华为东进抗日部队的总司令,率领八路军东进抗日,在冀鲁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萧华在抵达冀鲁地区后,会见了国民党乐陵县县长牟宜之,在他的睿智说服之下,牟宜之坚定了自己的抗日理想,配后了萧华部队。萧华最终以他的智慧消灭了日本在山东省的根据地灯明寺,取得了革命胜利。
萧华作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次斗争中所显现出的革命精神,不仅是因为他坚持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更是他在马克思中国化过程中总结出革命经验和教训的成果。电影中描写到萧华到达冀鲁地区后,牟宜之看见了年仅22岁的“娃娃司令”萧华,心中多半是对他的不屑。然而在与萧华的不断接触之后,牟宜之却发现萧华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相之才。在萧华的说服下,牟宜之决心抗日。而面对牟宜之的顶头上司山东省省主席沈鸿烈,萧华更是以自己的聪明智慧获得了军队的给养,并且帮助了牟宜之没有被沈鸿烈所陷害。
在而后的抗日斗争中,萧华决心攻打日军根据地灯明寺。在攻占的前期,萧华做好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准备,他在冀鲁的各个地区
建立起了抗日的动员委员会,团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赢得了牟宜之的大力支持,为战争的胜利做好了铺垫。而党的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萧华正是做到了将立足点放在了依靠了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了外援,扎根于群众之中,形成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在攻打灯明寺的过程中,萧华在第一次只派出了一个营,目的是探索日方在根据地的火力情况,充分验证了萧华对敌方实力的判断,因而萧华为第二次的攻打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在国民党新八军高树勋所带领的部队与日本的藤井联队交战下,高树勋所带部队遭到了日军的攻击,伤亡惨烈,省主席沈鸿烈却置之不理。而萧华则发动军队帮助国民党军队,第二次攻击了灯明寺。在第三次的攻打过程中,萧华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做好了协调,将日军藤井联队引出灯明寺,三打灯明寺。在最后的一次攻打中,萧华军队赶在日军返回灯明寺的路中,采取智策,给日军重磅一击,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冀鲁地区的革命解放。
在被萧华的勇敢和智谋折服的同时,也正是因为他坚持了正确的军事战略理论,完备地建设了自己的军队。毛泽东曾在自己的思想中系统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只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开展战争,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等一系列重大方针问题。而萧华正是贯彻了毛泽东思想在军事方面的正确指导,为自己的军队指定了
在敌强我弱的形式下适性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斗上的优势。突出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特点,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国,离开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萧华所领导的革命胜利更是体现出坚持武装斗争就必须奖励以一支人民的军队,同时要与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从而取得革命的胜利。
而萧华在冀鲁地区张文脚跟更是具备了正确的条件,一: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萧华用自己的实力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最广大的人民爱国统一战线,使自己深深扎根于其中,这是“娃娃司令”站稳脚跟最基本的一步。二:对被领导者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这是团结起统一战线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革命人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更体会到在革命时期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有多么重要。只有毫不犹豫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坚定好毛泽东思想,不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我们才能在中国的国情基础之上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将其形成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第二篇:毛概-电影《邓小平》观后感
电影《邓小平》观后感
《邓小平》这一部影片。这是一部思想教育很强的纪录片。它真实、全面地反映了邓小平坎坷曲折的革命生涯,展现了他光辉伟大的一生,并讲述了邓小平一生为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
影片主要是介绍邓小平的生平,讲了他不平凡的三起三落后恢复工作,他首先推断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还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等等。文革后的阴影,人民的不信任,政治思想的偏差,乃至各国的不接纳,一道又一道的坎,有谁敢于作排头兵,那可能就意味着第一个阵亡。邓小平鼓起勇气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切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做到了,他扛起了中国新局面的天空。
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全党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他科学分析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种种新变化,立足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这一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强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指出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他支持农民的分田到户和承包责任制,并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回答英国首相关于收复香港的问题时,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按照这个构想,香港于1997年回归中国,澳门于1999年底回归中国。
他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推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当地领导说我们解放全中国胜利了,现在就靠你们了,我们要开辟出一条血的道路来发展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上他说股份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社会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股份制。
他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提倡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主张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1997年召开的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指出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我们也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也应当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学习,成才成人,脚踏实地,注重实践。将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将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才,全面发展,有自己的成才方法,努力创新。
第三篇:毛概电影观后感范文
姓名:李开辉
学号:090600304220 班级:计应0942班
电影《举起手来》观后感
近日观看老电影《举起手来》,别有一番风味,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觉,由于进来以没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注意国家对中国的威胁恐吓,打压围堵,南海越南等国试图拉美国进来把南海问题国际化,韩国拉美国以“天安舰事件”为借口试图在中国门户黄海举行军演,还扬言派遣美国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虽然最终以为中国的大力反对而改了演戏地点,但是看情形,韩美还有卷土重来之势。而现在,中美货币战争成为中美战争的主战场,虽然中国死命抗争,人民币依然少幅升值,中国直接损失4000多亿…
就在中国为其它事忙得分不开身时,日本加快了对钓鱼岛侵占的脚步,前段时间扣押了中国渔船长詹其雄,后来在中国的压力下日本无条件放人,最近,美日又宣布12月份在钓鱼岛举行美日登陆演戏,完全是模拟中国出兵钓鱼岛后如何将其夺回,这是对中国明目张胆的武力威胁,更是赤裸裸地对中国尊严赤裸裸的挑战。
在最近观看抗日战争主题的电影《举起手来》时,观看过程虽然是幽默诙谐搞笑,但看完之后,感受却和电影本身无关,我想或许是因为现在是非常时期,原本中国民间的仇日情绪经过几十年时间的疗养,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提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倡“中日友好”,对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永远记住但不该永远记仇以来,中日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谁知道,“中日又好”似乎只是中国的一厢情愿,日本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注意国家加紧对中国的围堵之际之时,不顾中国的愤怒,也不顾所谓的“中日又好”,加快了对我国钓鱼岛侵略的步伐,虽然都知道钓鱼岛自古以来都是我中华大地的一部分,但如今,实际对钓鱼岛有控制权的是日本,但中国本着优良大国的作风,和南海诸岛问题一样,对钓鱼岛也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观点,在当年,这也成了中日两国的共识,两国保持稳定关系发展了几十年,但如今,日本的军国主义暴露无疑,虽然之中美国占了很大一部分“功劳”。
现在,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之争,中国是雷声大,雨点小,留有较大的余地。所做的一切行动,都是克制的,都是点到为止,而没有任何过份的举动。国内人民情绪之所以如此之大也与此有关。这种表现,让老百姓认为政府无能。而反观日本,则玩起了两面派:一派是政府,向中国示好;而另一面,其右翼势力则高歌猛进,组织国内反华游行,乘飞机飞越钓鱼岛宣示主权,由外相发表一系列反华言论和主张!这种两面派,哪派获得的都是实质性的利益。这就是日本国内民主所致。因为民主,所以政府无权干涉右翼的行动。而中国呢,则只能是一个鼻孔出气,缺少了这分灵活。由此看来,中日之争,国人切不可盲目乐观,有言无行,实为大害。言挑对方,而行无所抗,则敌人认为你是煮熟的鸭子-----嘴硬,只会动嘴,人家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长此以往,钓鱼岛究竟会怎么样,真的很难说。
我们中国人,以德报怨,一直希望中日友好。日本二战给我们造成那么大的灾难和创伤,我们依然释放了日本大部分战犯,没有对日本本土进行任何的打击和报复,日本没有对掠夺的中国财产进行归还,也没有为战争付出任何赔款,这造成了日本今天的猖狂和无知。日本人把我们的仁慈当软弱,把我们的善良当愚昧,把我们的大度当无能,把我们的友好当妥协,把我们的交往当乞求,把我们的人民当贱民。中国人是该清醒了。
最近观看《举起手来》,观后感却和电影本身没什么关系,我想,因为课程的原因,老师要我们写观后感或许就不需要和电影本身有多大关系,老师的本意或许就是让我们思考。当代大学生勿忘国耻家仇,更要认清当今世界形势。
第四篇:毛概:红色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陕西科技大学2011-2012-1平时考核•课外实践论文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文题目: 红色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院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话:
电邮:
教师:
得分:
2012年月日完成红色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想留下的终究会留下
【2011-2012-1学期本人平时论文题名:红色电影《女篮五号》观后感】 这是一个从悲惨时代里衍化出来的故事,十年文革后,邓小平复出,他鼓励青少年们读书,于1977年12月高考制度,摒弃了阶级观念,择优选拔人才,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日后的社会变革和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人才。故事发生在东北某农场三分场内,有一群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在这个偏远的地方已经贡献了八年的青春儿,而上大学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希望。原来的推荐制度推翻了,改成了考试选拔,恢复高考后,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知青走了,谁来建设农场呢?为此,老迟用他的公章设置了障碍,限制推荐表,然而,选拔人才终究是社会的主流,在一系列的是曲折时间后,老迟终究是一个宽容的长者,他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并且在他们赶考场的好时候帮助他们。最后很多人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然而我想说的是男主角潘志友。他把自己喜欢的女孩送入考场,然而,最后,却遵守自己对老迟曾经的誓言,留了下来。由此可见,想留下的终究会留下来。
我无法统计在那时有多少人因为三十多年前的第一次高考改变了一生,但我明白必然有许许多多的人像潘志友那样有理想,有抱负对求着钱没得人格,为着自己许下的诺言可以放弃高考,放弃改变命运。这是一种可惜,一种没有办法的牺牲。我们不需要责备他们犯傻,竟不知以毁约换取自己更好的人生前程,那种博爱的情怀并不是可以轻易被读懂的,那是他们贯穿一生的行动准则,他们默默无闻的坚持与恪守。他们坚守了自己的信仰,饯行了自己的 2
承诺。他们会为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一座不会倒塌的信仰。不用强留他们,也不用劝他们离开,他们在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想留,他就会留下来,不想留,也怎么都留不住。
终究若我是潘志友,我必然会努力的改变命运。我想再事情也绊不住我的脚步,我可以将来为祖国在其他的地方做出一些贡献。也不会浪费每一个机会,我想着就是差别,不只是我与潘志友的差别,而是千千万万从农场走的人和留下的人的差别。
因为三十多年前的第一次高考改变了一生,在感谢邓小平同志作出这样正确的改革举措时,是不是也该谢谢那些坚定的留下的人们接着他们未完的工作,退出了独木桥似地竞争,在后方保证着粮食生产铁路运输等基本的供应呢?
作为这一代活在平和年代的我们,接受着高考的选拔进入了大学的门槛,没有太多的压力与负担,可是我们却不觉得高考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经历那些事吧。
终究也是因为我不能做到那样的无私,没有办法放弃机会,所以我不得不在心底深深敬佩那些无私舍己的人,我终究不是那个想留下来的人,或许尝试过很多回以后,我终究是失败的,我仍然会尽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甘于留下来,努力走出去。
我不清楚这是不是时代的差别,但我跟愿意把它归结为信念:想要走的人会努力走出去,想留的人终究会留下。
在更深的层次里,你是想要停留原地还是拼搏另一条路?自己的人生还是自己负责吧。
撇开政治,信念无价!
第五篇:毛概课电影观后感
上一堂课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这部电影中很大部分都是当时的真实影像,其中还穿插着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南京市民的会议。活生生的就是一次历史的再现,观看电影的时候仿佛时光倒流了,我们又回到了那个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的年代。
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当中,到处是血、尸体、残破的建筑、挥舞着大刀狂笑的日本兵以及延绵不断的尖叫声。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国之不国、家庭破碎、人民颠沛流离,遍地是尸骸,遍地是惨叫。大火焚毁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黄土掩埋了一拨又一拨的俘虏,中国的妇女被他们随意强暴,中国的老百姓被他们随意砍杀。日本兵甚至开始了疯狂的杀人比晒,两个人比赛,谁先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杀够一百人,他们比赛的消息被光荣的登上了报纸,小日本士兵以他们为榜样,都鼓足干劲以他们为榜样,争取多杀点中国百姓。
呜呼!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跟动物不一样,人有感情,人有控制能力,人也有思维。在唐朝的时候日本人惊叹于中国的繁荣与强大,他们低下昂着的头颅,虚心像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就像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样,从历史根源莱说,小日本还是中国的徒弟,你们有听说过徒弟拿着刀要把师傅干净杀绝的吗?真实千百年之所未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日本人就像浓冬的石头一样毫无一点感情。狮子是百兽之王,其它的狮子打赢了狮王也不至于将整个狮群赶尽杀绝,顶多就是原来的狮子王被赶走。从这一点来说,日本人可谓练畜生都不如。再退一万步说,即使日本人不讲道德、不讲感情,他作为一个人也不应该把杀人当做儿戏啊,在他刀下的可是南京普通市民,是老百姓啊。即使是打了败仗投降了的中国士兵,根据日内瓦公约,也是绝不允许杀死的啊。从这一点看,日本人已不配这个称号了,改叫日本鬼子或者日本畜生,给他们冠以这个称号他们肯定会弹冠相庆,拍手陈赞到这个名字给的名副其实。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理性的看待历史问题。首先,国内领导集团贪污腐败成风,地主阶级官僚阶级勾结在一起鱼肉百姓,普通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次,统治阶级愚昧腐朽,中国的工业萎靡不前,没有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工业。经济更是通货膨胀极其严重,老百姓要背一大袋钱去换一袋米,国库的金银流失。军事更是跟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练一些基本的武器装备都不能制造,飞机是买的万国牌,跟日本飞机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所以一开战中国就丧失了制空权,照这样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统治阶级不重视人民的教育,绝大部分普通人所受的教务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这就导致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愚昧、麻木,以至于出现了本鬼子在枪决中国人时竟还有中国通报围观的奇观。不过这些历史也不是毫无用处,完全被批判、被否决的,毛主席的那句经典名言“落后就要挨打”,这段历史对这句名言的产生肯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今中国已不是一百年前那个落后封建的中国,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在全世界也是排在前五。但是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不应该也不要夜郎自大,我们跟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某些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不应该安于现状。特别是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为祖国的真正崛起尽到自己的义务。为中华之伟大振兴而读书。